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模拟预测卷(上海卷)(含解析)2025年高考语文高考模拟预测卷(上海卷)
建议用时:150分钟
满分:150分实际得分:分
考生注意:
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3.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2)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列传》)
(3)李密《陈情表》中运用乌鸦反哺的典故的一句是:_____,___。
2.按要求完成题目。
(1)请根据下面语段的内容与逻辑关系选出对横线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3分)
在乡土社会中欲望经了文化的陶冶可以作为行为的指导,结果是印合于生存的条件。_____________,乡土文化中微妙的配搭可以说是天工,而非人力,虽则文化是人为的。_____________,那就是如果环境变了,人并不能做主动的有计划的适应,只能如孙末楠所说的盲目地经过错误与试验的公式来找新的办法。乡土社会环境不很变,因之文化变迁的速率也慢,人们有时间可以从容地做盲目的试验,错误所引起的损失不会是致命的。_____________,其实一直到目前,像美国那样发达的文化里,那样复杂的社会里,居然还有这样大的势力在反对计划经济。_________________。出起乱子来,却非同小可了。社会变动得快,原来的文化并不能有效地带来生活上的满足时,人类不能不推求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了。这时发现了欲望并不是最后的动机,而是为了达到生存条件所造下的动机。_________________。
①这种不自觉的印合,有它的弊病
②但是这时候要维持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精神是有危险的了
③但是这种印合并不是自觉的,并不是计划的
④这里我们把生存的条件变成了自觉,自觉的生存条件是“需要”,用以别于“欲望”
⑤在工业革命的早期,思想家还可以把社会秩序交给“冥冥中那只看不见的手"
A.②③①⑤④B.③①②⑤④C.③①⑤②④D.③①⑤④②
(2)繁花老师在元宵节收到学生小明发来的微信祝福,他发现短短数行,虽然风格古雅,但也多有用词不确的地方。请选出下列用词正确的一项()(2分)
吾师膝下:值此甲辰元日,万家灯火。仰观朗月,念吾师教泽绵长,谨奉短札,聊书数语,以宣诚心:愿吾师龙行龘龘、生活、前程朤朤,事业燚燚。门生小明即颂教安!
A.吾师膝下B.甲辰元日C.前程朤朤D.门生小明即颂教安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6分)
材料一
①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理想国,作为红楼儿女的栖息地,为红楼故事的发展提供了背景。需要强调的是,大观园,首先是为文学服务,其次才是为园林作传。这个特性,就决定了大观园只可能是“虚拟园林”,而不会是“现实园林"。因此,大观园的文学性要高于现实性,艺术性要高于生活性。
②为何曹雪芹会创造出一座“虚拟园林”呢?这固然有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但也不能忽略时代背景的影响。明清之际关于“虚拟园林”,或者说“纸上园林”,有许多的记载,很多文人都在思考园林的建造成本和传世价值。比如,文震亨《王文恪公怡老园记》中便说:“园林之以金碧著,不若以文章著也。"
③这一时期,大量的园记、园图、园诗开始出现。园林,除了具备独立的美学价值之外,还有附加的艺术价值——以文学和绘画为主要表现形式。高居翰认为,这些依托园林而作的记、图、诗,虽然都以园中景致为表现对象,却各有分工。“大抵来说一般是园记标明位置,园图摹写形貌,园诗阐发意韵。记、图、诗合而观之,即使园林已经湮没无存,仍可使人神游于其间。”比如拙政园,文徵明为之绘制了《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册,并为每一册页题诗一首,而且还撰写了一篇《王式拙政园记》,是典型的“记、图、诗"三位一体。
④同时代而稍晚于文徵明的文坛领袖王世贞,虽然建造了“宜花、宜月、宜雪、宜雨、宜风、宜暑”的弇山园,却不免思考现实园林的传世性,以及园林文字的持久性。其在《古今名园墅编序》一文中写道,古代的名园野墅,如“上林苑、甘泉宫、昆明湖、太液池"等,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风沙中,只剩下些残砖碎瓦、绿野平泉。如果想要看一看园林之盛,游一游游园之乐,自然是不能够了。唯一能做的,也只是通过文章记述来感受和想象而已。因此,园林文字较之真实园林更能传世,在时间上更有优势。
⑤同时,现实园林的建造又受到诸如规划范围、土地状况、技术工艺、建造材料等各方面的制约,以及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限制,很难营造出完全符合想象的园林形态。而“虚拟园林”则不同,它可以完全脱离现实限制而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在文字中天马行空、纵横驰骋,营造一个完美的人间仙境。如明代刘士龙《乌有园记》中,通过想象构建了自己的“乌有园”,其园依山傍水,园外山连着园内山,园内水接着园外水,楼阁参天,古木荫地,种四季花卉,赏五彩繁华。此园“不以形而以意”,而且“风雨所不能剥,水火所不能坏,即败类子孙,不能以一草一木与人也。人游吾园者,不以足而以目"。
⑥也许,受依托现实园林产生的园记、园画、园诗大量出现,以及对想象中虚拟园林描述的双重影响,促使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依托现实园林体系虚拟出“大观园”的形象。
⑦然而,大观园在服务于文学的同时,对园林的构建也不遗余力。曹雪芹的高明之处在于创造性地运用古典园林元素,重构古典园林意境,把现实的园林虚拟化,把虚拟的园林现实化:一方面融合现实中的园林景致,使之具有生活的根基,确定其内涵;另一方面又塑造虚拟中的园林风情,使之具有想象的空间,扩大其外延。故而,大观园有真有假,有虚有实,数百年来引人思索、赞叹。
(节选自庸安意《跟曹雪芹学园林建筑》)
材料二
①大观园的兴建,最核心的目的是为了“省亲"。贾赦、贾政、贾珍等商议定了,“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的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
②《园冶》云:“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造园要讲究“因地制宜”,这样才省时省力,且合情合理。而园林兴建的基础,在于“相地”,即确定园林兴建的位置、基地。所谓:“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因此,庚辰本有批语:“园基乃一部之主,必当如此写清。"而贾琏也盛赞道:“正经是这个主意才省事,盖的也容易;若采置别处地方去,那更费事,且倒不成体统。”
(节选自庸安意《跟曹雪芹学园林建筑》)
材料三
①造园就是山林再现的手法,而达明代造园家计成所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②造园也要讲真,真才能美。我说过“质感存真”,虚假性的,终是伪品,过去园林中的楠木厅、柏木亭,都不髹漆,看上去雅洁悦目,真假山石终比水泥假山来得有天趣,清泉飞瀑终比喷水池自然,园林佳作必体现这真的精神,山光水色,鸟语花香,迎来几分春色,招得一轮明月,能居,能游,能观,能吟,能想,能留客,有此多端,谁不爱此山林一角呢!
③能留客的园林是令人左右顾盼,令人想入非非,园林该留有余地,该令人遐想。
④有时,假的比真的好,所以要假中有真,真中有假,假假真真,方入妙境。园林是捉弄人的,有真景,有虚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因此,我题《红楼梦》的大观园“红楼一梦真中假,大观园虚假幻真"之句。这样的园林含蓄不尽,能引人遐思。择境殊择交,厌直不厌曲,造园须曲,交友贵直。
(节选自陈从周《园林清话》)
材料三第④段加点词“捉弄”在语境中的意思是____。(2分)
4.下列对三则材料所作“引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第②段引用文震亨的话,使曹雪芹受时代影响而虚构大观园这一推断更有说服力。
B.材料二第②段引用《园冶》中的语句,为了凸显大观园是完全遵循现实造园要求而建的。
C.材料三第①段引用计成的话,为其后关于真假虚实如何相宜的讨论提供了一条判断标准。
D.三则材料所作的引用,都为文章提供有力论据,都在增强说服力和表现力方面发挥作用。
5.材料一第①段说“大观园,首先是为文学服务,其次才是为园林作传”,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稻香村是李纨的住处,以闹中取静、超凡脱俗为宜,故“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B.潇湘馆是林黛玉的住处,构园时重视用竹,更显幽静,与黛玉性格才情相契合。
C.大观园各处匾额对联或巧用典故、或顺时应景,表现出作者极高超的文学素养。
D.大观园“借着东府里的花园起”,因地制宜,构园得体,体现出文学来源于生活。
《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中,宝玉评稻香村“此处置一田庄,分明是人力造作而成,远无近邻,近不负郭,背山无脉,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那及先数出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呢”。根据三则材料,以下对宝玉这段话的评价最合适的一项的是()
(3分)
A.宝玉的评论欠妥。大观园本就是“虚拟园林”,该田庄不该受土地状况的限制。
B.宝玉的评论欠妥。有时假的比真的好。在本不该有之处设一田庄,更引人遐思。
C.宝玉的评论中肯。造园只能根据既有土地状况去规划,否则就会失去自然之趣。
D.宝玉的评论中肯。即使在园内造一田庄,也须隐去人造痕迹,以假乱真方为妙。
7.小宁发现,作为“虚拟园林”的大观园被搬进了现实,国内已有多个城市建造了大观园供游客游览。他打算根据材料一,在网络论坛上提出一组问题,以引发网友讨论这种做法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请你替他写出这段话。(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本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外滩
王勉
①外滩很近,黄浦江畔,十里之外;外滩很远,那里是中国的骄傲,亚洲的明珠。上海因外滩而立,外滩和上海一样闻名。外滩也只因为是上海的外滩,所以即使想起也是活色生香,即使读来也会口舌生香。
②没人能说清外滩的第一座西方建筑究竟是何时落成的,就如同是复活节岛上的巨石人像一般,在所有人的眼皮底下神奇地盘立起来了。先是星罗棋布地分散着,终于汇集成了逶迤蜿蜒的建筑带。富有殖民地气息的各国建筑虽然无声静穆,却成了浦江之畔最风情万种的风景。各国的商船来了,船员在这里留下身穿海魂衫的身影;奔赴十里洋场闯天下的青年来了,在这里留下禁骜不驯的笑容;人民军队来了,曾经浴血奋战的铜铁战士又回到了当初纯朴憨实的模样。时光匆匆流转,春去秋来,物是人非,唯一不变的是永恒的背景。它们被挂在美国南方的老宅里、法国贵族的府邸里,抑或是中国乡间随处可见的砖石小屋里。无论上海如何改变.这里便是所有人记忆里固执坚守的上海。
③有人说黄浦江是一条镂金嵌玉的腰带,我却坚定地认为她是一条不编不倚的分割线。二十世纪以前,她的西面是妖娆繁华的十里洋场,她的东面却是一望无际的原始滩涂。其时,江的彼岸天正蓝,水正清,间或还有海鸟飞过,双翼下带起一片疾风。二十一世纪以后,浦东便已不复当年的场景了。三年一觉扬州梦,待到梦醒时分,恍惚已分不清自己是身处曼哈顿还是东京了。上海的明信片上印上了新天地的摩登画面,电视宣传片里满是灯火璀璨、五光十色的摩天高楼,连上海香烟盒上都印上了陆家嘴的身影。外滩是不甘老去的贵妇,用骄傲支撑起自己的身躯与精神:待到后起之秀走到台前,她留下的是不会佝偻的高贵背影了。
④但含辛茹苦、在动荡年代里依旧固执地坚守着上海的气派与骄傲的外滩,是不甘心被野心勃勃的后起之秀所打败的。面对着惨淡的现实,她只是定一定神,缓一口气,便进入了自己水静流深的蛰伏期。外滩并不是垂垂老矣,她只不过是被岁月的风霜染白了双鬓,揉皱了眉头。陆家嘴的辉煌与她无关,新天地的繁华是早已经历过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只是过眼云烟,世博场馆的建设也不过是寂静中的噪音罢了。
⑤在别人忙着旧貌换新颜的时候,她潜下心来修路、造桥、铺高架。别人将精力用在面子上的时候,她却悄悄地将内里焕然一新。为了生计,有人疲于奔命,有人则放下了身段。因为日渐式微,百乐门低下了自己高贵的头颅;因为摩天大楼的拔地而起,国际饭店敛尽了一身的傲气。而外滩却不为所动,她的珍贵就在于德高望重的老建筑以及矜持优雅的个性,个中道理,也只有繁花落尽的昔日美人才懂。
⑥2010年的外滩,又一次被推到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了。华服美衣是为她度身定制的出场礼服,美酒佳肴则是对于重新归位的庆贺。外滩的百年智慧又一次显现出来了。她不像《色·戒》里冒冒失失、故作风情的女学生王佳芝,而犹如那个在牌桌后头运筹帷幄的易太太。任凭陆家嘴、新天地怎样的雄心勃勃,在
外滩看来,实在是不值得那么大惊小怪的。
⑦引进品牌,外滩不鲁莽,不冒进,能够在这里登堂入室的全部是有着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历史的一线品牌。一针一线的精致手工、一丝不苟的奢华材质以及尊贵独有的定制服务,低调的奢华,才能与外滩相得益彰。外滩五号静静地藏在老洋房的深处,走近了,才能够感受到她炙热的温度。这是外滩所要的温度,恰到好处、一丝不露。坐在外滩五号的露台上享用晚餐,仿佛是经典电影桥段的重演。“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看客们一不小心便融入了外滩的长卷里,成了旁人艳羡的对象了。
⑧外滩重新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她有着永生的魅力。热爱外滩的理由,并不是哪一幢具体的建筑,而是那摩肩接踵、中西合璧的视觉冲击。走入外滩的内心深处,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爽朗外向。那是一种千帆过尽后的洒脱,“稻子越熟,头便越低”.这句话便是对外滩最生动的诠释。
8.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使用第三人称“她"称呼外滩(4分)
9.理解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三年一觉扬州梦,待到梦醒时分,恍惚已分不清自己是身处曼哈顿还是东京了。(2分)
(2)那是一种千帆过尽后的洒脱,“稻子越熟,头便越低”,这句话便是对外滩最生动的诠释。(2分)
10.文章写外滩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试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4分)
11.外滩的发展对当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作答。(4分)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12~14题。(8分)
京口
陆龟蒙
江边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
可怜宋帝①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
【注】①宋帝,指南朝宋武帝刘裕。
12.这首诗歌的题材是__________。(1分)
13.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首联用“古渡"、“断山”等意象,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氛围。
B.前两联写诗人站在古渡头,看着春水平缓,山峦零落,客船渐行渐远,心生落寞之感。
C.颈联对仗工稳,“战舸"与“钓舟”,“千骑"与“一翁”,形成鲜明的对比。
D.这首诗与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样,大力赞扬了在京口起兵的刘裕。
请简要分析本诗尾联的“自"与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的“自"在表达效果上的异同。
(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15~20题。(19分)
张自新传
①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髫龀丧父,家计不能支。母曰:“吾见人家读书,期望青紫②,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②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③弱冠授徒他所,岁归省三四,敝衣草履,徒步往返,为其母具酒食,兄弟酣笑,以为大乐。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吴中子弟多轻儇,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补学官弟子员③,学官索贽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
④自新为文,博雅而有奇气,人无知之者。予尝以示吴纯甫,纯甫好奖士类,然其中所许可者不过一二人,顾独称自新。自新之卒也,纯甫买棺葬焉。
⑤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殊不为意。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者。沦没至此,天可问邪?世之乘时得势、意气扬扬、自谓己能者,亦可以省矣。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十六)
【注】①屹屹:同“矻矻”,勤奋不懈样子。②青紫:古代公卿经带之色,这里俯楷高官显爵。③弟子
员:生员。
15.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若素了者()___(2)纯甫买棺葬焉()
16.请为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2分)
(1)而何人者?()
A.如果B.你C.但是D.而且
(2)宰天下竟何如()
A.治理B.主管C.分割D.官
17.翻译第③段划线句。(6分)
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吴中子弟多轻儇,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
18.第⑤段划线句断句合适的一项是()(2分)
A.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
B.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
C.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
D.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
19.作者认为张自新的性格“性方简”。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性方简"的内涵。(3分)
20.本文的另一版本,最后一段结尾处有这样几句,你认为是否应当保留?(4分)
语曰:“丛兰欲茂,秋风败之。”余悲自新之死,为之叙列其事。自新家在新洋江口,风雨之夜,江涛有声,震动数里。野老相语,以为自新不亡云。
(五)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3分)。
乔公亭记
徐铉
①同安城北有双溪禅院焉,皖水经其南,求塘出其左。前瞻城邑,则万井纚连;却眺平陆,则三峰积翠。朱桥偃蹇,倒影于清流;巨木轮囷,交荫于别岛。其地丰润,故植之者茂遂;其气清粹,故宅之者英秀。闻诸耆耋,乔公之旧居也。虽年世屡迁,而风流不泯。故有方外之士,爰构经行之室。回廊重宇,耽若深严;水濒最胜,犹鞠茂草。甲寅岁,前吏部郎中钟君某,字某,左官兹郡,来游此溪。顾瞻徘徊,有怀创造。审曲面势,经之营之。院主僧自新,聿应善言,允符夙契,即日而裁,逾月而毕。不奢不陋,既
幽既闲。凭轩俯眄,尽濠梁之乐;开牖长瞩,忘汉阴之机。川原之景象咸归,卉木之光华一变。每冠盖萃止,壶觞毕陈,吟啸发其和,琴棋助其适,郡人瞻望,飘若神仙。署曰乔公之亭,志古也。
②噫!士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未若进退以道,小大必理,行有余力,与人同乐之为懿也。是郡也,有汝南周公以为守,有颍川钟君以为佐,故人多暇豫,岁比顺成。旁郡行再雩之礼,而我盛选胜之会;邻境兴阒户之叹,而我赋考室之诗。播之氓颂,其无愧乎!余向自禁掖①,再从放逐,故人胥会,山水穷游。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有一于此,宜其识之。立石刊文,以示来者。
【注】①【禁掖】泛指宫廷。
21.对本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钟君筹谋改建乔公亭是为了表现政通人和的气象。
B.改建后仍旧沿用乔公亭之名为了纪念古代先人。
C.作者贬谪之身而写游亭之乐表达独善其身的理想。
D.文章句式重在整散参差变化,便于抒发不同情感。
22.第①段中三处“瞻"字,各有意蕴,结合内容加以辨析。(3分)
23.第①段中的“叙”能否为第②段画线句的“理"提供支撑?请加以分析。(5分)
三、写作70分
24.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知识的岛屿越大,与无知海洋的边界也就越广阔。这是否意味着拥有越多的知识会越让人无所适从?
请写一篇文章,读读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错错题更正2025年高考语文高考模拟预测卷(上海卷)
建议用时:150分钟
满分:150分实际得分:分
考生注意:
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3.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2)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列传》)
(3)李密《陈情表》中运用乌鸦反哺的典故的一句是:_____,___。
【答案】①.剑阁峥嵘而崔嵬
②.疾痛惨怛③.未尝不呼父母也
④.乌鸟私情⑤.愿乞终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嵬”“怛"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2.按要求完成题目。
(1)请根据下面语段的内容与逻辑关系选出对横线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3分)
在乡土社会中欲望经了文化的陶冶可以作为行为的指导,结果是印合于生存的条件。_____________,乡土文化中微妙的配搭可以说是天工,而非人力,虽则文化是人为的。_____________,那就是如果环境变了,人并不能做主动的有计划的适应,只能如孙末楠所说的盲目地经过错误与试验的公式来找新的办法。乡土社会环境不很变,因之文化变迁的速率也慢,人们有时间可以从容地做盲目的试验,错误所引起的损失不会是致命的。_____________,其实一直到目前,像美国那样发达的文化里,那样复杂的社会里,居然还有这样大的势力在反对计划经济。_________________。出起乱子来,却非同小可了。社会变动得快,原来的文化并不能有效地带来生活上的满足时,人类不能不推求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了。这时发现了欲望并不是最后的动机,而
是为了达到生存条件所造下的动机。_________________。
①这种不自觉的印合,有它的弊病
②但是这时候要维持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精神是有危险的了
③但是这种印合并不是自觉的,并不是计划的
④这里我们把生存的条件变成了自觉,自觉的生存条件是“需要”,用以别于“欲望"
⑤在工业革命的早期,思想家还可以把社会秩序交给“冥冥中那只看不见的手”
A.②③①⑤④B.③①②⑤④C.③①⑤②④D.③①⑤④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语句复位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句“结果是印合于生存的条件"与后句“乡土文化中微妙的配搭可以说是天工,而非人力”可知,此空应填的句意前承“印合"后接“天工”“非人力”,表达的意思应是“在乡土社会中欲望经了文化的陶冶可以作为行为的指导”的这种印合不是人自觉计划而生的,故选③。
第二空:承接前文继续谈“不自觉的印合”,后文则是谈其中的弊病,故选①。
第三空:根据“其实一直到目前”“居然还有这样大的势力在反对计划经济"可知,此空应表达的意思是在“以前”“非计划经济,任由自然的安排”,故选⑤。
第四空:前文谈反对计划经济的精神,后文谈出起乱子来,此空应是过渡,故选②。
第五空:此空在文段的最后,应是最后的总结或结果,故选④。
故选C。
(2)繁花老师在元宵节收到学生小明发来的微信祝福,他发现短短数行,虽然风格古雅,但也多有用词不确的地方。请选出下列用词正确的一项()(2分)
吾师膝下:值此甲辰元日,万家灯火。仰观朗月,念吾师教泽绵长,谨奉短札,聊书数语,以宣诚心:愿吾师龙行龘龘、生活、前程朤朤,事业燚燚。门生小明即颂教安!
A.吾师膝下B.甲辰元日C.前程朤朤D.门生小明即颂教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准确的能力。
A.膝下:给父母或祖父母写信时,在开头的称呼下面加“膝下”两字,表示恭敬,此处用错了对象。
B.元日是正月初一,此处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
C.前程朤朤的含义是前途一片光明,一般用于长辈或平辈的祝福。
D.正确。故选D。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6分)
材料一
①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理想国,作为红楼儿女的栖息地,为红楼故事的发展提供了背景。需要强调的是,大观园,首先是为文学服务,其次才是为园林作传。这个特性,就决定了大观园只可能是“虚拟园林”,而不会是“现实园林”。因此,大观园的文学性要高于现实性,艺术性要高于生活性。
②为何曹雪芹会创造出一座“虚拟园林"呢?这固然有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但也不能忽略时代背景的影响。明清之际关于“虚拟园林”,或者说“纸上园林”,有许多的记载,很多文人都在思考园林的建造成本和传世价值。比如,文震亨《王文恪公怡老园记》中便说:“园林之以金碧著,不若以文章著也。”
③这一时期,大量的园记、园图、园诗开始出现。园林,除了具备独立的美学价值之外,还有附加的艺术价值——以文学和绘画为主要表现形式。高居翰认为,这些依托园林而作的记、图、诗,虽然都以园中景致为表现对象,却各有分工。“大抵来说一般是园记标明位置,园图摹写形貌,园诗阐发意韵。记、图、诗合而观之,即使园林已经湮没无存,仍可使人神游于其间。"比如拙政园,文徵明为之绘制了《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册,并为每一册页题诗一首,而且还撰写了一篇《王式拙政园记》,是典型的“记、图、诗”三位一体。
④同时代而稍晚于文徵明的文坛领袖王世贞,虽然建造了“宜花、宜月、宜雪、宜雨、宜风、宜暑"的弇山园,却不免思考现实园林的传世性,以及园林文字的持久性。其在《古今名园墅编序》一文中写道,古代的名园野墅,如“上林苑、甘泉宫、昆明湖、太液池”等,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风沙中,只剩下些残砖碎瓦、绿野平泉。如果想要看一看园林之盛,游一游游园之乐,自然是不能够了。唯一能做的,也只是通过文章记述来感受和想象而已。因此,园林文字较之真实园林更能传世,在时间上更有优势。
⑤同时,现实园林的建造又受到诸如规划范围、土地状况、技术工艺、建造材料等各方面的制约,以及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限制,很难营造出完全符合想象的园林形态。而“虚拟园林"则不同,它可以完全脱离现实限制而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在文字中天马行空、纵横驰骋,营造一个完美的人间仙境。如明代刘士龙《乌有园记》中,通过想象构建了自己的“乌有园”,其园依山傍水,园外山连着园内山,园内水接着园外水,楼阁参天,古木荫地,种四季花卉,赏五彩繁华。此园“不以形而以意”,而且“风雨所不能剥,水火所不能坏,即败类子孙,不能以一草一木与人也。人游吾园者,不以足而以目”。
⑥也许,受依托现实园林产生的园记、园画、园诗大量出现,以及对想象中虚拟园林描述的双重影响,促使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依托现实园林体系虚拟出“大观园"的形象。
⑦然而,大观园在服务于文学的同时,对园林的构建也不遗余力。曹雪芹的高明之处在于创造性地运用古典园林元素,重构古典园林意境,把现实的园林虚拟化,把虚拟的园林现实化:一方面融合现实中的园林景致,使之具有生活的根基,确定其内涵;另一方面又塑造虚拟中的园林风情,使之具有想象的空间,扩大其外延。故而,大观园有真有假,有虚有实,数百年来引人思索、赞叹。
(节选自庸安意《跟曹雪芹学园林建筑》)
材料二
①大观园的兴建,最核心的目的是为了“省亲”。贾赦、贾政、贾珍等商议定了,“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的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
②《园冶》云:“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造园要讲究“因地制宜”,这样才省时省力,且合情合理。而园林兴建的基础,在于“相地”,即确定园林兴建的位置、基地。所谓:“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因此,庚辰本有批语:“园基乃一部之主,必当如此写清。”而贾琏也盛赞道:“正经是这个主意才省事,盖的也容易;若采置别处地方去,那更费事,且倒不成体统。"
(节选自庸安意《跟曹雪芹学园林建筑》)
材料三
①造园就是山林再现的手法,而达明代造园家计成所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②造园也要讲真,真才能美。我说过“质感存真”,虚假性的,终是伪品,过去园林中的楠木厅、柏木亭,都不髹漆,看上去雅洁悦目,真假山石终比水泥假山来得有天趣,清泉飞瀑终比喷水池自然,园林佳作必体现这真的精神,山光水色,鸟语花香,迎来几分春色,招得一轮明月,能居,能游,能观,能吟,能想,能留客,有此多端,谁不爱此山林一角呢!
③能留客的园林是令人左右顾盼,令人想入非非,园林该留有余地,该令人遐想。
④有时,假的比真的好,所以要假中有真,真中有假,假假真真,方入妙境。园林是捉弄人的,有真景,有虚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因此,我题《红楼梦》的大观园“红楼一梦真中假,大观园虚假幻真”之句。这样的园林含蓄不尽,能引人遐思。择境殊择交,厌直不厌曲,造园须曲,交友贵直。
(节选自陈从周《园林清话》)
材料三第④段加点词“捉弄"在语境中的意思是____。(2分)
【答案】虚实(真假)相生,引人遐思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能力。
“捉弄”本义是对别人开玩笑,使人为难。文中说“园林是捉弄人的”,因为“有真景,有虚景,真中有假,
假中有真”“这样的园林含蓄不尽,能引人遐思”,据此可知,此处“捉弄”是褒义词,指“虚实(真假)相生,引人遐思"。
4.下列对三则材料所作“引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第②段引用文震亨的话,使曹雪芹受时代影响而虚构大观园这一推断更有说服力。
B.材料二第②段引用《园冶》中的语句,为了凸显大观园是完全遵循现实造园要求而建的。
C.材料三第①段引用计成的话,为其后关于真假虚实如何相宜的讨论提供了一条判断标准。
D.三则材料所作的引用,都为文章提供有力论据,都在增强说服力和表现力方面发挥作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B.“为了凸显大观园是完全遵循现实造园要求而建的"错误,由原文“《园冶》云:‘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造园要讲究‘因地制宜’,这样才省时省力,且合情合理。而园林兴建的基础,在于‘相地’,即确定园林兴建的位置、基地……”可知,此处只强调选基地要“实”,不是强调“完全遵循现实造园要求而建”,曲解文意。
故选B。
5.材料一第①段说“大观园,首先是为文学服务,其次才是为园林作传”,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稻香村是李纨的住处,以闹中取静、超凡脱俗为宜,故“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B.潇湘馆是林黛玉的住处,构园时重视用竹,更显幽静,与黛玉性格才情相契合。
C.大观园各处匾额对联或巧用典故、或顺时应景,表现出作者极高超的文学素养。
D.大观园“借着东府里的花园起”,因地制宜,构园得体,体现出文学来源于生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是说李纨住处稻香村李纨闹中取静、超凡脱俗的特点,没有体现“为文学服务”。
B.“林黛玉的住处,构园时重视用竹,更显幽静"这是园林的特点;“更显幽静,与黛玉性格才情相契合”,用环境烘托人物性格,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足见大观园首先是为文学服务,此项最符合题中观点。
C.体现作者的文学素养,不是“为文学服务"。
D.体现文学来源于生活,不是“为文学服务”。
故选B。
《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中,宝玉评稻香村“此处置一田庄,分明是人力造作而成,远无
近邻,近不负郭,背山无脉,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那及先数出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呢”。根据三则材料,以下对宝玉这段话的评价最合适的一项的是()
(3分)
A.宝玉的评论欠妥。大观园本就是“虚拟园林”,该田庄不该受土地状况的限制。
B.宝玉的评论欠妥。有时假的比真的好。在本不该有之处设一田庄,更引人遐思。
C.宝玉的评论中肯。造园只能根据既有土地状况去规划,否则就会失去自然之趣。
D.宝玉的评论中肯。即使在园内造一田庄,也须隐去人造痕迹,以假乱真方为妙。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由原文“园林兴建的基础,在于‘相地’,即确定园林兴建的位置、基地”“造园家计成所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和“……园林该留有余地,该令人遐想"可知,宝玉认为稻香村是“人力造作”,没有隐去人造痕迹,没有体现“宛自天开"的美妙境界,宝玉的评价是中肯的。
故选D。
7.小宁发现,作为“虚拟园林”的大观园被搬进了现实,国内已有多个城市建造了大观园供游客游览。他打算根据材料一,在网络论坛上提出一组问题,以引发网友讨论这种做法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请你替他写出这段话。(5分)
【答案】目前,国内多个城市建造了大观园,“虚拟园林"搬进现实,以建造成本论,不知投资方能否收回成本甚至有所盈余?低成本的虚拟大观园已传世两三百年而不衰,这些“货真价实”的大观园可以传世多久呢?建造者真的能克服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构造出小说中描述的大观园吗?现实的大观园对你来说到底是复现了想象还是限制了想象?渴望听到您的高见,望留言指教。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本题要以提问的方式表达,语体特点与网络论坛的情境相符,有一定的渲染力或鼓动性;作为“一组问题",问题之间要表现出一定的关联性或互补性,不重复;问题内容与材料一内容相符,能兼顾建造成本、艺术价值、现实限制、审美空间等方面。
此题要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理解作者的意图和倾向,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问题,引起人们的注意。
结合“有许多的记载,很多文人都在思考园林的建造成本和传世价值”可知,这种做法要思考建造成本问题,如果收不回成本或不能有所盈利,这种做法就不合适,具体可提出:“虚拟园林"搬进现实,以建造成本论,不知投资方能否收回成本甚至有所盈余?
结合“‘上林苑、甘泉宫、昆明湖、太液池’等,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风沙中,只剩下些残砖碎瓦、绿野平泉”“即使园林已经湮没无存,仍可使人神游于其间"可知,实物园林难以存世,而虚拟的园林使人神往,各城市建造的这些“货真价实”的大观园可以传世多久呢?
结合“现实园林的建造又受到诸如规划范围、土地状况、技术工艺、建造材料等各方面的制约,以及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限制,很难营造出完全符合想象的园林形态"可知,建造大观园这样古代的园林,受限较多,建造者真的能克服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构造出小说中描述的大观园吗?
结合“唯一能做的,也只是通过文章记述来感受和想象而已。因此,园林文字较之真实园林更能传世,在时间上更有优势”“而‘虚拟园林’则不同,它可以完全脱离现实限制而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在文字中天马行空、纵横驰骋,营造一个完美的人间仙境"可知,文学作品有自己特有的优势,让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现实的大观园对你来说到底是复现了想象还是限制了想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本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外滩
王勉
①外滩很近,黄浦江畔,十里之外;外滩很远,那里是中国的骄傲,亚洲的明珠。上海因外滩而立,外滩和上海一样闻名。外滩也只因为是上海的外滩,所以即使想起也是活色生香,即使读来也会口舌生香。
②没人能说清外滩的第一座西方建筑究竟是何时落成的,就如同是复活节岛上的巨石人像一般,在所有人的眼皮底下神奇地盘立起来了。先是星罗棋布地分散着,终于汇集成了逶迤蜿蜒的建筑带。富有殖民地气息的各国建筑虽然无声静穆,却成了浦江之畔最风情万种的风景。各国的商船来了,船员在这里留下身穿海魂衫的身影;奔赴十里洋场闯天下的青年来了,在这里留下禁骜不驯的笑容;人民军队来了,曾经浴血奋战的铜铁战士又回到了当初纯朴憨实的模样。时光匆匆流转,春去秋来,物是人非,唯一不变的是永恒的背景。它们被挂在美国南方的老宅里、法国贵族的府邸里,抑或是中国乡间随处可见的砖石小屋里。无论上海如何改变.这里便是所有人记忆里固执坚守的上海。
③有人说黄浦江是一条镂金嵌玉的腰带,我却坚定地认为她是一条不编不倚的分割线。二十世纪以前,她的西面是妖娆繁华的十里洋场,她的东面却是一望无际的原始滩涂。其时,江的彼岸天正蓝,水正清,间或还有海鸟飞过,双翼下带起一片疾风。二十一世纪以后,浦东便已不复当年的场景了。三年一觉扬州梦,待到梦醒时分,恍惚已分不清自己是身处曼哈顿还是东京了。上海的明信片上印上了新天地的摩登画面,电视宣传片里满是灯火璀璨、五光十色的摩天高楼,连上海香烟盒上都印上了陆家嘴的身影。外滩是不甘老去的贵妇,用骄傲支撑起自己的身躯与精神:待到后起之秀走到台前,她留下的是不会佝偻的高贵
背影了。
④但含辛茹苦、在动荡年代里依旧固执地坚守着上海的气派与骄傲的外滩,是不甘心被野心勃勃的后起之秀所打败的。面对着惨淡的现实,她只是定一定神,缓一口气,便进入了自己水静流深的蛰伏期。外滩并不是垂垂老矣,她只不过是被岁月的风霜染白了双鬓,揉皱了眉头。陆家嘴的辉煌与她无关,新天地的繁华是早已经历过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只是过眼云烟,世博场馆的建设也不过是寂静中的噪音罢了。
⑤在别人忙着旧貌换新颜的时候,她潜下心来修路、造桥、铺高架。别人将精力用在面子上的时候,她却悄悄地将内里焕然一新。为了生计,有人疲于奔命,有人则放下了身段。因为日渐式微,百乐门低下了自己高贵的头颅;因为摩天大楼的拔地而起,国际饭店敛尽了一身的傲气。而外滩却不为所动,她的珍贵就在于德高望重的老建筑以及矜持优雅的个性,个中道理,也只有繁花落尽的昔日美人才懂。
⑥2010年的外滩,又一次被推到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了。华服美衣是为她度身定制的出场礼服,美酒佳肴则是对于重新归位的庆贺。外滩的百年智慧又一次显现出来了。她不像《色·戒》里冒冒失失、故作风情的女学生王佳芝,而犹如那个在牌桌后头运筹帷幄的易太太。任凭陆家嘴、新天地怎样的雄心勃勃,在外滩看来,实在是不值得那么大惊小怪的。
⑦引进品牌,外滩不鲁莽,不冒进,能够在这里登堂入室的全部是有着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历史的一线品牌。一针一线的精致手工、一丝不苟的奢华材质以及尊贵独有的定制服务,低调的奢华,才能与外滩相得益彰。外滩五号静静地藏在老洋房的深处,走近了,才能够感受到她炙热的温度。这是外滩所要的温度,恰到好处、一丝不露。坐在外滩五号的露台上享用晚餐,仿佛是经典电影桥段的重演。“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看客们一不小心便融入了外滩的长卷里,成了旁人艳羡的对象了。
⑧外滩重新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她有着永生的魅力。热爱外滩的理由,并不是哪一幢具体的建筑,而是那摩肩接踵、中西合璧的视觉冲击。走入外滩的内心深处,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爽朗外向。那是一种千帆过尽后的洒脱,“稻子越熟,头便越低".这句话便是对外滩最生动的诠释。
8.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使用第三人称“她”称呼外滩(4分)
【答案】①运用拟人手法,将外滩人性化,使其具有人的情感,便于更好地抒发对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②强调外滩与贵妇相吻合的低调从容、矜持优雅的身份特点,更易于凸显其典雅高贵的形象。
【解析】此题的考点是感知散文的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
要想答出此题,必须了解拟人手法的作用:情感、主题。
9.理解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三年一觉扬州梦,待到梦醒时分,恍惚已分不清自己是身处曼哈顿还是东京了。(2分)
(2)那是一种千帆过尽后的洒脱,“稻子越熟,头便越低”,这句话便是对外滩最生动的诠释。(2分)
【答案】(1)浦东发展飞速,变化巨大,日新月异,颇具国际大都市的风采,令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梦境。
(2)外滩历尽沧桑,形成了从容淡定、不事张扬、谦逊内敛的特点。(2分)
【解析】此题考点是品味语句的含意,鉴赏语言表达的特色。
①从关键词语入手,一个句子总有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入手,找到他们,也就意味着把句子的理解转化成对主要词语的理解。
②从所在的语段、相邻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大多出现在文章或语段的中间,对这种句子的理解,要结合这个句子所在的语段的分析,特别是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其中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
③从特殊的位置入手,即总起句、过渡句、中心句、总结句、抒情议论句。
④从分析修辞入手。
⑤从文章的主旨入手。
10.文章写外滩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试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4分)
【答案】①将浦东追求繁华、发展迅猛的特点与外滩注重内涵、蛰伏坚忍的特点进行横向对比,突出表现了外滩的坚守自我、从容淡定的品质;
②将外滩历史与现实进行纵向对比,突出表现其在不失本色的基础上又能创新发展的生机活力。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鉴赏作品中的表达技巧及表达效果。
表达技巧是对比答,答此题时主要答对比这种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
11.外滩的发展对当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作答。(4分)
【答案】①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我认为不能以损害历史文化为代价,要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迹,保持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2分)
②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不能盲目追求时尚,要加强城市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分)
③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不能一味模仿、机械照搬现成的做法,要因地制宜,准确定位,形成特色,提升卓越品质。(2分)
【解析】此题的考点是对作品思想内容发掘、探讨、个性化解读和质疑。
答此类题方法如下:首先应题,要用“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或我认为什么什么,我觉得如何如何等句式来表述。②准确理解和把握原文的立场、观点、态度和情感。③写出你自己的评价分析。评价要紧扣作者的观点立场、态度情感;要有自己的看法。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12~14题。(8分)
京口
陆龟蒙
江边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
可怜宋帝①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
【注】①宋帝,指南朝宋武帝刘裕。
12.这首诗歌的题材是__________。(1分)
【答案】咏史怀古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
根据本诗题目“京口”和“江边古渡"可怜宋帝筹帷处”可知,作者在京口的古渡口,看着北固山和平静的江面,想到了当年宋武帝刘裕北伐,借写京口,怀古抒情,感慨盛事无常世事难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
13.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首联用“古渡"、“断山”等意象,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氛围。
B.前两联写诗人站在古渡头,看着春水平缓,山峦零落,客船渐行渐远,心生落寞之感。
C.颈联对仗工稳,“战舸"与“钓舟”,“千骑"与“一翁”,形成鲜明的对比。
D.这首诗与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样,大力赞扬了在京口起兵的刘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D.“这首诗……大力赞扬了在京口起兵的刘裕"错误。辛弃疾赞扬刘裕,陆龟蒙则是惋惜刘裕,尾联“可怜”二字可以看出。
故选D。
请简要分析本诗尾联的“自"与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的“自"在表达效果上的异同。
(5分)
【答案】相同点:一个“碧草自春色”,一个“草自生”,都是以乐景衬哀情,让人倍觉凄凉与冷落。
不同点:杜诗以青草自绿,无人光顾,衬托出自己的寂寞之心,同时为下文抒写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和感叹其壮志未酬之情做铺垫;陆诗以青草自生长,不管此事兴衰,凸显渡头不尽的荒凉,寄托了诗人对于朝代更迭和历史兴亡的深切惋惜和无奈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杜甫“映阶碧草自春色”的“自"意为“自当”,“空"意为“白白的”,二字互文,含无人欣赏、倾听之意。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为下文抒写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和感叹其壮志未酬之情作铺垫。
本诗“苍翠无烟草自生"中的“自”,有“自己、自然"的意思,在京口这个地方,野草茂盛,无人打扰,草自生自灭,用草的茂盛来写此地现在荒凉属借景抒情,乐景写哀情,用京口的现状来表达昔盛今衰的历史感慨。诗人又进一步发挥想象,描绘宋武帝刘裕挥师北伐时舳舻千里的恢弘场面,尾联以茂盛生长的野草,反衬古渡口的空寂荒凉,寄托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惋惜与无奈之情。
可见相同之处,都是乐景衬哀情,让人倍觉凄凉与冷落。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15~20题。(19分)
张自新传
①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髫龀丧父,家计不能支。母曰:“吾见人家读书,期望青紫②,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②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③弱冠授徒他所,岁归省三四,敝衣草履,徒步往返,为其母具酒食,兄弟酣笑,以为大乐。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吴中子弟多轻儇,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补学官弟子员③,学官索贽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
④自新为文,博雅而有奇气,人无知之者。予尝以示吴纯甫,纯甫好奖士类,然其中所许可者不过一二人,顾独称自新。自新之卒也,纯甫买棺葬焉。
⑤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殊不为意。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者。沦没至此,天可问邪?世之乘时得势、意气扬扬、自谓己能者,亦可以省矣。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十六)
【注】①屹屹:同“矻矻”,勤奋不懈样子。②青紫:古代公卿经带之色,这里俯楷高官显爵。③弟子员:生员。
15.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若素了者()___(2)纯甫买棺葬焉()
【答案】①.平时②.代词,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素:平时。句意:仿佛很平常很熟识一样。
(2)焉:代词,他。句意:纯甫买来棺材为他安葬。
16.请为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2分)
(1)而何人者?()
A.如果B.你C.但是D.而且
(2)宰天下竟何如()
A.治理B.主管C.分割D.官
【答案】(1)A(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而:你。句意:你是什么人?故选B。
(2)宰:治理。句意:治理天下终究怎么样呢?故选A。
17.翻译第③段划线句。(6分)
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吴中子弟多轻儇,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
【答案】自新看那些权豪势要之人,淡然不放在心上。吴中子弟大多轻薄浮滑,喜好穿着光鲜华丽的衣服,聚集到一处用猥亵的语言玩笑,自新一切都不理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豪势”,权豪势要之人;“眇然”,淡然,蔑视;“轻儇”,轻佻,不庄重;“省”,理会。
18.第⑤段划线句断句合适的一项是()(2分)
A.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
B.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
C.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
D.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使人无容身之处。大庭广众之下,讲话不曾看人家的脸色。即便笑骂纷纷扬扬。
“使人无所容”省略了主语,“使"是谓语,“人”既是“使"的宾语,又是“无所容”的主语,“容"后断开,排除B;
“未尝视人颜色”中,“未尝视"是谓语,“人颜色”是宾语,宾语后断开,排除CD。
故选A。
19.作者认为张自新的性格“性方简"。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性方简”的内涵。(3分)
【答案】结尾归有光写了自新大庭广众斥责他人,不看人脸色,即使遭人笑骂也不以为然,塑造了一个直率坦荡的人物形象。前文中他如老师般恳切斥责夜读睡去的同舍书生、不屑吴中弟子的华丽穿着和轻薄举动、酒后出狂言,塑造了一个方正刚直的奇才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原文“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殊不为意"可知,结尾归有光写了自新大庭广众斥责他人,不看人脸色,即使遭人笑骂也不以为然,塑造了一个直率坦荡的人物形象。
由原文“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吴中子弟多轻儇,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可知,前文中他如老师般恳切斥责夜读睡去的同舍书生、不屑吴中弟子的华丽穿着和轻薄举动、酒后出狂言,塑造了一个方正刚直的奇才形象。
20.本文的另一版本,最后一段结尾处有这样几句,你认为是否应当保留?(4分)
语曰:“丛兰欲茂,秋风败之。"余悲自新之死,为之叙列其事。自新家在新洋江口,风雨之夜,江涛有声,震动数里。野老相语,以为自新不亡云。
【答案】应该保留。多出的这两句话说明写记的原因是“悲自新之死”,与本段前几句作者补叙与张自新交往时见闻其面斥人过的内容相照应,同时增强了文章结尾的艺术效果,先用兰花比喻张自新,秋风比喻世俗,指出张自新不为世俗所容的不幸;写野老听到“震动数里"的江涛声便认为张自新没有死,涛声正像是刚强正直的他高傲地呼唤、不平地呐喊。蕴含了乡亲们及作者本人对张自新的深切哀悼之情和对天地不
公的愤慨。这一结尾引人深思,启发联想,使读者对张自新更为同情和崇敬。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
首先明确:应当保留。
这个版本中“余悲自新之死,为之叙列其事”,交代了为张自新作传原因,“悲"字表达了作者对张自新的同情与惋惜;
“丛兰欲茂,秋风败之”,用兰花比喻张自新,秋风比喻世俗,兰花被秋风吹败,指出张自新不为世俗所容的不幸。
“自新家在新洋江口,风雨之夜,江涛有声,震动数里。野老相语,以为自新不亡云”,以野老听到“震动数里”的江涛声便认为张自新没有死作结,声情并茂,感人肺腑。那震天动地的涛声正像是刚强正直的他高傲地呼唤、不平地呐喊。其中蕴含了乡亲们及作者本人对张自新的深切哀悼之情,也引人深思,启发联想,使读者对这被秋风吹败的欲茂丛兰充满同情和崇敬。
参考译文:
张自新传
①张自新,原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年少读书,聪慧绝伦,文思敏捷。古《经》中有疑惑难解之处,学生们都茫然呆立而无所获,只有自新随口而答,仿佛很平常很熟识一样。他性格方正诚实,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看见他的人没有不讥讽他的,都将他看作乡下人。同舍的书生晚间读书,疲倦而睡去,自新扔灯架以提醒他,油污满桌子,他严肃恳切地提出批评,仿佛老师一样。自新幼年丧父,家计不能支撑,母亲说:“我看见人家读书,期望做大官,万人中不过一个。况且我们家命运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还为什么读书呢?"自新哭泣、长跪,说:“亡父用这来嘱咐我,将离人世时,没有听说别的话,我怎么敢忘却呢?况且我难道因为衣食的缘故而使母亲忧劳吗?”他和他的兄长耕田度日,戴着斗笠扛着锄头,脸色黝黑。晚间归来,就正襟危坐,吟咏古人的诗文,飘飘然仿佛在尘世之外,不觉得贫贱是一种悲戚了。
②他的兄长是里长,乡里多有逃亡之人,租税没有地方收取。每到年终,官府催交租税,就将他拷打得体无完肤。自新就到县衙代哥哥受刑,把哥哥藏匿到别的地方去。县吏为其意气而感到奇怪,差役刚要施与杖刑,就阻止了,问:“你是什么人?"自新说:“我是里长,本是一名书生。”县官让他试写一篇文章,他马上就写成了,县官安慰他,并免去了对他的刑罚。
③自新二十岁的时候,就在别的地方教授学生。每年回乡探亲三四次,穿着破衣草鞋,徒步往返,为他的母亲准备酒菜饭食,兄弟俩酣笑,他把它视为最高兴的事。自新看那些权豪势要之人,淡然不放在心上。吴中子弟大多轻薄浮滑,穿着光鲜华丽的衣服,聚集到一处,用猥亵的语言玩笑,自新一切都不理会。人们和他谈话,他也不回答。谈论古今之事,意气慷慨。酒喝到酣畅的时候,他大声说:“治理天下终究怎
么样呢?"并且眼睛往上看,神气勃勃仿佛发怒一样,那些年轻人想要殴打他。他被补授为秀才,学官向他索要礼金很是急迫。自新确实拿不出礼金,屡次遭受鞭笞的侮辱,心里怏怏不乐,想弃官而去,不久就得病去世。
④自新写文章,渊博高雅而有奇伟气概,人们不知道。我曾把这些文章拿给吴纯甫看,纯甫喜欢奖掖士人,然而其中所赞许的人,不过一两个,而仅称许自新。自新死了,纯甫买来棺材为他安葬。
⑤归子说:我和自新交往最久,看见他当面斥责别人过错,使人无容身之处。大庭广众之下,讲句话不曾看人家的脸色。即便笑骂纷纷扬扬,他也从不放在心上。凭借自新的才华,如果让他有所举用,一定有能够显现自己的时候。他沉沦埋没到这种地步,天意可探问吗?世间的乘时得势者,意气扬扬,自认为自己有才能的人,也可以醒悟了。
(五)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3分)。
乔公亭记
徐铉
①同安城北有双溪禅院焉,皖水经其南,求塘出其左。前瞻城邑,则万井纚连;却眺平陆,则三峰积翠。朱桥偃蹇,倒影于清流;巨木轮囷,交荫于别岛。其地丰润,故植之者茂遂;其气清粹,故宅之者英秀。闻诸耆耋,乔公之旧居也。虽年世屡迁,而风流不泯。故有方外之士,爰构经行之室。回廊重宇,耽若深严;水濒最胜,犹鞠茂草。甲寅岁,前吏部郎中钟君某,字某,左官兹郡,来游此溪。顾瞻徘徊,有怀创造。审曲面势,经之营之。院主僧自新,聿应善言,允符夙契,即日而裁,逾月而毕。不奢不陋,既幽既闲。凭轩俯眄,尽濠梁之乐;开牖长瞩,忘汉阴之机。川原之景象咸归,卉木之光华一变。每冠盖萃止,壶觞毕陈,吟啸发其和,琴棋助其适,郡人瞻望,飘若神仙。署曰乔公之亭,志古也。
②噫!士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未若进退以道,小大必理,行有余力,与人同乐之为懿也。是郡也,有汝南周公以为守,有颍川钟君以为佐,故人多暇豫,岁比顺成。旁郡行再雩之礼,而我盛选胜之会;邻境兴阒户之叹,而我赋考室之诗。播之氓颂,其无愧乎!余向自禁掖①,再从放逐,故人胥会,山水穷游。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有一于此,宜其识之。立石刊文,以示来者。
【注】①【禁掖】泛指宫廷。
21.对本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钟君筹谋改建乔公亭是为了表现政通人和的气象。
B.改建后仍旧沿用乔公亭之名为了纪念古代先人。
C.作者贬谪之身而写游亭之乐表达独善其身的理想。
D.文章句式重在整散参差变化,便于抒发不同情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为了表现政通人和的气象”错误。钟君筹谋改建乔公亭是在被贬之后,由“凭轩俯眄,尽濠梁之乐;开牖长瞩,忘汉阴之机"可知,想表现的是忘却世俗名利,追求悠闲自得之乐。
故选A。
22.第①段中三处“瞻”字,各有意蕴,结合内容加以辨析。(3分)
【答案】第一处,“瞻"意思是向前看。写作者站在双溪禅院看城邑及周边景色,表现得见自然风景之乐。
第二处,“瞻”意思是看。写钟君看溪水周边景物,是审看有所思,也是排遣被贬的失意。
第三处,“瞻"意思是远望,向上看。写郡境居民看亭,表明对亭子的喜爱,渗透了与民同乐的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辨析文言实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蕴的能力。
第一处,“前瞻城邑,则万井纚连;却眺平陆,则三峰积翠”中“瞻"是动词,与“顾”相对,意思是向前看。写作者在此看城邑周边景色,有得见自然美景之乐。
第二处,“顾瞻徘徊,有怀创造"中“瞻”是动词,由“向前看"引申为看,写钟君被贬官到同安郡,看溪水之清幽之美,有对景的审看和思考,也有意欲排遣被贬的失意的意味。
第三处,“每冠盖萃止,壶觞毕陈,吟啸发其和,琴棋助其适,郡人瞻望,飘若神仙”中“瞻"是动词,远望,写郡境居民向上看亭,表明他们对亭子的喜爱,侧面表现了郡守与民同乐的情形。
23.第①段中的“叙”能否为第②段画线句的“理"提供支撑?请加以分析。(5分)
【答案】第①段中的“叙”可以为第②段画线句的“理"提供支撑,前文叙述是为后面说理做铺垫。
理由:第①段作者写自己在双溪禅院的地理位置及周边景色,寄寓欣赏自然山水之乐,展现人杰地灵的地域特色,可支撑下文的“进退以道”的看法;
第①段作者叙述前吏部郎中钟君被贬此地,规划建亭及亭间群贤相聚的欢乐情形及高雅追求,可支撑下文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看法;
第①段作者写“郡人瞻望,飘若神仙”,郡境居民看亭,含有对郡守的赞许,可支撑“与人同乐之为懿"的看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本思想观点的能力。
第①段开篇写由“同安城北有双溪禅院”周围的景象和乔公的旧居。接下来写了“甲寅岁,前吏部郎中钟君某,字某,左官兹郡,来游此溪。顾瞻徘徊,有怀创造。审曲面势,经之营之”,钟某被贬来此溪想建亭的事情。亭从规划到建成一月多,是叙述。“不奢不陋,既幽既闲。凭轩俯眄,尽濠梁之乐;开牖长瞩,
忘汉阴之机”,此亭可让人净心忘俗,享有游玩的悠闲自在之乐,是叙述。“每冠盖萃止,壶觞毕陈,吟啸发其和,琴棋助其适”,此亭可让人有群贤相聚的宴会之乐和高雅追求,是叙述。“郡人瞻望,飘若神仙”是写建亭的反响,郡境居民看亭的感受,侧面反映了郡守的与民同乐。“署曰乔公之亭,志古也"是叙述,有仰慕、缅怀古人之意。
第②段画线句的意思是: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在得志显达的时候,要同时救济天下民众和万物,一个人在不得志的时候,就要洁身自好,不如依照道义进退,小大之事一定符合是非得失的标准,做了事情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和时间,把与人同乐作为美好的品德。这句话是作者在叙述上文内容之后的议论。
前后联系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照应的是前吏部郎中钟君,被贬之后在同安郡游溪之后建造乔公亭,独善其身的情况。“未若进退以道,小大必理,行有余力"照应了前文作者的所见及欣赏自然山水之乐,人杰地灵之感。“与人同乐之为懿”的看法与群贤相聚的宴会之乐和高雅追求以及“郡人瞻望,飘若神仙"也能联系。
由此可知,前文叙述是为后面的说理做的铺垫,即第①段中的“叙”可以为第②段画线句的“理"提供支撑。
参考译文:
同安城北面有双溪禅院在那里,皖水经过它的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备运维包合同范例
- 助浴团队合同范例
- 成品钢筋购买合同范例
- 工程总价下浮合同范例
- 扬州旧锅炉拆除合同范例
- 托管单位安全合同范例
- 2024年个人贷款合同风险评估范本3篇
- 2024年油泥处理与土壤修复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4年汽车抵押贷款合同终止协议3篇
- 2024年液化天然气公路运输服务专项协议版B版
- 婴儿推车设计方案
- 城市轨道交通售检票系统 课件 项目四 自动售票机
- uv印刷工艺注意问题
- 员工保密意识培训
-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 血液科护士与患者沟通技巧
- 施耐德变频器教学课件
- 供应链金融PPT模板
- 2024年中国航空油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安徽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洪水与汛期监测和预警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