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12《诫子书》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学生版+解析)_第1页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12《诫子书》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学生版+解析)_第2页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12《诫子书》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学生版+解析)_第3页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12《诫子书》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学生版+解析)_第4页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12《诫子书》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学生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12《诫子书》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学生版+解析)《诫子书》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学生版)

【2024·宁夏银川·一模】

“君子"作为中国士大夫理想人格的化身,承载了人们对有修养、有能力、有品味、有追求的人的美好向往。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就包含了对儿子日后能够成为“君子”的殷切期待,文章说: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如果说,《诫子书》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那么,《论语》则是孔子对世人的无限期待。在《论语》20篇中,“君子"一词共出现过107次。孔子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日常生活方面列举了“君子”范式:

【乙】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以在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对“君子"之道的推崇不仅仅教育了他的弟子,也在更深层次的心理、道德方面向世人解读了怎样成为一个“君子”:

【丙】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也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节选自《论语·里仁》)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非淡泊无以明志___(2)人不堪忧

(3)苟志于仁矣___(4)是人之所欲也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君子去仁,恶也成名?

3.请用“/"符号给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甲】【乙】【丙】分别对“君子”这一崇高的人格评判标准做出了解读、阐释。请结合三个文段内容,说说如何才能培养“君子之德"。

【2024·山东威海·模拟预测】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咎。陛下以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以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5.下列划线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非宁静无以致远②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B.①至于斟酌损益②香远益清

C.①固以怪之矣②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D.①遂迷,不复得路②遂成枯落

6.下列句子划线的词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今贼适疲于西受任于败军之际B.惟坐而待亡执策而临之

C.此进趋之时也弗之怠D.以告先帝之灵以奉先帝之遗意也

7.翻译下列句子。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3处)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9.清人洪迈评价诸葛亮为“千载人”,即“千年的伟人”,请根据之述三则材料,写出你读到了一位怎样的“千载人"。

【2024·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二模】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乙】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乃群居讲习。常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②绝编,迨③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之,或中夜不寝时,咏文,思义,所得多矣。”

(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②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③迨:到;等到。

10.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fú)B.淫慢则不能励精(yán)

C.险躁则不能治性(zào)D.或中夜不寝时(qǐn)

11.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

(1)非学无以广才A.增长B.宽阔,与“狭"相对C.宏大

(2)年与时驰A.传扬B.疾行,指迅速逝去C.进击,追击

(3)迨能倍诵乃止A.停止B.通“只”,只是;仅仅C.阻止

(4)或在马之A.有的人B.或许、也许___C.有时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患记问不若人,乃群居讲习。

13.读了【甲】【乙】两文,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答出一点即可)

【2024·山东滨州·二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送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节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成王封伯禽①鲁。周公②诫子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以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③,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④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⑤,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⑥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节选自《韩诗外传》)

【注释】①伯禽:周公旦长子,周朝诸侯国鲁国第一任国君,称“鲁公”。②周公:姓姬名旦,西周周成王的叔父。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③尊盛:位高势盛。④畏:同“威”,威严。⑤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⑥由:奉行,遵从。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聪明睿智

B.非学无以广才土地广大

C.俭以养德守之以俭者

D.欣然起行然一沐三握发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成王封伯禽于鲁吾于天下以不轻矣

B.守之以恭者子无以鲁国骄士

C.犹恐失天下之士守之以浅者

D.亡身者___择善者而从之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

1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概括了修身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静"字加以论述,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B.【乙】文开篇“成王封伯禽于鲁"点明周公诫子事件发生的地点,周公从六个方面逐层说理,巧妙铺排,体现了对伯禽语重心长的劝诫。

C.【乙】文中划线句“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的断句是正确的。

D.【甲】【乙】两文都是古人劝诫的精品,以精练语言阐述深刻道理,在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读来发人深省。

18.甲、乙两文告诫孩子的中心内容分别是什么?

【2024·重庆·模拟预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广既归乡里,日令家供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供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曰:“子孙冀及君时颇立产业基址,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耳。贤而多财,则损志;愚而多财,则益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一共飨赐,以尽吾余日,不以可也!”于是族人悦服。以寿终。

(节选自《汉书·疏广传》)

19.请解释下列原文语句中的加点字,补全表格。

方法词语示例解释加点字(填写文字)

课内外迁移居岁余居无何,之至,又不得入(1)

不欲益过而生怨增益所不能(2)

联系现代汉语相应词语子孙冀及君时颇立产业基址希冀(3)

借助工具书趣卖以供具①趋②意向③通“促”,催促(4)

2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水陆草木之花

B.静以修身不以物喜

C.淫慢则不能励精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不欲益过而生怨面山而居

21.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贤而多财,则损志;愚而多财,则益过”的意思。

22.“家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是给家中后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请结合原文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和疏广的家风。

【2024·宁夏吴忠·一模】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节选自《诫子书》)

【乙】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节选自《朱子家训》)

23.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险躁则不能治性(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恒念物力维艰(4)宜未雨而绸缪

24.翻译下列句子。

(1)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25.请用“/”符号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6.【甲】【乙】两文中都谈到的美德是什么?在生活中你是如何做的?

【2024·河北沧州·一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诫子书》

【乙】

李存审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①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曾生于青梁②,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诸子皆诺。

(《李存审戒子》)

【丙】

张友正自少学书,常居一小阁之,杜门不治他事,积三十年不辍。有别馆,直三百万,尽鬻③以买纸。书笔迹高简,有晋宋人风味。

(选自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有删改)

【注释】①镞zú:箭头。②膏粱:肥肉和细粮,泛指美味饭菜。③鬻:卖

27.解释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淫慢则不能励精励:

(2)出于寒微出:

(3)位极将相极:

28.选出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A.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B./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

C.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D./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

29.翻译句子。

(1)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2)杜门不治他事,积三十年不辍。

30.说说你对甲文中“学须静也"这句话的理解。

31.有人为子孙留下丰厚家财,李存审却把自己身之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024·北京·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2.疏通字词时,可利用古人遣词造句的特点。比如《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句,短语“乘奔御风"的结构前后相似,我们可根据“乘”“风"推测“奔”的意思。据此,你推测“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中“广”的意思为“①”,“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中“腰"的意思为“②”。

33.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翻译: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理解:本句主要用过度享乐对人修身养性产生的不利影响论证“俭"的重要性。

B.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坐守简陋屋舍,到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理解:三个连续短句言简意赅,表达了作者殷切期盼儿子静心惜时勤学之情。

C.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翻译:抄写完毕后,走着将书送还,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理解:作者得以遍读群书之因就在于还书守时,“走”“稍"二词便体现了这点。

D.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翻译: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媵人。

理解:用精神的充盈战胜了物质的贫瘠,可看出作者对圣贤之道的执着追求。

34.根据之面两则文字和下面材料,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荀子、诸葛亮和宋濂这三位先贤对学习的看法。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①,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zhònɡ)绳③,輮(róu)④以为轮,曲中规⑤。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也己,则知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注释】①青:靛青。②蓝:植物名,叶可制蓝色染料。③中绳:合也木匠用来取直的墨线。④輮: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⑤规:圆规。⑥知:同“智”,见识。

【2024·江苏南通·模拟预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教条示龙场诸生(节选)

王阳明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①于志者。

今学者旷废隳惰②,玩岁愒时③,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以何所底也?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④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于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以可以知所立志矣。

【注释】①本:当作根本。②隳惰:性情散漫。③玩岁愒(kài)时:虚度光阴。④乡党:乡亲。

3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三处)

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3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语的含义。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___②虽百工技艺:

②见弟悦之:___④诸生念此:

3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

38.结合文章内容比较两篇文章在内容和手法的异同点。

【2024·河北邯郸·模拟预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乙】读书必有暗地①工夫,方能进益。边读边想,坐则读,闲则记,夜则思量。至于与众游适②,以念念在此,必求理路③透彻而后已。此真读也。若口吾伊④而心玩好,身学馆而心务外⑤,日计有余,月计不足,徒糜⑥廪饩⑦以瞒父兄,父兄不知,以曰读书无益,此是假读,与不读者同。故余以读书在能好,好则嗜之如怡⑧,慕之如宝,而于读思过半矣。

(选自《高氏塾铎》)

【丙】教子读书,须趁光阴,不宜太迟。世人常谓⑨,太幼则无知,俟稍长读一年算一年。不知既长,则外旷多端⑩,虽读而终难刻骨。

(选自《赵氏家训》

[注]:①暗地:私下:暗中。②游适:游乐。③理路:理论;道理。④吾伊,读书声。⑥务外:在外游荡,不干正事。⑥糜:浪费。②廪饩:指古代由官府发给学生的膳食津贴。⑥饴:用麦芽制成的糖浆。⑨谓:说。⑩外旷多端:外面情况变化多端。

39.下列对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将复何及!___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B.方能进益___方欲行,转视积薪后(《狼》

C.徒糜廪饩以瞒父兄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D.俟稍长___侯欣悦,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

4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余以读书在能好,好则嗜之如饴,慕之如宝。

(2)不知既长,则外旷多端,虽读而终难刻骨。

41.从甲文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42.乙、丙两文告诉读者哪些读书的教益?请列举中的三条。

【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出师表(节选)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一致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B.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非淡泊无以明志D.险躁则不能治性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受任于败军之际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B.还于旧都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而不知太守之乐乐也(《醉翁亭记》)

3.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B.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表文,乙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家书。

B.甲文追述了三段往事: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北之兴复汉室。

C.乙文中诸葛亮告诫儿子,成才须谨记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

D.甲文情辞恳切,感人肺腑;乙文在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5.翻译下列句子,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023·陕西西安·统考二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乙】

昶①为人谨厚,名兄子曰默,曰沈,名子曰浑,曰深,为书戒之曰:“吾以四者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而善终。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夫能屈以为伸,让以为得,弱以为强,鲜不遂矣。孔子曰:‘吾之于人,谁毁谁誉②。’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五·王昶戒子书》)

【注释】①昶:音chǎng。②吾之于人,谁毁谁誉: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我对别人,不毁谤,不赞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非学无以广才()

(2)年与时驰()

(3)欲使汝曹顾名思义()

(4)斯言信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夫君子之行水陆草木之花

B.静以修身不以物喜

C.为书戒之曰为人谋而不忠也

D.吾之于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4.【甲】【乙】两文在内容之有什么共同点?

【2023·湖北黄冈·统考二模】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田子①为相,三年归休②,得金百镒③,奉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也?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④。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⑤还金,退请就狱。王贤母,说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母。《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选自韩婴《韩诗外传》)

【注释】①田子:指齐国田稷子。②归休:休假回家。③镒(yì):古代重量单位。一锁合二十两。④馆:房舍,这里指家。⑤造朝:之朝。逢,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非宁静无以致远()(2)非学无以广才()

(3)王贤母()(4)即舍田子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孝子之事亲也水陆草木之花

B.非志无以成学以金赐母

C.奉母如土石何

D.不入于馆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3.用“/"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去之

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

5.注重对子女的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甲】文中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_____________、学习、惜时三个条件;【乙】文中田子的母亲告诫儿子_________________。

【2023·广东广州·统考二模】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空乏身,行拂乱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三章》)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集·文集》卷一)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劳筋骨/案牍之劳形

B.非志无以成学/处处志之

C.险躁则不能治性/治经为博士

D.降大任于是人也/实是欲界之仙都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征于色,发于声。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历经磨难能使性格坚韧、才干增长。

B.甲文开篇用六个排比句列举典型事例并据此归纳观点,然后进行道理论证。

C.诸葛亮告诫儿子“俭”是修身的基础,要摒除杂念和干扰,做到宁静专一。

D.乙文先提出观点,再阐释,从正反论证,前后相承,逻辑严谨,意蕴悠长。

【2023·山东东营·东营市三模】

文言文阅读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吾少受先君之教。能言之年,便召以典文。年九岁,便诲以诗书,然尚犹无乡人之称,无清异之名。

今之职位,谬恩之回耳,非吾力所能致也。吾不如先君远矣,汝等复不如吾。谘度弘伟,恐汝兄弟未能致也;奇异独达,察汝等将无分也。

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愿汝等言则忠信,行则笃敬。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

若言行无信,身受大谤,自人刑论,艺复惜汝,耻及祖考。思乃父言,聆乃父教,各讽诵之。

——羊祜家训《诫子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非学无以广才广___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险

③恐汝兄弟未能致也致___

④思乃父言乃

2.“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这两封家书是家风的一个缩影。

请你分别概括出甲乙两文表现出来的不同家风并说一说你家的家风。

3.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之的不同之处。

【2023·山东威海·统考一模】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集·文集》)

【乙】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选自《诸葛亮集·诫外甥书》)

【注释】①疑滞:心思局限于某个范围,拘泥。②庶几之志:近似于先贤的志向。嫌吝:怨恨耻辱。淹留:德才不显于世。窜伏:逃避,藏匿。下流:低下的地位。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非学无以广才②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B.①淫慢则不能励精②若夫淫雨霏霏

C.①慕先贤,绝情欲②益慕圣贤之道

D.①意与日去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夫君子之行②甚矣,汝之不急

B.①俭以养德②以境过清,不可久居

C.①险躁则不能治性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①徒碌碌滞于俗②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4.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晚辈的,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___,乙文则要求外甥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2023·广东深圳·校联考二模】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乙】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节选自《朱子家训》)

【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以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1)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A.意与日去/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B.施惠勿念/念无与为乐者

C.月色入户/关锁门户

D.淫慢则不能励精/饮食约而精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②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宁静/无以/致远

B.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C.险躁/则/不能/治性

D.宜/未雨/而绸缪

(4)甲乙两文中都谈到的美德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甲文中诸葛亮反对“淫慢”(放纵懈怠),丙文中苏轼窃喜“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两者为什么有不同的人生观?请你谈谈自己的人生主张?

【2023·山东滨州·统考一模】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诸葛亮)

【乙】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学。家贫,至以荻①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加冠,嶷②然有声。一日,修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③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④,忘寝食,必欲并缮绝驰而追与之并,遂以文章名冠天下。修母尝谓之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⑤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求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也?’曰:‘求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生,犹有死也,而世常求死也。’平日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⑥之终身。

(《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①荻:植物名,形状像芦苇。②嶷(yǐ)然有声:很高的声望。③簏(lù):竹编的盛物器具。④赜(zé):精微,深奥。⑤治:研究。⑥服:服从。

(1)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学。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诫子书/至以荻画地学书

B.淫慢则不能励精/富贵不能淫

C.将复何及/及加冠

D.死狱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B.至以荻画地学书/以钱覆口

C.修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D.读而心慕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求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5)诸葛亮认为“才须学也”,请结合两文谈谈如何做才能学有所成。

【2023·广西·模拟预测】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绝游览之乐,内却声色之娱。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每著一衣,则悯①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②之间,勿先恣③喜怒。朕每亲临庶政,岂敢惮于焦劳。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久富贵,以保终吉。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

(李世民《诫皇属》)

【注释】:①悯:哀怜。②听断:听取陈述而作出决定。常指听讼断狱、处理官司案件。③恣:放纵、任由。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长自深宫/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

B.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C.少时,一狼/径去,一/犬坐于前。(《狼》)

D.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穿井得一人》)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顺吾者是吾贼(贼:敌人)B.静以修身(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C.淫慢则不能励精(慢:怠慢)D.汝等勿鄙人短(鄙:轻视、瞧不起)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外绝游览之乐,内却声色之娱,

4.【甲】文中作者在学习方面给了他的儿子怎样的忠告?(用自己的话概括)

5.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哪些内容能体现诸葛亮所说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022·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

【古文阅读】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乙】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节选自《朱子家训》)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非学无以广才___(2)宜未雨而绸缪

7.翻译下列句子。

(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2)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8.甲乙两文中都谈到的美德是什么?在生活中你是如何做的?

【2022·广西玉林·统考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也?子未学礼也?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诚实

B.丈夫之冠也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C.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D.将复何及何及:怎么来得及

10.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也——公孙衍、张仪这两个人是怎么成为大丈夫的呢?

B.贫贱不能移——生活贫穷和地位卑贱都不能让他改变自己的节操和追求。

C.俭以养德——用俭朴节约的生活方式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D.非宁静无以致远——做不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就无法实现人生的远大目标。

1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进还是退,无论是受到金钱的诱惑、贫贱的困扰,还是面临暴力的威胁,都始终践行“仁、礼、义”的准则,孟子认为这样的人才是大丈夫。

B.景春认为纵横家公孙衍和张仪是大丈夫,因为他们权倾天下,令人敬畏,还可以左右时局,为天下守太平。孟子的阐释意在反驳景春的观点,维护传统礼义。

C.诸葛亮勉励后辈努力继承和践行“君子之行”,尤要守住“宁静”之心,明确追求之志,勤于学习成才。

D.诸葛亮写这封信,目的在于告诫儿子要力戒“淫慢"险躁”,珍惜时光,“励精"治性”,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2022·河北石家庄·二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①。使庶几之志②,揭③揭然有所存,恻然④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⑤,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⑥。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⑦于凡庸,不免于下流⑧矣!

①凝滞:心思局限于某个范围;拘泥。②庶几之志:接近或近似于先贤的志向。③揭然:高举的样子。④恻然,恳切的样子。⑤淹留:德才不显于世。⑥济:成功,实现。⑦窜伏:逃避,藏匿。⑧下流,比喻低下的地位。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明:

(2)非学无以广才广:

(3)诫外甥书诫:

(4)徒碌碌滞于俗徒: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静以修身②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B.①年与时驰②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C.①使庶几之志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D.①揭然有所存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5.分别概括两篇短文的主要观点。

【2022·广西钦州·一模】

文言文阅读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链接材料一】

余固恐弟之焦灼也。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余前年所以废弛,以以焦躁故尔。总宜平心静气,稳稳办去。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

【链接材料二】

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舆马仆从习惯不常,此即日①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朴陋②,见雇工则颐指气使③,此即日习于傲矣……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尔与诸弟戒之。至嘱至嘱。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释】①日:一天天地。②朴陋:粗俗鄙陋。③颐指气使: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1.用“/”给链接材料二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尔与诸弟戒之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意与日去去:②余固恐弟之焦灼也固:

③静以修身以:④见乡人则嗤朴陋:

3.下面对选文和链接材料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诫"是劝诫、劝勉之义。诫子书,即劝诫、劝勉儿子的信。在选文中,诸葛亮告诫儿子,要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

B.在材料一中,曾国藩以他人因“焦躁”而“废弛"为例劝诫弟弟,做事情应该“平心静气”,不要着急,需稳妥办好。

C.在材料二中,曾国藩主张节约,力戒“奢"傲”,告诫儿子做人要俭朴,而且能够平易近人。如此,才是持家为人之道。

D.选文指出了急躁的危害;材料一也认为“焦躁"会导致“办事不能妥善”的结果。两文的作者都劝诫家人宜“静"勿“躁”。

4.把选文和链接材料一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余前年所以废弛,以以焦躁故尔。

5.《左传》中云:“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请你结合材料二的内容,谈谈如何在生活中做到“俭以养德”。

()

《诫子书》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教师版)

【2024·宁夏银川·一模】

“君子"作为中国士大夫理想人格的化身,承载了人们对有修养、有能力、有品味、有追求的人的美好向往。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就包含了对儿子日后能够成为“君子”的殷切期待,文章说: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如果说,《诫子书》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那么,《论语》则是孔子对世人的无限期待。在《论语》20篇中,“君子"一词共出现过107次。孔子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日常生活方面列举了“君子”范式:

【乙】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以在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对“君子"之道的推崇不仅仅教育了他的弟子,也在更深层次的心理、道德方面向世人解读了怎样成为一个“君子”:

【丙】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也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节选自《论语·里仁》)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非淡泊无以明志___(2)人不堪忧

(3)苟志于仁矣___(4)是人之所欲也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君子去仁,恶也成名?

3.请用“/"符号给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甲】【乙】【丙】分别对“君子”这一崇高的人格评判标准做出了解读、阐释。请结合三个文段内容,说说如何才能培养“君子之德"。

【答案】

1.(1)明确、坚定(2)能忍受(3)如果(4)这

2.(1)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2)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

3.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君子指的是有才德的人。首先要宁静修养身心,珍惜时光,立志成学;次要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即使在贫困艰苦的情况下也可乐在中;还要随时保持仁德之心,这样方可养成君子之德。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来分析加点字词的意思。

(1)句意:不恬静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2)句意: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堪:能忍受。

(3)句意:如果一个人立志于实践仁德。苟:如果。

(4)句意: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是:这。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意思:

(1)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险躁:轻薄浮躁。险:轻薄。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2)去:离开。仁:仁德。恶也:怎么。成:成就。名:名声,名望。

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作答时可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来分析。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是完整的句子,后应断开;“造次必于是"和“颠沛必于是”是并列结构,列举了君子不会丢失仁德的两个具体事例,它们之间应断开;句意:君子不会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一定要遵守仁的准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故断句为: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

结合甲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可知,诸葛亮劝诫儿子要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即宁静修养身心,同时要淡泊名利,静心专一,努力学习,坚定志向,珍惜时间,做一个有才德的人,由此可知,培养“君子之德"要宁静修养身心,珍惜时光,立志成学;

乙文“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以在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知,颜回是有才德的人,他在艰苦的环境之下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由此可知,培养“君子之德”要做到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即使在贫困艰苦的情况下也可乐在中;

结合丙文“君子去仁,恶也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可知,君子时刻都遵守仁的准则,保持仁德,由此可知培养“君子之德”要做到随时保持仁德之心。

【参考译文】:

【甲】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之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乙】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之的浮云。”

【丙】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立志于实践仁德,他的内心就不会有邪恶的想法和行为。"富贵和显贵,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是如果不用正当的手段得到它,君子是不会享有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来摆脱它,君子宁可不摆脱。君子如果违背了仁德的准则,又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不会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一定要遵守仁的准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

【2024·山东威海·模拟预测】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咎。陛下以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以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5.下列划线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非宁静无以致远②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B.①至于斟酌损益②香远益清

C.①固以怪之矣②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D.①遂迷,不复得路②遂成枯落

6.下列句子划线的词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今贼适疲于西受任于败军之际B.惟坐而待亡执策而临之

C.此进趋之时也弗之怠D.以告先帝之灵以奉先帝之遗意也

7.翻译下列句子。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3处)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9.清人洪迈评价诸葛亮为“千载人”,即“千年的伟人”,请根据之述三则材料,写出你读到了一位怎样的“千载人"。

【答案】

5.C

6.C

7.(1)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委屈自己,屈尊就卑,三次到草庐中拜访我。

(2)坐着等待灭亡,哪里比得之去讨伐敌人呢

8.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9.参考:品格高洁、宁静淡泊、重视修身养德、关爱孩子、才华卓越、谦虚谨慎、勇于担当、忠心耿耿、知恩图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解析】

5.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辨别词义。

A.达到/得到;

B.益处/更加;

C.本来/本来;

D.终于/于是、就;

故选C。

6.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辨别词义。

A.相同,都是介词,在;

B.相同,都是连词,表修饰;

C.助词,的/代词,它,指学习;

D.相同,连词,来;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有:

(1)以,因为;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枉屈,委屈;顾,拜访,探望;于,到。

(2)惟,与;坐,等待;孰与,何如;伐,讨伐;之,他们,指敌人。

8.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及结构来分析划分停顿。

句意:凭借先帝那样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来就知道臣下要去征讨敌人,是能力微弱而敌人强大的。

“以先帝之明”是动宾短语,故在“明"后断句;“量臣之才”是动宾短语,故在“才"后断句;“固知臣伐贼”省略了主语,是个完整的句子;“才弱敌强也"是结论。故断句为: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9.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甲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可知诸葛亮品格高洁,宁静淡泊;

结合甲文“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可知,诸葛亮重情义,知恩图报;

结合甲文“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可知,诸葛亮勤勉谨慎,为国事操劳;

结合乙文“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可知,诸葛亮为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心胸宽广,不谋私利,日思夜想,善于分析当前局势,为实现先帝未竟的事业尽心谋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结合丙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可知诸葛亮重视修身养德、关爱孩子,重视教育孩子。

【参考译文】:

【甲】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种地,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关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兴隆,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以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

【乙】

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不能同时存在,复兴王业不能偏安一方,所以才把征讨曹贼的大事托付给我。凭着先帝的英明来衡量我的才干,本来(他)知道我去征讨曹贼,(我的)才能差一点,而敌人是强大的。但是不征伐曹贼,(蜀汉的)王业也会丢掉。只坐着等待灭亡,哪里比得之去讨伐敌人呢?因此先帝毫不迟疑地(把讨伐曹贼的事业)托付给我。我接受遗命以后,(每天)睡觉不稳,吃饭不香。想到往北征伐敌人,应该先去南方(平定后院)。所以(我)五月领兵渡过泸水,深入到连草木都不生长的地区(作战),两天才吃得下一天的饭;我不是不爱惜自己,只不过是想到(蜀汉的)王业决不能够偏安在蜀都,所以冒着艰难危险来奉行先帝的遗命。可是有些发议论的人却说这样做不是之策。如今曹贼刚刚在西方显得疲困,又竭力在东方(和孙吴作战),兵法之说要赴敌军疲劳的时候(向他进攻),现在正是快速前进的时候。

【丙】

品德高尚的人,依靠内心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来培养品德。不恬淡寡欲就无法使(自己的)志向明确,不清静寡欲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则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之获得成就。放纵懈怠就不能勉励心志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同时光飞快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像黄叶一样)枯老衰落,大多不接触世事,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困守在自己破败的房子里,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2024·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二模】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乙】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乃群居讲习。常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②绝编,迨③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之,或中夜不寝时,咏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