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明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2023九上·南明期中)积累与运用
恪守挖掘老贵阳文脉底蕴、保留市民集体记忆、积zǎn____①城市烟火气的原则,南明区推出了以青云市集、曹状元街为代表的特色街区,获得了游客们的高度赞誉。
在这里漫游,你可以来一场状元故里的古今穿越,吃一道道齿颊留香的特色美食;你可以参与赏古乐、猜灯谜、状元换装等附庸风雅的文化体验活动;你还可以在xiōngyǒng____②的人潮中欣赏到快闪、现代舞、乐队演奏等街头表演。
南明区jí____③取地方文化的养分使改造后的特色街区彰显了“省会核心、筑城客厅"的特色。
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相应的词语。
2.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恪守B.赞誉C.漫游D.附庸风雅
3.(2023九上·南明期中)默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李白《行路难》(其一)
(2),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张岱《湖心亭看雪》
(4)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先忧后乐”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
4.(2023九上·南明期中)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他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写于被贬期间。
B.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的辞藻。
C.林徽因,建筑学家、文学家,参与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D.雨果,英国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羊脂球》等。
(2023九上·南明期中)整本书阅读
5.下面关于《艾青诗选》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礁石》中“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它”代表着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人。
B.《我爱这土地》中“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诗人对死亡和土地的憎恶之情。
C.《太阳的话》中“快起来/快起来/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诗人以满腔热情唤起国人迎接光明。
D.《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表现了大堰河无私的爱。
6.下列诗句均选自《艾青诗选》,但主题不同。【甲】【乙】两句写于20世纪30年代,其主题为①____________;【丙】【丁】句写于1978年以后,其主题为②_________。
【甲】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乙】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丙】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
【丁】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
(2023九上·南明期中)现代文阅读
茶神谷
叶辛
我多次走进黔西南的茶神谷,每一次都觉得这里神秘莫测,是个神奇之地。
布依族、彝族、苗族、回族老乡世世代代栖居于这一片山山岭岭。山巅之上,峡谷深处、岭腰之间遍布着古茶树,他们把大自然赐给人间的这一整片山地称之为茶神谷。
在这海拔1700米的高原上流传着一首山歌:
山上有棎古茶树,
树下有口清水井;
哪天如果不舒服,
一片叶来一瓢水。
当彝族姑娘用清亮的嗓子,吐字清晰地在我面前唱这首山歌时,我由衷地感受到这些大叶片的古茶树和当地百姓的密切关系。
踏着泥泞。小心翼翼地踩着斜坡上松软的腐殖质层,我一株一株地细看这些古茶树的虬曲枝干,厚实的油光光的叶片以及树身上斑驳的表皮。千年以上的古茶树随处可见,还有两千年以上的、三千年以上的!三千年以上的都一一编了号,我面前的这一棵是3200年的,编号是0035。凝神读着悬挂在树身上的牌子,牌子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共同挂上去的。
原来,不但各民族老乡把这些古树称为茶神,科学家也把它们视为宝贝。见我兴味浓郁,乡镇上的陪同人员兴致勃勃地带着我看了一株又一株古茶树,最终把我领到用围栏圈起的一棵最老的古树前。
我一看那茶树的雄姿,就感觉非同一般。【甲】只见那一片片密簇簇、苍老而又青翠的叶片之间,竟冒出了细嫩嫩的绿色芽尖,粗粗细细的树枝上,嫩芽与老叶之间,还悬挂着圆溜溜的茶果。一生守护着千年古茶树的老茶农告诉我,这就是有名的四球古茶树。
我不甚了了,他给我细说开了。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茶树,一颗茶果里最多只有三颗茶籽,唯独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茶神谷里的古茶树,一颗茶果产四颗茶籽,因此被称为四球古茶树。四十几年前,在普安和晴隆交界的云头大山,发现了四球古茶籽化石,经过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反复鉴定,认定古茶籽化石距今有164万年以上。
我今天看到的,是一棵距今4800年树龄的古茶树,编定的号码是0001号。
“走,走,走……”茶农一边走一边热情地招呼,“喝茶去,让你亲口尝尝古茶树的味道。"
当我再次踏着有着厚厚腐殖质层的溜滑的山道走出树林时,我更加意识到,各族老乡为什么把这些古茶树尊称为茶神,把这里称作茶神谷。
年过七旬,爬高山钻老林,身上沾了斑斑点点的泥痕,半高帮的皮鞋变得沉甸甸的,脚步也迈得缓慢了。在茶农家的祖屋门前,烧得旺旺炽炽的炭火边,放了一圈板凳。茶农一边热情地招呼我入座,一边笑眯眯、有些神秘地说:“请你吗一口我们高山农家的火烤茶。”
喝了一辈子的茶,多少知道一点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的烹煮、冲泡方法,却从未喝过火烤茶。
只见他用一块厚实的茶巾垫着,握着已洗刷干净的黑色砂茶罐的手柄,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上烤着,直到黝黑的砂罐泛了白。他把存放了29年的陈茶和2021年的新茶两拨,一起放进烤得发烫的茶罐里,继而有节奏地抖动,嘴里一边念念有词:“要得茶上口,火上抖百抖……"顿时,一股我从未闻过的茶香从茶罐里弥散出来,我们这些围着炭火而坐的一圈客人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
不等众人的赞语落地,只见茶农将茶壶里滚沸的水倾倒进茶罐,将茶罐置于炭火上,少顷,茶罐里的茶水就翻腾着烧开了。茶农指着茶罐道:“这样煮沸的茶,可以冲七八道,茶味、茶色不变,可以围着火塘摆龙门阵。”说着,他斟了一小碗茶请我品。【乙】待茶水不那么烫了,我慢慢地呷了一口,刹那间,一股沁人的香味直透肺腑,我颇有耐心地品咂着。似栗香、淡淡的兰花香、炒豆的焦香,又有薄荷的清凉,总之,是一种我从未感受过的醉人的香气。喝下一碗,又来一碗,见我喝得兴起,一旁的茶姑娘银铃般地道出:“叶老师,这千年古树茶,一泡茶,二泡汤,三泡四泡是精华……"受到她的鼓动,我一口气喝下了五小碗。烤着炭火,我们冒着冬雨钻进湿漉漉的山林,踏访一株一株古茶树的寒冷和疲惫消失得无影无踪。
世代栖居于山林守护这片古茶树的茶农告诉我们,年年的冬末春初,村村寨寨中的布依族、彝族、苗族、回族乡亲,喝着一道道茶,唱着一首首古歌,以朴实、简捷的仪式,祭祀他们心目中的茶神,怀念他们的祖宗,抒发他们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这次来到茶神谷,正是冬腊月间,山林中已经可见嫩绿的芽尖尖,从而有了我们此次参加的“‘贵州绿茶’第一采”活动。
(《光明日报》2022年02月11日15版。有删改)
7.选文写了“我"到“茶神谷”的经历和感受。请根据文本内容,把下表的三处空白填写完整。
8.请从文中【甲】【乙】两个画线句任选一处,结合上下文,从词语运用的角度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
9.下列对茶神谷“神秘莫测,是个神奇之地"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茶神谷的老乡“哪天如果不舒服,一片叶来一瓢水”,茶水包治百病。
B.千年以上的古茶树随处可见,并且在这里还发现了四球古茶籽化石。
C.布依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世代幸福和睦地栖居于这一片沃土。
D.冬腊月间,古茶树的嫩芽尖,促成此次“‘贵州绿茶’第一采"活动。
(2023九上·南明期中)现代文阅读
批判性思维
先给大家说一个“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吧。
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会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逃生。而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直至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被活生生地在热水中煮死。
这个故事让人们深受启发,不知有多少前辈在教训别人的时候都用到了这个故事。反正我每次看到这个故事,也总是告诫自己:“要敏感,要警觉,千万别被环境影响,变成煮熟的青蛙啊!"
突然有一天,我在微信群里看到一篇文章《一位女教师做完“温水煮青蛙”实验之后》。文章的大意是,一位北京的女教师,组织全班做“温水煮青蛙"的实验,来看看究竟青蛙会不会这么蠢。
实验的结果如文中的女教师所说:“青蛙在水温升到60多摄氏度后会自动跳走,说明它对水温的本能反应并不因为温度变化的快慢而存在大的差异。它们没有蠢到被煮死而不逃离的地步。你们要记住,即便所有人都认同并且经常说的道理,也有可能是错的。那些被社会普遍认定的真理,也可能是谎言。凡事一定要经过亲自实验、调查、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多么精彩的实验和结论啊!
读者们,看到这里,你还相信“温水煮青蛙"这个实验是真的吗反正,我微信圈里的好友们都恍然大悟了。他们在疯狂转发的同时,纷纷评论道:
“原来青蛙不会那么笨啊,相信了很久的实验原来是假的!”
“这就是有批判性思维的好老师啊!"
“看来我们真的容易轻信典故和名人名言呢。”
………
但是,打住打住,过去网络说温水煮青蛙,我们信了;今天网络说青蛙是不会傻到被温水煮,我们又信了。似乎哪里不太对啊
我们有没有深入思考一下:青蛙实验到底是什么结果
谷歌一下找到的说法是:早在1869年,就有人煮过青蛙了。德国的科学家哥而茨在寻找灵魂这个东西的时候,设计了这么一个实验。把切掉了大脑的青蛙放在冷水里面慢慢加热,青蛙就被煮死在里面了,而把正常的青蛙同样处理,正常的青蛙会试图跳出来。看来差不多150年前“温水煮青蛙"这个事情就已经有了结论。
不过等等,哥而茨不是唯一一个在100多年前做这个实验的人。
1872年,亨滋曼宣布,如果你加热的速率足够低,那么,青蛙并没有跳出来的打算。1875年,这个实验还被另外一个人证实。
两个实验矛盾吗
哥而茨与亨滋曼实验的区别是加热的速度不同。在哥而茨的实验中,从17.5摄氏度加热到56摄氏度,花了10分钟,这样,每分钟的平均升温速度就达到了3.8摄氏度。所以,哥而茨观察到青蛙很不喜欢这个温度,试图跳出来。而亨滋曼的实验,把水从21摄氏度加热到37.5摄氏度用了90分钟,平均每分钟升温速率不到0.2摄氏度,所以没观察到青蛙的行为异常。青蛙可耐受的临界高温大约是36~37摄氏度。如果加热到37.5摄氏度,青蛙即使没有立即死亡,也已经丧失一跃而起的能力了,死亡已离它不远了。
从这点上来说,“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是有一定道理的。
从轻信到审慎判断,只需加入思考这一步。
其实,看到《一位女教师做完“温水煮青蛙"实验之后》这篇文章后就开始四处宣传“温水煮青蛙”实验是假的人,并不比从一开始就相信“温水煮青蛙"故事的人更加高明。因为,他们同样没有做到审慎判断,同样轻信、盲从了片面的信息和观点。
要学会批判性思维需要花很长的时间积累,所以如果你现在还处于轻信盲从的阶段,不要着急,一步步来就好。
(文章有删改)
10.“温水煮青蛙”的条件,文章中没有涉及的一项是()
A.水的温度B.体积大小C.大脑反应D.升温速率
11.下面两个内容哪一个能充当文章的依据请结合文章分析。
①“东施效颦”,人们往往批评东施的丑态百出,而没看到东施身上的勇气,其实东施效颦不可耻,拒不学习才可怕!
②“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何况长辈生活阅历丰富,因此我们要听长辈的话,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12.面对对手,有人认为“退一步海阔天空”,有人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并表达你的理由。
(2023九上·南明期中)古诗文阅读
黄州快哉亭记(节选)
(宋)苏辙
江①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②。南合沅湘③,北合汉沔④,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⑤,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⑥。涛澜汹涌,风云开阊。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⑦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篷户瓮牖⑧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有删改)
【注释】①江:长江。②肆大:形容水流壮阔。③沅湘:沅江、湘江。④汉沔:汉江、沔江。⑤浸灌:水势浩大。⑥一舍:三十里。⑦会计:是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⑧篷户瓮牖:篷户,用篷草编门;笼牖,用破瓮做窗。
13.以下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梦得被贬齐安时临江建了一座亭子,苏辙的哥哥把这座亭子命名为“快哉亭"。
B.在快哉亭可以观赏长江的美景,景物变化很快,令人惊心骇目,不能长久欣赏。
C.张梦得利用公务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身心,但因身处陋室,所以觉得不快乐。
D.选文表达了苏辙对亭主人身处逆境仍怀快意之情的赞叹,同时也有苏辙的自勉。
14.选文第二段描绘了快哉亭周围的山水胜景,观景角度富于变化。请根据文段内容,补全下面表格。
观景角度原句摘录
仰视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观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
夜看①___
近睹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远眺②____________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B.举目而足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今张君不以谪为患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D.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2023九上·南明期中)诗歌鉴赏
武威①送刘判官赴碛西②行军
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③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注释】①武威:今甘肃武威。②碛(qì)西:沙漠以西,这里指安西都护府。③太白:指金星。古人认为太白皇主管西方,在某种情况下能预示敌人的败亡。
16.下列诗歌题材与本诗不同的一项是()
A.《使至塞上》B.《雁门太守行》
C.《夜上受降城闻笛》D.《长沙过贾谊宅》
17.本诗与《商山早行》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实写眼前之景,“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虚写梦中之景,眼前的“客行"与心中的“故乡”交织叠加,虚实相映。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本诗虚实结合的手法。
(2023九上·南明期中)语言运用
弘扬航天精神,拥抱星辰大海。九年级一班举行“航天梦·强国梦"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18.同学们观看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第四次出舱活动,其相关介绍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天地一体”,就是乘组在天上执行任务,战友在地面轮流值班,为执行任务的战友提供技术和心理支持。
②出舱活动成功开展离不开“天地一体"乘组一心”。
③北京时间2023年4月15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四次出舱活动。
④“来组一心”,则是乘组成员相互信任、保持默契,团结一心夺取任务胜利。
⑤正因为所有人各司其职,出舱任务才得以画上圆满句号。
⑥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既源于舱内外的密切配合,也离不开天地间的周密协同。
A.③②④①⑤⑥B.③②①④⑥⑤
C.②③①④⑤⑥D.②③④①⑥⑤
19.下面是某同学观看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后写的观后感中的一段话,其中标点符号和句子表达共有两处不妥,请找出并修改。
①5月30日上午,学校组织我们九年级(1)班全体同学观看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②当写着《中国航天》四个大字的火箭缓缓升空时,我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③我认为能否像航天英雄一样实现报效祖国的理想,取决于自己努力学习。④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确了自己当下的责任和未来的使命。
20.(2023九上·南明期中)处境,多指一个人处于不利的境地。《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我”在父亲来临后,克服心中恐惧走下了悬崖,同样的处境下有着不同的心态;《秋天的怀念》中依然残疾的“我”,面对北海公园盛放的菊花,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剧变;《藤野先生》中的“我”身处异国他乡,一系列的经历使他救国救民的道路发生了根本性的颠覆……成长中,因为年龄、知识、阅历、经验、思想等方面的变化,使得在不同时期遭遇同样处境的人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请你以“同样的处境,不同的我"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
⑴明确具体的“处境”及不同时期遭遇相同处境时“我"的心理、行为或思考;
⑵详略得当,充分表现再次遭遇同样处境时,“我”发生改变的原因和过程;
⑶注意辨析“我变得不同的原因"与“我有哪些不同”的逻辑关系。
⑷内容积极健康,不得宿构、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攒;汹涌;汲
2.D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①积zǎn,"zǎn”写作"攒”②"xiōngyǒng”写作"汹涌”。③jí取,"jí”写作"汲”。
故答案为:攒;汹涌;汲
2.ABC.正确;
D.有误,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词语含贬义,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D
3.【答案】(1)济沧海
(2)露从今夜白
(3)俱绝
(4)醉翁之意不在酒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醉、忧
故答案为:济沧海;露从今夜白;俱绝;醉翁之意不在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4.【答案】D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BC.正确;
D.有误,雨果是法国作家,《羊脂球》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作品。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答案】5.D
6.主题为“土地的忧郁"/“民族的苦难”;主题为“睿智"/“哲理”
【知识点】作品的基本内容;对作品的体验感受;《朝花夕拾》;《艾青诗选》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体验和感受。从名著的基本内容出发,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联系现实生活,表达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5.ADC.正确;
B.有误,“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故答案为:D
6.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阅读《艾青诗选》可以知道,第一个创作高峰期:①20世纪30年代,诗歌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②第二个创作高峰期:1978年以后,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
故答案为:主题为“土地的忧郁"/“民族的苦难”;主题为“睿智"/“哲理”
【答案】7.古茶树和当地百姓关系密切;千年古茶树;火烤茶
8.【甲】句中的“密簇簇"细嫩嫩”“粗粗细细"圆溜溜”都是叠词,形象地描绘出古茶树的树叶稠密,茶芽细嫩,树枝有粗有细,茶果圆润的特点,音律和谐,使语言充满音乐的和谐美与节奏美,表达了“我"见到古茶树的欣喜赞叹之情。
【乙】句中“呷”“沁"透”“品咂"都是动词,“沁”“透"写出了火烤茶的香气带给“我”的感受,令人感叹它的清香与神奇;“品咂"写出了“我”品尝火烤茶的细致动作,写出了“我"陶醉于火烤茶带给我的清香体验与味觉享受中,在品尝火烤茶的过程中,也使“我”冒着冬雨踏访古茶树的寒冷和疲惫消失得无影无踪。
9.A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梳理、概括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7.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筛选信息。结合"当彝族姑娘用清亮的嗓子,吐字清晰地在我面前唱这首山歌时,我由衷地感受到这些大叶片的古茶树和当地百姓的密切关系”可知,当"我”听到流传的山歌时,"我”的感受是古茶树和当地百姓的密切关系;结合"我一看那茶树的雄姿,就感觉非同一般”"我今天看到的,是一棵距今4800年树龄的古茶树”"当我再次踏着有着厚厚腐殖质层的溜滑的山道走出树林时,我更加意识到,各族老乡为什么把这些古茶树尊称为茶神,把这里称作茶神谷”可知,当"我”看到这些千年古茶树,"我”明白了古茶树被称为茶神的原因;结合"只见他用一块厚实的茶巾垫着,握着已洗刷干净的黑色砂茶罐的手柄,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上烤着我们这些围着炭火而坐的一圈客人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不等众人的赞语落地,只见茶农将茶壶里滚沸的水倾倒进茶罐,将茶罐置于炭火上......他斟了一小碗茶请我品”可知,"我”被茶农请去喝火烤茶,让"我”更加意识到各族老乡把这里称作茶神谷的原因。
故答案为:古茶树和当地百姓关系密切;千年古茶树;火烤茶
8.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甲】段中的描述,通过一系列细腻而生动的词语,展现了茶叶树蓬勃的生命力与自然之美。其中,"密簇簇”形象地描绘了叶片的密集与茂盛,给人以繁茂的视觉感受;"苍老而又青翠”则通过对比,既表现了茶叶树历经岁月沧桑的沉稳,又突出了其叶片依然保持的鲜绿与活力;"细嫩嫩的绿色芽尖”则是对新生芽尖的细腻描绘,用"细嫩嫩”一词精准地传达了芽尖的柔嫩与生机,与周围"苍老”的叶片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循环不息。此外,"粗粗细细”形容树枝的形态,既真实又富有画面感,而"悬挂”一词则生动地展现了茶果在树枝上的状态,给人以静谧而和谐的画面感。【乙】段中,对品茶的描写同样精妙。当"茶水不那么烫了”,作者选择"慢慢地呷了一口”,这里的"慢慢”与"呷”字相结合,不仅展现了品茶时的悠闲与雅致,还透露出作者对茶的珍视与享受。紧接着,"刹那间,一股沁人的香味直透肺腑”,通过"刹那间”的时间词,强调了香味传来的迅速与强烈;"沁人”一词则形象地表达了茶香的浓郁与芬芳,仿佛能直接渗透到人的心灵深处。最后,"我颇有耐心地品咂着”,"颇有耐心”不仅体现了作者品茶时的从容不迫,更表达了对这美好时刻的珍惜与回味,使得整个品茶过程充满了情感与韵味。
故答案为:【甲】句中的"密簇簇”"细嫩嫩”"粗粗细细”"圆溜溜”都是叠词,形象地描绘出古茶树的树叶稠密,茶芽细嫩,树枝有粗有细,茶果圆润的特点,音律和谐,使语言充满音乐的和谐美与节奏美,表达了"我”见到古茶树的欣喜赞叹之情。【乙】句中“呷"”沁"透”“品咂"都是动词,“沁”“透"写出了火烤茶的香气带给“我”的感受,令人感叹它的清香与神奇;“品咂"写出了“我”品尝火烤茶的细致动作,写出了“我"陶醉于火烤茶带给我的清香体验与味觉享受中,在品尝火烤茶的过程中,也使“我”冒着冬雨踏访古茶树的寒冷和疲惫消失得无影无踪。
9.A.有误,结合"当彝族姑娘用清亮的嗓子,吐字清晰地在我面前唱这首山歌时,我由衷地感受到这些大叶片的古茶树和当地百姓的密切关系分析,并非说明“茶水包治百病”;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答案】10.B
11.第①则材料可以,因为①对“东施效颦"的行为进行一分为二的理智思考和判断,从新的角度突出了主动学习的勇气,符合批判性思维不轻信、不盲从,深入思考、审慎判断的要求。
12.我认同“退一步海阔天空”。人生道路上,努力进取、坚持不懈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但在非原则问题与自身的利益冲突时,如果能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之过,不仅是一种坚忍,更是一种理性精神,瞬间的忍耐将使狭隘的人生之路变得无限广阔。
我认同“狭路相逢勇者胜"。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难免遭遇困难与挫折、陷入困境,这时你必须鼓起勇气,努力拼搏,才能战胜困难,实现你的目标;现实社会中,原则问题绝不退让,据理力争,躬亲示范,我们的生活才能和谐安定、风清气正。
【知识点】分论点;论据;议论文文本;评价启示、反思感悟等开放类;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将选项和文章内容进行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一定要忠实于原文。
(2)本题考查论据的选择与使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论据是论证论点根据,是作者建立论点的理由,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其次,是否使用多个论据,要根据证明过程的需要做出选择。
(3)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观点明确即可。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阐述理由。言之成理,言之成文即可。
10.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而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直至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被活生生地在热水中煮死"可知,”温水煮青蛙"的条件包括水的温度、大脑反应、水的升温速率,与”体积大小"无关。
故答案为:B
11.本题考查论据的运用。本文通过”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强调我们要有批判性思维,不轻信盲从,对于已有结论要审慎判断。材料一中”东施效颦不可耻,拒不学习才可怕"对“东施效颦’的行为进行一分为二的理智思考和判断,从新的角度突出了主动学习的勇气,符合批判性思维不轻信、不盲从,深入思考、审慎判断的要求。所以材料一可以作为文章的论据。材料二中“我们要听长辈的话,按他们的要求去做”与文章的批判性思维相悖,没有表现出相反的个人见解。
故答案为:第①则材料可以,因为①对"东施效颦”的行为进行一分为二的理智思考和判断,从新的角度突出了主动学习的勇气,符合批判性思维不轻信、不盲从,深入思考、审慎判断的要求。
12.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论述,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如果选择"退一步海阔天空”,可以围绕"宽容待人”的角度来分析;如果选择"狭路相逢勇者胜”,可以围绕"拼搏进取”"原则问题绝不退让”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我认同"退一步海阔天空”。人生道路上,努力进取、坚持不懈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但在非原则问题与自身的利益冲突时,如果能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之过,不仅是一种坚忍,更是一种理性精神,瞬间的忍耐将使狭隘的人生之路变得无限广阔。我认同"狭路相逢勇者胜”。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难免遭遇困难与挫折、陷入困境,这时你必须鼓起勇气,努力拼搏,才能战胜困难,实现你的目标;现实社会中,原则问题绝不退让,据理力争,躬亲示范,我们的生活才能和谐安定、风清气正。
【答案】13.C
14.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15.B
【知识点】补全文言文的原文;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一词多义
【解析】【点评】(1)(2)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参考译文】
长江流出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势奔腾阔大。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如同大海一样。清河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变化不定。在白天,船只在亭前来往出没;在夜间,鱼龙在亭下的江水中悲声长啸。景物变化很快,令人惊心骇目,不能长久地欣赏。能够在几案旁边欣赏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足够看了。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烟消云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数清。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
如今张梦得不把被贬官当作祸患,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
13.A、B、C正确;
D.有误,由"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可知,张梦得并未因为身处陋室,所以觉得不快乐。
故答案为:C
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信息的提取。通过文中"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可知,夜看的句子有"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通过文中"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①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15.A.“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之者谁”——我的哥哥苏子瞻给它取名叫“快哉亭”,给它取名的人是谁呢?相同,代词;
B.“举目而足”——抬起头就能看见(满足所需)。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它表达的是视野所及之处就能满足某种需求或期望。足够/值得;"不足为外人道也”——(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
C.“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现在张先生不把贬谪当作忧患。“不以物喜”——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相同,因为;
D.“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更何况在长江的清澈水流中洗涤呢?“濯清涟而不妖”——(莲花)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相同,洗。故答案为:B
【答案】16.D
17.“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埃如鸟"是实写,点明刘判官在烈日炎炎下奔赴前线的过人之勇;“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是虚写,想象唐军将士在一声号角之下必将取得胜利。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建功立业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作答,如从诗歌遣词用句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从修辞的角度、抒情的方法、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作答时只要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特点完成作答即可。
16.ABC.是边塞诗;
D.是借古讽今诗。
故答案为:D
17.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方法的把握。"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烈日炎炎,黄沙莽莽,在断绝人烟的原野上,一匹飞马掠野而过,向火山扑去。可见那骑者身手是何等矫健不凡。以鸟形容马,不仅写出其疾如飞,又通过其小,反衬出原野之壮阔。本是"鸟飞千里不敢来”的火山,现在竟飞来这样一只不避烈焰的勇敢的"鸟”,令人肃然起敬。本句是实写,形象地歌颂了刘判官一往无前的气概。"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句意:都护军营在太白星西边,一声号角就把胡天惊晓。"都护行营太白西”,初看第三句不过点明此行的目的地,说临时的行营远在太白星的西边--这当然是极言其远的夸张。这样写却显得很威风,很有气派。细细品味,这主要是由于"都护行营”和"太白”二词能唤起庄严雄壮的感觉。它们与当前唐军高仙芝部的军事行动有关。"太白”,亦称金星,古人认为它的出现在某种情况下预示敌人的败亡。"角声一动胡天晓”这最后一句真可谓一篇之警策。从字面解会,这是作者遥想军营之晨的情景。本来是拂晓到来军营便吹号角,然而在这位好奇诗人天真的心眼里,却是一声号角将胡天惊晓(犹如号角能将兵士惊醒一样)。这实在可与后来李贺"雄鸡一声天下白”的奇句媲美,显出唐军将士回旋天地的凌云壮志。联系上句"太白”出现所预兆的,这句之含蕴比字面意义远为深刻,它实际等于说:只要唐军一声号令,便可决胜,一扫如磐夜气,使西域重见光明。此句不但是赋,而且含有比兴、象征之意。正因为如此,这首送别诗才脱弃一般私谊范畴,而升华到更高的思想境界本句是虚写。
故答案为:"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埃如鸟”是实写,点明刘判官在烈日炎炎下奔赴前线的过人之勇;"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是虚写,想象唐军将士在一声号角之下必将取得胜利。
【答案】18.B
19.第②句,修改意见: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第③句,修改意见:删去“否"字或在“自己”后加上“能否"。
【知识点】句子排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表意不明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18.本题考查语句衔接与排序。通读各句内容可知,③句总述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四次出舱活动,应放首句。②句介绍了出舱活动成功开展离不开”天地一体"”乘组一心”,①句解释”天地一体”,④句解释”乘组一心”,这两句与②句形成总分关系,应排序为②①④,最后⑥⑤家乡总结。
故答案为:B
19.本题考查标点符号和病句修改。”《中国航天》"是重点强调内容,应该用引号。”我认为能否像航天英雄一样实现报效祖国的理想,取决于自己努力学习"中两面对一面,可以删去”否"字或在“自己”后加上"能否”。
故答案为:第②句,修改意见: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第③句,修改意见:删去"否”字或在"自己”后加上“能否"。
20.【答案】例文:
同样的处境,不同的我
人生之路,漫长而曲折,我们难免会在不同时期遭遇同样的处境。而随着年龄、知识、阅历等的变化,我们的应对方式也会悄然改变。
记得小时候,我特别害怕黑暗。每当夜晚来临,我总是紧紧地依偎在父母身边,不敢独自去黑暗的房间。那时候,黑暗对于我来说,就像是一个可怕的怪兽,随时可能将我吞噬。
有一次,家里突然停电了。整个屋子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我吓得哇哇大哭,紧紧地抱住妈妈,不敢松手。妈妈轻声安慰我,告诉我不要害怕,黑暗并不可怕。但是,我依然无法克服心中的恐惧。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黑暗的恐惧逐渐减少。现在的我,已经不再害怕黑暗。当再次遇到停电的情况时,我会冷静地找到蜡烛或手电筒,然后继续做自己的事情。我不再把黑暗当成可怕的怪兽,而是学会了在黑暗中寻找宁静和安心。
同样的处境,不同的我,这是成长的见证。小时候,我的知识和阅历有限,对黑暗的认识也很肤浅。我只知道黑暗是可怕的,却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它。而现在,我通过学习和生活的积累,对黑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知道黑暗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并不会对我造成真正的伤害。我也学会了用勇敢和坚强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成长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在不断地经历中学习和成长。同样的处境,可能会让我们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感受和反应。但是,只要我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我们就能够在困境中找到出路,在挑战中实现自我超越。
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相信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处境。但是,我不再害怕,因为我知道,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都能够以不同的心态和方式去应对。我期待着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地遇见更好的自己。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围绕“处境”展开,指出人在不利境地中会因各种因素发生改变。通过《走一步,再走一步》《秋天的怀念》《藤野先生》中的例子,强调了年龄、知识、阅历、经验、思想等方面的变化会使处于同样处境的人产生不同反应和改变。材料体裁为引导语,旨在引导学生思考自身在不同阶段面对相同处境的变化,从而进行自我审视和成长感悟。
【题干分析】材料意义:《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在困境中因父亲的引导克服恐惧,体现了心态变化能帮助人走出困境。《秋天的怀念》:残疾的“我”因看到菊花而改变生活态度,说明外在事物能触发内心转变。《藤野先生》:“我"在异国他乡的经历使救国救民道路改变,表明经历能影响人生方向。关键词含义:“处境”指人所处的不利环境;“不同的我"强调在相同处境下自身的变化。写作思路:“是什么”:明确同样的处境具体是什么,以及不同阶段的“我"分别有怎样的表现。“为什么”:分析产生不同表现的原因,如年龄增长、知识积累、阅历增加等。“怎么做":可以谈谈从这种变化中得到的启示,以及如何在未来面对类似处境时更好地应对。
写作时,重点应放在描述同样处境下不同的自己以及变化的原因上。事例素材可以选取自己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经历。作文开头可以通过回忆引出曾经的处境,中间详细描述不同阶段的自己,结尾总结升华,强调成长与变化的意义。学生容易出现的写作误区:详略不得当:可能会在描述处境上花费过多篇幅,而忽略了对不同的“我”的刻画。主题不明确:没有清晰地展现出变化和原因,导致文章内容松散。
【立意提取】
1.成长中的蜕变——同样的处境,不同的我;
2.在挫折中成长——同样的处境,不同的我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让人眼前一亮的,确定好作文中心来选取、组织素材;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在符合题干要求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1/1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2023九上·南明期中)积累与运用
恪守挖掘老贵阳文脉底蕴、保留市民集体记忆、积zǎn____①城市烟火气的原则,南明区推出了以青云市集、曹状元街为代表的特色街区,获得了游客们的高度赞誉。
在这里漫游,你可以来一场状元故里的古今穿越,吃一道道齿颊留香的特色美食;你可以参与赏古乐、猜灯谜、状元换装等附庸风雅的文化体验活动;你还可以在xiōngyǒng____②的人潮中欣赏到快闪、现代舞、乐队演奏等街头表演。
南明区jí____③取地方文化的养分使改造后的特色街区彰显了“省会核心、筑城客厅”的特色。
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相应的词语。
2.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恪守B.赞誉C.漫游D.附庸风雅
【答案】1.攒;汹涌;汲
2.D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①积zǎn,"zǎn”写作"攒”②"xiōngyǒng”写作"汹涌”。③jí取,"jí”写作"汲”。
故答案为:攒;汹涌;汲
2.ABC.正确;
D.有误,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词语含贬义,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D
3.(2023九上·南明期中)默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李白《行路难》(其一)
(2),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张岱《湖心亭看雪》
(4)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先忧后乐"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
【答案】(1)济沧海
(2)露从今夜白
(3)俱绝
(4)醉翁之意不在酒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醉、忧
故答案为:济沧海;露从今夜白;俱绝;醉翁之意不在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4.(2023九上·南明期中)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他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写于被贬期间。
B.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的辞藻。
C.林徽因,建筑学家、文学家,参与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D.雨果,英国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羊脂球》等。
【答案】D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BC.正确;
D.有误,雨果是法国作家,《羊脂球》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作品。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2023九上·南明期中)整本书阅读
5.下面关于《艾青诗选》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礁石》中“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它"代表着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人。
B.《我爱这土地》中“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诗人对死亡和土地的憎恶之情。
C.《太阳的话》中“快起来/快起来/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诗人以满腔热情唤起国人迎接光明。
D.《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表现了大堰河无私的爱。
6.下列诗句均选自《艾青诗选》,但主题不同。【甲】【乙】两句写于20世纪30年代,其主题为①____________;【丙】【丁】句写于1978年以后,其主题为②_________。
【甲】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乙】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丙】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
【丁】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
【答案】5.D
6.主题为“土地的忧郁"/“民族的苦难”;主题为“睿智"/“哲理”
【知识点】作品的基本内容;对作品的体验感受;《朝花夕拾》;《艾青诗选》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体验和感受。从名著的基本内容出发,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联系现实生活,表达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5.ADC.正确;
B.有误,“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故答案为:D
6.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阅读《艾青诗选》可以知道,第一个创作高峰期:①20世纪30年代,诗歌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②第二个创作高峰期:1978年以后,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
故答案为:主题为“土地的忧郁"/“民族的苦难”;主题为“睿智"/“哲理”
(2023九上·南明期中)现代文阅读
茶神谷
叶辛
我多次走进黔西南的茶神谷,每一次都觉得这里神秘莫测,是个神奇之地。
布依族、彝族、苗族、回族老乡世世代代栖居于这一片山山岭岭。山巅之上,峡谷深处、岭腰之间遍布着古茶树,他们把大自然赐给人间的这一整片山地称之为茶神谷。
在这海拔1700米的高原上流传着一首山歌:
山上有棎古茶树,
树下有口清水井;
哪天如果不舒服,
一片叶来一瓢水。
当彝族姑娘用清亮的嗓子,吐字清晰地在我面前唱这首山歌时,我由衷地感受到这些大叶片的古茶树和当地百姓的密切关系。
踏着泥泞。小心翼翼地踩着斜坡上松软的腐殖质层,我一株一株地细看这些古茶树的虬曲枝干,厚实的油光光的叶片以及树身上斑驳的表皮。千年以上的古茶树随处可见,还有两千年以上的、三千年以上的!三千年以上的都一一编了号,我面前的这一棵是3200年的,编号是0035。凝神读着悬挂在树身上的牌子,牌子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共同挂上去的。
原来,不但各民族老乡把这些古树称为茶神,科学家也把它们视为宝贝。见我兴味浓郁,乡镇上的陪同人员兴致勃勃地带着我看了一株又一株古茶树,最终把我领到用围栏圈起的一棵最老的古树前。
我一看那茶树的雄姿,就感觉非同一般。【甲】只见那一片片密簇簇、苍老而又青翠的叶片之间,竟冒出了细嫩嫩的绿色芽尖,粗粗细细的树枝上,嫩芽与老叶之间,还悬挂着圆溜溜的茶果。一生守护着千年古茶树的老茶农告诉我,这就是有名的四球古茶树。
我不甚了了,他给我细说开了。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茶树,一颗茶果里最多只有三颗茶籽,唯独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茶神谷里的古茶树,一颗茶果产四颗茶籽,因此被称为四球古茶树。四十几年前,在普安和晴隆交界的云头大山,发现了四球古茶籽化石,经过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反复鉴定,认定古茶籽化石距今有164万年以上。
我今天看到的,是一棵距今4800年树龄的古茶树,编定的号码是0001号。
“走,走,走……"茶农一边走一边热情地招呼,“喝茶去,让你亲口尝尝古茶树的味道。”
当我再次踏着有着厚厚腐殖质层的溜滑的山道走出树林时,我更加意识到,各族老乡为什么把这些古茶树尊称为茶神,把这里称作茶神谷。
年过七旬,爬高山钻老林,身上沾了斑斑点点的泥痕,半高帮的皮鞋变得沉甸甸的,脚步也迈得缓慢了。在茶农家的祖屋门前,烧得旺旺炽炽的炭火边,放了一圈板凳。茶农一边热情地招呼我入座,一边笑眯眯、有些神秘地说:“请你吗一口我们高山农家的火烤茶。"
喝了一辈子的茶,多少知道一点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的烹煮、冲泡方法,却从未喝过火烤茶。
只见他用一块厚实的茶巾垫着,握着已洗刷干净的黑色砂茶罐的手柄,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上烤着,直到黝黑的砂罐泛了白。他把存放了29年的陈茶和2021年的新茶两拨,一起放进烤得发烫的茶罐里,继而有节奏地抖动,嘴里一边念念有词:“要得茶上口,火上抖百抖……”顿时,一股我从未闻过的茶香从茶罐里弥散出来,我们这些围着炭火而坐的一圈客人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
不等众人的赞语落地,只见茶农将茶壶里滚沸的水倾倒进茶罐,将茶罐置于炭火上,少顷,茶罐里的茶水就翻腾着烧开了。茶农指着茶罐道:“这样煮沸的茶,可以冲七八道,茶味、茶色不变,可以围着火塘摆龙门阵。"说着,他斟了一小碗茶请我品。【乙】待茶水不那么烫了,我慢慢地呷了一口,刹那间,一股沁人的香味直透肺腑,我颇有耐心地品咂着。似栗香、淡淡的兰花香、炒豆的焦香,又有薄荷的清凉,总之,是一种我从未感受过的醉人的香气。喝下一碗,又来一碗,见我喝得兴起,一旁的茶姑娘银铃般地道出:“叶老师,这千年古树茶,一泡茶,二泡汤,三泡四泡是精华……”受到她的鼓动,我一口气喝下了五小碗。烤着炭火,我们冒着冬雨钻进湿漉漉的山林,踏访一株一株古茶树的寒冷和疲惫消失得无影无踪。
世代栖居于山林守护这片古茶树的茶农告诉我们,年年的冬末春初,村村寨寨中的布依族、彝族、苗族、回族乡亲,喝着一道道茶,唱着一首首古歌,以朴实、简捷的仪式,祭祀他们心目中的茶神,怀念他们的祖宗,抒发他们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这次来到茶神谷,正是冬腊月间,山林中已经可见嫩绿的芽尖尖,从而有了我们此次参加的“‘贵州绿茶’第一采"活动。
(《光明日报》2022年02月11日15版。有删改)
7.选文写了“我”到“茶神谷"的经历和感受。请根据文本内容,把下表的三处空白填写完整。
8.请从文中【甲】【乙】两个画线句任选一处,结合上下文,从词语运用的角度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
9.下列对茶神谷“神秘莫测,是个神奇之地”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茶神谷的老乡“哪天如果不舒服,一片叶来一瓢水”,茶水包治百病。
B.千年以上的古茶树随处可见,并且在这里还发现了四球古茶籽化石。
C.布依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世代幸福和睦地栖居于这一片沃土。
D.冬腊月间,古茶树的嫩芽尖,促成此次“‘贵州绿茶’第一采”活动。
【答案】7.古茶树和当地百姓关系密切;千年古茶树;火烤茶
8.【甲】句中的“密簇簇"细嫩嫩”“粗粗细细"圆溜溜”都是叠词,形象地描绘出古茶树的树叶稠密,茶芽细嫩,树枝有粗有细,茶果圆润的特点,音律和谐,使语言充满音乐的和谐美与节奏美,表达了“我"见到古茶树的欣喜赞叹之情。
【乙】句中“呷”“沁"透”“品咂"都是动词,“沁”“透"写出了火烤茶的香气带给“我”的感受,令人感叹它的清香与神奇;“品咂"写出了“我”品尝火烤茶的细致动作,写出了“我"陶醉于火烤茶带给我的清香体验与味觉享受中,在品尝火烤茶的过程中,也使“我”冒着冬雨踏访古茶树的寒冷和疲惫消失得无影无踪。
9.A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梳理、概括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7.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筛选信息。结合"当彝族姑娘用清亮的嗓子,吐字清晰地在我面前唱这首山歌时,我由衷地感受到这些大叶片的古茶树和当地百姓的密切关系”可知,当"我”听到流传的山歌时,"我”的感受是古茶树和当地百姓的密切关系;结合"我一看那茶树的雄姿,就感觉非同一般”"我今天看到的,是一棵距今4800年树龄的古茶树”"当我再次踏着有着厚厚腐殖质层的溜滑的山道走出树林时,我更加意识到,各族老乡为什么把这些古茶树尊称为茶神,把这里称作茶神谷”可知,当"我”看到这些千年古茶树,"我”明白了古茶树被称为茶神的原因;结合"只见他用一块厚实的茶巾垫着,握着已洗刷干净的黑色砂茶罐的手柄,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上烤着我们这些围着炭火而坐的一圈客人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不等众人的赞语落地,只见茶农将茶壶里滚沸的水倾倒进茶罐,将茶罐置于炭火上......他斟了一小碗茶请我品”可知,"我”被茶农请去喝火烤茶,让"我”更加意识到各族老乡把这里称作茶神谷的原因。
故答案为:古茶树和当地百姓关系密切;千年古茶树;火烤茶
8.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甲】段中的描述,通过一系列细腻而生动的词语,展现了茶叶树蓬勃的生命力与自然之美。其中,"密簇簇”形象地描绘了叶片的密集与茂盛,给人以繁茂的视觉感受;"苍老而又青翠”则通过对比,既表现了茶叶树历经岁月沧桑的沉稳,又突出了其叶片依然保持的鲜绿与活力;"细嫩嫩的绿色芽尖”则是对新生芽尖的细腻描绘,用"细嫩嫩”一词精准地传达了芽尖的柔嫩与生机,与周围"苍老”的叶片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循环不息。此外,"粗粗细细”形容树枝的形态,既真实又富有画面感,而"悬挂”一词则生动地展现了茶果在树枝上的状态,给人以静谧而和谐的画面感。【乙】段中,对品茶的描写同样精妙。当"茶水不那么烫了”,作者选择"慢慢地呷了一口”,这里的"慢慢”与"呷”字相结合,不仅展现了品茶时的悠闲与雅致,还透露出作者对茶的珍视与享受。紧接着,"刹那间,一股沁人的香味直透肺腑”,通过"刹那间”的时间词,强调了香味传来的迅速与强烈;"沁人”一词则形象地表达了茶香的浓郁与芬芳,仿佛能直接渗透到人的心灵深处。最后,"我颇有耐心地品咂着”,"颇有耐心”不仅体现了作者品茶时的从容不迫,更表达了对这美好时刻的珍惜与回味,使得整个品茶过程充满了情感与韵味。
故答案为:【甲】句中的"密簇簇”"细嫩嫩”"粗粗细细”"圆溜溜”都是叠词,形象地描绘出古茶树的树叶稠密,茶芽细嫩,树枝有粗有细,茶果圆润的特点,音律和谐,使语言充满音乐的和谐美与节奏美,表达了"我”见到古茶树的欣喜赞叹之情。【乙】句中“呷"”沁"透”“品咂"都是动词,“沁”“透"写出了火烤茶的香气带给“我”的感受,令人感叹它的清香与神奇;“品咂"写出了“我”品尝火烤茶的细致动作,写出了“我"陶醉于火烤茶带给我的清香体验与味觉享受中,在品尝火烤茶的过程中,也使“我”冒着冬雨踏访古茶树的寒冷和疲惫消失得无影无踪。
9.A.有误,结合"当彝族姑娘用清亮的嗓子,吐字清晰地在我面前唱这首山歌时,我由衷地感受到这些大叶片的古茶树和当地百姓的密切关系分析,并非说明“茶水包治百病”;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2023九上·南明期中)现代文阅读
批判性思维
先给大家说一个“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吧。
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会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逃生。而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直至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被活生生地在热水中煮死。
这个故事让人们深受启发,不知有多少前辈在教训别人的时候都用到了这个故事。反正我每次看到这个故事,也总是告诫自己:“要敏感,要警觉,千万别被环境影响,变成煮熟的青蛙啊!”
突然有一天,我在微信群里看到一篇文章《一位女教师做完“温水煮青蛙"实验之后》。文章的大意是,一位北京的女教师,组织全班做“温水煮青蛙”的实验,来看看究竟青蛙会不会这么蠢。
实验的结果如文中的女教师所说:“青蛙在水温升到60多摄氏度后会自动跳走,说明它对水温的本能反应并不因为温度变化的快慢而存在大的差异。它们没有蠢到被煮死而不逃离的地步。你们要记住,即便所有人都认同并且经常说的道理,也有可能是错的。那些被社会普遍认定的真理,也可能是谎言。凡事一定要经过亲自实验、调查、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多么精彩的实验和结论啊!
读者们,看到这里,你还相信“温水煮青蛙”这个实验是真的吗反正,我微信圈里的好友们都恍然大悟了。他们在疯狂转发的同时,纷纷评论道:
“原来青蛙不会那么笨啊,相信了很久的实验原来是假的!"
“这就是有批判性思维的好老师啊!”
“看来我们真的容易轻信典故和名人名言呢。"
………
但是,打住打住,过去网络说温水煮青蛙,我们信了;今天网络说青蛙是不会傻到被温水煮,我们又信了。似乎哪里不太对啊
我们有没有深入思考一下:青蛙实验到底是什么结果
谷歌一下找到的说法是:早在1869年,就有人煮过青蛙了。德国的科学家哥而茨在寻找灵魂这个东西的时候,设计了这么一个实验。把切掉了大脑的青蛙放在冷水里面慢慢加热,青蛙就被煮死在里面了,而把正常的青蛙同样处理,正常的青蛙会试图跳出来。看来差不多150年前“温水煮青蛙”这个事情就已经有了结论。
不过等等,哥而茨不是唯一一个在100多年前做这个实验的人。
1872年,亨滋曼宣布,如果你加热的速率足够低,那么,青蛙并没有跳出来的打算。1875年,这个实验还被另外一个人证实。
两个实验矛盾吗
哥而茨与亨滋曼实验的区别是加热的速度不同。在哥而茨的实验中,从17.5摄氏度加热到56摄氏度,花了10分钟,这样,每分钟的平均升温速度就达到了3.8摄氏度。所以,哥而茨观察到青蛙很不喜欢这个温度,试图跳出来。而亨滋曼的实验,把水从21摄氏度加热到37.5摄氏度用了90分钟,平均每分钟升温速率不到0.2摄氏度,所以没观察到青蛙的行为异常。青蛙可耐受的临界高温大约是36~37摄氏度。如果加热到37.5摄氏度,青蛙即使没有立即死亡,也已经丧失一跃而起的能力了,死亡已离它不远了。
从这点上来说,“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是有一定道理的。
从轻信到审慎判断,只需加入思考这一步。
其实,看到《一位女教师做完“温水煮青蛙”实验之后》这篇文章后就开始四处宣传“温水煮青蛙"实验是假的人,并不比从一开始就相信“温水煮青蛙”故事的人更加高明。因为,他们同样没有做到审慎判断,同样轻信、盲从了片面的信息和观点。
要学会批判性思维需要花很长的时间积累,所以如果你现在还处于轻信盲从的阶段,不要着急,一步步来就好。
(文章有删改)
10.“温水煮青蛙"的条件,文章中没有涉及的一项是()
A.水的温度B.体积大小C.大脑反应D.升温速率
11.下面两个内容哪一个能充当文章的依据请结合文章分析。
①“东施效颦”,人们往往批评东施的丑态百出,而没看到东施身上的勇气,其实东施效颦不可耻,拒不学习才可怕!
②“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何况长辈生活阅历丰富,因此我们要听长辈的话,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12.面对对手,有人认为“退一步海阔天空”,有人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并表达你的理由。
【答案】10.B
11.第①则材料可以,因为①对“东施效颦”的行为进行一分为二的理智思考和判断,从新的角度突出了主动学习的勇气,符合批判性思维不轻信、不盲从,深入思考、审慎判断的要求。
12.我认同“退一步海阔天空"。人生道路上,努力进取、坚持不懈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但在非原则问题与自身的利益冲突时,如果能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之过,不仅是一种坚忍,更是一种理性精神,瞬间的忍耐将使狭隘的人生之路变得无限广阔。
我认同“狭路相逢勇者胜”。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难免遭遇困难与挫折、陷入困境,这时你必须鼓起勇气,努力拼搏,才能战胜困难,实现你的目标;现实社会中,原则问题绝不退让,据理力争,躬亲示范,我们的生活才能和谐安定、风清气正。
【知识点】分论点;论据;议论文文本;评价启示、反思感悟等开放类;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将选项和文章内容进行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一定要忠实于原文。
(2)本题考查论据的选择与使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论据是论证论点根据,是作者建立论点的理由,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其次,是否使用多个论据,要根据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分包补充协议书范本
- 标准平房租赁合同书
- 砖块砌体采购合同
- 招标方案文件编写方法
- 热力管道建设招标预算
- 短期服务合同样本
- 摄影配乐服务协议
- 建筑地桩劳务合作
- 专业建议润滑油销售合同的优化建议
- 小学食堂食材供应商招募
- 易制毒化学品购买申请表申请
- 通用机械设备管理基础(共66页).ppt
- 西方有趣节日介绍西红柿节英文(课堂PPT)
- 绵阳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细则
- 餐饮部每日工作检查表
- 三年级作文编写童话故事(课堂PPT)
- 《生命安全教育》体会(徐超)
- 泵类及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 泵类及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计算表
- 五年级数学上册《列方程解应用题》(课堂PPT)
-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规则2020年试行
- 视光学检查用视标及相应的提问方式、有效镜度换算表、视光学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