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诗歌鉴赏之《作者观点态度评价题》检测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诗歌鉴赏之《作者观点态度评价题》检测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诗歌鉴赏之《作者观点态度评价题》检测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诗歌鉴赏之《作者观点态度评价题》检测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诗歌鉴赏之《作者观点态度评价题》检测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诗歌鉴赏之《作者观点态度评价题》

检测卷

•古代诗歌阅读之“作者观点态度评价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酹江月•南康军和苏韵①

【宋】文天祥

庐J依旧,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空军晴岚浮汗漫②,还障天东半壁。雁

过孤峰,猿归危嶂,风急波翻雪。乾坤未老,地灵尚有人杰。

堪嗟漂泊孤舟,河倾斗落,客梦催明发。南浦闲云过草树,回首旌旗明灭。

三十年来,十年一过,空有星星发。夜深悉听,胡笳吹彻寒月。

【注】①南康军:宋行政区划名称,今江西境内c祥兴二年(1279),文天

祥兵败被俘,押送大都,途经南康军作此词。和苏韵: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

古》的韵脚。②汗漫:宽阔无边的水面,这里指长江。

1.有人曾评文天祥《酹江月》:其于兴衰,未尝不耿耿也。请结合本词具体词句

谈谈你对此评论的理解。

【答案】①词人对国土的沦丧耿耿于怀。“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山河依旧人

事已换,流露出词人对故国倾覆的悲叹;“风急波翻雪”词人用翻涌的波涛,暗喻

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寄寓词人对国运的深切担忧;“夜深悉听,胡笳吹彻寒月”

描写途中月夜见闻。描写元兵的号角声响彻夜空的情景,表现出词人眼见大好河

山沦为异族统治的悲痛之情。

②词人于故国的恢复耿耿于怀。“还障天东半壁”暗示江山仍存半壁;“乾坤未老,

地灵尚有人杰”直呼国运木尽,志上仁人犹在,此处写出词人存线重振旗鼓

恢复江山的希望,表现出顽强不屈的斗志和坚贞不移的品格。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①词人对国土的沦丧耿耿于怀。“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庐山依然如旧,最使

人凄凉的,是一望无际的江南风光景物。山河依旧人事已换,流露出词人对故国

试卷第1页,共31页

倾覆的悲叹;“风急波翻雪”,风涛怒吼,翻卷起雪花般的波浪万斛。此句不仅是

写景,更隐喻现实。词人用翻涌的波涛,暗喻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寄寓词人对

国运的深切担忧;“夜深悉听,胡笳吹彻寒月“,夜夜人静,寒月高挂,愁绪满怀,

听得胡笳声声,嚓亮凄苦。描写途中月夜见闻。描写元兵的号角声响彻夜空的情

景,表现出词人眼见大好河山沦为异族统治的悲痛之情。

②词人于故国的恢复耿耿于怀。“空翠睛岚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山色空自翠

碧,晴烟随处飘动,漫无边际,又遮蔽住东南半壁河山,“还障天东半壁”暗示江

山仍存半壁;“乾坤未老,地灵尚有人杰”,天地尚未老去,地钟神秀,应还有英

俊人杰辈出。直呼国运未尽,志士仁人犹在,回顾近年来的坎坷经历,不由得悲

愤填膺。然而,词人尚存一线重振旗鼓的希望,表现出顽强不屈的斗志和坚贞不

移的品格。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王适⑷徐州赴举

苏辙

送别江南春雨淫,北方谁是子知音。

性如白玉烧犹冷,文似朱弦叩愈深。

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

明年榜上看名姓,杨柳春风正似今。

【注】王适:苏辙的二女婿。

2.前人论此诗,认为本诗“于悲吟中看出希望”,请结合内容对此简要分析。

【答案】悲鸣:诗人送女婿王适北上赴举,离别之际,依依不舍与无奈之情油然

而生。

希望:

①尾联笔锋一转,作者想象明年此时,王适金榜高中,表达对王适的美好祝愿与

期许;

②于“杨柳春风''的美景中凝结美好情感,以景结情,流露出诗人满怀光明的希望,

故而此诗“于悲吟中看出希望:

试卷第2页,共31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这首诗是诗人苏辙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诗人送别女婿时的不舍、难过,

有伤感,但不低沉,流露出对女婿此此赴考满怀希望,“于悲吟看出希望

首联“送别江南春雨淫,北方谁是子知音“,在春雨绵绵的口子,诗人在江南送别

女婿前去赴考。学子苦读为的是一朝得中,然而乂有多少人从青丝熬到白首都未

能得偿心愿,此次分别前往徐州考场,在没有知音相伴的漫长的日子里,女婿将

如何自处。在春雨连绵中,诗人不觉产生伤感。

尾联”明年榜上看名姓,杨柳春风正似今“,作者想象明年此时,你定能金榜题名,

就像今天一样春风得意;在离别的伤感之余,诗人笔锋一转,想象明年此时,定

能得偿心愿,表达对王适的美好祝愿与期许。

尾联以景作结,在美景之中寄寓美好的情感,流露出诗人满怀光明的希望,故而

此诗“于悲吟中看出希望”。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①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①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清兵南下,他参加抗清斗

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志存恢复。

3.清人沈德潜《明诗别裁》曾评论顾炎武的诗有“风霜之气,松柏之质“,请结

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

①“风霜之气”指历经磨难、饱经沧桑后的苍凉之气。诗中“是日惊秋老”,

交代时间到了秋天,时光飞逝,秋老人亦老,表达了诗人迟暮之悲;“相望各一

涯”“离怀”体现了诗人与朋友分隔两地所带来的离愁;“逐客已无家”写出了神州

易主的家国之悲。

试卷第3页,共31页

2“松柏之质”是指坚贞守志、矢志不渝的精神品格。诗中“天地存肝胆”中

"肝胆”既可指自己与王处士之间的友谊,也指自己的爱国之志,对于故国的赤胆

忠心。“江山阅鬓华”表达了作者虽已衰老,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风霜之气”指历经磨难、饱经沧桑后的苍凉之气。

诗中“是日惊秋老”,意思是重阳节这一天突然发现已经到了晚秋时节,不免心惊。

交代时间到了秋天,时光飞逝,秋老人亦老,表达了诗人迟暮之悲;“相望各一

涯“,意思是你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瞩望。虽天涯沦落,却肝胆相照的友情;“离

怀销浊泗”,意思是离别思念的情怀唯有靠浊泗排遣,“离怀”体现了诗人与朋友

分隔两地所带来的离愁;“逐客已无家“,意思是我流落在外如同被放逐一样,已

经无家可归C写出了神州易主的家国之悲C

“松柏之质”是指坚贞守志、矢志不渝的精神品格。

诗中“天地存肝胆”,意思是我且把自己这一腔报国的忠肝义胆留存给苍天大地,

其中“肝胆”既可指自己与王处上之间的友谊,也指自己的爱国之志,对于故国的

赤胆忠心;“江山阅鬓华”,意思是让故国的江山见证我斑白的鬓发,表达了作者

虽已衰老,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七言诗

郑燮①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②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注】①郑燮,即郑板桥。②横皴[cun]:山水画中常用技法。

4.《红楼梦》中林黛玉有言:“意趣真了,词句不必修饰也可。”本诗颇有意趣,

请简要分析。

试卷第4页,共31页

【答案】①天气晴朗之时欣赏翠竹的乐趣,由“正晴和”“翠竹亭亭''等词语可知。

②有佳客来访、共同赏竹品茶的闲趣,从“佳客至”“一壶新茗''等词中可以看出。

③提笔画竹,笔墨清淡,享受赏竹画竹的雅趣,由“几枝新叶”“淡淡山”“坐其间”

等词可以看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①天气晴朗之时欣赏翠竹的乐趣。首联“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噫思

是,无风也无雨,正是晴朗温和天气;翠竹高耸直立,竹节交叉摇曳煞是好看。

由“正晴和”可知天气晴好,适宜赏竹;“翠竹亭亭”写出竹子的颜色赏心悦目,枝

干“亭亭玉立'修长秀美;"好节柯'’则是直接赞叹竹子之美,流露出喜悦心情。

②有住客来访、共同赏竹品茶的闲趣。颔联”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意思是,最喜晚凉天气里,贵客来访:泡一壶松萝新茶来招待C“晚凉”是一喜,

“佳客至,,则更喜。“佳,,字修饰可见客人是主人所喜欢的,因而才用“最爱”表达心

情;“新茗泡松萝”是招待客人的,主客共同品茶赏竹,可见高雅之至,原来客人

与主人志同道合,正所谓“主雅客来勤

③提笔画竹,笔墨清淡,享受赏竹画竹的雅趣。颈联“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

皴淡淡山''意思是,铺纸泼墨,先画凄清冷落的几枝新竹叶;再是数点淡墨,以

干笔横皴春山。赏竹意兴不尽,干脆那笔来挥亳泼墨画竹.,“几枝新叶”“淡淡山”

可见画作意境正契合诗人高雅情趣。而尾联“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意思是,正是清明己过,临近谷雨的时节;捧一杯香茶坐在竹石画间多么寂静。

手捧香茗赏竹、画竹、赏画,尽情享受其中雅趣,怕不似神仙。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释】熙宁九年(1076年)暮春,苏轼在密州任上,寒食节后,他登上超

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词。

试卷第5页,共31页

5.当代评家论及此词时说:“词间有淡淡的惆怅,更多的是一股卓立于人间的‘超

然请结合全词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淡淡的惆怅”体现的是作者闲适中的思乡之情,淡泊而绵长。卓立于人

间的“超然”,体现的是作者豁达超脱的襟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当代评家论及此词时说:“词间有淡淡的惆怅,更多的是一股卓立于人间的‘超然

“淡淡的惆怅”体现的是作者闲适中的思乡之情,淡泊而绵长。“寒食后,酒醒却

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意思是寒食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只得自我

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

之情C

卓立于人间的“超然”,体现的是作者豁达超脱的襟怀。“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

新火试新茶”,意思是姑且用新火来烹煮新茶,趁著时光未老,借吟诗饮酒来自

得其乐吧。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

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溪居①

柳宗元

久为簪组②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阐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③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这是作者被贬永州迁居愚溪后的诗作。②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

⑤夜榜:夜航。

6.诗人说自己“幸此南夷谪”,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诗人思想感情时却说:“不怨

而怨。“你是如何理解诗人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我认为沈德潜评价得很到位,诗人说“幸此南夷谪''其实是怨愤之语%诗

歌表面上写自己长久以来被官职所累,非常庆幸自己被贬南夷,可以离开官场,

试卷第6页,共31页

获得悠闲生活,但实际上却表达了诗人谪居时的抑郁之气,“闲依”其实是不能为

国做贡献的无聊,"偶便’则表明诗人并非真有隐士的淡泊之志,“来往不逢人''则

写出诗人被贬的孤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诗人被贬谪永州,应该是有满腹牢骚的,却在诗的开头将其称为幸事:“久为簪

组柬,幸此南夷谪。“诗人认为他长久地为在朝中做官所累,幸亏贬谪南来这荒

夷之地,可以让他过上闲适的生活。此两句正话反说,将不幸之事说成是幸事,

表达了对朝中当权派的不满。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这四句是强调在此生活

的闲适之情。闲暇时与种菜的老农为邻,有时还真像是在山林隐居的人。•大早

带着露水就去锄草,晚上乘船沿着溪水前进C“闲依”表现诗人的闲散之态,“偶

似”是故作放旷之语,自我安慰。诗人少有才名,胸怀大志,可是仕途不顺,一

再遭贬。这次更是被贬永州,远离长安。他满腔的热情得不到施展的空间,有志

而不得伸,有才而不被重用。于是,在此贬所,只好强写欢愉,故作闲适,称自

己对被贬感到庆幸,假装很喜欢这种安逸舒适的生活。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有时整日独来独往碰不见一个行人,于是放声高歌,

声音久久地回荡在沟谷碧空之中,多么清越空旷。这闲适潇洒的生活,让诗人仿

佛对自己的不幸遭贬无所萦怀,心胸旷达开朗。这里诗人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

束,但毕竟也太孤独了。这两句恰恰透露出诗人是强作闲适,无人问津时自娱自

乐,也只是一种无奈的调侃。

纵观全诗,诗人似乎已经淡忘了遭贬的痛苦,诗中把被贬谪的不幸称之为幸,将

孤独冷静的生活诠释为飘逸闲适的生活。实际上这全都是诗人激愤的反语,在这

种被美化了的谪居生活的背后,隐蕴的是诗人内心深深的郁闷和怨愤。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甘露寺多景楼①

曾巩

欲收嘉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

试卷第7页,共31页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②淮南月,万里帆格海外风。

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其鸿③。

[注]①多景楼: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北宋时郡守陈天麟所建,是

寺内风景最佳处。曾巩中年后离乡宦游,行经镇江,登临多景楼。②钟呗:撞钟

和唱诵经文声。③冥鸿:指飞入远天的鸿雁。

7.宋朝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谈到诗歌的情景关系时曾言:“景无情不发,情

无景不生。”这一理论在本诗的情景描写中也有体现,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答案示例:①在诗歌中,情和景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是有机的统

一体,“景”因情而展现,“情”因景而触发。②没有某种情感,就不会发现与情感

相应的景物.由“欲收嘉景此楼中”可见,诗人是满怀热情与希冀登多景楼览“嘉

景”的。有了这样的情感,诗人看到的景观就是一幅色彩明丽、山川掩映的壮阔

画面。这就是“景无情不发”的具体体现。③没有某种景物,相应的情感就不会被

触发而产生。壮丽宏阔的景象,开阔了诗人的视野和胸襟,于是他在尾联抒发了

个人的抱负,虽老境渐至,征尘满衣,但内心仍未放弃对未来的企望和追求。这

就是“情无景不生的具体体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景关系的能力。

①在诗歌中,情和景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是有机的统一体,“景”因情而展

现,“情”因景而触发。

②没有某种情感,就不会发现与情感相应的景物。首联总写多景楼的形胜,提挈

全篇。多景楼屹立北固山上,凭高远眺,水色由光,风月胜景,无不尽收眼底。

诗人“欲收嘉景此楼中”意谓欲丁此楼周览胜景,只消徘徊值阑,凭高四望,万T

景象,便可豁然在目。带着这样的情感登楼赏景,可以想见诗人看到的一定是自

己想看到的美好景色。果然颔联“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诗人看到

的景观就是一幅色彩明丽、山川掩映的壮阔画面。这就是“景无情不发”的具体体

现。

③没有某种景物,相应的情感就不会被触发而产生。颔联“云乱水光浮紫翠,天

试卷第8页,共31页

含山气入青红”,云气河水光氤氤之处,浮现出碧瓦红楼;晚霞同山峦于夕阳下

青红相间,镶入远处的天空,色彩明丽,境界开阔。“云乱水光浮紫翠”,着一"浮”

字,写明波光云影的迷离掩不住巍峨的宫观;“天含山气入青红”,用一“入”字,

刻画出霞光山色的浓彩浸染了黄昏的远天。颈联“•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橘海

外风”,月光下淮南原野传来了佛寺的钟声梵歌;江面上强劲的海风送来了远方

的航船。月光下传来“一川钟呗”,不难想象出淮南原野的平阔寂静;海风中驶出

“万里帆橘”,使人意识到长江的迢遥汹涌。这四句,一写水光,一写山色,一写

淮南寺钟,一写江面帆船,景象壮阔。

这壮丽宏阔的景象,开阔了诗人的视野和胸襟,于是他在尾联写到“老去衣衿尘

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年老了衣服上仍旧风尘仆仆,心里真羡慕那暮色中的

飞鸿。抒发了个人的抱负,虽老境渐至,征尘满衣,但内心仍未放弃对未来的企

望和追求c这就是“情无景不生”的具体体现C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王节士歌”

李白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人吴云飞。吴云寒,燕鸿苦。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

秋泪如雨。

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壮士愤,雄风生。安得倚天剑力跨海斩长鲸久

【注】①《临江王节士歌》是南朝文学家陆厥所作的乐府诗,李白沿用。作

此诗时,李白因得罪权贵,被排挤出京。②倚天剑:极言剑之长。③长鲸:代指

巨寇。

8.明代胡震亨在《李诗通》中认为:“太白此词正是自赋,未尝赋节士本事也。”

请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①这首诗以“临江王节士歌”为题,表面上是一首以节士为表现对象的诗

作;实际上是诗人“自赋”,借节士来表现李白自己。

②诗中云寒燕苦的悲凉景象和“节士悲秋泪如雨'’的情状,正是李白自身处境的真

实写照;诗中节士悲愤交加的情绪、忠君爱国的精神、建功立业的豪情,也都是

试卷第9页,共31页

李白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①这首诗以“临江王节士歌”为题,表面上是一首以节士为表现对象的诗作;明代

胡震亨认为“太白此词正是自赋,未尝赋节士本事也”,意思实际上是说这是诗人

“自赋”,借节士来表现李白自己。

②“吴云寒,燕鸿苦”,意思是吴云寒冻,鸿雁号苦,实则暗寓仕途不通,得罪京

城权贵而遭排挤。“风号沙宿潇湘浦,节上悲秋泪如雨",意思是北风呼啸,鸿雁

夜宿潇湘沙浦,王节士悲秋泪如雨飞,描绘出一幅节士悲秋、泪流如雨的凄冷景

色图。

可看出诗中云寒燕苦的悲凉景象和“节士悲秋泪如雨”的情状,正是李白自身处境

的真实写照:诗中节十悲愤交加的情绪、忠君爱国的精神、建功立业的豪情,也

都是李白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①赠别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

重临事异黄丞相②,三黜名惭柳士师③。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①柳柳州:柳宗元。②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曾

两度出任地近长安的颖川太守,结果清名满天下c③柳士师:柳下惠。士师,狱

官。《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釉。柳宗元也曾三黜。

9.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评价此诗:七句络合(联结)得有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

析。

【答案】一、二两句,叙述刘柳二人屡遭挫折的经历;三、四句用典抒情明志,

自嘲中暗含对当政者的不满和牢骚;五、六两句回到眼前写离别,借'侗雁”“猿

试卷第10页,共31页

啼''抒发离别的伤感凄凉;七、八句设想别后无限相思,一纵一收,挽合有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结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开头一、二两句,寥寥几笔,就把刘柳二人屡遭挫折的经历勾画出来了。

三、四句承上抒感,而用典入妙。刘禹锡初次遭贬,即谪为连州刺史,途中追贬

为朗州司马。此时再贬连州,所以叫做“重临”。关于这次“重临”州政的状况,诗

人巧妙地以典明志。诗人通过“事异”两字把互相矛盾的情况扭合到一起,带有自

嘲的口气,暗含对当政者的不满和牢骚。下一句,诗人又用了春秋时柳下惠的故

事,因“直道事人”三次遭贬黜,这里用以比作同样"三黜''过的柳宗元。同时也暗

示他们都是因坚持正确的政见而遭打击的。

第五、六两句,将笔锋从往事的萦回折入眼前的别况。“归目并随回雁尽”句,把

两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分手时的情景描绘得多么有情有致:两位迁客并影荒郊,翘

首仰望,他们深情的目光注视着北回的大雁,一直到雁影在天际消失。诗人以“回

雁”、"哀猿”衬托别绪,诗境也变而凄厉了。

“桂江”两句,设想别后。“桂江”和“连山”并无相连之处,因此这里并不是实说桂

水东过连山。原来连接双方的,正是山水相望、长吟远慕的无限相思呵。“芍所

思“,也是古乐府篇名,这里出现,语意双关。最后两句,一纵一收,转折于空

际,挽合十分有力。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菊

李商隐①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姜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注】①李商隐,生于晚唐末世,入仕后一直处于牛李党争夹缝中,后又被

牵连,遭受排挤和打击。此诗正是他郁郁不得志、精神苦闷之时所作。

10.清吴郡《唐诗贯珠》评日:“此虽咏野菊。细绎通篇词意,多寓言伤感。”那

试卷第11页,共31页

这首诗抒发了哪些伤感之情?请简要概括。

【答案】①以咏菊抒发感唱自身悲苦命运的伤感之情。

②以欣赏菊花的高洁抒发孤芳自赏的寂寞之情。

③想要摆脱位卑职微、生活困窘的处境却又无能为力的压抑、无奈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微香冉冉泪涓涓”这里将菊花上的露珠比作泪水,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诗句中

连用了两个叠词“冉冉”“涓涓”,运用这两个叠词写出由于环境恶劣。本来花气袭

人的野菊只能散发出细细的微香,所以它难免要清泪涓涓,不断洒落,叠词的运

用从外在环境写到野菊的内在心境,刻画细致入微,同时节律优美,音韵和谐。

本诗是诗人李商隐郁郁不得志、精神苦闷之时所作,此期生活相当困窘C诗人借

咏菊表达对自身命运的感喟,他欣赏菊花的高洁,以菊自比,但表述更多的却是

孤芳自赏的寂寞,以及想要摆脱这一处境却无能为力的压抑无奈。所以此处,微

香''既指花香,也暗指自己保有的高尚品格、美好才情。"泪’’既指露珠,也暗指

自己身世悲苦,含蓄形象。颔联写菊花毕竟是花中的强者,它是决不会甘于寂寞

的,备受风霜困扰,如同寒雁羁栖,这已经是够可悲可叹的了,可它又怎么能够

敛香隐迹,U.心与暮秋的寒蝉一样寂寞下去呢?“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

御筵''表面写野菊不被人取用,实则暗指旧友不能向朝廷引荐自己。这首诗突出

特点是构思精密,立意高迈。诗人自己似乎很清楚。有意识地避实就虚,采用象

征的手法。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明里句句写的是野菊,但实际上句句都是在

写自己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野菊托根于辛苦之地,花发于西风落叶之时,

倍受苦寒,这是诗人命运的生动写照。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梓州李使君①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檀布②,巴人讼芋田。文翁③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①梓州:梓州是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三台。李使君:李叔明,先

试卷第12页,共31页

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②檀布:檀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

③文翁:汉景时为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官,教育人才,使

巴蜀日渐开化。

11.《唐贤清雅集》评价本诗首联,“落笔神妙,炼意工夫最深,人以为容易,不

知其意匠经营惨淡也。”请简要赏析首联的精妙之处。

【答案】①互文见义,起笔极有气势: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

鹃的啼声;

②视听结合:巴蜀层峦叠嶂的群山、无数险峻深邃的岩壑、高耸云天的林木,同

时还有一片杜鹃热闹如沸的啼鸣,使万壑千岩为之振响;

③借景抒情:首联写巴蜀雄奇壮丽的山川风光,流露出诗人对梓州风光的热烈向

往,对李氏即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运用互文修辞,“万壑”“千山”合起来指地点“山中”;“树

参天响杜鹃”指树和杜鹃鸟分布很广。两句互文见义,起笔极有气势:万壑千

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

“万壑树参天”从视觉写所见之景,“千山响杜第”从听觉角度写景,两句视听结合,

写出巴蜀层峦叠嶂的群山、无数险峻深邃的岩壑、高耸云天的林木,同时还有一

片杜鹃热闹如沸的啼鸣,使万壑千岩为之振响。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写群山中生长着参天大树,山间回荡着杜鹃鸟的啼叫

声,描写出巴蜀雄奇壮丽的山川风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诗人对梓州风

光的热烈向往,对李氏即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怨

(唐)刘方平①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试卷第13页,共31页

【注】①刘方平,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

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

12.《唐人绝句精华》曾评价此诗:”于时于境皆极形其凄寂,处在此等环境中之

人之情如何,不言而喻。”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这是一首宫苑诗,描写了孤独、落寞的女子形象,表达了对深宫女子

的同情。②诗人通过女子的遭遇抒写了自己的不得志。③借美人迟暮来表现诗人

对青春易逝的慨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把握能力。

“金屋无人见泪痕”中用金屋藏娇的典故,表明所写之地是与人世隔绝的深宫,塑

造了冷清寂寞的意境,流露出诗中人无依无伴的孤寂之感C所以这首诗表达了诗

人对深宫女子的同情。

本诗是一首宫苑诗,借写深宫女子来写自己,根据注释可知,诗人天宝前期曾应

进士试,又欲从军,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所以诗人

借深宫女子的身世之悲来表现对自己身世的悲叹。

诗中“日落''、“黄昏”,这些都是大好时光即将逝去的象征;而“春欲晚”,"梨花满

地”则象征诗中之人已经身老色衰,美人迟暮,所以这首诗还用象征手法来表现

诗人对青春易逝的慨叹。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淡黄柳①

姜夔

空城晓南,吹入垂杨两。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

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①此词是姜夔客居江淮间合肥所作,合肥曾被金人入侵劫掠,当时是

宋、金对峙的前沿。

13.清代文学家王闿运评论此词“语妙”,请指出下片后三句“燕燕飞来,问春何

试卷第14页,共31页

在?唯有池塘自碧”妙在何处。

【答案】①想象燕子归来时寻春无着,只看到池塘碧水的情景,流露出孤寂感伤

的客居之愁(或家国隐恨)。

②设问、拟人,借燕子的询问生动形象地写出伤春之情(或孤寂感伤的客居之愁

或家国隐恨)。

③以景衬情,以归燕和池塘碧色衬托出作者孤寂感伤的客居之愁(或家国隐恨)。

④“自”,只有池塘的水是碧绿的,写出了池水无情,表现出环境的凄清以及作者

的孤寂感伤之情(或家国隐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燕子飞来,询问春光,只有池塘中水波知

道。

①“燕燕飞来”“唯有池塘自碧”是作者想象燕子归来时之景,“春”将逝去,当“燕燕

飞来”之时,就只有一池绿水了,流露出孤寂感伤的客居之愁(或家国隐恨

②“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运用设问、拟人修辞,自问自答,把燕子人格化,

借燕子的询问生动形象地写出伤春之情(或孤寂感伤的客居之愁或家国隐恨)。

③以景衬情,“燕燕飞来”“池塘自碧”写春景,归燕和池塘碧色,反映边城的凄凉,

惋惜春光逝去,流露出客居的孤寂及家国隐恨。

④“自”,只有池塘的水是碧绿的,“自碧”,是说池水无情,则反见人之多感,表

现出环境的凄清以及作者的孤寂感伤之情(或家国隐恨)。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于湖①怀古

张孝祥

千古凄凉,兴亡事、但悲陈迹。凝望眼、吴波不动,楚山丛碧。巴滇绿骏②

追风远,武昌云旅连江赤。笑老奸③、遗臭到如今,留空壁。

边书静,烽烟息。通轮④传,销锋铺。仰太平天子,坐收长策。蹙踏扬科开

帝里,渡江天马⑤龙为匹。看东南、佳气郁葱葱,传千亿。

试卷第15页,共31页

[注]①于湖:县名,今安徽当涂南。该词作于张孝祥因反对宋金议和而被弹

劾罢归期间。②巴淡绿骏:晋明帝所乘的验马。晋明帝曾暗中骑马探查叛臣王敦

的军营。③老奸:企图篡夺晋朝政权的王敦。④轮:使者所乘之车。⑤渡江天马:

宋高宗赵构渡江南下,建立南宋王朝。

14.有人说,张孝祥的作品“忧国慨敌的情怀无所不在”。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①开篇直抒胸臆,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担忧。直言自古以来,国家兴亡都

让人倍感凄凉。②运用晋明帝平反的典故,表达了对晋明帝的赞扬,意在提醒当

今朝廷要对敌人保持高度的警惕。③“销锋镐”意味朝廷放弃抵抗,选择议和以换

取安宁,表达了对投降派苟且偷安、偏安一隅的讽刺。④词人期望当今天子能谋

划长久之策,以实现朝廷的中兴,而不要只图一时的苟安。⑤词人盛赞东南一带

佳气葱郁,大有基业传承「载的气象,表达了对南宋朝廷能重振基业的期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①开篇“千古凄凉,兴亡事、但悲陈迹'‘千百年来,国家兴亡都让人倍感凄凉,只

是因为人们为历史陈迹已经消失而感到悲伤。直抒胸臆,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担忧。

②“巴滇绿骏”五句写晋明帝击垮王敦的史实,在对比中表明对晋明帝的赞扬和对

王敦的嘲讽。运用晋明帝平反的典故,意在提醒当今朝廷要对敌人保持高度的警

惕。

③“通招传,销锋镐”,是说使者乘着马车传递皇帝的诏令,要求南宋军队放下兵

器。也就是说朝廷放弃了抵抗,选择和金国议和来换取安宁。“销锋锅''意味朝廷

放弃抵抗,选择议和以换取安宁,表达了对投降派苟旦偷安、偏安一隅的讽刺。

④“仰太平天子,坐收长策","仰''字含"期待”之意,作者期望当今天子能谋划长

久之策,以实现朝廷中兴。

⑤“看东南、佳气郁葱葱,传千亿”宋高宗赵构渡江南下,重新建立宋朝,延续国

祚;东南一带佳气葱郁,大有基业传承千载的气象。词人盛赞东南一带佳气葱郁,

表达了对南宋朝廷能重振基业的期待。

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试卷第16页,共31页

淮阳路

李商隐

荒村倚废营①,投宿旅魂惊。断雁高仍急,寒溪晓更清。

昔年尝聚盗匕此日颇分兵。猜贰③谁先致,三朝④事始平。

【注】①废营:指淮西藩镇吴少诚、吴元济等割据陈蔡时所遗的营垒。②聚

盗:李希烈、吴元济父子相继割据叛乱,均醺扰波及陈州境内,故说“聚盗③

猜式J疑忌,有二心。④三朝:指德宗、顺宗、宪宗三朝。

15.有人说,此诗情感“沉郁深挚,怆惘不尽”,请结合全诗,简析作者是如何体

现这一情感的。

【答案】①借景抒情:荒村、废营、断雁、寒溪,荒凉的景象,凄冷的意象,尽

写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感情沉郁C②寓情于事:诗人旅途投宿,惊悸难眠,

直言战争给自己带来的惊恐,感受真切,情感深挚。③咏史抒情:诗人回顾朝廷

和藩镇之间由相互猜疑到战乱再到平定的史实,写战乱平定之艰难,用语看似平

常,怆惘之情却绵绵不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荒村倚废营”“断雁高仍急,寒溪晓更清"三句抓住荒村、废营、断雁、寒溪几个

意象,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荒凉破败的景象,尽写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借景抒情,抒发沉重芒闷的情感。

“投宿旅魂惊”句中着一“惊”字,直抒胸臆,写出内心的惊恐和震撼;诗人旅途投

宿,惊悸难眠,寓情于事,直言战争给自己带来的惊恐,感受真切,情感深挚。

“昔年尝聚盗,此日颇分兵。猜贰谁先致,三朝事始平”四句诗,咏史抒情。过去

和现在对比,“聚盗”和“分兵”回顾朝廷和藩镇之间由相互猜疑到战乱的历史过程,

“三朝事始平”写最终三代帝王的经营才得以平定的史实,写战乱平定之艰难,用

语看似平常,怆惘之情却绵绵不尽。

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倦夜

试卷第17页,共31页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湎,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①!

【注】①徂:消逝,流逝。

16.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评价杜诗“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乎外而远且

大请结合本诗,谈谈你对上述评价的理解。

【答案】(1)诗歌对绿竹、庭院、野月、重露、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等一

系列意象的描绘,在月升到月落的时间推移中,在竹林、郊野、星空、水边的空

间变换中,把秋夜立体呈现在读者面前,意境开阔高远,体现了“景耀手外而远

且大”的特点。(2)诗题为“倦夜”只写“夜”景,不言“倦”意,诗人融情于景,文末

稍以“干戈”点出倦意所由,把个人情感与家国之忧联系起来,情感深沉,兴味绵

长,体现了“情融乎内而深且长”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写景及思想情感的能力。

(1)前三联写景,由近及远,由粗转细,用空间的变换暗示时间的推移,画面

变幻多姿,情采步步诱人。首联云:“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竹”“野”二字,

不仅暗示出诗人宅旁有竹林,门前是郊野,也分外渲染出一派秋气:夜风吹动,

竹叶萧萧,入耳分外生凉,真是“绿竹助秋声”;郊野茫茫,一望无际,月光可以

普照,更显得秋空明净,秋月皓洁。开头十个字,勾画出清秋月夜村居的特有景

况。颔联紧紧相承,又有所变化:“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上句扣竹,下句

扣月。时间已经是深夜了。颈联又转换了另外一番景色:“暗飞萤自照,水宿鸟

相呼。“这是秋夜破晓前的景色。以上三联,把从月升到月落的秋夜景色,描写

得历历在目。诗歌对绿竹、庭院、野月、重露、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等

系列意象的描绘,在月升到月落的时间推移中,在竹林、郊野、星空、水边的空

间变换中,把秋夜立体呈现在读者面前,意境开阔高远,体现了“景耀手外而远

且大”的特点。

(2)虽然这三联全写自然景色,单纯写“夜”,没有一字写“倦”,但在这幅“秋夜

图''中,不仅有绿竹、庭院、朗月、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其实还有这些

试卷第18页,共31页

景物的目击者一诗人自己。他孤栖“卧内”,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一会儿捅被

支肘,听窗外竹叶萧箫,露珠滴答;一会儿对着洒满庭院的溶溶月光,沉思默想;

一会儿披衣而起,步出庭院,仰望遥空,环视旷野,心事浩茫。这一夜从月升到

月落,诗人不曾合眼。彻夜不眠,他该有多么疲倦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