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二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垃圾堆旁的大窑洞里。好在这窑洞有门窗,
又生着火,还不算太冷。少平几个人到来时,这窑洞已经挤满了c对
揽工汉来说,这里住的条件可以说相当不错;虽然没床也没炕,但地
上铺一些烂木板,可以抵挡潮湿,少平勉强找了个地方,把自己的销
盖卷塞下。天气冷,睡觉挤一点还暖和。上面几个公家单位的垃圾都
往这旁边倾倒,半人窗户都已经被埋住,光线十分暗淡。但谁还计较
这呢?只要有活干,能赚钱,又有个安身处,这就蛮好!少平高兴的
是,以前和他一块做过活的“萝卜花”也在这里,两个人巳经是老相
识。一见面亲切得很!
农历正月十五,到了傍晚,黄原城爆竹连天,灯火辉煌,继春节
和“小年”以后,人们再一次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古塔山,彩灯珠
串般勾勒出九级高塔的轮廓,十分壮丽。黄原体育场举办传统的灯会,
那里很早就响起了激越的锣鼓声,撩拨得全城的人坐立不安。
木来,所有的工匠都约好,晚上收工后吃完饭,一块相跟着去休
育场看红火。但包工头胡永州对大伙开了恩,买了一大塑料桶散酒,
提到他们窑洞来,让大伙晚上热闹一下。工头并吩咐让做饭的小女娃
炒了一洗脸盆醋燔土豆丝,作为下酒菜。
这点酒菜使所有的人都没兴致再去体育场了!
晚上,二十几个揽工汉围着火炉子,从塑料桶里把散酒倒进一个
大黑老碗,端起来轮着往下喝。黑老碗在人手中不停地传递着。筷子
雨点般落在放土豆丝的盆子里。
连续喝了几轮后,许多人都有了醉意。一个半老汉脸红彤彤地说:
“这样干喝没意思,咱得要唱酒曲。轮上谁喝,谁就先唱一轮子!”
人们兴奋地一哇声同意了。
酒碗正在“萝卜花”手里,众人就让他先唱。“萝卜花”把黑老碗
放在脚边,说:“唱就唱!穷乐呵,富忧愁,揽工的不唱怕干球!”他
说他不会酒曲。众人说唱什么都可以。“萝下花”就唱了一首往古社会
的信天游。他的嗓音好极了,每段歌尾还加了一声哽咽一一
蓝格莹莹天上越白雾,
没钱才把个人难住。
地若若麻绳捆铺盖,
什么人留下个走口外?
黑老鹄落在牛脊梁,
走哪达都想把妹妹捎带上。
套起牛车润上油,
摞不下妹妹哭着走。
人想地方马想槽,
哥想妹妹想死了。
毛眼眼流泪袄袖袖揩,
咱穷人把命交给天安排。
叫声妹妹你不要怕,
腊月河冻我就回家……
“萝卜花”唱完后,揽工汉们都咧着嘴笑了。
孙少平坐在一个角落里,却被这信天游唱得心沉甸甸的。他真惊
叹过去那些不识字的农民,编出这样美妙而深情的歌。这不是歌,是
苦难而深沉的叹息C
“萝卜花”唱完后,喝了一大口酒。老碗轮到一个匠人手里。他
额头上扣着几个火罐拔下的黑印,嬉皮笑脸地唱道一一
人穷衣衫烂,见了朋友告苦难,
你有铜钱给我借上两串,啊噢唉!
我有脑畔山,干阳湾,
沙笨黄嵩长成椽,
割成方子锯成板,
走云南,下四川,
卖了钱我再给老哥周还!
这是一首地道的酒曲,赢得了满窑喝彩声。
酒碗在众人手里摇摇晃晃地传递着,各种调门嗓音一首接一首唱
着小曲。炉中的炭火照出一张张醉醺醺的面孔。此时,这些漂泊在外
的庄稼人,已经忘记了劳累和忧愁。酒精在血液中燃烧着,血流在燃
烧中沸腾着。
酒碗继续往过轮,黑老碗又递到少平面前了。少平只好准备喝这
酒。但众人还不饶,叫他按“规矩”来。他只好答应唱一支酒曲。这
曲子是在村里闹秧歌时田五教给他的一一
一来我人年轻
二来我初出门;
三来我认不得一个人,啊噢唉!
好像那孤雁落在凤凰群,
展不开翅膀放不开身,
叫亲朋你们多担承,
担承我们年轻人初出门……
唱完酒曲后,他在碗边上抿了一点,算是应酬过去了。于是假装
上厕所,从这窑里溜出来了。
他一个人转到街道上,刚从暖窑里出来,冷得他直打哆嗦,但头
脑倒一下子清醒了c远处,锣鼓声和嘈杂的人声还没有停歇。天特别
清亮,星星和月亮在寒冷的夜空中闪烁着吸白的光芒。
孙少平筒着双手走在清冷的街道上,内心突然涌起一种火辣辣的
情绪。他问自a:你难道一辈子就这样生活下去吗?你最后的归宿在
哪里?
是啊,眼前的一切都太苦了……苦倒不怕,最主要的是,什么时
候才能结束这种流浪的生活而有一种稳定性?这一切似乎都很渺茫。
双水村他不可能再回去,尽管这次离家时,哥哥又一次劝他一块合伙
经营砖瓦厂,但他还是拒绝了。好马不吃回头草。既然他已经离开了
老窝,就决心在外面的世界闯荡下去。要是一辈子呆在双水村,就是
发了家致了富,他也会有一种人生的失落感。
他该怎么办?
孙少平一直在黄原街上转了很长时间,才返回到住地。
他走进垃圾堆旁的那孔破窑洞,醉鬼们都已经躺在了一片黑暗中。
窑里充满了热烘烘的臭气和酒腥味。他悄悄爬进自己的被窝,但很长
时间仍然没有睡着……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历正月十五,黄原城爆竹连天、灯火辉煌,体育场锣鼓激
越,这与揽工汉们居住地的暗淡、冷清、破败形成鲜明对比。
B.“这点酒菜使所有的人都没兴致再去体育场了!”既表达了对
揽工汉们物质生活匮乏的同情,又难掩讽剌之情。
C.揽工汉们连续喝了几轮酒后,开始唱酒曲,听完小曲后他们
咧嘴而笑,大声喝彩,表现了贫乏生活中朴素的精神追求。
D.本文展现了独特的地域风情与文化品格,如陕北地区的居住
方式、生活习俗、方言土语、民间歌谣等。
2.对文中孙少平唱完酒曲后心理活动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
一项是()
A.孙少平转到街道上,此时“星星和月亮在寒冷的夜空中闪烁
着惨白的光芒”,这里对星星和月亮的描写,烘托出孙少平内心的孤
寂、辛酸。
B.孙少平走在清冷的街道上,内心涌起火辣辣的情绪,此处“清
冷”与“火辣辣”形成强烈反差,表现出孙少平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
来生活的焦虑。
C.孙少平觉得,要是一辈子待在双水村,就是发了家致了富,
也会有一种人生的失落感,说明他向往更广阔的外部世界,有更高远
的精神追求。
D.孙少平悄懦爬进自己的被窝,但很长时间仍没有睡着,这既
表现了他因没有找到人生目标的苦闷迷茫,也表现了他因与众揽工汉
为伍而感到羞愧。
3.揽工汉这一群体的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三首曲子在文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
结合文本简要分析0(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街沧桑
徐贵祥
小时候,我认为老街是一座城市,至少曾经是一座城市,再至少
将来也会是一座城市。
老街坐落在皖西中部丘陵的一个高台子上,基本上呈“F”形,三
条大街构成了老街的全部。我姥姥家住在老街的中心,不偏不倚正好
在下面那一短横和一竖的交界处。
姥姥家的后面不是街区,往北是一个土坎,再往北是河湾,那便
是老街的“郊区”了。河湾里有茂密的树林、摇曳的竹影,老街人生
活的重要源泉一一龙井也镶嵌在河湾中间。老街的路心铺着整齐的青
色石板,这些青色石板不仅承载着生活的步履,也勾勒着老街的历史,
有些石板上还镌刻着文字。
街上住着卖油条的、刻私章的、轧棉花的、修收音机的、卖百货
的,木匠、蔑匠、铁匠、理发匠,染坊、油坊、米坊、豆腐坊,还
有清末太监、下放干部,一应俱全。每到夏天,街上名叫卖鸡头米(英
实)的,有拉京胡的,有说大鼓书的,倒乜有声有色。大人们用龙井
水沏一壶六安瓜片,摇着芭蕉扇,边品边聊,舒坦得像神仙。
一年总有那么几次,要在东头学校的操场上挂起黑边白幕放电影,
那就俨然是节日了C这样的好时光实在太少,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靠
“打仗"充实文化生活。
跟多数人的童年相似,我小时候酷爱“打仗”,特崇拜陶声奎。
陶声奎是公社食堂炊事员陶大伯的儿子,比我们大好几岁,因而是我
们“公社小孩”的司令。陶声奎率领我们“南征北战”,今天跟南头小
孩交手,明天跟北头小孩比画,英勇无畏,所向无敌,每每遇到恶战,
陶声奎总是身先士卒,冒着砖头泥块,领头羊一般左遮右挡,保护我
们。
许多年过去了,我已经遗忘了很多东西,而唯独对于老街的一草
一木乃至门板和青石路面记忆犹新。现在我似乎有点明白了,其实,
老街是不是城市,或者说是否曾经是城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街提
供的那一份独特的感觉,那叫卖声、读书声、铁匠铺里的淬火声、蔑
匠铺里的裂竹声、胶底布鞋踏在青石街面上的橐橐声的混合,还有刚
出炉的烧饼的香味、热豆腐的气息……这一切都似乎在显示,老街
的日子是喧闹的,清贫而火热。老街的上空永远飘扬着浓郁的生活气
息,飘扬着人的气息。
我们终于跻身于城市的峡谷,久居闹市,几乎被钢筋水泥封闭了,
脚不沾地,把我们和土地长久隔离。而回忆起阔别数年的故乡,一种
异样的清凉便从遥远的故土扑面而来。
今年5月,我回了一趟故乡,公干之余,排除了众多的干扰,坚
决地去了一趟老街°尽管我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老街的破
败还是触目惊心。自从参军之后,离开老街将近三十年了。三十年,
这个世界上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啊!天变大了,路变短了,树林变小
7,河床变高了,青石板几乎被挖光了,那口长久萦绕我心头的龙井,
几乎被浑浊的溪水淹没了。改革开放之后,老街的多数居民都跟随镇
政府迁往西边,一条通衢大道两边真的生长出一座新型的城镇,老
街便被抛弃了。
在“F”街下面那条短横的顶端,一条老狗傲然昂首,虎视眈眈地
盯着我,似乎拿不定主意要不要给我来一个下马威。老狗再老,也老
不过我。它哪里知道,它现在盘踞的位置,乃是我当年“打游击”的
根据地,那时候我比它威风多了。我为老狗而感动,它是留守老街的
不多的动物之一。
终于找到了龙井,然而此时的龙井面目全非,全然没有我当年记
忆里清冽幽深的感觉,水面与河沟平齐,分不清楚是河水还是井水。
顺着井壁冰面上浮着厚厚的青苔,上面居然还有青蛙打坐。
我被这个意外打击得心灰意冷,正在失落,不远处茅屋里走出来
一位估计已逾七旬的老人,问我们:“你们是哪里来的?〃大约是看
这老汉年纪大,介绍徐贵祥他很难知道,而我父亲在这里当过公社书
记,几乎家喻户晓,所以陪我同行的表弟任家杰先把我父亲的大名抬
出来。岂料老汉眼一瞪说,徐彦选我怎么不认识?他不是徐贵祥的爸
吗?知道徐贵祥吗?在北京,作家。任家杰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他
是作家?老汉说,你门缝里看人啊?我天天看电视,只要有徐贵祥的
消息,我一准能看见。《弹道无痕》《历史的天空》《八月桂花遍地
开》……老汉如数家珍,末了还得意地向我们冷笑一声:知道吗?徐
贵祥就是吃了这口龙井的水才出息的,听说他要回来修这口井。
说真的,那一瞬间,我真有点受宠若惊。荒草土坯屋内,黑白电
视机前,一个孤独的看井人,一个年迈的村夫俗汉,居然有如此浓
郁的乡情,居然有如此强烈的荣誉心。我是他自豪的资本,他是我
精神的盟友。为了这个因为我而自豪的老汉,我也应该写出好的作品
——我们负起责任的理由,往往就是这么简单。
站在井边,我沉默了很久。直到我们快要离开,老汉才似乎想起
了什么,揉揉眼睛,把目光定定地落在我的脸上,嘴巴蠕动着说,未
尝,未尝你就是……我说我是徐贵祥,谢谢你老人家。
老汉神情一变,赶紧张罗烧水,要让我们喝一杯龙井茶。
离开老街之后,我突然想,其实这么多年来,我想寻找的并不是
城市,而我永远需要的是老街。城市遍地都是,而且越来越多,大同
小异,但是我心中的老街只有一个,尽管在三十年后面目全非。但是
三十年前的老街在我的心中是不死的,那绿荫婆娑、人气旺盛的古色
古香的记忆,那宽阔的河面和清澈的溪流,那永远像少女的眼睛一
样明亮的月光,正是我心灵的家园啊!
(有删改)
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说小时候老街的生活“舒坦得像神仙”,说明了老街的人
追求安逸,为下文老街的衰败做了铺垫。
B.“我”特崇拜陶声奎,因为陶声奎率领我们“南征北战”时身
先士卒、英勇无畏、所向无敌,保护我们。
C.老街的多数居民都跟随镇政府搬迁了,这是“我”离开老街将
近三十年后,老街变得“触目惊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D.“居然有如此浓郁的乡情,居然有如此强烈的荣誉心”,文中
连用了两个“居然”,表达了“我”的意外惊喜之情。
6.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要在东头学校的操场上挂起黑边白幕放电影,那就
俨然是节日了”,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生活的单调。
B.文章用“厚厚的青苔”居然还有青蛙打坐”对“井壁”做了整
体描述,烘托出“老街”的安详与宁静。
C.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写事情、抒发情感,将读者引入情境,
既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也便于“我”情感的抒发。
D.文章叙写了老街的“过去”与“现在”,在“过去”与“现在
”对比之中抒发感慨,突出文章主旨。
7.作者为什么说“而我永远需要的是老街”?
8.文章叙写回老街时,在“老人”身二花费不少笔墨,这样安排
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牵手
范小青
曾明的眼睛不是一下子坏了的,他先是得了一种眼病,医生就预
言曾明的眼睛不行了。最后曾明真的成了一个盲人。
在黑暗的世界中生存下去,这就是曾明必须选择的路。曾明被介
绍到街道办的福利工厂去工作,往一块小小的金属板上辗螺丝。上班
的时候,把一台收音机开着,节目很丰富,多半是直播形式的,盲人
们常常放下手里的活,给电台打热线电话,曾明很快就被吸引,觉得
生活有意味得多了C
辗螺丝对曾明来说,真是小菜一碟,进厂不多久,就已经很熟练。
有一天曾明起身去方便,不小心和邻近的老陶撞了一下,金属板翻到
了一处,他们一起蹲下来拣金属板。才拣了几十只,曾明就再也摸不
着了,便有些急,道:“我做了一百只了,怎么只有这一点点?”
老陶随口回道:“这么凑巧哇,刚好一百。"
“我数到一百,才起身去上厕所。”
几个人笑了起来,曾明道:“你们的意思,是我瞎说?"
没人回答曾明的问题,曾明便起身找负责人,负责人听了,也是
一笑,道:“算了,又不计件,不要计较了吧
“凡事总有个道理。”
“扯不上,工资又不挂钩……”
曾明再没有说话。晚上回家听电台节目,曾明打了一个热线电话,
把事情说了,主持人告诉他,这算是一种病态心理,解除的最好办法,
就是找人倾诉。主持人告诉曾明,曾明住处不远的另一条街上,有一
位在街道办事处做调解的刘主任,建议曾明找那位刘主任说说,刘主
任是调解战线的先进。
曾明在某一天果真找到那地方去,人们把他引到主任的办公室时,
曾明听到刘主任正在调解民事纠纷,他听主任说得在情在理,很快就
把当事双方说通了,高兴而去。曾明听到喝水的声音,接着刘主任问
他:“你是不是我他这个街道的?"
“是,是电台的主持人叫我来的J
“是小丁吧,他常常介绍人来我这里。”
曾明就把事情说了,说罢却有好一阵没有听到刘主任的声音,只
觉得周围有一种沉静压抑的气氛,曾明还以为刘主任出去了呢,忍不
住问道:“你在吗?”
刘主任说:“我在……”停顿一下,问道:“你是盲人?”
曾明心下有些奇怪,但并没有往深里想,只是点头道:“是的,
得了一种奇怪的眼病,医不好。”
“这么说来,你失明的时间不很长?”在曾明的感觉中,刘主任
的声音好像离得很远。
“半年吧。”
“你……”刘主任又停顿了一下,问道:“你失明以后,做梦吗?
”曾明愣了一下,摇了摇头。
刘主任又问一遍:“你失明以后,做梦吗?”
“没,好像没有梦见过什么J他不明白刘主任问他这个做什么,
或许是一种心理治疗。
“盲人做梦,若能看见东西,古时候称作天眼开J
曾明想了想,说:“那恐怕说的是先天的盲人吧,像我们这样,
应该是能做梦的,人若盲了,已经够痛苦,若连梦也做不起来,那就
更惨,不能这么不公平吧。〃
“我想也是,只是盲人不做梦,这是事实呀J
“你怎么知道?”
刘主任没有回答曾明的这个问题,却回到了曾明的主题上,说:
“你心中的这股气,其实不是对着老陶的,你说是不是?从根本上说
你对于自己的失明一直郁闷不平,看起来你已经适应了失明以后的生
活,其实你并没有适应,你还需要继续适应……”
曾明打断刘主任的话:“没有失明的人,怎么能够体验失明人的
滋味,就像你,怕是不能体谅我的心情吧,”
刘主任笑了一下,说:“也许吧……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说,在
盲人中,是先天的盲人更痛苦呢,还是后天的失明更痛苦?”
曾明一时回答不出来。
刘主任说:“这个问题我总是想不明白,我总是在想……”下面的
话被一阵人声打断,有人进来说道:“刘主任,又来人了J
曾明知道刘主任有工作了,便站起来道:“刘主任,你忙,我先
走了,过日我再过来就是。"
刘主任说:“好,我领你出去。”就有一只热乎乎的手伸过来C一
路过来,刘主任没有和曾明说话,曾明再一次感受到在刘主任办公室
里感觉到的那种沉静压抑。
曾明继续到福利厂上班,大家和他仍像以前一样亲切,好像谁都
不记得曾经布过一丝不愉快的事情。一天夜里,曾明做了一个梦,梦
见刘主任对他说:“你怎么不来了?我很想你。”醒来后,曾明的心里
有些不宁。过了几天,他又到刘主任那里去,这一回曾明只让人把他
引到走廊端头,他自己沿着走廊,很快摸到了刘主任的办公室,进去,
刘主任说:“我已经听到了你的脚步声J
曾明说:“你的耳朵真好。”
刘主任说:“你来得正好,今天是我的休息日,我们一起出去走
走好吗?”
“至IJ哪里?”
“到那地方你就知道J
一只热乎乎的手伸过来,曾明的手被那只手牵着,他们一起往外
走,以曾明的感觉,好像到了一个类似公园的地方。
“你听到了什么?”
“鸟叫,很多很多的鸟
刘主任笑了,说:“是的,他们都在这里遛鸟,今天比赛。"
曾明说:“比什么?”
“比鸟的叫声c”
在一片叽喳的鸟鸣声中,曾明突然感觉到自己内心一片明亮,刘
主任的热乎乎的手又伸过来牵住了他的手,说:“走,我们上那边看
看去J
他们牵着手走了几步,曾明听到身边有人在说话,他们说,瞧,
两个瞎子手牵着手在走路呢。
(有删改)
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曾明主动给电台的主持人打热线电话,不仅是为了发发牢骚,
实际上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
B.知道曾明是个盲人后,刘主任并没有改变自己调解纠纷时的
惯常做法,这说明刘主任对人一视同仁,维护他人尊严。
C.“是先天的盲人更痛苦呢,还是后天的失明更痛苦?”这个问
题的提出与引发的思考,构成了小说的基调与主题。
D.相比于盲人生活的不便,小说更侧重于描写他们精神上面临
的困惑,也体现出对残疾人心理问题的理解与关注。
10.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人经常给电台打热线电话,写出了福利工厂相对宽松的工
作环境,也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B.小说通过曾明与老陶口角这个偶发事件,具体展现了“在黑
暗的世界中生存下去”的现实问题,由小及大,构思自然。
C.第一次见刘主任时,曾明“觉得周围有一种沉静压抑的气氛”,
这写出了盲人心理上的敏感。
D.小说语言平实、质朴、简洁,这种语言风格体现着作者对盲
人世界的认识,看似平淡,实则很有韵味。
11.小说直至最后才交待刘主任是个盲人,但前文已有多处细节
予以暗示,请找出相关细节。
12.小说从曾明的角度讲述故事,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小
说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给儿子
陈村
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c你
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
你就去买票。
火车430公里,一直坐到芜湖。你背着包爬上江堤,看看长江。
再没有比长江更亲切的河了。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
严地走向东海。
你走下江堤,花一毛钱去打票,坐上渡船。船上无疑会有许多人。
他们挑着担子,扛着被子,或许还有板车。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
人从来都是正视。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他们没
有坏意。
你从跳板走上岸,顺着被鞋底和脚板踩硬踩白的大路,走半个小
时。你能看到村子了。狗总是最先跳出来的。你可以在任何一家的门
口坐下,要口水喝。主人总是热情的,而狗却时刻警惕着。也许会引
来它的朋友们,纷纷表示出对你的兴趣。你要沉住气。
你谢过主人,再别理狗的讹诈,去河边寻找滩船。如果你运气好,
船上只有一两个客,你就能躺在舱里,将头枕着船帮,河水拍击船底
的声音顿时变得很重。船在桨声中不紧不慢地走。双桨“吱呀吱呀”
的,古人说是“欺乃”,也对。怎么说怎么像。
板桥就在太阳落下去的地方。你沿着大埃走,右边是漕河,它连
接着巢湖和长江。河滩如没被淹,一定有放牛的。你走过窑场就不远
了。可以问问人,谁都愿意回答你,也许还会领你走一段,把咄咄逼
人的狗子赶开。走到你的腿有点酸了,那就差不多到了。
走下大壤,沿着水渠边的路走。你走过一座小桥,只有一条石板
的桥就是进村了。我曾写过它。这时,你抬起头,会发觉许多眼睛在
看着你。
你对他们说,你叫杨子,你是我的儿子。
儿子,你得找和你父亲差不多年纪的人,他们才记得。
他们会记得那五个“上海佬”,记得那个戴近视眼镜的下放学生。
他们会说他的好话和坏话。不管他们说什么,你都听着,不许还嘴。
他们会告诉你一些细节,比如插不齐秧,比如一口气吃了个12斤的
西瓜。你跟他们一起笑吧,确实值得笑上一场。
你们谈到黑了,会有人请你吃饭。不必客气,谁先请就跟谁去。
能喝多少喝多少,能吃多少吃多少,这才像客人。天黑了,他们会留
你住宿。他们非常好客。
儿子,你去找找那间草屋。它在村子的东头,通往晒场的路边,
三面环水。你比着照片,看它还像不像当年。也许那草屋已经不在了,
当年它就晃晃的,想必支撑不到你去。也许,那里又成了一片稻田。
晚上,你到田间小路上走走。你边走边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
取蛙声一片“,感受会深深的。风吹来暖暖的热气,稻穗在风中作响。
一路上,有萤火虫为你照着。
假如你有胆量,就到村东头的大坟生去。多半会碰上“鬼火”,
也就是磷火。你别跑,你坐在坟堆上,体会一下死的庄重和沉默c地
下的那些人也曾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繁殖。他们也曾埋葬过他
们的祖先。①你会捉摸到一点历史感的,这比任何教科书都有效。
住上几天,你就熟悉村子了。男人爱理干干净净的发式,两边的
头发一刀推净,这样头便显得长了。顶上则是长长的头毛,能披到眼
睛,时而这么一甩,甩得很有点味道。
我喜欢见他们光着上身光着脚的样子。皮肤晒成了栗色,黑得发
亮发光,连麦芒都刺不透它。他们不是生来这样的。和他们一起下河,
你就知道,他们原先比你还白。现在,他们和你的祖先一样黑了c和
你父亲当年一样黑c你要是下田,就和你一样黑。
下田去吧,儿子“让太阳也把你烤透。你弯下腰,从清晨弯到天
黑,你恨不得把腰扔了。你的肩膀不是生来只能背背书包的。你挑起
担子,肩上的肌肉会在扁担下鼓起。也许会掉层皮,那不算什么C你
去拔秧,插秧,锄苴,脱粒。你会知道自己并非什么都行。你去提一
握大锹,它啥时候都不会被取代。工具越原始就越扔不了,像锤子,
像刀,总要的。你得认识麦子,稻子,玉米,高粱,红薯。它们也是
扔不了的。你干累了,坐在门边,看着猪在四处漫游,看着鸡上房,
鸭下河,鹅窜进秧田美餐一顿。你听着杵声,感觉着太阳渐渐收起它
的热力。你心平气和地想想,该说大地是仁慈的。它在无止无息地输
出。我们因为这输出,才能存活,才得以延续。
那一层层茅草铺就的屋顶,那一条条小河分割的田野,那土黄色
的土墙,那牛,那狗。那威力无比的太阳。
②你会爱的。
你就这样住着,看着,干着。你去过了,你就会懂得父亲,懂得
父亲笔下的漕河。当然,这实在不算什么,应当珍视的是你懂了自己。
③你得不让自己飘了,你得有块东西镇住自己。也许,借父亲的还不
行,你得自己去找C
当你离开板桥的时候,人们会送你。你是不配的,儿子。你得在
晚上告别,半夜就走。夜间的漕河微微发亮,你独自在河滩坐上一会,
听听它的流动。
要是凑巧,你可以带条狗崽子回来。找条有主见的。开始,也许
它有点想家。日子长了,你们能处好。你会发觉,为它吃点辛苦是值
得的。
也就是这些话了,儿子。你得去,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就去c④
我不知道究竟会怎样。要是你的船走进漕河,看见的只是一排烟囱,
一排厂房,儿子,你该替我痛哭一场才是。虽然我为乡亲们高兴。
1984.8.5
(有删改)
1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父亲想象儿子上大学后会像时髦青年一样爱
旅游,由此切入长大成人和出门旅行这两个关联话题。
B.父亲设想儿子一路上常会遇到狗,并建议儿子离开时带走一
条狗,可见狗应是父亲当年乡村生活中难忘的一部分。
C.儿子在渡船上会邂逅许多陌生人,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
看他们的神情、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
D.儿子的板桥之旅除了坐车乘船,还需步行走过许多路,如江
堤、大路、大填、渠边小路、石桥等,带有较浓的寻访意味。
1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你会捉摸到”的那种“历史感”,也正是“我”当年
的经验和感悟。
B.句子②语义上与上段文字紧密相连,但单独成段,语气和表
达感情就更强烈。
C.句子③中的“飘”,是年轻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因脱离了父辈
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
D.句子④表达出的不确定,与前文多处“你会”你得“表现出的
笃定形成了张力。
15.“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
以梳理概括。
16.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
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
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补鞋匠老谢
陈志江
小区门口有棵长得枝繁叶茂的大榕树,树下面有个补鞋的小摊子,
那是补鞋匠老谢的地盘,多少年了,几乎都是他这一个小摊子独占了
这一带的补鞋生意。
曾经也有过一个补鞋匠眼红老谢的生意好,心痒难耐,就在老谢
旁边摆起了摊,但顾客都是奔着老谢去了,新来的那位同行门可罗雀,
两天之后,就自动消失了。后来逢人就说,老谢这人有邪术,说不定
是在顾客身上下了蛊呢,不然怎么那些顾客都只帮衬他的摊子呢?
这话传到老谢耳中,老谢只是摇摇头,淡然地一笑。
其实,老谢哪会下什么蛊?只是手艺好一些,经他手修补过的鞋
子,美观,耐穿,价格又比别人便宜些,所以老顾客都愿意帮衬他。
老谢不但手艺出名,他的节俭也是出了名的,身上长年穿的是那
一两套灰不溜丢的衣服,吃的喝的,都是从出租屋带来的,舍不得掏
钱去买那些十几元一份的快餐。菜很简单,通常是一只煎鸡蛋,一点
青菜,或者一点咸菜,偶尔出现几片肉,那一定是过什么节日了。
“老谢,你一天挣的也不少,就不要太难为自己了,买点好吃的
犒劳犒劳自己吧。钱财嘛,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别熬坏了
身子。”退休已几年的老校长邓伯跟老谢是老熟人了,说话就很直接,
也不怕伤了他的自尊。
“嘿嘿,吃得再好到头来还不是要拉到茅坑里去!我们这种手艺
人,没那么多穷讲究,能混个肚儿圆就不错喽。”老谢憨厚地笑着,
摇着头,一头花白的头发随着脑袋在晃动。
邓伯就摇头叹气,这个老谢,真是钻进钱眼里了。
说归说,不远处大排档里飘出的炒菜香味还是会常常勾起老谢肚
子里的馋虫,但老谢忍得住,他的钱,要曾着有大用处呢。老家的三
间泥砖屋,很破旧了,下大雨的时候,到处漏水。老谢做梦都想把那
破屋拆掉,建一幢两层的小楼房,住着舒坦,在乡亲面前也倍有面子。
每天收了摊子,回到出租屋点算一天收入的时候,那些花花绿绿
的票子,在他面前仿佛就是一块块青砖、一包包水泥。
到了年底,就攒够钱建房子了。他喜滋滋地盘算着。三年没回家
过年了,总是舍不得花钱买车票回去,老伴在电话里都抱怨好几回了,
说七十多岁的老娘天天念叨他。老谢决定了,今年一定回去过年,顺
便把房子建起来。
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回这里摆摊呢,或许就不再来了,在
家耕地种田也不错,老伴一个人侍弄家里那几亩田地也挺不容易的。
心里有盼头,日子就过得飞快,转眼就到年关了。邓伯今天经过
老谢小摊子的时候,看见老谢嘴角含笑,很惬意的样子,就在他身边
的马扎上坐下来,问:“老谢啊,今天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呀?见人就
笑眯眯的,捡到钱了?”
老谢一张核桃样的老脸舒展开了,说:“我心里乐和呀,比捡到
钱还高兴呢,明天就坐车回老家过年了。哎呀,都三年没回去了,家
里都不知道变成啥样喽!呵呵,小孙女都六岁了,三年没见,不知道
还认不认得我这个糟老头子呢?真想听她脆脆地叫我一声爷爷呀!”
“那啥时候再来呢?习惯了每天找你唠嗑,你这一走,日子就寡
淡无趣了。”
“说不准呢,这次回去把新房子建起来,或许就不再来喽。”老
谢的语气里有自豪,也有发自内心的留恋。
邓伯比他还要高兴,这些年总是听老谢念叨房子的事情,现在终
于快梦想成真了,真替他开心。
第二天,邓伯送他到了高铁站,分别的时候,邓伯紧紧地握着老
谢的手,说:“新房子建好后,记得多拍几张照片发给我,让我也乐
和乐和
老谢鸡啄米一样点着头。
没想到,仅仅过了一个月,老谢的补鞋小摊又悄然出现在大榕树
下。
“咦,老谢,新房子建好了?”邓伯很意外。
“没建成哪。“老谢有些难为情,那模样,好像谎言被戳穿了一
般。
邓伯的脸上写满了问号。
“村小学破得不成样子,我把钱拿去修学校了。我的小孙女在村
小学读一年级呢。"老谢依然是带着那样憨厚的笑容,仿佛在说一件
无关紧要的事情。
(原载2020年第4期《小小说家》)
相关链接:
小小说,也称微型小说。微型小说是重叙述的,篇幅的限制使其
无法像中、长篇小说那样多描写、多旁逸斜出之笔,它更加倚重的是
一个镜头、一个片段、一个场景、人物性格的某一侧面或心灵感悟的
一个瞬间。因此,它必须精粹地叙述一个片段、精巧地雕琢小物件、
小道具,精心演绎其间获得的旨趣与感悟,以求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
瞬间照亮思想。这是微型小说文体的规定性。
(卢翎,中国小说协会秘书长)
17.下列对木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是()
A.老谢能独占附近的补鞋生意,实质上是因为他的手艺、价格
所体现出的服务讲诚信、收费讲分寸的经营态度受到老顾客们认可。
B.将画横线句的感叹号改为问号,能增强戏谑的轻松语气,也
能细致、含蓄地表现老谢不舍得“犒劳自己”的想法与憨厚的性格。
C.“村小学破得不成样子”照应前文“老家的三间泥砖屋,很破
旧了”的伏笔,这种情节上的含蓄关联增强了小说叙事的艺术性。
D.“骆驼祥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和“补鞋匠老谢”三个小说标题,
不都能表明主人公身份和特征,但前两者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18.老谢当初“做梦都想”的是“回去把新房子建起来”,回去
后却放弃梦想而“把钱拿去修学校了二请结合小说内容,分别简析
小说写老谢“做梦都想”和“放弃梦想”的作用。
19.结合“相关链接”中画框线的部分,简要分析小说中画框线
的文字是如何“精心演绎其间获得的旨趣与感悟”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鹃为什么这样红
红边瑾
过了三月,春风就开始为小兴安岭送暖,一点一点地化去树下的
冰雪,一点一点地拂醒冬眠的树枝,于是,就有了报春的杜鹃花盛开
满山了。
是啊,这片土地曾经历过历史的寒冬,有一条红色的河流奔腾在
白山黑水之间,那么悲壮不屈,气壮山河。
记得,位于小兴安岭西侧的龙门石寨是抗战时期东北抗日联军第
三路军的密营所在地,每一株杜鹃花里,都浸染着先烈们抗日救亡的
铁血。
1931年秋天,东北三千万同胞沦为亡国奴。松江悲歌盘旋,辽
河两岸人哭。眼看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个头不高的辽宁朝阳青年赵
尚志,毅然肄业离开了远在广东的黄埔军校,返回家乡从事抗日活动。
他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拥有了出众的军事指挥才能。1936年山菊花
盛开的时候,赵尚志在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成立大会上被选为执行主席。
省委确定了抗联第三和第六军扩大抗日根据地,向新区发展,向日伪
统治薄弱的狭缝中突击的策略,提出了在二匕满通北、海伦一代开拓新
的游击区、建立抗联后方基地的任务。
比之南方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东北抗日联军的西征也很艰苦,
因为他们要在林区高寒的无人区求生。1937年3月初,远征部队挺
进到小兴安岭的通北林区,吸引了日伪军从各地调集来的8000多人
对远征部队实施前堵后追,敌人意欲将三军主力一举歼灭。时至隆冬,
许多战士被冻伤冻死。由于敌人严密的封锁,部队给养发生极大困难,
粮食吃尽,只好宰食瘦弱的战马,马肉吃光了吃马皮,马皮吃光了就
以橡子为食。当部队行至通北八道林子时,部队已经断炊数日,危机
之下,赵尚志决定在这里埋伏狙击鬼子。
部队在密林深处卧雪静等了两个多小时后,步行的一个营伪军和
马爬犁拉着的100多名日本兵先后进入了伏击圈。赵尚志指挥部队放
过伪军,一齐向日本兵射击。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日伪军措手不及,
拉爬犁的马受惊扭头就跑,一时间人仰马翻。有的日伪军仓促抵抗,
有的日伪军拼命外跑,趁着日伪军失去指挥、乱了阵脚的机会,赵尚
志命令部队向敌人发起冲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战斗,西征的抗
联将士取得了首胜c赵尚志率领部队到达通北后,为扭转被围追堵截
的被动局面,又打了一次“冰趟子伏击战”,部队又一次大获全胜。
“八道林子阻击战”和“冰趟子伏击战”是赵尚志指挥抗联三军
远征队进行的两次较大的战斗,也是抗联斗争史上敌众我寡、以少胜
多的两次著名战例C
抗联三军两次西征打下了稳固的群众基础,在通北林区南北河流
域建立起了抗联后方基地,这一地区成为黑嫩平原游击战争的指挥中
心,指挥北满抗联部队在大小兴安岭林区与敌人进行殊死抗争、浴血
奋战,赵尚志、李兆麟、冯仲云、金策、许亨植、戴鸿宾、冯治纲、
张兰生、王明贵、王钧、赵敬夫、高禹民、于天放、陈雷、郭铁坚、
雷炎等留下了许多流血牺牲的悲壮故事。
在抗联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李兆麟、于天放、陈雷以战斗生活为
背景,一段一段写出了著名的歌曲《露营之歌》。这首歌,边写边改
边唱,从西征开始,写到西征结束:
朔风怒吼,大雪飞扬,
征马年蹦,寒气侵入夜难眠。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战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
伟志兮!何能消灭!
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
夺回我河山。
其中,“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两句歌词的故事催人泪下。
当时,部队露营在外,寒冷的天气里,抗联战士只能围坐篝火取
暖。篝火燃烧,耗尽了周围氧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人睡着后,
很容易吸进二氧化碳中毒昏迷,有的人昏倒在篝火里,等战友发现时
人已经死去,更有甚者,有的被火烤焦了,烤干了,只剩下了半个躯
体……
杜鹃为什么这样红?我想,该是啼血的黎明和迎春的诗句吧?
20.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是()
A.作者在写作时运用夸张的手法去凸显抗联战士们遭遇的困境,
例如“许多战士被冻伤冻死”部队已经断炊数日
B.出身于黄埔军校的赵尚志,军事指挥才能出众,在省委确定
战斗策略和提出作战任务后,他指挥了两次著名的战役。
C.文章依次列出流血牺牲英雄的姓名,表现了作者对众多牺牲
英雄的尊重,因为每个为国牺牲的英雄都值得被铭记。
D.在文章的结尾,作者由抗联战士的悲惨命运生发开去,将“杜
鹃为什么这样红”这问题置于读者面前,启人深思。
21.作者看到小兴安岭的杜鹃花盛开满山,为什么会联想到龙门
石寨?请谈谈你的看法。
22.《露营之歌》是理解本文的钥匙,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撤退
赵大年
过了怀远,便是德胜。章校长感叹了一番,话说得相当多。大家
心里都萌生了一种预感、直觉一一可谁也说不出这是个什么征兆。或
者,是他预感到一种什么“大限”将要来临了呢?
您听,章校长又滔滔不绝地说开了。
“……德胜这个地名,让我想起了北京的德胜门。都是以德取胜
的意思。怀远这个地名也是如此,它的涵义跟北京的怀柔、湘西的怀
化,大致相同。立言老弟,你想想看,皇旁的怀柔政策,施行到这南
疆边陲,自然就是怀远了;怀而化之,自然就是怀化了……可惜呀,
光把这些好听的地名挂在嘴上,而不富国强兵,还是得不到天下太平
啊!”
章校长的这一番高论,学生们听不懂,却受到了几位教员的重视。
他们受到了什么启发呢?一时又理不出个头绪来。只听周立言在说:
“校长真有学问,地理课如此讲法,我自鬼不如呀!”
刘菊淡摇头:“校长讲的不是地理课。”
“那是什么呢?”周立言反问道。
“我心里明白,可是说不出来。”刘菊淡还是摇头。
其实,章树人是在一种特殊心理支配下发议论的。作为难民,一
个极端爱国的难民,那种“过一站少一站”的感觉不断袭来,无法摆
脱。中国的文化人,原本就有一种忧国忧民的传统意识,当此国破
家亡之际,就更加强烈了。几位教员何尝没有这种感情哩!谁都知道,
这条未完工的黔桂铁路已经走完了一多半,能够大家在一起乘坐火车
逃难的日子不多了……
过了都街,来到了小站东江。“毛虫火车”又要过铁桥了。这里是
重镇河池的前哨,也是进入云贵高原的门户。可是,一桩并非偶然的
大惨案在这里突然发生了!以致周立言老师的“难民地理”在这里讲
授了最后一课,“扶轮中学”也就真正面临着解散的命运了。
“发源于九万大山的大环江,在这里纳入龙江。眼前的黔桂铁
路和公路,正夹在九万大山以南、都阳山脉以北的龙江河谷里。再往
前走,就是龙江的西端一一它的上游就是云贵高原的打狗河了。”
某种心灵感应可能是存在的。周立言老师讲到打狗河的时候,从
来不大说话的十四岁的女孩子李思穗,提出了一个问题:“打狗河,
这名字好难听呵!咱们不要到打狗河去……我家住在珠江边上,珠
江,多么美呀!我要回家!我不去打狗河……”说着,放声痛哭起来。
这一哭可不得了,惹得来自松花江畔的哈玉,黄河南岸的许济和
郑周,永定河边的余思点,黄浦江边的艾沪,源沱河边的石家壮,湘
江桔子洲的何思湘,也都纷纷落泪,泣不成声。甚至呼喊着自己的母
亲河,都说不去打狗河。周老师的地理课也就讲不成了。
不是迷信,孩子们往往会有一种预感,比成年人还敏锐的预感一
—他们必定是感觉到了什么事情即将发生,否则为什么八个孤儿突然
同时痛哭起来?
牧师们大多悚然,劝说不得。
章校长不能眼看着这节地理课以哭声作为结尾。他拉过李思穗来,
给她擦掉眼泪,自己心里也是戚然。思穗,珠江当然好哇。我的老家
也在珠江三角洲I,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珠江,按长走它是我国第五
大河,按流量却是第一!她为什么有这样丰富的水源呢?就因为她的
支流特别多。打狗河虽然小,名字也不好听,可它也是珠江的一条支
流呀!你看,我给你画个图吧:珠江源出云南省的沾益县,上游叫南
盘江;流到黔桂边境,汇合了北盘江之后叫红水河;流到石龙,汇
合了柳江之后叫黔江;流到桂平,汇合了郁江之后叫潺江;流到梧
州,汇合了桂江之后叫西江;西江就是珠江的干流了,在广东境内,
又汇合了北江、东江,最后流到你的家乡,她才叫珠江啊。思穗,你
想想看,如果没有这千百条大大小小的支流,那浩浩荡荡的珠江水又
从哪里来呢?……不可分!同学们,我们的国土江山一寸也不可分
啊!”
章校长慷慨激昂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心。可是谁
也没料到,这竟然是大家最后一次听章校长讲课了……
原来是五节难民车厢脱了钩,发生了无法制止的溜车一一它从坡
度很大的黔桂铁路上溜下来,越溜越快,风驰电掣,像个巨大的扫帚
星一样从云贵高原上反扑下来!为何像个扫帚星呢?瞧吧,年轻的难
民从车上纷纷往下跳,箱笼包箧也纷纷往下扔,活像扫帚星的花尾巴!
车站员工急急忙忙扛来枕木横在铁轨上,也统统被它的钢轮切断!未
敢跳车的难民们惊绝惨叫,裂人肺腑的救命声随着扫帚星的狂飕呼啸
而过,一泻数十里
……结果在河池附近与一列上行的难关火车迎头相撞!巨大的惨
案发生了!上行的“毛虫火车”真的像一条毛毛虫,腰脊肚皮一下子
拱到半天高,震落了浑身蚂蚁,像天女散花,飘飘而下,好看极了‘,
神仙也没见过的今古奇观啊……然后是火车脱轨,几十节车厢从半天
空匍然殒落,东滚西翻,横滚竖翻,驴滚马翻……然后是地震山摇,
鸟飞鱼跳,闷闷地响起一阵磨子雷……再然后呢?难民死伤三千,血
沃水田,黄禾红浆。“毛虫”堵塞了大铁桥……另一列挂着“扶轮
中学”的“毛虫火车”紧跟在后面,哈,短时期内就休想过桥啦!
“校长,咱们下车步行吧!”周立言急切地说:“就算学生们走得
慢,一天二十里,有个把月也走到啦。要是在这儿死等,那就是等死!
不冻死也得饿死。也许日本兵很快就要追上咱们啦......”
唉,对于这些,章校长心里何尝不明白!然而,他目光呆滞,
嘴唇紧闭,一声不响,像座石雕,坐在闷罐车厢里纹丝不动。
师生们全都眼巴巴地望着校长,等待着他的决断……
他在想什么?舍不下这十万册图书啊!
2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章校长对“德胜”“怀柔”“怀化”的解说不仅反映了他对
中国文化的理解,也表明了他对局势动荡的痛心感慨,符合他逃难学
者的身份。
B.相比周立言,刘菊淡更能理解章校长一番话的情感和深意,
她心里明白,可却“说不出来”,不是真的说不出,而是不想说出来
惹得章校长伤心。
C.章校长对于珠江流域的阐述貌似冗长,却清楚地告诉了李思
穗珠江和打狗河之间的渊源,不仅安抚了孩子们的心,也表明了江山
一寸不可分的信念C
D.惨案发生,使扶轮中学的师生陷入了不可知的命运中,然而
身为主心骨的章校长却在生命和图书之间犯难,体现出知识分子保存
祖国传统文化的气节和品质。
24.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善设悬念,章校长的反常,不断提及的“预感”渲染了不
祥的氛围,如同阴云笼罩着读者的心,也为后文惨案的发生做了铺垫。
B.文中用铺陈的手法叙述八个孤儿来自不同的地方,使小说内
容得到拓展;此处以小见大,凸显了战乱波及的范围之广,民不聊生
的现实。
C.将五节脱钩溜车的难民车厢比作“扫帚星”,不仅暗示了灾祸
将造成惨烈损失,也形象地展现了脱轨时难民和箱笼纷纷掉落的形态。
D.大撤退既指扶轮师生抗战时成为难民,撤退湘桂的事实,也
指章校长为保存10万册图书而采取的隐忍做法。题目既具双关义又
有象征性。
25.文中描写大惨案,却写道“像天女散花,飘飘而下,好看极
T,神仙也没见过的今古奇观啊……”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
分析。
26.著名地理学家托马斯莫尔曾说,“地理学是具有过去、现在
和未来意义的学科”。请结合本文,谈谈章校长的地理课是如何体现
这一学科理念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二个身份:魔术师
李颖
父亲在他即将退休的时候,开始了他的另一种身份:魔术师。
作为一名魔术师,他有着一段难以启齿的过往。母亲曾当着父亲
的面旁若无人地告诉我,父亲小时候曾经是一名叫花子,是那种马戏
团也算不上的、三个同村孩子组成的走街串巷卖艺的叫花子。
母亲在叙述这件事的时候一定会附带说一件他们结婚的事情。在
那样一个人群被划分成各个阶层的年代里,父亲,以一个划为贫农成
分的良好出身,以一个已经三十八岁高龄、在大家心目中已经沦为老
光棍行列的身份,以一个不名一文的工人形象,拎着一口破旧的木箱,
娶了比他小十二岁的我的知识分子母亲。在那个年代,母亲应该是格
足够的理由感谢父亲的,因为纵然她的美丽遐迩闻名,却因出身仍旧
差点终老娘家,在那个女孩十八岁就能出嫁的年代,她已经二十六了,
终于能够嫁出去了,①她的书香门第高攀了一贫如洗的父亲。
从母亲不断重复的关于叫花子和结婚的故事里,以及父亲涨红着
脸讪讪的笑意中,我大致知道了这样一个事实:父亲小时候确实是要
过饭的,在三个小伙伴组成的要保队伍中,父亲一无所长,专管拿着
盘子讨钱。另两个会翻筋斗,会劈叉。某一天,其中一个伙伴突然轻
松地变出一条红绸,惊呆了父亲,惊呆了那个只会翻筋斗和劈叉的伙
伴。他们用崇拜的眼光盯着红绸伙伴。
红绸伙伴很得意,不屑地把唾沫甩到两个伙伴的鼻尖上:这叫魔
术,懂不懂?魔术!
父亲仿佛被他这个词猛地推了一个翘超,他寂寞了。即便在三个
要低的小伙伴中间,他也是被鄙视的那一个。事实上,他的童年一直
是在不断的趣趣中跌跌撞撞推推操操度过的,他被继父推出家门要饭,
被有钱的人家傲慢地推到马路上,被抢食追赶的穷伙伴们推倒在
地……他不断地爬是来,不断地被推倒。他从没有抗争,是的,他的
字典里没有尊严这个概念,哪怕是一瞬间的念头。
多年后,父亲当兵了,父亲参加工作了。他当了四十年的港口工
人。工会会员,是父亲工作生涯中最重要的身份证明。父亲喜欢单位
上开职工代表大会,他有神圣的选举权、投票权,他还喜欢“八•一
"建军节,不出意外会领到老兵才有的慰问金。他更喜欢工会主席笑
眯眯地叫他一声“李师傅”……
父亲终于在要退休的时候想起了童年时代的梦想了。他花一块钱
从地摊上买了本魔术入门的拙劣的印刷品,但他不识字,所以只好要
我一句一句念给他听。
他下班后就常常躲在房里不出来,翻看着那本书上的图片,用几
根木条,敲敲钉钉,几天后就做了一个箱子。然后,他当着我们三姐
弟的面,变了一个蛋出来。然后又变了一个蛋。
他变魔术时手一直抖啊抖。这是一种病。只要做稍微精细的活手
就会战抖。对于玩魔术这件事,我的母亲不闻不问,只跟我们说过一
次,然后再也没有评价过:“一个手一直在抖的人怎么可能玩得好魔
术。”
变出蛋来的那天,我们三个前后左右围着他的道具箱,把他的破
绽看了个精光。弟弟欣欣一直在旁边指出来:假的!箱子里面还有个
暗箱!
作为一个在无数个夜晚给他念魔术道具制作方法的女儿,我知晓
他魔术里的全部秘密。
他有好些年都沉浸在魔术这个秘密之中。在即将退休的最后一年,
“李师傅会玩魔术”的消息,还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单位上都传开了。
父亲很兴奋,而我们姐弟很窘迫。工会主席上门邀请他在元旦晚会上
表演一个!他兴奋地在家里搓着手走来走去,现在他最大的问题是,
他需要一个帮手。
我立马躲到了我的书桌上,他的眼光落在他唯一的儿子欣欣身上。
欣欣像他父亲的任何一个儿女一样,对他玩魔术这件事心怀鄙夷,
觉得这是一件不可告人的丑事。②他居然要蹦到舞台上去丢光全家人
的脸了!他的一切我们都了如指掌,他笨拙、他猥琐、他狼狈,他的
手一直在战抖,他的箱子是假的!欣欣绝不答应。
但是父亲平生第一次暴怒了,他似乎要把一生储集的训斥、责骂、
管教全部一次性地补回来,③他眼眶通红,青筋直暴:你去不去?!
欣欣妥协了。于是我们看见单位上元旦晚会的舞台上,欣欣奇拉
着脑袋,当着上千观众的面,不情愿地配合这个自己瞧不起的父亲,
在台上表演了一出蹩脚的魔术。
那晚,父亲化了一个浓艳无比的妆,这个妆容像极了所有躺在棺
材里的人,那样鲜明,那样艳丽,那样骇人,让人一见难忘,额骨上
的腮红使他瘦削的脸越发凹进去了,浓密的眉毛像两把利剑,黑色的
眼影令他深抠的眼眶抠得更深了,他薄薄的血红的嘴唇配在干瘪的脸
上是那么不相称,他穿着明显大了N码的地摊上买来的廉价西装,可
疑的布料成分闪着不合时宜的光芒,他在电视上学来的奇怪的鞠躬动
作显得那么滑稽可笑,听着台下或善意或鄙夷的笑声,我坐在人群里
如坐针毡。我在心里默数着下面稀稀拉拉的掌声,窘迫、自惭,所有
这些负面的词汇一个不漏地向我袭来,无法抬头面对台上小丑般的父
亲。我落荒而逃。
我的父亲,他终于完成了人生中一次最重要的演出。
那一晚,他是主演,而我们,是不愿意配合的配角和观众。
我在他死后多年才明白,那个夜晚,那个粗糙的舞台幕布下,他
其实是在试图用魔术来掩盖他的一生,来涂改他的一生,来变走他的
一生。
他一定认为,他的魔术能抹去他贫穷自卑无人问津的一生,变出
一个光明灿烂鲜花簇拥的一生。
事实上,④他潦草的一生一直都处在崩溃的边缘,在他的晚年,
他曾想把一切推翻重来,他曾用魔术试图救赎过一次自己。而我们,
与夜色一起合谋,冷冷地忽略了他。
(节选自李颖《父亲的三个可疑身份》,《花城》2015年第2期,
有删改)
2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母亲当着父亲的面“旁若无人”地告诉子女他的“难
以启齿”的过往,点出了父亲、母亲在家中不同的地位。
B.父亲小时候讨过饭,走街串巷卖艺却一无所长,处于鄙视链
的最底端,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当魔术师的梦想。
C.父亲工作后喜欢开会,喜欢建军节,喜欢被人叫“李师傅”,
作者连用三个“喜欢”,表现了父亲因自卑而产生的虚荣心。
D.文中的父亲看似可怜、可悲、可笑,像一个小丑的形象,其
实也有可爱、可亲、可敬的一面。
28.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的“高攀”是反语,表现了母亲内心对婚姻的不情愿
态度。
B.句子②连用七个“他“,对父亲的不满、讨厌甚至愤怒之情扑
面而来。
C.句子③运用神态、语言描写,从中可以读出父亲性格朴实、
不善言辞。
D.句子④用“潦草”一词,概括了父亲一生的贫寒、窘迫、自卑、
落寞。
29.作者为什么说父亲的这次魔术表演是他“人生中一次最重要
的演出”?
30.有评论家认为,与一般写父亲的文章不同,这是一篇“去典
型”写父亲的散文。对此你怎么看?试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海边的雪
张炜
风肆无忌惮地吼叫着,绞拧着地上的雪。天就要黑下来了。他们
一刻也没有多站,就返身回铺子里了。
金豹重新坐到炉台跟前,烘着手说:“这样的鬼天气只能喝酒。
唉唉,到底是老了,没有血气了,简直碰不得风雪。”
“这场雪不知还停不停。等几天你看吧,满海都漂着冰矶。”老
刚还在专心听着风雪的吼叫声。
“唉,老了,老了。“金豹把一双黑黑的手掌放在炉口上,像烤
成鱼一样,反反正正地翻动着。“就像雪一样,欢欢喜喜落下来,早
晚要化的。”
老刚点点头,“像雪一样J
金豹望着铺门上那块黑乎乎的玻璃:“还是地上好,雪花打着旋
儿从天上下来,积起老厚,让人踏,日头照,化成了水。它就这么过
完一辈子。”
“人也一样。真不容易啊!”老刚的声音有些发颤,他的眼睛直
盯住跳动的灯火,E艮角上有什么东西在闪亮。金豹慢慢地吸一支烟,
把没有喝完的半瓶酒重新插到沙子里去。
两个老人挨在一起,闭着眼睛各自想心事。老刚想他的儿子一一
这时已经背上猎枪和金豹的儿子回家了。
老刚躺下了。金豹自己却睡不着了。他侧身吸着烟,静静地听外
边的声音。海浪声大得可怕,他知道拍到岸上的浪头卷起来,这时正
恶狠狠地将靠岸的雪碇子吞进去。他惯于在骇人的海浪声里甜睡。
可是今晚却睡不着了。仿佛在这个雪夜里,有什么令人恐惧的东
西正向他慢慢逼近过来。他怎么也睡不着。他披上破棉袄钻出了铺子。
刚一出门,一股旋转的雪柱就把他打倒了,头被撞得有些懵。金
豹望着四周,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突然想起了白天搬动的舶板,
加固的锚绳也不保险哪!他像被什么螯了似地喊着老刚,翻身回铺子
去了。
凭借雪粉的滑润,他们将几个船板又推离岸边好几丈远。彼此都
看不见,只听见粗粗的喘息声。他们不敢去推稍远一些的小船,怕摸
不回铺子。
他们的手脚冻得没有了知觉,终于不敢耽搁,开始摸索着回铺子
To金豹不断喊着老刚,听不到回应,就伸手去摸他、拉他。有一次
脸碰到他的鼻子,看到他用手将耳朵拢住,好像在听什么?
老刚真的在倾听。听了一会儿,他的嘴巴颤抖起来,带着哭音喊
了一句:“妈呀,海里有人!”
金豹像他那样听了听。
“呜喔一一哎一一救救一一呜……”
是绝望的哭泣和呼喊。金豹跳了起来,霹雳一般吼道:
“有人!他们上不来了!”
“听声音不远!”老刚身上抖起来,牙齿碰得直响。
金豹在浪头跟前吼起来,浪头扑下来,他的身子立刻湿透了……
老刚喊了一阵,最后绝望地说:“不行了,他们听见也摸不上来,他
们不行了……
金豹奔跑着,呼喊着,不知跌了多少跤子,伸开手在雪地上乱摸
——他想摸些柴草点一堆大火:被海浪打昏了头的人,只有迎着火光
才能爬上来,金豹想按海上规矩,为落水者点一堆救命的火。厚厚的
大雪,哪里寻柴草去!他一声不吭地站在了老刚身边,突然说了句:
“点铺子吧!”
铺子是他们承包组的全部家当哪。
大火燃起来了!风吹着,熊熊烈火四周容不得冰雪了。空中飞旋
的雪花,都被映红了;雪地上,远远近近都是嫣红的火的颜色,狂暴
的风雪比起这团大火好像已经是微不足道的了……
金豹钻到了水浪里,盯着水里的那团黑影。黑影近了,是抱着一
块木板的落水者。金豹拖上他,刚迈开一步,就被一巨浪打倒了,他
爬起来时,看到老刚也拖着一个人……他们把两个落水的人抱到了大
火边上。
烤了一会儿,两个身体蠕动起来。
正在这时候,金豹和老刚听到了大火的另一边有一种奇怪的声音。
他们跑去一看,惊得说不出话一一从雪地里、从黑夜的深处滚来两个
“雪球”!“雪球,,滚到大火边上才展开,让他们看出原来是两个人。
老刚低头瞅一瞅,惊慌地捏住其中一个的手说:“这是我儿子!"
原来他们终于没能冲出茫茫原野,在漫天的雪尘中迷路了!他们
左冲右突,终于知道自己注定要冻死在这个雪夜里了。可他们绝境中
望到了奇迹------团生命的大火在远方剧烈燃烧,爆出了耀眼的白光!
他们流着眼泪,爬过去,滚过去……
火势渐渐弱下去,那一堆炭火却红得可爱。两个落水的人能够坐
起来了,他们看看炭火,看看远处的黑夜,放声大哭起来。
两个年轻猎人的双筒猎枪早已不知丢在哪里了。他们的一身冰碇
融化着,水流又渗进沙子里。他们颤声叫着:“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机床课课程设计书
- 钻机液压锚头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属于项目嘛
-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经典诗文背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度家居用品分期销售与安装协议4篇
- 2025年阁楼交易合同及装修改造及物业维护协议3篇
- 2025届湖南师大附中中考生物模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度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平台采购合同4篇
- 2025年度房地产项目绿化配套托管服务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按揭房屋转让中的抵押权变更及解除协议3篇
- 三年级数字加减法巧算
- GB/T 9755-2001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
- GB/T 10609.3-1989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
- GB 4053.2-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
- 通力电梯培训教材:《LCE控制系统课程》
- 佛山市内户口迁移申请表
- 品管圈PDCA持续质量改进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
- 一次函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陕西省榆林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天车设备维护检修标准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 中国智能物联网(AIoT)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