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16届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16届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16届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16届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页(共23页)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15为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6~20为不定项选择题,有1~2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汽油挥发,木材制成桌椅B.气球爆炸,煤气中毒C.自行车生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D.面碱风化,活性炭吸附毒气2.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碳+氧气二氧化碳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氧化汞汞+氧气D.镁+氧气氧化镁3.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催化剂,其结果是()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的速率慢C.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D.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且速率慢4.下列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A.空气活性炭 B.水澄清石灰水C.生锈铁钉氧化镁 D.液氧二氧化碳5.某化合物化学式为R(H2PO4)2,当P元素显+5价时,元素R在该化合物中化合价为()A.+1价 B.+2价 C.+3价 D.+4价6.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和放出热量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气味的气体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烟雾7.下列表示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A. B. C. D.8.2015年6月国家开始实行饮用水新标准,矿物质水、碱性水、离子水等名称将被禁止使用.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了该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钠、钾、钙等是指()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9.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取9.5ml的液体可用100ml的量筒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最多为试管容积的C.集气瓶可以用作反应容器D.试管、烧杯、蒸发皿等仪器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10.作为全球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我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卫生部药政司副司长姚建红日前表示,抗生素毁掉中国一代入.阿莫西林是一种很常见的抗生素,其化学式为C16H19N3O5S.下列关于阿莫西林的说法正确的是()A.阿莫西林中含有16个碳原子B.一个阿莫西林分子中共含有43个原子C.阿莫西林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D.阿莫西林中氢、氮元素质量比为19:311.2013年1月19日,首个《国际防止汞污染公约》发布,如图所示为汞元素的信息,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一项是()A.汞属于非金属元素B.汞单质在常温下为固态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gD.在化学反应中,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12.煮沸过的水不宜养鱼,是因为煮沸过的水中几乎不含有()A.氧元素 B.氧原子 C.氧分子 D.氢元素1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D.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14.分别取两份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中一份(用A表示)直接加热制取氧气,在另一份(用B表示)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下列关于A、B的图象正确的是()A. B. C. D.15.化学中有许许多多的用“一定”与“不一定”进行的推断,其中推断不正确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具有稳定结构,具有稳定结构的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B.氧化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反应C.加碘食盐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D.氧化物一定含有一种非氧元素16.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有如下的操作()(1)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2)熄灭酒精灯(3)检查装置气密性(4)将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均匀装入试管,塞紧试管塞,固定于铁架台上(5)收集氧气(6)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其正确的操作程序是.A.③④①⑤⑥② B.③④①⑤②⑥ C.④①③⑥②⑤ D.④①⑤②⑥③17.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18.X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n,X2﹣离子和Y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Y原子的质子数是()A.n+1 B.n+2 C.n+3 D.n+519.下列有关物质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B.结构示意图为、的粒子,表示了同种元素不同的粒子C.相对原子质量为m的原子M,核外有n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m﹣nD.原子序数为16的原子,位于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ⅥA族20.经测得某硝酸铵(NH4NO3)化肥中含氮量为36%,则可能含有的是下列物质中的()A.碳铵NH4HCO3 B.氯化铵NH4ClC.硫酸铵(NH4)2SO4 D.尿素CO(NH2)2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21.指出下列符号中“2”的意义:①2H②5O2③Ca2+.22.用化学符号填空①3个氢氧根离子②硫离子③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23.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1)在通常条件下,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2)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气.(3)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4)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5)下列物质的粒子中:①Ne②H2O③HF④NH3含有10个电子的化合物是.(6)①②NaCl③HCl④H+⑤⑥⑦表示离子的有;表示原子的有;电子层排布相同的有;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有.2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10或50)mL的量筒).(2)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属于纯净物的是(3)试管等玻璃仪器刷洗干净的标准是.(4)做“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中预先装少量的水,其目的是该反应既是反应,又是反应.(5)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加入少量;目的是.(6)若一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一个作标准的碳原子的质量为nkg,则该原子的质量为.25.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实验室加热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2)有两种物质生成的氧化反应(3)一种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4)有浓厚的白烟生成的反应:.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9分)2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①④(2)实验室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代号),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以选用的装置是(填装置代号),选用这种收集方法的原因是;(3)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可以表示为,该反应的反应类型属于,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代号).(4)某同学在收集完一瓶气体后,想证明该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5)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6)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此实验说明分子.但是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并进行如下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2)改进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3)由此又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四、计算题(共10分)27.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1)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2)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碘酸钾中钾元素、碘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4)碘酸钾中钾元素、碘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保留到0.1%).(6)多少碘酸钾中含碘127mg;(7)428mg碘酸钾中含碘?(8)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多少?(9)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18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青年每天应摄入这种食盐多少克.(写出计算步骤)

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15为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6~20为不定项选择题,有1~2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汽油挥发,木材制成桌椅B.气球爆炸,煤气中毒C.自行车生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D.面碱风化,活性炭吸附毒气【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汽油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木材制成桌椅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气球爆裂由于压强大造成的,属于物理变化;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的,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自行车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氧气和有机物,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D、面碱风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活性炭吸附毒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碳+氧气二氧化碳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氧化汞汞+氧气D.镁+氧气氧化镁【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碳+氧气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也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C、氧化汞汞+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D、镁+氧气氧化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催化剂,其结果是()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的速率慢C.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D.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且速率慢【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考虑本题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只能改变反应速度.【解答】解: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物的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催化剂其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故选:B.【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物的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4.下列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A.空气活性炭 B.水澄清石灰水C.生锈铁钉氧化镁 D.液氧二氧化碳【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空气、活性炭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水属于纯净物的氧化物,澄清石灰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生锈铁钉属于混合物,氧化镁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正确;D、液氧、二氧化碳都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5.某化合物化学式为R(H2PO4)2,当P元素显+5价时,元素R在该化合物中化合价为()A.+1价 B.+2价 C.+3价 D.+4价【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P元素显+5价时,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可得R(H2PO4)2中R的化合价为:x+[(+1)×2+(+5)+(﹣2)×4]×2=0,解答x=+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6.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和放出热量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气味的气体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烟雾【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7.下列表示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A. B. C. D.【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化合物是指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解:A、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不属于化合物,故A错;B、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故B错;C、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C正确;D、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故D错.故选C.【点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不同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8.2015年6月国家开始实行饮用水新标准,矿物质水、碱性水、离子水等名称将被禁止使用.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了该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钠、钾、钙等是指()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钠、钾、钙”等不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或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了该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钠、钾、钙等是指指元素,与具体存在的形态无关.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或质量分数)来描述.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学生应明确微观粒子和宏观概念在使用上的差别.9.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取9.5ml的液体可用100ml的量筒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最多为试管容积的C.集气瓶可以用作反应容器D.试管、烧杯、蒸发皿等仪器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用于加热的仪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选择量筒的依据解答B、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需注意问题解答C、根据反应容器的选择解答.D、根据直接加热的仪器解答.【解答】解:A、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要选择大小合适的量筒,量取9.8mL液体需用10mL量筒即可,故A错误;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体积少于试管容积的,B说法错误;C、集气瓶可以用作反应容器,C说法正确;D、烧杯不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故D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0.作为全球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我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卫生部药政司副司长姚建红日前表示,抗生素毁掉中国一代入.阿莫西林是一种很常见的抗生素,其化学式为C16H19N3O5S.下列关于阿莫西林的说法正确的是()A.阿莫西林中含有16个碳原子B.一个阿莫西林分子中共含有43个原子C.阿莫西林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D.阿莫西林中氢、氮元素质量比为19:3【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阿莫西林分子的构成来回答本题;B、根据一个分子中原子数目的计算:各元素右下角数字之和考虑;C、根据元素种类的判断考虑;D、根据元素质量的计算方法考虑.【解答】解:A、阿莫西林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物质不能用原子解释,故A错;B、一个阿莫西林分子中共含有原子数为:16+19+3+5+1=44,故B错;C、阿莫西林是由C、H、N、O、S五种元素组成,故C正确;D、阿莫西林中氢、氮元素质量比为:1×19:14×3=19:42,故D错.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元素质量的计算方法,分子中原子的数目计算方法:各元素右下角数字之和,尤其要注意数字没有的是1.11.2013年1月19日,首个《国际防止汞污染公约》发布,如图所示为汞元素的信息,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一项是()A.汞属于非金属元素B.汞单质在常温下为固态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gD.在化学反应中,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结合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汞,是唯一一种常温下是液态的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B、同A,故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不是200.6g,因为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故说法错误.D、从汞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说法正确;故正确答案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2.煮沸过的水不宜养鱼,是因为煮沸过的水中几乎不含有()A.氧元素 B.氧原子 C.氧分子 D.氢元素【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根据煮沸过的水中几乎不含氧气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煮沸过的水中几乎不含氧气,氧气有氧分子构成,因为开水加热后氧气已经溢出,水沸腾很多气泡就是这个原因,即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那么煮沸过的水中也是如此,氧气溶解度很小的;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煮沸过的水中几乎不含氧气分析解题的能力,并应用与生活中.1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D.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考点】氧气的工业制法;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工业上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是根据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分离的,此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空气中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物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不能保持空气洁净.【解答】解:A、工业上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是根据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分离的,此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空气中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物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不能保持空气洁净,原叙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D、按体积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氧气的工业制法和大气污染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4.分别取两份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中一份(用A表示)直接加热制取氧气,在另一份(用B表示)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下列关于A、B的图象正确的是()A. B. C. D.【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催化剂可以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速率,本身不参加反应所以不影响生成物的产量,据此可以解答.【解答】解:本题中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和浓度相同,所以最后产生氧气的质量相等,但加入二氧化锰会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起始时间又相同,所以C是正确的.故选C.【点评】看图题要求学生把化学原理转化为正确的图象,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15.化学中有许许多多的用“一定”与“不一定”进行的推断,其中推断不正确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具有稳定结构,具有稳定结构的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B.氧化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反应C.加碘食盐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D.氧化物一定含有一种非氧元素【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原子结构、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物质的构成以及氧化物的组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具有稳定结构,具有稳定结构的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比如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正确;B、氧化反应一定不属于化合反应,比如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氧化反应而不是化合反应,错误;C、加碘食盐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正确;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氧化物中一定含有一种非氧元素,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微观构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6.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有如下的操作()(1)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2)熄灭酒精灯(3)检查装置气密性(4)将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均匀装入试管,塞紧试管塞,固定于铁架台上(5)收集氧气(6)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其正确的操作程序是.A.③④①⑤⑥② B.③④①⑤②⑥ C.④①③⑥②⑤ D.④①⑤②⑥③【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加热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时,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注意要用外焰,先预热,再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移、熄,可得题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④①⑤⑥②;故选A.【点评】熟记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装置示意图及其中仪器的名称、注意事项等等,方能顺利解题.17.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吹胀气球,是因为气体增多,体积变大,不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缉毒犬闻到毒品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大量氢分子聚集成氢气,大量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8.X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n,X2﹣离子和Y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Y原子的质子数是()A.n+1 B.n+2 C.n+3 D.n+5【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微观模型的类比;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n,X得到2个电子后变为X2﹣,Y失去3个电子后变为Y3+,根据电子层结构相同,即核外电子数相同,列出等式求解即可.【解答】解:设元素Y的核电荷数是b,X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n,因为X的核电荷数为n,它的阴离子X2﹣,所以它的离子中带有(n+2)个电子.因为阴离子X2﹣与元素Y的阳离子Y3+电子层结构相同,即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2+n=b﹣3,即b=n+5.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了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解答本题要掌握原子不显电性,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19.下列有关物质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B.结构示意图为、的粒子,表示了同种元素不同的粒子C.相对原子质量为m的原子M,核外有n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m﹣nD.原子序数为16的原子,位于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ⅥA族【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物质的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元素的种类与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有关,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解答,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解答即可.【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正确;B、这两种微粒的核内质子数都是12,属于镁元素的镁原子和镁离子,正确;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m﹣n,正确;D、原子序数为16的原子,是硫原子,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关物质的微观构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0.经测得某硝酸铵(NH4NO3)化肥中含氮量为36%,则可能含有的是下列物质中的()A.碳铵NH4HCO3 B.氯化铵NH4ClC.硫酸铵(NH4)2SO4 D.尿素CO(NH2)2【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可计算硝酸铵(NH4NO3)中氮的质量分数=×100%=35%,小于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36%,所以在四个选项中找出大于36%的那种,A、×100%=17.7%<36%,不合题意;B、×100%=26.2%<36%,不合题意;C、×100%=21.2%<36%,不合题意;D、×100%=46.7%>36%,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与样品的纯度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解题的能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21.指出下列符号中“2”的意义:①2H氢原子的个数为2②5O2氧分子的个数为2③Ca2+一个钙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①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②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③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解答】解:①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H中的“2”表示氢原子的个数为2.②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5O2中的“2”表示氧分子的个数为2.③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Ca2+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答案为:①氢原子的个数为2;②氧分子的个数为2;③一个钙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22.用化学符号填空①3个氢氧根离子3OH﹣②硫离子S2﹣③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O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①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③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解答】解:①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3OH﹣.②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硫离子可表示为:S2﹣.③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可表示为:O.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其元素符号分别是Al、O;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故答案为:①3OH﹣;②S2﹣;③O;④Al;O;Al2O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3.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1)在通常条件下,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③(2)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气.①(3)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④(4)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②.(5)下列物质的粒子中:①Ne②H2O③HF④NH3含有10个电子的化合物是②③④.(6)①②NaCl③HCl④H+⑤⑥⑦表示离子的有①④⑤;表示原子的有⑥⑦;电子层排布相同的有⑤⑥;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有②.【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根据常用化学用语所表示的意义来作答: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电的原因是其得失了电子使核外电子数与核内质子数不相同;元素符号表示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电子层排布相同就是核外电子层数和每层上的电子数都相同;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离子化合物.【解答】解:(1)在通常条件下,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为物理性质,故选③;(2)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气,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选①;(3)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为化学性质,故选④;(4)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故选②.(5)①Ne②H2O③HF④NH3的一个分子中都含10个电子,但氖气属于单质,故填:②③④.(6)原子通过得失电子能转化成离子,得失电子之后会使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与质子数不相等,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一特征来判断粒子是结构示意图是离子结构示意图还是原子结构示意图.如①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18,表示的是阴离子;④表示氢离子,⑤中质子数为12>核外电子数10,表示阳离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⑥⑦都符合这个条件.电子层排布相同就是核外电子层数和每层上的电子数都相同,⑤⑥表示的粒子核外都是两个电子层,且电子层的电子数相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故答案为:①④⑤;⑥⑦;⑤⑥;②.【点评】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2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10(10或50)mL的量筒).(2)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属于纯净物的是AB(3)试管等玻璃仪器刷洗干净的标准是试管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4)做“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中预先装少量的水,其目的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其污染空气该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5)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加入少量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6)若一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一个作标准的碳原子的质量为nkg,则该原子的质量为.【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玻璃仪器的洗涤;氧气的化学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根据“一次,就近”的原则选取量筒,即选取时要注意:一次量完,所量液体体积与量程越近越好;(2)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3)玻璃仪器刷洗干净的标志;(4)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概念,SO2能溶于水,且有毒,进行分析解答;(5)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的事项分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能够产生高温的熔化物,如果直接落在集气瓶中会引起集气瓶的炸裂;(6)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即可.【解答】解:(1)用量筒量取8mL液体,应选择略大于8mL的量程.用5mL的量筒需要多次量取,会有误差;用100mL或50mL的量筒量取,会因刻度不精确而有误差.所以应选择10mL的量筒,故答案为:10;(2)A,B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故填:AB;(3)玻璃仪器刷洗干净的标志是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故答案为:试管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4)根据生成的SO2能溶于水(生成H2SO3),因为SO2有毒,且密度比空气大,用水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故答案为: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其污染空气;化合;氧化;(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底部要预先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故答案为: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6)已知作为一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一个作标准的碳原子的质量为n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掌握,并进行分析解题,将知识灵活应用.25.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实验室加热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2)有两种物质生成的氧化反应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3)一种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铁+氧气四氧化三铁(4)有浓厚的白烟生成的反应: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在实验室中,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氧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其中二氧化锰充当催化剂,故填:氯酸钾氯化钾+氧气;(2)石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符合题意,故答案为: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3)根据实验现象可知铁丝在氧气中点燃,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答案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4)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浓厚的白烟,故答案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点评】本题考查了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掌握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9分)2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①酒精灯④集气瓶(2)实验室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KMnO4K2MnO4+MnO2+O2↑,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装置代号),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一端伸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以选用的装置是C(填装置代号),选用这种收集方法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3)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可以表示为2H2O22H2O+O2↑,该反应的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装置代号).(4)某同学在收集完一瓶气体后,想证明该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5)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用的收集装置是D(填字母)(6)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甲烧杯酚酞试液变红,此实验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但是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并进行如下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与B、C中的酚酞溶液作比较.(2)改进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B、C试管中酚酞溶液变红,且C试管中的要快些;(3)由此又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正确操作,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纯净进行分析;(3)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进行分析;(4)根据氧气有助燃性进行分析;(5)根据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进行分析;(6)根据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在热水中的氨气分子温度高,运动的快.比左边的氨气分子先进入酚酞溶液中,C试管中的酚酞试液先变红进行分析.【解答】解:(1)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