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厦门大学宏微观经济学试题_第1页
2007年厦门大学宏微观经济学试题_第2页
2007年厦门大学宏微观经济学试题_第3页
2007年厦门大学宏微观经济学试题_第4页
2007年厦门大学宏微观经济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厦门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406

科目名称:宏、微观经济学

招生专业:经济学院各专业

《微观经济学》(共8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生产可能性边界(Iheproductionpossibilitiesfrontier)

2.自然垄断(na【uralmonopoly)

3.消费者剩余(consumer'ssurplus)

4.科斯定理(Coasetheorem)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I.如果从中国移民到美国的工人增加,而导致美国的劳动人口上升,劳动的边际产出

随之下降;那么,美国的劳动平均产出必然也会下降的吗?

2.即便不存在逆向选择(或逆淘汰,adverseseleclion)问题,财产保险公司通常也不

开办旨在为投保人提供全额赔偿的保险。为什么?

三、计算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2分,共22分)

I.一名大学生即将参加三门功课的期终考试,他能够用来复习功课的时间只有6小时。

又设每门功课占用的复习时间和相应会取得的成绩如下表:

小时数0123456

经济学分数30446575838890

数学分数40526270778388

统计学分数70808890919293

请问:为使这三门课的成绩总分最高,他应怎样分配复习时间?此时总分是多少?

2.完全竞争行业中某厂商的成本函数为:

TC=Q'-6Q2+30Q+40

试求:

(1)假设产品价格为66元,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及利润总额:

(2)由于竞争市场供求发生变化,由此决定的新价格为30元,在新价格下,厂商是否会

发生亏损?如果会,最小的亏损额为多少?

(3)该厂商在什么情况下会停止生产?

(4)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四、证明题(共10分)

设有两种产品,鱼6吨和肉9吨,分给甲、乙两人。甲分到A吨鱼,B吨肉;乙分到C吨

!!11

鱼,D吨肉。甲、乙的效用函数分别为〃甲="2出'^=C2D\

证明:当分配方案达到帕累托最优时。A、B所满足的关系式为

A8—36A+188=0

五、论述题(共20分)

请阅读以下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长三角启动排污权交易

排污指标可以像其它商品一样的买卖,这一发达国家为控制污染物总显而广泛采用的市

场运作方式正在被引入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地方开始采取排污权交易的方式,调节经济发

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江苏省南通市与上海仅一江之隔。2001年至IJ2004年,这个市的GDP总量增长了51.5%,

而水污染物的主要指标化学需氧量(COD)则下降了16.8%。同时做到GDP的增长和COD指标

的下降,就需要政府有计划的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总量,除了行政上严格控制排污指标外,南

通市还尝试运用市场的力最来解决问题。

南通泰尔特染整有限公司通过建成日处理能力3000吨的污水处理设备,COD排放远低

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同时,同处通扬运河沿岸的如皋亚点毛巾织染有限公司计划扩大生

产,却因得不到排放指标而无法开工。2004年,南通市环保局通过详细论证,牵线搭桥,审

核确认出泰尔特公司将排污指标余最出售给亚点毛巾,转让期限为3年,每吨CQD交易价格

为1000元。合同明确规定:购买方在使用排放权时,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以满足

当地水环境质量的要求,且不得超过当地环保部门核定的排放总量。交易一年的运行情况表

明:两家企业污染物排放的总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交易各方水污染物排放量及排放标准均

达到了交易合同规定的要求。“企业治污也能产生经济效益,这是没有想到的。”泰尔特公司

总经理张奎宏说。

南通市环保局副局长,总工程师杨展里说:“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就是要在满足环境要

求的前提下,利用市场经济体制对水环境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就是要使企业污染治理变得有

利可图,从而主动对此进行投资。”

在积极尝试国内排污权交易的同时,K三角地区的一些企业正在积极参与全球环保项

目,拟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内进行国际排污权交易。

(上文摘自金羊网《民营经济报》2005年7月29日)

问题:结合上面具体案例,论述外部性为何导致市场失灵、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各种方法

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内容包括:

(1)污染为何会导致市场失灵?

(2)排污权交易为何可以提升经济效率?

(3)利用排污权交易治理水污染需要哪些条件?

(4)除了这个方法,政府还有什么方法解决水污染问题,这些方法有何利弊?

《宏观经济学》(共7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流动性偏好

2.总需求曲线

3.债务一通货紧缩理论

4.自然失业率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假设某国是实行浮动汇率制而且资本完全流动的开放经济体,政府欲采取扩张性货

币政策。短期内,

(1)当该国为小国时,请问其利率将如何变化,为什么?画图分析该国的产出和净出口会

受到什么影响;

(2)比较分析,当该国为大国时,其利率、产出和净出口会受到什么影响?

2.旨在统一内外资税率的资本税改革(c叩italtaxreform)正在酝酿,画图分析两税合并

后我国贸易余额会发生什么变动?人民币实际汇率会发生什么变动?

三、计算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10分,共18分)

1.假设A国与B国的生产函数都是:

Y=F(K,L)=K%L%

(1)求人均产出的生产函数;

(2)假设没有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资本折旧率为每年5%;A国每年的储蓄率为10%,

B国的储蓄率20%。求各国经济稳定状态时的人均资本存量水平及人均消费水平。

2.假定经济在开始时产品和货币市场均处于均衡状态。IS方程为丫=〃(/一为),其中

/—、

1,M]

r=—kvY--

-11p

Y为实际收入,A为政府支出,r为实际利率,a,b为参数,且a=2°LM方程为)

M

其中P为实际货币供给金额,h,k为参数,且k=0.50

当中央银行增加实际货币供给10亿美元时,若要保持实际利率,不变,政府支出.必

须增加多少?

四、论述题(共20分)

有观点认为,“石油价格下降将增加就业率,提高工资水平和实际货币余额”。请利用

AD—AS模型从短期和长期的角度对这种观点做出评价。

参考答案

厘门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406

科目名称:宏、微观经济学

招生专业:经济学院各专业

《微观经济学》(共8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生产可能性边界(theproductionpossibilitiesfrontier)

答: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和当时最好的技术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

的最大数量的组合。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当这些经济资源都被充分利用时,

增加一定量的一种产品的生产,就必须放弃一定量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整个社会生产的选

择过程形成了一系列的产品间的不同产量组合,所有这些不同产量的组合就构成了社会生产

的可能性边界。假设一个社会把其全部资源用于X和Y两种产品的生产。那么生产可能性边

界可用图1表示。

图1生产也许性边界

Y的数量

图1生产可能性边界

如图1所示,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社会在资源一定、技术一定的情况下所可能生产

的A产品和B产品的各种不同产量的组合。位于曲线右边的点(如C点)是不能成立的,因

为没有足够的资源,而曲线左边的点(如D点)可以成立,但没有利用或没有有效利用全部

可供利用的资源。而位于曲线上的点(如E点)则表示全部资源都得到了利用而又可以接受

的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具有如下特征:(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为负;(2)可能性曲

线凹向原点,即曲线自上而下变得越来越陡峭;(3)边际产品转换率等于两种产品的边际

成本之比。

2.自然垄断(naturalmonopoly)

答:自然垄断是指在某些产业中,只有由一家企业进行大规模生产经营供给整个市场,

才能使生产最有效率的垄断现象。在自然垄断行业,如果由两家以上的企业进行生产,生产

成本将会上升。当在任何产量范围内部有规模经济特征时,随着产出的增加,平均成本就会

下降,并且对于任何一个既定的产量,一个企业生产总比几个企业共同生产更节约成本,此

时就存在着自然垄断。实际上即使平均成本不是处处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自然垄断也可

能发生。

3.消费者剩余(consumer'ssurp山s)

答: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获得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或服务)所愿意支付的最高款

额与其实际支付款额之间的差额。就单位商品(或服务)来说,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愿意接

受的最高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它被用来测度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中所

获得的总的净收益。

消费者剩余可以用消费者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线之上的面积来表示,如图2中的阴

影部分面积所示。在图2中,需求曲线以反需求函数的形式Pd=f(Q)给出,它表示消费者对

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假定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为P。,消费者的购买量为Qoc

那么,根据消费者剩余的定义可以推断出,在产量。到Qo区间需求曲线以下的面积表示消费

者为购买Q)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总金额(即总价格),即相当于图中的面积OABQo;

而实际支付的总金额(即总价格)等于市场价格Po乘以购买量Qo,即相当于图中的矩形面积

OPoBQoo这两块面积的差额即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R)AB,就是消费者剩余。

p

A

B

、P'u〃Q)

Q

图2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也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令反需求函数为pd=f(Q),价格为Po时的消费者

的需求量为Q。,则消费者剩余为:CS=Jo°”0)dQ-"°o。式中,CS为消费者剩余

的英文简写,式子右边的第一项即积分项表示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总金额,第二项表示消

费者实际支付的总金额。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它反映消费者通过购买和消费商品所感受到的

状态的改善。因此,消费者剩余通常被用来度量和分析社会福利问题。

4.科斯定理(Coasetheorem)

答:科斯定理是指揭示市场经济中产权安排、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关系的原理。

科斯定理的基本思想最早由罗纳德•科斯于《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在斯蒂格勒将科斯的

这一思想命名为科斯定理并写进教科书后,它开始广为人知。对于科斯定理,至少存在以下

三种不同的解释。从强调自由交换对资源配置的促进作用的角度看,科斯定理可以解释为:

只要产权明晰并且可以自由交换,法定产权的初始界定将不影响资源配置效率;这时初始权

利的归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权利的主体必须明确以及权利能够自由交换。从强调市场机制

配置资源的成本即所谓的交易成本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的角度看,科斯定埋可以解释为:

只要交易成本为零,产权的初始界定就对资源配置没有影响。由于现实经济的运行存在成本,

因此对科斯定理的交易成本解释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明确界定产权以使交易成本最小化;二

是在产权的初始界定和分割时就应考虑这种界定对资源配置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而选择一种

有效率的权利分割方案。对科斯定理的第三种解释是强调市场结构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这时科斯定理可以解释为:只要产权交换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进行的,产权的初始界定并

不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因此,重要的是要保证产权交易市场的竞争性。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如果从中国移民到美国的工人增加,而导致美国的劳动人口上升,劳动的边际产出

随之下降;那么,美国的劳动平均产出必然也会下降的吗?

答:美国的劳动平均产出不一定下降。分析如下:

如图3所示,由总产量曲线可以推导出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交

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而边际产量线的最高点位于平均产量线的左边。所以,边际产量

下降时,平均产量还是处于上升趋势,达到最高点后才开始下降。

图3边际产出和平均产山

所以,如果从中国移民到美国的工人增加,而导致美国的劳动人口上升,劳动的边际产

出随之下降;那么,美国的劳动平均产出不一定下降。

2.即便不存在逆向选择(或逆淘汰,adverseselection)问题,财产保险公司通常也不

开办旨在为投保人提供全额赔偿的保险。为什么?

答:即使在不存在逆向选择的情况下,如提供全额赔偿,会导致严重败德行为,从而破

坏市场的运作,不能达到市场的有效性。

败德行为是指个人在获得保险公司的保险后,缺乏提防行为,而采取更为冒险的行为,

使发生风险的概率增大的动机。败德行为也称为道德风险。败德行为产生的原因是非对称信

息。败德行为会破坏巾场的运作,严重的情况下会使某些服务的私人巾场难以建立。

考虑•下家庭财产保险,在个人没有购买家庭财产保险情况下,个人会采取多种防范

措施以防止家庭财产失窃。比如个人会装上防盗门,家人尽量减少同时外出的机会,在远离

家门时,委托亲威、朋友、邻居照看家门等。因此家庭财产失窃的概率较小。假定此种情况

下家庭财产损失的概率为0.01。如果个人一旦向保险公司购买了家庭财产保险后,由于家庭

财产失窃后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个人有可能不再买取上述防范性措施,从而导致家庭财产

损失的概率增大,比方说提高到0.1。

这种败德行为对保险公司以及对整个市场将产生影响。假定某保险公司为某一地区

10,000户居民提供家庭财产保险,对家庭财产实行完全的保险,一旦家庭财产遭受损失,保

险公司将给予百分之百的赔偿。假定每个家庭的财产额相同,都是100.000元。保险公司按

照平均每个家庭以0.01的概率发生损失作为收取家庭财产保险费的依据。每户收取1000元的

保险费。保险公司共收取10.000.000元的保险费。由于家庭财产发生损失的概率平均为0.01,

所以这10,000个家庭的财产总额中将遭受10.0(X).0()0万元的损失(相当于100个家庭财产完全

遭受损失)。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收支相抵(在这里对问题作了简化,事实上保险公司收取

的保险费率可能高于0.01,也可能利用收支时间差获得投资收益)。但是,一旦每个家庭在

购买了家庭财产保险后都出现了败德行为,则保险公司将遭受巨大的损失。假定败德行为使

每个家庭财产损失的概率由0.01提高到()』,那么保险公司要对这10,000个家庭支付

100,000,000元赔偿费(相当于1.000个家庭的财产遭受完全损失)。保险公司所发生的净损失

是90,000000元。如果没有有效的措施对付败德行为,将不会有任何私人愿意投资从事家庭

财产保险。

败德行为的后果不仅是导致保险公司遭受损失,也妨碍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

败德行为是在承保人无法觉察或监督投保人行为的情况卜所发生的。解决的办法只能是

通过某些制度设计使投保人自己约束自己的行动。例如,在家庭财产保险中,保险公司并不

对投保人实行全额保险,而规定某些最低数量的免赔额。一旦投保人的财产发生损失,投保

人自己也将负担一部分损失。

三、计算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2分,共22分)

1.一名大学生即将参加三门功课的期终考试,他能够用来复习功课的时间只有6小时。

又设每门功课占用的复习时间和相应会取得的成绩如下表:

小时数0123456

经济学分数30446575838890

数学分数40526270778388

统计学分数708()8890919293

请问:为使这三门课的成绩总分最高,他该怎样分配复习时间?此时总分是多少?

解:先把时间占用为1、2、3、4、5、6小时,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相应的边际效用分

别计算出来,并列成表如下:

复习时间123456

经济学分数141110852

数学分数12108765

统计学分数1082111

根据上表,经济学用3小时,每小时的边际效用时10分;数学用2小时,每小时的边际效

用时10分;统计学用1小时,每小时的边际效用也是10分。而且所用总时间=3小时+2小时

+1小时=6小时。由消费者均衡条件可知,他把6小时作如上的分配时,总分最高。

注意,如果经济学用4小时,数学用3小时,统计学用2小时,每小时的边际效用虽也相

等,都是8分,但所用总时间=4小时+3小时+2小时=9小时,超过6小时。所以,此方案不

可取。

2.完全竞争行业中某厂商的成本函数为:

rc=e3-6(22+300+40

试求:

(1)假设产品价格为66元,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及利润总额:

(2)由于竞争市场供求发生变化,由此决定的新价格为30元,在新价格下,厂商是否会

发生亏损?如果会,最小的亏损额为多少?

(3)该厂商在什么情况卜会停止生产?

(4)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解:⑴厂商的成本函数为TCnQ,GQ?+30Q+40

则MC=3Q2_i2Q2+3。,又知p=66元。

22

根据利润极大化的条件P=MC,有:66=3Q-12Q+3O,

解得:Q=6,Q=-2(舍去)。

最大利润为:乃=〃?-7C=PQ—(°—6^+300+40)=176(元)

(2)由于市场供求发生变化,新的价格为P=30元,厂商是否发生亏损要根据P=MC所

决定的均衡产量计算利润为正还是为负。

22

均衡条件都为P二MC,BP30=32-120+30,

贝|JQ=4,或Q=0(舍去)。

此时利润%=小一%=PQ—(C一泣+30(2+40)=-8

可见,当价格为30元时,厂商会发生亏损,最小亏损额为8元。

(3)厂商退出行业的条件是P小于AVC的最小情。

由7C=Q3-602+3OQ+4O

得:TVC=Qy-6Q2+30Q

TVC

AVC=―-=Q2-6Q+30

仔Q

dAVC八dAVC

---------=0=2Q-6=0

令dQ即dQ

解得:Q=3

当Q=3时AVC=21,可见只要价格P<21,厂商就会停止生产。

(4)由7C=Q'—6Q2+30Q+40

SMC=—=3Q2-\2Q+30

可得:dQ

06+,3--54

进而可得:3

由于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即为SMC曲线上大于和等于停止营业点的部分来表

示,因此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即为:

Q、(p)="岑亘(P>21)

四、证明题(共10分)

设有两种产品,鱼6吨和肉9吨,分给甲、乙两人。甲分到A吨鱼,B吨肉;乙分到C吨

1111

鱼,D吨肉。甲、乙的效用函数分别为〃甲"A?"''M乙=0204。

证明:当分配方案达到帕累托最优时。A、B所满足的关系式为

A8-36A+186=0

证明:达到帕累吒最优时,甲无法增加自己的效用而不改变乙的效用。即对于给定的乙

的效用,甲的效用达到最大。求解:

I1

2

max/AJm1=A

of〃乙加=(6—A)3(9_8/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涓/+4[(6-/(9-1-〃乙]

令一阶偏导数为零

丝=,不3m,2(6-(9-BV=0

oA22

i_lli_11

-A2B3=-/l(6-A)2(9—8尸

所以,22(i)

d(p1---1---

-^-=-A2B3__2(6-A)2(9-B)4=0

朋34

11_£11

-A2B3=-2(6-A)2(9-B)4

所以,34(2)

半二(6-A)〃9-砂-〃乙二0

羽(3)

由方程(1)(2)两边分别相除,化简即得:44-36A+184=°

五、论述题(共20分)

请阅读以下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长三角启动排污权交易

排污指标可以像其它商品一样的买卖,这一发达国家为控制污染物总量而广泛采用的

市场运作方式正在被引入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地方开始采取排污权交易的方式,调节经

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江苏省南通市与上海仅一江之隔。2001年到2004年,这个市的GDP总量增长了51.5%,

而水污染物的主要指针化学需氧量(COD)则下降了16.8%。同时做到GDP的增长和COD指

标的下降,就需要政府有计划的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总量,除了行政上严格控制排污指标外,

南通市还尝试运用市场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南通泰尔特染整有限公司通过建成日处理能力3000吨的污水处理设备,COD排放远低

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同时,同处通扬运河沿岸的如皋亚点毛巾织染有限公司计划扩大

生产,却因得不到排放指标而无法开工。2004年,南通市环保局通过详细论证,牵线搭桥,

审核确认出泰尔特公司将排污指标余量出售给亚点,毛巾转让期限为3年,每吨COD交易价

格为1000元。合同明确规定:购买方在使用排放权时,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以

满足当地水环境质量的要求,且不得超过当地环保部门核定的排放总量。交易一年的运行

情况表明:两家企业污染物排放的总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交易各方水污染物排放量及排

放标准均达到了交易合同规定的要求。“企业治污也能产生经济效益,这是没有想到的。”

泰尔特公司总经理张奎宏说。

南通市环保局副局长,总工程师杨展里说:“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就是要在满足环境要

求的前提下,利用市场经济体制对水环境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就是要使企业污染治理变得

有利可图,从而主动对此进行投资。”

在积极尝试国内排污权交易的同时,长三角地区的一些企业正在积极参与全球环保项

目,拟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内进行国际排污权交易。

(上文摘自金羊网《民营经济报》2005年7月29日)

问题,结合上面具体案例,论述外部性为何导致市场失灵、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各种方

法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内容包括:

(1)污染为何会导致市场失灵?

(2)排污权交易为何可以提升经济效率?

(3)利用排污权交易治理水污染需要哪些条件?

(4)除了这个方法,政府还有什么方法解决水污染问题,这些方法有何利弊?

答:(1)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部性的影响方

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它个人

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它对个人或社会是不利的。

在存在外部影响的条件下,潜在的帕累托改进机会并不能得到实现,原因主要有以下这

几种:①存在巨大的交易熨用。如果污染涉及面较小,即污染者只而少数其它人的福利造成

影响,则此时污染者和这少数受害者可能在如何分配“重新安排生产计戈「所得到的好处问题

上不能达成协议;如果污染涉及面较大,即污染的受害者众多,则此时污染者和受害者以及

受害者之间要达成协议就更加困难。②很难避免“免费搭便车”的现象。③势力的不对称性。

即使污染者与受害者有可能达成协议,但由于通常是一人污染者面对众多受害者,因而污染

者在改变污染水平上的行为就像一个垄断者。在这种情况下,由外部影响产生的垄断行为也

会破坏资源的最优配置。

污染者导致外部不经济,自行解决污染的成本远大于直接将污染排放入环境的成本,所

以必须由政府出面加以管理。

(2)排污权的交易提高经济效率的渠道有:

①可以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并且有效的防治了环境的污染,在所

花费用较少的情况下,即保护了环境,又有效的利用了资源,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

②如果某企业的实际排污量小于排污权所允许的排污量,就可在市场上将部分排污权卖

给排污量超标的企业,因而,在排污量不变的情况下,可提高社会产出。

(3)利用排污权交易治理水污染需要具备三大主要条件:

①权责明确,即明确不同的企业所拥有的排污权限。

②存在排污权交易市场。

③交易成本较小。只有交易成本较小,才能使排污权交易顺利进行。

(4)除了排污权交易,解决环境污染的常用方法包括:关闭工厂;制定排污标准并对

超标者罚款;按照污染排放审收费,下面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比较这三种方法。

①关闭工厂

关闭工厂是最不明智的方法,虽然能迅速地解决水污染问题,但同时减少了工厂给社会

创造出很大的价值。因此这种方法就很不合适。

②制定排污标准并对超标者罚款(限量法)

限量法是有关当局根据其评估,选择某一污染的程度为指标,限定厂商的污染程度不得

高于此限量,否则给予重罚。

在图5中,MO是边际损害,"必鸟是边际产品价值,S是环境污染。

如果有关当局所管制的限量是满足“。"必明时,则此限量的政策是一个很好的政

策,可是,此种政策却往往无法达到“。=必明的最佳状态。举个例子来说,如图5所示,

当5=5,时,为最佳状况,也是有关当局所欲限量的目标,但即使当局可以

确切评估的情况,往往对制造污染厂商的无法充分掌握,必须根据这些污染的厂

商提供必必的数据,而这些制造污染的厂商为了直身的利益,往往提供假的数据,并且有

提高必明的倾向,如图4,”外所示,此时,有关当局会根据这些资料而限量在S=S下

(vW/?=MD),但此耳〉s*不是真正的最佳状况,可是对厂商而言,S的产量利

润会比巨的产量利涧大,这是厂商高报必回的主要原因。

图4限量法容易造成厂商虚报更高的忆MPs

限量法往往使制造污染的厂商高报必”G,结果社会无法满足经济效益。

③按照污染排放量收费

有关当局为了控制环境污染,往往对制造环境污染的厂商收取费用,以减少这些厂商滥

造污染的现象,然而,由于环境污染的MO与.无法确切地画出,因此,无法精确地找

出“力=必明,有关当局只得利用试验的方法,直到试验其"=必您条件为止,其方式

如下:

a.设每单位的污染收取费用为力,如图5所示,此时制造污染的厂商会生产在污染程度

为Si的产量,以确保其最大利润。

b.在污染程度为历时,测度污染所造成的边际损害M。,如图5,设为

c.假如蓑示MD>VMR此时,有关当局应再提高其污染的单位费用,设

为人。

d.在单位费用为人下,厂商会制造£的污染程度,而在£下,再测度污染所造成的边

际损害,设为$2。,^S2D<f2o

e.因为S20</i,表示必明〉MD,此时,当局应该再把单位污染费用降低直到

"°="明为止,设为',此时污染程度为、,且力=5/7。这种收取费用以控制污

染的方法,其主要的好处是,不需要知道厂商的必德,而只要测度"O的大小即可。

④收费法与限量法的比较——多厂商的情况

如图6所示,假设有两个制造污染的厂商A与6,由于每个厂商的生产函数不尽相同,

故两厂商“历与也不会相同,而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其""4应等于从厂商及8厂商

线的水平加总。

设*表示A厂商与3厂商的水平加总,因此,当时,社会可

达到最佳状态此时“砒二必附二地二工丫匐?,换言之,有关当局只要采取每单位

的污染费用为人,即可满足上述最优条件,此时,人厂商的污染程度为而8厂商的污

染程度为‘2,社会总污染程度邑=S+S2。但若采用限量法时,由于$NS?,因此,不

存在某一指标可使A厂商在S1生产而B厂商在S2生产,因此限量法是无法达到此最佳状

况,因此,在多厂商3管制环境污染的策略,收宪法较限最法佳。

总之,关闭工厂是最不明智的方法,制定污染排放标准并对超标者罚款这种方法要有•效

一些,但关键在于这个标准很难确定,不可能对所有污染企业制定同一个标准。按照污染排

放量收费应该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了,企业会臼己比较排放污染的成本与收益来选择排放的

污染量,这种排污量与企业生产的结合将达到社会最优。

《宏观经济学》(共7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流动性偏好

答: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愿意以流动性强的货币形式持有自己的收入和财富的心理动

机。这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货币需求理论中提出的。凯恩斯认为,由于货币具有周转的

灵活性,人们或是出于交易动机(便于应付日常支出),或是出于谨慎动机(便于应付意外

支出),或是出于投机动机(便于•抓住有利的投资机会),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来满足这些

需要。对货币的需求数量取决于这种流动性偏好。要使货币持有者出借货币,就必须给予报

酬,而利息就是人们放弃这种流动性的报酬。流动性偏好越强,对货币的需求就越大,就越

要给予较高的利率,以使人们愿意放弃持有货币。因此凯恩斯认为,流动性偏好是决定货币

需求量,从而决定利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2.总需求曲线

答:总需求曲线是指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

关系的曲线。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

平提高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上升。总需求曲线向

下倾斜,其机制在于: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在

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LM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

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即

利率效应),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实际收入水

平下降以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本国的出口也会减

少、国外需求减少,进口增加。这样,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卜・降.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或均衡支出水平)变动多少。

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陡,则LM移动时收入变动就越大,从而AD曲线越平线;相

反,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缓(即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或边际消费倾向越

大),则LM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动越大,从而AD曲线也越平缓。

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玫策,如政府支出扩大,或扩张性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

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下方移动。

3.债务一通货紧缩理论

答:债务一通货紧缩理论(debt-deflationtheory)是指用于解释未预期到的物价下降对

收入的抑制作用的理论,它描述了未预期到的物价下降的影响。该理论指山木预期到的物价

下降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再分配财富,使债权人变得更加富有而使债务人变的更加贫穷。

如果债务人和债权人有相同的支出倾向,则物价下降不会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但实际上债

务人和债权人的支出倾向是不同的,该理论假设债务人的支出倾向高于债权人,那么债务人

减少的支出比债权人增加的支出多。因此,物价卜降的净效应是支出的减少、IS曲线的紧缩

性移动以及国民收入的减少。

4.自然失业率

答: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

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

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因此,臼然失业率应等于某一时点上摩

擦性和结构性失业率之和3在实际统计时,通常用长期的平均失业率来近似地表示自然失业

率。影响失业持续时间长短和失业频率高低的因素都会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自然失业率

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劳动力市场的发育水平和组织状况,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性别

结构、知识与技能结构、产业与职业结构,失业者寻找工作的愿望与难易程度,经济结构的

变动等。各国和一国各个时期的自然失业率都不尽相同。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假设某国是实行浮动汇率制而且资本完全流动的开放经济体,政府欲采取扩张性货

币政策。短期内,

(1)当该国为小国时,请问其利率将如何变化,为什么?画图分析该国的产出和净出口会

受到什么影响;

(2)比较分析,当该国为大国时,其利率、产出和净出口会受到什么影响?

答:(1)当该国为小国时,该国的利率等于世界利率。当世界利率不变的,的利率与世

界利率的任何偏差都会引起资本大量流入流出,直至该国的利率恢复到世界利率水平。因此,

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短期内,该国利率不变。物价不变,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了

实际货币余额,使LM*曲线右移,均衡汇率降低,收入增加。如图7所示。由于汇率下降,

木币贬值,净出口增加。

图7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扩张对效果经济的影响

(2)大国经济中,该国的利率由本国的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共同决定。如下图8(a)

所示,当货币供给增加时,LM曲线向右移动,本国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如下图8(b)

所示,资本净流出是利率的减函数,利率下降,资本净流出增加。如下图8(c)眇示,资本

净流出等于净出口,资本净流出增加,净出口一定增加,CF曲线的右移将会使汇率下降,

本币贬值。

图8浮动汇率下,货币扩张对大国经济的影响

2.旨在统一内外资税率的资本税改革(capitaltaxreform)正在酝酿,画图分析两税合并

后我国贸易余额会发生什么变动?人民币实际汇率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1)公平税负是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所得税也是如此。企业所得税不能因为投资

主体不同而使其税负有所差别。中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度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1994年税制改

革后仍保留内外资企业两套所得税制,导致内资企业处于一个与公平税负有相当大距离的竞

争环境中;内资企业普遍存在成木费用补偿不足问题;税率不统一,导致税收负担差别大。

据测算,内资企业的所得税负担是外资企业的两倍左右。由此产生的负面政策效应除了税收

减收外,还有政策不当引致的行为扭曲(假合资行为);外资企业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大

多于内资企业。

(2)由于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按照统一的税率考虑,基本取消按照内资、外资来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那么很可能会使得不享受税收优惠的外资企业税负普遍有所提高,引起

外商投资增长的减速;同时,由于外资企'也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一半左右,外资企业税负

提高,可能会引起外贸增长速度下降,从而会使我国贸易余额减少。如图9所示,当内外资

税率统一时,本国的总投资会减少,从而使本国货币的供给曲线S-I左移,从而导致净出口

减少,本国的实际汇率上升。

(3)外资企业继续实施税收优惠增大了汇率升值的压力,加剧了经济的内外失衡。在

汇率暂时不能调整的情况下,统一内外资企业税负可以减少资本流入和外汇供给,以释放汇

率升值的压力。税负不公的政策导向,实际上是鼓励外资流入,抑制流出,人为地扩大了外

汇供给而减少了外汇需求,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不仅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汇率风险,

也影响了内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积极性。因此,统一内外资企业的税率改革可以缓解人民

币实际汇率升值的压力。

三、计算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10分,共18分)

1.假设A国与B国的生产函数都是:

Y=F(K,L)=K%L%

(I)求人均产出的生产函数;

(2)假设没有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资本折旧率为每年5%;A国每年的储蓄率为10%,

B国的储蓄率20%。求各国经济稳定状态时的人均资本存量水平及人均消费水平。

k二工

解:(1)设及为人均资本,则有一乙①

I\_

YF(K,L)不/I

v=-=------=-----=K

,LLL1

设)'为人均产出,则有U②

1I

y=­r=k~

将①代入②,〃③

所以,人均产出的生产函数为)'=公。

(2)在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稳态条件是:

»=(/:+§)k④

其中,$为储蓄率,*为资本折旧率,〃为人口增长率。

由于假设了没有人口增长,则该式可进一步写为:

sy=6k⑤

将③代入⑤可得:

于是,对于A国,资本折旧率为每年5%,储蓄率为10%,代入⑥可得,2=4。

同理,对于B国,资本折旧率为每年5%,储蓄率为20%,代入⑥可得,k;瓜

又因为产c+/=c+»⑦

得至ijC=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