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二世界史篇第15单元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第39讲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学案含解析_第1页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二世界史篇第15单元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第39讲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学案含解析_第2页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二世界史篇第15单元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第39讲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学案含解析_第3页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二世界史篇第15单元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第39讲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学案含解析_第4页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二世界史篇第15单元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第39讲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学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十五单元|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宏观把握历史时空时序|〈时空坐标〉|微观了解历史阶段特征|〈阶段特征〉一、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945~1991年)1.政治上:两极格局形成,美苏长期冷斗争霸,造成国际局势长期动荡担心;20世纪70年头以后,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社会改革,稳定了社会秩序,但仍存在社会危机;西欧、日本由唯美国马首是瞻到开展反对美国限制的斗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解体;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第三世界崛起。2.经济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快速发展,70年头以后进入滞胀阶段,80年头以后渐渐复苏;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由战后初期的美国独霸转变为20世纪70年头以后的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二战后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经济朝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进行改革,探究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道路,但多有失误;受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第三产业兴起;七八十年头以来,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增长,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3.文化上:出现了以原子能、信息技术、航天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有了快速发展。二、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世界(1991年至今)1.政治上:两极格局解体,目前短暂呈现“一超多强”局面,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行逆转;国际共运遭受挫折,力气对比短暂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不断威逼和平,地区冲突和局部斗争时有发生),明显呈现出缓和与惊慌、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2.经济上: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学问经济兴起,可持续发展观念得以形成和发展。3.文化上:第三次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文学艺术更加旺盛。第39讲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思维导图||史论术语|1.美国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提出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支配,组建了北约组织。2.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针锋相对,组建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组织,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出现,两极格局形成。3.“冷战”时期,虽然世界局部地区爆发了热战,但美苏两国之间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干脆武装冲突。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1.规划:其次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首脑通过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定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即雅尔塔体系。它勾画出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2.评价(1)雅尔塔体系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但是具有明显的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调。(2)雅尔塔体系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战后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确定了直到今日很多国家的命运与方向。二、美苏“冷战”1.背景(1)基础框架:eq\x(1)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为主导,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世界主要国家实力的变更①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②苏联实力增加,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增大。(3)根本缘由:美苏两国在eq\x(2)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冲突日益加剧。2.表现(1)政治上美国苏联杜鲁门主义时间:1947年3月内容:以“eq\x(3)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实质:美国在全球反共反苏的宣言书;干涉各国内政,反共反苏影响:标记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裂开,美苏之间“eq\x(4)冷战”的正式起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时间:1947年9月(2)经济上美国苏联马歇尔支配目的:扶持、限制西欧国家,将西欧纳入美对苏“冷战”的战略轨道实质:以经济救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限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影响:使西欧经济得到了快速复原发展,也加深了西欧对美国的经济依靠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时间:1949年1月目的:以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3)军事上美国苏联“北约”建立缘由: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成立:1949年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性质:军事政治集团影响:美国从军事上加强了对西欧的限制,标记着资本主义阵营形成“eq\x(5)华约”建立时间:eq\x(6)1955年影响: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3.影响(1)世界局势惊慌,全面“eq\x(7)冷战”和局部“eq\x(8)热战”交替。(2)美苏未发生干脆武装冲突,避开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eq\a\vs4\al(|图解历史|)两极格局的形成eq\a\vs4\al(|学问拓展|)美苏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争夺(1)其次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对峙,在世界范围内激烈争夺,教材重点叙述了美苏在欧洲的争夺,也涉及亚洲的部分活动,进入20世纪50年头中期以后,美苏争夺起先具有全球意义,在亚洲、阿拉伯地区、拉丁美洲都有美苏争夺的影子。(2)美苏的争夺手段包括经济、政治、思想、科技、文艺、宗教等,其目的是展示自己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丑化对方的形象,最终击败对手,美苏争霸在当时已经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3)美苏的争夺带有剧烈的意识形态色调,苏联代表着社会主义阵营,而美国代表着资本主义阵营,两国关系既有争霸的一面,也有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一面。三、“冷战”影响下的国际关系1.德国的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eq\x(9)德意志民主共和国。2.朝鲜斗争(1)美苏分区占据朝鲜半岛,建立了大韩民国和eq\x(10)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2)1950年,朝鲜斗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eq\x(11)联合国军”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国进行抗美援朝。3.越南斗争:1961年美国发动,1973年停战。4.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输导弹,美国武装封锁古巴,苏联被迫撤走导弹。eq\a\vs4\al(|图解历史|)“冷战”下的国际关系eq\a\vs4\al(|素养感悟|)珍惜和平,敬重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和制度美苏冷战对峙,威逼着人类和平。美苏争霸,加紧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争夺。它们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对相关国家进行政治、经济限制和思想文化渗透。我们剧烈呼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敬重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和制度。►素养提升————————————————素养热词美苏争霸下的两极格局、“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剑拔弩张的国际局势素养解读时空观念1945年二战结束后至20世纪50年头,美苏“冷战”局面形成,后演化成美苏争霸局面。历史说明(1)二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2)美苏冷战打破了以西欧为中心的旧格局;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导致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平安与主权以及世界和平形成严峻威逼。史料实证运用文献史料及历史遗存,解读战后两极格局局面形成的特点及影响。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的理论,辩证客观地相识冷战局面的特点及影响。◆主题美苏两极格局的对峙(一)唯物史观——冷战的起源[史料]其次次世界大战后,法西斯的崩溃和欧洲的衰落并没有带来世界的高度一体化,反而使人类进入了以两个超级大国为核心的两极对抗的时代。关于冷战的起源,美国学者认为,斯大林的“侵略”和“扩张”政策是战后国际关系惊慌化的主要缘由,美国对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做出反应,冷战因此而生。对此,苏联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美国垄断资本中最富于侵略性的集团利用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来确立世界霸权,为此而主动推行反苏反共的政策,从而一手导演了冷战。针对争辩,闻名冷战史专家约翰·加迪斯(美)认为冷战既非美国也非俄国的过失,它是大国之间利益上的碰撞,是苏联的独裁共产主义与美国的民主志向之间的冲突。可以说,关于冷战谁该负主要责任的问题,中外学者的争辩始终未停息。——王玮、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解读]上述史料陈述了关于冷战起源的多种观点。关于冷战起源,美苏学者针锋相对:美国学者认为苏联应对冷战负主要责任,苏联战后对外扩张“共产主义”,对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产生威逼,从而导致冷战发生;而苏联学者则认为美国应对冷战负主要责任,战后美国凭借强大实力企图称霸世界,推行反苏反共政策以清除其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导致冷战发生。而冷战史专家加迪斯则认为冷战的产生不存在主要责任问题,冷战是美苏两个大国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产生冲突冲突的必定结果,美苏两国学者的观点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而加迪斯的观点则较为中肯、客观。(二)史料实证——“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支配的异同[史料一]电影《我们酷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扬马歇尔支配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其次次世界大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斗争的苦痛。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救济,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复原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下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史料二]我们情愿帮助各自由国家的人民维持他们的自由体制和国家完整,抵制谋求把极权主义政权强加于他们的侵略活动……就危及世界和平——而且确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杜鲁门1947年3月在国会的讲话[史料三]美国应当尽力帮助世界回到经济健全的状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美国政府将来的救济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1947年6月马歇尔在哈佛高校的演说[探究](1)结合史料一,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支配的相识有何不同。(2)依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支配的共同目的是什么?二者有何区分?[提示](1)不同:电影描述法国小镇在美国财政救济下生活渐渐好转,创作者认为马歇尔支配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复原;漫画中欧洲人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追逐美国的财政贷款,创作者认为马歇尔支配是美国限制欧洲的工具。(2)共同目的: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气,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主地位。区分: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苏反共;而马歇尔支配则采纳隐藏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限制西欧,进而遏制苏联。|历史说明|★“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支配的异同1.相同点(1)背景:都出现在其次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2)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2.不同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支配提出针对“希腊、土耳其危机”针对其次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局动荡,资本主义统治秩序面临威逼内容既包括经济上的救济,也包括军事上的救济经济救济支配表现形式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实行隐藏的经济手段达到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的目的影响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记着“冷战”全面起先一方面有利于西欧经济的复原和政局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美国限制西欧(三)时空观念——两极对峙格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史料一]冷战时期的指责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昂扬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始终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急。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限制冲突升级的实力却成为时尚。——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信任,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气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支配,美国人就不行能登上月球……——摘编自《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史料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运用外交和武力威逼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限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年头后期起先,两国关系再度重新惊慌,其缘由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常见的干脆或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斗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探究](1)依据史料一并联系所学学问,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美苏争霸过程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斗争爆发的主要因素。[提示](1)评价: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静,国际局势惊慌;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开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昂扬的代价,又指出“冷战”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2)特点:缓和与惊慌并存。因素:美苏力气均势(核威逼的影响);世界多极化及新力气的发展。|历史说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1)主动影响①有利于缓解世界惊慌局势,避开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退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遵守确定的界限。②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建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2)消极影响①打上了深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调,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②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担心静。③美苏两国为谋求霸权,绽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惊慌动荡。④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阔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对应训练(2025届山西高校附中高三二轮复习诊断)1964年1月9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声明:“非常明显,我们认为,法国假如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我们已经一再清晰地表明,美国反对承认共产党中国。”1月27日,法国不顾美国看法,与中国正式签署建交公报。中法建交()A.标记着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彻底分化B.极大变更了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C.是中法意识形态差异缓和的产物D.表明两国在两极格局中有相像境况解析:选D据材料“‘1964年……美国反对承认共产党中国。’1月27日,法国不顾美国看法,与中国正式签署建交公报”并结合所学可知,60年头中苏关系恶化,欧共体逐步形成冲击美国霸主地位,因此中法两国在两极格局中有相像的境况,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法国与美国之间的冲突,但并未严峻到资本主义阵营的彻底分化,解除A项;依所学可知,90年头之前的世界格局仍是两极格局,解除B项;依所学可知,中法两国建交主要与国家利益有关,并非材料强调的意识形态,解除C项。|A组|1.(2024年全国卷Ⅲ)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供应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解析:选B“美国政府拒绝供应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属于意识形态的卑视,与美苏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相关,故选B项;“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供应救济”这种结果不是权力制衡的结果,解除A项;“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供应救济”这不是一种正常的国家精神,解除C项;“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供应救济”与国家干预的理念是相违反的,解除D项。2.(2024年全国卷Ⅰ)上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D.遏制政策未能阻挡苏联经济的发展解析:选D漫画中几个人在听到无线电广播内容——“斯大林格勒水力发电站起先建设”后被“吓倒”,说明这一时期苏联进行经济建设引起了它的“敌人”的恐慌,结合漫画题目《又是斯大林格勒》可知,应发生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中)之后,二战后美国对苏联推行“遏制”政策,但遏制政策未能阻挡苏联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3.(2024年全国卷Ⅱ)20世纪50年头中期,美国一位闻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支配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解析:选D依据材料“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支配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可知,美国政府机构支持演唱家海外巡演是为了让非洲等地的黑人们由此了解美国,支持美国,进而达到与苏联争夺非洲等中间地带的目的,故D项正确。4.(2015年全国卷Ⅱ)假如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当是,美苏两国()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解析:选C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化到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等事务,体现的是美苏两国实力的较量,故C项正确。|B组|1.(2025届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947年,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支配”。在该支配执行过程中,美国始终把争取欧洲统一作为其对欧洲政策的核心,以使美国有一个“更具内聚力的势力范围”。美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促成欧洲政治经济的统一B.加强欧美等国家内部团结C.实现欧洲国家的经济复兴D.抵制苏联对西欧国家渗透解析:选D由材料“美国始终把争取欧洲统一作为其对欧洲政策的核心,以使美国有一个‘更具内聚力的势力范围’”可知,美苏冷战中美国企图通过马歇尔支配扶植、拉拢欧洲国家,进而遏制苏联,故选D项;欧盟的成立推动欧洲政治经济的统一,解除A项;美国这一政策的动身点在于加强对欧洲的限制而非欧美国家的团结,解除B项;马歇尔支配的目的在于维护美国利益而非实现欧洲国家的经济复兴,解除C项。2.(2025届湖南永州三模)1948年1月,苏联以技术故障、技术困难为由,起先封锁美英法占据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6月,切断了美英法占据区和柏林之间的铁路交通;8月,马路、水路交通被彻底封锁,只留有空中走廊。上述措施()A.导致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裂开B.得到了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C.减弱了美国对西欧国家的影响力D.客观上推动了军事集团北约的建立解析:选D据材料“切断了美英法占据区和柏林之间的铁路交通”和所学可知,柏林危机的出现导致北约军事集团的成立,故选D项;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导致了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裂开,解除A项;材料强调苏联这一措施对于西欧国家的影响,与社会主义国家无关,解除B项;苏联对联邦德国的制裁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影响力,解除C项。3.(2025届河北唐山二模)1945年,美苏两国以“北纬38°”线为界,分别接受日军倒戈。这就是“三八线”的来历。这一分界线的产生()A.固化了朝鲜半岛的政治分裂局面B.是美苏“冷战”的必定产物C.使美苏在半岛形成长期军事对峙D.为东亚和平发展埋下了隐患解析:选D依据材料“1945年,美苏两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