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专题练习题5篇_第1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专题练习题5篇_第2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专题练习题5篇_第3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专题练习题5篇_第4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专题练习题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专题练习题5篇

第一篇: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专题练习题

物质的分类练习题

1.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

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Na20、MgO、AI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B.烧碱、生石灰、纯

碱均属于碱

C,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D,混合物、分

散系、胶体从属关系如图1所示

4.航天科学技术测得三氧化二碳(C2O3)是金星大气层的成分

之一。下列有关C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2O3和C02都

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B.C2O3和CO的完全燃烧产物都是C02C.C2O3和CO都是

碱性氧化物

D.C2O3和CO都具有还原性5.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空气、矿泉水、水银B.碱:Ba(OH)

2、Cu2(OH)2co3、NH3-H2OC.盐:醋酸钠、氯化镀、纯碱

D.氧化物:H20、CO、HCOOH6.下歹I」4组物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

别与其它3种不同,把不同的写在后面的横线上并说明理由。

(1)CaO,Na20、82、CuO⑵H2、C、P、Cu

选择的理由。

()

D.火碱不是碱A.铅笔不含铅

B.水银不含银C.白金不是金

选择的理由。

7、有关物质的分类中,说法错误的是

A、KN03属于硝辘

B、CaO属于氧化物

C、NaHCO3属于酸

D、Na2c03属于钠盐

8、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A、Fe(0H)3胶体B、氯化钠溶液C、盐酸

D、硫酸

9、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0

2B.Na2O

C.H2SO4

D.NaOH

10、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

酸的是

A.COB.NaOHC.HNO3D.CuS04

答案:ADDCCC02非金属氧化物

Cu金属

CABC

第二篇: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分类教学设计

篇一: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分类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

了解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

法";

2.能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3.知道胶体

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归纳与整理]1.将事物

进行分类时,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

2.在认识事物时,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

不足。交叉分类法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3.对同类事物可以通过树状分类法进行再分类。[思考与交流]

1.对于化学物质,如果按照所含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怎样分类?

2.对于化合物我们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可以产生哪些分

类结果?[归纳与整理](2)树状分类法12[[[口.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可以将化学物质分成哪几类?每类物质具有哪些主要的化学性质?你

的这种分类采取了哪种分类方法?

2.查阅有关资料,列举几个具体实例,说明分类法对于化学科学

发展的重要意义。[归纳与整理]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

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

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2.在认识事物时,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

不足。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是化学分类中常用的两种分类方法。

[回顾与总结]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化学物质的分类Q)交叉分类法(2)树

状分类法2.化学反应的分类

补充习题

1.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是因为铁或铝能跟该

农药中的硫酸铜发生化学a2a3a4。a564224cuso4+fe=cu+feso4

置换反应

篇二:高中化学人教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

篇三: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学案(2012-09-

12)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编写、校对费德军

学习目标:

1、了解分类的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学会对化学物质

和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2、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

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及实际应用。学习重点、难点: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胶体的性质。学习内容:[课

题引入]L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很快就找到你需要的

书?

2.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

东西?3.化学实验室如何摆放仪器和药品?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L分类法:

定义:分类法是把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种类,

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说明的一种方法。关键:找出正确的分类标准。

思考与交流一:以下物质的分类方式,依据是什么?

(1)??na2co3,ba(oh)2?fe,h2,i2?h2,o2,co2(2)?

(3)??mg,cuo?naoh,h2so4,k2so4?agcl,mg(oh)2,caco3思考与交

流二:从铁、盐酸、氧气、水、硝酸银溶液五种物质中选出一种或两

种作反应物,按下列要求的反应类型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⑴化合反应;⑵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2.交叉分类法

练习1:对于na2so4、na2c。3、k2so4、k2co3这几种盐如何分

类?

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的局限,往往采用多种分

类方法,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其中一种是交叉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练习:按物质所属类型连线:

na2so4硫酸盐na2co3碳酸盐k2so4钠盐k2co3钾盐

小结:交叉分类法——对事物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3.树状分类法

练习2:世界上超过3000万种物质如何研究?请根据学过的分类

知识将物质分类,并将下列物质归类。si、na2c。3、co2、naoh、粗

盐、al(oh)

3、al、空气、cuo、hckh2、h2so4、baso4思考1:初中学过

那些有关物质类别的概念?思考2:请大家用已有知识对上述概念进行

分类,并用图示把这些概念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

是否是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组成成分是否单一???物质??混

合物???小结: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

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o前者属于被分散

的物质,称作;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

o2.分类:(1)当分散剂为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分散

质粒子的大小来分可以把分散系分为、O

思考与交流三:三种分散系的比较3.胶体

(1)fe(oh)3胶体的制备:取1个小烧杯,加入25ml蒸储水,

然后将蒸储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滴入5~6滴。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练习3:

请写出制得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2)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

应(鉴别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强光通过胶体时,胶体粒子对光线产生__

作用,从与光线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0

[课后作业]I.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

不正确的是

a.na2co3是碱b.na2co3是盐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碳

酸盐2.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

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强氧化性酸⑦

一元酸⑧化合物⑨混合物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④⑥⑦⑧c.①⑨

d.①④⑤⑥⑦3.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定反应可直接

形成盐的是①金属单质②碱性氧化物③碱④非金属单质⑤酸性氧化

物⑥酸a.①②③b.①④⑥c.②⑤⑥cL全部4.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金属材料都是导体,非金属材料都是绝缘体b.用激光笔检验淀

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c.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

co2和h2ocL向煮沸的1mol/l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

fe(oh)3胶体5.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属于纳米级的是

a.溶液b.悬浊液c.胶体cL乳浊液6.用下列方法来制备胶体,能够得

到胶体的是a.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和硫酸相混和

并振荡7,nackcl2、naclo.cl2o5、hclo4是按某一规律排列的,下

列物质系列中也完全按照此规律排列的是a.na2co3,c、co2、co.

、、、、、

nahco3b.na2sxsna2s2o3xso2h2so4c.nh3xnon2no2

、.中国科学

nano3d.p2o5sh3Po4na3po4xna2hpo4xnah2po48

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CTC时制造出

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

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

其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ccl4是一种化合物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9.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科学家预计,到2011

年一个电月删片上将会集成10亿个晶体管,其功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

大的多,这对硅的纯度要求很高。用化学方法可制得高纯度硅,其化

学方程式为:①sio2+2csi+2co;②si+2cl2sicl4;③sicl4+

其中,反应①和③属于

2h2si+4hclo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0.氯化铁溶液与

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I〜lOOnm之间b.能透过滤纸c.呈黄色d.

呈红褐色11.2009年2月1日国家实行牙膏新标准,对牙膏中成分的

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

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为:

石灰石——生石灰——石灰水

①图温

②加水

③加na2co3溶液

一一碳酸钙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所属的基

本类型.①;②;③。

第三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

必修《化学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初中化学主要根据物质的组成介绍了物质的分类,如将元素分为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将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在初

中化学学习基础上,高中化学介绍了物质的简单分类法——树状分类

法和交叉分类法,分类的标准侧重于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这样有

利于学生认识化学物质及其性质,帮助学生树立分类思想,进一步形

成分类观。

一、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的知识断点

初中化学中,有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的概念及其跟酸或碱

反应的性质,在本节有关氧化物的分类和以后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

教学中,需要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概念,对此,

初高中教材均未涉及,需要补充。

关于几种常见的酸及其分类,初中只要求几种常见的酸,知道是

强酸还是弱酸,不要求从电离的角度去认识酸,也不要求从离子的角

度去认识酸的通性。而高中则要求从电离的角度去认识酸,从电离程

度去理解强酸和弱酸,从H去感受非氧化性酸,从硝酸、浓硫酸去感

受氧化性酸。为此,教学中应补充酸的其它分类,如含氧酸和无氧酸、

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强酸和弱酸、氧化性酸和氧化性酸等、应

该让学生知道盐酸>醋酸>碳酸。

关于碱,初中只要求几种常见的强碱,如NaOH、KOH、

Ca(OH)2等,不涉及弱碱,但简单介绍NH4的检验。

关于盐,初中也只简单介绍了几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可根据酸

跟碱是否完全被中和分类但不作要求,没有正盐、酸式盐的概念,学

生虽然初步认识了盐的组成,但是对盐的性质知之甚少。而高中则要

求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盐进行分类,从物质的组成认识盐可分

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和复盐,从物质的溶解性认识盐可分为可溶

性盐和不溶性盐,在盐类的水解中,还可以从盐所对应的酸、碱的电

离能力来分类等。学生很清楚盐分为可溶性盐和不溶性盐的依据,但

对于哪些盐可溶、哪些盐不溶可就迷糊了。

在初中已学溶液、浊液的基础上,高中介绍了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及其性质。在分散系的认识基础上,高中要求重新认识溶液,了

解溶液的组成。微粒大小是分散系分类的依据,也是影响性质的一个

因素,微粒大小是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

二、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知识断点的突破1.关于氧化物分类的教

建议在课本P25实践活动1中,设计下列问题,实行渗透性衔接

教学。(1)带领学生回忆C02和CaO的化学性质,并写出相应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2)从C02和CaO分别与酸或碱的反应不同,引导学生

分析得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并整合归纳酸性氧化物和

碱性氧化物的通性,(3)SO2是酸性氧化物,请写出S02与NaOH溶

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4)什么叫两性氧化物?AI2O3是两性氧化物,写出AI2O3分别与

H2SO4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关于分散系及其分类的教学

建议充分利用初中原有的学习情景素材,找准知识的衔接点进行

教学。(1)多媒体展示白云、晨雾、灰霾等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结合食盐、酒精、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讲解分散系、分散

质和分散剂等概念。(3)展示FeCI3溶液、Fe(OH)3胶体、Fe(OH)3浊

液三瓶样品,提出问题:①你能判断出哪瓶是浊液,哪瓶是胶体,哪

瓶是溶液吗?②你知道溶液和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吗?你是怎

样知道的?③演示实验:用光束照射上述三瓶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实

验现象,并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④你能知道溶液和胶体中分散质粒

子的大小吗?

播放有关胶体渗析的实验录象,得出结论。讲述化学史,胶体的

概念水到渠成。介绍生活中常见的胶体。

(4)重新定义溶液和浊液,分析溶液、胶体和浊液的组成。(5)演示

实验:Fe(0H)3胶体的制备。讲解实验的操作及注意事项。(6)归纳胶

体的性质、检验和提纯,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丁达尔效应。

第二节离子反应

高中化学要求从本质上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解决离子

大量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离子检验等问题。

一、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的知识断点

初中化学介绍了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是高中化学

中元素化合物的基石。高中要求站在类型通性的高度去理解复分解反

应,从离子反应的角度去理解复分解反应,由于初中不需要从电离的

角度认识酸、碱和盐等概念,不要求酸、碱和盐的通性,对复分解反

应的认识学生仅限于死记硬背几个具体反应,因此,面对高中要求的

徒然拔高,需要帮助学生整合归纳酸、碱和盐的通性,需要加强化学

方程式的训练。

初中教材上设计了几种常见物质的导电性实验及结论,分析解释

酸溶液、碱溶液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但是对这些初中都不作要求,

需要在思想方法上、知识上及时衔接。

碱和盐的溶解性、强酸和弱酸是学习离子反应的基础。

二、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知识断点的突破

1.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导电

(1)实验:盐酸、硫酸、硝酸、NaCI溶液、Na2CO3溶液、

NaOH溶液、KOH溶液、乙醇溶液的导电性

(2)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回答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归纳出电

离的概念。⑶动画模拟HCkH2s04、HN03、NaCI在水溶液中的

电离(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及注意事项、电荷守衡(5)引导学生从电离的

角度归纳出酸、碱和盐等概念。(6)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通过实验或具体反应,引导学生归纳酸碱盐的分类及其性质,

并解释酸溶液、碱溶液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

(1)酸的分类及其性质①分类:

a.从组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含氧酸和无氧酸b.从电离出氢离

子的数目: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c.从电离能力:强酸和弱酸,7

种强酸、盐酸>醋酸>碳酸②通性:

a.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b.与金属发生反应:置换反应

c.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碱+酸性氧化物-盐+水d.与碱反应:

酸+碱-盐+水

e.与盐反应:酸+盐-新酸+新盐(强酸制弱酸)(2)碱的分类及其

性质①分类

a.从溶解性: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b.从电离能力:强碱和弱碱,

4种强碱②通性

a.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b.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碱+酸性氧化物-盐+水c.与酸反应:

酸+碱-盐+水d.与盐反应:碱+盐-新碱+新盐(3)盐的分类及其

性质

①分类:从酸跟碱是否完全被中和:正盐、酸式盐、碱式盐②通

a.与某些金属反应:置换反应

b.与碱反应:

c.与某些酸的反应:

d,与某些盐反应:3,盐的溶解性

a.钾盐钠盐镀盐的溶解性

b.硝酸盐的溶解性c,氯化物的溶解性的溶解性

d.硫酸盐的溶解性其它盐的溶解性(如亚硫酸盐、硅酸盐等)可在

相关章节中介绍。4,酸式盐的性质可在钠的化合物中专门性衔接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化学从得氧失氧的角度介绍了氧化反应

和还原反应。高中化学要求多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其要求是①有

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等概念;②有关概念之间的

关系;③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即从得氧失氧的观点过度到化合

价升降的观点,再上升到电子转移的观点。

一、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的知识断点

化合价是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只有从本质上理解化合价,

才能将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转移建立联系。学生熟记元素的化合价,

并能很快标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是氧化还原反应教学顺利进

行的保障。而初中化学的要求是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并书写

常见物质的的化学式,不讲化合价的概念。对此,应加强化合价与化

学式的训练,补充原子和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

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化合价等。

二、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知识断点的突破

1.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前,进行化合价与化学式的训练,补充

(1)1-18号元素符号及元素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2)核外电子排布规

律。

(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4)离子

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5)化合价的定义(6)化合价的确定方法。

(7)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的原子结构的关系。

2.氧化还原反应的初高中衔接教学可按如下进行处理:(1)复习

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搞清概念之间的关系;(2)从化合价升降的

角度,引导学生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3)复习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的关系,带领引导从电子转移的角

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第四篇:1.1.1物质的分类导学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

化学必修一

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

学习目标

1.理解同素异形体、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概念,能根据物质

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能举例说明胶体的典型特征。

自主预习

L用树状分类法,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对物质如何分类?

2.初中介绍的常见氧化物有CO、82、P2O5、Na2O、SO2、

NO、MgO、CaO、Fe2O3、AI2O3等,其中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各有哪些?

3.请分别对分散系、胶体进行分类,并指明分类的依据。

4.当光束通过一些分散系时我们能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我们把这

种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你身边有哪些丁达尔效应?

课堂探究

主题

学习探究过程

概括提升

物质的分类

[学习任务1]

结合学案【自主预习】第1部分,展开自主探究。

[问题1-口只由一种元素形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

[问题1-2]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的分类标准是什么?这对你

认识单质、化合物的概念有何帮助?

[问题1-3]金刚石与石墨在元素组成及物质性质上有哪些异同点?

[学习任务2]

结合学案【自主预习】第2部分,展开合作探究。

[练习]结合以下信息,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

金属氧化物间有什么从属关系?

①Mn2O7+2KOH2KMnO4+H2O

②AI2O3+2KOH2KAiO2+H2O

单质:

化合物:

同素异形体:

分类的观点对我们认识物质有何帮助?

二、分散系

及其分类

[学习任务3]

结合学案【自主预习】第3部分,展开自主探究。

[问题2-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问题2-2]雾属于哪类胶体?请指出其中的分散质、分散剂。

续表

主题

学习探究过程

概括提升

三、胶体

[学习任务4]

自学课本P8实验1-L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学生实验1]Fe(0H)3胶体的制备

试剂

操作

化学方程式

【学生实验2】不同分散系性质的对比

分散系

激光笔照射后的现象

结论

Fe(0H)3胶体

CuS04溶液

泥水

[学习任务5]

[合作探究]

自学课本P9,展开合作探究。

为什么只有胶体会出现丁达尔效应?

提示:①提出你认为可能的原因。

②搜集证据,证明你的观点。

③得出结论。

(1)区分溶液和胶体的方法是什么?

(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3)解决原因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评价反馈

1.下列各组物质中才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氢气、冰、冰与水的"混合物"

B.白磷、浓硫酸、胆机

C.金刚石、大理石、氯化铁溶液

D.水银、干冰、盐酸

2.根据某种共性,可将C02、S02归为一类氧化物,下列物质中与它

们属于同一类的是()

A.CaC03

B.P2O5

C.CuO

D.KMnO4

3.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白酒

B.食盐水

C.淀粉溶液

D碘酒

4.胶体、浊液与溶液的本质区别在于()

A.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效应

B.分散质粒子是否带电荷

C.分散系是否稳定

D.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5.FeCI3溶液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都能透过滤纸

B.都呈红褐色

C.分散质粒子具有相同的直径

D.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6.常见的胶体有哪些?其中属于液溶胶的是哪些?

课堂小结

1.这节课对你认识陌生物质有何帮助?

2.如何判断一种分散系是胶体?请给出尽量多的方法。

3.化学学习中难免会遇到棘手的问题,你会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解

决它呢?

核心素养专练

1.分类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单质

氧化物

A

金刚石

H2SO4

烧碱

CaC03

B

黄铜

N02

HCI

石灰水

FeS04

C

碘酒

一氧化碳

H3PO4

NH3-H2O

NaCI

D

H2

Fe3O4

HN03

纯碱

小苏打

2.广义的氧化物是指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D.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3.FeCI3溶液、Fe(0H)3胶体、Fe(0H)3浊液是三种重要的分散

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Fe(0H)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

径为1-100

nm

B.分别用一束光透过三种分散系,只有Fe(OH)3胶体产生丁达尔效

C.三种分散系的颜色都相同,且均能与盐酸反应,具有吸附性

D.三种分散系均属于混合物

4.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①有尘埃的空气②稀硫酸③蒸储水

④墨水,能观察到有丁达尔效应的是0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FeCI3+3H2OFe(OH)31+3HCI

B.在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中,加热煮沸时间越长,越有利于胶体

的生成C.用平行光照射NaCI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Fe(0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并沉降,达到净水的

目的6•甲同学在实验室制备Fe(0H)3胶体才圜乍及现象如下:

①将烧杯中的蒸储水加热至沸腾;②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

FeCI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③继续加热,出现红褐色沉淀。

(1)上述三种分散系分别属于哪一类?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分别用一束光透过①②③三种分散系,会有什么现象?

(3)向②中滴加稀硫酸会有什么现象?

(4)乙同学认为向FeCI3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制取

Fe(0H)3胶体,你认为正确吗?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12酸性氧化物:C02、P2O5、S02;碱性氧化物:Na20、MgO、

CaO、Fe2O3o

3.(1)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

浊液。

(2)根据分散剂状态的不同,将胶体分为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

4.例如,当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或者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

林中时,都可以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

形成,也是丁达尔效应。

课堂探究

一、物质的分类

[问题1-1]不一定。

[问题1-2]物质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单质、化合物概念的外延是纯净

物。

[问题1-3]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性质不同,如金

刚石的硬度大,石墨的质地软。

陈习]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

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o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

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I2O3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

化物)。

[概括提升]

(1)只由一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

(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形成的纯净物

(3)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如金刚石、石墨和

C60;氧气和臭氧(03)。

(4)科学的分类,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有利于人们进行系统、深入

的研究。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问题2-1]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

nm0

[问题2-2]雾属于气溶胶,分散质是水、分散剂是空气。

三、胶体

[学生实验1]

试剂

操作

化学方程式

蒸储水、FeCI3饱和溶液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I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

色,停止加热

FeCI3+3H2OFe(OH)3(胶体)+3HCI

[学生实验2]

分散系

激光笔照射后的现象

结论

Fe(0H)3胶体

能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只有胶体会出现丁达尔效应

CuS04溶液

无明显现象

泥水

无明显现象

[合作探究]

①宏观性质是由微观结构决定的,胶体出现丁达尔效应可能是因为

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

nm0

②P9资料卡片,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可见光的波长,能使光

波发生散射。

③胶体出现丁达尔效应,是因为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

nm0

[概括提升]

(1)丁达尔效应

(2)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

nm

(3)发现问题一提出假设一证据推理一得出结论

[评价反馈]

1.DA项,冰与水的"混合物"是化合物,而非混合物;B项,浓硫酸

是混合物,胆矶是化合物;C项,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大理石是混

合物;D项,水银是单质,干冰是化合物,盐酸是混合物,符合题意。

2.BCO2、SO2、P2O5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3.C淀粉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

nm0

4.D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

5.A溶液和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都能透过滤纸;FeCI3溶液呈棕黄

色,Fe(OH)3胶体呈红褐色;FeCI3溶液中,Fe3+和CI-的直径都小于1

nm,而Fe(OH)3胶粒是由许多粒子组成的,直径在1-100

nm;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

6.气溶胶烟、云、雾。

固溶胶:有色玻璃。

液溶胶:牛奶、豆浆、蛋白质的水溶液、淀粉溶液、Fe(OH)3胶体、

墨水。

[课堂小结]

1.合理运用物质分类的观点,寻找同类物质组成、性质等的共性,举

一反三、类比迁移;寻找不同物质组成、性质等的差别,对比区别。

2.①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②丁达尔效应等胶体的性质。

3.例如,坚定信心,注重方法,用科学的态度学化学。合理应用解决原

因类问题的一般思路:发现问题一提出假设一证据推理一得出结论。

核心素养专练

l.AB项,黄铜、石灰水属于混合物,Ca(0H)2属于碱,错误工项,碘

酒属于混合物,错误;D项,纯碱属于盐,错误。

2.CA项,CO不是酸性氧化物,错误;B项,Mn2O7是酸性氧化物,

错误;D项,Mn2O7是酸性氧化物,AI2O3不是碱性氧化物,错误。

3.CA项,胶体区别于溶液或浊液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为

1-100

nm,正确;B项,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和浊液不会产生丁达尔

效应,正确;C项,只有胶体具有吸附性,FeCI3溶液和Fe(OH)3浊液没有

吸附性FeCI3溶液为棕黄色,而Fe(OH)3胶体和Fe(OH)3浊液都为红

褐色,错误;D项,溶液、胶体、浊液均属于混合物,正确。

4.C稀硫酸、蒸储水不属于胶体;有尘埃的空气、墨水均属于胶体,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5.DA项,胶体不标注"1",错误出项,加热时间过长,胶体可能产

生沉淀,错误;C项,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产生丁达尔效应,错

误;D项,胶体具有物理吸附作用,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正确。

6.(1)①分散系属于溶液,②分散系属于胶体,③分散系属于浊液,本

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2)②中产生一条光亮的通

路;①③无明显现象。(3)先出现红褐色沉淀,然后沉淀慢慢消失。(4)不

正确。向FeCI3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制得的是Fe(OH)3浊液。

解析:⑴①②③三种分散系分别为FeCI3溶液、Fe(OH)3胶体、

Fe(OH)3浊液,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2)胶体能产生

丁达尔效应,溶液和浊液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3)硫酸属于电解质,向

Fe(0H)3胶体中滴加稀硫酸会先出现红褐色沉淀,然后沉淀慢慢消失。

(4)向FeCI3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制得的是Fe(0H)3浊液。

第五篇: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物质的分类》,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

学法和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首先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物质的分类》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和化学反应的多样性是化学科学的客观存在,人们

要认识它们的规律性,就应该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别类的进行研究,

这既是化学科学的规律,也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因此化学的分

类是化学科学的一种基本方法。本节分为两部分,一是物质的简单分

类,二是分散系及其分类。物质的简单分类是对酸、碱、盐、氧化物

内容的回顾与提升;分散系及其分类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将混合物分为、

溶液、浊液、胶体,胶体是新知识。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析□了解常见的分类方

法: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

③知道依据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胶体④

知道胶体的性质,尤其丁达尔现象2.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采用合作

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

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

并进一步通过探究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

问题的方法。2.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体会掌握科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

效率和效果,体验活动探究的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增

强学习化学、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的兴趣。3.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常见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胶体的概念和性质

二、说教法(再说教法与学法)

1、实验促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

胶体的性质。

2、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

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3、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归纳,最终掌握

胶体的性质。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理解胶

体丁达尔效应在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说学法

在学法上,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的方

法。

四、说教学程序(最后说一下教学程序设计)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

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及其方法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让同学们回忆一下,如果走进超市,如何

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要的物品?去图书馆,如何快速找到我们所

需要的书?主要引导学生知道商品和图书是把某些相似的物质分在一

起。进而引入到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