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下列文化现象中,不属于地域文化差异体现的是:A.印度教和佛教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的宗教分布差异B.中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饮食口味差异C.北欧国家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建筑风格差异D.拉丁美洲国家与北美洲国家的政治制度差异2、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A.自然资源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气候条件D.人的年龄和性别3、下列哪一种地域文化与人口分布的关系描述有误?A、东亚农业文化区耕地多、劳动密集型农耕技术的需求导致养育多子族-群。B、南亚地区宗教信仰影响,信奉伊斯兰教的地区女性一般只有1-2个孩子。C、南欧地区由于气候温和,适合农业发展,因此人口密度和人口增长容易偏高。D、北欧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4、下列关于地域文化对人口迁移影响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一直大规模向西部高原移民,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就业机会丰富。B、中国的华北平原,历史上农业比较发达,民间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并非是大量移民的主要吸引因素。C、东南亚的华人社区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人口外迁现象。D、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吸引了大量人口迁移,主要是因其适宜的气候、良好的生活质量及就业机会丰富。5、在我国,以下哪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历史背景与其人口分布呈现高度的一致性?()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华东地区D.华南地区6、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促进我国人口的均衡发展?()A.加大对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经济快速发展B.严格控制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素质C.推动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D.鼓励大城市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7、以下哪种地理现象与人口分布密切相关?A.地形地貌B.气候条件C.经济发展水平D.交通条件8、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地域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A.气候条件B.历史背景C.民族构成D.宗教信仰9、地域文化的特性中,最突出的一点是通常会:A、随经济的发展而完全消失B、与自然环境完全无关C、体现出一定地域的特征D、不受政治影响10、人口分布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地域文化对人口分布没有任何影响B、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人口分布的均匀性C、地域文化对人口分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D、地域文化仅影响高级知识分子的分布11、在地理环境中,人口分布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以下哪种地域文化与人口分布关系最为密切?A.冰川冰盖与北极熊B.沙漠绿洲与回族文化C.高原地区与藏族文化D.乡村田园与水乡文化12、以下关于地域文化与人口分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速度快的地方,地域文化一定发达B.地域文化形成早的地方,人口密度一定高C.人口迁移对地域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具有重要影响D.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程度越高,地域文化越发达13、题干:在以下哪个地区,地域文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最为显著?A.东北平原B.长江三角洲C.黄土高原D.西藏高原14、题干: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地域文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A.民族地区的人口分布与民族文化紧密相关B.某些地区的人口分布受宗教信仰的影响C.某些地区的人口分布受地形地貌的限制D.某些地区的人口分布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15、下列地区中,哪种地域文化主要表现为宗教信仰与艺术成就的融合?A、江南水乡文化B、塞外草原文化C、藏传佛教文化D、黄土高原文化16、下列哪个国家或地区,其文化与人口结构有着显著的城市化特点,并且得益于地理环境导致的人口分布特征?A、日本B、孟加拉国C、尼泊尔D、加拿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曾是多个朝代的首都,该地区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材料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该地区人口密度不断提高,但人口分布不均,城市人口大量集聚,农村地区人口流失严重。问题:1.材料一中描述的地区是哪里?请简述其地理位置特点。2.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地区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第二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是我国部分地区的传统民居分布图。(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传统民居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2)以材料一中某一种传统民居为例,说明其建筑特点及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3)结合所学知识,探讨地域文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第三题题目:请分析影响中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地域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举例说明其具体表现。《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下列文化现象中,不属于地域文化差异体现的是:A.印度教和佛教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的宗教分布差异B.中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饮食口味差异C.北欧国家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建筑风格差异D.拉丁美洲国家与北美洲国家的政治制度差异答案:D解析:选项A、B、C都体现了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印度教和佛教的宗教分布差异体现了宗教文化在不同地域的传播与影响;中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饮食口味差异体现了地理环境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北欧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建筑风格差异体现了不同气候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特点。而政治制度通常属于国家制度范畴,不直接体现地域文化的差异。因此,正确答案是D。2、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A.自然资源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气候条件D.人的年龄和性别答案:D解析:人口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气候条件等。自然资源是人口分布的物质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人口的迁移和分布,气候条件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而人的年龄和性别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口结构,但不是决定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因此,正确答案是D。3、下列哪一种地域文化与人口分布的关系描述有误?A、东亚农业文化区耕地多、劳动密集型农耕技术的需求导致养育多子族-群。B、南亚地区宗教信仰影响,信奉伊斯兰教的地区女性一般只有1-2个孩子。C、南欧地区由于气候温和,适合农业发展,因此人口密度和人口增长容易偏高。D、北欧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答案:C解析:南欧地区虽然气候适宜农业发展,但其人口密度和人口增长率并不特别高,尤其是典型的地中海沿岸国家,更注重个体生活质量,人口并不一定因为农业的便利条件就必然上升,随着现代化进程,很多地区的人口增长率甚至有所下降。主要影响人口密度和增长的因素还包括经济发展、生育政策、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4、下列关于地域文化对人口迁移影响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一直大规模向西部高原移民,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就业机会丰富。B、中国的华北平原,历史上农业比较发达,民间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并非是大量移民的主要吸引因素。C、东南亚的华人社区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人口外迁现象。D、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吸引了大量人口迁移,主要是因其适宜的气候、良好的生活质量及就业机会丰富。答案:D解析:选项A描述不当,目前并没有大规模的东南沿海地区居民向西迁移的情况。中国人口流动多数为区域内的迁移。B选项虽然有提及吃苦耐劳的地区特性,但这一因素并不是大规模移民的主要吸引因素。C选项中,虽然东南亚华人经济上取得成功,但移民期确实存在华人大量外迁至其他国家的现象。D描述的情况是准确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确实由于其气候宜人、生活质量和就业机会丰富而吸引了大量人口迁移。5、在我国,以下哪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历史背景与其人口分布呈现高度的一致性?()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华东地区D.华南地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地域文化的区域差异性。华南地区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同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岭南文化、广东话和潮汕文化等,这些因素使得其人口分布与地域文化高度一致。其他选项地区虽然也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但与人口分布的一致性不如华南地区明显。故选D。6、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促进我国人口的均衡发展?()A.加大对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经济快速发展B.严格控制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素质C.推动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D.鼓励大城市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于我国人口均衡发展的认识。鼓励大城市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可以缓解大城市人口压力,减轻城市基础设施压力,同时促进中小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A项的措施可能会导致人口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加剧大城市的问题;B项的措施可能难以全面实施;C项的措施能够提高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但对于城市人口均衡发展作用有限。综上所述,D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措施。故选D。7、以下哪种地理现象与人口分布密切相关?A.地形地貌B.气候条件C.经济发展水平D.交通条件答案:B解析:气候条件对人口分布有重要影响。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吸引人口聚集;而恶劣的气候条件则可能限制人口分布。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地区由于湿热的气候条件,吸引了大量人口居住;而极地气候地区由于极端的寒冷,人口分布较少。因此,选项B正确。8、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地域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A.气候条件B.历史背景C.民族构成D.宗教信仰答案:A解析:气候条件对地域文化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但并非主要因素。影响地域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历史背景、民族构成、宗教信仰等。例如,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民族构成复杂,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而宗教信仰也是地域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选项A不是影响地域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9、地域文化的特性中,最突出的一点是通常会:A、随经济的发展而完全消失B、与自然环境完全无关C、体现出一定地域的特征D、不受政治影响答案:C解析: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区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现象。它通常能够体现出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社会习俗等多方面特征,因此C选项正确。10、人口分布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地域文化对人口分布没有任何影响B、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人口分布的均匀性C、地域文化对人口分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D、地域文化仅影响高级知识分子的分布答案:C解析:地域文化包括了特定地区的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人口在该地区内的分布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答案选C。11、在地理环境中,人口分布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以下哪种地域文化与人口分布关系最为密切?A.冰川冰盖与北极熊B.沙漠绿洲与回族文化C.高原地区与藏族文化D.乡村田园与水乡文化答案:B解析:沙漠绿洲区域,由于水源较为稀缺,回族文化中回民善于农耕,利用有限的水源发展农业生产,形成了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故与人口分布关系最为密切。其他选项中,冰盖与北极熊、高原地区与藏族文化、乡村田园与水乡文化虽然也存在一定关系,但与人口分布的密切程度不如B选项。12、以下关于地域文化与人口分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速度快的地方,地域文化一定发达B.地域文化形成早的地方,人口密度一定高C.人口迁移对地域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具有重要影响D.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程度越高,地域文化越发达答案:C解析:人口迁移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对地域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选项C正确。选项A、B、D存在片面性,不能全面反映地域文化与人口分布的关系。13、题干:在以下哪个地区,地域文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最为显著?A.东北平原B.长江三角洲C.黄土高原D.西藏高原答案:B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进程快,吸引了大量人口迁移。地域文化在此地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选择B选项。14、题干: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地域文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A.民族地区的人口分布与民族文化紧密相关B.某些地区的人口分布受宗教信仰的影响C.某些地区的人口分布受地形地貌的限制D.某些地区的人口分布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答案:C解析:选项A、B和D都是地域文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而选项C提到的是地形地貌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不属于地域文化的影响,因此选择C选项。15、下列地区中,哪种地域文化主要表现为宗教信仰与艺术成就的融合?A、江南水乡文化B、塞外草原文化C、藏传佛教文化D、黄土高原文化答案:C解析:藏传佛教文化在青藏高原地区占据重要地位,这一文化不仅涵盖了深厚的宗教信仰,还包括丰富多彩的艺术成就,如佛教壁画、雕塑等,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16、下列哪个国家或地区,其文化与人口结构有着显著的城市化特点,并且得益于地理环境导致的人口分布特征?A、日本B、孟加拉国C、尼泊尔D、加拿大答案:A解析:日本作为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具有典型的城乡人口分布特征,由于四面环海、地形多样,导致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和岛屿,这与选项A相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曾是多个朝代的首都,该地区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材料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该地区人口密度不断提高,但人口分布不均,城市人口大量集聚,农村地区人口流失严重。问题:1.材料一中描述的地区是哪里?请简述其地理位置特点。2.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地区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答案:1.材料一中描述的地区是北京。其地理位置特点是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东临渤海,有“三大水系”(海河、辽河、滦河)流经该地区。2.该地区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包括: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生活条件较好,导致部分人口倾向于在城市生活;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导致人口流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待遇差异大,也是农村人口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指定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和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对于第一问,通过阅读材料一,可以明确指出该地区是北京,并总结出其地理位置特点。对于第二问,考生需要结合材料二,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可以从经济社会、自然条件、政策导向等多个角度分析,如城市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农村地区条件相对落后等。在回答时,应尽量结合材料,给出具体的阐述。第二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是我国部分地区的传统民居分布图。(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传统民居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2)以材料一中某一种传统民居为例,说明其建筑特点及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3)结合所学知识,探讨地域文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答案:(1)影响因素:气候(气温、降水)、地形(海拔、坡度)、土壤、水源、历史等。(2)以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为例:建筑特点:窑洞主要利用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成半地穴式住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窑洞冬暖夏凉,保温性能好,适应了黄土高原地区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3)地域文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地域文化会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影响人口的分布。例如,传统农耕文化在平原地区较为发达,人口分布较为集中;而草原文化在草原地区较为盛行,人口分布相对分散。此外,一些具有特殊地域文化的地方,如渔村、矿区等,也会吸引特定的人口聚集。解析:本题考查了地域文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分析影响因素,并以具体案例说明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及其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解题时,首先要明确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然后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特点,最后讨论地域文化对人口分布的具体影响。第三题题目:请分析影响中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地域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户外用品销售代理及品牌合作合同2篇
- 临时场地租赁协议2024版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家乐餐饮承包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年薪制员工聘用合同书:行业特定版
- 二零二五年度居民供水用水节能减排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生物制药研发人员聘用劳动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个人小户型房产买卖合同附带房产过户手续指导3篇
- 2025年食品生产HACCP体系审核与认证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石材加工及供应合同范本3篇
- 人力资源 -人效评估指导手册
- 大疆80分钟在线测评题
- 2023年成都市青白江区村(社区)“两委”后备人才考试真题
- 2024中考复习必背初中英语单词词汇表(苏教译林版)
- 海员的营养-1315医学营养霍建颖等讲解
- 《现代根管治疗术》课件
- 肩袖损伤的护理查房课件
- 2023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二模数学试卷
- 公司差旅费报销单
- 2021年上海市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精校word打印版)
- 八年级上册英语完形填空、阅读理解100题含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