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A、位于银河系的中心B、位于银河系内,第三条旋臂上C、位于仙女座星系附近D、位于local星系的边缘2、关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B、地球是离太阳最远的行星C、地球是位于水星与木星之间的一颗主要行星D、地球是位于土星内部的卫星行星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之一是()A.地球上的不同地方在同一时刻正经历正午太阳高度最大B.地球上各个地方都有昼夜更替的现象C.产生时差,即地球东西两半球同一时间呈现不同时间D.导致地球赤道地区降水量丰富4、关于地球的形状,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地球是一个完整的圆形B.地球是一个完全扁平的球体C.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D.地球的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5、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描述,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自东向西B.自南向北C.自西向东D.自北向南6、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形状最接近于下列哪种几何图形?A.圆形B.椭圆形C.抛物线D.双曲线7、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从西向东B.从东向西C.既有自西向东,也有自东向西D.与公转方向一致8、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大约是()A.24小时B.48小时C.365天D.730天9、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标志是()。A、耀斑B、黑子C、日珥D、日冕10、下列哪个行星的距离地球最近()。A、金星B、火星C、水星D、木星11、地球的形状是由什么因素形成的?A.地球的内部构造B.重力作用C.水平运动D.地质运动12、下面哪个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春季和秋季的转换B.冰川的融化C.昼夜更替D.地球表面的风13、题干:关于地球的形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是一个完美的球体B.地球是一个略扁的球体C.地球是一个梨形D.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14、题干:关于地球自转的周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B.地球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C.地球自转周期为1天D.地球自转周期为1年15、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最准确的是()。A、正球体B、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C、椭球体D、不规则的球体16、关于地球上不同经度地区的时间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东经度地区的时间总是比西经度地区的时间晚B、同一纬度地区的时间总是相同的C、不同经度地区的时间差异来源于当地正午时太阳的高度角不同D、地球上时间差异的产生是由于地球自转导致的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结合课本材料,阐述地球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并说明这些条件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第二题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地球自转示意图材料二:地球公转示意图【问题】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分别是多少?它们对地球的地理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第三题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原因及地球自转方向对昼夜交替的影响。要求:答题时要结合所学的地球自转知识,写出地球昼夜交替的产生原因,以及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A、位于银河系的中心B、位于银河系内,第三条旋臂上C、位于仙女座星系附近D、位于local星系的边缘答案:B解析: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内包含三条主要旋臂,地球所在的太阳系位于第三条旋臂上。2、关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B、地球是离太阳最远的行星C、地球是位于水星与木星之间的一颗主要行星D、地球是位于土星内部的卫星行星答案:C解析:地球位于太阳系中火星和木星之间,是一颗主要行星。它不是太阳系内最接近或最远离太阳的行星。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之一是()A.地球上的不同地方在同一时刻正经历正午太阳高度最大B.地球上各个地方都有昼夜更替的现象C.产生时差,即地球东西两半球同一时间呈现不同时间D.导致地球赤道地区降水量丰富答案:C解析: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心旋转,这个运动产生了时差现象,即地球东西两半球同一时间呈现不同时间。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A和B描述的是地球自转的另一种表现——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但它们并不是选项中指出的自转直接的地理现象。选项D描述的是地球地理环境的现象,与地球自转无直接关系。4、关于地球的形状,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地球是一个完整的圆形B.地球是一个完全扁平的球体C.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D.地球的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答案:C解析:地球的形状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这种形状被称为“地球椭球体”。选项C正确描述了地球的实际形状。选项A和B都是错误的,因为地球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圆形或完全扁平的球体。选项D虽然提到了地球的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但没有提及地球的形状不规则这一关键点。5、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描述,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自东向西B.自南向北C.自西向东D.自北向南答案:C解析: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自西向东旋转,这决定了地球上昼夜更替的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与从北极上空观察到的顺时针方向相反,即逆时针方向,因此正确答案为C。6、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形状最接近于下列哪种几何图形?A.圆形B.椭圆形C.抛物线D.双曲线答案:B解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这是根据开普勒定律得出的结论。虽然这个椭圆非常接近圆形,但是严格来说,它还是一个轻微扁平的椭圆形。因此,正确答案为B。7、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从西向东B.从东向西C.既有自西向东,也有自东向西D.与公转方向一致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这种自转使得地球上的物体产生向东的惯性力,也就是科里奥利力,对地球上的气象、海洋等自然现象有重要影响。8、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大约是()A.24小时B.48小时C.365天D.730天答案:C解析: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大约是365天,即一年。这个周期决定了地球上的季节变化,如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公转速度在不同位置上有所不同,由于地球的椭圆轨道,近日点(1月4日左右)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7月4日左右)公转速度较慢。9、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标志是()。A、耀斑B、黑子C、日珥D、日冕答案:B解析:太阳活动主要包括黑子、耀斑、日珥和日冕物质抛射等,其中黑子是最主要的标志,它是太阳表面温度相对较低、看起来较暗的区域。10、下列哪个行星的距离地球最近()。A、金星B、火星C、水星D、木星答案:A解析:在太阳系中,从内到外的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等。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11、地球的形状是由什么因素形成的?A.地球的内部构造B.重力作用C.水平运动D.地质运动答案:B解析:地球的形状是由重力作用形成的。地球内部的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向中心集中,使得地球从外部看呈现出扁球形。12、下面哪个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春季和秋季的转换B.冰川的融化C.昼夜更替D.地球表面的风答案:C解析: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旋转一周所产生的运动,这个运动使得地球上的地parece形成昼夜更替的地理现象。春季和秋季的转换、冰川的融化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太阳辐射变化导致的,而地球表面的风则是受到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的影响。13、题干:关于地球的形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是一个完美的球体B.地球是一个略扁的球体C.地球是一个梨形D.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答案:D解析:地球的形状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也不是略扁的球体或梨形,而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使得地球的形状呈现为赤道略微膨胀,两极略微扁平。14、题干:关于地球自转的周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B.地球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C.地球自转周期为1天D.地球自转周期为1年答案:B解析: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这个周期被称为恒星日,是地球相对于遥远恒星自转一周的时间。而24小时是一个太阳日,是地球相对于太阳自转一周的时间。因此,选项B正确。15、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最准确的是()。A、正球体B、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C、椭球体D、不规则的球体答案:B解析:地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正球体,因为它是一个椭球形,但由于地球赤道隆起较多,形成了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16、关于地球上不同经度地区的时间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东经度地区的时间总是比西经度地区的时间晚B、同一纬度地区的时间总是相同的C、不同经度地区的时间差异来源于当地正午时太阳的高度角不同D、地球上时间差异的产生是由于地球自转导致的答案:D解析:地球自转导致地球上东边的地区比西边的地区先看到太阳,因此时间会逐渐递增。所以东经度地区的时间并不总是比西经度地区的时间晚,而是取决于两地的经度差。同一纬度地区由于经度不同,时间也不同。正午时太阳的高度角在同纬度地区是相同的,所以选项C错误。时间差异是因为地球绕自身轴旋转,形成了东早西晚的现象。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结合课本材料,阐述地球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并说明这些条件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答案:地球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有四个方面:1.必须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环境。地球拥有一个厚实的臭氧层,它能够吸收大量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保护地球表面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此外,地球的大气中含有适宜的氧气含量,以及其他对于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2.必须有液态水。地球表面大约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形成了广阔的海洋、湖泊和河流等水体。液态水是所有已知生命的生命活动必需的环境条件之一。3.必须有适合的温度范围。地球距离离太阳适中,使得地球表面温度适宜,不太热也不太冷,有助于生物生存和繁殖。4.必须有稳定的太阳辐射。地球所在的位置使得它能够接收到稳定的热量,为地球表面的生物提供能源。这些基本条件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如下:1.地球的纬度位置决定了温度条件。赤道附近地区气候温暖,适合生物生存。而两极地区气候寒冷,生物生存条件有限。2.海陆分布影响水分条件。海洋面积广阔,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陆地上有河流、湖泊等水体,为生物提供了水源。3.海拔高度、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大气环境和温度条件。例如,高山地区气温低、空气稀薄,生物生存环境相对较差。解析:本题目要求考生阐述地球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并结合课本材料说明这些条件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首先,考生需要掌握地球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四个方面:大气环境、液态水、温度范围和太阳辐射。其次,考生需要了解这些条件在地球上的具体分布,如纬度、海陆分布、海拔高度等,以及它们对生物生存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考生可得出本题目的答案。第二题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地球自转示意图材料二:地球公转示意图【问题】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分别是多少?它们对地球的地理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1.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时区差异等;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24小时),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自转影响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地球公转影响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和五带的形成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通过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区分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和现象,避免混淆。第三题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原因及地球自转方向对昼夜交替的影响。要求:答题时要结合所学的地球自转知识,写出地球昼夜交替的产生原因,以及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交替之间的关系。答案:地球昼夜交替的原因:1.地球自转的自然现象:地球自西向东绕着自身的轴线进行自转,这一过程导致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相继受到太阳照射或是背离太阳照射的现象。2.地球表面的差异:地球表面可以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由于地球自转,使每一半球时而面向太阳(为白天即昼),时而背离太阳(为黑夜即夜),进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自转方向对昼夜交替的影响:1.自西向东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因此地球上的任何地点从夜晚转向白昼的时间顺序是沿此方向依次递进的。例如,从广州到上海再到北京,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个地点滞后于前一个地点进入白昼。2.自转周期的影响:地球自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医疗物资追踪与追溯系统
- 健康管理与预防医学领域
- 2025年双酚A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中国圆盘式硅藻土过滤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取暖器控制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企业内外部协作的区块链解决方案探讨
- 2025年中国双排封闭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双付猪肠衣数据监测报告
- 保障科研和信息安全间的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案探讨
- 河南高三会考试卷及答案
- 志愿者知识竞赛题库二
- uwave微波腔体滤波器分析综合专用软件
- 排土场灾害防治技术
- 消防设施安全操作规程
- 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理生态
- 项目三任务1知识点1课程思政√
- 08K507-1 管道与设备绝热-保温(有水印)
- 公差叠加计算表
- 中国政法知识产权诉讼专题讲座:知识产权诉讼攻防策略与技巧
- 血栓弹力图在ICU应用
- MT 491-1995煤矿防爆蓄电池电机车通用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