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1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八年级〔下〕段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的是〔〕A.烟雾弥漫 B.香气扑鼻 C.雪花飞舞 D.尘土飞扬2.家庭厨房使用的不锈钢铲子,手柄由木质材料制成,主要是由于木质材料的〔〕A.隔热性好 B.绝缘性好 C.密度大 D.硬度大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打足气的气球,即使将口系紧,气球也会逐渐变小.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B.墨汁滴到清水中,过一会儿,看到了墨迹散开,这说明了墨汁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C.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碳素笔画出的一条线由许多颗粒组成,这些颗粒是分子D.摩擦起电现象和汤姆生发现了电子,都说明了原子是可分的4.甲、乙、丙、丁四个轻小物体,丁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一样,甲和丙互相排斥,丙和乙互相吸引,而乙和丁也互相排斥,那么〔〕A.甲、丙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丙带负电,乙带正电C.乙、丙带正电,甲带负电 D.丙或乙可能不带电5.以下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6.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用铝和铜各做一个实心球,那么以下情况不可能的是〔〕A.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大B.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小C.铝球的体积比铜球大,但质量比铜球小D.铝球的体积比铜球小,但质量比铜球大7.在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各施一个3N的拉力而使弹簧测力计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A.0 B.3N C.6N D.无法判断×103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和,制成后让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3kg、和54kg,质量检查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那么这三个正方体〔〕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B.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D.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9.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以下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的形变产生的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的形变产生的C.地面对物体施加了向上的弹力和支持力D.物体离开了地面,支持力没有了,弹力仍然存在×103kg/mA.增加 B.减少 C.增加 D.减少11.在以下各项估算中:①空气的密度约/m3,教室的空气质量约250kg;②一个成年人的体积大约60dm3;③×10﹣10m;④1000N的拉力.与实际相符的是〔〕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2.把质量一样的水和水银一起倒入一圆柱形容器中,它们的总高度是73cm〔ρ水银=/cm3〕,此时水银柱的高度是〔〕A.5cm B.C. D.缺少条件,无法计算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13.初春南京的梅花山上,处处飘溢着梅花香,这是现象;气温高时,这种香味更浓,说明温度越高,.14.〔1〕如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构造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是由和组成的,原子核由中子和组成.〔2〕摩擦起电的本质是;清扫房间时,小刚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这是因为他擦过的镜面因而带了电,带电体有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15.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足球对草地的压力使草地发生,运发动用力踢足球,这个力改变了足球的,当足球在空中运动时,运发动对足球〔选填“有〞、“没有〞〕力的作用,理由是这个力存在的条件是.16.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头,冰和石头的总质量是64g,总体积是3.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能够浸没于水中.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假设容器的底面积为10cm2,那么熔化前冰的质量为g,石头的密度为kg/m3.〔ρ冰=/cm3〕17.有这样一课题:杆秤加一些小配件,你是否就可以设计制造出一杆能测出液体密度的杆秤呢?小亮看到这个课题后,经过论证和试验,在秤盘中放一个容积为500mL、质量为200g的玻璃容器,然后在杆秤的某些刻度上标上密度值,就制成了一杆简单而实用的液体密度秤〔如下图〕.只要在玻璃容器中加500mL的待测液体,就可以直接“称〞出该液体的密度.在这杆秤上,密度为“0〞刻度应标在原刻度为kg处.密度为1g/cm3应标在原刻度为kg处,杆秤上“〞刻度处对应的密度值为kg/m3.18.胶水能够用来粘东西,这是因为,而且粘好胶水让胶水干了后才能粘得牢,这是因为.三、简答题19.“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下图.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2〕假设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那么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20.质量为68克的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184克,假设先在瓶中放的一块金属,然后再装满水,总质量为218克.求:〔1〕瓶子的容积;〔2〕金属块的体积;〔3〕金属块的密度.21.学习了密度知识以后,小明和小华用做了如下实验:〔1〕他们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那么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g,酱油的密度为kg/m3.他们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选填“偏大〞或“偏小〞〕.〔2〕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教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一样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②将一个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④那么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水的密度为ρ水〕④小明针对③中小华的实验设计进展评估后,认为小华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你认为该不妥之处是:.〔3〕他们想测量一元硬币的密度.设计了如下的步骤:A.用天平测出10枚硬币的总质量m1;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2;C.向杯中加适量水,用天平测出杯水总质量为m3;D.将10枚硬币放入盛水杯中,在水面处做上标记,再捞出10枚硬币;E.向杯中加水到标记处,用天平称出总质量为m4.①上述步骤中可以省去的一步是;②实验中,用了10枚硬币,而不是l枚,这样做的优点是;③他们测出的硬币的密度是〔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④实验中将硬币从水中捞出时会沾水,这会使实验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22.陈明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钩码,做“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实验.下表是陈明同学收集的实验数据.弹力/N0弹簧总长度/cm弹簧伸长量/cm0〔1〕请你帮助陈明同学完成上表的空白处.〔2〕根据表中数据描点,在图的坐标中画出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图.〔3〕分析实验数据或从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图,你可得到的结论:.〔4〕此实验结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是:.〔5〕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在端点断裂了,把断裂的那一小段去掉,将剩余局部重新安排好,并校准零点,用这个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为测量值甲,与断裂前的测量值乙比拟,甲乙.23.阅读材料,然后答复下面问题.看到图中的情形,很多人认为图中的女士一定是位大力士,不然怎能如此轻松地单手扛起一辆自行车呢!其实不然,这位女士能如此轻松地单手扛起一辆自行车,不是因为自己的力气大,而是因为她举起的是一种碳纤维自行车,车本身的质量很小.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它的密度不到钢的,但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是钢的7~9倍,抗拉弹性模量亦高于钢.利用碳纤维可以制造8、9kg左右的轻量自行车,这种轻量自行车登坡顺利而爽快,不会像一些轻的铝合金车架,登坡时感到有一种向后拉的力量.目前,碳纤维越来越显示出在工上的广阔应用前景.〔1〕碳纤维材料已被广泛应用在羽毛球拍上,这种应用与以下碳纤维的哪种物理属性无关A.密度小B.弹性好C.韧性好D.导电性好〔2〕对一根用新材料制成的碳纤维M进展抗拉测量,探究它的伸长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现选用这种材料制成样品进展测试,得到不同情况下得伸长量如表所示:序号长度横截面积不同拉力下的伸长量250N500N750N1000N11m222m231m2①要探究拉力一定时,材料的伸长量与样品的长度关系,应选序号,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样品受拉力作用后,其伸长量与样品的长度成比.②要探究拉力一定时,材料的伸长量与样品的横截面积关系,应选序号,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样品受拉力作用后,其伸长量与样品的横截面积成比.③根据上述探究结果可知,这种材料的伸长量与有关.×103kg/m3锰钢材料来制作,同一车架的质量要增加,那么该品牌碳纤维自行车架质量为多少kg?〔ρ碳×103kg/m3,ρ钢×10
2021-2021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八年级〔下〕段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的是〔〕A.烟雾弥漫 B.香气扑鼻 C.雪花飞舞 D.尘土飞扬【考点】GV:分子的运动.【分析】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扩散现象证明分子作无规那么的运动.【解答】解:烟雾弥漫、雪花飞舞、尘土飞扬都是肉眼看的见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而香气扑鼻是微观上的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应选B.2.家庭厨房使用的不锈钢铲子,手柄由木质材料制成,主要是由于木质材料的〔〕A.隔热性好 B.绝缘性好 C.密度大 D.硬度大【考点】21:物质的根本属性.【分析】木质材料的隔热性能、绝缘性能都比拟好.【解答】解:家庭厨房使用的不锈钢铲子,手柄由木质材料制成,主要是由于木质材料的隔热性能好.应选A.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打足气的气球,即使将口系紧,气球也会逐渐变小.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B.墨汁滴到清水中,过一会儿,看到了墨迹散开,这说明了墨汁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C.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碳素笔画出的一条线由许多颗粒组成,这些颗粒是分子D.摩擦起电现象和汤姆生发现了电子,都说明了原子是可分的【考点】GV:分子的运动;31: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分析】〔1〕分子运动是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2〕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子发生了转移;电子是汤姆生发现的,从而提醒了原子的构造.【解答】解:A、打足气的气球,即使将口系紧,气球也会逐渐变小.这说明了分子在存在间隙,气体通过分子间隙跑掉了,故A错误;B、墨汁滴到清水中,过一会儿,看到了墨迹散开,是墨汁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的结果,故B正确;C、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碳素笔画出的一条线由许多颗粒组成,是宏观的物体,不是分子,故C错误;D、摩擦起电现象是电子发生了转移;电子是汤姆生发现的,从而提醒了原子的构造,说明了原子是可分的,故D错误.应选B.4.甲、乙、丙、丁四个轻小物体,丁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一样,甲和丙互相排斥,丙和乙互相吸引,而乙和丁也互相排斥,那么〔〕A.甲、丙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丙带负电,乙带正电C.乙、丙带正电,甲带负电 D.丙或乙可能不带电【考点】H9: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分析】〔1〕正负电荷的规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2〕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时,带电体还可以吸引轻小物体.【解答】解: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丁带有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一样的电荷,即丁带正电,乙和丁也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乙带正电;丙和乙互相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和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可知:丙带负电或不带电.甲和丙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甲和乙都是带电体,所以丙不会不带电,一定是带负电,所以甲也带负电.应选B.5.以下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考点】71:弹力.【分析】弹力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两物体直接接触,二是物体要发生弹性形变.【解答】解:A、产生弹力的条件之一是物体必须相互接触,不相互接触,无法产生弹力的作用.此选项错误;B、不接触的物体,不会产生弹力,接触的物体必须发生弹性形变,才会产生弹力.此选项正确;C、相互挤压或拉伸的物体之间都有弹力.此选项错误;D、符合产生弹力的条件:相互接触,互相挤压产生形变.此选项正确.应选D.6.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用铝和铜各做一个实心球,那么以下情况不可能的是〔〕A.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大B.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小C.铝球的体积比铜球大,但质量比铜球小D.铝球的体积比铜球小,但质量比铜球大【考点】2B: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做成实心球,由密度公式可知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体积一样时,铝球的质量比铜球的质量小;②铝球的体积比铜球的体积稍大,铝球的质量可能比铜球小;③铝球的体积比铜球的体积大很多,铝球的质量可以比铜球大;④铝的体积比铜球的体积小很多,铝球的质量可以比铜球小.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大铝球的体积比小铜球的体积大,大铝球的质量可以比铜球大,所以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大,有这种可能;B、小铝球的体积比大铜球的体积小,小铝球的质量可以比铜球小,所以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小,有这种可能;C、因为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实心铝球的体积比实心铜球的体积稍大,铝球的质量可能比铜球小,所以铝球的体积比铜球大,但质量比铜球小有这种可能;D、铝球的体积比铜球小,那么铝球的质量一定比铜球小;所以铝球的体积比铜球小,但质量比铜球大,不可能.应选D.7.在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各施一个3N的拉力而使弹簧测力计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A.0 B.3N C.6N D.无法判断【考点】7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分析】解此题需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显示的是和弹簧相连的挂钩上的力的大小.【解答】解: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分别用3N的力拉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测力计示数为挂钩一侧的拉力大小,即为3N.应选:B.×103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和,制成后让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3kg、和54kg,质量检查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那么这三个正方体〔〕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B.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D.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考点】2I: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2A:密度的计算.【分析】先分别算出甲、乙、丙三个正方体的体积,然后用它们的质量除以它们的体积算出它们各自的密度,最后将算得的密度与铝的密度进展比拟:相等的为合格品,比铝的密度小的是废品〔混入空气,那么在一样体积情况下,质量会变小,所以密度会变小〕,剩下的那一个就是次品.【解答】解:甲的体积:V甲=××=3,那么甲的密度:ρ甲===3×103kg/m3;乙的体积:V乙=××=3,那么乙的密度:ρ乙==×103kg/m3;丙的体积:V丙=××=3,那么丙的密度:ρ丙===2×103kg/m3.因为ρ乙=ρ铝,所以乙是合格品;因为ρ丙<ρ铝,所以丙是废品;因为ρ甲>ρ铝,所以甲是次品.应选C.9.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以下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的形变产生的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的形变产生的C.地面对物体施加了向上的弹力和支持力D.物体离开了地面,支持力没有了,弹力仍然存在【考点】71:弹力.【分析】解答此题应掌握: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后想要恢复原状而对和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解答】解:A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而产生了向下压地面的力,故A错误,B正确;CD、地面对物体施加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而产生了向上的支持力,支持力就是弹力,支持力没有了,弹力也没有了,故CD错误.应选B.×103kg/mA.增加 B.减少 C.增加 D.减少【考点】2A:密度的计算;22:质量与其特性;2B: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水凝固后,质量不变,冰的密度减小,体积变大,根据公式m=ρV可计算出变化的体积.【解答】解:因为质量不变,所以m=ρ水V水=ρ冰V冰,所以,增加了.应选C.11.在以下各项估算中:①空气的密度约/m3,教室的空气质量约250kg;②一个成年人的体积大约60dm3;③×10﹣10m;④1000N的拉力.与实际相符的是〔〕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考点】2B:密度公式的应用;63:长度的估测;6E:力的概念.【分析】此题考察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①空气的密度在/m3左右.教室的长、宽、高分别在8m、8m、3m左右,教室中空气的质量在m=ρV=/m3×m×8m×3m≈250kg左右;②×103kg/m3×103kg/m3左右.成年人的质量在60kg左右,体积在V===3=60dm③×10﹣6m④“钧〞是古代质量单位,一钧=30斤=15kg,1千钧=30000斤=15000kg,受到的重力为G=mg=15000kg××104N.所以符合实际的是①②.应选A.12.把质量一样的水和水银一起倒入一圆柱形容器中,它们的总高度是73cm〔ρ水银=/cm3〕,此时水银柱的高度是〔〕A.5cm B.C. D.缺少条件,无法计算【考点】2B: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知道水和水银的密度,并且质量一样,根据密度公式得出二者的体积关系;从而得出二者的高度关系,又知道它们的总高度,进一步求水银柱的高度.【解答】解:ρ水=1g/cm3,ρ水银=/cm3,因为ρ=,m水=m水银=m,所以水和水银的体积之比:V水:V水银=:=ρ水银:ρ水=/cm3:1g/cm3=13.6:1;因为V=Sh,水和水银一起倒入同一容器,所以水和水银的高度之比:h水:h水银=:=V水:V水银=13.6:1,由题知,h水+h水银=73cm,所以h水=73cm﹣h水银,那么〔73cm﹣h水银〕:h水银=13.6:1,解得:h水银=5cm.应选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13.初春南京的梅花山上,处处飘溢着梅花香,这是扩散现象;气温高时,这种香味更浓,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考点】GW:扩散现象.【分析】解答此题需掌握:扩散现象是分子不停的做无规那么运动的结果,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解答】解:初春南京的梅花山上,处处飘溢着梅花香,这是花的香味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那么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气温越高时香味更浓,这是因为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故答案为:扩散;分子运动越剧烈.14.〔1〕如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构造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2〕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发生了转移;清扫房间时,小刚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这是因为他擦过的镜面因摩擦而带了电,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考点】32:原子的核式模型;H6:摩擦起电;H7:摩擦起电的实质.【分析】〔1〕分析图示情景,根据原子与原子核构造的知识分析答题;〔2〕物体有时摩擦过后,会由于摩擦起电,而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解答】解:〔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转移;用干绸布擦拭穿衣镜,擦过的镜面很容易吸上细小绒毛,这是由于此时的镜面因摩擦而带了电,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答案为:〔1〕原子核;电子;质子;〔2〕电荷发生了转移;摩擦;吸引轻小物体.15.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足球对草地的压力使草地发生形变,运发动用力踢足球,这个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当足球在空中运动时,运发动对足球没有〔选填“有〞、“没有〞〕力的作用,理由是这个力存在的条件是脚与足球不再接触.【考点】6F:力的作用效果.【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解答】解:〔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足球对草地施加压力,压力使草地发生形变;运发动用力踢足球,足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发生改变,是力作用的结果,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当足球在空中运动时,运发动对足球没有施加力的作用,理由是脚与足球不再接触.故答案为:形变;运动状态;没有;脚与足球不再接触.16.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头,冰和石头的总质量是64g,总体积是3.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能够浸没于水中.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假设容器的底面积为10cm2,那么熔化前冰的质量为54g,石头的密度为×103kg/m3.〔ρ冰=/cm3〕【考点】2A:密度的计算;2B: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1〕直接利用△V=S△h可求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体积减小了多少cm3设整个冰块的体积为V,其中冰的体积为V1,根据冰熔化为水时,质量保持不变,但体积减小,以体积的减少量作为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即可求出冰块中冰的体积.利用冰的密度和体积求出冰的质量.〔2〕用总体积减去冰块的体积即为石块的体积,用总质量减去冰块的质量即为石块的质量,再利用密度公式即可求出石块的密度.【解答】解:由题可知,整个冰块的体积V=3,冰和石块的总质量为m=64g,设其中冰的体积为V1,冰的质量为m1,石块的体积为V2,石块的质量为m2.〔1〕冰全部熔化成水后,体积减小了△V=S△h=10cm2×=6cm3,冰熔化为水时,质量保持不变,那么熔化成水的体积:V冰化水==,由题意可知,冰的体积减去熔化成水的体积,就是水面下降的体积,所以有:△V=V1﹣=6cm3,即:V1﹣V1=6cm3,解得V1=60cm3.那么冰的质量:m1=ρ冰V1=/cm3×60cm3=54g.〔2〕石块的质量:m2=m﹣m1=64g﹣54g=10g,石块的体积:V2=V﹣V1=3﹣60cm3=3,所以石块的密度:ρ石==≈/cm3×103kg/m3.×103.17.有这样一课题:杆秤加一些小配件,你是否就可以设计制造出一杆能测出液体密度的杆秤呢?小亮看到这个课题后,经过论证和试验,在秤盘中放一个容积为500mL、质量为200g的玻璃容器,然后在杆秤的某些刻度上标上密度值,就制成了一杆简单而实用的液体密度秤〔如下图〕.只要在玻璃容器中加500mL的待测液体,就可以直接“称〞出该液体的密度.在这杆秤上,密度为“0〞刻度应标在原刻度为0.2kg处.密度为1g/cm3应标在原刻度为0.7kg处,杆秤上“〞刻度处对应的密度值为0.8kg/m3.【考点】7T:杠杆的应用;2A:密度的计算.【分析】烧杯中还没有倒入液体时,烧杯放在秤盘内,烧杯的质量为200g,所以秤砣在处,即密度秤的零刻度.当烧杯中倒入500ml的待测液体,秤砣在刻度处,求出待测液体的质量,知道待测液体的体积,求出待测液体的密度.【解答】解:烧杯放在秤盘内,烧杯的质量为200g,所以秤砣在处,即密度秤的零刻度.密度为1g/cm3时,据ρ=可知,m=ρv=1g/cm3×500cm3=500g=,所以此时的刻度是:+=;烧杯中倒入500ml的待测液体,秤砣在刻度处,液体的质量为:m=﹣==400g,液体的体积:V=500ml=500cm3,液体的密度为:ρ===/cm3.故答案为:0.2;0.7;0.8.18.胶水能够用来粘东西,这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而且粘好胶水让胶水干了后才能粘得牢,这是因为分子间距减小引力增大.【考点】GH:分子间的作用力.【分析】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固体分子间距离一般小于液体分子间距离,小于气体分子间距离.【解答】解: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胶水能够用来粘东西,靠的就是分子间的引力;胶水变干后,由液体变为固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分子之间的引力随之增大,粘固会更结实.故答案为:分子间有引力;分子间距减小引力增大.三、简答题19.“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下图.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2〕假设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那么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考点】2A:密度的计算;2B: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1〕首先计算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体积,水的体积就是壶盖的体积,然后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壶盖的密度就是壶的材料密度;〔2〕利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V=可以直接求解.【解答】解:〔1〕溢出水的体积即为壶盖的体积;V盖=V水===3;这种材料的密度==/cm3×103kg/m3;〔2〕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V壶===53cm3×10﹣5m3.×103kg/m〔2〕假设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10﹣5m20.质量为68克的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184克,假设先在瓶中放的一块金属,然后再装满水,总质量为218克.求:〔1〕瓶子的容积;〔2〕金属块的体积;〔3〕金属块的密度.【考点】2B:密度公式的应用;2A:密度的计算.【分析】〔1〕空瓶子的质量和装满水后的总质量可求所装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水的体积即为瓶子的容积;〔2〕瓶子放入金属块后再装满水时,用总质量减掉瓶子和金属块的质量即为所装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此时水的体积,瓶子的容积减掉水的体积即为金属块的体积;〔3〕用金属块的质量除以金属块的体积即可求出金属块的密度.【解答】解:〔1〕瓶子装满水时,水的质量:m水=m总﹣m瓶=184g﹣68g=116g,瓶子的容积:V=V水===116cm3;〔2〕瓶子放入金属块后再装满水时,水的质量:m水′=m总′﹣m金﹣m瓶=218g﹣﹣68g=,此时水的体积:V水′===3,金属块的体积:V金=V﹣V水′=116cm3﹣3=3;〔3〕金属块的密度:ρ金==≈/cm3.答:〔1〕瓶子的容积为116cm3;〔2〕金属块的体积3;〔3〕金属块的密度为/cm3.21.学习了密度知识以后,小明和小华用做了如下实验:〔1〕他们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那么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45g,酱油的密度为×103kg/m3.他们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2〕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教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一样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④那么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水的密度为ρ水〕④小明针对③中小华的实验设计进展评估后,认为小华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你认为该不妥之处是:烧杯装满水,易洒出,不方便操作.〔3〕他们想测量一元硬币的密度.设计了如下的步骤:A.用天平测出10枚硬币的总质量m1;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2;C.向杯中加适量水,用天平测出杯水总质量为m3;D.将10枚硬币放入盛水杯中,在水面处做上标记,再捞出10枚硬币;E.向杯中加水到标记处,用天平称出总质量为m4.①上述步骤中可以省去的一步是B;②实验中,用了10枚硬币,而不是l枚,这样做的优点是可减小误差;③他们测出的硬币的密度是〔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④实验中将硬币从水中捞出时会沾水,这会使实验结果偏小〔选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考点】2L: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分析】〔1〕砝码与游码示数之和是天平所测物体的质量;由图示量筒读出酱油的体积,然后由密度公式可以求出酱油的密度;在测液体密度时,玻璃容器中的液体向外倒的过程中,容器壁一定要粘液体,所以不能全部倒出,将会带来实验误差,明确对体积测量结果的影响,进一步判断对密度测量结果的影响;〔2〕只有天平,没有量筒,可以利用等体积的水和酱油,称量水和酱油的质量,根据体积相等列出等式求出酱油的密度;要考虑整个过程中对酱油的质量和体积有影响的地方;〔3〕实验中,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把硬币浸没在水中记下标记,再取出倒入水,水位至标记处,测量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增加的水的体积和硬币的体积相等,即可求出玻璃弹珠的体积.【解答】解:〔1〕由图甲所示可知,酱油和瓶的总质量:m总=50g+10g+2g=62g,酱油的质量:m=62g﹣17g=45g,由图乙所示量筒可知,酱油的体积:V=40ml=40cm3,酱油的密度:ρ===/cm3×103kg/m3;小明不可能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酱油的体积偏小,由公式ρ=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2〕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那么水的质量m水=m1﹣m0,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那么水的质量m酱油=m2﹣m0,由ρ=得,烧杯内酱油的体积V酱油=V水=,④那么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酱油===.⑤小华的操作中,在烧杯中装满水,易洒出,不方便操作;〔3〕①由于没有量筒,实验中利用等效替代法测量10枚硬币的体积,利用D、E即可,故步骤C多余;②由于一枚硬币的质量和体积都较小,不便于测量,用10枚硬币进展实验,可减小误差;③10枚硬币的质量:m总=m1,10枚硬币的体积:V总=△V水==,测出的硬币的密度:ρ===;④捞出10枚硬币过程中,会有局部水附着在硬币上,造成需添加的水的体积变大,即测量出的硬币体积变大,由ρ=可知,计算出的密度偏小.×103;偏大;〔2〕②装满水;④;⑤烧杯装满水,易洒出,不方便操作;〔3〕①B;②可减小误差;③;④偏小.22.陈明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钩码,做“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实验.下表是陈明同学收集的实验数据.弹力/N0弹簧总长度/cm弹簧伸长量/cm0〔1〕请你帮助陈明同学完成上表的空白处.〔2〕根据表中数据描点,在图的坐标中画出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图.〔3〕分析实验数据或从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图,你可得到的结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力成正比.〔4〕此实验结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是:弹簧测力计.〔5〕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在端点断裂了,把断裂的那一小段去掉,将剩余局部重新安排好,并校准零点,用这个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为测量值甲,与断裂前的测量值乙比拟,甲小于乙.【考点】73: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分析】此题主要考察了有关弹簧测力计原理的相关知识,主要有:〔1〕在弹簧的测量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力成正比;〔2〕根据表格中数据进展描点,在坐标系中画出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图;〔3〕〔4〕因为在弹簧的测量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5〕在短了后,在一样力的作用下,伸长的总长度就变小.【解答】解:〔1〕通过观察表格中前四组数据可知:弹力每增加0.5N,弹簧的伸长量就增加,故当弹力为2.0N时,弹簧的伸长量为×=;当弹力为2.5N时,弹簧的伸长量为×=;〔2〕根据表中数据描点,在图中的坐标系画出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图如以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门面房买卖合同附带装修及设备购置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劳动合同终止后追诉期限及补偿标准3篇
- 2025年度个人版权居间转让合同参考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屋顶绿化苗木采购及后期维护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开发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咨询合同范本
- 2025年货物运输及包装设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大数据分析处理服务合同11篇
- 2025年度品牌形象品牌合作推广与品牌知名度提升合同
- 2025年度拌合料行业环保治理与合规性评估合同4篇
- 室上性心动过速-医学课件
-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试题附答案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 四年级上册脱式计算400题及答案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学案全册表格式
- 人教精通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 人口分布 高一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必修第二册
- 教案:第三章 公共管理职能(《公共管理学》课程)
- 诺和关怀俱乐部对外介绍
- 玩转数和形课件
- 保定市县级地图PPT可编辑矢量行政区划(河北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