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金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金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金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金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金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东阳第二高级中学马新忠审核:南海实验高中柳锴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①在儒家领导之下,二千多年间,中国人养成一种社会风尚或民族精神,除最近数十年浸浸澌灭,今已不易得见外,过去中国人的生存,及其民族生命之开拓,胥赖于此。这种精神,分析言之,约有两点:一为向上之心强,一为相与之情厚。②向上心,即不甘于错误的心,即是非之心,好善服善的心,要求公平合理的心,拥护正义的心,知耻要强的心,嫌恶懒散而喜振作的心……总之,于人生利害得失之外,更有向上一念者是:我们总称之曰“人生向上”。从之则坦然泰然,怡然自得而殊不见其所得;违之则歉恨不安,仿佛若有所失而不见其所失。③此与“相与之情厚”相连。人类生命廓然与物同体,其情无所不到。所以昔人说:“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见《王阳明全集·大学问》)高等动物在其亲子间、两性间、乃至同类间,亦颇有相关切之情可见。但那是附于本能之情绪,不出乎其生活(种族繁衍、个体生存)所需要,一本于其先天之规定。到人类,此种本能犹未尽泯,却也大为减弱。人间慈父母固多,却有溺女杀婴之事。情之可厚可薄者,与其厚则厚,薄则薄,固定不易者,显非同物也。动物之情,因本能而始见;人类情感之发达,则从本能之减弱而来,是岂可以无辨?④一个人的生命,不自一个人而止,是有伦理关系。伦理关系,即是情谊关系,亦即是其相互间的一种义务关系。所贵乎人者,在不失此情与义。“人要不断自觉地向上实践他所看到的理”,大致不外是看到此情义,实践此情义。其间“向上之心”,“相与之情”,有不可分析言之者已。不断有所看到,不断地实践,则卒成所谓圣贤。中国之所尚,在圣贤;西洋之所尚,在伟人,印度之所尚,在仙佛。社会风尚民族精神各方不同,未尝不可于此识别。人莫不有理性,而人心之振靡,人情之厚薄,则人人不同,同一人而时时不同。无见于理性之心理学家,其难为测验者在此。有见于理性之中国古人,其不能不兢兢勉励者在此。惟中国古人之有见于理性也,以为“是天之所予我者”,人生之意义价值在焉。(摘编自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中国民族精神所在》,有删改)材料二:①儒家思想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一向不缺答案。但无论“仁”“和”还是“中庸”,都仅仅部分地反映了家的思想观念。综合起来,只有“责任”,才是儒家思想的内核,尽管孔孟等人并未作此概括。以“责任意识”为根本指针的儒家思想,拒绝道家那种“高大上”式的玄远,拒绝墨家“草根”式的琐屑,拒绝法家“狱吏”式的苛细,人性化满足了社会的需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人性化是其最显著的特征。②儒家对“人”(而不是“神”)有着极高的定位:“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这种把人看作“天地之心、五行之端(首)”的观点,决定了儒家的“人生”设计十分严肃——至少要对得起“人”在天地间这种地位。然而人性是复杂的,就其本能而言,人总是倾向于膨胀私欲,挤占他人权利空间。若不加以约束,必然导致冲突,引发社会危机。为避免这种情况,儒家认为,在刑法等硬性制度之外,还需要一套软制度,来教化人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不忘对他人对社会尽责。他们把这套“文化”(文明的教化)的软制度归纳为“礼”。刑法与礼,是社会治理的左右手。③关于“礼”,大部分典籍散遗了,现存的《礼记》,是对古典“礼仪”的解释,可谓“礼”的冰山一角。《礼记》说圣人“为礼以教人,使人有礼”,首要的是为了将人与“能言”的猩猩、鹦鹉区别开来——发扬人的社会性、抑制人的动物性,确保人的言行像个人而非禽兽,是礼的底线。由《礼记》等书可知,礼的规矩是非常详备的。规范人的言行,教导人们该干什么、该怎么干,礼本质上是一份责任清单。在儒家看来,习礼,最重要的是通过“修身”,完善自我,弄清自己的角色,并从自己的角色出发,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恰当地为人处事。④对己对人对社会“尽责任”这种活法,不是儒家凭空设计出来的,是孔子“述而不作”,从“先王”“先贤”那里梳理出来的。那些“先王”“先贤”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楷模”,是“责任意识”的绝佳体现。尧舜协和万邦天下为公,被孔子视为不可超越的标杆。⑤用两个字来概括儒家思想,是“责任”;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家”。不爱家的人,很难说他能爱国。长期以来,自西方流入的形形色色的“解放”,严重破坏了人们的家庭观念。魏晋时期,儒家思想被抛弃,信仰大厦崩塌,导致了三百年战乱。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更强大的思想武器——唯物辩证法,但儒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围绕它形成的责任文化与家国情怀,依然是现实社会重要的支点和动能。(摘编自荆培运《儒家思想的本质是“责任”》,有删改)材料三:①中国自古以来,家与国这两个概念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诗经·大雅·思齐》篇中有这样的诗句:“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意思是说,周文王以礼法要求他的妻子,也以礼法约束宗族的其他成员,并由此推而广之,去治理国家社稷。国家原就是由一个个家庭、家族组成的,而皇王受天之命,君临下土,“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天下人都是他的臣民,在君王那里,国就是家,家也就是国,并无分别。由家而国,治国理家,也成了历来儒家的合乎逻辑的类比和推演。《周易·家人卦》的象辞说:“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兄弟、夫妇之间的人伦关系处理得好,这个家庭就会很和睦。一个国家同样如此。虽然君臣上下种种关系十分复杂,但也无非是一个家庭的扩大,能处理好家庭内部的关系,自然也能处理好君臣之间的关系。家是国的缩影,人人各尽其责各得其所,家国才能和平安定;反之,若是一个家庭内部尚不能和睦相处,又如何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呢?②由家到国,理家的下一步或目的是要治好国家。不过,要理家、治国也还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先要把人自身的修养提高了。《礼记·大学》篇里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道出了历来儒家士大夫向往和践行的最高境界与目标,个人与家国在这里融合在了一起。“家国”成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永恒的题材和主题。③家国意味着一种责任,家国是一种忧患感,家国又是一种人生的理想和信念,家国还是一种对故土的眷念,家国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摆脱不了、割舍不断的情怀。(摘编自巩本栋《家国的意味》,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影响国人二千多年,使中国人主要养成了“向上心强”和“相与情厚”这两种民族精神。这两种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一直影响至今日之中国人。B.儒家思想的本质问题,有“仁”“和”“中庸”等看法,但其合理内核应是“责任”。C.中国古人明白人要不断自觉地向上实践他所看到的“理”,又能兢兢于此勉励,这大概就是人生的意义价值之所在。D.“礼”是一套软制度,它主要起文明教化作用,现存的“礼”与古代典籍中的“礼”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中国崇尚圣贤,所以形成了“向上之心”与“相与之情”的中国社会风尚是紧密相连而不可分。B.无论是个人修身,还是国家治理,儒家的“责任”思想都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指导意义。C.儒家认为,刑法对人的私欲的约束,不如礼的约束力大,所以儒家特别强调礼的教化作用。D.自古以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是中国人追求和践行的最高境界和目标,在他们的心目中,家国是密不可分的。由家而国,治国理家,成了历来儒家的合乎逻辑的类比和推演。3.下列故事所蕴育的内涵,与材料三的观点不很相符的一项是()A.女娲补天 B.愚公移山 C.精卫填海 D.大禹治水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5.依据原文内容,请简要概括三则材料各自所论述的中心。【答案】1.A2.B3.C4.①论证结构: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开头提出观点:中国民族精神主要有两种;然后具体分析“向上之心强”和“相与之情厚”;最后总结两者不可分。②论证方法: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使论证更充分有力。③论证语言:语言典雅,整散结合。5.①材料一论述中心:中国民族精神主要有“向上之心强”和“相与之情厚”两种。②材料二论述中心:儒家思想的本质是“责任”或“家”。③材料三论述中心: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家”与“国”紧密相连不可分。【解析】【导语】本文探讨了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深远影响。材料一强调儒家思想塑造的民族精神:“向上心强”和“相与情厚”。材料二指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责任”,并通过“礼”来实现社会治理。材料三则探讨了家国一体的观念,强调个人修身与国家治理的紧密联系。整体上揭示了儒家思想在塑造中国社会价值观和伦理观中的重要作用。【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这两种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一直影响至今日之中国人”错误。由材料一“中国人养成一种社会风尚或民族精神,除最近数十年浸浸澌灭,今已不易得见外,过去中国人的生存,及其民族生命之开拓,胥赖于此”可知,最近数十年渐渐湮灭,现在已经不容易看到了,而不是“生生不息,一直影响到今日”。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推断文中信息的能力。A.“因为中国崇尚圣贤,所以形成了‘向上之心’与‘相与之情’的中国社会风尚是紧密相连而不可分”错误,强加因果。材料一中说中国之所尚在圣贤,社会风尚民族精神各方不同,“向上之心”“相与之情”有不可分析言之者,是说这两者紧密相连难以分割,但并非因为崇尚圣贤才使它们紧密相连,该项因果关系错误。C.“刑法对人的私欲的约束,不如礼的约束力大,所以儒家特别强调礼的教化作用”错误。材料二“为避免这种情况,儒家认为,在刑法等硬性制度之外,还需要一套软制度”“刑法与礼,是社会治理的左右手”,可知“刑法与礼”是并列平行关系。D.“‘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是中国人追求和践行的最高境界和目标”错误,扩大范围。原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道出了历来儒家士大夫向往和践行的最高境界与目标”可知,不是“中国人”,而是“中国儒家士大夫”。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三认为家与国密不可分,强调家国责任。A.女娲补天是女娲拯救天下苍生的英勇行为,体现了家国责任。B.愚公移山体现了愚公及其家人为了改变生存环境坚持不懈的精神,表明家庭的力量以及对改善家园的责任。C.精卫填海更多的是个人复仇行为,没有主动意识的“家国”责任担当。D.大禹治水是为了治理水患,保障百姓生活,可体现出对家国的责任。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论证特点的能力。①论证结构: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开头第一段提出观点:中国民族精神主要有“向上之心强”和“相与之情厚”两点;第二、三两段:分别具体分析“向上之心强”和“相与之情厚”;最后第四段总结“向上之心强”这“义”和“相与之情厚”这“情”不可分。②论证方法: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使论证更充分有力。如在阐述“向上之心”时,列举了不甘于错误、好善服善、要求公平合理等多种表现,具体说明了“向上之心”的内涵。第三段引用《王阳明全集・大学问》中的内容,阐述人类生命廓然与物同体,其情无所不到的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③论证语言上:语言典雅,整散结合。语言典雅:如“浸浸澌灭”“胥赖于此”的书面语,“有见于理性之中国古人,其不能不兢兢勉励者在此。惟中国古人之有见于理性也”中的“于、也”等文言用语。整散结合:如“一为向上之心强,一为相与之情厚”的对仗,以及排比句“中国之所尚,在圣贤;西洋之所尚,在伟人,印度之所尚,在仙佛”,长短错落,整散结合。【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①材料一论述了在儒家领导下中国人养成的社会风尚或民族精神,具体分析了“向上之心强”和“相与之情厚”两种精神的内涵、表现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可概括为:中国民族精神主要有“向上之心强”和“相与之情厚”两种。②材料二围绕儒家思想的本质展开论述,指出儒家思想的内核是“责任”,阐述了儒家对“人”的定位、“礼”的作用及本质等内容,强调儒家“责任”思想的人性化特征以及其在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重要性;可概括为:儒家思想的本质是“责任”或“家”。③材料三论述了家与国紧密相连的关系,阐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指出家国意味着责任、忧患感、理想信念、对故土的眷念等多种内涵,强调家国情怀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作为一种永恒题材和主题的特点;可概括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家”与“国”紧密相连不可分。(二)现代文阅读I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人靠什么活着(俄)列夫·托尔斯泰①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里,一个鞋匠在守了一整天空荡荡的店铺后,拖着一身疲累,返回他那破旧的小屋。突然,他发现,在街角一座小礼拜堂那儿,仿佛有个白色的东西在蠕动……哎呀!是一个人呢!凛冽的寒风中,他竟然光溜溜的一丝不挂!②鞋匠走到他的面前,脱下了自己的外套,披到他身上,脱下脚上的鞋子,替他穿上。那人依旧动也不动。“走吧,到我家去。”鞋匠说。鞋匠太太看到丈夫领了个陌生人回来,脸上的表情瞬间换了个样,因为,她丈夫的衣服竟然全穿在那个陌生人身上。“给他一些食物吧!”鞋匠对他的妻子说。“只剩一块面包了!”鞋匠太太大声抱怨着。鞋匠压低了声音说:“给他吧!他看起来好像已经饿了很久,要是再不吃些东西,他会死的。”鞋匠太太将柜子里仅剩的一块面包拿给了那位陌生人。那人看了看鞋匠夫妇的脸庞,苍白的脸上浮起了一丝微笑。③就这样,鞋匠夫妇收留了这个倒在雪地的年轻人,并且教他做鞋子。无论教他干什么,他都领会得很快,干起来就像缝鞋缝了一辈子似的。④日子一天一天、一星期一星期地过去,年轻人仍旧在鞋匠家住着,干他的活。他的名声传开了,谁做靴子也没有他做得利落、结实。这一带的人都找他做靴子,鞋匠家渐渐富裕起来。⑤冬季里的一天,鞋匠正在干活,有辆马车摇着铃铛驶到屋前。由车厢里钻出一位穿皮大衣的老爷。老爷把一个包着皮子的包袱放在桌上说:“这是德国货,值20卢布。你能用这块皮子给我做一双靴子吗?”“行,大人。”“你得给我做一双一年穿不坏、不变形、不开绽的靴子。我给10卢布工钱。”⑥送走了老爷,鞋匠对年轻人说:“活儿我们接了,可别惹祸。皮子贵重,老爷又凶,可不能出岔子。你比我眼力好,你裁料,我上靴头。”年轻人接过皮子,铺在桌面上,一折二,拿起刀子就裁。“你这是怎么啦?真要我的命!老爷定做的是靴子,可你做的是什么?”⑦他的话音未落,门环响了,进来的是那位老爷的仆人。一进门就大声嚷嚷:“不用做了!老爷还没到家就死在车里了。太太对我说:‘你去告诉鞋匠,靴子不用做了,赶快拿那块料做一双给死人穿的便鞋。⑧六年过去了,年轻人一直留在鞋匠家中,他像往常一样,不出门,不多嘴,这些年来只笑过两次,第一次是女主人给他端上晚饭的时候,第二次是向那位老爷笑。鞋匠对自己的雇工满意极了,再不问他的来历,只怕他离开。⑨有一天,有个女人上鞋匠家来了,身上穿得干干净净,一手牵着一个穿皮袄、戴绒头巾的小姑娘。两个小姑娘长得一模一样,只是其中一个左腿有毛病,一步一跛的。女人在桌边坐下,说:“我想给两个小丫头做皮鞋,春天穿。”⑩鞋匠量了尺寸,指着小瘸子说:“她是怎么成这个样子的,多好看的一个小姑娘,生下就这样吗?”“这是五六年前的事了,”她说,“那时候我和我男人在乡下种地,跟她们的父母是邻居。那家只有当家的一个男人,在林子里干活。有一回,一棵树放倒的时候压在他身上,把五脏六腑都快压出来了,抬到家就断了气。那个星期他女人生下一对女儿,就是这两个。家里穷,又没人帮忙,那女人孤零零地生下孩子,又孤零零地死了。“村里的妇女只有我在奶孩子,人们就把两个丫头暂时抱到我家去了。那时候我年轻力壮,吃的又好,奶水多得直往外冒。上帝让这两个丫头长大了,而我的孩子第二年却死了。以后上帝再也没有给我孩子,可是日子越过越好。要是没有这两个丫头,我该怎么过啊!”⑪鞋匠送妇人出去的时候回头看了看年轻人,只见他坐在那里,把叉在一起的两手搁在膝头上,望天微笑。鞋匠走到他跟前问:“你怎么啦?”⑫年轻人从板凳上站起来,放下活计,解了围裙,向鞋匠鞠了一躬,说:“请主人原谅。上帝已经宽恕了我,请你们也宽恕我。⑬“我本是天使,上帝派我去取一个女人的灵魂。我降到地上,看见一个女人病在床上,她一胎生了两个女儿。两个小东西在母亲身边蠕动,母亲无力起来喂她们吃奶。她看见我,明白是上帝派我来取她的灵魂,就哭了,并且说:‘天使啊!我男人刚死,是在林子里给树砸死的。我没有姊妹,也没有三姑六婆,没人帮我养孩子。你先别取我的灵魂,让我自己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孩子没爹没娘活不成啊!’我听信了她的话,对上帝说:‘我不能取一个产妇的灵魂。’上帝说:‘你去取这产妇的灵魂,以后你会明白三个道理:人心里有什么,什么是人无能为力的,人靠什么活着。等你明白了这三个道理,再回天上来。’我又回去取了那产妇的灵魂。⑭“两个婴儿从母亲怀里滚到床上,母亲的身体倒下时压坏了一个婴儿的一条腿。我升到这个村子上空,准备把产妇的灵魂交给上帝,但是一阵风吹来,折断了我的翅膀。那灵魂独自到上帝那里去了,我摔到地上,倒在大路旁。”⑮……⑯“我现在明白了,人们活着完全是靠爱。谁生活在爱中,谁的生活里就有上帝,谁心中就有上帝,因为上帝就是爱。(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况,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写鞋匠太太看到丈夫领了个陌生人回家,脸上表情瞬间换了个样;听到丈夫吩咐她还要给陌生人食物时,鞋匠太太是大声的抱怨。这些情节并不能说明鞋匠太太是一个缺乏同情心、心中乏爱之人。B.小说写“我”第一次取产妇的灵魂,因心生同情而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在上帝要他明白“三个道理”后再回天上后,天使回去取了产妇的灵魂。这说明上帝心中虽有爱,但爱是有选择性的。C.鞋匠家因收养了“我”这陌生人而“渐渐富裕起来”和妇人因收养了“两个女孩”而“日子越过越好”,都是因为心中有爱的结果。D.“我”在完成了“上帝交给的取产妇的灵魂”任务后,却受到一阵风的袭击,折断了翅膀来到了人间,是上帝要我明白“三个道理”。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天使为线索,精心设置了“三个故事”以启迪人类明白“三个道理”。B.这篇小说篇幅虽小,但也极好地体现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平民思想”和“朴素文风”。C.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如多次写到年轻人的“微笑”,巧妙而有力地推动和发展了故事的情节。D.小说结尾处“天使自述受上帝之命取产妇的灵魂”一节,巧妙地运用了插叙手法,极好地回应了开头。8.有人认为,小说以“人靠什么活着”为标题欠妥,改为“三个道理”更为恰当。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9.小说以天使的“经历讲述”为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答案】6.B7.D8.认为“人靠什么活着”更恰当。①暗示和概括着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有贯穿小说始终的作用。②凸显了鞋匠一家和妇人等人物在自己的生活也窘迫情形下仍关爱帮助他人的性格和形象。③能揭示和深化小说“人靠爱活着”主题。④问句形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9.①照应前后情节,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②这一处置使“天使”有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使得“三个故事”对应“三个道理”,设置巧妙。③让之前的人物具有了清晰的内涵对应,人物形象鲜明起来。④彰显“人靠‘爱’活着”的主题。【解析】【导语】本文通过鞋匠夫妇和天使的故事,探讨了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爱。鞋匠夫妇的善良和无私帮助,体现了人性中的爱与同情,而天使的经历则揭示了人类生活的意义在于爱。小说通过细腻的情节和人物刻画,传达了“人靠爱活着”的主题,强调了爱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托尔斯泰以朴素的文风和深刻的思想,启迪读者思考人类的生存价值。【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这说明上帝心中虽有爱,但爱是有选择性的”错误,产妇的生命已到尽头,无可挽回;且上帝让天使去取产妇的灵魂,并告知取完灵魂后会明白三个道理,说明上帝的安排是为了让天使通过经历去感悟:人心里有什么,什么是人无能为力的,人靠什么活着;并非说明上帝心中的爱有选择性。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巧妙地运用了插叙手法”错误,小说结尾处“天使自述受上帝之命取产妇的灵魂”一节是对前文情节的补充说明,属于补叙手法,而非插叙。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认为“人靠什么活着”更恰当。①从开始鞋匠领陌生人回家,到女人收养两个女孩,最后天使自述受上帝之命取产妇的灵魂,都表达了人类靠“善良和爱心”活着,而且活得越来越好,因此“人靠什么活着”暗示和概括着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贯穿小说始终。②“一个鞋匠在守了一整天空荡荡的店铺后,拖着一身疲累,返回他那破旧的小屋……鞋匠走到他的面前,脱下了自己的外套,披到他身上,脱下脚上的鞋子,替他穿上……鞋匠太太将柜子里仅剩的一块面包拿给了那位陌生人”,“上帝让这两个丫头长大了,而我的孩子第二年却死了。以后上帝再也没有给我孩子”等凸显了鞋匠一家和女人等在自己的生活也窘迫不堪的情形下,仍倾囊帮助他人,这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爱,标题“人靠什么活着”更能表现人物形象。③小说通过鞋匠夫妇收留陌生人、女人收养两个女孩以及天使的经历等一系列故事,最终得出“人们活着完全是靠爱”的结论,因而“人靠什么活着”这个标题直接点明了小说要探讨的核心问题,能引导读者去思考人生的支撑点,揭示和深化小说“人靠爱活着”主题。④“人靠什么活着”是问句形式,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促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去探寻答案,增加了小说的吸引力和可读性。【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结尾处天使的讲述补充了前文故事中的诸多疑问,如年轻人的来历、他为何会有那样的行为表现等,照应前后情节,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也使整个故事更加完整,让读者对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有了更全面、更清晰的认识。②小说精心设置了“三个故事”,前两个故事看似各自独立,但在最后以天使的“经历讲述”为结尾,用“天使”把三个故事贯穿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时照应“三个道理”,启迪读者思考人类的生存价值,设置巧妙。③天使讲述自己因同情产妇而违背上帝旨意,流浪人间被鞋匠收养;鞋匠给女人的女儿做鞋,这两个孩子又是产妇的女儿;最后的讲述表明这些人物之间的巧妙关联,让之前的人物具有了清晰的内涵对应:鞋匠心里有爱,产妇是无能为力的,女人靠产妇的两个女儿活着,使人物形象更鲜明。④天使的“经历讲述”明确地揭示了小说的主旨,即“人们活着完全是靠爱。谁生活在爱中,谁的生活里就有上帝,谁心中就有上帝,因为上帝就是爱”。通过天使的亲身经历,将爱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清晰地阐述出来,彰显“人靠‘爱’活着”的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①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①。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节选自《大学》)材料二:①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②,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②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③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己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④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节选自《中庸》)材料三:①(阳明先生)又曰:“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③,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②……③曰:“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则如何?”④曰:“此正是一循于理,是天理合如此,本无私意作好作恶。”曰:“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安得非意?”⑤曰:“却是诚意,不是私意。诚意只是循天理。虽是循天理,亦着不得一分意。故有所忿憷、好乐,则不得其正④;须是廓然大公,方是心之本体。”(节选自《传习录》)[注释]①谦:同“慊”,满足。②诚之者:追求真诚。③《孟子·尽心》篇云:“孟子曰:‘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④语出《大学》。“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憷,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10.材料三画波浪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选出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知是心之本A体B心自然会知C见D父自然知E孝F见G兄自然H知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人”“君子”广见于先秦典籍之中,往往成对出现。“小人”一语,古今词义变化较大,“君子”一语,词义相对稳定,着重强调地位崇高或品德高尚之人。B.“孝”指孝顺父母;“弟”同“悌”,指敬爱兄长。儒家认为“孝悌”为仁之根本。C.“慎独”出自《礼记·中庸》,它不仅是一种个人修养的方法,更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准则。“慎独”这种自律精神被后人广泛推崇。D.儒家最为经典的四部著作为《大学》《礼记》《论语》《孟子》,后人将之合称为“四书”。宋元以来,它们成为科举考试钦定之书。12.下列对原文中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衡量一个人内心是否“诚”,关键在扪心自问是否有“自欺”之为之思。B.材料二提出“诚”是人本身具有的品质,正如“天之道”一样,只不过是“小人”将之丧失罢了,而君子时时处处保留之而已。C.材料三“致良知”是王阳明先生“心学”思想的哲学基础,这也让王阳明先生成为后世儒学思想的重要传承人。D.材料二强调“诚”是有阶层的,要做到“至诚”之境,通过不断地自我完善即可达到。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2)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14.有关“诚”的论述,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侧重点各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述。【答案】10.BCF11.D12.D13.(1)所谓使自己意念真诚: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像厌恶恶臭的气味一样,像喜爱美色一样,这就叫自我满足(心安无愧)。(2)真诚是自我完善的,道是自己运行的。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终点,没有真诚就没有了事物。14.①材料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可知,侧重论述“诚”在“不自欺”,应如君子般“慎独”。②材料三“此正是一循于理,是天理合如此”“诚意只是循天理。虽是循天理,亦着不得一分意”等可知,侧重论述“诚”是符合天理的,不带私欲。【解析】【导语】本文探讨了“诚”的重要性和内涵。材料一强调诚意的重要性,指出君子应在独处时保持诚实,不自欺欺人。材料二论述“诚”是天道和人道的结合,强调诚的持久性和广泛影响。材料三通过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强调“良知”和“诚意”的关系,指出诚意是天理的体现。三段材料共同强调了诚在个人修养和道德实践中的核心地位。【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知是心的根本,心自然具备良知。见到父母自然知道尽孝,见到兄长自然知道恭敬。“知”是主语,“是”是谓语,“本体”是宾语,结构完整,在B处断开;“见父自然知孝”和“见兄自然知弟”结构一致,意思相关,分别独立成句,在CF处断开。故选BC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儒家最为经典的四部著作为《大学》《礼记》《论语》《孟子》,后人将之合称为‘四书’”错误。《礼记》不属“四书”,应是《中庸》。“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儒家经典。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要做到‘至诚’之境,通过不断地自我完善即可达到”错误。材料二“诚者,非自成已而己也,所以成物也”,“故至诚无息”可知,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是还要完善事物,需“成已”和“成物”两方面;而且“至诚”是“不息”的。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诚”,使动用法,使……真诚;第一个“恶”,动词,厌恶;第二个“恶”,形容词,恶臭;“臭”,气味;谦,通“慊”,满足。(2)“自成”,自我完善;“自道”,自己运行;“终始”,即“始终”,事物的发端和终点。【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材料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主要侧重于从个人修养的角度论述“诚”;君子要像厌恶恶臭、喜好美色那样出自真心地做到不自欺,哪怕在独处时也应如此;强调“诚其意”要做到不自欺,要“慎独”。②材料三“此正是一循于理,是天理合如此”“诚意只是循天理。虽是循天理,亦着不得一分意”,主要侧重于将“诚”与“天理”联系起来论述;认为要像喜好美色一样喜好,像厌恶臭味一样厌恶发自内心,这就是遵循天理的表现;强调诚意要遵循天理,没有私心去喜好和厌恶,不能夹杂私意,要做到廓然大公才能达到真正的“诚”。参考译文:材料一:所谓使意念真诚: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像厌恶恶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色一样,这样才能使自己心满意足。所以,君子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戒慎。小人在平时为非作歹,做尽坏事,及至见到君子便遮遮掩掩,掩盖自己的邪恶行径,而显示其如何善良。别人看自己,就像看见自己的心肺肝脏的样子,掩盖有什么益处呢?这就是说内心的真实总要表现到外面的,所以君子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戒慎。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你,十只手指点着你,这是多么可怕啊!”财富能润饰房屋,道德却可以润饰身心,心胸宽广,而身体自然安适舒泰,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节选自《大学》)材料二: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从从容容就能符合中庸之道,这是圣人啊。努力做到真诚的人,就是选择好善的目标执著追求的人。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这叫做教育。真诚也就会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也就会做到真诚。真诚是自我完善的,道是自己运行的。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真诚就没有了事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不过,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是还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所以适时施行才是合宜的。所以,至诚是没有止息的。没有止息就会保持长久,保持长久就会显露出来,显露出来就会悠久长远,悠久长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广博深厚,用来承载万物。高大光明,用来覆盖万物;悠远长久,用来成就万物。广博深厚可以与地相配,高大光明可以与天相配,悠远长久则是永无止境。达到这样的境界,不显现也会自然彰显,不运动也会自然变化,无所作为也会有所成就。(节选自《中庸》)材料三:阳明先生又说:“知是心的根本,心自然具备良知。见到父母自然知道尽孝,见到兄长自然知道恭敬,见到小孩落井自然知道同情:这就是良知,不必向外探求。如果‘良知’能表现出来,又不会被私欲蒙蔽,就是《孟子》里所说的‘充满了同情心,仁爱就用不完了’。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不能完全摒除私欲的蒙蔽,所以必须要在‘致知’‘格物’上下功。战胜私欲,恢复天理,心中的良知就不会再受到私欲的蒙蔽,就可以完全、彻底地表现出来,这就是达到良知,能达到良知自然就能意诚了。”……薛侃说:“像喜好美色一样喜好,像厌恶臭味一样厌恶,那怎么样呢?”先生说:“这正是遵循天理的表现,天理本来就是这样,天理本来就没有私心去喜好和厌恶。”薛侃说:“像喜好美色一样,像厌恶臭味一样,这怎么不是私欲?”先生说:“这是诚意,不是私欲。诚意只符合天理。虽然符合天理,但是也不能添加任何私欲,所有有任何愤恨或喜爱,就不算是符合天理;必须是大公无私,才是心的本体。”(节选自《传习录》)(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①。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注释]①问津: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中的“先师”指孔子,诗人尊崇孔子“忧道不忧贫”,但现实中的“贫”不得不让诗人转志“长勤”,但诗人心中依然景仰孔子的人生选择。B.陶渊明心里有想成为长沮、桀溺那样的隐士。他的内心是有挣扎,有焦虑的,本想人生有所作为,但世道却使他望而却步,他最终选择了与“自然”相伴。C.“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极好地表现了诗人归隐之情与济世之心矛盾交织的复杂思想情感。D.这首五言律诗,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16.陶渊明这首《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融说理、叙事、写景于一体,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答案】15.D16.①说理诗句:“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表明了士大夫无论生活如何困窘,应保有的“平天下”(使天下太平)的人生选择与追求。②叙事诗句:“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日人相与归,壶浆劳近邻”,表明诗人真实热爱田园生活,其间又包含生活的愉快、辛劳、无奈,意蕴丰厚。③写景诗句:“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借景抒发了诗人喜爱田园生活、亲近大自然的愉悦之情。【解析】【导语】陶渊明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孔子“忧道不忧贫”精神的敬仰。诗中既有对先贤的追思,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欣喜。诗人以“秉耒欢时务”“壶浆劳近邻”等细节,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满足。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悠远,体现了陶渊明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独特的生活态度。【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这首五言律诗”错误。这首《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系五言古风,非“五言律诗”,律诗系唐人提出的“近体诗”之一。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①“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按照孔子这句古训,作为一个士人,应该以追求“道”为终极目标,一个士人不应该为贫穷而担忧,他真正担忧是难以追求和实践“道”的要求。陶渊明则认为衣食就在辛勤耕稼之中,他想要的田园温馨的生活,无须惊天动地,但求清净自修,立志躬耕。这四句话表明士大夫无论生活如何困窘,应保有的“平天下”(使天下太平)的人生选择与追求。②“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日人相与归,壶浆劳近邻”描写了诗人的田园生活。诗人怀着欢悦的心情拿起家具亲自从事农耕,带着和蔼亲切的笑脸劝勉邻居的农民们。太阳落山了,大家一起相伴回家,再温上一壶酒,好好地招待邻居。叙事中洋溢着田园生活特有的古朴真淳的情味,表明诗人真实热爱田园生活,其间又包含生活的愉快、辛劳、无奈,意蕴丰厚。③“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万物滋长的春日美景。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陶醉。(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1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修身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2)《〈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出更强的自我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力。(3)被誉为“孤篇压全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融写景、抒情和哲理于一体。其中阐述“人事变幻、江月永恒”的这一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先修其身

②.先正其心③.己所不欲④.勿施于人⑤.人生代代无穷已

⑥.江月年年望相似【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修”“施”“已”“望”。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长征这条征途上,年轻的共产党人以对国家的深刻忧患、①,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一起,把长征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世界军事史的惊人奇迹,②。从东南到西北,从红土地到黄土地,每一步都是创造中国革命历史的脚注。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8.①对民族的责任担当②谱写下中国革命史的光辉篇章19.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构成:运用了三个“把……联系在一起”句式、结构相同的句子形成排比。表达效果:①“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长征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意义承转递进,由小到大,由近及远,逐一扩展开去。②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有助于表达。【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结合上文“年轻的共产党人”,下文把自己与国家、民族、政治等联系在一起,仿照“对国家的深刻忧患”的句式,可填:对民族的责任担当。②处,结合上文可知空处也是讲述长征意义和价值,前文说创造了世界军事史的惊人奇迹,结合后文“每一步都是创造中国革命历史的脚注”,说明长征不仅在军事上有重大意义,在革命历史上也意义非凡,可填:谱写下中国革命史的光辉篇章。【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构成:“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一起,把长征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这三个部分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运用了三个“把……联系在一起”相同的句子形成排比。表达效果:①“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长征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清晰地从不同角度阐述年轻共产党人在长征中的重要举措和深远考量,意义上逐层递进,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使读者对其在长征中的贡献和行动逻辑有更明晰、更全面的认识。②运用排比,形式整齐,语句节奏明快,语气连贯且强烈,突出强调了年轻共产党人在长征途中多方面紧密联系的作为;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作为古文明发祥地的中国,“礼”的基因世代相承。近年来,一系列失“礼”少“德”的行为和现象,不时冲击着人们对于国民素质的认知。A,部分国人的素质提升没有与时代进步同频,导致不文明行为或者说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但是,一些社会成员并没有摆好权利和义务的天平。高铁吸烟、抢夺方向盘、共享单车被破坏私用等消息仍B,无不体现出这种权利与义务错配的自私与任性。与物质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媲美,我们的精神文明同样“水涨船高”。近些年,①我们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②推动一系列文明风尚,③不断洗涤社会陋习和不良风气。中国曾是世界上最推崇文明礼仪的国家,我们每个人都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新时代美好生活图景C的一个标识就是“礼仪之邦”。20.依次在文中横线空格ABC处,填入三个较为恰当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