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清七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清七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清七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清七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清七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检测内容:第六单元得分________卷后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D)(2分)A.凛冽(lǐn)俯瞰(kàn)鲁莽(mánɡ)风餐露宿(lù)B.储存(chǔ)舷窗(xuán)凸现(tū)五脏六腑(fǔ)C.毋宁(wú)概率(lǜ)合拢(lóng)心有灵犀(xī)D.羸弱(léi)负荷(hè)迟钝(dùn)忧心忡忡(chōng)【解析】A.鲁莽(mǎnɡ);B.舷窗(xián);C.合拢(lǒnɡ)。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2分)A.蹒跚轮廓渡假姗姗来迟B.癫狂遨游湮没空中楼阁C.吞噬稠密蒙胧不期而至D.闲暇烧灼蔚蓝千钧重负【解析】A.渡—度;B.邀—遨;C.胧—眬。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D)(2分)A.他在科学大会上的即兴演讲条理清楚,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样好评。B.“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胜利着陆,这是值得中华儿女耀武扬威的大事。C.看他那惊心动魄、魂不守舍的样子,我们无法想象他刚刚经验了什么。D.高超的画家往往会在画面上留下耐人寻味的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解析】A.“语无伦次”指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用在句中与“条理清楚”冲突,且不合语境。B.“耀武扬威”指炫耀武力,显示威严。是贬义词。用在句中褒贬失当。C.“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振动很大。多用于内心感受,不能用来形容“样子”。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A.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创建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将“创建”改成“开拓”。)B.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将“方式”改成“方法”。)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度假村的建设,要力争做到合理开发,细心规划。(调换“合理开发”和“细心规划”的依次。)D.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贫困户能否顺当脱贫,关键在于贫困户立脱贫之志,勇于脱贫。(去掉“能否”或在“立脱贫之志”前加一个“能否”。)【解析】B.成分残缺,应删去“使”。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2分)A.《宏大的悲剧》一文通过对英国探险家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伍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描写,赞颂了人类勇于探究、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剧烈的集体主义精神。B.杨利伟是我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神舟五号”的顺当放射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开启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C.《带上她的眼睛》的作者是刘慈欣,他所创作的《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D.纪晓岚,字昀,明代学者、文学家,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著有《阅微草堂笔记》。【解析】纪昀,字晓岚。留意区分古代的名与字。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喊;字,男子20岁实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实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的敬重或供挚友称呼。纪昀为清代人。6.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1)__可怜夜半虚前席_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2)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_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__。(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用生动形象的比方含蓄地说明白很多生活中看似简单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简单的道理的诗句是:__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__。(4)《约客》中描写江南梅雨季节清爽幽静的可爱景色,交代深夜候客客不至的缘由的诗句是:__黄梅季节家家雨__,__青草池塘到处蛙__。7.综合实践。(8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论。(不超过15个字)(3分)材料一:从引发全民背古诗热潮的《中国诗词大会》,到以“读信”形式带给人全新感动的《见字如面》,再到“将值得敬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备结合”的《朗读者》……最近,一系列制作精良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引发了观众的剧烈追捧。材料二:2024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6.4%受访者喜爱看文化类综艺节目,40.9%的受访者认为这类节目的吸引人之处在于能使人感受到文化之美,61.0%的受访者期盼文化类综艺节目发掘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电视观众喜爱看文化类综艺节目。(2)视察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5分)①成语还原:在图一中,原成语是__恋恋不舍__;在图二中,原成语是__十全十美__。(2分)②现象评议:你怎样看待这种成语改造现象?(3分)示例一:不赞同。这种成语改造会误导中小学生对成语的认知与运用。示例二:赞同。这种成语改造能让商家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二、阅读理解(45分)(一)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行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8.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1)阅十余岁(经过,经验)(2)竟不行得(终了,最终)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3分)本文记叙了人们找寻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异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行“据理臆断”的道理。11.在找寻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3分)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则从实际阅历动身,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看法。(二)背叛①在南极探险的途中,森和队伍失散了,伴随他的只有那少得可怜的行囊和一条属于他的狗。他们在雪地里走了两天两夜,只有极少的干粮,渴了就吃两口雪。恶劣的环境已使他们力倦神疲。他们艰难地跋涉,不停地用雪擦拭冻僵的皮肤。他们已不知要走向哪里,只希望能看到人迹,或者被他们的队伍发觉。但行囊里所剩无几的食物让森意识到或许他们挺不到救援的到来。因为威逼除了体力不支外,还有来自身边这只同样忍受着饥饿的雪橇犬。这两天他早已感到它的急躁担心,还有夜间那双直盯着他的碧绿的眸子。②最终,全部的食粮已经用完,能够找到的任何食物都没有了。森感到他假如再吃雪就会从里到外冻成冰。这时候,他的犬突然向前跑去,在正对着他两米左右的地方转身站住,摆出像狼一样的威逼的姿态。平日忠实的眼神已经被贪欲所淹没,平常亲昵的低吟这时已变成野兽般的咆哮。森知道,他和这只西伯利亚雪橇犬的争斗最终来了。森从包里抽出一把备用的砍刀。霎时间,人和犬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得异样尴尬。两个都纹丝不动,或许谁都不愿先打破这个僵局,或许谁都在等待着最佳时机以攻击对方。③对于一个体力不支但手握武器的人和一条有着锐利牙齿但力倦神疲的狗来说,或许人的胜算稍大些。森紧握着刀,脑海里出现出与爱犬共度的日子:当他刚迷失于风雪的几个小时里,它可以靠着敏锐的嗅觉找回队伍,但它坚决果断地跟随了主子;在诡异静谧的夜晚,虽然饥饿难耐,但它仍旧选择了依偎在主子的身旁,警惕地保卫着主子。或许没有它的话,自己根本挺不到这个时候,可眼前的状况却让他不知所措。森突然感到了自己的残忍,当忠诚的动物不得不选择背叛的时候,他宁愿选择宽容。森将手中的刀用劲抛向远方。于是境况马上扭转:一个手无寸铁而且体力不支的人和一条有锐利牙齿并且饥饿不堪的狗,狗优势明显。森的眼睛潮湿了,注视着往日与他忠诚相伴的爱犬。雪橇犬没有放过丝毫机会,起身将森扑倒。森忽然感到了无比的无望,他甚至能感到犬从喉咙里吐出的热气还有它舌尖上的腥味。但惊人的事情发生了,等待森的不是钻心的难受和喷涌的热血,却是爱犬用舌头舔着他的颈项,以暖和他冻僵的血管。就在一人一犬相互依偎的几小时后,救援队伍找到了他们。④森在生死时刻抛弃了砍刀,雪橇犬最终没有选择背叛,两个生命都获得了挽救。假如故事的结局是相反的,雪橇犬背叛了它的主子,森背叛了他的本性,那么救援人员找到的无疑是两具冒着热血的尸体。⑤很多时候我们身边的人像雪橇犬一样不得不背叛。当我们面对这种背叛时,是选择杀戮还是宽恕,一念之间或许天差地别,确定生死。关键在于是否背叛了自己的心灵。(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12.依据选文的情节,用简洁的语言填空。(4分)森陷入逆境,犬相助相伴→__犬兽性大发,森拔刀相对__→__森抛刀放弃,犬起身相扑__→犬回来忠诚,与森依偎获救13.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写出了森意识到了雪橇犬因饥饿而表现出烦躁,为下文雪橇犬兽性大发、背叛主子的情节做铺垫(埋下伏笔)。14.第③段中“森将手中的刀用劲抛向远方”的缘由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3分)森突然感到了自己的残忍,当忠诚的动物不得不选择背叛的时候,他宁愿选择宽容。15.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4分)争论。点明主旨或点明中心。(三)世界上最终一个机器人[美]黄士芬一切都在于分门别类。世界终结后的第76年,最终一个机器人和最终一个人类在一片狂风侵袭的高原上相遇了。在这之前,最终一个机器人始终待在自己的仓库里,依据设定的程序执行任务——监测地球,直到有一天,日渐衰弱的传感器突然感应到一个能量高峰。运输系统瘫痪了,最终一个机器人花了432天时间才来到能量高峰出现的地方,发觉了开封的冷冻管。那时,冷冻管里全部的人类都已经死去了——除了一人以外。但最终一个机器人还是执行起了她的任务。她必需绽开统计调查,尽自己所能维持这唯一一个数据点的秩序。她在高原上找到了最终一个人类,一个为了反抗狂风而将布层层包袱在身上的人形,正在刺眼的阳光下,将食用菌放在架子上晾晒。“你好。”最终一个机器人开口道,“我是R47­821,开罗仓库的指定管理人。我的任务是持续人类物种。”“是吗?”最终一个人类说,“进展如何?”最终一个机器人的记忆库里有“讽刺”这个词的定义,但她并没有听出最终一个人类语气中的讽刺意味。“不志向。”她回答,“你是我打算登记的唯一一个活着的人类。依据预料,人类物种消亡的时间上限是一百年。”最终一个人类的表情黯淡了下来,带着希望终成泡影的哀痛,问:“你是怎么找到我的?”“当时我正在监测,”最终一个机器人说,“433天前的预料表明人类物种已经灭亡,不过一些冷冻舱保持完好的可能性仍旧存在,但是很小。我监测了下去。”“我很兴奋,”最终一个人说,“我始终都很孤独,没有人和我说话。我曾经希望……算了,没什么。我们现在要做什么?”“我必需给你分类。”最终一个机器人说。“给我分类?”“是的。为了筛选出实现物种生存的最佳决策树①。”“在总人口只有一个人的状况下,有效的决策树还存在吗?”最终一个人类问道。最终一个机器人的处理器快速查阅了可能的人口复原模型,“不存在,但我可以依据其他冷冻单位生存下来的可能性做出预料。”“可能性如何?”“现在接近于零,虽然有误差,但误差范围是有穷尽的。”最终一个人类的表情扭曲了一下,哭笑不得,“对你来说,这就是希望吧。”“我不抱希望,”最终一个机器人说,“我只会计算概率。我的工作是帮助人类选择最有可能实现物种生存的概率路径。为此,我须要数据。”“好吧,R47­821,”最终一个人类说,凑上前在机器人的机壳上友好地拍了拍,“我怎么能阻碍你的工作呢?给我分类吧。”“你叫什么名字?”最终一个机器人起先提问。“瓦尔,”最终一个人类回答,“瓦尔·马茨米尔。”“你的职业是?”“应用气候学家,”瓦尔回答,“至少曾经是,这个职业现在要么完全无关紧要,要么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你的年龄是?”“冷冻时48岁,所以我现在至少49岁了,主观上来说。”“你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不是。”最终一个机器人停顿了一下,“这不是一个选项。每个人都必需属于一个类别。”“我是最终一个人类,”最终一个人类说,“我就是人口的100%。你是想告知我我不存在吗?”“你必需属于一个类别。”最终一个机器人重复道。她的程序只关切物种繁衍。“不,”最终一个人类说,“我是最终一个人类了,该死的。我完全没有须要这个类别的理由。”“每个人都必需属于一个类别。”“不,”最终一个人类突然笑了起来,“你就没有类别,我也没有类别。我们会一起待在这里,作为这个世界上最终的存在。直到末日来临,我们也没有类别。”“我有类别,我是女性。”最终一个机器人订正道,指了指她的金属面庞上已经淡去的痕迹。某个人曾经给她画过眼睫毛。瓦尔呛住了,起先笑出声来。最终一个机器人不知道有什么好笑的,但在阳光下,最终一个人类在风中始终笑啊,笑啊,笑得坐在了地上还在接着笑着,直到泪水从脸上流下。(选自《科幻世界》2024年第7期,有删改)【注释】①决策树:属统计学名词,是一种树形结构的预料模型,是常用的分类方法。16.关于“性别分类”,最终一个机器人与最终一个人类产生了怎样的分歧?请简要回答。(4分)最终一个机器人执行设定的程序,坚持要给最终一个人类进行性别分类;最终一个人类认为世界上只剩下自己,进行性别分类毫无意义。17.品读小说最终一段画线句,揣摩最终一个人类的心理,结合内容加以分析。(4分)地球上只剩下最终一个人类,机器人依旧坚持进行性别分类,这种荒谬行为让最终一个人类感到可笑,同时也为自己成了最终一个人类却依旧要被分门别类而感到哀痛。18.人类和机器人都是“世界上最终一个”,小说为何以《世界上最终一个机器人》为标题?联系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作者意图。(6分)【链接材料】自然本身并不关切我们对严格分类的执着坚持。我或许应当这么说:自然其本身并不关切我们的坚持。——选自黄士芬《世界上最终一个机器人》创作谈示例:最终一个机器人无视性别分类已毫无意义的事实,不顾最终一个人类的反对,依据设定好的程序,坚持给最终一个人类进行性别分类。作者借机器人不问意义坚持分类的行为,来反思现实生活中坚持给一切进行分门别类的现象,从而引发读者叩问自己的生活,理性思索“生活中的坚持”,做出正确的推断与选择,以《世界上最终一个机器人》为题,更突显了这样的意图。19.读完本文后,有同学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