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成本会计相关知识全套可编辑PPT课件共分为八个项目,包括:成本会计相关知识、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概述、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综合费用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目录CONTENTS成本概述成本会计概述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成本概述成本的概念产品成本与支出、费用之间的关系成本的作用01—4
—
一、成本的概念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经济中的一个经济范畴,是商品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第一节成本概述生产经营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C);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M)。其中,C+V,即生产经营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之和,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商品价值组成内容包括:—5
—
二、产品成本与支出、费用之间的关系支出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开支与耗费,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获取另一项资产、清偿债务所发生的资产的流出。第一节成本概述一般而言,企业的支出可分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所得税支出、营业外支出和利润分配支出五大类;
就某一会计期间而言,支出可以是现金支出,也可以是非现金支出;
但就企业的长期业务活动而言,所有的支出最终由现金支出来实现。(一)支出—6
—
二、产品成本与支出、费用之间的关系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即企业在获取收入的过程中,对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产的耗费。第一节成本概述
生产费用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它与产品生产有直接关系。
期间费用是指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耗费,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它与产品的生产没有直接关系,但与发生的期间配比有关,应从当期收益中扣减。(二)费用—7
—
二、产品成本与支出、费用之间的关系成本是一种耗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成本是指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货币表现;狭义的成本就是产品成本,对象化的生产费用就是产品成本。第一节成本概述(三)成本图1-1产品成本与支出、费用之间的关系—8
—
三、成本的作用成本的经济实质决定了成本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节成本概述从事生产经营发生的资金耗费,只有从取得的收入中得到补偿,才能保证生产经营在原有规模上继续进行。企业经营管理中各方面的工作业绩,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在成本上得到部分体现。在商品经济中,产品价格是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产品价格应大体上符合价值。
成本是生产经营耗费的补偿尺度1
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各项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2
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只能依靠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来增加自身的竞争能力。
成本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4成本会计概述成本会计的概念与职能 成本会计的对象 成本会计的内容02—10
—
一、成本会计的概念与职能(一)成本会计的概念第二节成本会计概述成本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运用会计基本原理和一般原则,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它是以提供成本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会计分支—11
—
一、成本会计的概念与职能(二)成本会计的职能第二节成本会计概述
成本会计的核算职能,就最基本的方面来说,成本会计核算是以已经发生的各种费用为依据,为经营管理提供真实的、可以验证的成本信息,从而使成本分析、考核等工作建立在客观依据的基础上。成本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控制、调节、指导和考核等手段,监督各项生产经营耗费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以达到预期的成本管理目标的功能。成本会计的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成本会计的核算和监督两大职能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只有把核算和监督两大职能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成本会计在管理中的作用。核算职能监督职能—12
—
二、成本会计的对象第二节成本会计概述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因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既是产品的生产过程,又是费用的发生过程,所以成本、费用是紧密联系的——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成本、费用都是成本会计的对象。因此,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和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的成本。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成本会计实际上是成本、费用会计。—13
—
三、成本会计的内容(一)成本预测第二节成本会计概述
成本预测是事前根据与成本有关的各种数据、资料,以及可能发生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和可能针对此变化采取的各项措施,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企业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做出科学估计的一项工作。—14
—
三、成本会计的内容(二)成本决策第二节成本会计概述成本决策是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有关资料,在若干个与生产经营和成本有关的方案中进行比较分析后,选出最优成本目标方案的过程。—15
—
三、成本会计的内容(三)成本计划第二节成本会计概述
成本计划是根据成本决策所确定的目标成本,具体规定在计划期内为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所需支出的成本、费用,确定各产品成本水平,并提出为达到目标成本水平所应采用的各种措施。—16
—
三、成本会计的内容(四)成本控制第二节成本会计概述
成本控制包括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是根据成本计划对各项实际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将其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内,防止超支、浪费和损失的发生,以保证成本计划的执行。成本和费用是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综合经济指标。通过成本控制可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并为成本核算提供真实可靠的成本信息。—17
—
三、成本会计的内容(五)成本核算第二节成本会计概述成本核算是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针对一定的成本核算对象,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通过对各费用要素进行归集与分配,计算出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18
—
三、成本会计的内容(六)成本分析第二节成本会计概述成本分析是将成本核算等资料同本期计划成本、上年同期实际成本、本企业历史先进成本和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成本水平构成的变动情况,研究成本变动的影响因素和原因,挖掘企业降低成本、节约费用的潜力。成本分析可以为下期成本预测提供资料。—19
—
三、成本会计的内容(七)成本考核第二节成本会计概述
成本考核是定期对成本计划及其有关指标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以监督和促进企业加强成本管理责任制,履行经济责任,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的一项工作。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成本会计机构 成本会计人员 成本会计的法规和制度03—21
—
一、成本会计机构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成本会计机构是处理成本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属于企业会计机构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直接从事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机构。设置成本会计机构时要充分考虑到企业规模和成本管理要求。
一般而言,在大中型企业,可单独设立成本会计科、室或组,具体负责本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在小型企业,可只配备成本核算人员专门处理成本会计工作。—22
—
一、成本会计机构各企业管理方式不同,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也不相同,主要有集中工作方式和非集中工作方式两种。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集中工作方式,是指企业成本会计中的成本核算和分析等方面的工作,主要由厂部成本会计机构集中进行,厂级以下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只负责登记原始记录和填制原始凭证,并对它们进行初步的审核、整理和汇总,为厂部进一步工作提供资料。在这种方式下,车间等其他单位大多只配备专(兼)职的成本会计人员。
非集中工作方式,也称分散方式,是指企业成本会计中的各项具体工作,由各分厂、车间等生产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分别进行,厂部成本会计机构只负责成本数据的最后汇总,以及处理一些不便于分散到车间等部门进行的成本工作。集中工作方式1非集中工作方式2—23
—
一、成本会计机构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优点:
采用集中工作方式,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及时、全面地掌握企业有关成本的信息,便于集中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成本数据处理,同时还可以减少成本会计机构的层次和成本会计人员的数量。缺点:
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层单位不能及时掌握成本信息,不利于调动生产单位和生产工人自我控制成本和费用的积极性。集中工作方式非集中工作方式
优点:
采用非集中工作方式,有利于成本费用的分级管理和责任成本的核算,能充分调动企业上下各个方面和全体职工节约增产、降低成本的积极性。缺点:
增加了成本会计工作的时间和费用。—24
—
二、成本会计人员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成本会计人员是指专门从事成本会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成本会计工作要求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之外,还要既懂会计和财务管理,又懂得经营管理,特别是要熟悉生产技术。成本会计人员的职责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编制成本计划及费用预算,并考核、分析其执行情况;制定本单位办理会计事项的具体办法。—25
—
三、成本会计的法规和制度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是我国会计工作的基本法律,是制定会计方面其他法律、规章、制度、办法等的依据。成本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必须依照《会计法》办理会计事务。例如,《会计法》第25条规定,公司、企业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计量和记录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第26条规定,公司、企业不得随意改变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者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费用、成本。这些都是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当严格遵守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6
—
三、成本会计的法规和制度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我国《会计法》规定,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还应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如《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它们包括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监督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等。
《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由财政部门制定并公布,属于政府规章性质。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组织成本监督,设置成本会计机构和配备成本会计人员时,都应该严格遵守。(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27
—
三、成本会计的法规和制度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1)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分工及职责权限。(2)成本定额、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3)成本核算的具体规定,包括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成本项目的设置,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在产品计价方法的确定,以及成本核算的一些基础工作要求等。(4)成本预测、成本计划和分析制度。(5)成本报表制度,包括成本报表的种类、格式、指标体系、编制方法、报送对象和日期等。(三)企业内部的成本会计制度
企业内部成本会计制度和核算办法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内部的成本会计制度包括内部的成本核算制度和核算办法。1Thankyou2
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概述目录CONTENTS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企业要素费用的分类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
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01—32
—
一、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合法性原则是指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不符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产品成本。
例如,增加固定资产的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按规定应作为固定资产的增加,而不能计入产品成本;购入无形资产的支出同样属于资本性支出;罚款支出则属于营业外支出等。(一)合法性原则—33
—
一、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实际成本计价,也称历史成本计价,是指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或构建时发生的实际成本入账,它在会计报告中也按实际成本反映。
按实际成本计价,产品成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生产所耗用的原材料、动力、折旧等费用按实际成本计价,如果采用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计价时在最后计入产品成本时也必须调整为实际成本;二是对完工产品成本要按实际成本计价。(二)实际成本计价原则—34
—
一、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产品成本的确定,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计算的。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三)权责发生制原则—35
—
一、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连续不断进行的,为了获得某一会计期间内所生产产品的成本,必须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一定阶段(月、季、年)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会计期间,分别计算各期的产品成本。(四)成本分期核算原则—36
—
一、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一致性原则是指成本核算中所涉及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成本计算方法及会计处理原则前后期应保持一致,以保证成本信息的可比性,提高成本信息的利用程度。坚持一致性原则,并不意味着成本核算中所采用的方法不能变动。(五)一致性原则—37
—
一、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重要性原则是指对成本信息质量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列为重点单独反映,并力求准确,而对于次要的、在成本项目中所占比重很小的项目可以从简处理,不必要求过严。
例如,产品直接耗用的原材料应该直接计入有关产品成本,但对于那些虽然是直接耗用但数额不大的材料,可以作为消耗材料计入制造费用。(六)重要性原则—38
—
二、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一)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1.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资本性支出、营业外支出等各种支出的界限24131)收益性支出也称营业支出,是指一项支出的发生仅与本期收入有关,并直接冲减当期收入。2)资本性支出是指一项支出的发生不仅与本期收益收入有关,也与其他会计期间的收入有关,而且主要是为了以后各期收入的取得而发生的支出,如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支出等。
3)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其他支出
4)利润分配支出是指在利润分配环节的开支,如支付的现金股利等。—39
—
二、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一)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生产费用都要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但当月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不一定都能成为当月产品的销售成本而从利润中扣除。因为当月投入生产的产品不一定当月就能完工成为成品,并实现销售;当月完工并销售出去的成品也不一定都是当月投入生产的。但是制造企业发生的期间费用不计入成本,而直接计入当月损益,从当月利润中扣除。所以,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与计入期间费用的费用对一定时期内的利润影响是不一样的。—40
—
二、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一)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期成本界限成本核算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因此,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在正确划分上述费用界限的基础上,还应划清应由本月产品成本、期间费用负担和应由其他月份产品成本、期间费用负担的费用界限。划分的基本要求如下:应由本月成本、费用负担的费用都应在本月入账,计入本月的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不应由本月成本、费用负担的费用,一律不得列入本月的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41
—
二、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一)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4.正确划分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对于生产两种及两种以上产品的生产企业,还要对计入当月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在各有关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以便分析和考核各种产品成本计划或成本定额的执行情况。这种划分的基本要求如下:属于某种产品单独发生、能够单独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应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属于几种产品共同发生、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则要采取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这几种产品的成本。—42
—
二、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一)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5.正确划分期末在产品和本期产成品的界限计算产品成本时,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本期生产费用在产成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予以分配,分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当然,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某种产品都已完工,那么,这种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之和就是这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如果某种产品都未完工,这种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之和就是这种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在实际工作中,要防止任意提高或降低月末在产品成本、人为调节完工产品成本的错误做法。—43
—
二、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二)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
国家有统一规定的,应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方法,国家没有统一规定的,企业要根据财产物资的特点,结合管理要求合理选用。各种方法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改变,以保证成本信息的可比性。同时,也要防止通过任意改变财产物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来调节成本、费用的错误做法。基本要求如下:—44
—
二、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三)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1.建立和健全有关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和凭证,并建立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2.建立消耗定额制度,加强标准化管理;3.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4.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订和修订工作;5.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企业要素费用的分类要素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 要素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02—46
—
一、成本会计的概念与职能(一)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第二节企业要素费用的分类为了具体地反映制造企业各种费用的构成和水平,还应在费用三大要素的基础上,将制造企业费用进一步划分为以下九项费用要素:(1)外购材料,是指企业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修理用备件、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2)外购燃料,是指企业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各种燃料,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等。(3)外购动力,是指企业耗用的从外部购进的各种动力,如电力、热力等。(4)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5)折旧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6)修理费用,是指企业为修理固定资产而发生的支出。(7)利息费用,是指企业的借款利息费用减去利息收入后的净额。(8)税金,是指企业应缴纳的各种税金,包括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和土地使用税等。(9)其他费用,是指不属于以上各要素的费用,但应计入生产经营费用的支出,如差旅费、租赁费、外部加工费和保险费等。—47
—
一、成本会计的概念与职能(二)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的作用第二节企业要素费用的分类(1)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发生的费用种类和金额,分析各个时期要素费用的构成和水平。(2)反映外购材料、燃料及动力、职工薪酬的实际支出,为编制企业材料采购资金计划及劳动工资计划提供资料。(3)为企业核定储备资金定额和考核储备资金周转速度提供资料。(4)划分物质消耗和非物质消耗,为计算工业净产值和国民收入提供资
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的作用—48
—
二、要素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一)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第二节企业要素费用的分类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不同,还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项目,这些项目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即产品成本项目。制造企业一般应设置以下成本项目:(1)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费用。(2)直接燃料及动力,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燃料和动力费用。(3)直接人工,是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职工薪酬费用。(4)制造费用,是指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以及虽然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用。—49
—
二、要素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二)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第二节企业要素费用的分类1.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和业务费等经营费用。2.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咨询费、诉讼费、等。3.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及相关的手续费等。—50
—
二、要素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三)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的作用第二节企业要素费用的分类
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可以有以下作用:
(1)可以促使企业按照经济用途考核各项费用定额和计划的执行情况,分析费用支出是否合理、节约。(2)将生产费用划分为若干成本项目反映,可以分析产品成本构成及比重,有利于加强产品成本的管理,同时也是企业按照费用发生的对象进行成本计量的基础。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
账务处理程序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03—52
—
一、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第三节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123确定成本计算期确定成本项目确定成本计算对象654审核生产费用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53
—
二、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第三节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一)设置成本核算账户“生产成本”账户11)“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核算企业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表2-1产品成本明细账
月日产量
(件)摘
要成本项目合
计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01月初在产品成本46000380023000728003l本月发生生产费用284000216002120032680031生产费用合计330000254004420039960031200本月完工产品成本22000020320353602756803l完工产品单位成本1100101.60176.801378.4031月末在产品成本11000050808840123920车间名称:第一车间
产品名称:甲产品2019年10月单位:元—54
—
二、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第三节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一)设置成本核算账户“生产成本”账户12)“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核算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或其他部门提供产品、劳务所发生的材料、工资等各项费用。该账户借方登记为进行辅助生产而发生的各种费用;贷方登记完工入库的产品成本或分配转出的辅助生产成本;余额在借方表示辅助生产在产品的成本,即辅助生产在产品占用的资金。“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应按辅助生产车间分设明细账,账中按辅助生产的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进行明细登记。—55
—
二、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第三节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一)设置成本核算账户“制造费用”账户2
制造费用”账户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该账户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贷方登记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外,该账户月末一般无余额。“制造费用”账户应按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账内按费用项目设置专栏进行明细登记。—56
—
二、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第三节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一)设置成本核算账户“自制半成品”账户3“自制半成品”账户“自制半成品”账户核算库存自制半成品的实际成本。该账户借方登记完工入库的自制半成品成本,贷方登记发出自制半成品的实际成本;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自制半成品的实际成本。“自制半成品”账户应根据需要来设置,如企业不单独计算自制半成品,或没有自制半成品,或有自制半成品成本计算但不设置自制半成品仓库,各生产步骤完工的自制半成品直接交下一生产步骤的企业,那么可不设置“自制半成品”账户。—57
—
二、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第三节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一)设置成本核算账户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账户4“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账户需要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企业,应设置“废品损失”总账账户。对于停工比较频繁的企业,为了考核和控制企业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当增设“停工损失”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发生的停工损失。—58
—
二、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第三节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二)对各要素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企业当期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应根据费用的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和经济用途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如材料费用分配表、工资费用分配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等。属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应分别计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不属于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应计入相关账户。—59
—
二、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第三节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三)分配辅助生产成本月终将归集的“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上的费用,按其受益对象和提供的产品及劳务量,编制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分配计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60
—
二、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第三节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四)分配制造费用月终将归集在“制造费用”账户的费用,按其受益产品和分配标准,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分配计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等账户。—61
—
二、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第三节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五)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和结转按产品成本计算期定期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并将完工产品成本从“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转入“库存商品”账户。—62
—
二、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第三节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六)各项期间费用的结转月末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账户上归集的费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合成本核算的主要账户,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如图2-1所示。说明:①分配各项要素费用;②分配辅助生产费用;③分配制造费用;④结转完工产品成本;⑤结转期间费用图2-1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
2Thankyou3
企业要素费用的核算目录CONTENTS要素费用核算概述材料费用的核算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职工薪酬费用的核算折旧费用和其他费用的核算要素费用核算概述要素费用核算的原则 要素费用的归集 要素费用的分配01—67
—
一、要素费用核算的原则第一节要素费用核算概述要素费用核算的原则
受益性原则直接费用直接计入间接费用分配计入原则重要性原则
凡属于产品直接耗用的费用都应尽可能直接计入有关产品成本;凡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费用的,应通过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凡在产品中占有较大比重的,应该以单独的成本项目列示;而对于那些比重小的费用,即使是直接计入费用,为了简化成本核算,也可将其列入制造费用,与其他制造费用一起进行分配。成本分配的受益性原则可以概括为谁受益、谁负担;负担多少,视受益程度而定。这一原则要求选用的分配标准能够反映受益者受益的程度。—68
—
二、要素费用的归集第一节要素费用核算概述
要素费用的归集是指按照费用要素的性质,根据费用发生的地点或受益对象进行归集。
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指企业基本生产的产品),并且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计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如果是生产单一成本核算对象发生的直接计入费用,可直接计入该成本核算对象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成本项目中;如果是几个成本核算对象共同发生的间接计入费用,应根据一定的标准,在各成本核算对象之间进行适当的分配,然后分别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成本项目中。
对于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应先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账户中归集,然后按一定的分配方法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69
—
三、要素费用的分配第一节要素费用核算概述
只有间接计入的费用,即共同费用,才需要进行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应当选择适当的分配方法。所谓分配方法的“适当”,就是分配所依据的标准与所分配的费用多少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因而分配结果比较合理,分配标准的资料比较容易取得,计算比较简便。—70
—
三、要素费用的分配第一节要素费用核算概述(1)成果类,如产品的重量、体积、产量、产值等。(2)消耗类,如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原材料消耗量或原材料费用等。(3)定额类,如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等。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计算公式为:
费用分配率=
某分配对象应分配的费用=该对象的分配标准总量×费用分配率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标准主要有三类:—71
—
三、要素费用的分配第一节要素费用核算概述对于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费用、用于产品生产(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但没有专门设立成本项目的各项费用,应该分别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进行归集;然后通过一定的账务处理程序结转。对于用于产品销售的费用、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以及筹集生产经营资金的费用,则不计入产品成本,而应分别计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进行归集,然后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冲减当月损益。对于用于固定资产购置和建造等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应计入“在建工程”等科目,然后通过一定的账务程序转入“固定资产”等账户。材料费用的核算材料的内容与分类材料费用的归集 材料费用的分配 燃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02—73
—
一、材料的内容与分类第二节材料费用的核算材料是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资要素。1)原料及主要材料经过加工后构成产品实体的各种原料和材料。
2)辅助材料
3)燃料
4)修理备用件
5)周转材料直接用于生产过程,有助于产品形成或便于生产进行,但不构成产品实体的各种材料。燃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用来燃烧发热的各种材料。为修理本企业机器设备和运输工具所专用的备品备件。企业能够多次重复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74
—
二、材料费用的归集第二节材料费用的核算(一)材料费用的原始记录领料单1
领料单(见表3-1)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领发料凭证,一般是一式三联。领料部门在填制完成后,凭此向仓库领料,经收、发料双方签章,仓库据以发料,并留下一联作为发料的凭证,一联送交财务部门作为入账的依据,一联送还领料部门作为其领料的凭证。领料单多数情况下是一单一料,适用于未制定定额或不经常使用的材料的领发。材料
编号材料
类别名称规格计量
单位数量单价
(元)金额
(元)备注请领实领表3-1领料单领料单位:
年
月
日
用途:
发料仓库:领料负责人:
领料:
供应负责人:
保管员:—75
—
二、材料费用的归集第二节材料费用的核算(一)材料费用的原始记录限额领料单2
限额领料单(见表3-2)是一种在规定时期和规定限额内可多次使用的领发料累计凭证,适用于经常领用并已制定消耗定额的材料。表3-2限额领料单领料单位:材料名称:发料仓库:计划产量:单位消耗定额:编号:供应部门负责人:生产部门负责人:保管员:材料
编号材料
类别名称规格计量
单位领用
限额实领
总数量计划
单价
(元)金额
(元)备注日期请领实发退料限额
结余数量领料单位签章数量收料人签章发料人签章数量收料人签章发料人签章合计—76
—
二、材料费用的归集第二节材料费用的核算(一)材料费用的原始记录领料登记表3
领料登记表(见表3-3)也是一种多次使用有效的凭证。对于生产车间、班组常用的消耗材料,不便于采用领料单或限额领料单领料的,可采用“领料登记表”办理领料手续。一般采用一单一料制,在一个月内连续适用,月末汇总记账。表3-3领料登记表领料单位:发料仓库:材料编号材料类别名称规格计量单位日期领用数量累计领用数量领料人发料人材料单价合计金额—77
—
二、材料费用的归集第二节材料费用的核算(一)材料费用的原始记录退料单4退料单(见表3-4)是一种记录生产车间退回结存材料的凭证。车间或班组在领用材料较多或出于月末成本计算的需要,可将材料退回仓库,填写“退料单”。下月不再使用的材料,应填制“退料单”,连同材料退回仓库,下月继续使用的材料办理“假退料”手续。退料单一般一式三联,分别由发料部门、发料仓库和会计部门留存。表3-4退料单退料单位:日期:年月日退料
名称料号退料量实收量退料原因溢领省料不适用品质差订单取消其他
登账:
点收:
主管:
退料人:—78
—
二、材料费用的归集第二节材料费用的核算(二)材料发出的计价按实际成本计价1
在按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情况下,收料凭证和材料明细账的收入均按实际成本计价。明细账上发出材料的金额,应采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等方法计算登记,并根据计算出的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乘以发出材料数量填制领料凭证,并据以登记材料明细账的发出栏。—79
—
二、材料费用的归集第二节材料费用的核算(二)材料发出的计价按计划成本计价2
在按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情况下,收料凭证、领料凭证都按计划单位成本计价,材料明细账中的收入栏和发出栏的金额也都按计划成本登记。计划成本计价法通常适用于规模较大、材料品种繁多、采购业务较多的企业。材料成本差异率=×100%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消耗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80
—
三、材料费用的分配第二节材料费用的核算(一)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1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计算公式为: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是以各种产品的材料消耗总定额为标准,来分配材料费用的方法。【例3-1】省略,见教材—81
—
三、材料费用的分配第二节材料费用的核算(一)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2某种产品某种材料定额费用=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该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消耗定额×材料单位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原材料费用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计算公式为: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时,除分配标准为定额材料费用之外,分配的步骤与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相同。【例3-2】省略,见教材—82
—
三、材料费用的分配第二节材料费用的核算(一)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产量(重量、体积)比例分配法3
产量(重量、体积)比例分配法是以各种产品的产量(重量、体积)为标准来分配材料费用的方法。
计算公式为: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产品产量×原材料费用分配率【例3-3】江南公司三车间按产品产量比例法分配共同材料费用。2019年6月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同领用A材料300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160件,乙产品140件,丙产品500件。按产量(重量、体积)比例分配法,分配甲、乙、丙产品应分担的材料费用。例子—83
—
三、材料费用的分配第二节材料费用的核算(二)材料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1.实际成本计价法下材料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材料采用实际成本计价,在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时,若有退料凭证的,则应将其金额从相关的领料凭证中扣除。领料单位
及用途产量
(件)共同耗用材料费用直接
材料
费用合
计材料消耗定额
(千克/件)定额
消耗量(千克)分配率
(元/千克)分配量材料
单价材料
费用甲产品14045606724268872009888乙产品805.54405284211269609072小计1.2120048001416018960一车间53005300二车间42004200修理车间2300023000供电车间1500015000管理部门80008000合
计48006966074460—84
—
三、材料费用的分配第二节材料费用的核算(二)材料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根据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9888——乙产品 9072——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23000——供电车间 15000
制造费用——一车间 5300——二车间 4200
管理费用 8000贷:原材料——M材料 74460—85
—
三、材料费用的分配第二节材料费用的核算(二)材料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2.计划成本计价法下材料费用分配的账务处【例3-5】假设江南公司二车间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以【例3-2】的资料为基础,2019年6月,根据“发出材料汇总表”编制的“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如表3-6所示。
应贷账户
应借账户原
材
料耗用材
料名称直接
计入分配计入计划成本合计差异额
(差异
率+1%)实际成本定额
费用分配
金额基本生产
成本甲产品A材料80000900099008990089990799甲产品B材料1800009600105601905601905.6192465.6小计26000018600204602804602804.6283264.6乙产品A材料30000108001188041880418.842298.8乙产品B材料120000480052801252801252.8126532.8小计15000015600171601671601671.6168831.6辅助生产
成本修理车间A材料365036.53686.5供电车间A材料198019.81999.8小计563056.35686.3制造费用一车间周转材料615061.56211.5管理费用周转材料1500151515销售费用周转材料2000202020合
计410000376204629004629467529—86
—
三、材料费用的分配第二节材料费用的核算(二)材料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根据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编制如下会计分录:(1)分配各部门耗用材料计划成本时,编制的会计分录为: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80460——乙产品 167160——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3650——供电车间 1980
制造费用 6150
管理费用 1500
销售费用 2000贷:原材料——A材料 137410——B材料 315840
周转材料 9650—87
—
三、材料费用的分配第二节材料费用的核算(二)材料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2)结转发出材料的超支差异,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804.6——乙产品 1671.6
——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36.5——供电车间 19.8
制造费用 61.5
管理费用 15
销售费用 20贷:材料成本差异 4629—88
—
四、燃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第二节材料费用的核算
【例3-6】假设江南公司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燃料动力费用比重较大,对购入的燃料单设“燃料”账户核算,并在成本明细账中专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2019年5月,生产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燃料费23760元,按甲、乙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比例分配,甲产品材料费170000元,乙产品材料费用94000元。则燃料费用的分配计算如下:燃料费用分配率=23760÷(170000+94000)=0.09甲产品应分担的燃料费=170000×0.09=15300(元)乙产品应分担的燃料费=94000×0.09=8460(元)燃料实际上也是材料,如果燃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小,那么燃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及账务处理的方法与材料费用基本相同。—89
—
四、燃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第二节材料费用的核算假设管理部门消耗燃料费1500元,修理车间耗用燃料费3500元,供电车间耗用19723元,则企业编制的“燃料动力费用分配表”如表3-7所示。应借账户成本或费用项目间接计入费用直接计入费用合计总账账户明细账户材料费用分配率分配额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燃料及动力1700001530015300乙产品燃料及动力9400084608460小计2640000.092376023760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燃料及动力35003500供电车间燃料及动力1972319723小计2323223232管理费用其他15001500合计237602473248492表3-7燃料动力费用分配表2019年5月
单位:元—90
—
四、燃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第二节材料费用的核算根据燃料动力费用分配表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5300——乙产品 8460——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3500——供电车间 19732
管理费用 1500贷:燃料 48492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 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03—92
—
一、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第三节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外购动力费用是指向外单位购买电力、蒸汽、煤气等动力所支付的费用。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所支付的外购动力款先计入“应付账款”账户,月末再将其分配计入各有关成本、费用账户。如果每月支付的动力费用的日期基本固定,而且每月付款日到月末的应付动力费用相差不多,也可以不通“应付账款”账户核算,而将每月支付的动力费用作为应付动力费,在付款时直接借记各成本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每月分配、登记一次动力费用。—93
—
二、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第三节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1)有计量仪器记录的情况下,动力(以电力为例)费用分配的计算公式为:电力费用分配率=车间、部门耗用电力费用=该车间、部门耗电数量×电力费用分配率(2)在没有计量仪器的情况下,动力(以电力为例)费用分配的计算公式为:某车间动力用电力费用分配率=某产品分配动力用电力费用=该车间某产品生产工时×该车间动力用电力费用分配率—94
—
二、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第三节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
【例3-7】2019年6月,江南公司共用电32500千瓦时,每千瓦时电费1元,共发生费用32500元。该企业各部门均安装有电表,电表显示各部门的用电情况如下: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用电24000千瓦时,照明用电4400千瓦时,其中一车间用电2000千瓦时,二车间用电2400千瓦时。辅助生产车间有供电车间和修理车间,供电车间用电1500千瓦时,修理车间用电1000千瓦时,企业管理部门用电1600千瓦时。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本月A产品的生产工时8000小时,B产品的生产工时4000小时。该企业采用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分配动力费用,计算过程如下:
动力费用分配率==2A产品应负担的动力费用=8000×2=16000(元)B产品应负担的动力费用=4000×2=8000(元)—95
—
二、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第三节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的外购动力费用分配汇总表如表3-8所示。应借账户成本或费用项目间接计入费用直接计入费用合计总账账户明细账户分配标准(工时)分配率分配额基本
生产成本A产品燃料及动力80001600016000B产品燃料及动力400080008000小计1200022400024000辅助
生产成本供电车间燃料及动力15001500修理车间燃料及动力10001000小计25002500制造费用一车间电费20002000二车间电费24002400小计4400管理费用电费16001600合
计24000850032500表3-8外购动力费用分配汇总表2019年6月
单位:元—96
—
二、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第三节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根据外购动力费用分配汇总表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16000——B产品 8000——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5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八单元跨学科实践活动7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 Module 12 Unit 2(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2025年微波器件及电路项目合作计划书
- 互换性第9章 学习教材
- 2025至2030年中国嵌入式空调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股权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远程医疗文件传输解决方案合同
- 医院二零二五年度招聘合同与医疗环境改善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子女对父母赡养与老年旅游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直播平台网红主播经纪服务合同
- 《克雷洛夫寓言》阅读指导课件
- 《无人机载荷与行业应用》 课件全套 第1-6章 无人机任务载荷系统概述- 未来展望与挑战
- 《室内照明设计》(熊杰)794-5 教案 第7节 绿色照明、节能照明与应急照明
-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护理课件
- 《大学生国防教育教程》第四章
- 抑郁病诊断证明书
- mks robin nano主板使用手册信息科技保留一切权利
- 幼儿教师口语(高职学前教育)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妇产科运用PDCA降低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品管圈成果报告书
- 第四章泵的汽蚀
- 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导则(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