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1页
余杭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2页
余杭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3页
余杭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4页
余杭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余杭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1.(2023八上·余杭期中)【聆听草木物语】

开场白草木带着一片素心,来到人间,随遇而安。草木是有灵性的。雨季的昆明,簇拥着馥郁的缅桂花,变得更加多情了;苏州园林里,zāi()种着盘曲嶙峋的藤萝,便有了别出心cái()的画面美……草木是有情意的。樱花烂漫如云,让我们想到在异国他乡苦苦寻求救国之路的鲁迅;昙花绚丽开放,让我们不禁联想起发现“美丽的颜色"时欣喜不已的居里夫人;____,____(备选人物:苏轼/朱德母亲/朱自清)让我们走近草木,一起品味草木承zài()着的人情世故,感受草木蕴藉着的精神品格吧!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或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zāi()种别出心cái()承zài()

簇拥(A.zúB.cù)蕴藉(A.jièB.jí)

(2)参照画线句,在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位,补写句子。

【答案】(1)栽;;裁;;载;;B;;A

(2)示例1:庭中竹柏弄影,让我们联想起月光下怡然自得的苏东坡。示例2:梅花耐得苦寒,让我们联想起不怕困难、不辍劳动的朱德母亲。示例3:春草潜滋暗长,让我们联想起对父爱感怀在心的朱自清。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根据语境补写句子

【解析】【分析】(1)栽种zāizhòng种植(花草树木等)。

别出心裁biéchūxīncái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承载chéngzài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

簇拥cùyōng(许多人)紧紧围着。对应B

蕴藉yùnjiè(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对应A

(2)例举注意格式,格式是:XX,让我们联想起XX。如:庭下积水如空明,让我们联想起月光下散步中庭的苏东坡。梅花香自苦寒来,让我们联想起勤劳刻苦的朱德母亲。春到扬州草木知,让我们联想起对自然热爱的朱自清。

故答案为:(1)栽;裁;载;B;A。(2)示例1:庭中竹柏弄影,让我们联想起月光下怡然自得的苏东坡。示例2:梅花耐得苦寒,让我们联想起不怕困难、不辍劳动的朱德母亲。示例3:春草潜滋暗长,让我们联想起对父爱感怀在心的朱自清。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拼读和书写的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2)本题考查补写。在文中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句子,注意要联系横线处上下文,揣摩横线处句子语境,合理组织语言,同时注意是否存在格式等隐形要求。

2.(2023八上·余杭期中)【爱护花草树木】

公园里有两处不同的标语:

【甲】“禁止踩踏草坪!”“严禁在草坪上嬉戏!"

【乙】“小草青青,足下留情!”“萋萋芳草,踏之何忍?"

(1)小语发现,意思相同的标语,因为语气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你认为【甲】【乙】两处哪一处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校园的腊梅开放了,芬芳四溢,有同学忍不住去攀折。请你借鉴【乙】处的语言特色,拟写一条新标语(不得套用原句)。

【答案】(1)示例1:【乙】处,运用祈使句或反问句,从正面规劝游客爱护草木,语气较为恳切、和缓。示例2:【乙】处,运用祈使句或反问句,语气和缓,让人产生共情,能主动规范自己行为。

(2)示例1:让腊梅含笑,让爱心绽放。示例2:此物何足贵?但留他人香。

【知识点】拟定标语、宣传语等;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1)【甲】“禁止踩踏草坪!”“严禁在草坪上嬉戏!"语气生硬,不利于人们接受。

【乙】“小草青青,足下留情!”祈使句,拟人,赋予小草人的情态。“萋萋芳草,踏之何忍?"反问,增强气势。写小草也是生命,怎忍心踩踏。语气委婉,让人共情,便于人们接受。

(2)仿写注意参考例句语言特色,【乙】用了反问句和起始句,语气委婉。可以是:腊梅含笑,怎忍采摘?

故答案为:(1)示例1:【乙】处,运用祈使句或反问句,从正面规劝游客爱护草木,语气较为恳切、和缓。示例2:【乙】处,运用祈使句或反问句,语气和缓,让人产生共情,能主动规范自己行为。

(2)示例1:让腊梅含笑,让爱心绽放。示例2:此物何足贵?但留他人香。

【点评】(1)本题考查赏析标语。按照题目要求,分析两处标语的不同之处,如手法、语气、句式等,按要求答题即可。

(2)本题考查仿写标语。标语要围绕主题展开,借鉴【乙】处的语言特色,字不要多要精简,语言通顺即可。

3.(2023八上·余杭期中)【欣赏草木诗词】

班级同学为寻找草木灵感,制作了“花草意蕴梳理单”,请你填写完整。

草木种类诗文摘抄花草意蕴

飞蓬征蓬出汉塞,①___。(王维《使至塞上》)漂泊无定

秋林树树皆秋色,②_________。(王绩《野望》)萧瑟幽静

松柏③___,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④___。(刘桢《赠从弟》)坚贞自守

落花无可奈何花落去,⑤___。(晏殊《浣溪沙》)⑥

芳草芳草长堤,⑦___。(欧阳修《采桑子》)恬淡安适

莲藕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⑧___。(李清照《如梦令》)欢快愉悦

特点提炼

◎运用光与色交融,远景与近景结合的手法,如《野望》。◎⑨___,如《赠从弟》。◎寄寓深刻的哲理或意境等,如《浣溪沙》。

【答案】①归雁入胡天;②山山唯落晖;③冰霜正惨凄;④松柏有本性;⑤似曾相识燕归来;⑥惋惜伤感/通达欣慰;⑦隐隐笙歌处处随;⑧惊起一滩鸥鹭;⑨示例1:借物写人(以物喻人),表明自己的志向。示例2:运用对比手法,衬托出歌咏对象的美好品性。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①②③④⑤⑦⑧这些是课文中需要掌握的古诗名篇。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雁、唯、燕、笙"等字。

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翻译为: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以自然事物的消逝抒发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不再的淡淡闲愁、惋惜伤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现诗人的通达欣慰。

⑨参考例句格式,分析《赠从弟》的手法。对比,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通过环境的对比更突出了松树的品性。借物喻人,以松柏为喻,通过描写松柏在风中的坚韧不拔,来象征人的坚贞不屈和高洁品质。

故答案为:①归雁入胡天;②山山唯落晖;③冰霜正惨凄;④松柏有本性;⑤似曾相识燕归来;⑥惋惜伤感/通达欣慰;⑦隐隐笙歌处处随;⑧惊起一滩鸥鹭;⑨示例1:借物写人(以物喻人),表明自己的志向。示例2:运用对比手法,衬托出歌咏对象的美好品性。

【点评】①②③④⑤⑦⑧主要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二是结合语境要求写出句子的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①②③④⑤⑦⑧属于直接默写,比较简单。注意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⑥考查古诗意象理解。读懂古诗句,理解古诗内容。在古诗中找到对应句,分析意象的特征及表现出的情感等,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⑨考查古诗手法赏析。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注意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修辞包括常考的比喻、拟人、借代、反问、设问等;表现手法包括托物言志,衬托,象征,想象,联想,虚实结合,欲扬先抑,对比等。答题结合古诗内容,分析即可。

4.(2023八上·余杭期中)【走进草虫天地】

花草树木因为虫鸣螽(zhōng)跃而更显生趣。下面是同学们读完《昆虫记》后为昆虫编写的谜语,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选出谜底正确的一项()

①天生建筑家,豪宅地下挖。小时头朝下,死时离开家。

②性格好残暴,姊妹全吃掉。品性太糟糕,生完娃就跑。

③耳朵有点聋,唱歌响如钟。地下当苦工,长年影无踪。

④出生开盖子,天冷造房子。门口唱曲子,喜欢吃叶子。

A.①蚂蚁②螳螂③圣甲虫④蟋蟀

B.①蚂蚁②天牛③蝉④绿螽斯

C.①黄蜂②天牛③圣甲虫④绿螽斯

D.①黄蜂②螳螂③蝉④蟋蟀

【答案】D

【知识点】作品的基本内容;《昆虫记》

【解析】【分析】结合原文分析即可。

原文:(1)我们六个人等在下面,热心倾听头顶上的乐队会受到什么影响。‘碰!’枪放出去,声如霹雷。一点没有受到影响,它仍然继续歌唱”“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厌恶它歌声中的烦吵浮夸”。③是蝉。

(2)螳螂都是些没有心肝的东西,尽干一些残忍、恶毒达到极点的事情。比如,它以自己的丈夫作为美餐,而且,它居然还会抛弃它自己的子女,弃家出走且永不归还。②是螳螂。

(3)在这个种类看起来很奇怪的小世界里,幼蜂无论是睡眠还是饮食,都是脑袋朝着下边生长的,即倒挂着的。过了两三天以后,这个身上带有尘土的动物,便最后一次离开它自己的巢穴。它跑出来,主要是打算再最后享受一点日光的温暖。忽然,它跌倒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再也不能够重新爬起来了。它尽量避免自己死在它所热爱和生存的巢里。这是因为,在黄蜂中,有一种不成文的‘法律’规定,那就是巢里是要绝对保持干净整洁的。这个生命即将结束的黄蜂,要自行解决它自己的葬礼。它把自己跌落在土穴下面的坑里。由于要保持清洁卫生,这些苦行主义者,不愿意自己死在蜂房里。①是黄蜂。

(4)1)蟋蟀在出来吃周围的青草的时候,决不会去碰一下这一片草。那微斜的门口,仔细用扫帚打扫干净,收拾得很宽敝。这里就是它们的一座平台,每当四周的事物都很宁静的时候,蟋蟀就会悠闲自在地聚集在这里,开始弹奏它的四弦提琴了。2)一直要到十月末,寒气开始袭人时,蟋蟀才开始动手建造自己的巢穴。④是蟋蟀。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常识。注意掌握名著作者及朝代、作品体裁及类型、文中主要动物的特征及主要情节等内容,掌握名著的主旨中心,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5.(2023八上·余杭期中)班级展出了法布尔笔下昆虫的漫画作品,展板上引用了罗斯丹的话:“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请结合《昆虫记》整本书阅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法布尔对昆虫的生命过程充满尊重和敬畏,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充满爱心地观察,昆虫在他的笔下生动美丽、聪明勇敢,探究生命,看到他们的美;用诗人的语言、散文的形式,描绘那些鲜活的生命,文笔像孩童般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作品的基本内容;对作品的体验感受;《昆虫记》

【解析】【分析】①作者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这是哲学家的点。

②在对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作者认为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探究生命的美丽,这是美术家的点。

③作者的语言朴实清新、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情趣和诗意。作者对自然界动植物声、色、形、气息多方面的描绘都恰到好处,使用了大量栩栩如生的比喻,此外,他凭借自己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基础,在文中引用希腊神话、历史事件以及《圣经》中的典故,字里行间还时而穿插着普罗旺斯语或拉丁文的诗歌。这是文学家的点。

故答案为:法布尔对昆虫的生命过程充满尊重和敬畏,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充满爱心地观察,昆虫在他的笔下生动美丽、聪明勇敢,探究生命,看到他们的美;用诗人的语言、散文的形式,描绘那些鲜活的生命,文笔像孩童般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

【点评】本题考查语句理解。这类试题,不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思,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紧扣名著主题分析其深层意思。

(2023八上·余杭期中)【感受草木精神】

请阅读下面散文,完成学习任务单。

又见白杨

张伟忠

①这次到西北,看到冬天的白杨树,又一次想起了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

②第一次看见白杨是在2001年夏天去新疆的途中,在疾驰的火车上看到“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的”白杨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脑中一次次闪过《白杨礼赞》中的片段,心中一遍遍默诵其中的词句。同行的一位老教师说:“教了一辈子《白杨礼赞》,第一次知道新疆的白杨和平常所见的枝叶‘婆娑’的杨树不一样。"并即兴背出了《白杨礼赞》中描写白杨的句子:“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我也是在那一刻才真正理解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和布局谋篇的精妙,脑海中的语言积累和眼中所见的现实景象一下子融合在一起,产生了心理和视觉上的双重冲击力,我被这种庄严的美深深地震撼了。

③再次见到白杨,则是在冬季的酒泉和嘉峪关,而且是近距离的。在酒泉中学、西汉酒泉胜迹公园和嘉峪关长城内,都有成片的白杨树,在冬日耀眼的阳光下,在积雪覆盖的黄土地上,在北国单调的景色中,它们虽然落尽了叶子,可淡青色的树干和挺拔的身姿仍然包蕴着勃勃生机,那些“紧紧靠拢"的“丫枝”直刺向蔚蓝的天空,成为冬日美丽的风景。我站在白杨树下,仰视着它们,又想起茅盾先生对它们的赞誉:“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④站在嘉峪关长城遗址内的白杨林中,抚摸着白杨粗大而光滑的枝干,任由它们把我的目光引向碧空。四处远望,则见黄土垒就的高大城墙,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在黄土、远山、碧空组成的背景下,白杨卓然挺立的身姿让我迷醉。我在想:一丛白杨,一篇文章,一个时代,它们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多么奇妙的联系啊。西北有很多代表性树种,比如胡杨、红柳等,为什么茅盾先生单单选中了白杨来加以礼赞呢?原因似乎并不难找:挺拔的身躯、靠拢的树枝、哨兵似的姿态,以及朴质外表下的坚强个性。这使得从新疆到延安途中的茅盾先生发现了一种时代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审美对应物,从而为白杨树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赞歌。一种树成就了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又反映了一个时代。我相信,当茅盾在重庆发表这篇文章后,一定给当时的国统区乃至全国人民传达了一种积极、乐观、明朗的信号,使得在抗战最艰难时刻的中国人民获得极大鼓舞。

⑤在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路上,当曙光初现,太阳从蜿蜒的长河东侧冉冉上升,大地呈现出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矗立于原野中的白杨林披上了一层动人的红光。我赶紧用力擦去汽车玻璃上的冰霜,有些贪婪地凝望着这美丽的景色。善解人意的司机停下了车,车上的游客全跑到了路边,凛冽而清新的空气一下子包围了我们。那些生长在岸边地头英姿飒爽的白杨,就像站在晨曦中吹号的号兵。

⑥于是,当年教室里的琅琅读书声又一次回荡:

⑦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学习任务单

6.请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梳理散文内容

观察点描写角度作者感受

第一次火车上①描写,借老教师的言语与《白杨礼赞》中的句子,表现白杨树傲然挺立的样子。②

再次③直接描写,描写白杨树的树干、身姿、丫枝,展现白杨树卓然挺立的形象。赞美、尊崇

汽车上、路边④描写,表现曙光初现时白杨林的英姿。

7.品读散文语言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

那些生长在岸边地头英姿飒爽的白杨,就像站在晨曦中吹号的号兵。

8.小语决定朗读散文最后一节,请你和他一起揣摩朗读方案。

小语:我知道这一节的行文思路是先抑后扬,我们可以这样设计这处文字的朗读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析散文写法。散文多次引用茅盾先生《白杨礼赞》中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我认为这样写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兴背出了《白杨礼赞》中描写白杨的句子……

又想起茅盾先生对它们的赞誉……

当年教室里的琅琅读书声又一次回荡……

10.感悟散文哲思。作者写道:“一丛白杨,一篇文章,一个时代,它们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多么奇妙的联系啊”,请你结合文意,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6.①侧面/间接;②激动、震撼;③近距离/白杨树下/白杨林中;④直接

7.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了白杨树英姿飒爽、坚强不屈、挺拔伟岸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

8.示例:抓住“没有"这个词来表现“抑”的一面,节奏慢,语气轻。而读“但是"更”两个关联词时要体现由抑转扬的语气。既要读出句式的强烈语气,引发人们的深思,又读出文中的激情与豪气。

9.①作为情感线索,贯穿全文;②引发联想,将眼前之景与茅盾《白杨礼赞》一文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的真切体悟;③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白杨的形象和精神的赞美之情

10.白杨树身躯挺拔、树枝靠拢、外表朴质、个性坚强,是时代精神和民族性格的象征。茅盾敏锐发现这一审美特征,进而写下《白杨礼赞》。这首赞歌在抗日战争年代给全国人民传达了一种积极、乐观、明朗的信号,使之获得极大鼓舞。三者紧紧联系,这正如本文作者所说:一种树成就了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又反映了一个时代。

【知识点】语速与语调;停顿与节奏;重音;记叙性散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比喻;拟人;引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文中找到对应句,整合语言,简要概括大意即可。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格式,指出运用何种修辞方法,分析如何修饰语句,修辞的作用,表达作者何种情感。常考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借代等。

(3)本题考查朗读设计。注意从重音、停连、语气、语调、节奏等角度入手。重音,突出强调。句意消极时语气低缓,句意积极时语气高亢,欢快。高音调表示兴奋或惊讶,低音调表示冷静或严肃。注意结合句子暗含的情感基调分析即可。停连,指的是朗读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和表示情感转折的地方要停连。

(4)本题考查引用。引用名人名言,增加说服力和感染力;丰富文章内容;表明观点;多次引用可以作为感情线索,贯穿全文。具体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即可。

(5)本题考查语句理解。这类试题,不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思,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分析其深层意思。

6.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归纳即可。

(1)借老教师的言语与《白杨礼赞》中的句子,表现白杨树傲然挺立的样子。是间接描写,或者是侧面描写,突出作者见到白杨树时的激动和震撼。

(2)第三段:再次见到白杨,则是在冬季的酒泉和嘉峪关,而且是近距离的。第三段:我站在白杨树下。第四段:站在嘉峪关长城遗址内的白杨林中。即近距离/白杨树下/白杨林中。

(3)第五段:那些生长在岸边地头英姿飒爽的白杨,就像站在晨曦中吹号的号兵。是直接描写,写白杨树英姿飒爽、坚强不屈、挺拔伟岸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

故答案为:①侧面/间接;②激动、震撼;③近距离/白杨树下/白杨林中;④直接

7.英姿飒爽的白杨,拟人,赋予白杨树人的情态。就像站在晨曦中吹号的号兵,比喻,把白杨树比作站在晨曦中吹号的号兵。生动的写出了白杨树挺拔的身姿、坚强不屈、伟岸的特点,突出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和敬佩。

故答案为: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了白杨树英姿飒爽、坚强不屈、挺拔伟岸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

8.结尾段是在赞美白杨树,是欲扬先抑的手法,引发人们的深思。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欲扬先抑是手法,两个“没有"表现白杨树的“抑”,读起来语气稍缓。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重读“但是"和“更”,语气强烈,表现白杨树的“扬”,让人感受到作者的豪情,引发人们的深思。故答案为:抓住“没有”这个词来表现“抑"的一面,节奏慢,语气轻。而读“但是”“更"两个关联词时要体现由抑转扬的语气。既要读出句式的强烈语气,引发人们的深思,又读出文中的激情与豪气。

9.多次引用茅盾先生《白杨礼赞》中的句子,引发人们的联想,让人将眼前景色和《白杨礼赞》融为一体,更加深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理解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和敬佩。茅盾先生《白杨礼赞》中的句子,作为文章的感情线索,贯穿全文。

故答案为:①作为情感线索,贯穿全文;②引发联想,将眼前之景与茅盾《白杨礼赞》一文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的真切体悟;③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白杨的形象和精神的赞美之情。

10.第四段:挺拔的身躯、靠拢的树枝、哨兵似的姿态,以及朴质外表下的坚强个性。这使得从新疆到延安途中的茅盾先生发现了一种时代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审美对应物,从而为白杨树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赞歌。即白杨树挺拔的身躯、靠拢的树枝、哨兵似的姿态,朴质外表,是时代精神和民族性格的体现。茅盾先生发现了白杨树具有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审美。皖南事变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茅盾写下此文,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一丛白杨,一篇文章,一个时代,三者融为一体,白杨树成就了一篇散文,散文反映了一个时代。

故答案为:白杨树身躯挺拔、树枝靠拢、外表朴质、个性坚强,是时代精神和民族性格的象征。茅盾敏锐发现这一审美特征,进而写下《白杨礼赞》。这首赞歌在抗日战争年代给全国人民传达了一种积极、乐观、明朗的信号,使之获得极大鼓舞。三者紧紧联系,这正如本文作者所说:一种树成就了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又反映了一个时代。

(2023八上·余杭期中)【品尝草木风味】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青菜是中国常见的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南方,青菜就是青菜。既名曰“青菜”,一定要绿油油的才讨喜。但在大部分北方人的眼中,“一份青菜"约等于“一份蔬菜”,内涵边际非常大,黄瓜、芹菜、莴笋、茄子、萝卜、白菜等等都包括在内,可谓包罗万象。蔬菜品种众多,但在过去,因为种种条件限制,许多地方还是很难吃到新鲜多样的蔬菜。如今,随着种植技术和物流运输的发展进步,设施栽培的蔬菜、高原夏菜、南菜北运等丰富着居民的“菜篮子"。一年四季、随时随地、各式各样,吃想吃的菜已经不再是难事。

(摘编自张君燕《餐桌上的青菜》)

【材料二】

青菜口感鲜洁,味道清淡,是餐桌上的常客。冬日里民间有一道“青菜豆腐汤”。烧上一锅青菜,切几块豆腐放锅里,热气氤氲,一家人吃得浑身热乎乎的。据说这道菜,还有个美好的寓意:青菜豆腐保平安。

青菜朴实无华,散发着平常日子里的烟火气,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据说郑板桥当年流落苏北小镇时,在房门口贴了副对联:“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想想,在一个偏僻的小镇,郑板桥自己种菜,过着清苦淡泊的生活,但他还能在寻常事物中看出一点动人的美来,歌咏生活。

(摘编自徐廷华《青菜》)

【材料三】

青菜具有降低血脂、宽肠通便、解毒消肿等功效。青菜作为低脂肪蔬菜,且含有膳食纤维,能与胆酸盐和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故可用来降血脂;青菜中还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的体积,缩短粪便在肠腔停留的时间,从而治疗多种便秘;此外,青菜还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肝脏的排毒机制。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也说青菜“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咳”。

(摘编自“乐哈健康网")

1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青菜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所以它的内涵边际在我国南北方并不存在着较大差异。

B.没有种植技术和物流运输的发展,居民就难有随时随地吃各式各样蔬菜的自由。

C.引述清代《本草纲目拾遗》材料,意在说明青菜具有神奇的疗效,可治愈百病。

D.民间的“青菜豆腐汤”和郑板桥的对联,都蕴含着青菜豆腐保平安的美好寓意。

12.青菜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13.“人间草木"主题学习活动中,学习小组准备推荐齐白石的三幅画作。请你任选一幅,从命名用意的角度拟写一段推介语,代表学习小组在班级交流。

【链接材料】

齐白石,湖南省湘潭县杏子坞人。他常以白菜、萝卜、蘑菇、柿子等蔬果入画,画中寄寓了深厚的精神内涵,画风亦俗亦雅,喜爱者甚多。

【答案】11.B

12.青菜颜色油绿、口感鲜洁,味道清淡,具有食用价值;青菜散发着人间烟火气,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青菜有利于身体健康,具有一定药用价值。

13.示例1:《清白家风》以青菜、竹笋入画,“白菜”叶青茎白,寓意清清白白做事,竹笋有气节,寄托着画家对美好家风得以流传的期望。示例2:《事事清白》以柿子、白菜入画,“柿"谐音“事”,“白菜"叶青茎白,寓意清清白白做事。这幅画命名寓意美好,雅俗共赏。示例3:《百财聚来》以白菜、萝卜、蘑菇三种蔬菜入画,含有聚集之意。“白菜”谐音“百财”,百财汇聚,寓意财源广进。

【知识点】新闻、材料类文本;语言得体;理解概括材料主要内容;筛选新闻材料关键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选择题注意在材料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材料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2)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材料,抓住材料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材料中找到对应句,整合语言,简要概括青菜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

(3)本题考查写推介语。根据题目要求,分析三幅图片,理解图片含义,从图片命名的角度,分析图片深意,语言简洁明了,有逻辑,突出重点即可。

11.A:错误。【材料一】在南方,青菜就是青菜。既名曰“青菜”,一定要绿油油的才讨喜。但在大部分北方人的眼中,“一份青菜"约等于“一份蔬菜”,内涵边际非常大,黄瓜、芹菜、莴笋、茄子、萝卜、白菜等等都包括在内,可谓包罗万象。“它的内涵边际在我国南北方并不存在着较大差异"错误。B:正确

C:错误。【材料三】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也说青菜“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咳”。“青菜具有神奇的疗效,可治愈百病"错误。

D:错误。【材料二】第二段:据说郑板桥当年流落苏北小镇时,在房门口贴了副对联:“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想想,在一个偏僻的小镇,郑板桥自己种菜,过着清苦淡泊的生活,但他还能在寻常事物中看出一点动人的美来,歌咏生活。郑板桥的对联没有蕴含着青菜豆腐保平安的美好寓意。

故答案为:B

12.在材料中找到对应句归纳即可。【材料一】既名曰“青菜”,一定要绿油油的才讨喜。【材料二】第一段:青菜口感鲜洁,味道清淡,是餐桌上的常客。即青菜颜色油绿、口感鲜洁,味道清淡,具有食用价值。

【材料二】第二段:青菜朴实无华,散发着平常日子里的烟火气,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即青菜散发着人间烟火气,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材料三】青菜具有降低血脂、宽肠通便、解毒消肿等功效。即青菜有利于身体健康,具有一定药用价值。

故答案为:青菜颜色油绿、口感鲜洁,味道清淡,具有食用价值;青菜散发着人间烟火气,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青菜有利于身体健康,具有一定药用价值。

13.《清白家风》,图片有白菜、竹笋入画。“白菜”的叶子青青,叶茎白白,寓意做人要清清白白,做事也要清清白白。竹笋象征着气节和文化寄托。竹笋作为竹子的嫩芽,蕴含着竹子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着谦逊、有节、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质。表现了画家期望清白家风流传的愿望。

《事事清白》,图片有柿子、白菜。“柿"谐音“事”。“白菜"的叶子青青,叶茎白白,寓意做人要清清白白,做事也要清清白白。这幅画命名寓意好,雅俗共赏。

《百财聚来》,图片有白菜、萝卜、蘑菇。“白菜”谐音“百财"。萝卜被称为“莱菔”,谐音“来福”,寓意着幸福吉祥。“蘑菇”在文化和象征意义上有着积极和正面的寓意,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谐、吉祥如意以及长寿安康的期望。这幅图寓意百财汇聚,财源广进。

故答案为:示例1:《清白家风》以青菜、竹笋入画,“白菜"叶青茎白,寓意清清白白做事,竹笋有气节,寄托着画家对美好家风得以流传的期望。示例2:《事事清白》以柿子、白菜入画,“柿”谐音“事”,“白菜”叶青茎白,寓意清清白白做事。这幅画命名寓意美好,雅俗共赏。示例3:《百财聚来》以白菜、萝卜、蘑菇三种蔬菜入画,含有聚集之意。“白菜"谐音“百财”,百财汇聚,寓意财源广进。

(2023八上·余杭期中)【享受种植意趣】

请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各题。

吊秋花(其二)

〔清〕查慎行

为少成阴树,从添覆地花。

频频滋灌溉,历历萎泥沙。

凉蝶飞何处,秋虫话别家。

陈根如不死,春雨望萌芽。

种草花说

〔清〕查慎行

窳轩①之南有小庭,拓窗而面之。主人无事,日蹒跚乎其间。即又恶乎草之滋蔓也,谋辟而莳蓻②焉。或曰:“松、桂、杉、梧,可资以荫也,是宜木。"主人曰:“吾年老,弗能待。”或曰:“梅、杏、橘、橙,可行而列也,是宜果。"主人曰:“吾地狭,弗能容。”有道焉,去芜蔓者而植芬馨者,亦幽人③之所流连也。乃命哇丁锄荒秽,就邻圃乞草花。山僧野老,助其好事,往往旁求远致焉。主人乐之,犹农夫之获嘉种也。

客徒知嘉树之荫吾身,而不知小草之悦吾魂也;徒知甘果之可吾口,而不知繁卉之饫④吾目也。彼南阳之梓漆⑤,平泉⑥之花木,非吾力之所逮⑦,岂吾情之所适⑧哉!

(选自《敬业堂文集》,有删节)

【注释】①窳轩:查慎行晚年居室之名。②莳蓻(shìzí):种植。③幽人:隐士。④饫:使……感到光盛丰美。⑤南阳之梓漆:南阳人樊宏,汉光武帝刘秀的舅舅,家产丰厚,种有梓树和漆树,均为优质木材。⑥平泉之花木:平泉庄,是唐代宰相李德裕的别墅,园内奇花异草,无不具有。⑦逮:达到。⑧适:舒服。

14.甲诗中“凉蝶飞何处,秋虫话别家"句,传神写出了窳轩小园、的景象。

15.查慎行凭吊秋花,并无悲伤之意,请结合诗歌的最后两句加以分析。

16.小语对乙文的字词进行梳理,请你帮助他完成下表。

文言字词释义方法◆根据字形特征,加以推测。①根据“拓”的字形演变,可知“拓窗而面之"的“拓”的意思是。

◆查字典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谋询问。谋划。商量。计谋。(《古汉语字典》)②联系上下文可知“谋辟而莳蓻焉"的“谋”意思是。

◆了解词类活用,变换词性。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很常见,常见的有名词、形容词活用成动词,名词用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③“主人乐之,犹农夫之获嘉种也。"中的“乐”本义是快乐,这里应当解释为___。

◆联想成语,进行迁移。④根据成语“家徒四壁”,可知“客徒知嘉树之荫吾身”的“徒"的意思是。

17.小语和小文就乙文进行研讨,请你完成下面对话。

小语:松、桂、杉、梧等是“嘉树”,梅、杏、橘、橙等有“甘果”,作者为何不选种它们?我想不明白。

小文:这是因为①____________。

小语:嗯,你说的有道理。那么作者是如何打算的呢?

小文:作者认为要像隐士那样种植些芬芳的花草。于是他不但叫园丁开垦荒地,还向邻近农人求要花草。除此之外,还有朋友②____________。

小语:我明白了。这样看来,作者不无得意地说“有道焉”(见文中画线处),这个“道"应该解释为③。

18.乙文在结尾提到“南阳之梓漆,平泉之花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9.请结合甲乙两则材料,谈谈你对作者人生态度的理解。

【答案】14.萧索/荒凉;寂寥/寂静

15.种植的花草虽然枯萎,但要是陈年老根不曾死掉,来年春天一定能萌发新芽,表现了诗人对花草再生的期望和自得其乐的意趣。

16.推开;②;对……感到快乐;只是,仅仅

17.作者年老、庭院狭小(或者:吾年老,弗能待;吾地狭,弗能容);尽力帮助我成全这桩好事,到处远近寻求弄来种子;方法/途径

18.以权贵之家种植的名贵花木与作者种植的普通花草进行对比,表达作者乐意与草花相伴、过平淡生活的志向。

19.作者不辞劳苦、勤种花草,可见其饶有生活情趣,乐于田园生活;作者以名贵花木与普通花草比较,更喜爱普通花草的芬芳馨香,可见他淡泊名利,不求富贵,具有隐士情怀和高尚的节操。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意象;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生活杂感;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常用文言实词;对比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理解。读懂古诗句,理解古诗内容。抓住古诗中的关键词,如情感词、评价句、意象等,理解诗人情感态度,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2)本题考查古诗情感分析。理解古诗句表达含义,抓住诗句中的情感词,结合作者生平背景分析古诗情感。情感分析注意不要少点。

(3)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4)①②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作者不选择“嘉树"和“甘果”的原因和朋友的支持即可。

③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5)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乙文结尾提到“南阳之梓漆,平泉之花木"的作用。

(6)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

【附参考译文】

【甲】

树木因为花朵的凋落而显得较为稀疏,还没有形成浓密的树荫,虽然花朵已经凋落,但地面上覆盖了一层落花。

频繁地灌溉使得植物得以生长,而泥沙则记录了每一次的灌溉痕迹。

凉爽的秋风中,蝴蝶飞向何处?秋夜的虫鸣似乎在诉说着离别家的故事。

老根如果不死,期待着春雨让它发芽。

【乙】

窳轩的南面有一处小小的庭院,一打开窗,我就能面对这处庭院。平时没事时,我喜欢拄了杖走走,所以几乎每天都要在这庭院里慢慢溜达溜达。我早已讨厌院子里杂草疯长,就计划着把院子翻垦后种些东西。有人建议说:“松树、桂树、杉树、梧桐树,能够用来遮阳,这是适合种植的树木。”我说:“我年纪大了,等不到这些树长大成材。"又有人建议:“梅子、杏子、橘子、橙子,能够分行排列,这是适合种植的果树。”我说:“我这块地狭小,不能容纳。"我自有办法,想除掉那些胡乱攀爬的杂草灌木,种植些能散发芳香的东西,这也是一般隐士所欢喜欣赏的。于是我让园丁们开垦这块荒芜之地,向邻近的花圃主人讨些草本的花卉来栽种。我的一些方外、乡间的朋友,尽力帮助我成全这桩好事,到处通过各种途径为我弄来种子。我感觉这很开心,就像致力耕种的农民获得好的种子一样。

那些劝我种乔木果树的朋友光知道好的乔木能够荫庇我的身体,却不知道小小的草花能使我的灵魂得到欣悦;他们光知道甘甜的果子能使我的嘴感到惬意,却不知道繁盛美丽的花卉能让我的眼睛得到滋养。像古人所看重的南阳的梓树漆树、平泉庄的花木,那是长期培植成的好东西,可以传给他们的子孙,的确不是凭我的力量就能拥有的,但那些东西哪里就一定能让我的心情觉着舒适啊!

14.凉蝶飞何处,秋虫话别家。翻译为:凉爽的秋风中,蝴蝶飞向何处?秋夜的虫鸣似乎在诉说着离别家的故事。写小园荒凉、萧索的场景,耳边只有一些虫鸣,别无声响,气氛很寂静、寂寥。

故答案为:①萧索/荒凉;②寂寥/寂静

15.陈根如不死,春雨望萌芽。翻译为:老根如果不死,期待着春雨让它发芽。写了诗人对春雨润泽花草,花草能再生的美好期盼和怡然自得的乐趣。

故答案为:种植的花草虽然枯萎,但要是陈年老根不曾死掉,来年春天一定能萌发新芽,表现了诗人对花草再生的期望和自得其乐的意趣。

16.拓窗而面之,翻译为:一打开窗,我就能面对这处庭院。拓,推开

谋辟而莳蓻焉,翻译为:就计划着把院子翻垦后种些东西。谋,谋划,对应②

主人乐之,犹农夫之获嘉种也,翻译为:我感觉这很开心,就像致力耕种的农民获得好的种子一样。乐,对……感到快乐

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家中十分贫穷。徒,只是,仅仅

客徒知嘉树之荫吾身,翻译为:那些劝我种乔木果树的朋友光知道好的乔木能够荫庇我的身体。徒,只是,仅仅

故答案为:推开;②;对……感到快乐;只是,仅仅

17.①或曰:“松、桂、杉、梧,可资以荫也,是宜木。”主人曰:“吾年老,弗能待。"或曰:“梅、杏、橘、橙,可行而列也,是宜果。”主人曰:“吾地狭,弗能容。"翻译为:有人建议说:“松树、桂树、杉树、梧桐树,能够用来遮阳,这是适合种植的树木。”我说:“我年纪大了,等不到这些树长大成材。"又有人建议:“梅子、杏子、橘子、橙子,能够分行排列,这是适合种植的果树。”我说:“我这块地狭小,不能容纳。"即作者不选择“嘉树”和“甘果"的原因是作者年老、庭院狭小。原文是吾年老,弗能待;吾地狭,弗能容。

②山僧野老,助其好事,往往旁求远致焉。翻译为:我的一些方外、乡间的朋友,尽力帮助我成全这桩好事,到处通过各种途径为我弄来种子。

③有道焉,翻译为:我自有办法。道,方法、途径

故答案为:①作者年老、庭院狭小(或者:吾年老,弗能待;吾地狭,弗能容);②尽力帮助我成全这桩好事,到处远近寻求弄来种子;③方法/途径

18.彼南阳之梓漆,平泉之花木,非吾力之所逮,岂吾情之所适哉!翻译为:像古人所看重的南阳的梓树漆树、平泉庄的花木,那是长期培植成的好东西,可以传给他们的子孙,的确不是凭我的力量就能拥有的,但那些东西哪里就一定能让我的心情觉着舒适啊!南阳的梓树漆树、平泉庄的花木是富贵豪权之家培育的名贵花木,作者把名贵花木和自己种植的普通花草作对比,突出作者对花草的喜爱,表现作者淡泊名利、不慕荣华的品性,以及作者想要过着悠闲自在、平淡的生活愿望。

故答案为:以权贵之家种植的名贵花木与作者种植的普通花草进行对比,表达作者乐意与草花相伴、过平淡生活的志向。

19.【甲】为少成阴树,从添覆地花。频频滋灌溉,历历萎泥沙。翻译为:树木因为花朵的凋落而显得较为稀疏,还没有形成浓密的树荫,虽然花朵已经凋落,但地面上覆盖了一层落花。频繁地灌溉使得植物得以生长,而泥沙则记录了每一次的灌溉痕迹。写作者认真种植花草,不怕辛苦的浇水、挖土,过着美好宁静的田园生活。

【乙】彼南阳之梓漆,平泉之花木,非吾力之所逮,岂吾情之所适哉!翻译为:像古人所看重的南阳的梓树漆树、平泉庄的花木,那是长期培植成的好东西,可以传给他们的子孙,的确不是凭我的力量就能拥有的,但那些东西哪里就一定能让我的心情觉着舒适啊!南阳的梓树漆树、平泉庄的花木是富贵豪权之家培育的名贵花木,作者把名贵花木和自己种植的普通花草作对比,突出作者对花草的喜爱,表现作者淡泊名利、不慕荣华的品性,以及作者想要过着悠闲自在、平淡的生活愿望。

故答案为:作者不辞劳苦、勤种花草,可见其饶有生活情趣,乐于田园生活;作者以名贵花木与普通花草比较,更喜爱普通花草的芬芳馨香,可见他淡泊名利,不求富贵,具有隐士情怀和高尚的节操。

20.(2023八上·余杭期中)【抒写草木素心】

“人间草木”主题学习活动即将结束,同学们汇集了多种材料(如关于草木的介绍、文章、诗词、画册等等)。你将如何呈现这些成果?请介绍你的创意。要求有创意、可操作,80字以内。

【答案】示例1:我的创意是布置“人间草木"的展板。展板上贴着各学习小组收集的草木介绍、文章、诗词等,并配有草木图片。展板摆放在学校图书馆大厅,让同学们都来欣赏、参观。示例2:我的创意是在校园安插草木的铭牌。铭牌上印有同学们编写的介绍花草种类、特性的说明性文字,这样能起到很好科普作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并且爱护花草树木。示例3:我的创意是在校刊上开设“人间草木”专栏。专栏推介草木的诗文,刊登同学们撰写的活动感悟,分享活动的照片,这样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草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知识点】创新题型

【解析】【分析】言之合理即可。可以是黑板报。画花草的图片,配文花草相关的古诗名句、美文及花草的介绍等。可以是校刊,开设“人间草木"栏目,专门介绍花草的知识,相关的古诗文和配图等。让学生更了解花草,进一步亲近自然。

故答案为:示例1:我的创意是布置“人间草木”的展板。展板上贴着各学习小组收集的草木介绍、文章、诗词等,并配有草木图片。展板摆放在学校图书馆大厅,让同学们都来欣赏、参观。示例2:我的创意是在校园安插草木的铭牌。铭牌上印有同学们编写的介绍花草种类、特性的说明性文字,这样能起到很好科普作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并且爱护花草树木。示例3:我的创意是在校刊上开设“人间草木"专栏。专栏推介草木的诗文,刊登同学们撰写的活动感悟,分享活动的照片,这样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草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题目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对草木的了解介绍创意,主观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1.(2023八上·余杭期中)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宗璞偶然看到路边的紫藤萝,感受到生命力量;贾平凹偶然看到庭院里小桃树,触发了成长梦想;茅盾偶然看到高原的白杨树,振奋了民族精神。这正如汪曾祺在《人间草木》中所说:“美,多少要包含一点偶然。”

请回忆你在生活中偶然遇见的草木之美,并思考它给了你怎样的联想和启悟,以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字数600-800;不得抄袭、套作;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答案】遇见枫叶

遇见一秋一枫叶,发现叶子也在演绎着我们的时光。

——题记“沙沙沙......"墨红色的枫叶在空中飘飘荡荡,最终落在地上。也许是这片叶子的形状和颜色吸引了我,也许是它在我眼前翩翩起舞的样子触动了我,

我将它拾起,带回家。一回到家,我便拿出枫叶来细细观赏。这片枫叶,形状尤其端正,掌形五裂,从边上到中间,一裂比一裂大,边上还有密密麻麻的锯齿。它的颜色犹如朱笔绘就,一派国色天香之美,这是哪位大画家的杰作,还是如宋代诗人杨万里所说,是枫叶偷喝了天酒而被染红的?细闻,还有一股若有似无的清香,又是谁拿了茶香和木香调和成的呢?

想起先前相遇时那叶落之声,仿佛时光老人的叹息,我不禁想到了它的一生。这片枫叶,经过了时光的洗礼。春天,它是一片嫩叶,让人们感受到勃勃生机;夏天,它是一片绿叶,让人们心旷神怡,体验一丝凉爽;秋天,它是一片红叶,集结了三个季节的能量,在这一刻绽放最美的容颜。秋末,叶在落下的那一刹那,便完成了它的使命,却以另一种方式带给人们美的震撼。它是秋天飞舞林间的蝴蝶,是画家笔下写意的图卷。它走过平凡,承受风雨,依然坚挺地生长,只为能为人们展现秋色里独有的一面。

我悟到:叶子似流年。我们的岁月像叶子的生命历程一样:抽芽—茂盛—枯黄—凋零。凋零之后,“化作春泥更护花”,守护新的叶子生长,守护岁月悠悠。叶子的一生如此短暂,却活得如此精彩,逝得如此优雅。草木如此,人亦然。人的一生时光有限,却依然可以活得精彩,活出有意义的一生,让自己在老的时候,回首来路,可以无愧光阴。

时光转瞬即逝,太阳东升西落便是一天,花开花谢便是一年。那年深秋,我亲近了一片枫叶,叩问叶之心,我听到,它在默默演绎着我们的时光......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第一,审题。回忆你在生活中偶然遇见的草木之美,并思考它给了你怎样的联想和启悟。强调草木对人的影响和积极意义。写作时要围绕这点,写自己的感悟和收获,要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来写。

第二,立意。可以从以下方面立意:落叶让我意识到奉献的意义;莲花让我感受到清廉精神等。

第三,选材。我们可以写自己无意间看到叶子落在泥土里,成了肥料滋养大地上的草木,这是落叶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意识到奉献的积极意义。

第四,结构。写记叙文,通过深情回忆曾经发生过的观察落叶的故事,表达内心的深刻感受。注意在叙述过程中,可以使用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动作、心理、对话等描写,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在材料安排上,注意详略得当。写成议论文,应先明确中心论点,如落叶的奉献精神。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文章结构;选取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旁征博引,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点评】这是一篇考场高分作文。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开篇先介绍枫叶的外貌,细节描写到位。之后描述枫叶的生命旅程,最后引发对大自然的感悟。最后以一句哲理收束全文,将文意推向高潮,虎头豹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语言流畅,富有意蕴。善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文章善于引用,文化底蕴丰厚。

1/1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1.(2023八上·余杭期中)【聆听草木物语】

开场白草木带着一片素心,来到人间,随遇而安。草木是有灵性的。雨季的昆明,簇拥着馥郁的缅桂花,变得更加多情了;苏州园林里,zāi()种着盘曲嶙峋的藤萝,便有了别出心cái()的画面美……草木是有情意的。樱花烂漫如云,让我们想到在异国他乡苦苦寻求救国之路的鲁迅;昙花绚丽开放,让我们不禁联想起发现“美丽的颜色”时欣喜不已的居里夫人;____,____(备选人物:苏轼/朱德母亲/朱自清)让我们走近草木,一起品味草木承zài()着的人情世故,感受草木蕴藉着的精神品格吧!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或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zāi()种别出心cái()承zài()

簇拥(A.zúB.cù)蕴藉(A.jièB.jí)

(2)参照画线句,在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位,补写句子。

2.(2023八上·余杭期中)【爱护花草树木】

公园里有两处不同的标语:

【甲】“禁止踩踏草坪!"严禁在草坪上嬉戏!”

【乙】“小草青青,足下留情!"萋萋芳草,踏之何忍?”

(1)小语发现,意思相同的标语,因为语气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你认为【甲】【乙】两处哪一处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校园的腊梅开放了,芬芳四溢,有同学忍不住去攀折。请你借鉴【乙】处的语言特色,拟写一条新标语(不得套用原句)。

3.(2023八上·余杭期中)【欣赏草木诗词】

班级同学为寻找草木灵感,制作了“花草意蕴梳理单”,请你填写完整。

草木种类诗文摘抄花草意蕴

飞蓬征蓬出汉塞,①___。(王维《使至塞上》)漂泊无定

秋林树树皆秋色,②_________。(王绩《野望》)萧瑟幽静

松柏③___,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④___。(刘桢《赠从弟》)坚贞自守

落花无可奈何花落去,⑤___。(晏殊《浣溪沙》)⑥

芳草芳草长堤,⑦___。(欧阳修《采桑子》)恬淡安适

莲藕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⑧___。(李清照《如梦令》)欢快愉悦

特点提炼

◎运用光与色交融,远景与近景结合的手法,如《野望》。◎⑨___,如《赠从弟》。◎寄寓深刻的哲理或意境等,如《浣溪沙》。

4.(2023八上·余杭期中)【走进草虫天地】

花草树木因为虫鸣螽(zhōng)跃而更显生趣。下面是同学们读完《昆虫记》后为昆虫编写的谜语,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选出谜底正确的一项()

①天生建筑家,豪宅地下挖。小时头朝下,死时离开家。

②性格好残暴,姊妹全吃掉。品性太糟糕,生完娃就跑。

③耳朵有点聋,唱歌响如钟。地下当苦工,长年影无踪。

④出生开盖子,天冷造房子。门口唱曲子,喜欢吃叶子。

A.①蚂蚁②螳螂③圣甲虫④蟋蟀

B.①蚂蚁②天牛③蝉④绿螽斯

C.①黄蜂②天牛③圣甲虫④绿螽斯

D.①黄蜂②螳螂③蝉④蟋蟀

5.(2023八上·余杭期中)班级展出了法布尔笔下昆虫的漫画作品,展板上引用了罗斯丹的话:“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请结合《昆虫记》整本书阅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八上·余杭期中)【感受草木精神】

请阅读下面散文,完成学习任务单。

又见白杨

张伟忠

①这次到西北,看到冬天的白杨树,又一次想起了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

②第一次看见白杨是在2001年夏天去新疆的途中,在疾驰的火车上看到“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的"白杨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脑中一次次闪过《白杨礼赞》中的片段,心中一遍遍默诵其中的词句。同行的一位老教师说:“教了一辈子《白杨礼赞》,第一次知道新疆的白杨和平常所见的枝叶‘婆娑’的杨树不一样。”并即兴背出了《白杨礼赞》中描写白杨的句子:“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我也是在那一刻才真正理解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和布局谋篇的精妙,脑海中的语言积累和眼中所见的现实景象一下子融合在一起,产生了心理和视觉上的双重冲击力,我被这种庄严的美深深地震撼了。

③再次见到白杨,则是在冬季的酒泉和嘉峪关,而且是近距离的。在酒泉中学、西汉酒泉胜迹公园和嘉峪关长城内,都有成片的白杨树,在冬日耀眼的阳光下,在积雪覆盖的黄土地上,在北国单调的景色中,它们虽然落尽了叶子,可淡青色的树干和挺拔的身姿仍然包蕴着勃勃生机,那些“紧紧靠拢”的“丫枝"直刺向蔚蓝的天空,成为冬日美丽的风景。我站在白杨树下,仰视着它们,又想起茅盾先生对它们的赞誉:“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④站在嘉峪关长城遗址内的白杨林中,抚摸着白杨粗大而光滑的枝干,任由它们把我的目光引向碧空。四处远望,则见黄土垒就的高大城墙,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在黄土、远山、碧空组成的背景下,白杨卓然挺立的身姿让我迷醉。我在想:一丛白杨,一篇文章,一个时代,它们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多么奇妙的联系啊。西北有很多代表性树种,比如胡杨、红柳等,为什么茅盾先生单单选中了白杨来加以礼赞呢?原因似乎并不难找:挺拔的身躯、靠拢的树枝、哨兵似的姿态,以及朴质外表下的坚强个性。这使得从新疆到延安途中的茅盾先生发现了一种时代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审美对应物,从而为白杨树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赞歌。一种树成就了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又反映了一个时代。我相信,当茅盾在重庆发表这篇文章后,一定给当时的国统区乃至全国人民传达了一种积极、乐观、明朗的信号,使得在抗战最艰难时刻的中国人民获得极大鼓舞。

⑤在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路上,当曙光初现,太阳从蜿蜒的长河东侧冉冉上升,大地呈现出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矗立于原野中的白杨林披上了一层动人的红光。我赶紧用力擦去汽车玻璃上的冰霜,有些贪婪地凝望着这美丽的景色。善解人意的司机停下了车,车上的游客全跑到了路边,凛冽而清新的空气一下子包围了我们。那些生长在岸边地头英姿飒爽的白杨,就像站在晨曦中吹号的号兵。

⑥于是,当年教室里的琅琅读书声又一次回荡:

⑦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学习任务单

6.请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梳理散文内容

观察点描写角度作者感受

第一次火车上①描写,借老教师的言语与《白杨礼赞》中的句子,表现白杨树傲然挺立的样子。②

再次③直接描写,描写白杨树的树干、身姿、丫枝,展现白杨树卓然挺立的形象。赞美、尊崇

汽车上、路边④描写,表现曙光初现时白杨林的英姿。

7.品读散文语言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

那些生长在岸边地头英姿飒爽的白杨,就像站在晨曦中吹号的号兵。

8.小语决定朗读散文最后一节,请你和他一起揣摩朗读方案。

小语:我知道这一节的行文思路是先抑后扬,我们可以这样设计这处文字的朗读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析散文写法。散文多次引用茅盾先生《白杨礼赞》中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我认为这样写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兴背出了《白杨礼赞》中描写白杨的句子……

又想起茅盾先生对它们的赞誉……

当年教室里的琅琅读书声又一次回荡……

10.感悟散文哲思。作者写道:“一丛白杨,一篇文章,一个时代,它们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多么奇妙的联系啊”,请你结合文意,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八上·余杭期中)【品尝草木风味】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青菜是中国常见的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南方,青菜就是青菜。既名曰“青菜”,一定要绿油油的才讨喜。但在大部分北方人的眼中,“一份青菜"约等于“一份蔬菜”,内涵边际非常大,黄瓜、芹菜、莴笋、茄子、萝卜、白菜等等都包括在内,可谓包罗万象。蔬菜品种众多,但在过去,因为种种条件限制,许多地方还是很难吃到新鲜多样的蔬菜。如今,随着种植技术和物流运输的发展进步,设施栽培的蔬菜、高原夏菜、南菜北运等丰富着居民的“菜篮子"。一年四季、随时随地、各式各样,吃想吃的菜已经不再是难事。

(摘编自张君燕《餐桌上的青菜》)

【材料二】

青菜口感鲜洁,味道清淡,是餐桌上的常客。冬日里民间有一道“青菜豆腐汤”。烧上一锅青菜,切几块豆腐放锅里,热气氤氲,一家人吃得浑身热乎乎的。据说这道菜,还有个美好的寓意:青菜豆腐保平安。

青菜朴实无华,散发着平常日子里的烟火气,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据说郑板桥当年流落苏北小镇时,在房门口贴了副对联:“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想想,在一个偏僻的小镇,郑板桥自己种菜,过着清苦淡泊的生活,但他还能在寻常事物中看出一点动人的美来,歌咏生活。

(摘编自徐廷华《青菜》)

【材料三】

青菜具有降低血脂、宽肠通便、解毒消肿等功效。青菜作为低脂肪蔬菜,且含有膳食纤维,能与胆酸盐和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故可用来降血脂;青菜中还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的体积,缩短粪便在肠腔停留的时间,从而治疗多种便秘;此外,青菜还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肝脏的排毒机制。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也说青菜“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咳”。

(摘编自“乐哈健康网")

1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青菜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所以它的内涵边际在我国南北方并不存在着较大差异。

B.没有种植技术和物流运输的发展,居民就难有随时随地吃各式各样蔬菜的自由。

C.引述清代《本草纲目拾遗》材料,意在说明青菜具有神奇的疗效,可治愈百病。

D.民间的“青菜豆腐汤”和郑板桥的对联,都蕴含着青菜豆腐保平安的美好寓意。

12.青菜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13.“人间草木"主题学习活动中,学习小组准备推荐齐白石的三幅画作。请你任选一幅,从命名用意的角度拟写一段推介语,代表学习小组在班级交流。

【链接材料】

齐白石,湖南省湘潭县杏子坞人。他常以白菜、萝卜、蘑菇、柿子等蔬果入画,画中寄寓了深厚的精神内涵,画风亦俗亦雅,喜爱者甚多。

(2023八上·余杭期中)【享受种植意趣】

请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各题。

吊秋花(其二)

〔清〕查慎行

为少成阴树,从添覆地花。

频频滋灌溉,历历萎泥沙。

凉蝶飞何处,秋虫话别家。

陈根如不死,春雨望萌芽。

种草花说

〔清〕查慎行

窳轩①之南有小庭,拓窗而面之。主人无事,日蹒跚乎其间。即又恶乎草之滋蔓也,谋辟而莳蓻②焉。或曰:“松、桂、杉、梧,可资以荫也,是宜木。”主人曰:“吾年老,弗能待。"或曰:“梅、杏、橘、橙,可行而列也,是宜果。”主人曰:“吾地狭,弗能容。"有道焉,去芜蔓者而植芬馨者,亦幽人③之所流连也。乃命哇丁锄荒秽,就邻圃乞草花。山僧野老,助其好事,往往旁求远致焉。主人乐之,犹农夫之获嘉种也。

客徒知嘉树之荫吾身,而不知小草之悦吾魂也;徒知甘果之可吾口,而不知繁卉之饫④吾目也。彼南阳之梓漆⑤,平泉⑥之花木,非吾力之所逮⑦,岂吾情之所适⑧哉!

(选自《敬业堂文集》,有删节)

【注释】①窳轩:查慎行晚年居室之名。②莳蓻(shìzí):种植。③幽人:隐士。④饫:使……感到光盛丰美。⑤南阳之梓漆:南阳人樊宏,汉光武帝刘秀的舅舅,家产丰厚,种有梓树和漆树,均为优质木材。⑥平泉之花木:平泉庄,是唐代宰相李德裕的别墅,园内奇花异草,无不具有。⑦逮:达到。⑧适:舒服。

14.甲诗中“凉蝶飞何处,秋虫话别家”句,传神写出了窳轩小园、的景象。

15.查慎行凭吊秋花,并无悲伤之意,请结合诗歌的最后两句加以分析。

16.小语对乙文的字词进行梳理,请你帮助他完成下表。

文言字词释义方法◆根据字形特征,加以推测。①根据“拓"的字形演变,可知“拓窗而面之”的“拓"的意思是。

◆查字典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谋询问。谋划。商量。计谋。(《古汉语字典》)②联系上下文可知“谋辟而莳蓻焉”的“谋"意思是。

◆了解词类活用,变换词性。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很常见,常见的有名词、形容词活用成动词,名词用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③“主人乐之,犹农夫之获嘉种也。”中的“乐"本义是快乐,这里应当解释为___。

◆联想成语,进行迁移。④根据成语“家徒四壁”,可知“客徒知嘉树之荫吾身"的“徒”的意思是。

17.小语和小文就乙文进行研讨,请你完成下面对话。

小语:松、桂、杉、梧等是“嘉树”,梅、杏、橘、橙等有“甘果”,作者为何不选种它们?我想不明白。

小文:这是因为①____________。

小语:嗯,你说的有道理。那么作者是如何打算的呢?

小文:作者认为要像隐士那样种植些芬芳的花草。于是他不但叫园丁开垦荒地,还向邻近农人求要花草。除此之外,还有朋友②____________。

小语:我明白了。这样看来,作者不无得意地说“有道焉"(见文中画线处),这个“道”应该解释为③。

18.乙文在结尾提到“南阳之梓漆,平泉之花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9.请结合甲乙两则材料,谈谈你对作者人生态度的理解。

20.(2023八上·余杭期中)【抒写草木素心】

“人间草木”主题学习活动即将结束,同学们汇集了多种材料(如关于草木的介绍、文章、诗词、画册等等)。你将如何呈现这些成果?请介绍你的创意。要求有创意、可操作,80字以内。

21.(2023八上·余杭期中)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宗璞偶然看到路边的紫藤萝,感受到生命力量;贾平凹偶然看到庭院里小桃树,触发了成长梦想;茅盾偶然看到高原的白杨树,振奋了民族精神。这正如汪曾祺在《人间草木》中所说:“美,多少要包含一点偶然。"

请回忆你在生活中偶然遇见的草木之美,并思考它给了你怎样的联想和启悟,以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字数600-800;不得抄袭、套作;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栽;;裁;;载;;B;;A

(2)示例1:庭中竹柏弄影,让我们联想起月光下怡然自得的苏东坡。示例2:梅花耐得苦寒,让我们联想起不怕困难、不辍劳动的朱德母亲。示例3:春草潜滋暗长,让我们联想起对父爱感怀在心的朱自清。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根据语境补写句子

【解析】【分析】(1)栽种zāizhòng种植(花草树木等)。

别出心裁biéchūxīncái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承载chéngzài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

簇拥cùyōng(许多人)紧紧围着。对应B

蕴藉yùnjiè(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对应A

(2)例举注意格式,格式是:XX,让我们联想起XX。如:庭下积水如空明,让我们联想起月光下散步中庭的苏东坡。梅花香自苦寒来,让我们联想起勤劳刻苦的朱德母亲。春到扬州草木知,让我们联想起对自然热爱的朱自清。

故答案为:(1)栽;裁;载;B;A。(2)示例1:庭中竹柏弄影,让我们联想起月光下怡然自得的苏东坡。示例2:梅花耐得苦寒,让我们联想起不怕困难、不辍劳动的朱德母亲。示例3:春草潜滋暗长,让我们联想起对父爱感怀在心的朱自清。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拼读和书写的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2)本题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