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章末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戒小校园外汽车
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分析】噪声的防治主要从三种方式上来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
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根据每个选项的现象,分别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在周围植树会在噪声的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B、将教室的窗户打
开会增大噪声对学生的上课的干扰,不符合题意;C、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
不会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学生戴上防噪声耳罩后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到,无法进
行学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
音: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②,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
④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
声的是()
A.B.aw
C.⑤D.
【解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噪声是指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和对要听到
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由噪声的定义可知①②⑤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
习,属于噪声。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噪声的定义。
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讲话的声音是因为不同人声音
的()不同.
A.音调B.音色
C.响度D.频率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
关.
【解答】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
音色辨别是谁。
故选B
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
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音调D.声音的大小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解答】声音的响度和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A、B、D错误.
故选C.
5.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太空中宇航员间不能直接对话,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C.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真空不能够传声;(2)回声定位是根据回声到来的
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倒车雷达就是利用此原理工作的;(3)声音的强弱
叫响度;(4)防治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戒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A.太空中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在太空中宇航员间不能直接对话,A不符合
题意;
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的原理制成的,B不符合题意;
C.电视的音量大小是指声音强弱大小,所以调节音量是改变声音的响度大小,C不符合题
t
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戒弱噪声,而不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D符合
题意.
故答案为:D.
6.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解答】A、“高声语”是指大声说话,指的是响度,生活中把“高低”和“大小”说混
了,故A错误;
B、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登月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故B正确;
C、喇叭发声时在振动,这种振动具有能量,使烛焰摇动,故C正确;
D、不同的乐器演奏,即使音调和响度都相同,也能分辨出来,这就是音色不同分辨出
的,故D正确.
故选A.
7.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如图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分析】将甲乙丙丁四个图涉及的物理情景,与对应的物理知识相联系,然后加以分析,
即可确定选择项中对物理情景分析的正误,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解答】A、透明的玻璃板,在声源与人耳之间建立了一层屏障,戒弱了噪声的传播,这
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正确.
B、用力敲鼓,鼓面振动的幅度大,鼓声的响度大.声音的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来决
定的.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随着向外抽出空气的进行,集气瓶中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听
到的声音会越来越小.故C错误.
D、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音调,因为弦乐器发出音调的高
低与振动弦的长度有关,而其响度是由手拨动弦的幅度来决定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琴弦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由多个因素来确定:琴弦的材质、长短、粗细、松紧
程度,在选择项D中,只是涉及了长度这一个因素.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还可以涉及一个实
验题来探究其音调高低与这些因素的关系.
8.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现代技术不断得到应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潜艇利用超声波定位水下目标
B.验钞机利用荧光物质在红外线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工作
C.现代遥感卫星可以利用紫外线拍摄照片发现地面火情
D.夜晚,利用显微镜可以看到空中月亮表面上细小的物体
【分析】(1)根据超声的穿透能力强,人们可以利用超声来探测进行解答;
(2)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3)遥感卫星是利用远红外技术进行拍摄的;
(4)根据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作用来解题.
【解析】A、超声的穿透能力强,潜艇是利用超声波定位水下目标的,故A正确;
B、验钞机通过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故B错误;
C、现代遥感卫星可以利用红外线拍摄照片发现地面火情,不是利用紫外线,故C错误;
D、放大镜和显微镜是用来观察比较小的物体的,望远镜是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月亮离
我们的位置是非常远的,要用望远镜来观察,故D错误.
故选A.
9.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
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1)(2)B.(2)(4)
C.(1)(3)D.(3)(4)
【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解答】(1)音调高是指声带振动的快,声音的频率高,导致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
(2)高歌是指声音的振幅大,响度大;
(3)女声的声带振动快,音调高,女高音就是这个原理;
(4)说话声音的振幅大,声音响度就大;
故选C.
10.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分析】(1)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具有很强的能量;
(3)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4)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
振幅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误;
B、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而超声波具有很强的能量,声音可以用来击碎身体内的结
石,故B正确;
C、喇叭禁鸣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
故选B.
11.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频率是80Hz的声音一定比频率是160Hz的音调高
B,振幅是3cm的振动物体产生的声音一定比振幅是5cm的响度大
C.城市多植树,设立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都可以有效地防止噪声
D.声音能传播信息和能量
【分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指
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减弱噪声的措施
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音调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是80Hz的声音一定比频率是160Hz的音调
低,选项A说法不正确;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振幅是3cm的振动物体产生的声音一定比
振幅是5cm的响度小,选项B说法不正确;城市多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设立
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只能起到监测作用,不能减弱噪声,选项C说法不正确;声音可以传
递信息,如声纳;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超声波清洗眼镜,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Do
12.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
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
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是()
A.这种超声波具有能量
B.这种声波的强度是145dB
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戒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分析】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声源处,传播
过程中、人耳处。
【解答】A、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声能
传递能量,声波具有能量;“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高频声波,是人耳能够听到的,因此不
是超声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声音的强弱表示声音的响度;该声波的响
度是145dB,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另外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声
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
题意;
D、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入耳处.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
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
1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蝴蝶的翅膀每秒钟振动五、六次,它所发出的
声音低于20Hz,为波,而海豚能能发出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为
波。上述两种频率的声音,人耳(填“都能”或“都不能”)听见。
【分析】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
20Hz叫次声波。
【解答】发声体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
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蝴蝶的翅膀每秒钟振动五、六
次,它所发出的声音低于20Hz,为次声波,而海豚能能发出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
音,为超声波。
故答案为:次声;超声;都不能。
1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
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
【分析】声音的特色就是音色,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解答】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口技演员模仿各种声音,
当音色相近或相同时,模仿的才像,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音色。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
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故答案为:音色;空气.
15.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夜晚,我们经过装有声控开关的楼道时,往往
要用力地拍手或跺脚使灯点亮,“用力”是为了提高声音的______这一特性来达到控制电
路的目的.
【分析】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解答】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响度来控制电路通断的,“用力”可以增大振幅,从而提高
声音的响度.
故答案为:响度.
16.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物理课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且通过传到学生耳朵里的.接着,老师让大家玩一个游戏,某同学说"猜
猜我是谁?”,其他闭着眼的同学立即说出了他的名字,同学们是根据来辨别的.
【分析】根据声音的产生条件分析解答;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声;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声音不同,常用来区分不同声音.
【解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老师讲课时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传到学生
耳朵;闭着眼也能说出吗,名字,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音色.
17.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小明爸爸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断发
出敲击物体的声音,小明爸爸为了尽量避免声音对小明的干扰,他采取了三种方案:①S
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这
种三种方案中,①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②是在______中减弱噪声;③是在_______处
减弱噪声.
【分析】声音由声源振动产生,通过介质传播到达人耳,所以要减弱噪声,需要从声源处
减弱(禁止鸣笛等)、传播过程中(在道路两旁建隔音墙等)、人耳处减弱(戴耳罩等).
【解答】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被
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主要是阻止物体不发声,故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把房间、厨房门
窗关严,主要是在传播过程中对声音进行阻挡;故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嘱咐小明暂
时用耳机塞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声源;传播过程中;人耳.
18.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
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
是为了在______减弱噪声.
【分析】(1)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2)声音
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3)减弱噪
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琴弦的
振动快慢,即改变声音的音调.(2)琴声和我们的耳朵之间有空气,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
到耳朵中.(3)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音调;空气;声源处.
19.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闪电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这是
因为在空气中.如果某次闪电后3s听到雷声,则闪电处离人耳的距离为
______m.
【分析】(1)闪电和打雷是在空中同时发生的,之所以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
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340m/s);(2)已知声音传播了4s,根据公式
v=s/t变形可求打雷处离我们多远.
【解答】解:(1)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光的传播速度
是3x10"米/秒,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
播速度.(2)由v=得,打雷处到我们的距离:s=vt=340m/sx3s=1020m.
故答案为:光速比声速快得多;1020.
20.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根琴弦,发出声音的
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不同的乐器上弹
奏同一首歌,我们也可以根据不同辨别出乐器的种类.
【分析】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根琴弦时,弦振动的幅度不同,声音的响度不同;弦振动
的快慢相同,音调相同;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
一般不同.
【解答】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根琴弦时,弦振动的幅度是不同的,弦振动的快慢相同,
故发出的声音的强弱不同,高低相同,即声音的响度不同,音调相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弹
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但音调不同;不同的乐器,即使其所发出的音调、响
度相同,其音色也是不同的,故人们可以分辨出它们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
的音色不同.
故答案为:响度;音调;音色.
21.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当音箱
发出声音时,烛焰被音箱所发声音吹得来回摆动.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分析】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解答】解:烛焰在摇晃说明它获得了能量,因为点燃的蜡烛放在正在发声的音箱前,由
于音箱的纸盆振动,带动空气振动,故发现烛焰随着声音来回摆动,表明了声波能传递能
量,故答案为:能量.
22.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下表中列出了声音在几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
(单位是m/s),分析表中数据,
空气(ot)331海水(25V)1531
空气<15t)340冰3230
空气<25t)346铜《择)3750
软木500大理石3810
煤油1324铝(棒)5000
水(常温)1500铁(棒)5200
发现声速是不一样的,有两个特点:
(1)______;(2)。
【分析】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
又比空气体快.
【解答】由表格数据可知,声音在不同温度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可得:声速大
小可能和温度有关,声音在5C。、15C。、20C。的水中的速度不同;
也可以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还可以发现,通常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较小,而在液体中速度较大,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最快。
故答案为:声速大小可能和温度有关,声音在5C。、15C。、20C。的水中的速度不同;声音
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三、实验探究题(每题7分,共14分)
2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在观察物体的振动与声音的产生的实验中:
(1)把一根橡皮筋或其他弹性带子的一端系到墙上的钉子或门的拉手上,用手拉它的另一
端,使其绷紧,再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或用一枝铅笔去拨动被绷紧的皮筋.观察它的振动并
同时注意听到的声音.重复一次实验,听到声音之后突然用手捉住正在振动的皮筋,使它
停止振动,会发现声音(选填"是”或“不是”)随之消失.
(2)在桌子边上平放一把尺子或一根钢锯条,使它与桌面边垂直地伸出15cm左右,一只
手按住它在桌上的那端,另一只手在它的另一端先向下按,然后再突然松开.观察尺的振
动并注意同时听到的声音.重复一次实验,在听到声音之后突然用手去捉住振动的那一
端,会发现声音(选填“是"或“不是")立即消失.
(3)在鼓面上放几粒米,敲击鼓面,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米粒的运动.如果找不到鼓,
可以把录音机或音响的音箱水平放倒,正面向上,在音箱的布上放几个细碎的纸屑.选择
低音较多的音乐,开大音量,观察到纸屑(选填“是”或“不是”)随音乐振动,
“开大音量”中的音量实际上是指声音的
(4)把手指放在自己的喉部,然后说话.感觉和体会喉部在说话的同时产生振动,试着在
说话的中间骤然中止发声,会发现并体会到喉部的振动(选填“是”或“不是”)
突然停止.
【分析】解决这几个实验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会消失;
人耳能够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解答】解:(1)当把橡皮筋用手捉住后,皮筋停止振动,声音会随之消失;
(2)在桌子边上的尺子用手去捉住振动的那一端,尺子停止振动,声音会随之消失;
(3)音响的音箱发声时会振动,所以在音箱上的纸屑会随音乐振动,
“开大音量”中的音量实际上是指声音的响度;
(4)中止发声,喉部的振动会随之停止;
故答案为:(1)是;(2)是;(3)是;响度;(4)是.
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下表列出了某些介质中的声迫V
介质v/(ms")介质v/(m-s1)
水(5C0)1450冰3230
水(15C。)1470软橡胶(常温)40至50
水(20C°)1480软木500
海水(25C0)1531铁(棒)5200
(1)分析表格的信息,才隹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只须写出两种)?依据是什
么?
(2)设海水温度为25C0,在海面用超声测距仪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2s后收到
回波,海水深度为O
【分析】(])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有关.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固
体的传声速度大于液体、气体中的传声速度;声音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温度越高,传声
速度越快.
(2)由速度的计算公式可知:s=vt,知道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就可以计算
出声音在水中传播的路程.
【解答】解:(1)观察表中数据,不难发现:声音在水、水、铁等不同介中度不同,说明
大小和种类有关;声音在5C。、15C。、20C。中的速度不同,说声速大温度有关;
(2)声音从海面到海底的时间为t,由速度的计算公式可知:s=vt,得:s=vt=1531m/sx
ls=1531m;
故答案为:(1)例:声速与温度有关,因为不同温度下空气中的声速不同声速与介质的
种类有关,因为声音在水、水、铁等不同介中度不同;(2)1531m.
四、综合题(每题8分,共16分)
25.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如图所示,4个相同的瓶子里装有水,水面高度
不同,用嘴对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1)""re(2)”“mi(3)”“fa⑷”4个
音阶,贝卜
(1)与“mi(3)”对应的瓶子是.
(2)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分别是
A.水的振动,水的高度
B.水的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子的振动,水的高度
D.瓶内空气柱的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分析】用嘴向瓶内吹气发声,靠的是瓶内空气柱的振动,根据频率和音调的关系,结合
水位的不同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1)当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
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由图知:四个瓶
子的水位从低到高分别是:C、B、A、D,因此对应的四个音阶是:1、2、3、4,故与
“mi"(3)对应的瓶子是A;(2)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瓶内的空
气柱越短,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选D;故答案为:(1)A;(2)D.
26.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1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
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
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
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
快速干道系统--上海市内环线上,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
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
染.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
的控制.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
请回答:
(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由材料可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______处减弱,在_______过程中减弱;在_______
处减弱.
(3)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提出二种戒小噪声干扰的措施.
【分析】(1)从物理学角度来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即为噪声;(2)防治
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接收处.(3)根据学校
具体情况,想出三种减弱噪声的具体方法.
【解答】(1)由物理学角度对噪声定义的规定可知:噪声是由发声体无规则振动产生
的.(2)由材料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
弱.(3)校外如果有噪声源,找到它,阻止或设法减弱其发声;可在校园内、外广泛植
树;关闭门窗,拉上窗帘.
故答案为:(1)无规则;(2)声源;传播;人耳;(3)在校园内、外广泛植树;关闭门
窗,拉上窗帘.
第二章章末2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声音从声源发出,在空气中传播过程中与实际情况
符合的是:()(假设空气是均匀的)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不断减小
B.声音的频率不断减小
C.声音的振幅不断减小
D.声音的音调不断减小
【分析】声音在传播时,速度不变,振动的频率不变,由于能量的损失,振幅会减小.
【解答】当空气均匀时,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变,A不符合题意;声音的频率与声源的振动快
慢有关,在传播过程中频率不会减小,B不符合题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越来越小,响
度越来越小,所以振幅不断减小,C符合题意;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不变,所以音调也不
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里,美妙的音乐可以让人心旷
神怡,而一些机器的轰鸣声也能使人心烦意乱。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如果在月球上发生爆炸,只要爆炸足够剧烈,地球上的人也可以听到
C.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比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快
D.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分析】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
体快.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相同.
【解答】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A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周围为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发
生爆炸,地球上的人听不到爆炸声,B不符合题意。
C.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相同,C不符合题意。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
B.“闻其声辩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
D.演奏二胡用不同手指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
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防止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
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故A错误;
B、“闻其声辩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不同的发声体,故B错误;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故C正确;
D、演奏二胡用不同手指按弦是为了改变音调,故D错误.
故选C.
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在演奏会上有二胡、小提琴、笛子共同伴奏,听
众能辨别出不同乐器的声音,辨别的依据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分析】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与发声物体的材料有关,一般不同物体发声的音色
是不同的.
【解答】:由于二胡、小提琴和笛子振动物体的材料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故选:C.
5.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
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
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
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解答】A、通过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实验可以研究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故
A选项是该实验所研究的.
B、通过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实验可以研究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故B选项是该实验所
研究的.
C、通过第一次和第三次实验的可以研究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故C选项是该实验所
研究的.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本题并未涉及,故D选项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
故选D.
【点评】蝙蝠可以发出并接收超声,用来对障碍物进行定位.如果不能接收,则无法进行定
位,学生要掌握声音知识,包括超声、次声、音调等内容.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知识的
积累
6.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
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分析】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这是因为用力不同时,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幅越大,响
度越大.
【解答】由题意可知,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这是因为用力不
同时,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因此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响度和
振幅的关系.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
本,如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
共同点是()
A.减弱噪声污染B.缓解“热岛效应”
C.绿化居住环境D.减少大气污染
【分析】逐个分析选择项的内容,然后与题目中提到的措施:禁止鸣笛;安装隔音板去对应,
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解答】A、静止汽车鸣笛;安装隔音板;铺设沥青路面都是减小噪声的办法.故A正确;
B、安装隔音板;城市汽车禁止鸣笛与排放热量无关.故B错误;
C、汽车的禁止鸣笛与绿化居住环境没有必然的联系.故C错误;
D、城市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这些措施与减少大气
污染无关.故D错误;
故选Ao
8.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李白的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
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分析】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根据对响度的了解来作答.
【解答】"不敢高声语”指的是不敢大声说话,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是响度.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生活中所说的声音“高”的不同含义,是联系实际生活的题目,是一道
好题.
9.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B.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分析】(1)根据太空中是真空进行判断.(2)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3)
根据声音的传播条件判断.(4)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
【解答】A、太空中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不能利用利用回声探测地球到月
球的距离,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人们小声说话,声带的振幅小,响度小,与音调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该选项说法正确;
D、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0.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鞭炮声是噪声污染,其主要原因在于鞭炮声的
()
A.响度大B.音调高C.音色差D.声速快
【分析】从环保角度讲,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的一切声音,以及对人们
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高考、中考期间,为给考生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考试环境,
要控制声音的响度,严禁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解答】噪声对人们的干扰主要是声音的响度太大,影响了他们正常生活,因此要求严禁燃
放鞭炮.故选A.
11.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40m/s
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
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
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3)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
定的;(4)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音调和响
度的区分、声的利用,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解答】A、真空不能传声,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A错误;
B、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具有能量,故B错误;
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
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故D正确.故选D.
12.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
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A.振幅一定更大B.振幅一定更小
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分析】声音的三大特性:响度、音调、音色;音调反映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
关,音调越高频率越大,即声源每秒内振动次数就越大。
【解答】由“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说明弦绷得越紧弦的频率越高,
弦振动越快,即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故答案为:Do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1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架子鼓(又名爵士鼓)是一种打击乐器,雏形起
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时期.如图所示,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时,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
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解答】敲鼓的力量大小不同,鼓面的振动幅度就不同,所以发声的响度不同。而音调是由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与振幅无关。
故答案为:响度.
1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
在Imin内振动了18000次,频率是一Hz,人类一—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
或“不能”)
【分析】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根据振动次数和时间能求频率;记住人类能听到的频
率范围是20Hz〜20000Hz。
1800
【解答】解:由于昆虫的翅膀在Imin内振动了180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为:WHz=300Hz;
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则300Hz属于可听声,所以能听到。
故答案为:300;能。
15.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声音在真空中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播.
【分析】根据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来分析解答.
【解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振动,不能.
16.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
在2s内振动了700次,频率是________Hz,人类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
频率的声。
【分析】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频率,人耳听声范围是20Hz〜20000Hz。
700^
【解答】(1)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700次,f=F-=350HZ。(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
范围是20Hz〜20000Hz.300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
故答案为:350;能。
17.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男低音歌唱家高声歌唱时女高音歌唱家轻声伴唱,
“男低音”与“女高音”相比较,“男低音的响度”.一(填''大"或"小”),“女高音”
的音调________(填“高”或“低”).能辨别男女声音的不同是依靠_______不同(填声音
特性)来判断.
【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正确区分响度与音调.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弱,是由振幅
决定的,而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从听觉上若感觉声音比较尖、细,便是音调高,否则便是
音调低.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
就不同。
【解答】男低音,是指音调低,女高音是指音调高,轻声伴唱,说明女高音的声音比较小,
即响度小.而男低音要放声歌唱,所以男低音的响度大。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声音的音色.因此音色是辨别不同声音的依据。
故答案为:大;高;音色。
18.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如图所示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通
过_______传播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来
判定的.
波段附依局上下扪动扬声公发声时小发声的号义枭肥木花
诙片上F挑沾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
可以在气体、液体华人固体中传播,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
结构有关.
【解答】观察上面的三幅图,可见,当它们在发声的时候,都能使紧靠它们的物体振动,这
说明,它们在发声的同时,自身都是在振动的;
“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
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出来的.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音色.
19.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
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
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
调”或“音色”)。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
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解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调和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改变刻度尺伸出桌
面的长度,刻度尺振动的快慢就发生改变,发声的音调跟着改变。
故答案为:(1)振动(2)音调
20.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
声波,经6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1n/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
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
能量.
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从发射到接受的时间已知,利用s=vt可以得到海水的深度;声音的
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1)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琴弦的长度,改变琴弦的振动频率,
从而改变音调;(2)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仪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3)声音到达海底
11
的时间为t=2X6s=3s,由丫=F可得,此处海水的深度为s=vt=1530m/sX3s=4590m.超声
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不能用超声波测量
地月距离.
故答案为:音调;能量;4590;真空不能传声.
21.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古代士兵为了能及早听到偷袭敌人的马蹄声,常
常睡在地上,其原因是能够传声.通常认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分析】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液体
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解答】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士兵利用声
音在固体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的特点,可以提前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做好准备.声
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故答案为:固体;340m/s.
22.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如图(a)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
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图(b)所示,敲击右边的音
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
挂在广口瓶内,如图(c)所示,再把瓶口封上,这时你将(选填“能”或“不能”)
听到手机的铃声;如果逐渐把瓶内的空气抽去,你听到的手机声的大小(选填“不
变”、“变大"或''变小"),再慢慢放进空气,你会听到手机的声音的大小(选填“不
变,,、“变大”或“变小,)这实验说明.
【解答】(a)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是用转换
法将音叉的振动放大,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
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c)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
封上瓶口,能听到手机的铃声。逐渐抽出瓶内的空气,传声的介质减少,听到的声音逐渐变
小,推理得出,如果瓶内没有空气,将不会听到声音;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瓶内,听到声音又
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空气能传播声音;能;变小;变大;声音要靠介质传播,真
空不能传声
三、实验探究题(每题5分,共15分)
2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探究:能使声音反弹回来吗?实验器材:两根
相同的纸管、书、机械表
实验步骤:如图所示,把两根纸管、书放好,纸管不要与书接触;
(1)把表放在一个纸管内的一端,从另一根管子一端侧耳倾听,用手捂住另一只耳朵,左
右移动倾听的纸管,寻找听到滴答声最响的位置,在一;
(2)拿走听管,仍在原位听,你现在还能听到清晰的滴答声吗?;
(3)再把硬纸管放回原位,拿走书本,现在还能听到清晰的滴答声吗?你知道这
是为什么吗?.
【分析】本题考查了用实验验证了声音能否反弹,先把表放在一个纸管内的一端,从另一根
管子一端侧耳倾听,用手捂住另一只耳朵,左右移动倾听的纸管,寻找听到滴答声最响的位
置,拿走听管,仍在原位听,不能听到清晰的滴答声,再把硬纸管放回原位,拿走书本,也
不能听到清晰的滴答声,分析现象.
【解答】(1)把表放在一个纸管内的一端,从另一根管子一端侧耳倾听,用手捂住另一只耳
朵,左右移动倾听的纸管,寻找听到滴答声最响的位置,在纸管里;
(2)拿走听管,仍在原位听,不能听到清晰的滴答声;
(3)再把硬纸管放回原位,拿走书本,也不能听到清晰的滴答声,因为声音具有反射的特
点,拿走书本后声音继续向前传播,又因为声音的响度很小,所以也听不到滴答声。
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2章卷2如图所示,小明和小李用棉线连接两个塑料杯制
成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在相距10m远的地方可以相互通话,这表明;
(2)如果他们保持相同的距离,改用金属丝代替棉线且仍以相同大小的声音通话时,发现
听到对方的声音大了一些,这一现象表明;
(3)当他们正在用“土电话”通话时,另一位同学捏住了棉线的某一部分,此时他们都听
不到对方的声音,这是由于;
(4)用“土电话”通话,如果棉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通话对方(选填“能”
或“不能”).
【分析】(1)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传播速度快,且声音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年五年级下册珠海市补充习题期末重点知识
- 2025版跨境数据保密协议
- 二零二五年能源材料供应商独家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拆除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合同示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度五人物流运输合伙经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货物检验检疫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ISO9000质量认证咨询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版360有钱联盟电商平台商家培训及营销支持合同
- 2025版茶叶绿色生产技术引进合同
- 2025版白酒区域市场开发合作代理合同范本
- 横纹肌溶解症的护理
- 老旧小区PE管道改造方案
- 《城市轨道交通不间断电源(UPS)整合设计规范》
- 2024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80篇试题及答案
- 2025高考数学专项复习:马尔科夫链(含答案)
- 《提高利润的78个方法》
- 环境卫生学:公共场所卫生
- 街道、镇、区道路保洁及垃圾转运服务采购项目服务方案(投标方案)
- 亚克力uv施工方案
- 2024-2030年中国电解二氧化锰(EMD)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幼儿园卫生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