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Cu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改进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教材分析本节课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Cu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改进。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原理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内容与实际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实验改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操作技能。核心素养目标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Cu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2.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实验技能,为后续化学实验打下基础。
3.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遵循实验规程,关注实验安全,养成科学、规范的操作习惯。
4.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分析浓、稀硝酸与铜的反应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科学思维能力。
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引导学生从原子、分子层面理解化学反应,提高对化学现象的宏观与微观认识。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铜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硝酸的性质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等基础知识,为学习Cu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打下了基础。
2.学习兴趣:学生对实验操作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化学反应现象充满好奇心。学习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通过实验现象推导出反应规律。学习风格:学生倾向于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对实验操作步骤不够熟练,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对比分析来强化;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安全风险,需要提前做好安全教育和防范措施。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硝酸的性质及反应原理,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Cu与浓、稀硝酸的反应过程,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反应机理的动画,增强学生对反应过程的理解;使用教学软件模拟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技巧;通过实物投影仪实时展示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5分钟)
-创设情境: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含铜物品,如铜币、铜器等,引导学生思考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提出问题:铜与硝酸反应会生成什么?浓硝酸和稀硝酸对铜的反应有何不同?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讲授新课(20分钟)
-讲解硝酸的性质:浓度、氧化性等,结合PPT展示硝酸分子结构。
-实验演示:分别进行Cu与浓硝酸和稀硝酸的反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从原子、分子层面分析反应原理,得出反应产物。
-讲解反应方程式:书写并解释Cu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巩固练习(10分钟)
-练习题目:给出几个与Cu与硝酸反应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讨论环节:学生分小组讨论练习题答案,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小组汇报: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课堂提问与师生互动(5分钟)
-提问:Cu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的产物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理解反应原理。
-提问:如何通过实验改进来提高实验效果和安全系数?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实验改进的方法。
5.总结与拓展(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硝酸的性质和Cu与硝酸反应的原理。
-提出拓展问题:硝酸在其他化学反应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硝酸的性质。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注重师生互动,通过实验演示、讨论、练习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环节紧凑,时间分配合理,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在本节课学习后取得了以下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硝酸的性质,包括浓度、氧化性等,并能够书写Cu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技能:通过实验操作,学生掌握了Cu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步骤和技巧,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3.观察能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细致观察反应现象,能够区分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不同产物。
4.分析与推理:学生能够从实验现象出发,分析反应原理,推理出反应产物,并能够解释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5.核心素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假设,培养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提升了实践操作能力。
6.安全意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遵循安全规程,对实验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安全意识。
7.知识应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如通过硝酸的性质来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8.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后能够主动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硝酸的应用和化学性质,拓展了知识面。
9.团队合作:在讨论和练习环节,学生能够与同伴有效沟通,共同解决问题,提升了团队合作能力。
10.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对化学反应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增强。教学反思与总结这节课《氮及其化合物》——Cu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改进,从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来看,整体教学效果较好。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通过生动的实验演示和深入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1.实验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动手操作,影响了他们的实践体验。
2.在课堂提问环节,我没有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3.在巩固练习环节,部分题目难度过大,对学生造成了困扰,影响了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总结:
尽管存在上述不足,但本节课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学生对硝酸的性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能够准确书写Cu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实验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3.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讨论,展示了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4.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动力增强。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
1.优化实验环节,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动手操作,提高实践体验。
2.在课堂提问环节,采用更多样化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参与度。
3.在巩固练习环节,适当调整题目难度,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适当的挑战。
4.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提高教学效果。内容逻辑关系①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结合
-知识点:硝酸的性质、Cu与硝酸反应的原理
-重点词:实验探究、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
-句子: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
②教学方法与学习者特点的匹配
-知识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顺德区广州第一中学高三期中检测试题数学试题试卷
- 翔安教育集团幼儿园园长(副园长)应聘报名表
- 土地撂荒合同范本
- 核酸转运合同范本
- 订购婚纱合同范本
- 劳务试用合同范本
- 储存蔬菜合同范本
- 旅游纸质合同范本
- 餐饮业2024年劳务外包协议样本
- 2024年洗衣皂行业现状分析:我国洗衣皂产量将增长至112万吨
- 成语故事课件一诺千金
- 物业公司环境因素清单
- 国内旅游出团通知书(新版)
- 赶工措施费申请报告
- 订单协调管理流程
- 全桥逆变电路滤波电路设计步骤
- 蒲公英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抑菌性能
- 4gl语言开发原则及规范--简化版
- 工程量确认单样本(管线)
- 区最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 除尘器安装专业监理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