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
完成《打基础》部分第2页1.渗透系统必备条件:一是含有半透膜,二是被半透膜隔开双方均为液体,且有浓度差。考点一渗透系统组成及应用第3页渗透装置图示:思索:1.渗透作用发生和生活中“水总是往低处流”矛盾吗?2.在到达渗透平衡后,如图所表示页面差△h,则S1=S2吗?3.这里浓度指什么浓度?怎样经过试验验证两个条件?第4页2.验证渗透作用发生条件①含有半透膜:烧杯内盛清水,漏斗内盛蔗糖溶液A组B组漏斗口密封半透膜→漏斗液面上升漏斗口密封纱布→漏斗液面不上升第5页②含有浓度差:漏斗口密封半透膜A组B组漏斗内盛蔗糖溶液,烧杯内盛清水漏斗和烧杯内盛相同浓度蔗糖溶液→漏斗液面上升→漏斗液面不上升第6页[例1]P46.7(·江苏高考)某同学进行试验,甲图为试验开始状态,乙图为试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表示试验结果基础上继续试验,探究蔗糖水解产物能否经过半透膜。增添试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1)设计出继续试验简明步骤:(2)预测试验结果并作出结论第7页(1)蔗糖水解产物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2)若蔗糖水解产物能经过半透膜①加入斐林试剂,a管和b管都会生成砖红色沉淀②水解产物由b→a扩散,造成b管水位下降,a管水位上升,即a、b两管水位差减小⇒(3)若蔗糖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①加入斐林试剂,a管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②b管浓度增大,造成b管液面上升,即a、b两管水位差增大⇒第8页答案:(1)①向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U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a、b两管内液面改变②吸收a、b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并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50℃~65℃),观察A.B试管内有没有砖红色沉淀(2)假如a、b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A.B试管内都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水解产物能经过半透膜;假如a、b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A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B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水解产物不能经过半透膜第9页1.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考点二植物细胞渗透吸水与失水第10页(1)原因内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原生质层具半透性细胞渗透失水细胞壁伸缩性小原生质层伸缩性大(2)表现宏观上:植物由坚挺萎蔫微观上:质壁分离液泡(大小)细胞液颜色(浅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质壁分离第11页2.试验流程(练习册P43)学生活动:画出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能力)随时间改变曲线。第12页3.质壁分离试验拓展应用及方法(1)判断细胞死活待测细胞+蔗糖溶液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活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可能是死细胞
(2)验证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大小成熟植物细胞+蔗糖溶液→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伸缩性不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壁伸缩性大于或等于原生质层伸缩性。
第13页(3)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待测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蔗糖溶液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才发生质壁分离蔗糖溶液浓度之间。(4)比较不一样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不一样植物细胞+同一浓度蔗糖溶液刚才发生质壁分离时所需时间比较―→判断细胞液浓度(即时间越短,细胞液浓度越小)。第14页(5)比较一系列溶液浓度大小同一植物相同成熟细胞+未知浓度溶液统计刚才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比较所用时间长短―→判断溶液浓度大小(时间越短,未知溶液浓度越大)第15页(6)判别不一样种类溶液(如KNO3和蔗糖溶液)成熟相同植物细胞+不一样种类溶液只发生质壁分离→溶质不能经过半透膜溶液(如蔗糖)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溶质能经过半透膜溶液(如KNO3)第16页
[例2]以下哪些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并总结发生质壁分离条件。
a.叶肉细胞b.根毛成熟区细胞c.分生区细胞
d.形成层细胞e.干种子细胞f.动物细胞
g.导管细胞h.纤维细胞i.洋葱表皮细胞
答案能发生质壁分离细胞:a、b、i。
第17页判断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规律(1)从细胞角度分析①含有中央大液泡成熟植物细胞才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②死细胞、动物细胞及未成熟植物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第18页[例3]将一植物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以下说法不正确是()A.此细胞是活细胞B.原生质层含有选择透过性C.发生质壁分离细胞一段时间后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D.原生质层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KNO3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D第19页(2)从溶液角度分析①在溶质可穿膜溶液中细胞会发生先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现象(乙二醇、甘油、尿素、KNO3等溶液)。②在溶质不能穿膜溶液中细胞只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不能自动复原。③在高浓度溶液中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会因过分失水而死亡不再复原。判断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规律第20页
1.渗透与扩散比较扩散是指一些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动,
能够是气体、溶剂分子,也能够是溶质分子;而渗透是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经过半透膜或选择透过性膜扩散。渗透需要半透膜,是扩散一个特殊形式。二者关系以下列图所表示:
考点三.相关概念辨析第21页纠正训练1.以下现象属于渗透作用是()①水分子经过植物细胞细胞壁②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经过细胞膜③蔗糖分子经过细胞壁④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经过液泡膜⑤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经过原生质层⑥干大豆种子泡在清水中逐步胀大⑦暑天新鲜蔬菜在空气中萎蔫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④⑤D.①③⑤C第22页2.半透膜、选择透过性膜(1)区分①半透膜能够是生物性选择透过性膜,也能够是无生命物理性膜,即指一些物质能够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多孔性薄膜,物质能否经过取决于分子大小。②选择透过性膜是含有生命生物膜,载体存在决定了其对不一样物质是否吸收选择性。细胞死亡或膜载体蛋白失活后,其选择透过性丧失。(2)共性都允许水分子自由经过,而不允许大分子物质经过。第23页2.关于选择透过性膜与半透膜关系,正确说法是()①含有半透性必定含有选择透过性②含有选择透过性必定含有半透性③活生物膜才含有选择透过性④只有活生物膜才含有半透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C第24页3.原生质层、原生质体(1)原生质层是成熟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结构,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膜之间细胞质组成,不包含细胞核和液泡内细胞液。此结构仅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2)原生质体是去除了植物细胞壁后所剩下含有生物活性植物细胞结构,包含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常作为植物细胞融合材料。第25页3.以下关于原生质层和原生质体叙述,错误是()A.原生质层包含细胞膜、液泡膜和两膜之间细胞质B.一个植物细胞就是一团原生质体C.原生质层含有选择透过性D.原生质体包含原生质层、细胞液和细胞核
B第26页
4.利用渗透作用试验原理,能够来测定细胞细胞液浓度大约范围,下面是将细胞液浓度相同几个细胞(如右图所表示)置于不一样蔗糖溶液浓度(A~D)下细胞状态,则这几个细胞细胞液浓度范围相对最准确是在__________之间。第27页解析从细胞渗透吸水与失水理论上分析C图液泡与原细胞相比变大了一点,则说明该细胞吸水;A细胞液泡与原细胞相比变小了一点,则说明该细胞失水。所以细胞液浓度是位于C与A之间。但从试验测定角度上说我们认为细胞液浓度间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才发生质壁分离溶液浓度之间。为何呢?第28页5.以下判断细胞死活方法中,表述错误是()①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活细胞②在高倍镜下观察,若发觉细胞质流动,则表明细胞是活③将某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暂时装片,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若发现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则说明细菌为死细胞④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觉细胞被龙胆紫溶液染上了色,则表明根尖细胞在解离前已死亡A.①B.②④C.③④D.①③④解析③中所用细菌有可能是厌氧菌,所以远离产生氧气水绵;④是根尖细胞在解离后死亡。C第29页[例4]如图是番茄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和氧分压关系曲线,以下说法错误是()DA.氧分压为15时,曲线A→B段将延伸为M2B.氧分压为0和10时,根细胞呼吸所需酶有所不一样C.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主要原因D.B点以后,经过中耕松土可深入促进对K+吸收,曲线将延伸为M1
考点四植物对无机盐离子选择性吸收(见练习册)第30页[课堂笔记]选番茄根细胞吸收K+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能量。氧分压由0增至10,细胞呼吸方式由无氧呼吸变为两种呼吸方式兼有再变为有氧呼吸,所需要酶是不完全相同。曲线在氧分压较低时伴随氧分压增大反而下降,是因为无氧呼吸速率减弱而有氧呼吸不强。A→B段对K+吸收速率总体上趋势是上升,ATP是限制吸收速率主要原因。B点以后,中耕松土即使提升了氧分压,但因为载体蛋白数量限制,K+吸收速率并不能继续提升,曲线将延伸为M2。D第31页(一)、跨膜运输1.被动转运(1)自由扩散:物质由高浓度低浓度。如O2.CO2.甘油、乙醇、苯、水、脂溶性维生素等。见下列图。影响转运速度原因:浓度差或分压差。考点五物质出入细胞方式及其影响原因第32页(2)帮助扩散:物质由高浓度低浓度,需载体、不需能量。说明:帮助扩散速率快,但质膜上载体蛋白具有饱和性。以下列图:第33页2.主动运输(1)普通情况,物质由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能量。若物质由低浓度高浓度,则必为主动转运,但主动转运不一定都是由低浓度高浓度。如葡萄糖、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和各种离子(矿质离子、有机基团)。(2)意义: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营养物质,排出新陈代谢产生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物质,对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主要作用。第34页(1)载体蛋白种类和数量,它决定所转运物质种类和数量。载体含有饱和性:当细胞膜上载体已达饱和时,细胞吸收该载体运载物质速度不再随物质浓度增大而增大。主动转运中物质运输方向能够逆浓度梯度运输,也能够顺浓度梯度运输,如A图。(2)能量,凡是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原因,都能影响主动转运,如氧气浓度、温度等,如B图。思索:影响主动转运原因有哪些?第35页(3)主动转运速度与物质浓度相关。它们关系可用C图表示。(二)非跨膜运输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细胞(练习册)第36页6.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水稻呼吸强度与K+吸收量关系是()
C第37页7、如图是洋葱根尖表皮细胞细胞膜在不一样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曲线图。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一样原因分别是()①载体数量②能量③离子浓度④酶活性A.①②B.②①C.③①D.②④
B第38页8.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经过消耗ATP,能够直接吸收母乳中免疫球蛋白、半乳糖和葡萄糖等。母乳中营养蛋白能够被消化吸收。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是()A.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半乳糖和葡萄糖方式是主动运输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免疫球蛋白需要载体蛋白帮助C.免疫球蛋白吸收与膜流动性相关D.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儿消化道中不被分解原因是母乳中含有抑制免疫球蛋白分解一些物质.B第39页9.试验表明,K+不能经过磷脂双分子层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许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能够经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经过膜方式是()A.自由扩散B.帮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B第40页判断物质运输方式方法①据分子大小判断②依据运输方向判断: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第41页1.(天津理综)以下关于物质跨膜运输叙述,错误是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帮助和ATP提供能量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跨膜运输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造成细胞内渗透压升高D.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一部分B感悟高考第42页2.(山东理综)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两种方式,以下表述正确是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经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相关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相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转运速率都有影响a被转运分子浓度b江苏省震泽中学张华民整理被转运速率C感悟高考第43页3.(全国卷Ⅱ)植物叶片表皮上分布有大量气孔,气孔结构如图所表示。当组成气孔细胞(保卫细胞)吸水后,会膨胀变形,气孔开启;反之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请以放置一小段时间菠菜为材料设计一个试验,证实气孔含有开启和关闭功效。要求写出试验材料与主要用具、试验步骤,预测试验结果并作出解释。试验材料与主要用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试验结果并作出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悟高考第44页解析解答本题关键之一是经过审题分析,联想到教材中相关试验。若不能正确判断出保卫细胞吸水(开启)、失水(关闭)与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失水原理间关系,则可由题中信息可知:保卫细胞吸水,叶片上气孔开启;保卫细胞失水,叶片上气孔关闭。应用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原理: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然后依据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试验中暂时装片制作过程进行解答。第45页答案试验材料与主要用具:菠菜、清水、0.3g/ml蔗糖溶液、盖玻片、载玻片、显微镜、吸水纸、滴管、镊子等试验步骤:①取菠菜叶,用镊子剥取表皮;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将表皮放入清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暂时装片;③将暂时装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气孔,再换高倍镜进行观察,统计观察到气孔状态;④在盖玻片一侧滴0.3g/ml蔗糖第46页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做几次;⑤继续观察气孔改变,并做统计预测试验结果并作出解释:在清水中气孔开启,因为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变形,气孔开启;在0.3g/ml蔗糖溶液中气孔关闭,因为当细胞液浓度小于细胞外液浓度时,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第47页4.(·江苏生物,30)回答以下与细胞相关试验问题。
(1)以下4项试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CBA签约合同标准文本
- 低价转让房屋合同标准文本
- 人防租赁转让合同范例
- 买卖贷款房合同标准文本
- 书籍印制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农业生产“大托管”合同
- 农村建房打包合同标准文本
- 企业正式聘用合同标准文本
-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202310篇
- 全房定制合同标准文本
- 掌握重点中职电子商务教师资格证试题与答案
-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2024-2025学年级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隔音涂料施工方案
- 甘肃卷2024年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含答案)
- T-CCTAS 61-2023 桥梁承重缆索抗火密封综合防护技术规程
- 医院品管圈(QCC)活动成果报告书-基于QFD 润心服务改善 ICU 患者及家属就医体验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第七章--展示的版面和色彩设计
- DBT29-295-2021 600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
- Q∕GDW 12164-2021 变电站远程智能巡视系统技术规范
- 钢格构柱组合式塔吊方案(专家认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