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3.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3.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3.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_第4页
3.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规范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流程,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1职责1.1安全管理部门是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1.2有限空间作业实施部门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的方案制定、安全监护和现场管理。1.3现场工作负责人由各部门班组长以上管理干部担任,工作监护人员由持证安全员担任。2定义有限空间作业:指进入或探入有限空间进行的作业。3有限空间日常管理3.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台账,台账应包括有《有限空间台账》,制度规程,教育培训资料记录,防护用品、检测设备、应急器材等清单及维护记录,安全警示告知标牌清单,隐患排查治理记录,与作业相关的方案、交底、申请表、审批表、气体检测记录、影像资料等。3.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开展有限空间识别和危险级别判定工作。各部门建立健全《有限空间台账》并上报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进行补充、审核、确认,报安全分管副总批准后,形成公司《有限空间台账》。3.3各级《有限空间台账》均应实行动态管理。各部门应坚持在日常持续关注、不断识别并及时上报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增减和完善。每年4月份之前,安全管理部门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一次集中识别、判定,并按程序更新各级《有限空间台账》。3.4安全管理部门应按照《安全标志及其使用的导则》等有关标准,组织各部门在有限空间入口处或醒目处设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告知牌内容应包括受限空间名称、编号、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象形图、警示语句、防范和应急措施、报警电话等。各部门应加强对告知牌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保持其清晰、完好,并教育和督促职工严格执行告知牌所告知的要求。4有限空间作业管理4.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手续,作业申请未经批准许可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4.2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原则,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不得进行有限空间作业。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循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4.3有限空间作业管理流程:

方案制定---作业申请---围护作业---降水通风---气体检测---安全交底---措施检查---填审批表---有限空间作业---清理现场---作业评价---资料存档。4.3.1方案制定有限空间作业部门计划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或接到任务作业后,作业部门应到现场查看,对作业现场进行风险识别并集体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方案中应包括作业名称、作业申请、作业准备、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等(见附件1)。4.3.2作业申请作业方案确定后,作业组负责人填写《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申请表》(见《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附表1),由作业部门负责人同意,经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安全生产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具体审批程序见《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规定)。如遇抢修等特殊情况,抢修方案允许作业部门现场制定,在完成现场安全措施条件下,经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现场确认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后,先应急抢修,在抢修结束二个工作日内填写有限空间下井作业应急抢修单(见附件2)。4.3.3围护作业4.3.3.1有限空间的出入口应设置内外两道安全防护栏和警告标志等,夜间应设警示灯。其设置应符合GB50016,GB2893和GB2894中的有关规定。4.3.3.2当临时占路维护作业时,应在维护作业区域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外围迎车方向前放置安全防护栏,防护栏距维护作业区域距离应大于5m,且内围两侧应设置路锥,路锥之间用连接链或警示带连接,间距不应大于5m。4.3.3.3当维护作业现场井盖开启后自然通风,必须有人在现场监护或在井盖周围设置明显的防护栏及警示标志。4.3.3.4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封闭、半封闭设备(如储罐、溶药设备等)内部作业时,应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设置“禁止启动”等警告信息。4.3.4降水通风4.3.4.1降水。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做好降水措施,使作业点内水深不大于0.5m;对窨井内的阀门、流量计进行检修时,应对有可能造成回流的管道两头进行封堵,满足现场作业技术条件。对在各池体内设备进行检修时,尽可能地抽干污水,减少池底污泥含量,必要时,进行清水稀释后抽干污水。4.3.4.2通风。井下作业前必须采取通风措施。通风可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进行作业时,应尽量利用所有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等进行自然通风为主,操作人员所需的适宜新风量为30~50m3/h。当有限空间作业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不良的应采用机械通风,机械通风平均速度不应小于0.8m/s,通风换气次数不能少于3次/h~5次/h,通风换气应满足稀释有毒有害物质的需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浓度变化较大的作业场所应连续进行机械通风。a.机械通风应设置岗位局部通风,辅以全面通风。当操作岗位不固定时,则应采用移动式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b.除严重窒息急救时等特殊情况,严禁使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c.在有限空间内使用二氧化碳、氩气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不间断通风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4.3.4.3对连续采取多项降水、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供压缩空气的隔离式防护装具、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等防护用品,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4.3.5气体检测4.3.5.1通风后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空气应达到如下要求:(1)有限空间内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容许浓度和爆炸范围应符合下表规定: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和爆炸范围气体名称相对密度(取空气相对密度为1)最高容许浓度(mg/m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爆炸范围%(容积)说明硫化氢1.1910——4.3~45.5—一氧化碳0.97—203012.5~74.2非高原20——海拔2000m~3000m15——海拔高于3000m氰化氢0.941——5.6~12.8—甲烷0.55———5.0~15.0—苯2.71—6101.45~8.0—溶剂汽油3.00~4.00—300—1.4~7.6—一氧化氮1.03—15—不燃—注: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短时间按触容许浓度指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2)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19.5%~23%,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5%,应有报警信号。(3)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0%。对储罐、管道的检修,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下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4.3.5.2气体检测实施要求。(1)气体检测前,气体检测员应核准作业方案、审批表与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相符后,对仪器的数据正确性进行自验、校定,按规定程序测定气体数据并记录签名。井下作业时应进行连续不间断气体检测。(2)气体检测实施其他要求详见公司《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规定。4.3.6安全交底4.3.6.1有限空间作业实施前作业组负责人应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告知作业内容、安全注意事项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工作职责,作业中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以及处理、救护方法等。对作业人员进行直接安全教育与主要危险因素告知,落实安全措施,检查劳动防护用品佩戴情况,以及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联系方式等。4.3.6.2现场作业负责人、气体检测人、安全监护人、作业人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负责岗位。4.3.7措施检查现场专职安监员和作业组负责人应对现场安全措施做到“三查、四对”。三查:一查现场工作人员职责任务是否明确,安全技术是否交底;二查作业现场是否降水、通风;三查作业审批表是否全部签名生效。四对:一核对现场安全措施是否落实;二核对作业前气体检测数据是否可靠;三核对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用具是否穿戴合理;四核对现场监护人是否到位。4.3.8签作业审批表各项措施检查正常后,现场安全员、作业组负责人、作业监护人员及作业部门应履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见《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附表2)签认手续。作业现场安全措施未达到“三查、四对”要求的,现场安全员在“作业审批表”上签署“安全措施不到位、终结有限空间作业”意见。4.3.9下井作业4.3.9.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具备作业资格并建立健康档案。以下作业人员不得从事有限空间作业:a.年龄在18岁以下和55岁以上者;b.在经期、孕期、哺乳期的女性;c.有聋、哑、呆、傻等严重生理缺陷者;d.患有深度近视、癫痫、高血压、过敏性气管炎、哮喘、心脏病等严重慢性病者;e.有外伤、疮口尚未愈合者。4.3.9.2对排水管径小于0.8m的管道严禁作业人员进入。井下明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手续。4.3.9.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正确穿戴规定劳动防护用品。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泵池、检查井、阀井、污水管道和合流管道等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并正确穿戴悬托式安全带。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4.3.9.4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穿戴安全帽和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防护镜等护品。4.3.9.5配戴长管呼吸器时,应仔细检查气密性,并防止通气长管被挤压;吸气口应置于新鲜空气的上风口,并有专人监护。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GB/T18664要求;缺氧条件下,应符合GB8958要求。4.2.9.6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应有两人监护(其中一人专职监护),若进入管道则应增加监护人员作为中间联络。监护人员不得擅离职守。4.3.9.7作业中应控制作业时间,在通风换气不充分的场所内,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严禁交叉作业,监护人须全程监管,并事先确定联络信号,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安全撤离现场,同时启动应急预案。4.3.9.8有限空间作业出入口应保证畅通。4.3.9.9作业场所使用所有的电气设备与照明及机械设备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技术标准。a.电气与照明(1)存在可燃性气体的作业场所,所有的电气设备设施及照明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实现整体电气防爆和防静电措施。不允许使用明火照明和非防爆设备。(2)固定照明灯具安装高度距地面2.4m及以下时,宜使用安全电压。在潮湿地面等场所使用的移动式照明灯具,额定电压不应超过36V;金属容器、管道等狭窄的工作场所,手持行灯额定电压不应超过12V,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Ω。(3)手提行灯应有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灯泡的金属部分不准外露。行灯应采用隔离变压器,变压器不准放在金属容器内和特别潮湿的地方。(4)行灯及手持电动工具应进行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绝缘电阻应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b.机械设备(1)机械设备的运动、活动部件都应有防护装置。(2)机械设备上的局部照明均应使用安全电压。(3)机械设备上的金属构件均应有牢固可靠的PE线。(4)机械设备之间的连接管应无破损或老化,卡紧装置应牢固可靠。4.3.9.10专门配备摄像设备,由作业部门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全过程影像记录。影像记录内容:(1)作业环境(内外部整体面貌、作业人进出口、进出口周边设施等);(2)安防设施及标志(警戒线、警示标志、通风设备、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器具等);(3)作业过程(气体检测及操作人员进入起至离开有限空间场所全过程)。影像记录其他有关要求见《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影像记录制度》规定。4.3.9.11任何人不得强令违章冒险指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工作,对现场未完成安全措施的,应提出合理整改方案,危及人身安全时有权拒绝作业。4.3.10完成作业4.3.10.1传递作业工具和提升杂物时,必须使用吊桶或工具袋吊接,严禁抛扔。作业周围一米范围内不得有石块、砖头等有可能造成坠落伤害作业人员的物体。4.3.10.2现场杂物清理完成,撤除安全防护,恢复原有安全防护措施,作业人员撤离作业场所。4.3.11作业评价全部作业完成,作业组负责人、安全员对本次作业过程进行安全评价签名。(见附件5)4.3.12资料存档资料存档工作结束后,安全管理部门将对整个现场作业过程的视频资料,随同作业方案、作业申请表、作业审批表、安全评价等全部资料一并存档备查。4.4有限空间应急管理4.4.1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现场作业负责人应立即汇报作业部门负责人,启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救援应急预案并及时报警,当需要抢救时,抢救人员必须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并在专人监护下进行抢救,必须佩戴好便携式空气呼吸器、悬挂双背带式安全带,并系好安全绳,严禁盲目施救。4.4.2中毒、窒息者被救出后应及时送往医院抢救;在等待救援时,监护人员应立即施救或采取现场急救措施。附件:1.有限空间作业方案2.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抢修单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评价表

附件1: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年月日作业名称作业地点计划时间任务状态紧急□急□一般□组织措施1.本次作业任务主要是:,由(部门)负责,协作部门为,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者为等人。2.现场安全监管、气体检测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作业全过程视频监控。3.现场作业班人员职责、任务、措施明确,作业班组劳动防护用品、作业设备准备就绪。技术措施机械设备主要有:2.通风降水:作业前由(部门)时分前负责降水、开启座窨井,自然通风分钟以上,等前期准备工作,通风方式:自然+机械强制。作业使用的所有电气设备及照明符合GB3836.1中的有关规定,照明为便携式防爆灯。3.气体检测:采用连续多次检测,当作业点有害气体检测浓度超标时,须穿戴隔离呼吸器作业。4.安全围护:施工区域设置两道安全防护措施,夜间作业设置警示灯。作业工器具、废弃物传递采取。5.其他补充措施:事故预案1.作业人员发生异常时,监护人员应立即用作业者自身佩戴的安全带、安全绳将其迅速救出;2.发生中毒、窒息事故,监护人员应立即启动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当需要下井抢救时,抢救人员必须保持冷静,在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并在专人监护下进行下井抢救,必须佩戴好便携式空气呼吸器,悬挂双背式安全带,并系好安全绳,严禁盲目施救。同时请求“119”“120”支援,在与救援机构联系时,应实施现场急救措施,并同步向公司报告,公司接报后迅即到达事发地点,进行施救和事故处置。注:一式二份作业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各执一份,随有限空间审批表一同保存,存档期至少3年。安全管理部门审核:作业部门审核:编制人:

附件2: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抢修单部门编号1.抢修组负责人,抢修人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