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课时质量评价(四)(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科举制度产生于隋而确立于唐,因有多种科目,“分科举人”,故名科举。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下的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入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科举制的产生与确立,反映了()A.选才呈现公允开放的特色B.以官举士的选官方式终结C.取士标准出现多样化趋势D.考试方式完全优于察举制A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可知,科举制下,考生可以自由报考,不问家世,凭考试成果确定是否录用,这说明科举制有利于社会公允和社会阶层的流淌,故选A项;唐朝时期除科举制外,仍旧存在恩荫等选官方式,解除B项;取士标准以成果为主,不能体现多样化趋势,解除C项;“完全”说法过于确定,解除D项。2.下表是关于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变更反映出()初唐时期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可向所在州县报考,经县、州选拔参与科举考试唐朝中期需经过“户部籍阅、结款通保”等诸多审查环节和流程,部分科目报考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唐朝后期举人曾为官司可罚,虽有辞艺,长吏不得举送,违者举送官停职,考试官贬黜A.国家教化治理实力的提升B.儒学衰败刺激科举变革C.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通道D.唐朝的社会流淌性加强A解析:依据表格中列举的唐朝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相关规定可知,唐朝政府对士人科举报考的规定越来越严格,这反映出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据此可以推断出国家的教化治理实力不断提升,故选A项;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唐朝实行“三教并行”政策,其社会主流意识仍旧是儒家思想,解除B项;题干表格内容仅是述及唐朝士人参与科举考试的资格,没有将科举制度与其他入仕途径进行比较,不能得出“科举制度是士人入仕唯一通道”的结论,解除C项;依据表格内容可知,唐朝政府对士人参与科举考试的资格越来越严格,说明能够参与科举考试的士人数量会不断削减,其社会流淌性会削减,而不是加强,解除D项。3.唐朝初年,以三省长官分掌相权,六部尚书负责详细执行;唐玄宗后,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专职宰相,在其下设立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作为宰相的秘书机构,完全听命于宰相。这一变革的目的是()A.制衡日益膨胀的藩镇势力B.削减皇帝的决策失误C.减弱门阀贵族的政治影响力D.提中学枢机构行政效率D解析:据材料可知,随着时间发展,宰相的下设机构成员和协助人员增多,并听命于宰相,有利于提中学枢机构的行政效率,故选D项;宰相属于中枢机构,与地方势力无关,解除A项;对宰相的改革不能影响皇帝的决策,解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如何选拔中枢机构成员,不能体现是否减弱门阀贵族的影响力,解除C项。4.(2024·济宁模拟)“堂帖”是唐朝中后期中书门下处理政务的主要公文之一,不仅用来“处分百司”,也“判四方之事”。遇有日常政务,三省宰相可不必奏请皇帝,干脆裁决,然后集体签署下发“堂帖”。“堂帖”的出现表明当时()A.宰相处理政务的权力增加B.皇权与相权冲突日益尖锐C.三省分权的体制逐步形成D.国家决策机制发生了异样A解析:材料表明,唐朝中后期日常政务三省宰相不用请示皇帝,可干脆裁决,这反映了该时期相权有所增加,故A项正确。由材料无法推想出皇权与相权的冲突是否尖锐,故B项错误;三省分权体制在此之前已经形成,故C项错误;“堂帖”并没有变更国家详细的决策机制,军国大事的决策权还是驾驭在皇帝手中,故D项错误。5.欧阳修评论唐朝赋税制度时说:“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该评论()A.指责租庸调导致社会贫富分化B.确定了租庸调推行的主动作用C.认为两税法造成严峻流民问题D.指出了两税法实施的主要缘由D解析:由材料“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可以得出,租庸调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出现了两税法,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内容不符,解除;材料没有涉及租庸调制的主动作用,B项解除;材料没有涉及两税法的影响,C项解除。6.女子骑马的风俗在唐代流行。妇女骑马通常是“横乘”,侧身斜坐在马鞍上;而唐代女子则是“纵乘”,像男子一样骑在马背上(右图),女着男装也起先盛行。不少陶制品呈现了骑马的妇人形象。这主要体现出唐代社会()A.游牧文明变更道德观念B.彻底摆脱儒家伦理束缚C.深受丝路商旅文化影响D.崇尚自由和开放的风尚D解析:唐代妇女喜好骑马,且和男子一样“纵乘”,体现出唐代社会崇尚自由和开放的风尚,故选D项;材料反映出唐代女子骑乘的习俗深受北方游牧文明影响,并非道德观念的变更,解除A项;儒家伦理有所减弱,但并非彻底摆脱,解除B项;唐代女子骑乘的习俗深受北方游牧文明影响,而非西域商旅文化的影响,解除C项。7.(2024·深圳二模)图1是汉代画像石中的“羽人”形象,蕴含着羽化升天的意思;图2是唐代莫高窟“散花飞天”形象。隋唐时披着佛教飞天的大巾、穿上长裙的无羽而飞的“飞天”普遍存在。这说明()A.宗教与宫廷画结合催生地域特色文化B.“三教合归儒”促进文人画的形成与发展C.浪漫主义风格始终是古代艺术的主流D.多种文化沟通融合推动艺术创新D解析:材料“羽化升天”反映出受到道家的影响,“披着佛教飞天的大巾”反映出受到佛教的影响,体现了多种文化沟通融合推动艺术创新,故选D项;材料没有反映这些画像属于特定地域的文化,解除A项;材料画像属于宗教画,与留意写意的文人画无关,解除B项;材料画像属于浪漫主义风格,但是没有体现出其主流地位,解除C项。8.(2024·济南模拟)《大医精诚》出自《千金方》,是历代医者的必读文献。其中写道:“凡大医治病……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饥渴疲惫,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这一言论()A.反映了理学思想影响加深B.强调医者崇高的社会责任感C.标记着中医学理论的成熟D.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B解析:依据材料“凡大医治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饥渴疲惫,一心赴救”可知,这体现了历代医者秉承济世为怀的信念,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故B项正确。《千金方》是唐代闻名医学家孙思邈的代表作,理学是宋代才出现的,解除A项。《千金方》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医学理论涉及不多,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医者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故解除D项。9.南朝梁武帝崇奉道教,重用炼丹师陶弘景等人;同时,他又推崇佛教,在全国各地广建佛教寺庙;他还撰写了《周易讲疏》《春秋答问》等儒学著作二百余卷。这说明梁武帝时期()A.佛道儒三教并列为统治思想B.社会主流思想受到挑战C.起先出现“三教合归儒”的趋势D.统治政策随国情变更而调整B解析:材料“崇奉道教”“推崇佛教”说明,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受到挑战,故选B项;梁武帝虽然推崇佛道,但没有反映出将其列为统治思想,解除A项;材料未体现出“三教合归儒”的趋势,解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统治政策发生变更,解除D项。10.西晋成书的《三国志》曾记载曹冲利用浮力给大象称重的故事。民国学者陈寅恪以“象为南方之兽”及印度佛经记载了相像的故事为依据,认为该故事其实“为外国输入”。由此可以推知()A.三国时期北方不行能出现大象B.曹冲称象的故事并未真实发生C.《三国志》的编写深受佛教影响D.魏晋时人已知晓利用浮力称重D解析:由材料“西晋成书的《三国志》曾记载曹冲利用浮力给大象称重的故事”可知,曹冲称象利用的是浮力称重的原理,《三国志》中的记述说明魏晋时已驾驭并利用这一原理,故选D项;“不行能”表述过于确定,解除A项;材料中陈寅恪认为该故事是外国输入,并未质疑故事本身的真实性,解除B项;佛经中有相像的故事记载,曹冲称象只是《三国志》中的一则故事,不能得出“《三国志》的编写深受佛教影响”的结论,解除C项。二、非选择题11.(2024·南京、盐城二模)钱乘旦说:“无论什么国家,制度都要越完善越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注:如“参知政事”“参议得失”“参知机务”“专典机密”等)。--[宋]欧阳修《新唐书·百官志》材料二玄宗时,以中书省事务繁多、文书多雍滞,就选用一些文人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后正式改名为“翰林学士”,并特置学士院以安置。安史之乱后,“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被称为“内相”……宪宗元和年间,中书小吏滑涣,勾结知枢密刘光琦(宦官),“宰相议事有与光琦异者,令涣达意,常得所欲。……郑余庆与诸相议事,涣从旁指陈是非,余庆恕叱之,未几,罢相”。……《唐阙史》卷下记云:“一日,枢密使(宦官)出至中书,奉宣与宰臣商议镇州事。”--摘编自戴显群《唐后期政治中枢的演化与唐王朝的灭亡》(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唐初期三省的职责和特点,分析唐初实行这一制度的意图。(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三省制实际运行中的调整及其对三省制产生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省制演化与唐朝兴衰之间的关系,并谈谈你对此的相识。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可知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经门下审议,最终由尚书省执行。其次小问,结合所学学问得出三省之间相互合作,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分散相权,加强皇权。第三小问,从巩固统治的角度分析作答。(2)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以他人官居宰相职”及材料二“选用一些文人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书”等信息概括。其次小问,从三省的地位变更角度思索。(3)第一小问,结合两则材料得出前期三省制对唐朝的旺盛起到主动的推动作用,唐朝后期其作用下降,对社会发展起到确定的消极作用。其次小问,可以从制度完善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角度进行阐述。答案:(1)职责: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特点:相互合作;相互牵制。意图: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效率;巩固唐王朝统治。(2)调整:多任用低级官员或他职兼宰相权职;三省长官不轻易授人;选用文人学士参与军政;宦官执掌枢密,参与决策。影响:三省地位不断下降;渐渐名存实亡。(3)关系:前期三省制分工合作,对唐朝盛世有主动的推动作用;后期不断被减弱和架空,对唐朝中后期的社会动乱有确定的消极影响。相识:社会发展离不开制度的稳定执行。(围绕制度执行、保障等,言之有理即可)12.(2024·天津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据朱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流变》等整理材料反映了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演化历程的相识,对此相识提出你的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楚)解析:视察材料所给信息,结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从世官制-军功授爵-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可以补充九品中正制,结合九品中正制的相关史实说明理由;也可从举孝廉的察举制度下地方有确定的选官权,对材料“朝廷驾驭官员任命权”进行修改,运用察举制的相关史实说明理由,留意观点明确,论证充分。答案:修改一:在“举孝廉”之后应当添加“九品中正制”。理由:中国古代的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厂区外运垃圾合同范例
- 餐饮门面转让合同范例
- 买驾照合同范例
- 2024年度六人合伙投资电商平台合同
- 2024年度物联网项目劳务分包合同3篇
- 2024年度建筑垃圾处理施工队环保作业合同协议2篇
- 网络运营入股合同范例
- 防护栏销售安装合同范例
- 2024年宠物运送服务合同范本及宠物运输信息化管理3篇
- 销售绩效薪酬合同范例
- 妊娠期VTE的防治课件
- 作者简介:传歌者王洛宾
- 【QC】提高装配式结构叠合板验收合格率2019
- 小学英语工作室个人年度总结5篇
- 煤矿信号工培训试题(有答案)
- 医生会诊记录单
- 仓库收货进仓作业流程
-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薪酬体系
-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验收记录(新)2页
- 入团志愿书(2016版本)(可编辑打印标准A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