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后提能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后提能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后提能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后提能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后提能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第18课【学考过关练】一、选择题1.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声称要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这一战略后来被称为()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安排 D.北约东扩【答案】B【解析】留意时间“1947年”和人物“杜鲁门”,可知这一战略是“杜鲁门主义”,故选B项。2.“它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为美国在经济上限制西欧铺平了道路。”上述评论针对的是()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C.马歇尔安排的实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答案】C【解析】由“经济上”“限制西欧”,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是马歇尔安排的目的,故选C项。3.1962年,“在经过几天极度的惊慌对峙之后,苏联退却了。……肯尼迪对赫鲁晓夫作出让步,调整美国一些驻亚洲的军事基地,同时答应不再进攻古巴”。这次危机反映出()A.古巴是美苏对峙的主要阵地B.两极格局下世界局势的基本特点C.世界格局呈多极化发展趋势D.美苏共同主宰世界的局面被打破【答案】B【解析】由“肯尼迪”“赫鲁晓夫”“不再进攻古巴”可知是古巴导弹危机,由古巴导弹危机的最终结果可以看出,美苏双方相互妥协,避开斗争,进行冷战,体现了两极格局下世界局势的基本特点,故选B项。4.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万隆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挚友。”其变更是因为周恩来主见()A.和平共处不称霸 B.求同存异谋发展C.加强团结不结盟 D.区域互利求合作【答案】B【解析】依据“万隆会议”“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挚友”可知,万隆会议初期,中国与参会国存在严峻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后,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故选B项。5.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平安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反抗共产主义威逼的领袖。”20世纪50年头,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安排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在越南发动斗争【答案】C【解析】依据“平安事业中的领导地位”“20世纪50年头”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955年华约建立,与1949年建立的北约对峙,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故C项正确。6.20世纪50年头,发展中国家不断要求设立联合国特殊发展基金,这一设想遭到美国历届政府的抵制。1960年,美国政府支持建立的国际开发协会起先运作,为世界上最贫困国家的开发项目供应实惠贷款。由此可知()A.美国对外战略重心发生转移B.美苏争夺扩展到经济领域C.第三世界的影响力有所提升D.发展经济成为时代的主题【答案】C【解析】材料中“为世界上最贫困国家的开发项目供应实惠贷款”说明1960年美国看法的转变主要是与20世纪50年头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有关,故选C项。7.(2024·黑龙江漠河高一联考)日本外务省1991年版《外交蓝皮书》指出:“日本已能对有关国际秩序的全部问题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必需在亚太稳定与发展方面‘起到中心作用’。”这表明日本()A.成为世界头号霸主 B.拥有国际问题推翻权C.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主导亚洲稳定与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起到中心作用”说明日本在亚太地区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故C项正确。8.帕尔默指出:“在1991年,一场几乎是不流血的革命在世界共产主义的心脏发生了,毁灭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果。”这里所指的是()A.苏联解体 B.北约东扩C.东欧剧变 D.两德统一【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在1991年”“不流血的革命”“毁灭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果”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材料指的是1991年苏联解体,故A项正确;北约东扩是从1993年起先的,解除B项;东欧剧变是1989年,解除C项;两德统一是1990年,解除D项。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战后初期,以杜鲁门政府救济希腊和土耳其为开端,其后美国渐渐开展了一系列的外援活动。美国对外救济的核心目标是维护自由民主制度和国家平安,以及树立美国的“大国形象”。与此相适应,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救济的项目重点是以经济救济为主;而区域重点主要以西欧为主,同时依据“以点带面”的原则,从地缘战略的角度划出一些重要战略国家。——摘编自关春巧《杜鲁门时期美国对外救济体制的历史考察(1945—1952)》材料二进入(20世纪)60年头后,政治多极化趋势起先出现,使美国充分相识到:“要同化独立的主权国家,光搞掠夺是不行的,还须要贷款和投资。”为了同苏联争夺战略空间,美国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救济。到1968年6月底,美国对外救济总额为1335亿美元,其中对发展中国家的救济总额是775亿美元,占救济总额的58%,其中约583亿美元是经济救济,占发展中国家受援总额的75%。——摘编自刘会清《战后美国对外救济政策的历史考察》(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述二战后初期美国开展对外救济的影响。(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美国对外救济的变更,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缘由。【答案】(1)影响:实现了欧洲经济的复兴和民主制度的稳定;推动了西欧的一体化;树立了美国的“大国形象”;维护了美国国内经济的旺盛;肯定程度上遏制了苏联和社会主义的扩张。(2)变更:以西欧为主转为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缘由: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第三世界的崛起;西欧实力的增加;与苏联争夺战略空间的须要。【选考过关练】一、选择题1.20世纪50年头,随着美国人接着敦促德国加入北约,法国人以一项安排作为回应,它将避开创立一支独立的德国军队,而是会将德国人纳入一支在北约总体权威之下的有共同制服、共同预算、共同军备和共同领导的超国家军队。这表明()A.法、德之间的恩怨尚未化解B.美、法两国在德国问题上分歧严峻C.北约的建立源自美国的推动D.北约建立客观上有利于西欧的和平【答案】D【解析】法国人的安排意在形成对德国的制约,从而起到了维护西欧稳定的作用,故D项正确;20世纪50年头,法、德之间的恩怨已经化解,解除A项;材料反映美、法两国在德国问题上存在肯定分歧,但不至于严峻,解除B项;材料只是涉及美国人接着敦促德国加入北约,没有反映北约建立的缘由,解除C项。2.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假如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假如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B.美苏起先由对抗走向对话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D.苏联主动谋求世界和平稳定【答案】C【解析】赫鲁晓夫上台后变更了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战略,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材料反映的正是赫鲁晓夫的这种意图,故C项正确。3.有学者指出在杜鲁门主义之下,“美国战后对外进行干涉的整个历史,进一步证明白这项原则。在每一个例子中,都是在反共产主义这个广泛旗帜之下把干涉说成是有道理的,然后再加上几条依据战略和经济须要提出的更详细的理由”。该学者旨在强调()A.杜鲁门是美苏冷战的真正挑起者B.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C.马歇尔安排本质上是杜鲁门主义的运用D.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起先的重要标记【答案】B【解析】这位学者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战后对外进行的干涉,是“在反共产主义这个广泛旗帜之下把干涉说成是有道理的”,揭示了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探讨的是杜鲁门主义的实质,而不是冷战爆发的缘由,解除A项;本题与马歇尔安排无关,解除C项;材料没有分析杜鲁门主义与冷战进程的关系,解除D项。4.在美国拍摄的电影中,1948年的《铁幕之后》反映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统治下的“罪恶”。这反映了()A.政治形势影响电影发展 B.电影受官方意识形态影响C.政治题材电影成为主流 D.美国政治宣扬方式多样化【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可知,美国的《铁幕之后》电影主题明显受到反苏反共思潮影响,宣扬西方民主自由,故B项正确;题干中更多的是意识形态影响电影主题,而非政治形势,解除A项;题干无法说明政治题材电影在当时成为主流,解除C项;题干不能说明政治宣扬方式的多样化,解除D项。5.《华沙条约》序言称:“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斗争的危急,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需实行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平安和维护欧洲和平。”据此分析,华约成立的主要意图是()A.对抗美国的冷战政策 B.防止军国主义的复辟C.维护世界的许久和平 D.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华约是针对北约而成立的,是对抗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故A项正确。6.20世纪80年头,美国起先“有限武装扶华”,向中国出售军用设备。但同时,卡特政府认为,如何依据美国的国家意志来约束中国的发展,是“美国面临的最大战略任务乃至世纪挑战”。这反映出()A.美国对华政策带有好用主义色调B.美国国家实力遭到巨大的减弱C.美国外交政策不再看重意识形态D.经济“滞胀”促使美国战略收缩【答案】A【解析】20世纪80年头美国“有限武装扶华”是出于美国争霸的现实考虑,美国依旧想依据自身意志来约束中国发展,又显示出显明的意识形态色调,反映出美国对华政策带有好用主义色调,故A项正确,C项错误;20世纪80年头,美国实力受到日本、欧洲和苏联的制衡,影响力有所下降,但“遭到巨大的减弱”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题干内容未体现美国战略收缩,故D项错误。7.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舒曼安排”:“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与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美国一贯鼓吹西欧“一体化运动”,主见“政治统一”“军事统一”和“经济统一”,因而也赞同舒曼安排。该安排()A.标记着法德两国最终和解 B.是美国马歇尔安排的一部分C.干脆促成了欧共体的建立 D.奠定了欧洲联合自强的基础【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舒曼安排是在美苏两极对峙状况下产生的,舒曼安排奠定了欧洲联合自强的基础,故D项符合题意;舒曼安排利于法德和解,解除A项;舒曼安排与马歇尔安排无关,马歇尔安排是美国复兴欧洲经济安排,解除B项;欧共体建立时间是1967年,解除C项。8.某国际组织规定加入时必需具备以下五项条件:“奉行和平共处基础上的独立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加入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军事集团;不缔结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双边军事同盟;不在本国领土上为大国供应军事基地。”这一国际组织()A.正式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促进和带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C.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的两极格局D.创立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关系【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20世纪60年头兴起的不结盟运动奉行的原则是“非集团和不结盟”。结合材料“不加入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军事集团;不缔结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双边军事同盟”可知指的是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的两极格局,故C项符合题意;“求同存异”方针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来的,解除A项;不结盟运动与欧洲政治一体化无关,解除B项;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供应了以中俄两国始创的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国家关系,解除D项。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杜鲁门和他的助手看来,苏联被沙皇扩张传统所驱使,破坏了战时同盟协议,要向美国和西方社会发动斗争,破坏它们的社会稳定和固有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杜鲁门政府依据主观臆造的苏联威逼制定和推行外交政策,是冷战产生的主要缘由。——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材料二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折服东欧领土。假如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实行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摘编自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1)依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的变更。分析美国挑起冷战的缘由。(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学者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