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3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第3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第3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第3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第3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相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困难性、艰难性、曲折性。结合改革的背景、内容,对赫鲁晓夫改革进行评价。了解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改革在指导思想、内容、结果上的相同点及两次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的缘由。了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景及效果不佳的缘由。以苏联经济改革为鉴,指出我国经济改革今后应当留意的问题。赫鲁晓夫改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缘由:其次次世界大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尤为突出。2.措施(1)农业改革①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②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肯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肯定数量的牲畜。③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④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2)工业改革①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②赐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③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肯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3.评价(1)主动性:肯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肯定成效。(2)局限性①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②“20年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严峻脱离了苏联的实际。③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④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也阻碍改革的进行。勃列日涅夫改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措施(1)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留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收到了肯定效果。(2)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支配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2.结果(1)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2)20世纪70年头下半期,苏联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到20世纪80年头初,经济全面滑坡。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背景:1985年,在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戈尔巴乔夫出任新一届的苏共中心总书记。2.过程(1)改革经济体制,用经济方法代替行政吩咐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2)提出“加速发展战略”,并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改革效果不佳。3.结果:改革陷入逆境,经济接着滑坡,于是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内局势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深度点拨】赫鲁晓夫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是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斯大林模式发起的一次冲击,但从总体上说,只是在斯大林模式的基础上,对斯大林经济模式中明显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进行改革。从宏观上看,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继承者,而不是叛逆者;是斯大林模式的修补者,而不是抛弃斯大林模式的革新者。(2)赫鲁晓夫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相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只是局部调整。【灵巧识记】勃列日涅夫改革【易错提示】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使苏联实力超过美国。只是军事实力可以与美国相匹敌,而综合国力与美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由于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效果不大。【特殊提示】(1)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调整,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并放弃社会主义制度。(2)苏联解体的根本缘由不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而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严峻弊端长期得不到订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冲突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冲突,从而加速了苏联解体。【灵巧识记】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二战后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比较1.赫鲁晓夫改革史料有学者指出:“从肯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画线信息“守墓人”意指赫鲁晓夫改革没能从根本上摆脱旧体制的束缚。史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提示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从根本上摆脱其束缚。2.勃列日涅夫改革史料(勃列日涅夫时期)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军备负担过于沉重,这是造成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比例失调的一个很重要的缘由。苏联实际军费已占财政支出的1/3。进入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的党风问题更加严峻,因循守旧和保守主义成为苏共的主流思想体系。那时,苏共相当大的一批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是:安于现状、不愿改革、不思进取。eq\a\vs4\al(画线信息指思想保守。)史料反映出哪些问题?提示勃列日涅夫改革优先发展重工业,说明改革没有突破原有“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只是修补性的改革;执政后期趋于保守。3.戈尔巴乔夫改革史料西方学者把戈尔巴乔夫导致苏联解体的缘由归纳为三点……其二,他在经济改革问题上存在严峻的决策失误。其三……根本没有跨越体制转换的门槛。对画线信息“经济改革问题上存在严峻的决策失误”的理解,应结合“加速发展战略”来思索。“加速发展战略”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已严峻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史料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存在什么问题?提示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去除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造成了一系列恶劣的影响。eq\a\vs4\al(://zzstep/)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异侧重点农业工业前期是经济领域,后期是政治领域结果取得肯定的成就,最终失败失败失败缘由未变更原有体制,只是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补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同①目的: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②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不足及教训1.对赫鲁晓夫改革的相识史料赫鲁晓夫所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组作为①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对后来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当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他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探究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难能珍贵的精神。但是,他终归②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端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相识,因此也就不行能产生成熟的改革理论和思想。——《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①表明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改革者。②说明赫鲁晓夫是一位失败的改革者。史料是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改革的?提示史料表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肯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肯定成效;但是,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不会胜利。2.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相识史料“他摆布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布卷心菜一样。他认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始终到剥光为止。”——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讽刺戈尔巴乔夫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颈项。”eq\a\vs4\al(画线信息形象地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史料是如何看待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提示戈尔巴乔夫剥卷心菜的过程就是其改革的过程,先改革经济,未取得成效后转向政治改革。在政治上,提倡“民主化”“公开性”,实行多党制,最终把问题全都暴露,导致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指向“肿瘤”,“肿瘤”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而是“挥向了党的颈项”,体现了戈尔巴乔夫否定了党的领导,否定了社会主义方向,从而造成苏联解体。eq\a\vs4\al(://zzstep/)二战后苏联改革的不足之处及阅历教训(1)不足之处: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斯大林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加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相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详细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转向政治体制的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渐渐失控。(2)阅历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必需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必需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一、二战后苏联针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下放权力到地方、在肯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落后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后进行政治改革劳动者看法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主动性不高在肯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主动性安排制度“大锅饭现象”严峻实行物质嘉奖和多劳多得政策【对点演练】1.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B.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C.调整全部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D.力图缓解支配经济造成的弊端解析:选D。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都力图缓解支配经济造成的弊端,故选D。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是赫鲁晓夫的做法,A项错误;进行军备竞赛是勃列日涅夫的做法,B项错误;调整全部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是戈尔巴乔夫的做法,C项错误。二、多角度理解苏联的经济改革1.学问角度:“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二战后苏联多次改革的根源。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二者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而戈尔巴乔夫制定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吩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2.史观角度: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考虑,在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全球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半球化”的发展模式,即世界上主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支配经济,二者相互斗争、此消彼长可以带来许多值得深思的阅历和教训。3.热点角度:中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活力。从这一现实热点动身,对苏联改革留下的阅历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深思是特别有必要的。【对点演练】2.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胜利’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宏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验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敬重。”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A.形成了一套全面和一贯的改革思路B.在肯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C.抛弃了以支配经济为主导的模式D.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苏联的军事力气解析:选B。依据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是依旧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下所进行的改革,只是小修小补,没有进行根本变革。B项表述精确,符合题意。1.二战结束之后,首先在苏联进行改革的领导人是()A.列宁 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解析:选B。赫鲁晓夫从20世纪50年头起先进行改革,是二战后首先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故选B。列宁于1924年逝世,A项错误;勃列日涅夫20世纪60年头起先进行改革,是继赫鲁晓夫之后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C项错误;戈尔巴乔夫20世纪80年头进行改革,其改革导致了苏联的解体,D项错误。2.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辞职下台后曾骄傲地说:“或许我做过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这一件——那就是,他们只须要投票就能让我下台,而斯大林则会把他们全部抓起来。”但舆论却认为其在位期间并未真正解决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这事实上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A.并未冲破原有模式B.无从改善政治环境C.疏于解除思想禁锢D.鲜有触及经济领域解析:选A。材料中“并未真正解决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说明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冲破“斯大林模式”,故A项正确。3.赫鲁晓夫曾说:“自行编制支配的制度,对于富有创建精神的人来说是争取巩固集体农庄经济的强有力手段。他能够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高产量动身进行支配。”这表明赫鲁晓夫想通过改革()A.调动农夫的生产主动性B.提高粮食价格增加农夫收入C.巩固斯大林体制D.推动荒地开垦增加粮食产量解析:选A。由材料有效信息“是争取巩固集体农庄经济的强有力手段”,可知其目的在于调动农夫的生产主动性,选A项。4.周尚文在《苏联兴亡史》中曾这样描述苏联:“放慢改革步伐,经济发展趋于停滞;国内政局稳定,保守气息深厚;国家实力加强。在国际社会中争夺霸权,气概汹汹。”这种状况出现在()A.1925—1953年 B.1954—1964年C.1965—1982年 D.1982—1991年解析:选C。材料中“经济发展趋于停滞”“国内政局稳定”“在国际社会中争夺霸权,气概汹汹”的信息,说明这一时期应当是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5.20世纪80年头末,在苏联推行改革的最高领导人是()A.戈尔巴乔夫 B.勃列日涅夫C.赫鲁晓夫 D.叶利钦解析:选A。1985年戈尔巴乔夫出任新一届的苏共中心总书记,起先在经济、政治、外交上进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彻底摒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故A项正确。6.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吩咐,这事实上是()A.复原部门管理体制 B.放弃对经济的支配指导C.承认市场调整作用 D.接受西方自由放任原则解析:选C。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吩咐,事实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整作用。教材答疑·名师指津一、课中思索题(教材P80)你认为当时苏联的首要目标应当是“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吗?提示不是。苏联经济的主要问题是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和工农业发展比例的严峻失调。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谈得上经济的加速发展。二、解析与探究(教材P80)参考上述两种评价,谈谈你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改革。提示赫鲁晓夫尝试推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