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群教学的语文实践活动路径探究_第1页
基于任务群教学的语文实践活动路径探究_第2页
基于任务群教学的语文实践活动路径探究_第3页
基于任务群教学的语文实践活动路径探究_第4页
基于任务群教学的语文实践活动路径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任务群教学组织和呈现,而语文实践活动则是任务群教学的主线。语文教师可以把任务群呈现的单元探究活动设计成具体的学科实践活动,从整体建构、具体路径和多维评价三个方面开展探索与实践。关键词:学科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路径;任务群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任务群教学组织和呈现,而语文实践活动则是任务群教学的主线。语文学科实践活动应从学生的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为例,将单元探究活动具体化为学科实践活动并探索其设计与实施路径。一、建构整体蓝图,明确活动方向,彰显活动独特性(一)以单元为整体,构建学习任务群本单元以诗歌鉴赏、诗歌朗诵和尝试创作三大任务为轴心,构成单元整体,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体系。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和积极的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经验,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富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基于此,教师要合理设计单元整体架构与活动方式,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明确诗歌鉴赏、诗歌朗诵、尝试创作三大基础任务群,并辅以对应的实践活动。(二)以文本为基础,彰显活动独特性本单元所选诗歌或大气磅礴,描绘祖国壮丽河山,表现胸中豪情,如《沁园春·雪》;或感情深沉,歌颂苦难中的祖国,表达爱国之情,如《我爱这土地》;或执着咏叹,执一湾乡愁,抒发家国之思,如《乡愁》;或情真意切,礼赞春天与希望,讴歌爱的真谛,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或细腻描摹,所见万物生长,展现生命的力量,如《我看》。这些读起来让人心潮澎湃的文字就是实践活动的载体,它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感受、理解、欣赏与评价诗歌的过程中,学生会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建立强烈的文化自信,在多种活动中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这也是整个实践活动的独特之处。(三)以活动为前提,倡导自主、合作学习方式一是要强调自主学习,特别是阅读欣赏,更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具有阅读现代诗歌的基础,再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教学辅助资源,学生可以独立阅读、查找资料与自主欣赏。二是要强调合作学习。“任务二”的诗歌朗诵活动性强。如活动如何展开、选择朗诵哪首诗、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总结朗诵技巧等,都可以由学生讨论、策划、组织、合作完成,教师从中指导与协调即可。二、创设活动情境,采用任务驱动,探索实施路径(一)创设真实的活动情境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基于此,教师可为本单元“活动·探究”创设如下情境:“菁华”中学团委发出一则关于开展文学活动的通告:中国现代诗歌,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文学殿堂中独树一帜,成为时代新人构建理想人格、提升审美品位、感受汉语之美的载体之一。为此,学校开展“品现代诗歌、做时代新人”活动,请同学们去体验吧。(二)创设适切的任务活动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活动内容也符合“梳理与探究”任务群。二者巧妙结合,学生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阅读、鉴赏、比赛、讨论、创作等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合作的喜悦。1.任务一:鉴赏篇——含英咀华,一字一句总关情此任务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教材中五首诗词的过程中,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活动一】初步朗读,把握感情基调教师以朗读为抓手,设计初读任务单(见表1)。通过朗读,学生初步感受诗歌内容,把握感情基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活动二】借助资源,自主深入理解一是合理运用旁批。旁批是把握诗歌精髓的钥匙,学生可以在初读的基础上,借助旁批进一步把握诗歌的内容和特点。如问题式旁批能引发思考探究,评点式旁批是对精妙诗句的赏析。如《沁园春·雪》中的旁批,既介绍了诗歌的创作背景,又提供了必要的诗词欣赏小知识,对更好地理解诗歌主旨、把握诗歌特点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搜集一些写作背景资料,自己做一些诗歌欣赏的小贴士,完成必要的积累。二是借助教材中的助学系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诗歌,为接下来的欣赏做准备。如《天上的街市》通过联想和想象构建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情境,又如《未选择的路》以实际的路比喻人生的路,引导读者体会诗人对人生选择的理性思考,鼓励学生利用助学系统,为学习鉴赏找到抓手。【活动三】综合思考,学会品读鉴赏在前两项活动的铺垫之下,教师可引导学生逐步建构鉴赏路径(见下页表2),开启现代诗歌鉴赏的大门。【活动四】拓展延伸,提高鉴赏层次自古诗画同源,艺术都是相通的。为拓展学生的鉴赏成果,教师可设置提升性活动。请自选菜单,完成下列任务之一:◎宣传小组邀请你作为美术编辑,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画一幅插画,你想选择哪一节诗入画?说明理由。◎本次活动中的“文学鉴赏”专栏想请你为《我爱这土地》选择一个新的意象,取代原诗中“鸟”的形象。你会选择哪个意象?说明理由。◎本次活动中的“艺术欣赏”专栏邀请你作为评论员,在欣赏《经典永流传》中经典傳唱人演唱的《沁园春·雪》后,发表你对诗歌的看法。这个活动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2.任务二:诵读篇——音画合一,抑扬顿挫俱动人诗歌朗诵在本单元的任务中活动性、综合性最强,主要由学生来分工、协作完成,以此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科素养。【活动一】自由诵读,确认诵读形式(1)个人准备。搜集本单元诗歌的朗诵视频或音频,关注《为你读诗》或《朗读者》等朗读节目。关注朗诵技巧,如重音、停连、节奏以及语气、语调、语速等,把握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演练时,先熟记朗诵内容,再加入朗诵技巧。(2)小组选拔。通过综合评价,推举优秀代表。建议被推举的同学准备PPT配合朗诵,以达到情景相映、声情并茂的朗诵效果。(3)集体朗诵。(4)推选主持人,撰写串场词,安排活动顺序。(5)推选评委,制定评选细则,设置必要奖项。【活动二】掌握技巧,设计朗读脚本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朗读技巧,设计简单的朗读脚本,可以从重音、语调、停连、情感等方面设计。朗读脚本融朗读与欣赏于一体,对于学生的朗读起到引领与指导作用,设计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欣赏品位与审美创造的过程(见表3)。【活动三】现场比赛,展示诵读风采参赛选手要注意仪容仪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由评委现场打分,统计选手得分,评出相应奖项后,公布获奖名单。【活动四】活动总结,整理成果资料教师可将朗诵视频资料上传至班级QQ群或微信群共享,整理过程性资料并将其集结成册。3.任务三:创作篇——言为心声,一花一树皆入诗在完成“学习鉴赏”和“诗歌朗诵”两个任务之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尝试创作。【活动一】领会要义,诗意仿写优秀诗歌中有深沉的情感、丰富的技巧、精巧的结构、经典的意象与优美的语言。学生可以借助仿写的方式,从简单的换词、仿句开始,到模仿特定修辞或表现手法进行诗句创作,进而围绕相似主题,表达内心感受。(1)仿形式而作。现代诗歌的形式大多自由,但因其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所以形式上可以模仿。如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就是极好的模仿范例。这首诗在形式上具有建筑美特点。诗歌一共5节,每节3句,全诗的字数和句式匀称和谐,视觉上具有建筑外形的美感,使人间美好的四月天在诗意的建筑家笔下如画般展开。(2)仿语言而作。现代诗歌强调语言的简洁凝练与自然流畅。如《乡愁》一诗,四个小节以时间变化为序,以空间阻隔层层推进,语言简洁,又交织长短句的变化,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形成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效果。诗歌结尾的“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寥寥九字却构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联结了时间与空间,渲染出复杂而真挚的情感,语言既高度精练又平实自然。《乡愁》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内涵极为丰富的填充式仿写范例。(3)仿技巧而作。诗歌灵动的语言离不开丰富的表现手法与写作技巧。以穆旦的《我看》为例,这首洋溢着春天气息与生命力的赞歌,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例如,每一节都运用了拟人;“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运用了比喻和排比,将自然赋予万物的美呈现得格外生动;前两节“我看”的反复出现,既丰富了诗歌内容,又形成了不断反复的韵律。这些学生熟悉的写法,仿写时更易借鉴。(4)仿情感而作。仿写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意抒情方式的选择,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情达意,更多的时候则要将二者有机结合。以《我爱这土地》为例,“假如我是一只鸟”,诗人化身为鸟,在苦难中歌唱,最后羽化成泥,与大地融为一体,这就是借物抒情。“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句,道出了这份爱至死不渝,以直抒胸臆的方式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的心声。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选取熟悉的事物作为情感表达的支点,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诗歌意象,从而完成情感的表达。【活动二】言为心声,自由创作通过活动一的仿写,学生对现代诗的创作已经具有初步体验。在仿写基础上,学生可结合以下创作内容与支持路径,尝试自由创作与展示(见表4)。三、多维评价,反思活动所得,实现效果最大化(一)任务跟进评价,体现差异性本单元的实践活动以任务驱动进行,每一任务均设置评价量表,量表既对活动的开展有指导意义,又能够落实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评价,这样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从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开展有效干预,如《诗歌鉴赏评价表》(见表5)。(二)主体表现评价,激发主动性对学生主体的评价,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践与展示,在比拼与评价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可,这对于学生主动欣赏创作、组织参与、审美创造能力与素养的形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见表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