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三年化学科上学期教学计划任课教师:刘春平2014.08.08制定一、本学期的教学目的、任务:【教学目的】全面复习基础知识,章节过关【教学任务】打实双基,消灭知识盲点。强调“细、全”。“细”是指复习要全面的基础知识点,不遗漏教材知识和考试说明中的基础知识;“全”,要针对全体学生,尽可能的使全体学生掌握大纲规定的双基。二、本学期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此轮复习要求学生精读课本,认真阅读课本上的任何内容(包括注释),从而扫除理解上所有的障碍,初步构建高中化学的基本知识框架,提高化学科学素养,为在此轮复习中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学难点】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框架的构建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1.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力求把握高考命脉,把握复习的标高,明确复习的重难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减轻学生负担,减少练习的盲目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优化教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效率是一直以来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在复习阶段如何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我们也尝试过很多方法。例如元素化合物的复习多放手给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而对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部分应多引导学生理解并加以应用。3.强化训练,提高学科能力对学生进行套题训练和专题训练是提高学科能力的有效方法,强化训练不等于题海战术,所以需做好以下方面:(1)精选试题,注重高考题研究。平时训练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中档题为主,穿插高考题中的典型题,易错题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同时解决学生的审题不仔细,表达不完善,不准确,化学用语不规范等问题。(2)重视解题思路、方法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分析过程,归纳方法、提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力求举一反三,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3)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好习惯,做完题不但要听老师讲评,还要反思解题思路,解法,书写格式,规范答题是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我们应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表率,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并将规范性落实在每一天、每一节课,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或避免学生失分,提高成绩。长春市一三七中学教学进度安排化学科高中三年级上学期2014年8月8日制定任课教师:刘春平周节次课题备考一1——3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4——5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二1——5应用及习题(1-3);物质的分类(4-5)三1——5离子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2)四1——5综合应用(1-3);钠及其重要化合物(4-5)五1——5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六1——5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2);综合应用(3)七1——5阶段复习八1——5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3-5)九1——5硫及其化合物(1-2);氮及其化合物(3-5)十1——5综合应用(1-2);元素周期表(3-5)十一1——5元素周期律(1-3);化学键(4-5)十二1——5综合应用(1-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能源(3-5)十三1——3反应热的计算(1);原电池化学电源(2-3)4——5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十四1——5综合应用(1-3);化学反应速率(4-5)十五1——5化学平衡(1-2);化学平衡的移动(3-5)十六1——2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2);综合应用(3-5)十七1——5弱电解质的电离(1-2);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滴定(3-5)十八1——3盐类的水解(1-3);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4-5)十九1——5综合应用姓名月考期中期末庄鹏宇李伟强王笛佟圣鑫郝文琳刘璐丛姗倪宏洋周坤晓裴舫晨王大明吕岩王苗苗李胜张微雨李佳祺赵梓欣李海旭陶林王子龙魏鹏宇于佰鑫张岩薛广西刘航成马吉男于东盟王哲伦王国嘉徐斌王冬壮吴思瑶李林潘龙熊志鹏柏文贺课题: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准确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2.掌握几种量之间的换算;3.掌握物质的量过程与方法:以“细”和“准”为原则,辨析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通过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熟的应用教学难点:各物理量之间的计算教学方法、手段:讲解、对比、多媒体教学时数:2课时板书设计:第一课时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的应用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2.阿伏伽德罗常数二、摩尔质量(M)三、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转化关系教学过程:三、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转化关系【说明】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意义是表示含有一定量数目的粒子的集体。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物质的量是用来描述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在描述的时候应该标明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如1molH,或1mol氢原子。(2)物质的量的基准(NA):以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NA,其近似值为6.02×1023二、摩尔质量(M)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是g/mol。如果g/mol作为单位,其数字上等于相对原子(分子)质量或式量。[阿佛加德罗常数考点命题陷阱归类分析]阿佛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涉及的知识面广,灵活性强,是高考的热点之一,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选择正确的或错误的)进行考查。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此类题型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容易引起学生错误的有以下几点:1、温度和压强:22.4L/mol是在标准状况(0℃,1.01×105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命题者有意在题目中设置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让考生与22.4L2、物质状态:22.4L/mol使用的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命题者常把一些容易忽视的液态或固态物质作为气体来命题,让考生落入陷阱。如SO3:常温下是固态;水:常温下是液态。戊烷,辛烷常温下是液态等。3、物质变化:一些物质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有时需要借助方程式分析才能挖掘出隐含的变化情况。考生若不注意挖掘隐含变化往往会误入陷阱。如NO2:存在与N2O4的平衡。4、单质组成:气体单质的组成除常见的双原子分子外,还有单原子分子(如稀有气体Ne:单原子分子)、三原子分子(如O3)、四原子分子(如P4)等。考生如不注意这点,极容易误入陷阱。5、粒子数目:粒子种类一般有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1mol微粒的数目即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由此可计算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的数目。命题者往往通过NA与粒子数目的转换,巧设陷阱。。例题精讲:【例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B.0.012kg12C中含有约6.02×1023C.1mol水中含有2mol氢和1mol氧D.1molNe含有6.02×1024个电子【例2】(2010福建卷)7.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18g18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B.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含有NA个单质分子C.1mol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D.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作业:课时作业1:1-13教学反思:新学期第一节课,上课想跟真的多了,但是跟上的还是很少,习题反馈来看,真正理解的还是原来会的那几个。要想提高,还得给学生打打气,习题要简单化,让学生学了能作对几道题有成就感,这样才能坚持跟着学。课题:第二课时气体摩尔体积与阿伏伽德罗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准确理解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2)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探因----寻果来理解阿伏伽德罗定律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通过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复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定律教学难点: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应用教学方法、手段:多媒体、讲解、讨论教学时数:一课时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气体摩尔体积与阿伏伽德罗定律一、气体的摩尔体积①定义:②表示符号:③单位:④数学表达式:二、阿伏伽德罗定律1.阿伏加德罗定律: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教学过程:气体的摩尔体积二、阿伏伽德罗定律1.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即:T1=T2;P1=P2;V1=V2n1=n2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原理:同T、P下,EQ\f(V1,V2)=EQ\f(N1,N2)=EQ\f(n1,n2)①n=EQ\f(N,NA)=EQ\f(m,M)=EQ\f(V,Vm)②气体状态方程PV=nRT③【强调】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的复习不在于死记硬背,要能够推导,灵活运用。3、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1)已知混合物质的总质量m(混)和总物质的量n(混):M(混)=(2)已知混合物各成分的摩尔质量和在混合体系内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M(混)=(3)已知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4、已知同温同压下与单一气体A的相对密度:EQ\f(M(混),M(A))=EQ\f(ρ(混),ρ(A))例题精讲:【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2.在25℃,压强为1.01×105Pa时,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3.标准状况下的22.4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分子数为8NA4.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NA5.标准状况下,1L水所含分子数为(1/22.4)NA6.标准状况下,11.2LSO3中含1.5NA个氧原子【例2】(2007·全国Ⅰ理综)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p(Ne)>p(H2)>p(O2)B.p(O2)>p(Ne)>p(H2)C.p(H2)>p(O2)>p(Ne)D.p(H2)>p(Ne)>p(O2)【例3】标准状况下,mgA气体和ngB气体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体积的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比为m:nB.25℃时,1KgC.同温同压下,气体A和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n:mD.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气体A和气体B的体积之比为n:m【例4】由CO、H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60ml,在一定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生成物在101KPa,120℃A.EQ\f(1,6)B.EQ\f(2,3)C.EQ\f(1,4)D.EQ\f(1,3)作业:教学反思:课题:第三课时物质的量浓度及其相关的计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概念及物质的量浓度相关的计算与换算。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生活引入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概念并进而进行复习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通过物质的量浓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充分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及其相关计算教学难点:物质的量浓度及其相关计算教学方法、手段:多媒体、讲解、讨论教学时数:一课时板书设计:第三课时物质的量浓度及其相关的计算一、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2.表达式:二、溶质的质量分数三、溶解度四、物质的量浓度相关的计算教学过程:一、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1L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叫做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B;单位为:2.表达式:cB=EQ\f(n,V)(n为溶质B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V为溶液的体积,单位为L)二、溶质的质量分数质量分数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ω=EQ\f(m(溶质),m(溶液))三、溶解度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在100g溶剂中所能溶解溶质最大的克数。用S表示。大部分溶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反常(如:Ca(OH)2,气体等)。四、物质的量浓度相关的计算1、稀释:溶质在稀释前后物质的量和质量不变。c(浓)×V(浓)=c(稀)×V(稀)m1×A%=m2×B%2、混合: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和质量不变。c1V1+c2V2=c(V1+V2)(注:混合前后体积不变的情况,如果体积改变,为混合后的实际体积)m1×A%+m2×B%=(m1+m2)×C%3、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公式:,4、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解于水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例题精讲:【例1】(2010合肥一模)有硫酸镁溶液500ml,它的密度为1.20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4.8%,则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0%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4mol/LC.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0D.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为19.2%【例2】已知25%的氨水的密度为0.91g/cm3,5%的氨水的密度为0.98g/cm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等于15%B.大于15%C.小于15%D.无法估算【例3(2010四川理综卷,12)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p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浓度为c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ρ=EQ\f(17V+22400,22.4+22.4V)B.W=EQ\f(17c,1000ρ)C.W=EQ\f(17V,17V+22400)D.C=EQ\f(1000Vρ,17V+22400)作业:教学反思:课题:第四课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了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通过物质的量浓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充分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教学难点:误差分析教学方法、手段:多媒体、讲解、讨论教学时数:一课时板书设计:第四课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步骤:误差分析教学过程:1.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步骤:(1)计算:如溶质为固体时,计算所需固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书法作品转让合同
- 沥青铺设分包合同
- 临时产品管理协调员合同
- 短期实习生协议
- 会议信息安全协议
- 旧财富传承协议
- 二婚的离婚协议书范文5篇
- 2025年陕西省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天津市建筑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福建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热电厂面试题及答案
- 云南省曲靖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含解析
- 高中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填空
- 入团申请书纸
- 2025年广东广州市高三高考地理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收费站防雷电安全知识
- 2006年上海市中考满分作文《我们的名字叫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 专题07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解析版)
- 2025年中国药学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脚手架拆除施工专项方案(最终)
- 机器学习(完整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