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重难点复习:古诗词鉴赏重难点1-3单元_第1页
2024-2025学年度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重难点复习:古诗词鉴赏重难点1-3单元_第2页
2024-2025学年度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重难点复习:古诗词鉴赏重难点1-3单元_第3页
2024-2025学年度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重难点复习:古诗词鉴赏重难点1-3单元_第4页
2024-2025学年度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重难点复习:古诗词鉴赏重难点1-3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上期中复习古诗词鉴赏——重难点

内容范围:八上1-3单元

@重难点知识导航

J者基本情况

首联

文学常识1—颔联

___________唐诗一律诗

颈联

尾联

古诗词鉴赏

⑥重难点知识剖析

难点才

知识点1文学常识

1.作家基本情况

篇作体

作者基本情况

目者裁

野王诗人王绩(约589-644),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言

望绩人。尝居东皋,号东皋子。后人集有《东皋子集》。律

黄崔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全唐诗》中收录了他42首诗。著七

鹤颍有《崔顾诗集》。言

楼律

使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人,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苏轼五

至王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与孟浩然并称“王孟”。著有《王右丞集》。言

塞维名作有《鸟鸣涧》《从军行》《观猎》《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九月律

上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诗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五

李诗人,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言

白评价其“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名作有《蜀道难》《行路难》《将进律

酒》《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等。诗

塘白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太原人,唐代诗人,

湖居继杜甫后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著有《白

春易氏长庆集》。

2.律诗的特点

律诗四

结构特点

起: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点明时间、地点、人物、

首联

事件等。

颔联承:承接开头的话题,进一步进行描写或者叙事。

颈联转:在上一联的基础上转折,由景转人,视角转变等。

尾联合:收束全诗,抒情或议论,表达情感或哲理。

试卷第2页,共14页

4典例精讲

例1.

1.填空。

(1)《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的作品。他与合称“王孟”,是唐代诗派的代

表人物。

(2)《渡荆门送别》是唐代____主义诗人所作,他被称为“”

(3)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人称“”,他的诗收

录在《》里。

例2.

2.《黄鹤楼》的作者是,代诗人。

o变式训练

变式L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两句一联,共四联。通常称第一联为首联,

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B.《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豪”之称。苏轼评价他的诗画:“味

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

大家”之一。

D.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青莲居士,太原人,唐代诗人,著有《白

氏长庆集》。

B.“大漠孤烟直”中的“孤烟”指烽烟。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因其烟轻直且不易为风吹散。

C.“征蓬出汉塞”中的“征蓬”指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D.“孤山寺北贾亭西”中的“孤山”在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山上有孤山寺。

重点

知识点2内容理解

译文情感表达

傍晚在东皋向远处眺望,(独自)徘徊而心里无所依托。

树木都已染上了枯黄的颜色,起伏的山峦在余晖中显得更加萧流露出诗人孤独抑

瑟。放牧的人赶着牛群回圈,猎马带着猎物归来。举目相望竟郁的心绪,抒发了

没有一个认识的人,我只好吟唱着那首《采薇》,怀念古代隐士惆怅、孤寂的情怀。

伯夷和叔齐了。

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黄鹤离去,这里只剩下(一座巍峨的)

黄黄鹤楼。(仙人驾)黄鹤离去再不返回,千百年来(只剩下)白

吊古伤今之感,游

鹤云在此飘荡。晴天从黄鹤楼遥望对岸的原野,汉阳的树木看得

子的乡愁。

楼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茂盛。太阳将要落山,故乡在

何处?眼前只见雾霭笼罩江面,令人发愁。

使

轻车简从要出使到边疆,途中经过居延。像飘飞的蓬草飘出使边塞的悲壮情

出了汉塞,像归雁飞入了胡天。大沙漠里孤烟直上,黄河边上怀和难以排遣的孤

落日正圆。走到萧关恰逢候骑,都护正在燕然前线。寂之情。

渡(我乘舟)远渡到荆门山以外,去楚地漫游。山随着平旷

荆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奔入广阔无际的原野后,依

对故乡的依依惜别

门旧滔滔东流。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云彩升起,变

之情

送幻无穷,形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不远万里来

别送我东行的小舟。

登上孤山寺北面贾公亭西侧的山(西湖美景尽收眼底),

钱抒发了作者早春游

水面开始与湖堤一样平了,低垂的云似乎与湖水相连。从几个

塘湖的喜悦和对西湖

地方早出来的黄莺,争着挤在向阳的树上,哪家新来的燕子飞

湖风景的喜爱,表达

来湖边衔春泥?色彩斑斓的春花慢慢地要使人感到眼花缭乱,

春了作者对于自然之

浅浅的绿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而我最喜爱西湖东面的美景,

行美的热爱之情

总觉得观赏不够,尤其是那绿树杨柳荫蔽下的白沙堤。

试卷第4页,共14页

典例精讲

例1.

5.按照要求填空。

(1)王绩《野望》一诗中“,”两句,抒发了诗人向先贤寻

求慰藉的苦闷和怅惘之情。

(2)《黄鹤楼》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出黄鹤楼两岸视野开阔、景象优美的句子

ZE:,。

(3)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两句,以传神的笔墨

描绘了雄奇壮观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

(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借江水来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

ZE:,。

(5)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早春莺歌燕舞所带来的勃勃生机的诗

句是:,o

o变式训练

变式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

王绩

东皋簿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兼抒情,交代了地点、时间和事件。

B.颔联总写薄暮中的秋色,是静景,也是远景。

C.颈联写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带着猎物回去。

D.尾联写诗人独自吟唱“采薇”,表现出轻松愉悦之情。

7.诗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就是一幅好画。发挥你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这幅

画。

变式2.

诗歌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颜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8.下面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扣题,以神话传说落笔,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B.诗歌的首联和颔联,虚中有实,抚今追昔,表现了诗人吊古怀乡、无限怅惘之情。

C.颈联转写登楼所见之明丽之景,诗人也从怀古之思中回到现实中来。此联所写为登高所

见,境界阔大,色彩鲜明。

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是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9.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情感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尾联如何表达这种情感。

变式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0.请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

11.诗人的情感从孤寂到悲壮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变式4.。诗词鉴赏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试卷第6页,共14页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2.颔联描绘了四种景象,即起伏的山岭、、和辽远的荒原,让

人穷尽目光,思接千里。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做的一项是()

A.诗人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到湖北、湖南一带游览。

B.诗中“随”字描绘出山脉的走向与趋势,富有流动感和空间感,仿佛•幅图画在你面前徐

徐展开。

C.“月下飞天镜”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月夜江水的平静美丽。

D.尾联陡生惆怅之情,既有对故乡的依依不舍,又有对自己漂泊在外的感叹。

变式5.

14.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的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浓密,景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2)请发挥想象,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难点

知识点3手法分析

篇目手法分析

对比: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通过“皆”和“唯”的对比,描绘了秋天景色的

单调和萧瑟,不仅突出了景色的特点,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落寞。

动静结合:

颈联“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通过动态的牧人和猎人的活动,与静态的秋色和落

野望

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典故:

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引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感到的孤独

和无助。

炼字:“空,,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视听结合: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通过视觉,描写具体的自然景象,如树木和芳

黄鹤草,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同时使用了叠词和双声词,表现听觉,增强了诗

楼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对比: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通过对比繁荣的景象与内心的孤寂,使用“反

衬''手法,突出了诗人的乡愁之情。

比喻和对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随风而去的蓬草和

北归的大雁,表达了自己漂泊不定的身世和孤寂抑郁的心情。对偶工整,如“征蓬”

与“归雁”相对,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使至炼字:

塞上“直”和“圆”字不仅描绘了沙漠的独特景象,也衬托出大漠的苍茫雄浑。

用典: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人使用了“燕然”的典故,引用了汉将窦宪大胜匈奴

于燕然山的历史故事。

渡荆比喻和象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两句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夜

门送晚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和白天云彩变幻形成的海市蜃楼。

别炼字:

试卷第8页,共14页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两句通过“随”和“入”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自然

景观的变化。山峦随着平原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广阔的原野中奔腾,展现了壮

丽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豪迈情怀。

动静结合:“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的“争”这一动态行为与“树”和“莺”,增强了画面的

钱塘生动感。

湖春借景抒情:

行诗人通过描绘通过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展现了西湖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表达出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

在典例精讲

例1.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颖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5.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其中一首诗颈联的画面

16.这两首诗的抒情方式不同,请你试着分析。

例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颔联以景喻人,诗人以“蓬”“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C.颈联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尾联写作者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达了作者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满。

18.《而庵说唐诗》评价本诗时说:,“大漠"长河'联,独绝千古。”请仔细品读颈联,从表现

手法的角度赏析其“独特”之处。

例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9.本诗中的一个“()”字,把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原野奔腾而去的景象写得富有气势。

20.诗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例4.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1.诗歌讲究炼字,请品味颈联中“乱”“浅”二字。

试卷第10页,共14页

22.这是一首描写西湖的名篇,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精妙之处,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Q变式训练

变式i.

阅读下列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3.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表现的画面。

24.《野望》中有“望”,《饮酒》中有“见”,两位诗人望见的山野景象各有何特点?他们的心

境又有何不同?

变式2.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黄鹤楼

崔颜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乙】

与史郎中钦①听黄鹤楼上吹

笛唐•李白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③五月落梅花。

注释:①史郎中钦:即史钦。郎中:官名。②迁客:贬谪之人。③江城:在今湖北武汉武昌。

25.选出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两首诗都运用了虚实结合和情景交融的写法。

B.两首诗都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眷恋之情。

C.甲诗处处写楼,写黄鹤楼的悠久历史与神异色彩,诗人因景生情。

D.乙诗并未写黄鹤楼之景,而是借楼上笛声抒发自己情感。

26.请从内容和语言两个角度赏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诗。

变式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交代了地点和事由,即自己轻车简从,将要前往边疆慰问将士。“属国”一句是

为表现山高路远,关塞迢迢,烘托诗人孤寂的心境。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

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

中有画''的特色。

D.尾联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关、奋

勇杀敌的敬意。

28.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耐人寻味,请从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试卷第12页,共14页

变式4.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9.这首诗颔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随”“入”两个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

简要分析“随”和“入”好在何处。

30.本诗融情于景,请简要分析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变式5.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1.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诗人从孤山寺北到贾公亭以西,远眺西湖,见到了春水初涨、云

脚与湖面相接的开阔景象。

B.中间两联抓住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四种景物,描绘了暮春时节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的美好景象。

C.尾联直抒胸臆,写诗人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D.全诗准确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富有

画面感。

32.这首诗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很精妙,请找出来,并说说这两个动词精妙在何处。

试卷第14页,共14页

参考答案:

1.(1)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2)浪漫李白诗仙(3)

香山居士诗魔白氏长庆集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的理解。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

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

据问题作答即可。(1)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他与孟浩然合称

“王孟”,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2)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

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3)白居易(772年一846年),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邦,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

“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

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

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崔颍唐

【详解】《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

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

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

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

不可见的境界。

3.D

【详解】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

A.错误,律诗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

B.错误,王维有“诗佛”之称,“诗豪”指刘禹锡;

C.错误,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

故选D。

4.A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晚号青莲居士”有误,白居易应该是“晚号香山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

故选Ao

答案第1页,共10页

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大漠

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

新燕啄春泥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顾、薇、晴、萋、鹦鹉、洲、孤、圆、莺、暖、啄。

6.D7.层层树林都染上了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脉重峦叠嶂,披上了落日的余晖。

【解析】6.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D.“表现出轻松愉悦之情”表述有误。尾联意为: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

想隐居在山冈!“相顾无相识”表达的是诗人在田野中放眼望去,却找不到与自己相知相识的

友人,心中感到孤独与寂寞。而“长歌怀采薇”则是借用伯夷、叔齐采薇而食的典故,表达了

诗人对古代隐士高洁品格的仰慕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和彷

徨,而非轻松愉悦之情;

故选D。

7.本题考查画面内容描绘。描绘画面内容应先找到诗句中的景物,再分析相关的修饰语,

最后立足翻译,结合联想与想象,丰富画面内容。

句意为: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景物有:树、山、落晖,

结合语境进行画面内容描绘即可。

示例: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大地,将一切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黄。树木林立,每一棵都披上

了秋的外衣,金黄、深红交织,仿佛是大自然最绚烂的调色盘。山峦起伏,层层叠叠,唯余

落日余晖轻轻铺展,将山影拉得长长的,显得格外宁静而深远。

8.B9.“愁”字概括了诗人的感情。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

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解析】8.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B.有误,应该是“诗歌的颔联,虚中有实,抚今追昔,表现了诗人吊古怀乡、无限怅惘之情”。

首联是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

故选B。

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作者情感。

首先明确: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情感的是“愁”字。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将

乡愁之情表达得十分深沉。“日暮”时分,太阳西沉,最容易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乡关何

答案第2页,共10页

处是"一句,直接发出疑问,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却又不知故乡在何处的迷茫与惆

怅。“烟波江上”描绘出一片浩渺迷茫的江面景象,烟雾笼罩,江水浩荡,营造出一种朦胧、

悠远的氛围。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的“愁”更加浓郁,仿佛这愁绪也如江面上的烟波一般,

无边无际,挥之不去。作者以景衬情,通过日暮、烟波等景象,将乡愁渲染得淋漓尽致,让

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他的思乡之苦。

10.黄沙莽莽,无边无际。天尽头有一缕孤烟直向天空升腾,无边无际的黄河横贯其间,天

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给人雄浑壮阔之感。(意对即可)11.①诗人轻车简从出使

边塞,见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心中产生郁闷之情与漂泊孤寂之感;②诗人见塞外大漠

孤烟、长河落日的雄奇壮丽之景,又听闻前线传来的捷报,个人失意的情绪被冲淡,转而产

生的是慷慨悲壮之情。

【解析】10.本题考查画面描绘。作答此题需要通读全诗,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然后从诗

句中提取出关键的意象和场景,发挥联想和想象,分析其构成的画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意: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示例:莽莽大漠,一片苍茫,遥远无际。极目远眺,平静的像是已经静止了的远方,那古旧

的烽火台上的狼烟十分显眼醒目,如此浩瀚无边的边疆大漠上,这本是庄严肃穆的烽火,此

时看来又是何等的孤寂寥落。黄河静静的流淌着,仿佛一带而过,长河尽头,便是那最令人

心醉却也最令人心碎的落日。至塞上,方知天地宽广,至塞上,方知生命无际!

11.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思想感情。

结合诗歌写作背景及诗句内容分析即可。

《使至塞上》是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途中所作,当时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被贬,诗人

在朝廷政治斗争中也处于被排挤的状态。首联交待此行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

不高,此处已微显失意情绪。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

感;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而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

景况迥然不同,心中产生郁闷之情与漂泊孤寂之感;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

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

生气,再俯瞰雄那横贯其间的河流蜿蜒曲折,落日低垂河面,红日就出于长河之中,长河就

吞吐着那落日,整个雄奇瑰丽、气势恢宏的景色。而尾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听闻

前线传来的捷报,使诗人的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个人失意的情绪被冲淡,产生一种

答案第3页,共10页

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的情怀。

12.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13.D

【解析】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四种景象。

第一空:“山随平野尽”,形象地写出了随着船的行进,起伏的山岭逐渐消失,展现出平坦的

原野。这里“平野”一词,让读者能够想象出一望无际、开阔平坦的大地。故填写:平坦的原

野。

第二空:“江入大荒流”,描绘了奔腾的长江向着广阔的荒原流淌而去的画面。“江”指长江,

其水势浩大,滔滔不绝地涌入那辽远的荒原,给人以豪迈壮阔之感。故填写:奔流的长江。

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有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意思是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远行。这

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

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没有“对自己漂泊在外的伤

感”;

故选D。

14.(1)C

(2)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

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

【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

C.有误,“没马蹄”写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体现早春景色的特点;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扣住诗歌的基本含义,然

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即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意思是: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

筑新巢衔来春泥。抓住景物特征描写,语言流畅优美,不要超出字数限制。示例:有几处早

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来向阳的枝头地唱歌啼鸣;不知是哪家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不停

地衔泥筑巢。

15.在和煦的阳光的照耀下,长江对岸的汉阳平野中那一棵棵葱翠树木,清晰可辨;江中的

答案第4页,共10页

鹦鹉洲上,芳草如茵,长得非常茂盛。牧人正赶着一群肥壮的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收

获的猎物归来16.《野望》尾联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诗人的苦闷和惆怅之情。《黄

鹤楼》结尾直抒胸臆,表达诗人的吊古怀乡之情。

【解析】15.本题考查诗歌画面描绘。描绘画面内容需立足于翻译,在翻译的基础上融合联

想想象,进行细腻的描写即可。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作者晴日在黄鹤楼所观之景,展示了一派生机勃

勃的自然美景。这两句的字面意思是: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

的鹦鹉洲I。据此可以描写为:明丽的阳光下,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绿树掩映,看上去

清晰在目;鹦鹉洲上芳草葱茏茂盛,生机盎然。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意为: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展现的是日暮时分,人们都各自带着自己的收获返回自己的家园,展现的是田园之景,据此

可描写为:夕阳斜照,山林间牧童轻挥竹鞭,驱赶着悠闲的小牛缓缓归家;不远处,猎人也

满载而归,马背上驮着几只猎物,踏着晚霞的余晖,渐行渐近。

16.本题考查抒情方式。

《黄鹤楼》:诗的前四句,“昔人己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

空悠悠。”通过描绘黄鹤楼的历史传说与眼前的空旷景象,营造出一种苍茫、渺远的意境,

同时暗含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感慨在诗的后两句“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中直接爆发出来,尤其是“使人愁”三字,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吊古怀乡之

情,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所以采用的是尾联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野望》:全诗通过描绘诗人薄暮时分在野外所见的自然景象和牧人、猎马等生活场景,如“树

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这些景物和画面本身并没有直接表达

诗人的情感,但通过它们所营造出的宁静、孤寂的氛围,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的感叹,诗人借用典故,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内心的孤独、迷茫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所以本

诗尾联运用典故间接抒情。

17.D18.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了神奇的塞外风光,表现

了诗人苍凉孤寂的情感。

【解析】17.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D.“表达了作者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满”有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尾联写到

答案第5页,共10页

达边塞的情景,借候骑之口,点明都护远在燕然前线,概括了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

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故选D。

18.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思是: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

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

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

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

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

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

描绘中,这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手法。

19.入20.示例: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解析】19.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意思是: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

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本句中的“入”字用得极其好,将大江涌入原野的壮阔景象体现的淋漓尽

致,仿佛江与原野融为一体,自然和谐,又富有气势。形象描绘出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

阔原野奔腾而去的壮丽景象。

20.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意思是:我还是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

小舟。此句意境高远,风格雄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借写故乡之水

对我恋恋不舍,实则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21.“乱”字形象的描绘出春天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景象;“浅”字生动地描绘出初春小草刚

刚抽出嫩芽的情态,突出春草生机盎然的特点(意思对即可)22.示例:①运用拟人的

修辞手法,一个“争”字突出了早莺的生机活力,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②运用了寓

情于景的手法,《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表达了诗

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③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有对莺燕动态化的描写,也有对

脚下植物静态化的描写,体现出植物的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

【解析】21.本题考查炼字。

答案第6页,共10页

“乱”和“浅”表现了早春的季节特征: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

是姓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

还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景中有情,表现了作者看到钱塘湖生机勃勃的早春美景时的欣喜之情。

22.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从炼字角度看,“几处早莺争暖树”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争”为竞争之意,初春乍暖还寒,

鸟儿们争着落在向阳的树上,写出了早莺的生机与活力,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从表现手法看,本诗情景结合,景中含情,通过对初春西湖美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春天

的热爱与赞美之意;

从描写角度看,本诗写景,既有动景,又有静景。动景是早莺和新燕,静景是乱花与浅草,

动静结合,表现了春天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特点,自然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根据以上分析,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即可。

23.美好的夕阳西下之时,南山的云气慢慢涌出,弥漫在山间;诗人极目远眺,看见鸟儿扇

动自由的翅膀,由远而近,相伴还巢。24.《野望》诗人望见夕阳下层林尽染的萧瑟秋

意,牧人与猎人的满载而归。反衬他在现实中的孤独无依,抑郁不得志的落寞与苦闷。

《饮酒》中诗人望见夕阳下南山的云气,飞鸟结伴而还,领悟自然之趣。烘托诗人心灵的纯

净,超然物外,悠然自得。

【解析】23.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

这两诗的意思是:山间的云气在傍晚时分,格外美丽。飞鸟相伴而返。题目中要求用生动形

象的语言描绘诗句的画面,答题时就要对诗句的意象进行有拓展的描绘。这句诗的意象有:

山气、夕阳、飞鸟。描绘画面时,就要发挥想象给这些意象加上适当的修饰词语,让画面变

得更为生动形象。比如山气是南山中在山林间升腾舒展的云气;夕阳是配红的,渐渐隐没于

山巅的;飞鸟相与,呼朋引伴,鸣声清脆,归于林间。合理的想象,把诗句所展现的画面描

绘得有形、有色、有声。

示例:夕阳温柔地洒落山间,余晖将峰峦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空气中弥漫着清新与宁静。

群鸟结伴,掠过绚烂的天际,它们或低飞盘旋,或高鸣相和,最终缓缓归巢于葱郁的林间,

构成了一幅和谐而温馨的归家图景。

24.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情感把握。

《野望》中,王绩所望见的是一幅秋日傍晚的萧瑟景象。他描绘了“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

答案第7页,共10页

晖”的层林尽染,以及“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田园生活场景。然而,这些生动的画面

并未给诗人带来愉悦,反而反衬出他在现实中的孤独无依和抑郁不得志的落寞与苦闷。诗人

徙倚无依,相顾无相识,最终只能长歌怀古,寄托自己内心的哀愁与对理想的追求。这里的

山野景象虽美,却充满了秋日的凄凉与人生的孤寂。

《饮酒》中,陶渊明所“见”的则是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画卷。他描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的闲适生活,以及“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生动场景。这些景象不仅展示了自

然的美丽与和谐,更烘托出诗人心灵的纯净与超然物外的悠然自得。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

领悟到了自然之趣与人生真谛,达到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境界。这里的山野景象

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与诗人的心境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野望》中的山野景象充满了秋日的萧瑟与人生的孤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落寞

与苦闷;而《饮酒》中的山野景象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和谐,烘托出诗人超然物外、悠然

自得的心境。两者在景象的描绘与心境的表达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25.C26.内容上写出了登楼所见的明丽之景。语言上运用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