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叙事学理论
第三单元小说的灵魂一一主题
1.写不厌的“母题”
在文学批评家眼中,小说的主题是一个关乎小说价值的重要问题。一个作家从事写作最简
单的理由就是他有话要说:读者读完了小说,也总要追问这个小说究竟写了什么。可见,无论
是作者写作时的初衷,还是读者阅读后的感受,都说明小说应该是有主题的。
在文学作品中,会反复出现一些题材,比如“爱情”“战争”“复仇”等,有时我们也将
它们称为主题。但这些主题都是一些宽泛意义上的主题.我们可以将它们称为“母题”莎士比
亚的《罗密欧与丽叶》和我国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远隔重洋,却异曲同工地表现着爱
情。《傲慢与偏见》里有爱情,《简•爱》里也有,很多小说里都有相似的题材。当我们阅读
小说时,我们会发现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小说都可纳人“生与死”“爱与恨”“美与丑”等宏
大母题中去。它们所对应的基本题材便是战争、爱情与世俗生活等。这些题材重复出现在各种
小说里,重复在人类的意识里,却并不使我们觉得厌倦。为什么呢?因为在每篇小说里都有作
家自己对这些人类生活中重大母题的理解。这些“理解”在小说中或许是清晰地表露出来的,
或许是不自觉地显露出来的,但当它们被读者感知到的时候,就小说的主题了。
2.主题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小说的材料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作者对婚姻、家庭和爱情的怀疑,对人性的弱点的悲悯与失
望。有时,材料所蕴涵的思想,比作家本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更加深厚,但也会经常发生这样的
情况:材料所蕴涵的思想比作家本人想要表达的思想贫乏得多,材料根本无力来承担作家想要
完成的思想表达。还有一种情况:材料所蕴涵的思想与作家想要表达的思想大相径庭。恩格斯
在读巴尔扎克的作品时发现,“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他的伟大作品是对上流社会
无可阻挡的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寄予了全部的同情。但是,尽管
如此,当他让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恰恰是这个时候,他的嘲笑空前尖刻,
他的讽刺空前辛辣。”恩格斯显然觉察到了巴尔克小说中主观意图与客观思想之间的无意识背
离。
主题的形成
1.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
是否所有的小说都有主题?文学理论家和读者们争论不休。我们固然能从《罪与罚》《复
活》《九三年》等小说里看到深邃的思想,从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柯南道尔
的《福尔摩斯探案集》里,似乎只看得到精彩的故事。世界上仿佛就有两种文学.一种是让你
娱乐,一种是让你思索或边娱乐边思索。作家写作小说的最终目的,似乎也不外两种一一讲故
事,或是讲道理。
我们不妨说,有的作品是以思想为目的,有的作品不以思想为目的,但所有的作品最终都
是有主题的。以思索为目的的小说在表现主题时,是自觉的,它试图在探讨一个或一些很重要
的命题。小说的材料的选择,是与作者所设定的这些命题有关的。这样的作品,或给人哲理、
或发人深省,总是让我们在故事之外,再品味出一些更深长的意境来。
《丹柯》是一篇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丹柯告诉人们:“你们不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
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他献出了自己的心,用那颗燃烧的心照亮人们
的前程,带领人们走出了黑暗。丹柯那种为理想献身,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以及坚定不移
的信念和勇于实践的态度,鼓舞和感染着读者。
《炼金术上》显然是一篇充满哲理的小说:一个西班牙牧羊少年在寻梦的过程中,他离开
了固守的家园,见识了世界的广阔与精彩,这本身就是财宝。小说通过讲述这个故事,告诉我
们不但要正视自己的梦想,而且要敢于追求和实现它。即使最终没有实现,那个过程也是一生
享用不尽的财富一一它使你远离平庸和无为。
2、以故事为目的的小说
以故事为目的的小说在表现主题时是不自觉的。作家一开始就打算讲一个引人人胜的故事,
没有那么大的寻找意义的野心。小说最初是从讲故事开始的,后来才发展成专门的艺术。早期
小说中的主题意识是不自觉也不明确的,当时的作者满足于讲述精彩的故事,并不追求思想深
度,《一千零一夜》就属于这一种,“后来小说逐渐发展成熟,开始追求深度和高度,讲故事
的技艺是可以模仿和习得的,而深邃的思想却必须通过锻造卓越而丰富的灵魂来达到,这个难
度显然要大得多。
我们应该允许小说保持不同的趣味,并给不同趣味的小说保留各自的空间,但相对于有故
事无主题的小说,恐怕还是既有故事又有主题的小说更有持久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我们当然
喜欢看到精彩的故事,但又希望不仅仅止于故事,就像我们吃饭,不只满足于饱腹,还希望能
享受美味。
主题的实现
1.小说的忌讳:“主题鲜明”
分析一般的文章,说它“主题鲜明”也许是合适的。但若是分析一篇小说,也以“主题鲜
明”加以赞赏.就未必合适了。对于小说而言,“主题鲜明”很难说是一个优点,“主题鲜明”
不应当是一个衡量好小说的标准。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谜,它有许多种解。《老人与海》中大海
的意象既可以理解为人生,也可以理解为具体的困境,它的主题是多义的。
2.形象大于思想
主题应包孕于形象中,用事实说话。小说的主要功能是叙事而不是说理。说理是哲学的专
职。如果小说是为了说明一个明晰的主题一一“理”而存在,那么要哲学何用?人们为什么不
直接去看哲学书面选择看小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小说中就无道理可寻.我们从《复活》里
看到了灵魂的救赎,从《红与黑》里看到了虚荣与野心,从《老人与海》里看到了不屈于命运。
但小说表达“理”的方式与哲学表达“理”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小说的“理”是蕴涵在事实
之中的,并不特别彰显出来。与追求观点的精确,明了的哲学相反,它更在意主题的模糊多义、
充满多种解释的可能性。
3.模糊处理
小说的主题通过对材料的客观描绘、隐喻、象征暗示出来,就有了多种可能.法国文论家
罗兰.巴特宣称:“作品一旦产生,作者就死了。”他认为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有绝对的权利。
对于《包法利夫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是为了批判爱玛身上的浪漫主义,
批判她的不合时宜、任性和堕落;有人认为是为了说明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就
应该彻底抛弃浪漫和幻想,脚踏实地地生活;也有人认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正
因为福楼拜本人没有在小说中说话,而且还有意识地隐蔽自己的主题,小说就有了一种饱满的
张力。读者在人物与背景、命运与现实的描绘中流连、品味,捉摸和把握那些貌似客观的细节
描写,从而体会作者的意图,这种欲说还休的“朦胧”,赋予小说“说不尽”的主题,反而增
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主题的选择与开掘
1.小说与“当下”的关系
小说是否应该表现“当下问题”呢?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是:这个所谓的“当下问题”究
竟是什么样的回题。如果这些问题仅仅是一些具有时间性的具体回题,那么就不宜作为小说的
主题。一个作家关注“当下”,这是毫无疑义的。但一个伟大的作家是决不会仅仅停留在再现
“当下”上的•历史上的。从新闻题材出发的名著不少,《红与黑》《基督山伯爵》《包法利
夫人》等,都是取材于当时的新闻事件。但我们只要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使它们具有永恒的魅
力,恰恰不是因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谈资,而是故事之外对我们精神的震撼。这些小说主题中
的精神高度使小说不会随事过境迁而磨灭,它们永恒地存在于人类的心灵之中。雨果当年写的
反对拿破仑三世的《一个罪行的始末》
味,就会发现使它们具有水恒的魅力,恰恰不是因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谈资,而是故事之
外对我们精神的展站。这些小说主题中的精神高度使小说不会随事过境迁面扇灭,它们水恒地
存在于人类的心灵之中,雨果当年写的反对拿破仑三世的《一个罪行的始末》与政治讽刺诗《惩
罚集》,除了一些专门研究者,恐怕不会有人对它们感兴趣了。然而,他的《悲修世界》《海
上劳工》《九三年》却因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索而拥有超越时代的水恒魅力。
2.永恒主题
小说的主题,应该是能引起人们广泛的、持久的兴趣的。这些主题具有普遍性意义,能够
超越历史。即使在表现重大历史事件方面,小说对恒定主题的追求也是孜孜不倦的。如实地记
叙历史事件上,而是带着人道主义的反思去重新审视历史。小说在以历史事件为蓝本的时候,
显然浸透了作者的历史观、价值观。历史只是表达他思想的材料,而不是他的目的。并且,这
些思想是超越一个时代,更是超越一个时期的。
小说主题深浅与所写到的题材的轻重,没有必然的联系,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做慢
与偏见》《理智与情感》尽管写的都是日常生活、内心情感,却是人类水恒的主题。即使过去
了两个世纪,今天我们读来依然不会有隔膜。
3.主题的千锤百炼
作品主题的深刻,意味着作家的思想需要达到一定深度。它要求作者带着无所不在的悲悯,
关怀全人类的苦痛,并且要有深刻的思考。果戈里在写小说《外套》前,听到一个笑话:一个
穷苦的小官吏,酷爱打鸟。他节衣缩食,积蓄了二百多卢布,买了一只很好的猎枪。可当他第
一次坐船出去打猎时,猎枪却被茂密的芦苇碰入水里。小官吏十分痛心,回家便病倒在床上,
再也爬不起米,后来幸亏同僚们凑钱买了一支猎枪送给他,才算救了他一条命,每个人都能碰
上类似的事情,这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常态,不足为奇。果戈里对这个素材进行了一番改造,让
我们看看这两个放事的情节链条:
生活真实:猎枪(奢侈品)一一得到一一失去(由于自己)一一得到(募捐)一一病好了
小说虚构:外套(日用品)一一得到一一失去(由于遭劫)一一未得到(警察不管)一一
死了
他把本为奢侈品的猎枪改为日常用品的外套,把失去的过程改为遭到抢劫,从而加大了故
事的悲剧性。这样一来,主题的思想意义就深刻多了。
主题观的演变
1、由单纯到复杂
如上面所说的那样,在小说的发展历程中,小说的主题正由确定性滑向模糊性。古典小说
的价值取向往往比较单一、明确。《堂吉河德》就是讽刺骑士的小说,这一眼就能看出;《外
套》就是谴责杜会对小人物的摧残的,这毋庸置疑。对现代小说而言,主题的价值似乎不仅取
决于深刻、重大、正确等,还在于是否可以多向延伸。在这个价值多元、相对主义流行的年代
里,是非对错都有了各自一定的合理性,人们对事物抱有更宽容的态度,小说的主题也越来越
不迫求恒定的价值标准,显得格来越具有挑战性。
2.由具体而抽象
现代小说的主题领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前的小说关心的问题,更多的是一些诸如伦
理道德,社会制度等社会问题。我们在读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福楼拜、契诃夫、狄更斯等作
家的小说时,会有深刻的印象。他们的视点,永远在社会以及社会与人的关系上。但西方小说
到了现代主义盛行的时代,小说家们的视点发生了转移。他们关注得更多的是一些抽象性很强
的问题。比如时间问题、死亡问题、以及“人从哪儿来,又到哪儿去”这样的问题,小说开始
了所谓的终极迫向。选入本书的许多作品,比如卡夫卡、博尔赫斯等人的小说,都是在这样的
主题领城中进行开掘的作品。这些问题,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哲学遗留的问题”。
小说专题训练一主题多元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鼠疫(节选)
加缪
里厄的妈妈像平常一样静静地靠在客厅一角的椅子上,她喜欢在做完家务后来这里歇着,
只剩一小团黄光微微闪烁在马路延伸的尽头,给深夜增添了一丝温暖。里厄的母亲静静坐着,
望着窗外那空无一人的街。
忽然她开口问道:”街灯会随着这场鼠疫一盏一盏熄灭掉吗?”
“应该是的。”
“哎,要是这样的话,冬天该多凄清啊!真希望能在那之前摆脱掉这场瘟疫。”
“嗯,我也希望如此。”里厄附和道。
听到里厄开口,母亲的视线转了过来然后凝视着他的额头。里厄意识到自己疲惫的脸色引
起了母亲的担心,这段时间的劳累让他瘦了很多。
“白天不顺吗?”
“没,和往常没什么不同。”
和往常没什么不同!意思是来自巴黎的新型血清效果比第一批更差!死亡人数的统计数字
还在不断攀升中。当天的会议上,疲惫不堪的医生提出:想要预防肺鼠疫的口对口传染必须要
采用新的举措,省长批准了这项提议。其实他也不知道做什么是最好的,和往常一样,没有人
知道这次会有什么效果。
这时传来了门铃声。里厄朝母亲笑了笑,便开门去了。光线昏暗,里厄看到一个披着灰衣、
狗熊模样的人站在灰暗的楼梯台前,那是塔鲁。里厄站在安乐椅后,示意塔鲁坐在书桌前。他
们两人中间隔了一个电灯,除此之外,房间里再没有别的光源了。
“我听说省政府准备搞一个市民救助组织,每位身体素质不错的男性都得参与进来。”塔
鲁说。
“情报搜集得不错呀。只是这组织能不能建成还不一定呢,大家意见很大,省长下不了决
心。”
“那如果采取自愿的形式呢?”
“已经试过了,没什么成效。”
“我的想法是超过政府,自行组织一个志愿防疫队。其实政府已经无法顾及我们了。我的
朋友遍布很广,我和他们可以作为队伍的先期主力。”
“我是肯定不会拒绝你的邀请的。我们现在急需专业人员打下手。我会帮你去省政府提议
的。他们现在也没有别的什么更好的办法,应该不会拒绝的。只不过……”里厄顿了下,清了
清思绪,“只不过,您也知道,这是件有生命危险的工作。我一定得问清楚了。您是否已经真
的下定决心了?”
塔鲁起了起身,找了个更舒服的姿势重新坐下,发丝在灯光下微微闪光。
“那您是否信仰耶和华?”
这并不算突兀的问题,可里厄没能马上开口回答。
“我并不信仰他,不过这什么也说明不了。”
塔鲁没有说话,只是倚在凳上笑了笑。
“我想用问题来回答您的问题。”
里厄轻轻一笑,算是同意了:“这确实是您的风格,总是让人捉摸不透。”
“嗯。我想说的是,里厄,你明明就是一个拥有奉献精神的人,但为什么会觉得自己不信
耶和华呢?”
里厄的脸依然处在灰暗之中。他告诉塔鲁,如果他相信耶和华是万能的,那可能就不会费
力去干这些事了。其实,没有谁真的至死不渝、全心全意地信仰耶和华,大家内心深处都不相
信有这样的耶和华存在。所以,里厄觉得自己正在逐渐接近真理,起码是这一点的真理:不要
屈服于外界客观事物。
里厄抬头望着塔鲁,塔鲁啜起嘴吹了个口哨。
“我知道你肯定会觉得我口气太傲了。不过我没有骗你,这点骄傲是我仅剩的东西了。我
根本不清楚最后会发生什么,更不清楚以后的路会走向何方。我现在所能看到的都是患病的人,
我必须先赶快把他们治好。至于思考什么的,等病治好了再说吧,那时候我也自然会去想。没
什么比治病更要紧的了。我所能做的就是保卫他们。”
“可是,我还是想知道您是怎么看待这场瘟疫的。”
“就像您所说的那样,是一场接着一场的失败。”
塔鲁没有答话,默默看了里厄很久,接着站起身往门口走去,每一步都显得不轻松。里厄
见状,马上起身走上去送他。楼道里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清。楼梯口处的灯不知怎么不亮了。
还有一个小时就到凌晨了,此时城里除了点细微的动静和远处救护车的声响、安静得让人
有些发毛。里厄把车发动,塔鲁也钻了进来。
“塔鲁。我告诉您,您做这个事业有三分之二的概率会丧命。明天还是来我这打疫苗预防
一下吧!”
“医生,其实您也不是不知道,这是没说服力的。在一个世纪之前,波斯有座城市也染上
了鼠疫、结果您也知道,除了那个日夜给尸体擦洗的人,没有一个人活了下来。”
“他只是运气好,躲过了三分之二的死亡率。不过,我们确实要重新研究下这个问题了。”
里厄的音量瞬间降了下来。
车已经驶入了郊区,这里的街灯还是亮着的,但路上空无一人。
(有删改)
【注】耶和华,基督教崇拜的上帝。
L请结合“说到底,鼠疫究竟是什么呢?鼠疫就是生活,不过如此。”这句话阐述你对
本文主题的多样化理解。
①鼠疫象征的就是人类生活中可能面对的战争、灾难、瘟疫等困境。②生活中即便困难很
大,但也不要放弃希望。文中的里厄医生和塔鲁,即使要面对“一场接一场的失败”,依旧努
力抗争。③要用团结与爱去抗争,从而战胜苦难。里厄医生和塔鲁明知是冒着死亡威胁,但仍
以顽强的勇气团结起来争取美好的生活,彰显生命的价值。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日三秋
刘震云
老景贩卖古董赚了钱,便在汤阴县城古衙边买了一块地,盖起一座三进三出的院落。院落
盖起,老景想在门头悬一块门匾。他看清朝和民国下来的大宅,门头上都悬一块匾;匾上镂空
雕字,要么是“荣华富贵”,要么是“吉祥如意”等。门匾在外边风吹日晒,雨淋雪打,需要
一块好木头。老景闻知延津塔铺的木匠老范,当年买了一棵两百多年的大枣树,还剩一块树心
留在家里,便到老范家查看;一看这树心不俗,有年头,又坚硬似铁,便花了二百块钱,从老
范手里,买走了这块树心。安阳林州,有专做木雕生意的木匠;做木雕生意的木匠,工钱比普
通木匠贵三倍;在林州木雕木匠里,手艺数一数二的,是一个叫老晋的人。老景把老晋请到家,
让老晋查看这块树心。老晋用手指叩了叩树心,又把树心翻来覆去查看半天,点点头:
“不错,是块好木头。”
“当得起门头?”
“当得起是当得起,关键是,想雕个啥?”
“‘荣华富贵'或‘吉祥如意'。”
“到底想雕啥?”
老景:“门头上的字,都是一个意思,你看着办吧。”
雕一块门匾,需要八到十天的工夫,老晋便在老景家的新院子里住了下来。此时老景家还
没搬进来,屋子还是空的,只是在前院一间偏房里,给老晋搭了个床铺。老晋住进来头一天上
午,将“荣华富贵”四个字从字帖拓到纸上,又将“吉祥如意”四个字从字帖拓到纸上,将两
幅字摊在院子里,衡量该雕哪一款。左右衡量,拿不定主意。拿不定主意不是两幅字在含义上
有什么差别,而是在计算二者的笔画;笔画稠的字雕刻起来麻烦,镂空之后,笔画与笔画问连
接的木头薄,每下一刀,都要仔细思量;笔画少的,笔画和笔画之间,不用动的木头多,连接
的木头厚实,雕刻起来省工省力。两者都有稠字,笔画数目差不多,所以犹豫。正犹豫间,一
人踱步到院子来,背着手,打量老景家的院落;从前院踱到中院,又踱到后院,半天工夫,又
回到前院。老晋看他打量院落的眼神,像是头一回进这院落,知道是一个生人,便说:
“客人看看就走吧,我也不是这里的主人,只是被人家雇来干活的,你待的时间长了,主
人知道了,面皮上怕不大好看。”
那客人再打量一眼院落,问:“这院落的结构,是从安阳马家大院套来的吧?”
“我只是个木匠,不是砖瓦匠,看不透房子的盖法。”“可是,结构跟马家大院像,一砖
一瓦的盖法,差池又大了。白辜负了这些石专瓦和这个地段。
又说,“看似房子的盖法有差池,区别还在于房子主人胸中有无点墨啊。”
“听客人话的意思,你是个读书人?”
“读书谈不上,爱四处走走。“客人又说,“刚去古衙参观,看这边新起一座院落,大门
开者,就进来看了看,老人家,打扰了。”
说宅,便向院外走。这时看到地上放着两幅字,一幅是“荣华富贵”,一幅是“吉祥如意”,
又停住脚步:
“这是要干吗?”
“我是一个木匠,主人要雕一个门匾,让我从中选一幅字。”
客人笑了:“不是我爱多说话,这两款字,和这房子盖得一样,都太俗。
“我刚才犹豫,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这两款字,我雕了一辈子,也雕烦了。”老晋又问,
“客人,你是读书人,你有什么好主意?”
“我有主意,你替人家干活,你也做不了主呀。”
“主人跟我交代,门匾上雕什么,由我做主。”
客人笑了:“这就是胸无点墨,也有胸无点墨的好处。那我替你想一想。”
客人低头沉吟半天,仰起头说:”上午在火车上,我读了一本书,其中有一个词,平日也
见过,但放到这本书里,就非同一般,叫“一日三秋”,就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意思,这
在人和人之间,是一句顶一万句的话呀。”
“问题是,这话放到门头上合适吗?”
“这话放到门头上,当然意思就转了,说的就不是人和人的关系,而是人和地方的关系,
在这里生活一天,胜过在别处生活三年,你说合适不合适?”
老晋拊着掌说:“这话有深意,而且不俗,我喜欢,我就雕这个。”
客人走后,老晋开始在枣木上雕刻"一日三秋"四个字。其实,老晋雕"一日三秋"四个
字,并不是看中这四个字的深意和不俗,字意深不深俗不俗老晋并不计较,主要是“一日三秋”
四个字,比“荣华富贵”或“吉祥如意”四个字,笔画少一半还多,雕刻起来少费工夫。既然
老景说过让他做主,他便直接雕了一个“一日三秋”。待雕好,请老景过来看。老景看后,愣
在那里:
“你咋雕了个这,不是说好雕‘荣华富贵'或‘吉祥如意'吗?”
“那两款都太俗,这个不俗。”
接着,老晋将那客人对“一日三秋”的解释,向老景解释一遍。
老景:“这个是不俗,得向人解释,‘荣华富贵‘和‘吉祥如意'是俗了,但大家一看就
明白。现在,等于把简单的事搞复杂了。事先,你咋不告诉我呢?”
“你不是说,让我做主吗?
老景哭笑不得:“我是说让你在‘荣华富贵‘和‘吉祥如意'间做主,你咋做到外边了呢?”
“既然这样,你再找块板子,我重新雕就是了。”
“罢了罢了,一块门匾,怎么挂不是挂,别再把事情搞复杂了。”老景又说,“'一日三
秋',说起来也不是坏词。”
老晋松了一口气:“可不。”
2.关于本篇小说的主题,有多元解读,有人认为是“批判文化缺失”,有人则认为是“批
判高雅文化游离于世俗生活",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分析。
观点一:我认为小说的主题是“批判文化缺失”①老景富裕后盖房制匾,房子的盖法的
匾额的内容,都显得“胸无点墨"②老景责怪老晋私自改了匾,说明老景对文化创意的追求。
③老晋虽然雕了一辈子的门匾,但他对门匾负载的文化并不关心。
观点二:我认为小说主题是“批判高雅文化游离于世俗生活”①客人认为“一日三秋有
深意,不俗,但老景与老晋并不理解。②老晋建房只是图个吉利,匾额应为大众所理解,换
了"一日三秋“反而带来了麻烦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虚拟
毕飞宇
这个冬天特别地冷。
祖父神情淡然,但手指头在动,是欲言又止的那种动,祖父的大限不远了,他要对我交代
什么了。
父亲看在眼里,退了出去。我们这个家里,父亲一直像多余的人。望着父亲的背影,祖父
很轻地咳了两声。我了解我的祖父,祖父的咳嗽大部分不是生理性的,是他想说些什么,却不
知道怎么说。
作为物理老师的儿子,父亲最有机会上大学。但是,那时候祖父正做着班主任呢。他每天
上午六点出门,夜里十一点回家,把时间全部给了学生。祖父的57个学生考上了31个,在当
年,这是“放卫星”般的天文数字。而在另外一所中学读书的父亲没有考上。九月,省报的记
者把祖父的故事写成一篇长文:《春蚕到死丝方尽》。黑体的通栏标题很吓人的,还配了祖父
的一张标准像。
祖父在享尽殊荣的同时冷静下来了,突然就有了愧疚。他建议他的儿子去补习。可祖父忽
略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春蚕》是一只无坚不摧的拳头,把父亲的自信给砸烂了。是的,祖父
之所以具备如此巨大的“新闻价值”,说到底就因为他的儿子没考上。父亲拒绝了“春蚕”的
建议:“忙你的去吧。”
父亲不是省油的灯,他模仿祖父的笔迹给教育局长写了一封信,要求他给自己的儿子安排
一份工作,口吻酷似祖父。那些年,这样的事求之不得呢。局长爽快地让父亲进了县教育局。
一个月后,祖父急匆匆地来到了父亲的办公室,他瘦小的身体暴发出了雷霆般的震怒:上
补习班去!局长打圆场了:“教育局挺好的……”祖父指着局长的鼻尖:庸俗!鼠目寸光!一
年之后,祖父做了校长,而教育局长有机会出任副县长了。在组织部人员面前,祖父重复了那
六个字,教育局长功亏一赞,他的委屈和愤懑落在了父亲头上。
当了一辈子会计的父亲是祖父的一块肿瘤,硬硬的,始终长在祖父的体内。祖父很少喝醉,
但是,只要喝醉了,他都要来一次规定动作:跪在马桶前沿,对着马桶一口一个“对不起”。
呕吐出来的“对不起”毁掉了这一对父子,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他们也说话,却不看对方的眼
睛。
但醉后的祖父说得最多的却是一届又一届的高材生,祖父记得清清楚楚,涉及面极广,诸
如名牌大学、国家机关、公司名称、荣誉机构,院士、教授、研究员、副省长、副县长、办公
室主任、董事长。也有记不住的时候,他在记忆阻塞之前往往要做一次深呼吸,随后,一声长
叹。这一声长叹比马桶的下水道还要深不可测。
祖父的癖好,往好处说,爱才;往坏处说,他眼里其实没有人,只有高智商,他酷爱高智
商。一旦遇上,不管你是谁,他的血管就陡增激情,奔涌起宗教般的癫狂和牺牲精神,沉着,
持久。“爷爷做了三十五年的教师,三十二年的班主任,九年零十个月的教导主任,六年零八
个月的副校长,两年半的校长……”祖父对自己还算得意。
父亲退出去了,我握住了祖父的手。我知道我和祖父之间会有这样的一次对话,也知道祖
父会对我说些什么。无论祖父怎样看淡他的生死,我的父亲终究是他一生的痛。老实说,我惧
怕这次对话。——沉痛之余,我又能对我的祖父说些什么呢?父亲的一生被祖父的荣耀毁了,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打破沉默:“嗨,不就是爸爸那点事嘛……”
祖父沉默了半天,说:“这事吧,我有责任。我呢,痛苦了好久。你爸退休那天,我就释
怀了……”
我很意外——他的眼神里不是释怀。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了。
“……你说……你说我能得到多少个花圈呢?”祖父凄然地望着我。似乎鼓足了勇气。这
算什么事呢。
“当年荣校长182个。我数过两遍。“祖父十分凄凉地憋了半天,轻声却又清晰地说。
荣校长的职务是祖父接替的,“182”也成了祖父岁岁年年的梦。
“你想要多少个就有多少个!"我想让说话轻松一点,特地挑选了嘻哈的语气。
“不能做假。”语气刻板,严厉,中学教师特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医疗设备维修配件供应及售后服务合同3篇
- 2025版举升机租赁与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合同3篇
- 2024年老旧小区物业委托改造及经营管理合同3篇
- 2025版建筑幕墙工程绿色施工分包合同2篇
- 2025版草坪草种种植技术培训与推广合同3篇
- 2025年度搬运作业人员健康与安全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矿业权交易居间代理合同3篇
- 2025年度酒吧文化节入场费及合作伙伴赞助合同3篇
- 2025年度可再生能源动产抵押融资协议
- 2025版环保设备制造企业环评服务合同
- 军队文职(新闻专业)招聘考试(重点)题库200题(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2024-2020年上海高考英语作文试题汇编 (解读及范文)
- 上海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含答案)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班会之英歌舞课件
- 港口经济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上海海事大学
-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 ISO28000:2022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 毒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整理大全附答案
- 氨与氯化铵混合液中铵根和氨的含量测定-实验方案(一)
- F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蒸汽轮机运行规程第三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