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9分)(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4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材料一: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稳健人文素养的国家。别人可能觉得匠人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编自2016年4月30日《人民日报》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材料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所谓“爱岗”,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本职工作,不能见异思迁,站在这山望那山高。所谓“敬业”,就是要钻一行,精一行,对待自己的工作,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凡是获得“工匠”和“劳模”荣誉称号的工人,都是爱岗敬业的典范,很多人都在本职岗位上工作了二三十年之久,干出了一番事业。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工匠”,就在于他对自己产品品质的追求,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他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改进产品,努力把产品的品质从99%,提升到99.9%、再提升到99.99%。对于“工匠”来说,产品的品质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追求极致、精益求精,是获得各类“工匠”荣誉称号的工人的共同特点,这也是他们能身怀绝技、在国际、全国或省的各种技能大赛中夺金戴银的重要原因。和传统工匠不同,新时代工匠尤其是产业工人的生产方式已不再是手工作坊,而是大机器生产,他所承担的工作,只是众多工序中的一小部分。比如“复兴号”列车,一列车厢就有三万七千多道工序,这三万七千多道工序,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由车间或班组亦即团队协作来完成。团队需要的是“协作共进”,而不是各自为战。传统的“工匠精神”强调的是继承,祖传父、父传子、子传孙,是传统工匠传承的一种主要方式,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强调的则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因为只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摘编自2018年8月30日《人民政协报》郑大发《什么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材料三:对于教育而言,弘扬工匠精神就是精心培育每一位学生,培养出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理论功底扎实、实践技能突出的高素质人才。弘扬工匠信仰坚定、矢志报国的爱国精神,激励广大学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弘扬工匠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引导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索取与奉献、平凡与崇高等人生课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加强对广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典型引路、正向激励等多种措施,弘扬中华民族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通过劳动来实现人生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着力形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主流意识,真正让劳动成为最光荣的价值追求,让劳动者成为社会最受尊敬的人。工匠的成长路径和事迹表明,一勤天下无难事,成功之路就在脚下;只要立足岗位,刻苦钻研,就能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把传播工匠故事作为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工匠进学校、工匠讲堂等活动,组织老师学生聆听工匠事迹,弘扬工匠精神,以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和工匠的事迹引导青年大学生勤勉为人、勤奋学习、勤恳工作。面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着急功近利、急于成名的浮躁情绪和心态,广大教师要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工匠精神,在长期的教书育人中形成自身的价值追求。广大教师要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坚持以师德建设为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教师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为人师表、不断进取的职业精神,建立完善的师德激励机制,重师德激励,将师德表现作为评奖评优的首要条件,引导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摘编自2017年1月4日《工人日报》李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弘扬工匠精神》)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尽管工匠与新时代新世界有些脱节,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丰富了人类文明。B.坚守“工匠精神”,要以强化中国制造,传承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力量为落脚点。C.传统的“工匠精神”强调继承,时移世易,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则只追求创新。D.只要广大教师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就可克服目前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和心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新时代,“工匠精神”须追求极致、一举取得成功。B.新时代工匠大多承担大机器生产下众多工序中的一环,产品须靠团队协作生产。C.培育工匠精神,教育重点要放在政治素质、劳动情怀、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方面。D.学校践行“工匠精神”,要强化思想引领,也要传播工匠故事,还要践行工匠品格。3.请结合材料二,概括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4.在材料一和材料三中,《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1.B2.A3.①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②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③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④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4.①《人民日报》侧重从个人、企业、国家层面论述“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②《工人日报》侧重论述践行“工匠精神”在教育层面的实践路径。(二)现代文阅读二(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青春之歌(节选)杨沫道静从严重的创伤中苏醒过来了。她微微睁开眼睛呻吟一下,脑子里朦胧地、混沌地浮现出各种梦幻似的景象。一个温柔亲切的声音轻轻地飘到她耳边:“醒过来啦?真叫人急坏啦。”道静向送过声音的那面侧过头去,在黯黑的发着霉臭的囚房里,就着铁窗外透过来的薄暗的微光,她看见她旁边的床上躺着一个苍白而消瘦的女人。“我还活着吗?你是……”那个女人一见道静能够讲话了,且不答应她,却冲着窗外用力喊道:“来人!来人啊!这屋里受伤的人醒过来啦!”她冲着窗外喊罢了,这才回过头来对道静带着鼓动的热情低声说:“叫他们来给你治疗——我们要争取活下去!”道静目不转晴地凝视着那张苍白、热情的脸。这时,她才看出,这是个非常美丽的女人。年纪约莫二十六七岁。她的脸色苍白而带光泽,仿佛大理石似的;一双眼睛又黑又大,在黯淡的囚房中,宝石似的闪着晶莹的光。“希腊女神……”一霎间,道静的脑子里竞闪过这个与现实非常不调和的字眼。她衰弱、疼痛得动也不能动,只能勉强对这个同屋难友轻轻说道:“谢谢!不要治啦——反正活不了……”看守打开门上的铁锁进来了,那同屋的女人躺在她旁边的床上还在热情地注视着她;狱医拿着一个小药箱站在她床前,他看着道静,对那个女人说:“这次也许不至于再昏迷了。放心!她的身体还挺不错呵……”他回过头又对道静笑了笑,“他们叫我给你治,我就治吧。没有伤到骨头,你会很快好起来的。”又过了半天,喝了一点稀米汤,道静年轻的生命真的复活了。她望着她床边的年轻女人,凝视着她美丽的脸庞,忽然好奇地想到:“她是个什么人呢?共产党员吗?”“好,不要紧啦!多吃点东西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年轻女人对她轻轻笑道。屋里另外还有一个也受了刑伤的女学生,这个女人就对她们两个絮絮地说着。她似乎有病,躺在冰硬的木板床上,动也不能动,但她却用眼睛和嘴巴不停地照顾着道静和那个小女学生。囚室外的小走廊里,时常可以听到她低微的喊声:“看守,来呀!她们要喝水!“来呀!看守!看守!”“看守,”她对走进来的女看守说,“你们该给这位受重刑的弄点东西吃。”看见端进来的是一块发黑的窝头、一碗漂着几片黄菜叶的臭菜汤,她皱着眉说:“这怎么能吃呢,你想法弄点好些的——我们以后不会忘记你的!”那位瘦瘦的女看守说来也奇怪,她似乎很听这个女人的话,她支使她,她差不多都能瞒过其他警卫和看守照着去办。小女学生,约莫有十五六岁,细长脸,长得机灵而清秀。她受刑不太重,还能勉强下地走几步。但是她被恐怖吓住了,一句话不说,成天躺在木板床上哭。夜间道静听见她在睡梦里惊悸地喊道:“妈妈!妈妈!我怕,怕呀!……”这时候,那个女人还没有睡觉,她伸出手拉住女孩子的手,在黑夜中轻声说道:“疼吗?我猜你一定是想家、想妈妈,对吗?……不要哭啦!小妹妹,哭,一点用也没有的。”她喘口气,歇歇,听见小姑娘不哭了,又接着说下去,“我十五岁的时候,那在上海,也被捕过一次。那时我吓得哭呀,哭呀,哭起没完。可是我越哭反动派就越打我,越吓唬我;后来我一赌气,就一声也不哭了。我就向我同牢的大姐姐们学——跟反动派斗争,跟他们讲理。这些反动家伙们都是雷公打豆腐,专捡软的欺。等我一厉害起来,他们反倒不打我了……”说到这里,她轻声地笑了,道静和那个女孩子也笑了。“你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被捕?”第二天晚上,卫兵查过夜之后,那个女人这样低声问道静。“我不知道为什么。”道静衰弱地低声回答。“我是个失学的学生,我相信共产主义,相信共产党——也许就为这个把我捕来的吧。我还不是个党员,可是我希望为党、为人类最崇高的事业献出我的生命。——我想这个日子是到了。我什么也不想,就准备这最后的时刻。”那个女人静静地听着道静的话,神情变得冷峻而严肃。半晌,她才慢慢地仰起头,在昏暗的灯光下凝视着道静说:“不要以为被捕就是你生命的终点,就一定是死。不是的!共产主义者到任何地方——包括在监狱里都要做工作,也都可以工作的。我们要工作到最后一分钟,最后一口气。我们要亲眼看到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快乐地迎接这个日子。”说到这里,她看看道静又侧过头去看看小女学生,黑眼睛里突然闪耀着幸福的光彩。道静听着,吃惊地望着她。啊,多么美丽的大眼睛呵,那里面荡漾着多么深邃的智慧和摄人灵魂的美呵!道静忽然觉得心里是这样温暖、这样舒畅,好像一下子飞到了自由的世界。(有删改)5.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看着道静,对那个女人说”,狱医虽为道静治病,却选择对“那个女人”交代病情,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那个女人”的尊重。B.女看守听从“那个女人”的支使,是因为她受到了“那个女人”的影响,已成为一个活跃在狱中的革命者。C.文中写关于小女学生在睡梦中惊悸的情节,一方面写出了反动统治的残暴,另一方面突出了“那个女人”的善良与智慧。D.道静只是一个失学的学生,虽投身革命,但思想还不够成熟,而“那个女人”无疑是她在狱中的精神导师,给她以引领。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醒过来啦?真叫人急坏啦。”小说中运用先声夺人的手法,既突出了“那个女人”对道静的关切,又为她的身份设置了悬念。B.文中多次使用“苍白”一词,写出了“那个女人在狱中饱受迫害的现实,又与她炙热的生活热情形成反差,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C.本文虽为节选,但情节安排十分巧妙,三个人物的身份没有在最初进行交代而是随情节发展借助于对话描写来徐徐展现,匠心独运。D.小说以道静在狱中的耳闻目睹为线索,采用全知视角呈现了一个特殊历史年代的狱中琐事,看似平淡,却展现了一幅特殊的青春画卷。7.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请简要分析道静的心理变化过程。8.本文节选自《青春之歌》,你认为文中出现的狱中“那个女人”身上回荡着怎样的青春旋律?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答案】5.B6.C7.①对自己受尽酷刑后的悲观与绝望。②对“那个女人”的好奇与敬重。③对自己和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8.①积极乐观,无惧苦难。“那个女人”虽遭酷刑,身体虚弱,但依旧对生命充满希望,无视身体和精神的苦难,并带领道静和小女学生一起对抗这些苦难。②美丽善良,坚毅智慧。年轻而美丽的生命,虽遭囚禁,却依旧对自己的同胞充满关切,即使在狱中依旧坚持去战斗,去唤醒更多的人。③热爱祖国,信仰坚定。她和道静一样,都热爱祖国,为了自由而投身革命,使深陷牢狱,依旧坚信共产主义终会来到,胜利属于人民。二、古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居易敏晤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递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诊。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锷诛求百计,不恤雕瘵,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诸节度私计曰:‘谁不如锷?’争衷割生人以求所欲。与之则纲纪大坏,不与则有厚薄,事一失不可复追。”明年,以母丧解,还,拜左赞善大夫。是时,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散者。久之,徙忠州刺史。入为司门员外郎,以主客郎中知制诰。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谥。(摘编自《新唐书·白居易传》)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B.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江州刺史/C.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江州刺史/D.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对人称字,表尊敬。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考试者,称为“进士”。C.陛下,本义是台阶,特指皇宫的台阶,后演变为臣子对帝王的尊称。D.谥,即谥号,是对死去的大臣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的称号。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聪明过人,工于文章。顾况是个自恃才华的人,而白居易未成年时写的文章就受到他的推崇赞许。B.白居易心系百姓,直言进谏。元和四年,旱灾严重,白居易上书建议全免江淮两赋,赈救离散贫瘠的百姓。C.白居易超越职权,遭受贬谪。白居易因第一个上书要求倾全力追捕刺杀武元衡的凶手而被贬为江州司马。D.白居易随遇而安,得以善终。白居易被贬以后,寄托心志于佛道生死之说,若忘形骸;后又被启用,以刑部尚书致仕。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日《琵琶行》。13.白居易为什么反对李师道用私款为魏征的孙子赎故第?请简要分析原因。【答案】9.B10.D11.C12.(1)顾况是吴人,自恃才华,很少推崇赞许他人。(2)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13.①府第由太宗所赐,魏征孙子不能守成;②陛下应当买来还赐予魏征的孙子,以显示皇恩;③李师道是人臣,不应该抢占这样的美名。参考译文:白居易字乐天,他的祖先大概是太原人。居易聪明过人,工于文章。未成年时拜见顾况。顾况是吴人,自恃才华,很少推崇赞许他人。但见到居易的文章,禁不住说:“我以为有才华的人已没有了呢,现在又得到你了!”贞元年间,白居易应考进士、拔萃科都考中,补授校书郎。元和元年,召为翰林学士,后为左拾遗。元和四年,天子因旱灾严重,下诏对租赋有所宽免,赈减灾害。白居易见诏书细节不够详尽,就建议全免江淮两赋,来赈救离散贫瘠的百姓,并请多放出一些宫人。宪宗有所采纳。李师道献上私款六百万,为魏征的孙子赎回原有的宅子。白居易上奏说:“魏征担任宰相时,太宗用皇宫大殿的木料修建成府第赐给他,后人不能守成;陛下应以他们是贤臣子孙,从而赎买后还赐给他们。李师道是人臣,不应掠取美名。”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河东王李锷将被授以宰相职位,居易认为:“宰相是普天下人所敬仰的,没有崇高声望和显赫功勋的人不可以授任。李锷多方搜刮民财,不体恤民生疾苦,所得财物称为‘羡余’而献给皇上。现在如果给予他名誉和职务,天下四方闻知,将都说陛下得到他献奉的财物才授他宰相职位的。各节度使私下想:‘谁还不如李锷?’争相宰割百姓搜刮财富,向您要求自己想得的官职。如果授职则朝廷纲纪大坏;如不授予他们,则待臣子有亲疏,事情处理得一不适当就不能再挽回了。”第二年,因母丧解职守制。服满复职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这时,刺客刺杀宰相武元衡,京都震扰。白居易第一个上疏,要求马上倾全力捕捉凶犯,以洗刷朝廷之耻,务必全部缉捕归案。宰相嫌他超越职权,以宫官先于谏官言事,因而不高兴。不久就传言“白居易之母是坠井死的,但他却写了《新井篇》的诗,言辞浮华,没有德行,不能在朝中任职”。于是派出为江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又上书说居易不宜任刺史,于是白居易再被贬为江州司马。被贬以后,白居易能顺应这种遭遇,寄托心志于佛道生死之说,好像忘记了形骸。过了很久,调升忠州刺史。又调回都城,任司门员外郎,以主客郎中负责起草诏旨敕制。武宗会昌初年,以刑部尚书退休。会昌六年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追赠尚书右仆射,宣宗写诗吊唁他。他留下遗嘱要求薄葬,不必请谥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也”“然”两个语助词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B.颔联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李白诗歌清新俊逸的风格特点,直率热烈。C.颈联虚实结合,“春天树”“日暮云”在平淡中写出诗人的绵绵情韵。D.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到人,由人到诗,转换极其自然。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答案】14.B15.①对李白的思念之情;②对李白诗歌的喜爱和赞美之情;③对再次相聚的期盼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17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写夜幕降临,村落渐远,炊烟四起,心中田园仿佛笼罩在一层轻纱中的梦幻之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的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还沉浸在音乐境界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刘义隆的典故,指出如果不做好充分准备,即使有“____________”之志,也难免会“____________”。(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以一杯清酒祭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曹操在《短歌行》中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说他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与诚心,一定会热切殷勤地对待贤才,使天下人才心悦归顺,表达了作者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7)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融情于景,不仅描写了壮阔、萧索的秋景而且也传达出诗人对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8)李清照的《声声慢》中,使用叠词渲染凄凉气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暧暧远人村②.依依墟里烟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④.使我不得开心颜⑤.东船西舫悄无言⑥.唯见江心秋月白⑦.封狼居胥⑧.赢得仓皇北顾⑨.人生如梦⑩.一尊还酹江月⑪.周公吐哺⑫.天下归心⑬.无边落木萧萧下⑭.不尽长江滚滚来⑮.寻寻觅觅⑯.冷冷清清⑰.凄凄惨惨戚戚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对于中国这个典籍浩博的大国来说,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极强的延续力。以学术而论,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近代新学,,相承不辍;以文学而言,由诗经、楚辞、诸子散文发其端,汉赋、魏晋诗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续其绪,高峰迭起,。而一代代延续中华文化的传统,就是读书。历史上,对读书,我们有读《易》“韦编三绝”的先贤孔子,有“头悬梁”的孙敬和“锥刺股”的苏秦,有凿壁借光的匡衡,有映雪读书的孙康,有借萤读书的车胤……他们以自己的刻苦和坚毅传承着中华文化,也为世代的读书人树立了榜样。二十几年前,读苏轼写的《答王庠书》中关于读书的论述,感慨颇深,大意是:读书实无捷径可谈,要强力积学数年,自有可得之道。看来读书没有捷径,读书不是的事情,而是需要长年累月地不断坚持,积累才能有所受益的艰苦过程,读书是要扎扎实实、锲而不舍地下工夫的。(郭宗忠《读书的境界》)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此消彼长声势浩大经久不息一蹴而就B.此起彼伏声势浩大经久不衰一蹴而就C.此消彼长波澜壮阔经久不息一朝一夕D.此起彼伏波澜壮阔经久不衰一朝一夕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总是那么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B.儒家不谈鬼,“祭神如神在”,可以说对于切身生活之外都漠然没有兴趣。C.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D.“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答案】17.D18.B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杨绛先生独自居住在西城区一个普通的小区,幸好有众多学子的垂爱,老人的晚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