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中考历史复习:常考各题型易错点方法技巧讲义
一、选择题要求:认真细致认真细致认真细致!
(1)审题干:明确题目考查的时间、地点、人物、角度!
表述时间的方法:
1、朝代: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北宋夏金南宋
元明清
2、皇帝:
谥号:汉文帝汉武帝北魏孝文帝隋文帝隋炀帝
庙号:祖宗唐高祖唐太宗宋太祖宋神宗宋真宗元世祖明太祖明成祖
年号:建兀汉武芾贞观唐太宗开兀、天宝唐玄宗
洪武--朱兀璋永乐---朱棣明成祖
3、天干地支纪年法:
规律60年一轮回
甲午戊戌辛丑辛亥庚子(1900年)赔款1900年
4、民国纪年法:
换算公式:民国纪年+1911=公元纪年
5、世纪纪年法:
20世纪指1900-1999
20世纪初:20年1900-1919
20世纪末:10年1990-1999
20世纪中期:1940-1959
第1页共21页
20世纪20年代:1920-1929
20世纪头20年:1900-1919
20世纪第二个10年:1910-1919
表述地点需要关注点:
欧洲:地理范围的欧洲
欧盟:不包括英国(2020脱欧)、瑞士(中立国,不加入联盟)等国家
欧洲大陆:记住把英国(岛国)排除
大西洋沿岸国家:英法美(需要考虑美国)德西葡荷兰
表述人物限制的:
人物:工人农民
(2)审设问内容:
旨在一一根本目的
不要选择表述措施举措方法途径的选项
原因与目的的区别(洋务运动的原因:内忧外患目的: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
统治)
因果关系颠倒的。题干与选项因果关系颠倒了的选项不选
(3)审选项:
①选项本身错误不选
②选项不符合题意不选
③选项正确,只能解释一半题意不选两面对一面
④选项正确,能解释所有题意的才选
选项中表述太绝对选项不选:已经彻底完全十分
第2页共21页
2024年瑶海区一模:
2.汉高祖刘邦“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时多次下诏减“田租之
半”或“租税之半”;景帝时甚至将田租定为“三十税一”。这些举措C
A.体现抑制诸侯王的意图B.贯彻了儒家仁政思想一一汉武帝
C.促进了封建统治的稳固D.促成了“光武中兴”一一东汉
7.如图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于1934年发行的5分铜币,该铜币的发行和流通反
映了(B)
A.国民大革命蓬勃开展1924-1927B.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C.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1935.1遵义会议D.红军实现战略转移1936.10
3.图1、图2分别是唐朝诗人与宋代词人的籍贯分布图。这可以说明由唐到宋(D)
C.疆域范围更加辽阔D.江南地区经济发展
题目并未明确表明是南宋,需要通过地图判断,图2黄河流域宋代词人也有分布,
推断出图2是北宋而不是南宋
8.1952年5月底,全国工人、农民掀起爱国主义生产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
第3页共21页
提出“工厂就是战场,机器就是枪炮”“要人有人,要粮有粮”等口号。这一运动的
开展旨在(D)
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不能解释题干的爱国主义
B.推动“一五计划”开展只能解释工人,不能解释农民
C.推动完成土地改革只能解释农民,不能解释工人
D.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这类题目的错误叫两面对一面,题干是两面,选项只能解释一面,那么这种选项
就不能选
15.美国在提出马歇尔计划后的第二年颁布了《外援法》,其中表述到:“考虑到
美国享有没有内部贸易壁垒的巨大国内市场之便利,深信欧洲国家也会享有类似
的便利。”据此推知,马歇尔计划旨在(D)
A.推动欧洲国家走向联合
B.协调美欧间贸易政策这是举措措施方式方法手段途径,而不是马歇尔计划的
目的!
C.消除苏联意识形态影响
D.拓展美国的海外市场
马歇尔计划是本题的考查对象,但是设问内容是旨在,也就是考查马歇尔计划的
目的,B选项是马歇尔计划的措施举措不是目的,是通过这些举措达到的最终目
的。小心这种类型的出题思维,问旨在,设置举措措施的干扰项
2024年新站区一模
13.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称欧洲的18世纪为革命的时代,并把发生在这一时期的
两场革命称之为“双元革命”,认为它们分别从政治、经济领域摧毁了欧洲封建
第4页共21页
制度。其中政治领域的革命是(D)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一时间不符合
B.美国独立战争一一地点不符合
C.工业革命一一角度不符合
D.法国大革命
2024年包河区一模
1.图1为我国古代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部分货币,推动这些货币形制不断变化的
主要因素是(A)
商周铜贝币春秋战国布币秦半两钱
A.商品交易的需要符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
B.国家统一的推动只能解释从春秋战国布币到秦半两
C.审美观念的变化
D.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货币形制变化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因素
4.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提出了自己“事迹原委,可以消愁破闷,歪诗熟话,可
以喷饭供酒”的创作主张,反映了明清小说在创作理念上的世俗化、生活化。这
种创作理念体现了(B)
A.君主专制的衰落B.市民阶层的审美追求
C.中外文化的交流D.古典小说的渐趋成熟
这一题考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变化
第5页共2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
从高雅到世俗
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一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一一商品经济发展一一市民阶层
壮大一一市民阶层的上层建筑要被满足
年画版画瓦肆瓦子勾栏一一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追求
体现的唯物史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物质需求精神需求
吃穿住用教育旅游看电影宗教
(2023年庐阳区二模)12.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间简
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
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B)
A.人文主义广泛传播一一14世纪文艺复兴兴起B.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C.宗教改革正在进行一一16-17世纪开始的D.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是下降
这一题同样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的考查
10.1983年,重庆成为我国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试点城市,重庆由此对全市
企业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推动开发出“山城”手表、“嘉陵”摩托等名噪一时
的品牌。这说明(D)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84年前面展开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成一一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助推城市无关
第6页共21页
D.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13.20世纪初期,法国人高呼“应将阿尔萨斯与洛林还给法兰西”;德国士兵说
“如果战争能让祖国更加纯洁,清理掉外来因素,那么一切伤亡都是值得的”。
作为史料,这两则史料可以说明(B)
A.法德矛盾已无法调解B.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重重------战
前
C.凡尔赛体系的脆弱性-----战后D.法西斯势力左右欧洲政局
这一题BC易错选在于没弄懂材料是发生在一战前还是一战后,判断依据是法国
人高呼”应将阿尔萨斯与洛林还给法兰西”这句话说明阿尔萨斯和洛林还没归还
给法国,也就是一战前
15.1945年2月,针对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英国一位漫画家创作了漫画《碎片的
麻烦》(图4)。画面中,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正在就德国东部与波兰等东
欧地区的版图玩着拼图游戏。作者意在说明,雅尔塔会议(A)
图4
A.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B.巩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造成了美苏冷战的局面一一材料还有英国,且是针对德国东部与波兰等东欧地
区的版图而不是整个世界版图,所以不选C
D.加速了英国世界霸权衰落
2024年蜀山区一模
第7页共21页
3.据学者统计,中国古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呈现出如下变化:东晋
时期为4%,隋朝为17.2%,唐朝为24.5%,至宋朝则为46.1%o由此可知:(B)
A.官员人数不断增加寒门子弟占比在增加,并不代表整个人数在增加
B.统治基础逐渐扩大
C.社会实现公平公正封建社会中这种表述是错误的
D.门第观念彻底扭转彻底这个表述太绝对
7.20世纪初,一场革命使中国大地从珠江流域到长江流域燃烧着火焰,并仅用
两三年的时间使孙中山先生终身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场革
命:(C)
A.促使国共合作即将到来1924年之前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近代史没有史实完成了这一任务,这个指新
中国成立
C.基本推翻军阀反动统治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指辛亥革命
这一题要首先弄清楚这一革命指什么革命,材料中提到两个信息,一个是从珠江
流域到长江流域,一个是孙中山终身未能完成的事业,孙中山1925年去世,说
明这一革命是在1925年之后发生的。最终推出是指北伐战争。
10.中世纪西欧庄园里的农奴为领主提供劳役,并在管家的监视下劳动。自13
世纪开始,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这一变化主要由于:(B)
A.领主权力的衰落B.商品经济的发展C.城市的自治运动D.农奴摆脱了束
缚
设问内容是主要由于,即主要原因,同样适用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8页共21页
11.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资料。据此可知,他研究主题可能是:(D)
哥伦布大交换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列强瓜分世界
A.新航路的开辟
B.资本原始积累这一历史概念是为工业革命开展提供资金市场劳动力原料
的,所以是指在工业革命前的资本原始积累,所以不能选
C.人类生产力水平的飞跃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形成有四个过程:新航路开辟:雏形出现殖民扩张:
逐渐形成工业革命: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形成
13.有学者指出,“十月革命对20世纪的中心意义,可与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
于19世纪媲美”。这两次革命可以相“媲美”之处在于:(C)
A.都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一一只能解释十月革命
B.都直接推翻封建王朝一一只能解释法国大革命
C.都影响世界各地民族民主运动
D.都建立资产阶级统治一一只能解释法国大革命
根据题目意思是问十月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相同点,所以选项必须能解释题目两
个现象
14.如图为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漫画《偷天换日》。该漫画反映的是:(D)
第9页共21页
A.蒋介石发动内战——1946.6B.德国闪击波兰——1939.9
C.苏德战争爆发——1941.6D.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12
漫画题:题目给了时间,锁定在1945年之前,排除AB,给了漫画标题,排除C
2023年中考真题
8.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
过计划15.3%0棉布的销售量在1950年是5647万匹,到1956年达到了17700
万匹,同时食糖1955年的全国零售量比1950年增加了163%。这说明第一个五年
计划(A)
A.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C.贯彻优先发展轻工业战略
D.实现了文教卫生现代化
易错选B选项,B与一五计划之间是什么关系?先有国民经济的恢复,后有一五
计划,选B那就因果关系颠倒了
2023包河区一模
7.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国歌歌词中写道:“亚东开发中华早,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以下能体现“旧
邦新造”的是D
A.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选项本身错误,封建制度改为封建帝制
B.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指洋务运动
C.创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指戊戌变法
第10页共21页
D.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旧邦新造革故鼎新都是在强调新
二、材料解析题要求:按照方法技巧一步一步来做
根据材料指出,基本可以直接抄材料
根据材料概括方法:
三步走:1、找出答案区域()
2、分层:①标点符号;。……,
②关联词:不仅。。还。。无论。。还是。。。此外同
时且而与
3、引用/提取关键词,完善答案
最近中考真题及模拟题中新考法:
以小见大的考法:
茶叶贸易一一实际是考查殖民扩张的影响
面包、小麦一一实际是考世界大战世界局势变化
煤炭一一实际是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广州贸易地位一一实际是考查闭关锁国及中国外交政策变化
船舶工业一一实际是考查洋务运动及新中国成立
钱币一一实际考查商品经济发展国家统一民族交融的推动
铁路建设一一实际是考查洋务运动及西部大开发民族政策
通过材料中的小事物考查背后历史发展演变的趋势规律等。这种题目要通过材料
给的的信息判断其考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即透过现象看本质。找材料中表述时
间和地点的信息,通过时空信息判断其考查的是书本上的具体知识点。如2023
年中考题,设问茶叶贸易对世界的影响,材料中有时间1711年1729年英国荷
第11页共21页
兰,通过这个时空大致判断是对应书本上殖民扩张的知识点,进而用殖民扩张的
影响结合材料的茶叶贸易来表述答案。
启示/认识:
1、小小茶叶,撬动大大地球茶叶是人类文明交流的载体商品交流推动全球
化进程
2、城市兴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3、船舶工业发展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化发展的缩影
4、政策、经济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近现代对比考查
2020年安徽中考
洋务运动
一五计划
工业化建设的启示
2023年安徽中考
《辛丑条约》
新中国外交成就
外交历程启示
2024年包河区一模
闭关锁国
新中国成立外交政策变化
2024年瑶海区一模
洋务运动
第12页共21页
新中国成立工业化发展
2024年经开区一模
洋务运动对铁路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后青藏铁路
归纳总结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的加剧救亡图存的探索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民族不独立人民没解放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
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材料二:中国现代史
新中国成立一五计划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综合国力的
增强民主法治建设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独立自主新型外交政策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启示认识:
1、民族独立是XXX的前提
2、综合国力是XXX的基础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XXX焕发生机
4、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23年安徽中考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近现代史对比考查
材料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
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等。从晚清到民国,中国政府一直是跪在
第13页共21页
地上办外交,受尽列强的欺凌。
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国人民百年来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
解放的夙愿,建立起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20世纪50年代,中国首倡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一一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2012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格局变化和中国发
展大势,深入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深化
和拓展中国外交布局。
——摘编自宫力主编《当代中国外交》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条约”的名称及性质。(4分)
⑵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建立后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成果。谈谈20世纪以来
中国外交历程给你的启示。(6分)
⑴名称:《辛丑条约》。(2分)性质:不平等的条约。(2分)
⑵成果:建立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外交布局。(3分,任答三点即可)启示:综合国力是外交
的基础;民族独立是独立自主外交的前提;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3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以小见大的考法
材料一宋朝政府十分重视海外贸易,在广州、泉州、杭州、明州等地设
外贸管理机构市舶司。中国与东南亚和阿拉伯等地区的20多个国家发展贸易往
来,开辟了“茶叶之路”“瓷器之路”以及丝绸和香料的“香丝之路”等海上商
道。南宋时期,日本僧人荣西两次来到中国,他不仅把禅宗输入日本,还将茶种
第14页共21页
带回日本,写有《吃茶养生记》,宣传茶的作用。
——摘编自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海外贸易的主要特征。(4分)
材料二茶从中国出发传播到日本,最终抵达全球各个角落。17n年,英国
东印度公司在广州建立贸易站,定期从广州装运茶叶,英国的茶叶消费激增,对
茶的狂热席卷全国。1729年,荷兰人在广州设立贸易站,每年茶叶贸易给荷兰东
印度公司带来了25万到50多万荷兰盾的净利润。茶叶贸易迅速膨胀,成为世界
贸易和全球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部分。
——摘编自[荷]乔治•范・德瑞姆《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
(2)根据材料二,分析茶叶贸易对世界的影响。(4分)
(3)请用一句话表述上述材料内容的主题线索。(2分)
(1)政府高度重视;贸易范围广泛;有多条海上商道;以茶叶、瓷器和丝绸等为主
要商品;兼具文化交流。(4分,任答四点即可)
⑵丰富了人们的消费品;有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密切了世界联系,推动世界市
场逐步形成;欧洲借此扩大在亚洲的殖民扩张。(4分,任答两点即可)
⑶示例:茶叶是人类文明交流的载体;商品交流推动全球化进程;小小茶叶,撬动
大大地球。(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024年包河区一模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鸦片战争前夕,广州是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战后的最初几年,广州仍然
是对外贸易的最大中心。但是,即使在这个时候,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已经
出现下降的趋势。进入50年代以后,贸易重心逐渐北移上海。广州这个曾经被
第15页共21页
西方商人幻想为“永远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的城市,不到10年的光阴便失
去了这一位置。
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步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中
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向也向全方位转变。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化建设所需大量物资
因西方一些国家的“经济封锁”很难获得,急需寻找扩大对外贸易的渠道。此外,
由于国内生产关系的变化,新兴国营进出口企业面临建立海外业务联系的新课题。
1957年4月,广州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广交会成功
创办,迅速成为中国出口创汇的主渠道,广州也再度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龙头。
——摘编自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孟红《追溯广交会二三事》等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
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最重要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概括我国首届广交会创办的背景。谈谈百年以来广州贸易地位
的发展历程给你的启示。(6分)
17.(1)【答案】(1)闭关锁国政策。(2分)影响: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
史的发展进程。(2分)
(2)背景:外交政策的调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国内生产关系的变化;国
家经济建设的需要。(4分)
启示:城市的兴衰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政策、经济基础是影响城市兴衰的重要
因素。(2分。任答一点即可)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庄绰《鸡肋篇》记载:“昔汴都数百万家,尽燃石炭,无一家燃薪
者”,可见煤炭已成为当时首都汴梁的主要家用燃料。汴梁虽不产煤,但黄河流
第16页共21页
域煤炭资源丰富,据时人的笔记显示,汴梁煤炭大多来从以北的相州、怀州等地,
通过河流水运和陆路交通运到汴梁地区。考古工作者曾在原属相州的鹤壁地区发
掘一座宋代矿井,井深46米,巷道长达500多米,井下还有完整的排水系统,
就其开采规模而言,丝毫不逊色于今天的中型煤矿。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汴梁城“尽燃石炭”的有利条件。(4分)
材料二煤炭的开采和使用不仅解决了生产生活中因森林资源有限产生的燃料
问题,而且“煤炭燃烧转化成的蒸汽动力成为适应工业发展的全新动力”,煤炭
产业的附加产品煤气为夜间照明提供了新的能源,企业主借助煤气灯延长了工人
劳动的时间,发明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扩大了生产车间的规模,增加了机器设
备和工人数量。英国人还通过管道将煤气输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点亮了夜间的
街道,英国人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消费主义和新型工业化开始渗透到英国人
的生活之中。
——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英国煤炭广泛运用的影响。(4分)
(3)请用一句话表述上述材料内容的主题线索。(2分)
18.(1)黄河流域煤炭资源丰富;发达的水陆交通;先进的挖煤技术等(任答两
点,4分)
(2)缓解了能源危机,推动了工业革命;促使蒸汽动力推广;扩大生产规模,
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的革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造成了环境破坏。
(任答两点即可,4分)
(3)改变世界的煤炭资源;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世界历史的进步(2分,
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第17页共21页
三、活动探究题
这一题大多是考查史论结合的能力,一定要明白什么史论结合,你的答案中一定
要有史实,如结合史实阐述党是如何实践群众路线的?答案中一定要出现史实:
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史实,一个史实后紧跟着影响。
其次史实的选取一定要符合题干的限定条件:如结合史实阐述新中国成立后党是
如何践行群众路线的。题干有时间限制,必须选择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实。
2024年经开区一模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和
而不同”、“协和外邦”等思想精华,坚持并践行以“人民至上”、“亲仁善邻”
等科学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观,并结合中国实际,探索出群众路线和外交的新
局面。
——摘编自陆卫明《论中国式现代化麝续发展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与价值意蕴》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中国共产党人在践行中国传统文化
中形成的“群众路线”和“外交”新局面。
答:(2)群众路线: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使农民翻了身,得
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通过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
公有制的转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
利益的宪法,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实行了改革
开放,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政策,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人民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并向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奋进。
新局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
第18页共21页
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
的外交活动。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
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
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中国还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
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
力。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
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
要的作用。
2024年包河区一模
19.阅读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项目履约担保期限与数据安全协议3篇
- 2025年度煤炭运输合同书(附带电子签章功能)
- 二零二五年度高效诉讼离婚协议撰写指南
- 2025消防应急救援物资采购及仓储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协议书范本:女方离婚后住房安置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门卫人员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校师资力量引进与合作培训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五金机械工具零部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单头高周波机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融资租赁服务协议书2篇
- 护理人文知识培训课件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课件
- 2025年春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7.2.3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
- 安徽省合肥市2025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新合同管理工作计划
-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阅读指导 学案(含练习题及答案)
- 风光储储能项目PCS舱、电池舱吊装方案
-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下册教材的解读
- 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单词表
- 产业链竞争关联度
- TTJSFB 002-2024 绿色融资租赁项目评价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