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01课外文言文(一)内容理解
(-)考纲要求
1.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概括文章的中心。
(二)考题分析:
一般会采用选择或填空的考查方式进行判断考查;也会要求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1.在中考中的地位: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写作意图一般在中考试卷的第13题,4分左右。
2.主要考查能力:对文言文的理解,并且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其写作意图、原因或理由等。
解析:(1)这种题型要充分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的含义,然后把握文章的内容。
(2)要审清题目,一些题目需要用原句回答(不能少答,不能多答)。
3.常考题型:
(1)注意“具体体现”类问题。
(2)原因类,''根本原因类”问题。
(3)”写作手法类”问题。
(4)具体情节的分析与概括题。
(5)道理启示类。
(三)答题技巧
答题步骤:
1.概览全文,整体把握。
(1)先抓住标题:一般讲,如果有标题的寓言故事,我们要特别注意标题对我们的启示作用。
(2)了解记叙的是什么事;弄清所记之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看看哪一部分比较特殊,就尽量抓住展开,通常来说,起因很重要,因为有因才有果,有时候过程也非常重要。
(3)简析所记之事涉及什么人,他们之间有没有主次之分,关系如何;
(4)查看记叙中作者有没有议论,议论什么;
(5)留心叙事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2.筛选文章的关键信息。
3.读懂作者的情感态度。
归纳中心可选择不同的切入口。如,重在叙述故事的,可从故事结局分析作者的价值取向;侧重写人物活动变
化的,可从分析人物行为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以讲述生活现象为主的,可从个别现象分析反思作者褒贬倾向。
寓言抓住故事中最夸张最不可能的部分,思考短文要借此讽刺什么;最后,逆向思考总结出要告诫人们的道理。
要能够把作者的观点态度与文章中人物的言论区分开来。
解题方法:
利用文章本身的语境、命题的题目、文章中的原话、注解及文章的主旨来解答相关试题,对症下药一一对于不
同的题目类型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方法一:逆推思维法,即用倒推法思考,从结果出发,并一步一步得出关键词。
方法二:这一过程称为正反思维法,即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
方法三:这一过程称为角色思维法,即从各个角色、各个角度来加以思考。(如《黔之驴》可以从老虎和驴子
的角色得出不同的结论。)
(四)易错点分析
1.一般是读懂文章,但缺乏概括能力,力不从心;
2.会因为理解能力的不够或偏差,分析不清楚文本情节的主要内容所反映的中心。
解决建议:所以我们首先积累一些启示类的概括语言,然后再通过文本分析来训练对于文本中心和内容的判断
的训练。
(五)拓展常见的道理启示
处事待人
1.给别人提意见,要讲究方法,使他人心服口服。或者:待人要宽厚,不要在小事上苛责于人。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1)爱听好话是人性的弱点,我们要严加防范。(2)奉承拍马是小人的伎俩,我们要时刻提防。
4.有时用善良和宽容来感化身边有错误的人,或许会更有效。
5.人和人之间交往不能仅仅为利,应该讲究信用。
6.要珍重眼前的真实的人与事,不要妄想得到不切实际的东西。(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从善如流;知错能
改,善莫大焉!)
7.不懂装懂,盲目模仿;要善于倾听他人的劝告,接受正确的建议;要清醒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8.人有宽容之心就会受到大家的尊敬。
9.背弃诺言没有好下场。或: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能欺骗他人,出尔反尔。
10.为人子女一定要孝敬父母赡养老人。
11.劝谏卫侯要任用苟变这样的人才,取其之长,弃其所短(切不因别人的短处掩盖其长处)
12.如果恶人当道,好的主张必定难以实行,贤人难受重用。(或如果环境险恶,人们也会裹足不前)
讽刺批判
1.讽刺那些一味教条,不知变通的人。
2.讽刺了缺乏远见的人,批评了一种目光短浅,看不见长远利益的人。
3.讽刺那些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4.通过讽刺XX的吝啬,告诫人们不要为钱财所累(或不要过于看重钱财)。
5.自私自利,聪明反被聪明误。
6.讽刺了因小失大的愚蠢行为(或:凡事要考虑后果,不能盲目行事;解决问题要注意方法,不能一概而论;
做事不能冲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解决问题要三思而后行,找到最佳方法)。
实践真知
1.做事要学会克制,懂得三思而行。(鲁莽从事要不得)。
2.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自然规律。过犹不及。
3.做任何事都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循序渐进。
4.做事要懂得随机应变,不要墨守成规。
5.观察事物要细心(或细小的错误也会影响真实性;深入生活,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等)。
6.生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确的认识能指导实践。
7.凡事不要人云亦云(东施效颦),盲目跟风,要有自己的主见;凡事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对的策略。
8.无论是人还是物都有长处和短处。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9.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见异思迁,要有恒心和耐心。
10.人生路上,要懂得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或:遇到困难或挫折,要学会换一种思维考虑问题。)
11.凭一己私利为人处世,最终受害的反倒是自己。
12.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要给自然界的动植物一片自由的天地。或家长、学校、社会注重孩子教育,则不能
束缚他们,要给予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
13.凡事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
例题
夏王使羿①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畲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
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事射之,又不中。夏王谓傅弥仁日:“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
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
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注释:①羿,即后羿,传说中的人物,擅长射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乃俞羿曰()(2)更射之,又不中()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
3.文中有一个地方预示了后羿难以射中,请摘录出来。
4.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其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娜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
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仔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
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
山②之阳,其占为有年③。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④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
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怀⑤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扶风、②岐山: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境内。③占:占卜。有年:指丰收。④乙卯:古代用干支纪日。
这里的乙卯、甲子、丁卯,分别为四月初二、十一、十四日。⑤怀(bian):高兴,快乐。
2.甲文作者是(朝代)的欧阳修,我们今年还学习了乙文作者的词《》(词牌名)。
3.解释下列的加点字。
(1)作亭者谁()(2)得之心而寓之酒()
4.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字的意思。
苧以雨名,志也。
5.【甲】【乙】两文都有对亭子的描述,【甲】文亭子命名的由来是“",【乙】文亭子命名的原因是“,
"。(用原文句子回答)
6.下列选项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由山至泉,由泉至亭,如镜头逐渐拉近,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甲文的核心句,说明“乐”是表象,“醉”是根本。
C.乙文中百姓们起先不担心下雨与否是因为一场春雨让人以为今年是丰收年。
D.乙文第二段写了官吏、商贾、农夫庆贺下雨时欣喜若狂的场景。
7.甲乙两文中触发作者的“乐”与“喜”的原因有一定的异同点,请尝试分析。
(二)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曹玮用兵
曹玮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②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③。
其下忧之,言于然目:“牛羊无用,徒縻④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⑤。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
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迎使人谓之日:“蕃军⑥远来必甚疲,我不
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⑦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
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倏谓其下目:“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由其复来,几行百
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⑧不能立,人气亦阑⑨。吾以此取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镇戎:地名,宋时边地重镇。知镇戎军日:主管镇戎军队的时候。②虏兵:敌军。③部伍:兵士的
队伍。④縻:束缚。⑤候:侦察。⑥蕃军:吐蕃军队,即上文“虏兵”。⑦少选:一会儿。⑧痹:麻痹。⑨阑:
残,尽。
1.解释加点字。(4分)
(1)徐谓其下徐()(2)甘匕其复来比()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3.请用原文中的动词填空,表现曹玮“一战大破虏师”过程。(3分)
()敌,()敌,()敌,(破)敌
4.请简述划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2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不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
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
之心而寓之酒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目酿泉,潺潺清澈,可鉴毛发。傍①岸有亭曰“渐入佳境”,
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淳熙中郡守张商卿等题名尚存。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亭久废,名人石刻颇伙
②,兵后焚炼为垩③尽。亭后四贤堂亦废。夫亭台废兴乃物理④之常,奚足博⑤?所可慨者,世间奇山川如琅琢者何限?
第⑥以处于偏州下邑,无名胜士若幼卿⑦者蹒敲®之,故潜伏而无闻焉尔。且幼卿固能使琅琢闻于一方,自非欧阳公
之文,安足以达于天下?或谓文辞无关于世,果定论耶?然公以道德师表一世,故人乐诵其文。不然,文虽工未必
能久传也。
(选自宋濂《游琅班山记》)
注:①[傍]靠近。②[伙]众多。③[垩]念(e),白色泥土。④[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⑤捐]念(丽),心不安
宁。⑥[第]只是,只。⑦[幼卿]指李幼卿,唐大历六年任滁州刺史。⑧[辅赧]念(心为),泛指礼服上所绣的华美
花纹。此处用作动词,意思是美化。
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醉翁之毒不在酒:()(2)可鉴毛发:()
5.【乙】文中“自非欧阳公之文”的“自”的意思是()
A.自然B.自己C.开始D.假如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依据【甲】【乙】两文,说说琅班山闻名天下的原因。
(四)(23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
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丙】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丁】
天圣七年,仲淹拜右司谏。岁大蝗旱,江、淮滋甚。仲淹请遣使循行未果乃复言之。曰:“宫掖①中半日不食,
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羊徙江、淮,所至开仓振之,奏蠲②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且条上救弊③
十事。
后,州大水,民田不得耕。仲淹疏五河,导太湖注之海,募人兴作。未就④,徙杭州,转运使奏留仲淹以毕其
役,序之。
——《宋史•范仲淹传》
【注】①宫掖:宫廷。②蠲:免除(租税、罚款等)。③救弊:纠正弊端。④未就:未完成。
2.【甲】诗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乙】【丙】两文的作者与另外六
位散文家合称为“”。
3.解释加点词。
(1)寻徙江、淮()(2)许之()
4.翻译画线句。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甲】【乙】【丙】的作者均遭受贬谪,但诗文中流露出的情思有所不同。从【甲】诗的颈联我们可以读出诗人的
;【乙】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丙】文寓情于景,抒发了作
者的感情。
6.请用“/”在句中标出两处停顿。(多标扣分)
仲淹请遣使循行未果乃复言之。
7.【丁】文中,面对“蝗旱之灾”,身为右司谏的范仲淹反复进言,希望朝廷安抚百姓,这正是《岳阳楼记》中“古
仁人之心”的具体表现之一:“”;面对大水,他“募人兴作”,通过
,(用自己的话回答)的办法治理大水,这体现了
他治国济民的才能。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4题(12分)
杨时宇中立,南剑①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河南程颜与弟颐②讲孔、
孟绝学③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④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颜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颜目送之日:
“吾道南矣⑤。”四年而颗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⑥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一旦见颐,颐便眠坐,时便亲丕去,颐既觉,则门外雪笫一尽矣。(节选自《宋史.杨时传》)
【注释】①南剑:今属福建省,在我国南方。②程颜与弟颐:程颜与他的弟弟程颐,二人并称“二程”,北宋著
名理学家。③绝学:失传了的学说。④翕然:一致。⑤吾道南矣:我的道学思想能向南传播了。⑥赴告:
报丧,把死讯通知有关系的人。
1.解释加点字:(4分)
(1)幼颖耳异()(2)河、洛之士翕然刎之师()
2.下列对文中画直线句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杨时)以老师应有的礼数在颍昌召见程颍,(师生)互相得以深谈,很是快乐。
B.(杨时)以学生拜见老师的礼仪在颍昌谒见程颍,(师生)互相得以深谈,很是快乐。
C.(杨时)以学生拜见老师的礼仪在颍昌谒见程颖,(师生)互相投合,很是快乐。
D.(杨时)以老师应有的礼数在颍昌召见程颖,(师生)互相投合,很是快乐。
3.请推断文中程颖说“吾道南矣”的原因:©;②o③O
(3分)
4.文中画浪线部分的内容,后来演变为一个成语:。根据文意,应该是用来比喻
(2分)
(六)(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花连布®,性质直,与人交,有肝胆。少时读书,曾习《左传》,故于战法精妙。值铜仁红苗杀官吏反,福康安
以总督进剿,檄公随营。素稔②公勇,令首先解永绥围。公率百余骑长驱直入,破毁苗塞数十,苗人皆乌合众,未
见大敌,大惊目:“天人神兵至耶?何勇健乃尔?”因远相奔溃,永绥之围立解。时公著豹皮战裙,故苗人呼为花
老虎云。福大军至,令公结一营当大营前御贼,悉以剿事委之。福日置酒宴会,或杂以歌舞。公则昼夜巡徼③,饥
不及食,倦不及寝。
【注释】①花连布,清代将领。额尔德特氏,蒙古镶黄旗人。②稔:熟悉。③巡徼:巡行视察。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故于战法精妙()(2)素稔公勇()
6.画线句“令公结一营当大营前御贼,悉以剿事委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福康安)命令花连布结成一支军队在大营前抵御敌人,把讨伐之事全委托给花连布。
B.(花连布)命令部下结成一支军队在大营前抵御敌人,至于讨伐之事就详细地委派给花连布。
C.(福康安)命令花连布结成一支军队在大营前抵御敌人,把讨伐之事详细地委派给花连布。
D.(花连布)命令部下结成一支军队在大营前抵御敌人,至于讨伐之事就全委托给花连布。
7.文章描写了花连布御敌的过程,在“值铜仁红苗杀官吏反”时,福康安对他委以重任的表现是“”;文
章写苗人“未见大敌”即“大惊”的作用是。
8.以下不能体现花连布“战法精妙”的一项是()
A.公率百余骑长驱直入,破毁苗塞数十B.永绥之围立解
C.悉以剿事委之D,公则昼夜巡徼,饥不及食,倦不及寝
(七)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12分)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①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②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
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同中,以示飞。
飞引弓一发,破其售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②强:擅长于。③管(kud):箭的尾部。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⑴尤好《左氏春秋》好()⑵飞引弓一发引()
2.下列对“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同大吃一惊,把自己所喜爱的好弓送给了岳飞。
B.周同大吃一惊,所以非常喜爱岳飞把好弓送给他。
C.周同非常吃惊,把自己所喜爱的好弓箭送给岳飞。
D.周同非常吃惊,于是喜爱他并把自己的好弓给他。
3.岳飞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名将的原因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八)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各题。
【甲】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
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丙】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①,喟然叹目:“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
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整,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
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注释]①鄙:指邻国。
(1)【甲】诗是作者感怀时代的之战而作。
(2)【乙】文作者是战国时期学派的代表人物。
(3)解释【丙】文中加点的词。
①内外不闻吾过②卒得反国
(4)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画线句。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对【丙】文画线句翻译最恰当一项是()
A.我的君王终于胜利B.我们的君王圣明通达
C.我的君王神通广大D.我们的君王聪明异常
(6)宋昭公分析自己“出亡”的原因是“”,宋国此时的状况可用【乙】文中的句子“”来形容。
(7)联系【乙】【丙】两文,简要分析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
(九)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
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
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时范仲淹领浙西①,发栗及募民存饷②,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仲淹乃纵民
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守,谕之日:“今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
于是诸寺工作并兴,又新敖仓③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劾奏杭州不恤荒政,游宴兴作,伤财劳民。公乃条奏:“所以如此,正欲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使工技
佣力之人,皆得仰食④于公私,不”转徒沟壑耳。”是岁唯杭饥而不害。
【注】①领浙西:兼任杭州太守,管理浙西一带。②存饷:存,慰问。饷,馈赠物品。③敖仓:粮仓。④仰食:依
靠他人吃饭。
2.【甲】【乙】两文都与范仲淹有关,他是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世称。
3.解释句中加点词。
(1)以寻贫者()(2)不致转徙沟壑耳()
4.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
B.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累计工时一千多个。
C.让诸佛寺也帮着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累计工时一千多个。
D.让诸佛寺也帮着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
5.【甲】文中最能表现作者爱国爱民情怀的句子是;【乙】文中最能表明范仲淹不荒政的一句话是
6.【甲】文作者写作目是:(1);(2)抒发自己__________________的远大抱负。【乙】文的
写作目的是«
7.【乙】文中最能体现范仲淹“忧其民”的词语是,【甲】文中最能反映治国理政者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的
词语是o
(十)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12分)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①壤②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③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
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④。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日:'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⑤,臣之质⑥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选自《庄子》)
【注释】①垩(垩):石灰(一说白色的土)。②馒:玷污。③斫:砍,削。④不失容:神色不变。⑤虽然:即使
如此。⑥质:对手。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顾谓从者曰②便匠石斫之
(2)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你曾经替我砍掉鼻尖上的石灰。B.你试着按照我的要求再砍一次。
C.你曾经因为我试着砍了一次。D.你试着替我砍掉鼻尖上的石灰。
(3)庄子借石匠曾运斤成风,去除鼻尖灰尘的故事,感慨自从惠子死后,他(用自己的话回答),表达
了庄子之情。
(十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O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目:“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
有遗男,始部,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
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丙】
列子学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对日:“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
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2.【乙】【丙】都选自《列子》。列子,原名,是战国时家学派代表人物。
3.解释下列加点字。
(1)长风破浪会有时()(2)汝之不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丙】文中的句子。
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5.【甲】文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是借用和(人名)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
_______________想法。
6.【乙】文中众人对愚公移山表现出不同态度,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家中三个身强力壮的成年男子前往参与。
B.京城氏遗男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支持移山。
C.妻子提出批驳,认为无法移动太行、王屋。
D.智叟嘲笑、制止,认为愚公无法处理土石。
7.经历了困难险阻,【甲】文中作者对理想的态度是;【乙】文“愚公移山”这个成语的寓意是;【丙】
文中关尹子提出“守而勿失”,要“守”的是“”。
作业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
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
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醉翁亭记(节选)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
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丙】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咒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目:“有。人不得,则非其上②矣。不得而非其上
者,非也;为民上③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②非其上:非难他们的君王(认为他们的君王不对)。③为民上:作为人
民的统治者(君王)。
2.甲文作者(人名)和乙文作者(人名)都是(朝代)人。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4.解释丙文中加点字的意思。人不得()
5.以下对丙文画线句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天下(归顺)而快乐,因为天下(不顺)而忧愁,这样不是王者,从来也不是。
B.把天下人的快乐当快乐,把天下人的忧愁当忧愁,这样还不能称王的,是没有过的。
C.因为天下(归顺)而快乐,因为天下(不顺)而忧愁,这样还不能称王,从来没有。
D.把天下人的快乐当快乐,把天下人的忧愁当忧愁,但是这样成为王者,是没有过的。
6.以下对甲乙丙三文的理解和分析,最不正确的一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术会议的民主投票
- 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聘用合同
- 珠宝店营业员招聘合同模板
- 物料供应链协同管理:提升效率
- 体育集团子公司管理准则
- 公司内审招标模板物流行业
- 企业环境保护与环保技术引进
- 商业建筑桥梁施工合同
- 商业超市场地租赁合同
- 水利行业知识产权合同协议书
- 产品包装规范管理制度
- 2024年海南省中考物理试题卷(含答案)
- 2024统编新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第07讲 物态变化(原卷版)-2024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编选
- 高危儿规范化健康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 2024至2030年中国连续热镀铝硅合金钢板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05G335单层工业厂房钢筋混凝土柱
-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第二辑】专题07 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 DL∕T 899-2012 架空线路杆塔结构荷载试验
- 2024年深圳公司试用期员工劳动合同范文(二篇)
- QBT 102T-2023 甜菜糖厂设计规范 (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