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6讲评价运用材料观点
目录
01考情分析•备考策略.........................................................................1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2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5
04真题感悟•命题洞见.........................................................................7
【考点考情分析】
考向1:运用
本讲内容重点考查的是学生
文本观点解读题2022简答题:新高考I卷
准确理解文章观点并迁移运
干现象
用的能力,审题难度较大。
评价运用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要注意
材料观点考向2:用文2024简答题:2024新高考II卷
观察文本材料与实际生活的
本观点解决题2021简答题:2021新高考I卷
联系,同时注意对文内文外
干问题
2021简答题:2021新高考II卷观点进行比较。
【备考策略】
1.立足文本内容,强化筛选比对
近年来,该题型几经变化,具体题型逐渐丰富。但是,无如何变化,“请结合材料”这一答题基本要
求都不会改变。换言之,现有的题目考查虽说带有高阶思维的特点,但仍停留在对文本材料信息的筛选、
比对上;一些复杂题日虽为考查考生的迁移运用能力,但仍无法摆脱用文本材料获取信息来分析、评价这一
基本能力,其本质仍是文本材料信息的理解、筛选、加工与整合。因此,准确、全面地归纳概括材料的信
息要点是其最基础的能力与工作。
2.建立内外联系,明确文本思想
建立文本内思想或观点,与文本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重要关键。只有内外相结合,评析
方向才不会脱离文本内的思想。
3.强化教考衔接,提升解题能力
信息类文本教考衔接题,本质上是属于迁移运用题。要用信息类文本中的思想观点及方法,去分析文
本外的事物或现象,必须先梳理信息文本的思想内容,明确其信息文本重要的观点。这是解题的重中之重。
总之,评价运用材料类试题是在对文本材料信息的筛选、比对基础上带有高阶思维特点的综合性试题,
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既要熟悉课文中的相关知识,又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强化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
【备考策略思维导图】
立足文本材料信息的理解、筛选、加工与整合
(-)立足文本内容,强化筛选比对
〈结合文本,明确高阶思维的内在特点.
建立文本内思想或观点,与文本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建立内外联系,明确文本思想
评价运用材料观点内外相结合,评析方向不脱离文本内的思想.
梳理信息文本的思想内容
(三)强化教考衔接,提升解题能力
明确其信息文本重要的观点
匐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知识导图整体框架】
(2022新高考I.T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
考法一:运用文本观点解读题干现象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主要考法
对应课本联系J/选择性必修上册《别了,”不列♦尼亚(新闻)
选择性必修中册《改造我们的学习》(政论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自然选择的证昭》(科学论文)
【主要考法归纳】
评价运用材料观点部分主要有两个细化设题角度。两个细化考向都着重关注于运用文本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这需要我们能够吃透文本观点,合理进行迁移运用。
考向1:运用文(2022新高考I,T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
本观点解读题简答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
评价运用干现象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材料观点
考向2:运用文(2021新高考I,T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
本观点解决题简答题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
干问题此的理解。
【材料之间关系】
新高考信息性文本阅读题选用的材料,往往是围绕同一话题而呈现出来的多则材料。这些材料虽话题相同,
但侧重点、角度各异。比较材料异同就是要扣住这"同"中之“异”,从而把握材料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各
则材料之间的关系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
即每则村料内容上各有侧重,围绕同一个话题或对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
面展开,材料之间互相补充,让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中心话题或陈述对象。例
如:2020年新高考I卷信息性文本阅读的两则材料都谈及“历史地理学”,
互补关系
但材料一侧重陈述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材料二侧重陈述历史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两则材料的内容互相补充,让读者阅读后能了解“历史地
理学”的发展基础、前景、研究对象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则材料为宏观策略或理论,其他的材料为微观实例。宏观策略或理论统领
微观实例,微观实例则印证宏观策略或理论。如2022年新高考1卷信息性
文本阅读的材料:材料一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
统领关系料二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两则材料围绕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主题进行组合。但材料一采用宏观视角,
侧重理论指导彰显价值引领;材料二采用微观视角,侧重事实分析。材料一的
观点统摄并涵盖了材料二,材料二的实例印证了材料一的理论、观点。
即每则材料呈现的内容之间是层层深入的关系,引导读者深人思考。例
如:2019年山东模考围绕科幻小说选材,第一则材料是对刘慈欣的科幻作品
递进关系的评论,第二则材料是关于科幻小说是否缺少文学性的讨论,第三则材料是对
科幻文学风格的评论。三则材料讨论的都是科幻作品的文学性问题但思维
朝向纵深发展,让人们对科幻作品文学性的认识不断深人。
【对应课本联系】
教考衔接要求我们熟悉课文中的相关知识。通过梳理文本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提升评价运用材
料观点的能力。
《别了,”不列颠尼亚”》新闻
选择性必修上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新闻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一
2020新闻
中国抗疫记》
《改造我们的学习》政论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政论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政论文
《修辞立其诚》文艺评论
选择性必修下册《自然选择的证明》科学论文
《宇宙的边疆》科普文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新闻评论
必修上册
《反对党八股(节选)》政论文
《拿来主义》政论文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科学论文
必修下册《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科普文
《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术论文
《说“木叶”》学术论文
㈤3
者亘窕破•考法掇究
【教考衔接举例分析】
教考衔接内容:《说”木叶”》
赏析杜甫的《登高》,联系课文解说的“落木”这一意象的含义,思考作者使用这一意象旨在表达什么样
的意境和思想情感。
答案启示:1.理解语句,要考虑语句采用的手法。2.要概括语句内容。3.要联系时代背景
【答案】①“落木”不是从天而降的木头,而是比“木叶”更加干燥的、干枯的树叶,杜甫用这一意象渲
染的是“秋风扫落叶”及“干燥的枯叶”即将落完的意境(无边落木萧萧下);②使用落木进一步渲染秋天的
气氛:使秋意甚浓甚浓,无边的枯叶纷纷落下,一片萧杀凄凉的景象,为下文人生之秋、忧国伤时的情感表
达铺垫张本。
【文体贯通举例分析】
文体贯通内容:2023新课标工卷古代诗歌阅读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
湖上晚归
宋•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赤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菜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答案】①诗歌首联“卧枕船舷归思清”透露出愉悦闲适之心境!全诗景物都笼罩上诗人的主观色彩。(亮明
观点)②诗歌第二句写小船仿佛在仙境穿行,诗人心情愉快,因而眼中所见景色也格外美丽。③诗歌颔联写
夕阳晚照中小桥流水、山寺云峰悠然宁静的状态,恰是诗人内心宁静闲适的投射。④诗歌颈联描写归飞的
小鸟和水中的红莲,“如见避、似相迎”,运用拟人手法写鸟儿避人飞走,荷花热情欢迎,描写细腻,同样
传达出诗人回家之时愉悦闲适的心情。(结合观点具体分析)
【考点解读】
本考点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文本内的观点去分析,评价文本外的社会现象或观点、言论,注重考查考生在新情境
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能用文本中
提供的事实、观点、程序,策略和方法解决学习和生活实际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要求。解答这类题目,要吃
透文本观点,合理进行迁移运用。
【考点突破】
首先分析出题目中的情境是什么,它的字面意思是什么。然后明确题干的核心任务指
第一步:任务定向
向,也就是明确题目“向点”,从而确定答题的方向。
题目从材料中来,答题到材料中去。在明确题目任务指向的基础上,带着任务检索文
第二步:信息定位本信息,提炼与情境材料相关的主要观点,然后从中找出可以用来分析、阐释题干情
境材料的内容。
根据上一步所找出的情境材料和文本的契合点,将它们一一对应,确定大致的答题思
第三步:思路定准
路或语言表述方式。
【考法探究】
例:(2021新高考I,T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
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答案】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中都含有动
作;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③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
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
【解题思路】
第一步,任务定向。分析情境材料,明确核心的任务指向。
本题情境材料是嵇康的诗与顾恺之的评论,首先要理解情境材料的意思:嵇康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描述的
是两个动作,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是针对把诗句内容转化为画而言的。然后明确任务指向“请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任务中“对此的理解”的“此”指的是“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诗句)和“手挥五弦易,
目送归鸿难''(说画)两句话,题目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运用文本中的观点来阐释这两句话的内容。
第二步,信息定位。检索文本关键信息,找出情境材料和文本的契合点。
显然,情境材料与文本的中心话题“诗画异质”有关。因此这一步应先从材料中找出关于莱辛“诗画异质”的主
要观点,然后再分析情境材料和文本观点的契合点。嵇康的诗句“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中“目送”是一个持续性
的动作,“手挥”可以是一刹那的动作,也可以是一串连续性的动作,这体现了莱辛“诗画异质”观中诗歌宜于叙
述动作的观点。
莱辛认为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手挥”可以是一刹那
的动作,所以画“手挥五弦易”。“目送”是一个连续性的动作,包含了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画“目送
归鸿难”。
第三步,思路定准。确定答题思路,组织答案,分条规范书写。
明确“答法”:①引用文中观点;②结合观点,对这两句话进行解读。
⑷4
真题感悟•命题洞贝
【高考真题分析】
评价运用材料观点考点主要包括三个考向,分别是运用文本观点解读题干现象和运用文本观点解读题干问
题。此类试题是信息筛选整合的进阶版,需要用到高阶思维,相对来说试题难度较大,不易得分。通过刚
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试题的常见考法和评价运用材料观点的必备知识。接下来,我们精选2021、
2022年相应真题,希望同学们从真题中熟悉考法,掌握考题规律,真正提升做题效率和应试能力。
【高考真题示例】
(2021新高考I,T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两
句诗都含有动作;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③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
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两句,通过诗歌文字可以让人想象到诗人目送鸿雁飞去,双手拂动琴弦的画面。
而呈现在画面上,由于“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
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所以画“手挥五弦易”,因为琴不移动,
手指也可以抓住某一刹那的动态进行描绘;而“目送归鸿”则是一个连续性的动作,画家只能画出诗人遥
望高飞的鸿雁的姿态,却无法画出“目送归鸿”的连续画面,故说画“目送归鸿难”,符合材料一“画只
宜于描写静物”“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和
材料二“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的观点。
(2021新高考II,T5)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
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答案】(1)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的行为不仅违反了网络行为规范,更触犯了
法律强制性的禁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2)这样的青年不懂得“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缺乏必要的
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导致网络行为失范;(3)他们违反了“五不”原则中的''不伤害",属于无意作恶,
侵犯了他人的安全和利益;(4)他们应当学习网络基准意识中“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
“契约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合格、文明的青年网民。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
谈对某种现象的看法,首先要明确这种现象的性质,亮明自己的观点。如针对为炫技故意植入病毒的行为,
明确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网络行为规范,更触犯了法律强制性的禁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接着可以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依据原文“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
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
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
代的健康成长”,可以分析出这样的青年不懂得“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缺乏必要的文明的网络行为观,
导致网络行为失范;然后可以分析他们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些网络规范。依据原文“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
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
和利益等”,可见他们违反了“五不”原则中的“不伤害”,属于无意作恶,侵犯了他人的安全和利益;
最后分析应当如何教育规范这样的青年的网络行为。依据网络基准意识中的“等效意识”,“当线上虚拟
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
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这些青年应当明确线上线下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
效的实际影响;依据“反身意识”,“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转换视角去设想当自己是
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他们应当学会换位思考,从而约束自己伤害他人的行为;
依据“价值意识”,“意识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技术使用的道德效应”,他们
应当明白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负面价值;依据“契约意识”,“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权利
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些青年应当通过契约意识明白自己需要承担的义务。
(2022新高考I,T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
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答案】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在关
注自身的同时还要关注他人,体现了理性思辨换位思考的古代哲学大智慧。②“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
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体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③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
阐发,使民族性更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体现了特殊到普
遍的发展规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材料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首先要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内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说自己不喜欢
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这两句话体现了换位思考的古代哲学大智慧。然后结合材料一分析“成为国际社
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的意义。这两句话之所以能成为国际社会处理人际关系和
国际关系的装进准则,是因为这两句话中蕴含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就是说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
参照物来对待他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
人,平等待人的体现,我们除了要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
结合材料一第一段“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
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可知,《论语》中的这些内容体现了中国人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且能与
时俱进、推陈出新,所以在今天依然有它的价值。结合材料一第二段“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
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
世界的发展要求……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
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可知,《论语》中的法则推
行到国际社会,这是用中国的实践经验来解决国际的问题,体现了特殊到普遍的发展规律。
【高考真题实践】
(2024新高考U,T5)“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这在中国航天人身上是如何体现的?请根据材料简要分
析。
【参考答案】①从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到中国航天人通过“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任务持续深入地探索月
球,以及对月背的研究,都展现了全人类在探月领域的不断探索和进步,这体现了“科学无国界”的探索精神。
②他们在国际会议上分享探月任务的进展,邀请国际社会合作,体现了开放和合作的“无国界”态度。
③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科学探索,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智慧和勇气,体现了科学
家有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爱国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对这句话,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理解。
首先,“科学无国界”强调的是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服务,展现的是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洛阳防滑耐磨地坪施工方案
- 路基注浆施工方案
- 输卤管道施工方案
- 软膜吊顶施工方案
- 聚氨酯喷涂发泡施工方案
- 中国热轧毛管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碳化稻壳钢包覆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噪声治理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金钢石刀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经济增长趋势分析报告
- 常用静脉药物溶媒的选择
- 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武汉科技大学
- 2024年预制混凝土制品购销协议3篇
- 2024-2030年中国高端私人会所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经营管理分析报告
- GA/T 1003-2024银行自助服务亭技术规范
- 《消防设备操作使用》培训
- 新交际英语(2024)一年级上册Unit 1~6全册教案
- 2024年度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与孵化合同
- 2024年电动汽车充电消费者研究报告-2024-11-新能源
- 湖北省黄冈高级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徐汇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