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十二章-利他与侵犯_第1页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十二章-利他与侵犯_第2页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十二章-利他与侵犯_第3页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十二章-利他与侵犯_第4页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十二章-利他与侵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利他与侵犯利他与侵犯利他与侵犯爱德华·威尔逊在其《论人性》一书中,将攻击性、利他行为、性本能和宗教行为视为人类行为基本范畴的四个方面。作为一名生物遗传决定论者,威尔逊认为攻击行为是人类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而形成的一种本能,利他行为也是通过基因的进化和发展而来的,其强度和频率随着亲属关系的疏远而急剧下降。爱德华·威尔逊第一节利他行为

利他是个体出于自愿而不计较外部利益地帮助他人的行为。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人们在一般社会交往中的利他行为;人们在紧急事件中的利他行为,即旁观者介入行为。利他行为的特征:第一,以帮助他人为目标;第二,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例如荣誉或奖品;第三,自愿的;第四,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第一节利他行为

巴特森(C.D.Batson)认为,利他行为应该是指那些不图日后回报的助人行为。当一个人看到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既有可能产生专注于自我的内心焦虑,也有可能产生专注于他人的同情情绪,因此,可能产生两种相对应的利他行为取向:自我利他主义:是为了减轻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采取助人行为,这种情况的动机是为自我服务的,助人者通过助人行为来减少自己的痛苦,使自己感到有力量,或者体会到一种自我价值纯利他主义:另一种是受外部动机的驱使,因为看到有人处于困境而产生移情,从而做出助人行为以减轻他人的痛苦,其目的是让他人感到幸福第一节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的研究类型:(1)人们在看到陌生人陷于困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助人行为;(2)人们制止或干预犯罪的行为,这种行为一方面能够帮助受害人,另一方面能使罪犯无法得逞或遭到惩罚;(3)个人约束自己不做出越轨的行为,这种行为通过克己的方式取得利他的效果;(4)偿还行为,其目的是回报他人的恩惠或补偿自己曾经使别人蒙受的损失。第一节利他行为

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研究第一节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的消极后果当利他行为对利他者有利时:一旦利他行为对利他者有好处,就会被认定为利他者有所企图的行为,进而带来消极后果。当利他行为对受助者有伤害时:有时候利他行为对受助者来说可能是得不偿失的,受助者就会因此而消极地看待利他者。第一节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的唤起事件紧急程度求助者的需要利他行为的得与失求助者的特点求助者需要帮助的程度(女性VS男性,小孩VS大人)求助者对自己所处的困境应当承担的责任亲近和熟悉的人第一节利他行为

是否注意到事件?是否将其看作紧急事件是否承担责任提供帮助不帮助不帮助不帮助没有没有没有是是是旁观者介入决策过程(Darley&Latané,1968)第一节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人格因素利他者的性别差异利他者心境的作用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自然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社会文化对利他行为的规范第二节侵犯行为侵犯行为:指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的、有动机的、伤害他人的行为。侵犯行为的判断:一是个体的外在行为表现;二是其行为是否违反社会主流规范;三是个体的内在动机或意图如何。第二节侵犯行为如何判断行为者是否具有侵犯动机?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任何行为都发生在一定的社会情境或环境之中,环境的特点可以向我们提供获悉行为者动机和意图的线索。行为者的社会角色。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行为者的身份特性。经济地位、性别、种族背景、教育程度及职业地位等,也可以提供判断行为者动机的线索。第二节侵犯行为侵犯行为的类别:根据侵犯行为的方式:言语侵犯:使用语言、表情对别人进行侵犯,诸如讽刺、诽谤、谩骂等动作侵犯:使用身体的特殊部位(例如手、脚)以及利用武器对他人进行侵犯。根据侵犯者的动机:报复性侵犯:指侵犯者只是想让受害者遭遇不幸,目的在于复仇和教训对方工具性侵犯:指侵犯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只是把侵犯行为作为达到目标的一种手段根据涵盖范围:狭义侵犯:是指有意违反社会主流规范的伤害行为;广义侵犯:指涵盖了全部有动机的伤害行为,而不论其是否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第二节侵犯行为侵犯行为的类别:根据侵犯行为是否违背社会主流规范反社会的侵犯行为:是指诸如人身攻击、凶杀、打群架等故意伤害他人的犯罪活动,这样的行为显然违背社会主流规范的,反社会的。亲社会的侵犯行为:是指不但不违背社会主流规范,还可以为维护社会秩序而服务,例如为了治安而执行除恶的任务、公检法人员抓小偷、调查贪污、惩罚罪犯都属于这类情况被认可的侵犯行为:是指既不违背社会主流规范,但也不是为社会规范服务所必需的,是经过长时间而形成的社会习惯,比如父母使用体罚方式教育不听话的孩子等,是介于反社会的侵犯行为和亲社会的侵犯行为之间的一种行为。第二节侵犯行为侵犯行为是不是本能?达尔文弗洛伊德洛伦兹第二节侵犯行为侵犯行为是不是本能?班杜拉以社会学习理论解释侵犯行为第二节侵犯行为有关侵犯行为的生物学解释动物行为学灵长类动物组织的研究发现,社会能力的发展取决于恰当地运用侵犯行为的能力。要获得社会能力,一方面要学会在特定的条件下控制侵犯冲动,另一方面要学会在某些挑战面前恰当地使用侵犯方式来解决问题。生物进化学对人类侵犯的研究,强调人类行为进化和发展过程。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侵犯行为具有适应性意义,是获取资源、反击侵犯、赢得交配机会的重要策略手段。第二节侵犯行为有关侵犯行为的生物学解释行为遗传学孪生子研究染色体差异研究被收养者与亲生父母的比较研究激素等生理证据雄性激素荷尔蒙浓度低静息心率第二节侵犯行为挫折-侵犯理论挫折:是指当个体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努力时遭受干扰或破坏,致使其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情绪状态。把侵犯与挫折联系起来的原因一方面受到弗洛伊德把挫折与精神病相联系的启示另一方面赫尔的学习理论可以解释侵犯行为的行为过程,即源于后天的学习。多拉德提出,人的侵犯行为乃是因为个体遭受挫折而引起的,这便是所谓的挫折-侵犯理论。这项理论的主要论点认为,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必然会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可以看出,在多拉德等人刚提出挫折-侵犯理论时,他们认为挫折与侵犯之间是一种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第二节侵犯行为挫折-侵犯理论研究心理学家巴克尔(R.Barker)曾经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把一群孩子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然后把他们都领到实验室的窗外,孩子们通过窗户可以看到里面放满了诱人的玩具。从一开始,只允许对照组的孩子进去玩,而对于实验组的孩子,只允许他们在一旁观看,而不让他们进去玩,直到过了一会儿,才让他们进去玩这些玩具。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孩子们比对照组的孩子们表现出更多的侵犯行为。巴克尔认为,这是由于实验组的孩子们在开始的时候受到挫折的缘故。第二节侵犯行为挫折-侵犯理论研究挫折与侵犯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挫折只是让个体进入侵犯行为的准备状态。爱德华多(Eduardo)等人通过让实验助手A嘲笑被试测试表现的方式诱发被试的挫折感受,之后,让被试决定实验助手B在完成一项测验时手浸入冷水中的时间长度。结果发现,被实验助手A嘲笑并引发挫折感的被试,在实验助手B做出轻微的挑衅时,会让B的手在冷水中浸泡更长的时间;而未被A嘲笑过的被试,则不会对挑衅自己的实验助手B做出惩罚决定(将手浸入冷水中)。第二节侵犯行为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N.米勒在《挫折-侵犯假说》(1941)一书中,修正并扩充了挫折-侵犯理论的内容。挫折作为一种刺激,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不同反应,侵犯反应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而已。挫折的存在,不一定导致侵犯行为;但是,侵犯行为肯定是挫折的一种结果。实际上,米勒保留了挫折-侵犯理论的前半部分观点,修正了其后半部分观点,他把挫折与侵犯之间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修正为一对多的关系。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可以唤醒愤怒状态,但并不一定导致个体发生实际的侵犯行为。侵犯行为最终是否会发生,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是否给他提供一定的侵犯线索。如果个体所处的环境并没有提供这样的线索,那么个体未必会表现出侵犯行为。也就是说,外在环境的侵犯线索是使内在侵犯冲动形成实际表现的必要条件,挫折可以催化侵犯行为,侵犯行为的反应强度取决于其唤起程度。第二节侵犯行为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C.安德森(C.Anderson)等人综合各种侵犯的理论提出了一个解释一般情绪攻击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包含四个要点:输入变量、当前的内部状态、评估过程和评估过程后的行为结果。输入变量包括人格变量(如怯懦、精神质、蛮不讲理的态度)和情境变量(如拥挤、高温);当前的内部状态包括认知、情绪和唤起;评估过程包括自动评估和控制的再评估;评估过程后的行为结果是由评估输入变量、评估过程以及激活怎样的行为脚本而产生的。如果个体学到的是好的认知脚本,就可能不会产生攻击行为。而一个攻击性强的人头脑里可能有许多容易产生攻击行为的脚本,只要有一点点刺激就会激起攻击行为。该模型表明人类的侵犯行为可能是一种动力循环过程。第二节侵犯行为社会学习理论的解释社会学习论者认为,挫折或愤怒情绪的唤起是侵犯倾向加强的条件,但并非是必要条件。对于已经学到采用侵犯态度和侵犯行为以对付令人不快处境的人来说,挫折就会引发侵犯行为。班杜拉强调,在观察学习中,抽象认知能力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一个人耳闻目睹一种行为时,他会把观察到的知觉经验包括行为者的反应序列、行为后果及该行为发生时的环境状况等以一种抽象的符号形态储存在记忆系统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若有类似的刺激出现,他会将储存于记忆系统中的感觉经验取回而付诸行动。第二节侵犯行为社会学习理论的解释班杜拉认为,个体从观察他人的侵犯行为到表现自己的侵犯行为需要三个必要条件:第一,有榜样表现侵犯行为,如一个人在观察者面前攻击、辱骂、殴打别人或表现出其他有意伤害他人的言行。第二,榜样的侵犯行为被断定为“合理”的,如观察者看到榜样的侵犯行为得到赞扬和支持或观察者自己认为榜样的行为是合情合理的。第三,观察者在榜样表现侵犯行为的时候必须在场,即观察者处在与榜样表现侵犯行为相同的情境中。三个充分的条件:观察者有足够的动机去注意榜样表现的侵犯行为及当时的情境状况。榜样的反应即所作所为和所有的相关刺激必须贮存于观察者的记忆系统中。观察者有能力做出所观察的行为序列中的有关反应。第二节侵犯行为社会学习理论的解释三种效果:第一,经过个体认知系统的整理过程,将相关刺激线索联结起来,使观察者习得了新的反应。第二,由于榜样的行为得到奖赏或处罚,观察者体尝到了替代的酬赏(reward)或处罚(punish),从而修正了观察者习得的行为表现。第三,榜样的行为助长了观察者表现已经习得的行为,也就是说,榜样的行为提示了观察者可以做些什么。第二节侵犯行为侵犯与大众传播

在怎样的情况下电视中的暴力节目会产生影响人们行为的作用呢?

(1)观众所看到的某一主题内容在电视节目中频繁出现而且相当一致;(2)观众经常地、有规律地收看该主题内容的节目;(3)观众知觉并学习到该主题内容所表现的行为,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应付和解决一些问题;(4)观众对于主题内容所表现出的思想必须有某种程度的接受。第二节侵犯行为侵犯与大众传播电子游戏与侵犯行为安德森等认为,暴力电子游戏是侵犯行为的前因变量,即过多的接触会增加个体的侵犯行为,并用一般侵犯模型进行解释,因此主张未成年个体要减少接触暴力电子游戏。弗格森等人则认为暴力电子游戏不是侵犯行为的前因变量,并且运用催化剂模型来解释这一结果,认为接触暴力电子游戏只是其他因素(例如,攻击人格、家庭暴力等)引起攻击行为的催化剂。第二节侵犯行为侵犯与大众传播安德森等人认为,之所以暴力电子游戏更容易诱导侵犯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个体对暴力角色认同并进行了角色扮演的过程;个体在游戏中进行了暴力活动的演练而不是仅仅观看;个体参与了暴力活动的全过程;个体参与持续武装暴力活动并进行威胁恐吓在游戏里中,个体会不断重复暴力活动;在游戏中,个体通过有效的暴力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