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冲刺】 点过关训练:常见的碱_第1页
【期末冲刺】 点过关训练:常见的碱_第2页
【期末冲刺】 点过关训练:常见的碱_第3页
【期末冲刺】 点过关训练:常见的碱_第4页
【期末冲刺】 点过关训练:常见的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的碱总题数答对题数正确率TOP榜271.下列关于Ca(OH)2的说法,错误的是(

)A.微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B.能与酸反应,可用于降低土壤的酸性

C.可与CuSO4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波尔多液,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其澄清溶液可用来检验CO2,与CO2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2.某同学在化学晚会上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四个字,然后再喷上另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色的“化学魔术”四个字。该同学所用的两种无色液体可能是()A.溶液、酚酞溶液 B.白醋、酚酞溶液C.紫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D.“雪碧”饮料、酚酞溶液3.如图“五环旗”的上面3个环代表一种液体,下面2个环各代表一种酸碱指示剂,两环相交部分表示指示剂跟有关液体混合后显示的颜色,如图表示相交部分显示的颜色,其中显示颜色不正确的是()A.红色 B.蓝色 C.红色 D.蓝色4.下列是探究碱性质的实验,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体现了“碱的通性”的组合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5.酸和碱的知识是九年级《科学》学习的重要知识,下列有关酸和碱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C.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D.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6.小科在研究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五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组和戊组实验能观察到相同现象B.甲组实验能观察到无色变成红色,可推出氢氧化铜也能使指示剂变色C.乙组实验无明显现象,说明两者不能发生反应D.丁组实验产生蓝色絮状沉淀,说明碱都能和含铜离子的溶液发生反应7.小敏同学在复习Ca(OH)2的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他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若X是与其他两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A.H2O B.H2SO4 C.SO2 D.KOH8.为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王新兴同学设计的下列方案最不可行的是(

)A.B.C.D.9.同学们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若关闭K,通入气体X,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K,缓缓通入气体X,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下列对气体X和溶液Y(足量)的推测正确的是(

)XY(足量)AHClNaHCO3BO2浓盐酸CCO浓硫酸DCO2NaOHA.A

B.B

C.C

D.D10.铁、稀硫酸、石灰水和氯化铜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类型或主要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处发生置换反应

B.B处发生复分解反应

C.C处产生气泡

D.D处生成白色沉淀11.用下列对比实验探究碱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1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需密封保存B.实验2中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C.通过对比A、C瓶的现象证明CO2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比饱和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好12.利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注射器中的两种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瓶内气体压强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先推入的是NaOH溶液B.BC段,CO2与NaOH反应基本停止C.D点压强比瓶内初始压强大,此时瓶内二氧化碳气体的量比初始多D.最终压强比瓶内初始压强小,可能是因为有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13.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溶液红色褪去B.pH值变大C.铁钉表面产生气泡D.产生蓝色絮状沉淀14.下列验证“与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装置气密性均良好)()A.B.C.D.15.镉及镉的化合物是一类对人体有毒的物质水稻对镉的吸收量与土壤pH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可用于改良土壤酸碱度,降低水稻对镉吸收量的是(

)A.熟石灰 B.硫酸铜C.稀盐酸 D.氯化钠16.小李同学用如下图总结NaOH的四类化学性质(即NaOH能够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为验证性质④,他选择了二氧化碳与其反应,为探究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小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___________。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A实验不严谨,应做一个对比实验:___________。17.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按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药品滴加顺序往往会影响实验结果,该实验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2)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18.如图是小明归纳的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性质②,工业上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2)性质④中,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的物质是________。(写一种)(3)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钾也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电离时________。19.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绘制了如图曲线,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A点处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2)C点处溶液的pH________7(选填“>”、“=”或“<”)。20.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按如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

(填字母)。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________。(3)写出气球“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化学喷泉”设计了如下实验:20℃时,用250mL圆底烧瓶收集一瓶纯净的CO2,按如图组装装置。用注射器缓缓注入3mLNaOH溶液,轻轻振荡烧瓶,打开止水夹,玻璃导管尖嘴处很快产生“喷泉”,与此同时,C、E装置中发生连锁反应。(1)注入NaOH溶液后,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2)“连锁反应”后,C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3)E试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22.在研究碱的性质时,向充满CO2的矿泉水瓶里加入少量Ca(OH)2溶液,拧紧瓶盖并振荡,瓶变瘪,但溶液中并未出现浑浊,那么Ca(OH)2溶液是否与CO2反应呢?于是同学们进行了猜想和实验:猜想一:Ca(OH)2溶液与CO2不反应,是CO2溶于水导致瓶内气压变小而变瘪。猜想二:Ca(OH)2溶液与CO2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物质。实验步骤与操作实验现象与结果结论一1.取2个相同的软塑料瓶,分别集满CO2气体,编号为A、B.两瓶内气体无色透明,瓶子形状正常。Ca(OH)2溶液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2.分别向A、B两瓶中加入等量的饱和Ca(OH)2溶液和?,立即拧紧瓶盖并振荡。两瓶内液体未出现浑浊;两瓶均变瘪,A瓶变瘪程度更大。二1.测出反应前Ca(OH)2溶液的pH.大于7。2.测出反应后A瓶内液体的pH.小于7。(1)将表中“?”处的内容补充完整:____。(2)通过上述实验后,能判断“Ca(OH)2溶液与CO2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_____。(3)查阅资料得知A瓶中未出现浑浊是因为过量的CO2与H2O和CaCO3化合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a(HCO3)2,写出该化学方程式_____。2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2)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猜想一:只含有NaOH;猜想二:含有NaOH、Na2CO3;猜想三:含有NaOH、Ca(OH)同学们取少量B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猜想三错误在试管乙中滴加足量稀盐酸________猜想二正确(3)A、B、C、D四个实验中能体现碱化学通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A、B、C、D四个实验并没有探究出碱所有的化学通性,从这四个实验中选择一个,继续加入相关试剂,能得出碱的其它化学通性,实验的方案是________(写出操作和现象)。24.Mg(OH)2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在温度达到380℃时分解吸收热量并释放出水,同时生成的氧化镁附着于可燃物的表面阻止了进一步燃烧。某同学用氨水在实验室模拟制取Mg(OH)2的过程:一定温度下,往一定量的氯化镁中加入氨水(氨水易挥发),生成Mg(OH)2,再通过结晶、过滤,得到Mg(OH)2晶体。为探究获得较高Mg(OH)2晶体转化率的条件,该同学进行下述对比实验,数据如下:实验编号氯化镁溶液浓度/g•L﹣1反应温度/℃Mg(OH)2转化率/%a203027.06b403056.77c404069.64d406054.30e606050.60(1)实验b和c的目的是________。(2)由实验数据可知,能够得到最多Mg(OH)2的条件是________(填浓度和温度)(3)在氯化镁溶液浓度都是40g•L﹣1的情况下,60℃时Mg(OH)2的转化率比40℃时低的原因是________。25.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室有一份在空气中潮解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欲知其组成成分,现取样品9.8g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产生气体质量与滴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g。(2)求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3)求9.8g样品中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26.某同学为了研究生石灰露置于空气中变质的情况,设计了如下实验。(1)生石灰在空气中能和水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27.含CuCl2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据图回答:(1)整个反应过程中,________离子个数不变。(2)P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3)m1为多少?(要求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答案及解析1.D【解析】根据氢氧化钙的性质及用途分析,其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总质量增加,但溶液质量减小。

A、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钙呈碱性,能与酸反应,可用于降低土壤的酸性,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能与硫酸铜反应,是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质量减小,符合题意;2.A【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正确;B、白醋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错误;C、石蕊是紫色的,不符合无色液体的要求,故错误;D、“雪碧”饮料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错误。故选A。3.D【详解】A、酸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正确;B、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故正确;C、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正确;D、纯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错误。故选D。4.C【详解】①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都能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能体现碱的通性;②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体现碱的通性;③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都能和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但氢氧根离子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不能体现碱的通性;④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都能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体现碱的通性。5.D【详解】A、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盐酸的溶液呈酸性,所以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正确。B、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所以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盐酸小液滴(白雾),故B正确。C、浓硫酸具有较强的吸水性,所以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质量分数变小,故C正确。D、氢氧化钠固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且也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其成分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D。6.A【解析】A、丙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能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能够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戊组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能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也能够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故A正确;B、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成红色;但是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不能使指示剂变色,故B不正确;C、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故C不正确;D、丁组实验产生蓝色絮状沉淀,但是碱溶液才能和含铜离子的溶液发生反应,而不是碱,故D不正确。故选A。7.C【解析】A、水不与氢氧化钙反应,不符合题意;B、硫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但与盐酸均属于酸,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且属于氧化物,是与其他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符合题意;D、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钙不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8.C【解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发生,但可以借助容器内气压的变化来反映,据此分析即可。A.U形管内液面原来是相平的;当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瓶内压强减小,那么左侧液面上升,故A不合题意;

B.当烧瓶内喷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二氧化碳与它反应使烧瓶内气压减小,这时烧杯内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烧瓶形成喷泉,故B不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与试管中的氢氧化钠反应后,没有任何现象发生,故C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与左边锥形瓶内的氢氧化钠反应后,就不能使右边锥形瓶内的氢氧化钙溶液生成沉淀,故C不合题意。9.A【解析】若关闭K,通入气体X,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K,缓缓通入气体X,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说明X不是二氧化碳,与Y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A、氯化氢与碳酸氢钠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B、氧气与浓硫酸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与浓硫酸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会直接使石灰水变浑浊,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不会使石灰水变浑浊,不符合题意;

10.D【解析】A、A处为铁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B、B为稀盐酸与石灰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C为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有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

D、D处为氯化铜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钙,有蓝色沉淀产生,符合题意;

11.C【解析】A、氢氧化钠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氢氧化钠需密封保存,该选项说法正确。B、实验2中,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比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强,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比水强,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该选项说法正确。C、通过对比A、C,A瓶变瘪比C更明显,能够证明CO2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证明CO2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比饱和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好,是因为相同条件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远大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该选项说法正确。12.C【解析】A、先推入的是NaOH溶液,是因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导致容器中气压减小,该选项说法正确。B、BC段气压不变,是因为CO2与NaOH溶液反应基本停止,该选项说法正确。C、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少于或等于初始的二氧化碳的量,D点压强比初始瓶内压强大,是因为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占据了一定体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最终压强比初始压强小,可能是因为有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该选项说法正确。13.B【解析】+A.溶液的红色褪去,即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从而导致溶液的pH减小,发生了化学反应,故A不合题意。B.如果在酸中不断的加入水,那么酸性减小,溶液的pH增大,此时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B符合题意。C.铁钉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因此看到气泡说明有氢气生成,发生了化学反应,故C不合题意。D.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故D不合题意。14.A【解析】A、通入二氧化碳时,虽然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是无明显现象。B、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导致试管中气压减小,从而导致液体在试管中上升。C、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导致气球膨胀。D、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导致烧杯中的水流入锥形瓶中。15.A【解析】A、熟石灰(氢氧化钙)显碱性,可用于改良土壤酸碱度,降低水稻对镉吸收量,故A正确;B、硫酸铜不能用于改良土壤酸碱度,故B不正确;C、稀盐酸显强酸性,不能用于改良土壤酸碱度,也不能降低水稻对镉吸收量,故C不正确;D、氯化钠显中性,不能用于改良土壤酸碱度,也不能降低水稻对镉吸收量,故D不正确。16.气球胀大

将A中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的水【解析】A中二氧化碳气体被消耗,试管内压强小于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会进入试管内,故会观察到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集气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胀大。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会使试管内的压强减小,故小莉提出质疑,她认为A实验不严谨,应做一个对比实验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进行试验。17.(1)B(2)先膨胀,后恢复原状【解析】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会使装置内压强减小,碳酸钠与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压强增大分析。

(1)为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应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盐酸;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会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再加入盐酸后生成碳酸钠又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气球变化情况为先膨胀,后恢复原状;

18.SO2+2NaOH═Na2SO3+H2O

FeCl3或Fe2(SO4)3

产生的阴离子只有氢氧根离子【解析】(1)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2)性质④中,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的物质是氯化铁或硫酸铁,化学式为:FeCl3或Fe2(SO4)3。(3)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钾也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只有氢氧根离子。19.(1)氯化钠和氯化铜(2)>【解析】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钠会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铜反应,所以沉淀要在盐酸反应完全后才开始产生;

(1)A点溶液为盐酸刚好完全反应的图像,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铜和氯化钠;

(2)C点为氢氧化钠过量的反应,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呈碱性,pH大于7;

20.(1)B

(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广口瓶内气压减小

(3)Na2CO3+2HCl=2NaCl+H2O+CO2↑【解析】(1)气球先膨胀,后变瘪说明装置内压强先变小后变大,所以加入药品顺序为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装置内压强减小,然后再加盐酸,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又产生二氧化碳,使装置内压强又变大;

(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广口瓶内气压减小,所以气球会膨胀;

(3)气球“后变瘪”是碳酸钠与盐酸产生二氧化碳压强增大,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21.(1)2NaOH+CO2═Na2CO3+H2O

(2)红色变浅或褪色

(3)产生蓝色沉淀【解析】(1)注入NaOH溶液后,烧瓶内发生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2)A反应后装置内压强减小,发生“连锁反应”,D中盐酸会进入C中,使得C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3)E中进入F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硫酸铜会发生反应生成蓝色硫酸铜沉淀。

22.蒸馏水

A、B两瓶均变瘪,且A瓶的变瘪程度更大(或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混合后,溶液的pH变小)

CO2+H2O+CaCO3=Ca(HCO3)2【详解】(1)要证明,Ca(OH)2溶液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不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可在A、B两瓶中加入等量的饱和Ca(OH)2溶液和蒸馏水,振荡后,通过观察塑料瓶的变瘪程度来分析判断;(2)在实验一中,观察到A、B两瓶均变瘪,且A瓶的变瘪程度更大;实验二中,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混合后,溶液的pH变小均可证明“Ca(OH)2溶液与CO2发生化学反应”;(3)CO2与H2O和CaCO3化合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a(HCO3)2,反应的化学方程为:CO2+H2O+CaCO3=Ca(HCO3)2。23.(1)气球胀大

(2)Na2CO3+Ca(OH)2═CaCO3↓+2NaOH;先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3)ACD;在D试管中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解析】(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锥形瓶内气压减小,外面的空气进入气球,使气球胀大;

(2)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如果猜想二正确,那么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然后稀盐酸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3)碱的通性:①碱能酸碱指示剂变色;②碱+酸性氧化物=盐+水;③碱+酸=盐+水;④碱+盐=碱+盐。分析哪个碱的通性没有被验证,据此设计实验方案。

【解答】(1)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胀大;

(2)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猜想三错误在试管乙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先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猜想二正确(3)A体现:碱+酸性氧化物=盐+水;B: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是根据金属元素,与氢氧根无关;C:碱+盐=碱+盐;D体现:碱能酸碱指示剂变色,因此能体现碱化学通性的是ACD;没有体现碱和酸的反应,因此实验方案为:在D试管中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24.(1)探究氯化镁溶液浓度相同时,反应温度对氢氧化镁转化率的影响

(2)40g/L40℃

(3)氨水易挥发,温度越高,氨水挥发越快,参与反应的氨水越少,获得的氢氧化镁晶体越少。【解析】(1)比较b和c中哪个因素不同,哪个因素相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确定探究目的;

(2)从表格中找到转化率的最大值,然后确定对应的溶液浓度和温度即可;

(3)氨水的挥发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实验b和c的目的是:探究氯化镁溶液浓度相同时,反应温度对氢氧化镁转化率的影响

(2)由实验数据可知,氢氧化镁的转化率最高为56.77%,那么能够得到最多Mg(OH)2的条件是:40g/L和40℃;

(3)在氯化镁溶液浓度都是40g•L﹣1的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