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专题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第10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师用书教案人民版_第1页
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专题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第10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师用书教案人民版_第2页
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专题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第10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师用书教案人民版_第3页
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专题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第10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师用书教案人民版_第4页
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专题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第10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师用书教案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0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外交方针(1)基本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基本政策①“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同等的外交关系。②“一边倒”:外交上旗帜显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和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2.外交成就:新中国成立第一年与苏联等17国建交,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边倒”外交方针二、外交政策的成熟及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2)内容:相互敬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扰、互不干涉内政、同等互利、和平共处。(3)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记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日内瓦会议(1)概况:1954年,周恩来率团参与日内瓦会议,推动会议最终达成了《关于复原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2)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与的重要国际会议,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惊慌局势。3.万隆会议(1)概况: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2)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与的亚非国际会议;形成“万隆精神”。三、20世纪70年头外交关系的突破1.复原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缘由:国际地位提高;广阔发展中国家的支持;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渐渐破产。(2)概况: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复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意义①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成功,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②中国作为联合国平安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中美关系正常化(1)背景①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②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苏关系裂开,苏联威逼中国平安。(2)过程①1971年4月,“乒乓外交”打开了两国交往的大门。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起先走向正常化。③1978年12月,中美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④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3.中日邦交正常化(1)缘由:中美关系缓和干脆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日本舆论的剧烈要求。(2)概况:1972年9月,田中角荣首相访华,双方签署《中日联合声明》。(3)意义: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推动了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忆道:“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羞辱……(1972年访问时)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杜勒斯与尼克松不同看法的缘由。提示:拒绝缘由: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和抗美援朝的成功;两大阵营的对抗。握手缘由: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陷入越南斗争的泥潭。四、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1.政策调整(1)1985年,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强调要坚持反对霸权主义。(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期的详细表现是不结盟。(3)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外交成就(1)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000年,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主动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2001年10月,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促进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3)建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丰富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4)提出的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核心理念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获得热情反响。(5)成功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1.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1)中国主动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会点。推动大国协调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依据“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2)对非洲关系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形成中国与非洲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3)中国同欧洲、拉美之间也相互增进了解,加强合作。2.中国的大国担当(1)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睬常任理事国之一,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中东和平进程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2)中国主动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更《巴黎协定》生效。3.中国的治理方案(1)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是各方推动“一带一路”的重要共识,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等重要国际文件。(2)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主动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供应中国方案。1.“一边倒”对中国的影响“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经济救济、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阅历,产生了很多弊端,走了很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发展。——摘编自游明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思维激活]“一边倒”外交政策对新中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等多领域。“一边倒”政策侧重于意识形态,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发展。2.习近平主席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亚洲诞生,是因为它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给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盼,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思维激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传承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体现国际法治精神,反映了开放性、创新性的特点。►探究一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史料一1949-2009年中国外交状况曲线图史料二历届联大探讨复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1)史料一中三次建交高潮分别出现于1949年、1972年、1992年,须要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主要因素进行分析。(2)史料二时间定位是20世纪50-70年头,可以结合这一时代背景对史料进行解读。(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三次建交高潮出现的主要缘由。(2)史料二图中的现象,你如何理解?[提示](1)第一次建交高潮源于“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其次次建交高潮源于中美关系的改善;第三次建交高潮源于两极格局的瓦解。(2)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复原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第三世界国家大力支持。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特点1.双边外交与多边外交并存,以双边外交为主。2.外交的指导思想呈现出从“革命外交”(意识形态外交)向利益外交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转变。3.出现两次建交高潮:第一次是1949年-20世纪50年头初,以中苏建交为起点,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体;其次次是1955年万隆会议后(20世纪50年头中后期到60年头末),广阔亚非拉国家成为与中国建交的“主力军”。4.立足点: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孤立、封锁,为社会主义建设创建条件。二、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不诉诸武力,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3.中国主动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中国情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全部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实行全方位、无敌国外交。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同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沟通,促进共同旺盛。6.中国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决力气。►探究二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正常化史料一1969年1月……越南斗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的争霸中,日好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提出,今日世界上有“五个力气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尼克松确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史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谢益显《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1)史料一体现出三个意思:一是美国所面临的形势,二是尼克松相识到中国的重要性,三是尼克松的希望。(2)史料二体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两国的影响。(1)依据史料一,概括“尼克松确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缘由。(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提示](1)越南斗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2)关键问题:台湾问题。理解: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起先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渐渐增多。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的影响外交环境中美关系的改善是20世纪70年头震惊世界的大事,追随美国的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掀起与中国建交的高潮,美国围堵中国的联盟彻底崩溃。苏联也起先检讨对华政策,中国的外交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经济建设中美建交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引进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阅历,主动发展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供应了强大动力祖国统一中美建交后,美国从台湾撤军,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外国力力从台湾的撤退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创建了条件,20世纪80年头后,中国渐渐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和平统一方针,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创建了条件教化生活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留学的目的地渐渐从苏联转向美国,促进了中美文化沟通,中国人的生活日益受到美国的影响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感悟外交关系的变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以来的屈辱外交时间条约或事务后果或影响1842年《南京条约》香港岛被强占,近代中国以空前屈辱的方式开放了自己的大门。“中国处于吩咐地位去确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更1895年《马关条约》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宝岛蒙羞,中国陷入被列强瓜分的危局1919年巴黎和会虽然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打破此前中国外交“始争终让”的惯例,但作为战胜国收回山东的正值要求被列强无理拒绝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头,新中国主动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与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主动影响,国际政治舞台起先有了“中国声音”。20世纪70年头,随着中美关系、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高潮。20世纪90年头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其核心是由一般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主动主动外交。上述材料包含了多方面的历史信息。请依据两段材料,拟定一个详细的论题,并结合所学学问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充分,逻辑清楚,史论结合)[解析]这是一道观点论述题,首先必需依据材料自行拟定一个详细的论题,如:“国家实力、综合国力是推动中国由屈辱外交向独立自主外交、大国外交跨越的确定性因素”“民族独立是中国外交从屈辱到独立自主的必要前提”;然后,结合所学学问进行阐述;引用史实支持论题,对史实的分析精确,由此推导出的结论顺理成章;论述完整、清楚,逻辑严谨,文字通顺。[答案]示例一:论题:国家实力、综合国力是推动中国由屈辱外交向独立自主外交、大国外交跨越的确定性因素。阐述:鸦片斗争前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而清政府却坚持闭关锁国,导致落后于时代潮流,在列强的炮舰政策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同等条约。一战中中国成为战胜国,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虽据理力争也因国力弱小而导致外交失败。新中国成立后,民族独立、经济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走向世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为提升,中国的外交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结论:国家贫弱、制度落后,旧中国外交受尽屈辱。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的新中国,外交摆脱屈辱,走向独立自主,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示例二:论题:民族独立是中国外交从屈辱到独立自主的必要前提。阐述:鸦片斗争的失败、《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打断。在此背景下,《马关条约》的签订、巴黎和会的召开,均让中国备受屈辱。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赢得民族独立;20世纪50年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参与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使国际政治舞台起先有了“中国声音”;20世纪70年头更是迎来了建交高潮。新时期,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展多边外交等,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结论:丢失民族独立,旧中国外交受尽屈辱;赢得民族解放,新中国的外交实现独立自主,逐步发展;强势外交、主动外交使当今中国大国地位日益凸显。对国家间关系的规律性相识1.国家间关系的根本动身点是维护国家利益,一切外交活动都围绕国家利益绽开。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的相悖是国家间摩擦的根源。2.国家间关系的发展变更还受到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形势的影响。3.国家关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敌对和斗争,也有各种形式的友好往来。4.国家间关系的演化还受制于各国的历史传统、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社会制度以及各国各派政治势力的斗争。【考法示例】创设学习情境,综合考查新中国的外交(2024·全国卷Ⅰ)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更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知情境:本题以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为学习情境,要求分析推断贸易变更的外交背景。明立意:从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说明等学科核心素养。抓关键:“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理思路:1965年与1957年相比,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大幅度增加。这是中苏关系恶化,中苏贸易额快速回落的结果。实现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后,推行全方位外交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华经济封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故A、C、D三项均与题干时间不符。【真题体验】练点:中美和解的时代背景(2024·江苏卷)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头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确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A.中国重返联合国变更了美苏对峙格局B.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基本消退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D.中美苏成为确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气C[中国和美国为什么在“七十年头”谋求和解?这就须要考虑“七十年头”世界发生了什么,又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该时间所对应的教材内容不难发觉,当时欧日崛起、不结盟运动发展、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等,这些反映的是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据以上综合分析可知C项正确。]1.(2024·吕梁一模)新中国成立前夕,一些民主子士认为不应选择对苏联的“一边倒”,因为这样对于美国来说“太刺激了”。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应付国内外反动派即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们……并不发生刺激与否的问题,刺激也是那样,不刺激也是那样,因为他们是反动派。”毛泽东意在()A.对帝国主义要进行坚决斗争B.反对民主子士的外交策略C.论证“一边倒”方针的合理性D.为新中国成立做理论上的打算C[毛泽东认为中国外交方针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不存在刺激与否的问题,其目的是论证对苏联“一边倒”方针的合理性,故选C项;题干涉及的是是否实行“一边倒”的问题,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毛泽东在文章中并没有表明他对民主子士关于“一边倒”的看法的看法,解除B项;D项是《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文章的意义,解除。]2.(2024·景德镇三模)下表为中国1949-1965年《人民日报》苏联体育报道统计数据,表中信息反映了()年份1949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总计报道数量/篇111720141720332623273136341489331A.中苏由同盟关系走向冷战对抗B.政治影响文化的沟通与传播C.国人对体育看法出现摇摆不定D.苏联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曲折B[从“《人民日报》苏联体育报道统计数据”中可以发觉,从新中国成立起对苏联的报道渐渐增多,到20世纪60年头初达到顶峰,这是由于新中国外交“一边倒”,在苏联的支持下进行建设,随着20世纪60年头中后期中苏关系的恶化,体育报道渐渐削减,由此可见政治对体育文化的影响很大,故选B项。]3.(2024·运城模拟)20世纪70年头初,针对某事务,全中国和全世界的人喜悦、迷茫、震惊交织在一起。当时最流行的三句话是:蒋邦受打击,苏联干生气,佐藤真焦急。由此可知,该事务()A.表明中日关系逐步正常化B.促使中国重返了联合国C.体现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功D.是美苏关系缓和的表现C[从题干信息推断,题干描述的是中国与美国关系的缓和,故选C项,解除B项;由“佐藤真焦急”可知,中日关系还未改善,解除A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