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单元素养评价(二)(其次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一制度是()A.世袭制 B.禅让制C.察举制 D.科举制【解析】选C。从材料中“主观性太强”等信息,联系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可以推断是察举制,故选C。A以血缘关系为标准;B是以贤能为标准;D以考试成果作为选官标准,皆解除。2.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中正制为基础选拔官吏,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其中“品”主要是指()A.品评官的职位等级B.品评士人的家世等级C.划分士人优劣的等级D.授予士人官职的等级【解析】选B。九品中正制的品评官是中正,品即品级,是中正官对士人的家世等级进行划分,共分为九个品级,A错误;“品”指的是对士人的家世等级进行划分,而非士人优劣的划分,B正确、C错误;中正官对士人只有划分家世品级的权力,而无授予士人官职的权力,D错误。故选B。【补偿训练】“魏末北齐的孝廉秀才,则已是寒门出身的通路。至于北周根本选无清浊(门第凹凸)”,这说明南北朝时期()A.察举制仍是选官的主要形式B.世家大族已经失去选官的垄断权C.九品中正制维护世家大族的利益D.选官改变顺应世家大族衰落趋势【解析】选D。材料中“寒门出身的通路”“选无清浊”说明世家大族已经渐渐衰落,选官改变也顺应了这一趋势,故D正确。3.(2024·江苏单科)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验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心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允公正【解析】选D。由题干中“刘得仁”“李洞”科举考试的经验可知,虽然两人是皇亲国戚或者宗室子弟,但他们却都在科举考试中不得意。由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取士具有肯定的公允公正性,D正确。唐代的科举考试“以诗取士”,A错误。刘得仁是皇亲国戚、李洞是宗室子弟,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B错误。题干的材料无法体现宗室特权的剥夺,C错误。4.西汉初年御史大夫是中心最高监察官员,既掌管监察,又担当副丞相。东汉初设立了以御史中丞为首的御史台,事实上已独立执行监督职能,从中心到地方都有特地机构和职官,自成体系。这本质上反映了东汉()A.监督权与行政权相分别B.君主统治权力的加强C.重视对百官的监察D.监察机构权力较大【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监督权与行政权分别的现象,监察机构有了相对独立的权力,监察机构地位的改变说明白统治者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这本质上是君主统治权力加强的反映。故选B。【拓展延长】正确相识汉代监察机构的作用(1)汉代创立的行政监察体系,其最本质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澄清吏治,而是巩固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中心集权。(2)汉代监察制度在肯定程度上对维护国家稳定,惩治贪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但这种严密的监督体系只是封建专制体制的产物,它并没有真正起到防止官吏腐败的作用,所谓的“严密监督”也只是当出现能够威逼中心集权,威逼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的时候才会严格执行。5.宋朝设立台谏制度,当时的吕祖谦这样描述:“大臣权任太重,恐其不能无私,则有给舍以出纳焉,有台谏以订正焉,有侍从以询访焉。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这主要说明宋代()A.皇权不再至高无上B.已经有了权力制衡机制C.相权受到严峻减弱D.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解析】选B。由题干可知,宋代的台谏制度是一种监察制度,实质上是监察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制衡,故B正确;皇权至高无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故A错误;C、D材料并未体现,应解除。6.我国古代历来都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状况,并以此作为对县官奖惩的依据;唐代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包含德、勤、能、绩四个方面;明代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者相辅进行。这一改变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A.管理水平不断提高B.中心集权不断加强C.监察制度不断完善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解析】选B。A表述虽正确,但不是“实质”反映,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解除;由材料可以看出中心对于地方官吏的考察越加严格和具体,其“实质”是加强对地方的限制,中心集权不断加强,故B正确;材料中体现的不是监察制度,而是对地方官吏的考核制度,故C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君主的权力,故D错误。【深化点拨】中国古代的选官和对官吏的考核,始终围围着皇权的强化、中心集权的加强而改变,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7.英国在“1855年至1870年文官制度改革期间……最大胆的举措是借鉴和采纳了中国科举制度原则,对英国文官录用制度作出了革命性的变革”,孙中山因此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最好的制度”。持此观点的理由是中国的科举制度()A.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光大了儒学B.是中国传统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根本保证C.统一了学问分子的思想,便于巩固中心集权D.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体现了公允竞争原则【解析】选D。解题关键是明确孙中山是针对材料进行评价的。英国借鉴和采纳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原则,其理由是利用这种考试方法选拔官员的制度体现了肯定的公正和自由竞争的原则,故D与题意相符。8.1870年英国枢密院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吩咐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需依据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近代英国的文官制度建立()A.标记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B.适应政府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C.推动英国建立责任内阁制D.标记英国过渡到近代工业社会【解析】选B。题干信息“1870年”“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说明1870年(工业革命以来),文官担当的任务具有了更多的专业性要求,而文官制度的上述规定等于适应了这一要求,而且将其制度化了,故B正确。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于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故A错误;C、D与题干信息无关。9.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法”。依据这个法案,美国的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气限制的中立的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的所占比例一起先只有10%,1930年占80%,1970年达到85%,此后始终在85%上下徘徊。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A.加强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B.缓和了两党之间的冲突冲突C.减弱了精英政治的影响D.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解析】选A。材料反映美国政府“两官分途”形式下,持中立政治看法的事务性官员在美国政府中占比增多,持不同政治立场的政治官员占比削减,这在美国两党轮番执政的状况下,有利于保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故A正确;中立的事务性官员的增多不会影响两党之间冲突的改变,故B错误;中立的事务性官员不是依靠政党的力气而是依靠自身素养入职属于精英分子,材料表明当今美国精英政治的影响正日益增加,而不是减弱,故C错误;D从材料中无法得出,解除。10.某和约批准后,光绪帝下罪己诏:“去岁仓促开衅……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嗣后我君臣上下,惟当坚苦一心,痛除积弊,详筹兴革。”之后清政府实行的变革措施之一是()A.“整理国故,尊孔复古”B.“改革科举,废除八股”C.“立行宪法,大开国会”D.“设置内阁,厘清官制”【解析】选B。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废除八股,与材料中“嗣后我君臣上下……痛除积弊,详筹兴革”相符,故B正确。11.中华民国建立后,南京临时政府特别重视官员选拔制度,特殊是文官选拔制度的建设,出台了官员选拔方面的一系列法规草案。这些草案()A.依据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制定B.以考试选拔官员为主C.在“分权制衡”原则的框架中D.标记着中国文官制度的确立【解析】选B。南京临时政府出台的官员选拔方面的一系列法规草案,都是依据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而制定的,应以考试制度为主选拔官员,是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之中,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进一步奠定了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故B正确。12.下列关于我国公务员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①1993年,公务员制度起先正式推行②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亲密相关③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加了活力④公务员考录工作已进入法制化轨道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选B。1993年,公务员制度起先推行。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标记着国家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①错误,其他符合史实,故B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夏商西周时期,政治上确立了以王为核心的王权统治。在父系大家族的基础上,以宗法制度为主体,依据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政权机构,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垄断着各种官职。王朝的官由王任命,诸侯由王任命,诸侯国的官由诸侯任命,实行的是阶级性、等级性特别明确的世官制。两汉时,由皇帝下诏指定举荐的科目,中心和地方高级官员按科目要求考察和举荐人才;应举者按不同科目进行考试,考试由皇帝出题策问,或由丞相、九卿等策试;依据对策成果高、低分别授官。这种选官方式尽管不尽完善,易出弊端,但相比世官制应当说是一大进步。——摘编自姜国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改变浅谈》材料二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吏部在选拔、任命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成为当时官僚选拔的普遍现象。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载:“隋代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时务策与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摘编自郭强《中国古代选举制度》(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两汉时期实行的主要选官制度,并分析作者认为它“相比世官制应当说是一大进步”的缘由。(1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与魏晋时期相比,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有哪些发展,并简要概述科举制推行的主动意义。(14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信息“中心和地方高级官员按科目要求考察和举荐人才”并结合所学可知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其次问,依据材料一“考察和举荐人才……应举者按不同科目进行考试,考试由皇帝出题策问”得出推举与策问相结合,为被举者供应了相对公允的舞台;依据材料一“奴隶主世代相袭垄断着各种官职”“中心和地方高级官员按科目要求考察和举荐人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得出打破了以宗法血缘为基础的世卿世禄制,选拔的范围扩大,为有才能的士人供应了晋升的机会;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的实行增加了政府的执政实力,有利于维护统治。第(2)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二“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时务策与经义、时务策与诗赋”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得出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为主发展为以学识才能为主,选拔方式由评议举荐发展为以考试选拔为主;依据材料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等信息得出选拔范围扩大。其次问意义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答案:(1)制度:察举制。缘由:打破了以宗法血缘为基础的世卿世禄制;选拔的范围扩大,为有才能的士人供应了晋升的机会;推举与策问相结合,为被举者供应了相对公允的舞台;增加了政府的执政实力,有利于维护统治。(2)发展:选拔标准由以家世门第为主发展为以学识才能为主;选拔方式由评议举荐发展为以考试选拔为主;选拔范围扩大。意义:提高官员素养;扩大并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维持社会和政治局面稳定;加强了中心集权;形成重视文化教化的社会氛围。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议会制度的不断改革,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在进行。1853年发表的《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为建立现代文官制绘制了蓝图。1870年的枢密院令以此为蓝本建立文官制,规定以考试和业绩作为文官录用和晋升的依据。文官制的建立订正了政党政治中政治分赃的弊病,同时也使国家政策有连续性,不因政府变迁而中断行政过程。——摘自钱乘旦《英国通史》材料二为了造就有用的人才,传统的科举制度必需改革,这是有识者的共识。……选派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自费留学生也“一体考验嘉奖”。……1905年9月,清廷下令从1906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随后吩咐各省学政专管学堂事务,并在12月设立学部。持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了,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举措。科举的废除大大加速了学堂建立的步伐。据学部统计,1904年全国学堂总数为4222所,学生92169人;1909年学堂总数猛增为52346所,学生达156.027万人。留学生人数也大幅度增长。一个不同于旧式文人和封建士大夫的新学问分子群体活跃于历史舞台,在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摘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沪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腻子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3篇
- 2024版三人合股股东合作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电子商务平台合同纠纷仲裁规则与实务3篇
- 2025年牛津译林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版选修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沪科新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新世纪版七年级数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GA/T 537-2005母线干线系统(母线槽)阻燃、防火、耐火性能的试验方法
- 录用通知书邮件
-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课件
- 小学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练习题
- 【自考练习题】大连交通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 布袋除尘器分部分项验收记录表完整
-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
- 水果购销合同模板(精选5篇)
- 板框压滤机方案具体方案模板
- 钻探工程编录方法课件
- 物理奥赛:力学物体的平衡31-优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