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3短文两篇学案13短文两篇
作者作品
走近作者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主要作品有《随笔》《新工具论》等。《随笔》是其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
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福建闽侯人,新闻记者、政论家、杂文作家。主要作品有杂文集《燕山夜话》、诗词集《邓拓诗词选》等。
文体知识
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谈读书
读书的目的对比论证
读书的方法立论
读书的作用比喻论证
不求甚解
树靶子举例论证
做分析驳论道理论证
亮观点对比论证
主旨点睛
《谈读书》一文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看法,阐述了读书的目的、方法及作用,鼓励人们读书求知。
《不求甚解》一文全面阐述了陶渊明的“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反驳,指出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会其精神实质。
自主学习
字音字形
怡情(yí)统筹(chóu)藻饰(zǎo)
狡黠(xiá)诘难(jié)要诀(jué)
蒸馏(liú)劝jiè(诫)滞碍(zhì)
吹毛求疵(cī)豁然贯通(huò)
词语释义
1.文采藻饰:修饰文辞,使之富有文采。
2.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3.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4.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5.要诀:重要的诀窍。
6.不求甚解:现多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课内精读
一、《谈读书》
1.(考点:论证思路)阅读课文,简要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
作者首先从正面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接着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然后阐述了正确的读书方法;最后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读书的作用)。
2.(考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分析下列语句所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比喻论证。运用比喻,典型地论述了读书的作用,使道理通俗易懂,显出作者文笔老练,说理透彻。
(2)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
举例论证。通过列举智力不集中就读数学,不能辨异就读经院哲学,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就读律师的案卷等例子,说明读书能够使“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读书的益处)。
3.(考点:论点提取与分析)“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句话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核心观点是“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即不同的书会塑造人不同的性格特质。作者先分别论述史书、诗歌、数学、科学、伦理学和逻辑修辞学这六门学科的价值,然后加以总结归纳,采用归纳法证明观点。
二、《不求甚解》
1.(考点:中心论点)文章开头批驳了什么观点?作者的观点又是什么?
①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②不求甚解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
2.(考点:内容概括)阅读第4段,概括“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读书的态度,要虚心不要骄傲自负(虚心的读书态度);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3.(考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第6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举诸葛亮读书的例子,意在说明读书的方法是“观其大略”,即理解其精神实质,这样使要讲的道理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引王粲的文字作道理论据,有力地证明诸葛亮就是用“观其大略”法读书的,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4.(考点:拓展探究)本课的两篇文章都是围绕“读书"这一话题来说理的。长期以来,对于读书就有“博览”与“精通"的争论,你持什么观点?请说说理由。
示例:我赞同“博览”。因为只有博览,才能见多识广,才能使知识储备面更广泛,看待问题时也才能更全面。
巩固提升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A.狡黠(xiá)涉猎(shè)藻饰(zǎo)矫正(jiào)
B.伦理(lún)劝诫(jiè)诘难(jié)要诀(jué)
C.蒸馏(liù)聪颖(yǐnɡ)滞碍(zhì)暂时(zàn)
D.傅彩(fù)咀嚼(jiáo)阐证(chǎn)统筹(chóu)
【解析】A.矫(jiǎo);C.馏(liú);D.嚼(ju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A.学究怡情欣然忘食咬文嚼字
B.推敲周蜜狂妄自大因小失大
C.死抠精孰寻章摘句诸如此类
D.见解文彩吹毛求疵高谈阔论
【解析】B.蜜(密);C.孰(熟);D.彩(采)。
3.下面文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C)
读书时不可存心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_____________,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_____________,孜孜不倦。
A.诘难寻根究底浅尝全力以赴
B.刁难寻章摘句品尝全力以赴
C.诘难寻章摘句浅尝全神贯注
D.刁难寻根究底品尝全神贯注
4.(2022乐山中考)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C)
①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妨从读书的目的和价值入手。
②另一方面,阅读的重要意义更在于启发思考。无论是哪一种方式,知识和信息最终需要沉淀为思想和智慧。
③当“读书"遇上“刷屏”时代,阅读的“质感"该如何保持?
④由此看来,阅读最重要的是在字里行间、屏幕内外获得“开卷有益”的熏陶和升华。
⑤一方面,阅读是为了摄取知识与获得信息。从纸质书籍到电子屏幕,开阔眼界的方式更为丰富。
A.⑤②③④①B.③⑤②①④
C.③①⑤②④D.⑤③①②④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
A.《谈读书》论述了读书的多个方面,由“倡导读书"和“用书”来统领全文,意旨较为鲜明,体现了全文的内在逻辑。
B.《不求甚解》通过人们对“不求甚解"的常见认识反弹琵琶,探求“不求甚解”的本意,进而提出自己关于读书问题的见解。
C.《谈读书》运用比喻说理。例如,以“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D.《不求甚解》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不求甚解”的读书人。
【解析】D.《不求甚解》一文没有运用比喻论证。
阅读迁移(2022西藏中考)【核心素养·思维能力】
读书
①说起读书,有哲人这样总结:“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我们几乎天天都在阅读,不管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版的,都能用浓浓的书香滋润心灵、涵养风尚。可以说,读书对我们大有益处。
②读书让生命丰腴。清代黄图珌在《看山阁闲笔》里说:“窗明几净,开卷便与圣贤对语,天壤间第一快乐事也。”是啊,虽然无法与古人、前人直接面对面,但是通过对一些书本、文字的阅读,我们可以穿越时空地了解到数千百年之前的老子、孔子、李白、杜甫等人的思想世界,也可以认知远在欧洲的卡尔·马克思、弗朗西斯·培根、伏尔泰等人的精神世界,从而让自己的精神世界饱满丰富起来。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年少时立下志向,发奋读书,没有几年便学涉百家。读书让陈子昂的生命变得丰腴,最终被推为一代文宗,流芳百世。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通过读书来增加人生的高度、拓展生命的宽度。
③读书给心灵力量。网络时代,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参差不齐,好的坏的,真的假的,怎么鉴别?鉴别能力从哪来?唯有读书,与书为友,增长知识。有了知识的积累和心灵的积累,面对恐惧、紧张、焦虑、痛苦时就能处变不惊,让自己保持一份淡定和宁静,从纷繁的信息表象之下寻找真知,从容与逆境共处,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
④读书使灵魂升华。有人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古人早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困顿于生活和时间,我们没有办法去周游天南地北,只能跟随着别人的文字,在字里行间感悟着天马行空、人生惬意。“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北宋黄庭坚如是说。读书总能让人在书中找到共鸣,与写书之人在某一瞬间达到默契,好似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相遇,从而获得补给,得到救赎。如此,文章读多了,自己的所得所思所想,以文字记之,写出锦绣文章,岂不是人生之快事?
⑤读书与人生相伴,犹如一日三餐,更像呼吸空气般吐故纳新,不知不觉间,帮助我们反思当下,放眼未来,更提醒我们:身在井隅,心向星光;眼里有诗,自在远方。
(有删改)
6.(考点:中心论点)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读书对我们大有益处。
7.(考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请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道理论证。有力地论证了第④段的首句“读书使灵魂升华”这一分论点,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
8.(考点:论证思路)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首先提出分论点“读书让生命丰腴”,然后引用了古人名言进行道理论证,接着列举事例进行举例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通过读书来增加人生的高度、拓展生命的宽度。
9.(考点:论据补充)下列事例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