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3.040
P28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847—2019
装配式混凝土箱梁桥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2019-06-17发布2019-09-17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1847—2019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总则..............................................................................3
5材料..............................................................................3
6设计..............................................................................6
7构件预制.........................................................................10
7.1施工准备.....................................................................10
7.2模板.........................................................................10
7.3钢筋定位胎架.................................................................11
7.4钢筋加工与安装...............................................................12
7.5连接装置安装.................................................................12
7.6混凝土工程...................................................................13
7.7预应力混凝土工程.............................................................14
7.8凿毛.........................................................................14
7.9构件场内移运.................................................................14
7.10构件存放....................................................................14
7.11标识........................................................................14
7.12质量合格证..................................................................14
7.13出厂检验....................................................................15
8构件运输和吊装...................................................................18
8.1准备工作.....................................................................18
8.2运输要求.....................................................................18
8.3吊装要求.....................................................................18
9构件安装施工.....................................................................19
9.1施工准备.....................................................................19
9.2预制混凝土组合箱梁安装.......................................................19
9.3预制混凝土节段箱梁安装.......................................................20
9.4盖梁安装.....................................................................21
9.5墩柱安装.....................................................................23
9.6防雷与接地...................................................................24
10不利季节施工....................................................................24
10.1冬期施工....................................................................24
I
DB41/T1847—2019
10.2雨期施工....................................................................24
10.3高温施工....................................................................25
附录A(规范性附录)环氧树脂胶粘剂可施胶时间与可粘结时间的测定方法.................26
附录B(规范性附录)环氧树脂胶粘剂抗剪强度测定方法.................................28
附录C(规范性附录)环氧树脂胶粘剂抗拉弯强度测定方法...............................30
附录D(规范性附录)装配式混凝土箱梁桥结构设计方法.................................32
附录E(规范性附录)装配式混凝土箱梁桥抗震设计方法.................................36
II
DB41/T1847—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郑州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河南领行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市交通规划
勘察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建中原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
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河南交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慧云、王加喜、李芳华、徐健、崔润超、吴漫、张建勋、张志刚、田晓翔、
高静、王瑞山、韩树国、徐珂、时松、惠涛、吕文臣、王占军、李柏亮、王建林、张灿、廉高峰、陈萍、
王春雷、黄运军、魏巍、周良、闫兴非、张涛、胡皓、陆宏伟、徐亚伟、马威、张宇、李斐然、张建平、
王会丽、单羽、朱丹华、王超、王志强、田佳溧、朱延卿、黄明海、郭东峰、张馨月、任寒蕊、崔玉洁、
李峰辉、浮涛、袁良东、杨柄楠、刘备蓓、庞哲、贾雷刚、赵豫生、邵景干、刘志勇。
III
DB41/T1847—2019
装配式混凝土箱梁桥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箱梁桥术语和定义、总则、材料、设计、构件预制、构件运输和吊装、
构件安装施工及不利季节施工。
本标准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箱梁桥的设计与施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34塑料吸水性的测定
GB/T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T1634.2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GB/T2567树脂浇铸体性能试验方法
GB/T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GB/T522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8076混凝土外加剂
GB/T8077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12573水泥取样方法
GB13014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
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20065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
GB/T31067桥梁防雷技术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50153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T50448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50550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728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
CJJ/T111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预制节段逐跨拼装施工技术规程
JG161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JG/T408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
JGJ/T2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1
DB41/T1847—2019
JGJ10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T152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
JGJ/T283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T/T853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束
JTG/TB02-01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
JTG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TF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H11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336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TB/T3192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装配式混凝土箱梁桥
特指建设过程中上部梁、盖梁、墩柱等混凝土构件由工厂化预制再经现场采用可靠连接技术拼接安
装成整体的组合箱梁桥或节段箱梁桥。
3.2
预制构件
在标准化工业厂房内,通过机械化的设备及模具预先生产制作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
件。
3.3
灌浆连接套筒
采用铸造工艺或机械加工工艺制造,用于灌浆套筒连接的金属套筒。
3.4
灌浆连接金属波纹管
用于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通过水泥灌浆料的传力作用将钢筋对接连接所用的两端开口带肋连通的
金属波纹管。
3.5
灌浆套筒连接
通过高强无收缩水泥灌浆料填充在钢筋与连接套筒间隙,硬化后形成接头,将一根钢筋中的力传递
至另一根钢筋的连接构造。
3.6
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
在金属波纹管中插入单根带肋钢筋并注入高强无收缩水泥灌浆料,硬化后形成整体并实现传力的钢
筋连接构造。
3.7
接缝砂浆
填充在预制构件接缝之间,用于连接预制构件和调整预制构件竖直度的高强无收缩水泥基粘结材
料。
2
DB41/T1847—2019
3.8
环氧胶接缝
混凝土构件预制节段的结合面采用涂抹环氧树脂胶粘剂的接缝。
3.9
体外预应力
在混凝土梁体截面之外布置预应力钢束、施加预应力。
3.10
钢筋定位胎架
用于精确定位钢筋位置、制作混凝土构件钢筋骨架的一种专用工艺设备。
3.11
挡浆板
安装在预制构件间接缝周边,用于控制铺设接缝砂浆面积和厚度的专用围挡模板。
4总则
4.1装配式混凝土箱梁桥的设计与施工应有利于标准化和资源集约利用,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
新材料和新设备。
4.2装配式混凝土箱梁桥的建造,应自工程设计阶段起,全过程协调建设、设计、制造、施工等各方
关系,并应加强交通工程、排水系统、照明工程等各专业之间的配合。
4.3装配式混凝土箱梁桥设计、施工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材料
5.1混凝土
5.1.1预制桥梁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下列规定:
a)预制混凝土组合箱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50;
b)预制混凝土节段箱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50;
c)预制墩柱混凝土宜采用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
d)预制混凝土盖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
5.1.2混凝土的轴心拉压强度设计值及标准值、弹性模量及剪切模量均按JTG3362取用。
5.2钢筋
5.2.1采用HRB400级及以上热轧钢筋,应符合GB1499.1、GB1499.2和GB13014的规定。
5.2.2普通钢筋的拉压强度设计值、标准值及弹性模量均按JTG3362取用。
5.2.3应有质量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应符合JTG/TF50的规定。
5.3预应力钢筋
5.3.1钢绞线、钢丝和精轧螺纹钢筋的技术性能、检验频率,应符合GB/T5223、GB/T5224和GB/T20065
的相关规定。
5.3.2常用预应力筋的拉压强度设计值、标准值及弹性模量均按JTG3362取用。
5.3.3应有质量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应符合JG161和JT/T853的规定。
5.4灌浆连接套筒
3
DB41/T1847—2019
5.4.1灌浆连接套筒应采用高强球墨铸铁制作。
5.4.2灌浆连接套筒两端伸入连接钢筋的长度均不应小于10倍连接纵筋的直径,套筒下端应设置压
浆口,套筒上端应设置出浆口,压浆口下缘与端部净距应大于30mm,套筒制作允许误差±2mm;安装
时套筒方向应正确放置。
5.4.3灌浆连接套筒与高强无收缩水泥灌浆料组合体系性能应符合JGJ107中Ⅰ级连接接头要求,且
接头试件实测抗拉强度应不小于被连接钢筋的实际拉断强度。
5.4.4灌浆连接套筒与高强无收缩水泥灌浆料组合体系性能应经过具有资质的质检部门试验测试,并
出具相应型式试验的合格报告。
5.4.5灌浆连接套筒工厂内安装前应进行单向拉伸强度试验,检验每批数量不大于1000个,试验试
件不应少于1组。
5.5灌浆连接金属波纹管
5.5.1压浆口下缘与端部净距应大于30mm。全长不应小于24倍连接纵筋的直径且不得拼接,内径不
宜小于连接纵向钢筋直径+40mm,内径尺寸允许误差为±0.5mm。
5.5.2波纹管技术要求应符合设计相关规定,内径不宜大于10cm,且其钢带厚度(壁厚)不宜小于
0.45mm,肋高不应小于3.1mm。
5.6高强无收缩水泥灌浆料
5.6.1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5.6.2进场前应进行检验。进场后15天内生产的同配方、同批号原材料的产品应以50吨作为一生
产批次进行检验,不足50吨也应作为一生产批次进行检验。取样方法、取样数量及判定规则应符合
JG/T408的规定。
表1高强无收缩水泥灌浆料技术要求
检查项目指标要求检验方法
初始≥300
流动度/mmJG/T408
30min≥260
1d≥35
抗压强度/MPa3d≥60JG/T408
28d≥100
竖向自由膨胀率/%24h与3h差值0.02~0.50JG/T408
氯离子含量/%≤0.03GB/T8077
竖向自由膨胀率/%0.00GB/T50080
5.7接缝砂浆
5.7.1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5.7.2进场前应进行检验。进场后15天内生产的同配方、同批号原材料的产品应以50吨作为一生
产批次进行检验,不足50吨也应作为一生产批次进行检验。取样方法、取样数量及判定规则应符合
JG/T408的规定。
4
DB41/T1847—2019
表2接缝砂浆技术要求
检查项目指标要求检验方法
28d抗压强度/MPa≥60且高出被连接构件强度10GB/T50448
28d弹性模量/GPa≥30GB/T50081
28d竖向膨胀率/%0.02~0.1GB/T50448
初凝时间/h>2GB/T1346
5.8孔道压浆料
5.8.1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5.8.2进场前应进行检验。进场后每200吨应为一个批次进行检验,不足200吨的应按一个批次进
行检验,每一个检验批应为一个取样单位。取样方法应符合GB/T12573规定,取样数量不得少于30
千克。
表3预应力管道压浆浆体性能指标
检查项目指标要求检验方法
初凝≥4
凝结时间/hGB/T1346
终凝≤24
初始流动度10~18
流动度/sTB/T3192
30min流动度12~20
24h自由泌水率0
泌水率/%TB/T3192
3h毛细泌水率≤0.1
0.22MPa
≤1
(当管道垂直高度≤1.8m)
压力泌水率/%TB/T3192
0.36MPa
≤2
(当管道垂直高度>1.8m)
充盈度合格TB/T3192
抗折≥6.5
7d强度/MPa
抗压≥35
GB/T17671
抗折≥10
28d强度/MPa
抗压≥50
24h自由膨胀率/%0~3TB/T3192
对钢筋锈蚀作用对钢筋无锈蚀作用GB8076
含气量/%1~3GB/T50080
氯离子含量/%≤0.06GB/T8077
5.9环氧胶粘剂
5.9.1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
5.9.2环氧胶粘剂湿度为95%。
5.9.3进场前应进行检验。进场后按进场批次,每批次取样3个,每个组分称取500g,并按相同组
分予以混匀后进行检验。检验时每一项目每批次的样品制作1组试件。
表4环氧胶粘剂技术要求
检查项目指标要求检验方法
可施胶时间/min≥20附录A
物理性能可粘接时间/min≥60,且小于240附录A
触变指数≥4GB50550
5
DB41/T1847—2019
表4环氧胶粘剂技术要求(续)
检查项目指标要求检验方法
吸水率/%≤0.5GB/T1034
物理性能水中溶解率/%≤0.1GB/T1034
热变形温度/℃≥50GB/T1634.2
抗剪强度/MPa≥12附录B
产品适用温度下限
12h≥20
抗压强度/MPa24h≥60GB/T2567
力学性能
7d≥75
抗拉弯强度/MPa开裂全部发生在混凝土之内附录C
钢对C45混凝土的正拉粘结
≥2.5,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GB50728
强度/MPa
不挥发物含
(105±2)℃、(180±5)min≥99GB50728
量/%
经50oC、98%湿度恒定作用90d后,
在常温下试件的钢-钢拉伸抗剪强
耐湿热老化能力GB50728
度的下降幅度不得超过参比试件强
度的10%
在(23±2)oC、(50±5)%RH环境
耐长期应力作用能力中承受4.0MPa剪应力持续作用GB50728
210d
在室温下,以频率为40Hz、应力比
耐疲劳应力作用能力为5:1、最大应力为3.0MPa的疲劳GB50728
荷载下进行钢对钢拉伸抗剪试验
6设计
6.1一般规定
6.1.1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6.1.2装配式混凝土箱梁桥应考虑接缝的影响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6.1.3装配式混凝土箱梁桥应根据在制造、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作用影响,进行持久状况、短
暂状况、偶然状况及地震状况等四种设计状况的极限状态设计。
6.1.4装配式混凝土箱梁桥的安全等级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结构破坏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性来划分。
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GB50153取用。
6.1.5设计采用的作用、作用分类、代表值和作用组合应按JTGD60、JTG/TB02-01执行。
6.1.6装配式混凝土箱梁桥各部分构件重量与尺寸应满足工程现场运输及起吊能力,构造设计应利于
施工。
6.1.7节段预制拼装混凝土桥梁应根据采用结构的特点设置检修通道,检修通道应有必要的检修、养
护以及部件的更换所需的空间。
6.1.8防雷接地设计应按GB50057执行。
6.1.9除符合本标准的设计要求,装配式混凝土箱梁桥应按JTG3362、JTG/TB02-01进行结构设计、
构造设计、抗震设计以及耐久性设计。
6.2装配式混凝土箱梁桥结构设计
6
DB41/T1847—2019
6.2.1预制混凝土节段箱梁
6.2.1.1预制混凝土节段箱梁宜沿着纵桥向划分节段,并通过环氧胶接缝连接。
6.2.1.2预制混凝土节段箱梁应按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
6.2.1.3预制混凝土节段箱梁宜按体内外混合配索的原则设计。
6.2.1.4体外预应力钢索应可更换,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35年,且更换时宜不影响现状桥面交通。
6.2.1.5进行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方法如下:
a)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应按JTG3362验算,并在接缝截面考虑0.95的折减系数;
b)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应按附录D.1验算;
c)应考虑接缝处的弯剪耦合效应按附录D.2进行接缝截面的抗剪承载力验算。
6.2.1.6进行持久状况使用阶段应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方法如下:
a)使用阶段应力计算应包括正截面混凝土的法向压应力、受拉区预应力钢筋的拉应力和斜截面混
凝土的主压应力;
b)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应包括抗裂验算和变形验算;变形验算中,应考虑接缝对其挠度增大的
影响,扩大系数可取1.1。
6.2.1.7进行短暂状况施工阶段应力和承载能力计算状态计算时,方法如下:
a)施工阶段应力计算包括自重和施工荷载作用下,截面边缘混凝土最大压应力及最大拉应力、中
性轴处的主拉应力应符合JTG3362,接缝截面边缘混凝土最大容许压应力较非接缝截面减少
''
0.05fck,最大容许拉应力较非接缝截面减少0.25ftk。
b)承载能力计算是指接缝的抗剪承载力验算,方法见附录D.3。
6.2.1.8体外预应力钢筋的转向块应采用拉杆-压杆模型验算。
6.2.1.9采用环氧胶接缝时,在节段间的环氧固化过程中,节段间压应力应不小于0.3MPa。
6.2.2预制桥墩
6.2.2.1预制墩柱与预制盖梁、承台之间的连接宜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或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预制墩
柱与预制墩之间应采用灌浆套筒连接。
(a)灌浆套筒连接可布置位置(b)波纹管连接可布置位置
注:图中代表灌浆套筒连接或者波纹管连接。
图1预制桥墩连接可布置位置
6.2.2.2预制盖梁采用横桥分节设计时,宜通过现浇混凝土湿接缝或环氧胶接缝连接。
6.2.2.3采用环氧胶接缝连接的预制盖梁,设计方法与指标应符合6.2.1规定。
7
DB41/T1847—2019
6.2.2.4满足本规范对灌浆连接套筒、金属波纹管、高强无收缩水泥灌浆料及砂浆垫层等连接材料和
构造要求时,预制墩柱可按JTGD60和JTG3362进行验算。
6.2.2.5预制墩柱拼接缝处应力不满足6.2.2.10规定时,可设置纵向预应力,改善接缝处应力直至满
足条文要求。
6.2.2.6灌浆套筒可布置在预制墩柱中,此时应考虑套筒对墩柱刚度及相关构造的影响。
6.2.2.7采用匹配法施工的预制节段拼缝处宜采用环氧粘结剂,采用非匹配法施工的预制节段拼缝处
宜采用砂浆拼接缝。
6.2.2.8预制墩柱分段拼装时,在节段间的环氧固化过程中,节段间压应力应不小于0.1MPa。
6.2.2.9应根据所处环境条件考虑预制拼装墩柱和盖梁的拼接缝、墩柱和盖梁预制构件的耐久性设计,
拼接缝处环氧粘结剂和砂浆应满足耐久性能指标要求。
6.2.2.10拼接缝处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接缝处正截面受拉边缘可出现拉应力,但拉应力应小于预制
构件材料和连接材料的允许设计拉应力。
6.3装配式混凝土箱梁桥构造设计
6.3.1预制混凝土节段箱梁构造
6.3.1.1接缝截面最小配筋率应按JTG3362计算,其中,受拉区混凝土塑性影响系数应考虑接缝截面
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折减乘以0.7。
6.3.1.2顶板、底板厚度及构造应满足纵向受力、横向受力及预应力钢筋布置要求,且厚度不应小于
200mm。
6.3.1.3腹板厚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腹板内不布置体内纵向和竖向预应力钢筋时,腹板厚度不宜小于200mm;
b)腹板内只布置体内纵向或竖向预应力钢筋时,腹板厚度不宜小于300mm;
c)腹板内布置体内纵向和竖向预应力钢筋时,腹板厚度不宜小于380mm。
6.3.1.4承受正弯矩的装配式节段接缝两侧顶板与腹板结合区内应设置固定于腹板箍筋的封闭箍筋,
承受负弯矩的装配式节段接缝两侧底板与腹板结合区内应设置固定于腹板箍筋的封闭箍筋。封闭箍筋不
应少于3层,直径不应小于12mm。
图2跨中区段接缝两侧箱梁顶板、顶板与腹板结合区的加强钢筋示意图
8
DB41/T1847—2019
图3墩旁接缝两侧箱梁底板、底板与腹板结合区的加强钢筋示意图
6.3.1.5距离支座中心线3倍梁高范围内节段接缝旁腹板的竖向钢筋(箍筋)应加密布置,加密箍筋
不少于3层,间距100mm,两端锚固可靠,并应保证其两端锚固可靠。
6.3.1.6接缝应采用环氧胶接缝或现浇混凝土接缝,预制节段端面应配置直径不小于10mm的钢筋网。
现浇混凝土接缝如不设纵向普通钢筋,其宽度不应大于200mm。
6.3.2承台
承台应精确布置与桥墩连接的预埋钢筋,并与承台钢筋位置不冲突。
6.3.3预制桥墩
6.3.3.1预制墩柱设计中应考虑预应力筋管道、钢筋、连接套筒或金属波纹管相互之间的合理布置,
并在设计图中予以说明。
6.3.3.2预制拼装盖梁采用上下分层建造时,下层预制构件与上层现浇之间可不使用剪力键;预制拼
装盖梁采用沿盖梁长度方向分段预制拼装建造时,预制构件的拼接面宜采用剪力键方式。
6.3.3.3预制墩柱纵向钢筋宜采用直径大于32mm的钢筋,纵向钢筋之间的中心距宜小于200mm,且
至少每隔一根宜用箍筋或拉筋固定。
6.3.3.4对于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墩柱或横桥分节设计的盖梁,接缝截面最小配筋率应按照JTG3362
计算,其中,受拉区混凝土塑性影响系数应考虑接缝截面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折减乘以0.7。
6.3.3.5套筒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以下三个条件中的最大值:25.4mm、骨料最大粒径的1.33倍、被
连接纵向钢筋的直径。
6.3.3.6采用灌浆套筒连接建造的预制墩柱,应在灌浆套筒压浆口下缘处设一道箍筋。
6.3.3.7预制拼装墩柱中圆形金属波纹管净距不应小于50mm,且不应小于管道直径的1倍。
6.3.3.8预制拼装墩柱中墩柱与承台或墩柱与盖梁之间的拼装接缝砂浆垫层厚度宜为10mm~30mm,
同类型构件之间的环氧接缝厚度宜为1mm~3mm。
6.3.3.9连接套筒设置在墩身且其位于潜在塑性铰区域内时,箍筋的配置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a)箍筋加密区的长度不应小于连接套筒的高度加5倍连接套筒外径范围;
b)连接套筒高度加5倍连接套筒外径范围外箍筋量应逐渐减少。
6.3.3.10墩柱的竖向钢筋应延伸至盖梁顶面和承台底面附近,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应在JTG3362要
求的基础上增加10倍连接钢筋的直径。
9
DB41/T1847—2019
6.3.3.11预制拼装墩柱柱身塑性铰加密区域配置的箍筋应延伸到盖梁和承台内,当连接套筒位于盖梁
或承台内时,在满足现行抗震设计规范构造要求的情况下,延伸到盖梁和承台的距离还不应小于连接套
筒的高度。
6.3.3.12预制拼装墩柱中采用预应力钢绞线或精轧螺纹钢时宜将张拉端置于墩柱顶端,锚固端置于承
台内,锚固端宜采用预埋式带索P形锚具或后穿自锁式锚具。
6.3.3.13对可能承受车辆撞击力作用的墩柱,应考虑采用剪力键拼接方式。
6.4抗震设计
6.4.1应根据预制墩柱的构造形式调整塑性铰区域延性安全系数,详见附录E.1。
6.4.2预制拼装墩柱拼接缝处沿顺桥向和横桥向的抗剪强度应按附录E.2验算。
7构件预制
7.1施工准备
7.1.1场地建设
7.1.1.1占地面积、生产能力、构件存储能力应符合生产要求。
7.1.1.2材料区、钢筋加工区、拌合区、生产区、养护区、存储区、办公区、试验区、生活区应布局
合理,地基承载力应满足生产要求。
7.1.1.3场区道路应合理布局,地基承载力应满足材料和构件运输要求。
7.1.1.4宜选用自动化程度高、先进、低能耗、适用的机械设备。
7.1.1.5电力线路应满足安全生产要求,使用低能耗光源照明。
7.1.1.6养护区应设置三级沉淀池和废水循环利用系统,生活区应设置隔油池和生活污水处理站。
7.1.1.7高噪声设备应采取厂房隔声、安装基础减振和加装消声器等降噪措施。
7.1.1.8固体废物应采取分类收集和处理措施。
7.1.2预制厂管理
7.1.2.1应具备健全的质量、进度、投资、合同、安全、环保管理体系并保持正常运转。
7.1.2.2宜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原材料、生产工艺、质量检验、销售等进行全方位信息化管理。
7.1.2.3应合理配置管理、技术、专职安人员及产业工人,并经过专业培训,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
7.1.3生产前准备
7.1.3.1应熟悉设计图纸,进行技术交底。
7.1.3.2应编制构件生产和厂内存放方案。
7.1.3.3应调查运输路线,编制运输计划。
7.1.3.4应根据设计要求和JTG/TF50相关规定,进行原材料检验及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7.1.3.5宜实行材料检验合格制、首件工程认可制及构件出厂检验合格制。
7.2模板
7.2.1制作
7.2.1.1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专项设计,荷载取值、变形控制应符合JTG/TF50的规定。
10
DB41/T1847—2019
7.2.1.2应采用钢模板,且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承受各种施工
荷载,几何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
7.2.1.3应与钢筋定位胎架、支架、台座相匹配,宜采用液压开合整体式模板。
7.2.1.4应配有灌浆连接套筒、灌浆金属波纹管的定位孔或定位装置。
7.2.1.5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JTG/TF50的相关规定。
7.2.2安装
7.2.2.1预制混凝土节段箱梁的模板安装,应符合CJJ/T111的规定。
7.2.2.2预制混凝土组合箱梁、盖梁、墩柱的模板安装,应符合表5规定。
表5预制混凝土组合箱梁、盖梁、墩柱模板安装技术要求
检验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和频率
长度+1,-5
模内尺寸宽度±5尺量:1处/m
高度±5
轴线偏位2全站仪:每节段顶面边线与两轴线交点
表面平整度52m直尺:连续测量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尺量:1处/接缝各方向
板面对角线差值2尺量:测量板面两个对角线长度之差
接缝宽度+0.5,0尺量:每条接缝测3处
预埋件中心位置10尺量:纵、横方向各1处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5尺量:纵、横方向各1处
预留孔洞内部尺寸+5,0尺量:每条边各测1处
外观模板板面无擦伤、划痕及明显局部凹凸锤痕观察:按JTGF80/1检测
7.3钢筋定位胎架
7.3.1制作
7.3.1.1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专项设计,符合预制构件生产要求。
7.3.1.2应采用钢材制作,且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能够承受各种施工荷载,几何尺寸
应满足专项设计要求。
7.3.1.3应具有精确定位功能,便于钢筋安装,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规定。
7.3.2安装
7.3.2.1固定于平整的硬化地面或专用支架上,底面高差应符合表6规定。
7.3.2.2应定期维护保养,满足预制构件生产精度要求。
11
DB41/T1847—2019
表6钢筋定位胎架技术要求
检验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和频率
材质符合专项设计要求观察
材料规格符合专项设计要求尺量:逐个检查
长度±3尺量:检查纵向每条边线
宽度±2尺量:每个横隔单元顶部、底部各检查1处
高度±2尺量:每个横隔单元两侧各检查1处
顺直度2经纬仪:检查纵向每条边线
对称性2尺量:每个横隔单元检查两个侧边距中心线距离
定位孔径±1尺量:逐孔检查
定位孔间距±1尺量:逐孔检查
底面高差2水准仪:每个横隔单元两侧底边各检查1处
骨架钢筋制作效果验证满足工程设计要求首件验证
7.4钢筋加工与安装
7.4.1钢筋规格和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应分类、分批标识存放并采取防锈措施,存放时间不宜超过6
个月。
7.4.2应使用数控弯曲设备加工,骨架制作应在钢筋定位胎具上进行,场内移运过程中应采取防变形
措施。
7.4.3在骨架外侧应设置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垫块,制作厚度不应出现负误差,正误差应不大于1mm。
7.4.4吊环钢筋的加工与安装应符合设计规定。
7.4.5钢筋的安装应符合表7规定。
表7钢筋安装技术要求
检验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和频率
两排以上排距±5
尺量:长度≤20m时,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
受力钢筋间距箱梁±10
同排长度>20m时,每构件检查3个断面
桥墩、盖梁±20
箍筋、构造钢筋、螺旋筋间距±10尺量:每构件检查10个间距
长±10
钢筋骨架尺寸尺量:按骨架总数30%抽查
宽、高或直径±5
长、宽±10尺量:逐边检查
网眼尺寸±10尺量:检查5个网眼
绑扎钢筋网网眼对角线差±15尺量:检查5个网眼
平面内±20
网的安装位置尺量:测每网片边线中点
平面外±5
弯起筋位置±20尺量:每骨架抽查30%
箱梁±3尺量:每构件各立模板面每3㎡检查1处,
保护层厚度
桥墩、盖梁±5且每侧面不少于5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英文设备维修合同范本(2024版)
- 2025年苗圃地租赁合同模板(含知识产权保护条款)
- 2025年度二手房交易房地产评估机构选择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设备销售佣金分红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合同签署4篇
- 二手房购买定金协议:2024年标准版版B版
- 二零二五版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服务合同范本2篇
- 2025版新产品发布宣传片制作服务协议2篇
- 2025年度个人之间房屋买卖合同争议解决条款范本2篇
- 二零二五版月子中心婴儿早教及产后恢复服务合同2篇
- 光伏自发自用项目年用电清单和消纳计算表
- 量子计算在医学图像处理中的潜力
- 阿里商旅整体差旅解决方案
- 浙江天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
- 逻辑思维训练500题
- 第八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中文
- 企业新春茶话会PPT模板
- GB/T 19185-2008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计算方法
- DIC诊治新进展课件
-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