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日本历史_第1页
简单的日本历史_第2页
简单的日本历史_第3页
简单的日本历史_第4页
简单的日本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单的日本历史日本的起源①徐福说②神创论伊歧那耶命,伊歧那美命③日本的原住民——阿伊努人先土器和绳文时代原始社会公元前300~公元300弥生文化公元三世纪后半~538年古坟文化538~710飞鸟时代710~794奈良时代794~1185平安时代1185~1392镰仓时代1392~1573室町时代1573~1615战国时代1615~1867江户时代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

重要人物及事件邪马台与卑弥呼农耕文化的发展邪马台(YAMATO大和)卑弥呼(HIMEKO姬子)《三国志》记载:卑弥呼其人“事鬼道,能惑众”“卑弥呼以死,大作冢,径百余步,殉葬者奴婢百余人。”卑弥呼之墓可以算作即将步入古坟时代的一个象征。亲魏倭王归化人与第一次文化飞跃公元4世纪中期,大和(YAMATO)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广大到各个地方。这个时期是中国许多知识和技术传入日本的时期。4世纪,大和政权吸引了大陆的高度物资文明。到了5世纪,来自朝鲜半岛的外来人(归化人)带来了铁器生产、制陶、纺织、金属工艺及土木等技术。6世纪,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传入日本。

古坟时期人们的盛装汉代马王堆出土服装样式汉字的传入日本古代原本没有文字,在汉字传入以前仅有以语言为媒介的口传文学三世纪末以到日本定居的汉人(归化人)以及朝鲜半岛为媒介,汉字传入日本6世纪左右,日本人已经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汉字,并开始用汉字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圣德太子(574~622)

日本佛教之父,日本初期佛教的创建,以及佛教在日本传播基础的奠定,主要是在圣德太子时代。推古元年(公元593年),圣德太子开始摄政,制定了冠位十二阶和宪法十七条改革内容冠位十二阶按才能和功绩授予个人,官位不再世袭,排挤了那些世袭的贵族,使天皇的权力增大,同时使国家的政府官僚体制有了雏形。宪法十七条以中国儒家三纲五常为主的思想规定了日本臣民的行为守则。其中明确规定,“国非二君,民无两主,率土兆民,以王为主”。宪法中还主张以和为贵,减少阶级对立。大化革新公元654年,即中国初唐期间,孝德天皇以圣德太子的改革为基础,实行大化革新,正式号称天皇,定国号为日本对中国文明进行全方位引进,包括政治制度、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生产技术等创建起天皇为绝对君主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日本终于摆脱奴隶制社会而逐步进入到封建制度阶段奈良时代至今可见的长安城公元710年迁都至奈良,正好和中国的盛唐时期同步,都城仿唐长安城布局规制。

从此日本逐步迈向律令体制完备的集权国家,并由此开展辉煌璀璨的奈良时代,可以说是代表了日本正史的开端。奈良时代的一大特点是8代天皇有4代是女皇,女皇们掌权时间共30年,再加上垂帘听政的时间所以称奈良时代为女人的天下一点都不为过。唐代女子服饰发型奈良时代的女装,和唐代的服饰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文学成就最早的文学典籍是《古事记》、《日本书纪》及《风土记》。前两部著作追记了日本国史,后一部则记载了日本各地自然状况、风土人情。两者均收录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生动的古歌谣。而和歌集《万叶集》的编撰成功则代表着日本诗歌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古事记公元七一二年(和铜五年),由安万侣编撰《古事记》三卷,作为“邦家之经纬,王化之鸿基”。全书分为帝纪和本辞两部分帝纪是指皇室的系谱本辞是古代的神话传说英雄神话与文学《古事记》的本质残留下来的英雄人物1、素盏鸣尊(速须佐之男命)2.倭建命从《古事记》看日本的天皇制度伊歧那耶命天照大御神月读命素盏鸣尊古事记中的歌谣——久米歌勇敢的久米儿郎们的粟田里长着一根臭韭,连根带苗地拔掉吧,不杀尽敌人绝不罢休!勇敢的久米儿郎们的墙脚下栽了一株花椒嘴里辣辣的,我忘不了此仇不杀尽敌人绝不罢休神风吹打着伊势海象细螺爬行在大石上成群地包围过来不杀尽敌人绝不罢休万叶集日本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所收诗歌自4世纪至8世纪前半叶,约在8世纪后半叶由大伴家持(?~785)完成。诗集共20卷,收诗歌4500首。按内容可分为杂歌、相闻、挽歌等。杂歌涉及四季风物、行幸游宴、狩猎旅行等;相闻大多是恋人、朋友、亲人之间感情上相互闻问的诗歌;挽歌主要指葬礼上哀悼死者的诗歌,也有临终遗作和后人缅怀之作。此外,诗集还广收了口头流传的民谣《东歌》和《防人歌》。从形式上看,诗集主要分为长歌、短歌、旋头歌3种。诗集的作者十分广泛,几乎囊括当时日本各阶层人物。

第一期(629~672)为诗歌的诞生时期。此时诗歌仍具口传性质,但个人作品已脱离民歌而独立,个体情感的表露超过了群体情感的抒发。作者中天智天皇、天武天皇等皇族歌人较突出。第二期(673~709)为长短歌最盛时期。当时的宫廷诗人柿本人麻吕、高市黑人影响较大。柿本人麻吕的长歌雄浑有力,蔚为壮观,固定了万叶长歌的基本格律。第三期(710~733)是个性化诗歌发展时期。重要作者有山上忆良、大伴旅人、高桥虫麻吕、山部赤人。他们的诗作风格独具,各有千秋,使本期创作在艺术上与前期比肩匹敌。第四期(733~759)是诗歌从成熟到衰落的时期。诗风由强韧雄浑,走向柔弱颓废,宣告了万叶诗歌的结束。这个时期的优秀作者是大伴家持。他的诗作情景交融、哀婉动人,不失为本期的佳作。

万叶初期和歌大和地方多山丘天香具山最挺秀登高一望大平原地上升烟一缕缕海上飞起百合鸥好地方啊,大和国好地方啊,秋津洲

舒明天皇驰骋茜紫野,往来围禁场;岂不虞人睹?君袖乃尔扬。额田王紫茜同妹艳,能不钟我心?奈何他人妇,思慕难自禁。大海人皇子香具山爱上了亩傍山,与耳成山两相争夺。据说二山争妻,已自神代演至今日。上古尚且如此,又何怪如今世人争妻呢?啊这里就是香具耳成二山争夺之时,阿菩大神观战的印南国原。茫茫海空,浮云吞没。夕阳东照,火烧红云。愿今夜,朗月清辉照地堂。中大兄皇子香具山亩傍山耳成山壬申之乱653年,为了控制守旧势力,中大兄皇子在未得到天皇同意的情况下,率皇族和群臣迁回飞鸟。第二年,孝德天皇饮恨而终,中大兄之母皇极天皇复位。645年9月,古人大兄皇子谋反被诛;658年,孝德天皇之子有间皇子谋反未遂被绞死。日本国内民怨沸腾,为了转移矛盾,中大兄出兵朝鲜半岛。

667年,再度迁都近江;翌年,中大兄继位,称天智天皇,立其弟大海人皇子为太子。大海人深通军事和政治,不满天智天皇逐渐向守旧派妥协的做法,屡屡在言行上刺激天皇,甚至于公然在宴会上“以长枪贯敷板”。天智天皇遂打破以太子为摄政的惯例,任命爱子大友皇子为太政大臣,掌管国政。

671年,天智天皇死,已经出家避居吉野的大海人感觉时机已到,于是在次年经伊贺、伊势,来到美浓,发动东国军队,占据了军事枢纽不破道和铃鹿道,准备进军近江。战役首先在关原爆发(请记住这一战略要地,近千年后,又有一场决定全日本命运的战役在此地展开),东军旗开得胜,大海人命令分军进取近江和大和。672年7月22日,一军平定大和,另一军在濑田川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第二天,大友皇子自尽,战争仅仅延续了一个多月就结束了。

此次事件,史称“壬申之乱”,次年元月,大海人在飞鸟净御原宫即位,称天武天皇。柿本人麻吕乐浪,志贺,唐崎,依然如昔。而那旧时宫人们游乐的大船,任凭我苦苦守候,却再也不见踪影。乐浪,志贺,河湾,湖水积淀如昔,可是我是否还能再见,再见那曾经在这里停泊靠岸的人儿。大伴旅人悟到人间万事空,无限感伤增悲痛。细雪纷纷落不停深深怀念平城京大伴家持轻霞遍春野莺鸟泣黄昏不知何自至愁来独断肠细小吾庐竹风来夕暮时依稀作微响独听发幽思之后的诗歌创作奈良朝后期------汉诗集《怀风藻》平安初期——六歌仙时代在原业平,僧正遍昭,小野小町,大伴黑主,文屋康秀,喜撰法师平安时期——古今和歌集镰仓时期——小仓百人一首《万叶集》成书时,日本还没有自己的文字,全部诗歌都是借用汉字即万叶假名记录下来的。它的最大贡献在于摆脱了汉诗的窠臼,用日本民族语言,把不定型的古歌谣发展为定型的民族化、个性化的诗歌形式,为后世诗歌创作树立了典范。从汉字到万叶假名古事记全书用清一色汉字写成,古代汉语和古代日语交织成文,体现了日本上古时代的语言风格,即变体汉文的初期特征。这样做的缺点是随意性太大,汉字此时既可表音又可表意。特别是在选择汉字来表示日语语音的时候有种种不同的变化,所以只能在小范围内传播,无法让大多数人理解文意由于日语和中文是两种不同语系的文字,所以文人们渐渐发现想用中文完全满足读与写的需要很困难,于是他们企图离开汉字原来的意思,只借用它的音或训来表示日语的发音,创造出了万叶假名。这为日本本国文字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充溢着清新气氛的平安时代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即现在的京都),平安时代开始这段时期是日本的各种文化大发展的时期,特别是以贵族的风雅文化最为辉煌,女性成为文学创作的主力军,物语文学,日记体文学等都在此时出现并发展起来。京都也在此时正式成为了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确立了自己不可动摇的地位,直到一千多年以后明治维新将首都迁往东京为止。平安时代的贵族女服晴装束,又称十二单平安时代下等公卿的服装,狩衣殿上人的服装,随地位的不同服装颜色还有区别平安时期的时代精神平安时期以十世纪初期的延喜时期为分界开始转折,庄园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藤原氏摄关(摄政关白)政治确立贵族阶层的没落和佛教在日本的进一步传播,宿命论的浪漫主义幻想成为平安时期贵族们的精神寄托。假名的出现由于宮廷女人長年抄写《萬葉集》,而「萬葉假名」的漢字,都有固定字音,寫著寫著,無形中便簡略了漢字,變成類似草書的字體,積年累月,就成為「平假名」(女书)。

另一方,必須學漢文的宮廷子弟或考上大學的菁英,為了將漢文唸成日本固有語音,只好在漢文旁加上種種拆解漢字而成的助詞與記號,這些助詞與記號,正是「片假名」。

物语文学物语日本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产生于平安时代(公元10世纪初)。它是在日本民间评说的基础上形成,并接受了中国六朝和隋唐传奇文学的影响。物语在诞生初期就出现了歌物语和虚构物语两个分支虚构物语是将民间流传的故事经过有意识的虚构,并加润色,提炼成完整的故事,具有传奇的色彩,以《竹取物语》、《落洼物语》为代表。歌物语以《伊势物语》、《大和物语》为代表,以和歌为主,使和歌与散文完全融为一体,成为整部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两类物语都是脱胎于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是向独立故事发展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们的不足之处是缺乏内在的统一性和艺术的完美性竹取物语创作于10世纪初的《竹取物语》是日本最早一部物语文学,也是最早出现的用假名创作的物语。故事写一位伐竹翁在竹心中取到一个美貌的小女孩,经3个月就长大成人,取名“细竹赫映姬”。5个贵族子弟向她求婚,她答应嫁给能寻得她喜爱的宝物的人,可是这些求婚者都遭到失败。这时皇帝想凭借权势来强娶她,也遭到拒绝。赫映姬在这些凡夫俗子茫然失措之中突然升天。

伊势物语与《竹取物语》差不多同一时期写成的《伊势物语》,又称《在五日记》,由125篇短篇汇集而成,各自独立成篇,由在原业平一个人物贯穿起来,写了他在宫廷和外地经历的种种恋爱故事。贯穿这个人物的一生。一初冠從前,有個男子,初冠未幾,因領地之緣而前往春日里去狩獵。里中住著一對十分標致的姊妹。這男子無意中自牆垣隙縫見了她們。想不到,挺不相稱的,如此殘舊的鄉里中竟有這般光景,遂難禁心為之顛倒動搖。這男子將身上穿著的狩衣下襬撕下,寫了一首歌。他所穿的信夫染的狩衣。

春曰野兮信夫染,

窺得卿貌心亂迷,

若此紫紋兮情難斂。

他一口氣詠出了這一首歌。大概認為趁這樣的機會挑一首歌贈予女子,是挺有興味的事情的吧。實則,這首歌乃是有所依據:

陸奧國兮信夫染,

染成圖紋總紛披,

底事我心兮徒亂素紊。

從前的人,可真是熱情,解得風雅的啊。

第85话从前有一个童年男子,和一个稚龄女郎互相爱慕。两人都有父母管束,顾忌甚多,这恋爱就中途断绝了。过了几年之后,女的希望这旧日的恋爱获得团圆,重新向男的求爱。男的便咏一首诗送给她。送她这样的诗,不知是什么用意,诗曰:“久别犹相念,人间迄未闻。只因经岁月,彼此相思频。”两人的交往止于如此。听说后来男的和女的在宫中同一地方供职。

第124话从前有一个男子,不知他心中有什么深思熟虑,咏了这样一首诗:

“若有心头事,沉思勿作声。只因人间世,没有同心人。”第125话从前有一个男子,生了重病,自知即将死去咏了这样一首诗:

“有生必有死,此语早已闻。命尽今明日,教人吃一惊。”平安时代蓬勃发展的女性文学背景:1、假名的诞生2.藤原氏的政治策略表现:最突出的是后宫之间的对立代表人物:清少纳言紫式部和泉式部源氏物语与紫式部紫式部(978-1015),本姓藤原,名字不详。因其兄任式部丞,故称为藤式部;又因她所作《源氏物语》的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所传颂,又称作紫式部。她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随父亲学汉诗,熟悉中国古代文献与作品,特别对白居易的诗,造诣颇深。家道中落后,嫁与地方官藤原宣孝,婚后不久即守寡。后入宫当女官,给彰子皇后讲解《日本书纪》与白居易诗作,被称做“日本纪局”。她在宫中供职期间,还写了《紫式部日记》,记叙了在宫中的见闻与感受,流露了对现实的不安忧愁与苦恼的心情及其反抗的精神。源氏物语作为物语文学的高峰的《源氏物语》(产生于11世纪初)是最先把虚构物语与歌物语结合在一起,并在创作方法上继承了物语的现实主义传统,摒弃了物语只重史实、缺少心理描写的手法,促进了物语文学的发展,对日本散文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概况《源氏物语》全书54回,近百万字。可分为两大部分:前44回写源氏极享荣华,伴随着感情纠葛的一生。这是作品的中心内容。后10回写源氏之子薰(实为三公主和柏木大将的私生子)与宇治山庄女子之间错综的爱情故事,被称为宇治十帖。小说历经4代天皇、跨越70多个年头,登场人物数以百计,仅主要人物就有几十人之多。

故事介绍 《源氏物语》故事开始于桐壶帝在位的时候。出身低微的更衣,独得桐壶帝的宠爱。后此更衣生下一位皇子,其他嫔妃,尤其是弘徽殿女御也愈加忌恨。更衣不堪凌辱折磨,生子不到3年,便悒郁而亡。小皇子没有强大的外戚做靠山,很难在宫中立足。桐壶帝不得已将其降为臣籍,赐姓源氏。源氏不仅貌美惊人,而且才华横溢。12岁行冠礼之后,娶当权的左大臣之女葵姬为妻,但葵姬不遂源氏的意。于是源氏追求桐壶帝续娶的女御藤壶,据说女御酷肖源氏生母。不久,两人发生乱伦关系,生下一子,后来即位称冷泉帝。源氏到处偷香窃玉,强行占有了伊豫介的后妻空蝉,还向比他大7岁的婶母六条妃子求欢,并同时辗转在花散里、末摘花等众女子之间。当他劫持一位不明身分的弱女子夕颜去荒屋幽会时,这女子不幸暴亡,源氏为此大病一场,病愈进香时遇到一个酷似自己日思夜想而不得相见的藤壶的女孩,得知她是藤壶女御的侄女,名叫紫姬,就趁紫姬熟睡把她带回家中,收为养女,朝夕相伴,以寄托对藤壶的思慕。几年后紫姬出落得亭亭玉立,高贵优雅,才艺超众,十分可人。源氏便把她据为己有。葵姬因六条妃子生魂附体过世后,紫姬被扶为正夫人。

桐壶帝退位以后,右大臣弘徽殿女御的儿子登上皇位(朱雀帝),源氏及岳父左大臣一派从此失势。恰巧源氏与右大臣女儿胧月夜偷情之事败露,源氏自觉噩运临头,便远离京城,到荒凉少人的须磨、明石隐居。为排遣寂寞,与明石道人的女儿明石姬结合,后生一女,被选入宫中做了皇后。由于天降异兆,朱雀帝又重病在身,朝政不稳。源氏奉召回京辅佐朝廷。不久,朱雀帝让位给冷泉帝。源氏升任太政大臣,源氏及左大臣一门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气派。源氏建造了集四季景物为一体、蔚为壮观的六条院寓所,将昔日恋人统统接到院里来住。源氏近40岁时,将朱雀帝之女三公主纳为正妻,紫姬终因心力交瘁,病卧在床。早已凯觎三公主美貌的头中将之柏木趁源氏探病的机会,与三公主幽会,被源氏发现。柏木惧悔交加,一病不起,英年夭折。三公主生下容貌与柏木毫无二致的私生子薰后,落发为尼。源氏深感自己和藤壶乱伦之罪的报应临头,心如死灰。恰巧紫姬不久又逝,源氏失去了精神支柱,了断尘缘,隐遁出家。几年后死去。

源氏之子薰生性严谨。20岁来到宇治山庄爱上了庄主八亲王的大女公子,不料遭到拒绝。大女公子病故后,他寻回外貌酷肖大女公子的八亲王的私生女浮舟,填补心灵的空白。可是匂皇子深夜闯入浮舟卧房,假冒薰的声音,占有了浮舟。当浮舟意识到自己一身事二主后,毅然跳水自尽,被人救起后削发出家。尽管薰一往情深,多次捎信,以求一见,但终未了此心愿。

《源氏物语》插图中的紫姬源氏被流放须磨《源氏物语》透过光源氏身世、用世、玩世、超世之苦,展示了平安王朝的宫廷豪华奢侈、腐朽淫乱的生活,反映了贵族阶级人与人之间争权夺势、互相倾轧的人际关系,暴露了贵族社会门第为重、男尊女卑的不平等的社会现象。这就从客观上预示了旧贵族阶级必然崩溃、灭亡的趋势。因此,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思想意义。

艺术成就:《源氏物语》艺术上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源氏及众多女性形象,并通过这些形象反映了物哀、幽情等审美意向。

源氏生为皇子却不得不降为臣籍,空有济世之才却无心仕途,酷爱紫姬却不断沾花惹草。他的一生伴随着许多的矛盾和烦恼,其中最折磨他的是与藤壶乱伦的罪孽感和背叛紫姬的深深自责。他的灵魂与肉欲始终在斗争中苦苦挣扎,结果又总是欲望压倒理智从而陷入更深的心灵冲突之中。作者大写特写源氏生活中无法摆脱的矛盾造成的苦闷及精神上接连不断的碰撞造成的无奈,意在说明人生的苦痛和悲哀,显露了作者以哀动人、以悲感人的美学观。

《源氏物语》的最成功之处不在于那种优雅闲适的贵族生活的描写,也非缠绵悱恻的男女恋情,而是悯物借情的“物哀”精神。 “物哀”是日本特有的美学概念,主要表达“同情共感,优美纤细的怜惜之情”,其中对四时风物的感念,世事无常的谓叹,更具有悲伤哀婉的内涵。在平安朝时,成为贵族日常生活中的美的意识,也构成日本民族审美理念的基础。何为物哀平安朝以《源氏物语》为中心形成的物哀精神,往往包含着悲哀与同情的意味。即不仅是作为悲哀、悲伤、悲惨的解释,而且还包含哀怜、怜悯、感动、感慨、同情、壮美的意思。平安朝的风雅、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 地位:《源氏物语》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长篇写实小说,作品流露出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被认为代表了日本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给后世作家的创作提供了艺术典范。它所创立的物哀等美学传统,一直被后世作家继承和发展,成为日本文学民族化的一大因素。日记随笔文学

奈良时期(8世纪至9世纪间),贵族们使用汉文写日记,这类日记属于实用性质。日记作为文学作品,繁荣于平安时期。著名的作品有《土佐日记》《蜻蛉日记》《和泉式部日记》《紫式部日记》等等最早出现的是纪贯之写的《土佐日记》(935)。作者是平安时期有名的歌人。《土佐日记》是第一部使用纯粹假名写成的作品,内容写一个任职于土佐地方的老国守(地方长官)夫妇任满乘船归京途中艰难的航海过程。作品着重写了这对老夫妇追怀在任上失去的女儿的感情,也写了长途旅行中的种种苦乐悲欢。作品虽采取了日记体裁,但却假托了一个妇女的口吻,将老国守(即作者本人)作为客观对象来加以描写,说明作者是有意识将这部日记作为文学作品来写作的。这部作品表达了饱尝忧患的老年人的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语言平易洒脱,带有幽默感,在日本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正因为如此,虽然《土佐日记》的作者是男性,但这部作品被划入到平安时代女性日记文学里。10世纪70年代,出现了藤原道纲母的《蜻蛉日记》。“蜻蛉”这个词是“浮生”的意思。作者是大贵族藤原兼家的众多妻子之一,是有名的女歌人。这部作品共3卷,纪录了她与兼家结婚后20年间的生活。作者在作品中倾诉作为一名贵族妇女在一夫多妻制下精神上的痛苦。由于这部作品是用作者的切身体验写成,具有揭示平安时期男贵族荒淫无耻的生活的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处于被压迫地位的贵族妇女对自身地位的反省,真挚动人。她以这样的口气开头:“有一位女性无所依赖地度过了半生。”于是一段第三人称的哀婉情事便一章接一章地展开。写到后来,“我”字便出现了。男方被称为“那一位”,这很像中国的羞涩女子的口吻。这一位女子的爱情聚少离多,因为她找到的是一个放浪男儿,仕途上一帆风顺,据她说此人“英俊过人”,那官场上的模样远远看去真是令人羡慕,用她的话说是“光彩照人”。

确实无误的只是她的男人不断地送给她哀伤,最后这哀伤简直变得无边无际。十分真切委婉的笔触,几笔就写出一个多情女子的寂寞有多么深。她每一次都要给男子送上一首歌,而对方每一次都要让人捎回一首歌作答。如果男方差人送歌来了,那么送信人一定会呆在门外等她作答。

歌与歌的送还,是一个循环往复、一时没有穷尽的过程,也是一个情趣盎然的过程。今天看,这件事情的发生真是无处理解,无可救药。日本的男男女女,这里是指宫廷里的这一拨人,真是有多得用不完的闲情雅致。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穿着华丽的衣裳,能随口吟哦。爱情这种事在他们中间是经常发生的,大致是女子苦恋衷情,男子英俊潇洒然而薄情。我们在读这些美妙但也痛苦的故事时,有时难免生出天真的想法:究竟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些男子变得稍稍规矩一些呢?

她只好住到寺中。这是实在无奈的选择,往往也成为最后的选择。可是这一次“那一位”却设法把她从山上迎下来,仍然给她日常的欢乐和痛苦。就这样没有边际的消磨,等待,哀怨,泪水洒个不停。纤弱的女子,美丽的女子,后来最大的幸福和希望就是寄托在亲生的儿子身上。

她在这幸福中微笑着结束了自己的篇章,一丝长长的苦味却一直

留下来。

其他作品和泉式部:《和泉式部日记》紫式部:《紫式部日记》菅原孝标之女:《更级日记》随笔文学也是在平安时期繁荣起来的。日本的随笔文学和日记文学有相似之点,不过它不受日记那种年月日形式的拘束,内容广泛。它包括纪行和日记式的文章,也包括对自然、人生、社会各方面的观察、纪录与评论,以及记载考证、研究的成果。随笔文学是日本文学中与诗歌、说话、戏剧等相匹敌的一种形式。

《枕草子》与清少纳言(约965-?)日本平安朝中期女作家。

清是她的姓,少纳言是她在宫中的职称。生于世代文官家庭。能读汉书。991年进宫任皇后的女官。1000年皇后死后,清少纳言离开宫廷,作了前摄津守藤原栋世的后妻。晚年落发为尼。她的随笔作品《枕草子》执笔于在宫中供职的时候,成书于离开宫廷之后。作品记叙她在宫廷里的所见所闻,内容分为3部分:

①描写四季、山川、鱼、鸟等自然景象与动物;

②叙述在宫廷的见闻和皇后定子一族的荣衰;

③抒发作者对人生和现实的感慨。

作者出身于中层贵族,这部作品虽然反映了社会等级之间的不平等和对时代的忧虑,但是着力渲染的还是对皇后定子的赞美,对日本贵族社会的肯定,采用的还是贵族阶级的审美观。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她的随笔为日本散文文学奠定了基础。

平安时代的衰落公元十一世纪后半期开始,以平安时代为代表的古代社会急遽走向衰落表现:摄关政治的没落,院政开始。武士阶层迅速成长壮大,贵族们丧失了社会地位,更加重了他们的软弱性和颓废情绪屋岛、坛之浦战役时间:公元1185年人物:宫廷大贵族代表平氏(平清盛)新兴武士阶级代表源氏(源赖朝)结果:平氏一家惨败,源氏掌权。平安时代结束,日本进入到由武士阶级(将军)掌权的镰仓幕府时代镰仓幕府时期武家政治的开始文学方面的变化中世纪日本封建社会武士阶级兴起,文学上出现了以《平家物语》为代表的战记物语。它主要描写中世纪社会的没落以及封建主义革命给社会带来的变革。使用汉语、佛语、俗语混合的新文体。这种文体在《今昔物语》中已试用过,但到了《平家物语》才臻于成熟,成为一种叙事诗。战记文学是文学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此后的叙事文学以及其他各种文学都是从战记文学产生发展而来。战记物语,尤其是《平家物语》,使日本古典文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级。

战记物语战记物语是民族的英雄叙事诗,其主题是围绕氏族斗争以及阶级兴亡而展开的整个社会历史发展。它和那种以个人心情和人与人之间关系为中心的平安朝文学是完全不同的。此外,战记物语不仅供人阅读,同时还广泛说唱,这就使得战记物语脱离了贵族阶层而可以深入到民间,并从民间吸取养分。《平家物语》概况日本中世纪长篇历史战争小说。作者不详。原称《平曲》,又称《平家琵琶曲》,为琵琶法师以琵琶伴奏演唱的台本,最初只有3卷,后经说书艺人传唱、补充,加之一些文人校勘、改造,在1201~1221年初步形成现在流传的13卷本。

内容《平家物语》主要叙述以平清盛为首的平氏家族的故事。按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前6卷描写了平氏家族的荣华鼎盛和骄奢霸道;后7卷着重描述了源平两大武士集团大战的经过,渲染了平氏家族终被消灭的悲惨结局。围绕平氏集团由盛至衰这一中心线索,艺术地再现了平安王朝末期旧的贵族阶级日趋没落,逐渐为新兴武士阶层所取代,而上升到政治舞台上的武士集团,由于被贵族同化,又被地方上拥有实力的武士集团所吞没的历史画卷。《平家物语》最大的艺术成就是塑造了王朝文学所不曾有过的披坚执锐、跃马横枪的英雄人物。1199年,源赖朝因病而逝。他的妻子北条政子削发为尼,大儿子源赖家作为幕府继承人,能力低下,智力平庸。导致手下家将纷纷作乱,大有取而代之的意思。北条政子她放下尼姑身份,接过混乱的政事,并以雷厉风行的手段在三个月内就平息了叛乱。斩乱党四千多名,还流放了八千多个。这一仗后,她获得了“尼姑将军”的美誉。北条氏她见源赖家太无能,就扶第二个儿子源实朝为王。源赖家心有不甘,阴谋推翻镰仓幕府。北条政子联合父亲北条时政组成十万讨逆大军在镰仓和叛军展开激战。两军一交手,叛军大败。源赖家也成了阶下囚,被勒令服毒自尽。局面一度平稳下来。但好景不长,在讨逆战斗中立了大功的北条时政也想夺过镰仓幕府的政权,并改立北条的名号。派人暗杀了源实朝,并指挥军队直逼镰仓幕府。北条政子闻讯大怒,顾不上丧子之痛,立即起兵讨伐亲父北条时政。没多久便剿灭了他的军队。并将北条时政驱回伊豆,同时命令他不准重返政界,否则杀无赦。这一场果断而漂亮的战斗,使政子威望大增。当她见两个儿子都已死去,无人继承丈夫大业的时候,她又一次在政敌们惊讶的眼光里挑起了镰仓幕府的统治权。并于次年用武力迫使后鸟羽天皇承认她的幕府女皇地位。镰仓幕府末期,北条政权日益腐败衰弱,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不断,又适逢两次的蒙古袭来,对大战后有功的武士不能进行封赏,使得幕府的威望大幅下降。各地的农民百姓也纷纷起来,结成党派反抗领主(俗称“恶党”)。

另外,幕府与皇室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了。镰仓幕府设立初期,为了巩固武家政权、限制皇室而设立了“六波罗探题”,其作用就是为了监视朝廷的动静并对其进行干涉。象天皇继任的人选啦,取什么年号啦,镰仓幕府都得管。

镰仓崩溃公元1259年,后嵯峨天皇排除长子后深草天皇,而让次子龟山天皇继任皇位,从而使两个天皇产生对立,即“持明院统”(后深草天皇)和“大觉寺统”(龟山天皇)。两个派别不断的为了皇位问题激烈斗争,而仍未觉悟自身危机的幕府则自以为是的在当中进行“调停”。大觉寺统一方就认为幕府偏袒持明院一方,于是就开始暗中反对幕府。1318年,倒幕的主角大觉寺统的后醍醐天皇即位了!此时北条幕府执权的是非常昏庸的北条高时,他不问政治,日夜沉迷欲游宴、斗犬,被人们称作“狗将军”。但幕府的势力广泛,耳目众多,讨幕计划败露了。天皇的两位心腹谋臣日野资朝、俊基勇敢的把罪责揽到自己身上,使后醍醐免于受难。这就是公元1324年(正中元年)的正中之变。不久,后醍醐天皇又开始了第二次计划,这回吸取了经验教训,暗中联络各地势力,对皇室和贵族庄园领土的武士和延历寺和兴福寺的僧兵势力进行活动。可是1331年,由于重臣吉田定房向六波罗探题告密,计划再次失败。后醍醐立刻逃往奈良,躲进了笠置山。幕府一面下令追捕,一面讨杀所有参与讨幕计划的贵族和武士。其中以河内的金刚山麓为根据地的土豪,以武艺智谋闻名的楠木正成,首先支持天皇而举兵,踞着赤坂城的险要地势率微弱兵力与幕府大军作战!在赤坂陷落之后,又在金刚山千早筑城再次举兵。后醍醐天皇被捕之后,在幕府强迫下,把天皇之位让给了政敌持明院统的量仁亲王(即光严天皇),然后被流放到隐歧岛去了。

其后在楠木正成为代表的近畿武士的奋战下,全国各地的势力纷纷而起,和地头领主对抗,原本是后醍醐一派的政治斗争渐渐转变成了全国的民众性起义运动!

1333年,播磨的赤松则村举兵;伯耆的土豪名和长年救出了流放在隐歧岛的后醍醐;四月末,为了讨伐后醍醐军而从关东西上的幕府大将下野足利高氏(后来受后醍醐赐字,改名尊氏)突然在中途举行叛变,摇身一变成了倒幕军的主力!顿时,形势逆转。在京都的幕府军遭到三方夹击,大败。六波罗的南北两个探题打算带着后伏见、花园、光严三个天皇到关东镰仓去避难,结果南探题北条时益在近江关山中了埋伏丢了性命。北探题北条仲时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与此同时,上野的豪族新田义贞率领东国武士集团攻入了幕府本处地镰仓,5月22日镰仓陷落。再接着,九州的岛津、大友、少贰等有实力的地方守护毫不费力的打倒了九州探题,各地的幕府势力都被推翻。由源赖朝创立、北条氏篡权的镰仓幕府百年基业瞬时土崩瓦解!

室町时代文化的复兴时代背景长时期的内乱结束了武士阶级与代表旧势力的贵族阶级的对抗,却产生了新的矛盾中央政权不稳定,各地出现了割据势力幕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权,只好重新抬出了皇室的力量,复活传统。文化在此时得到了平安时代以来的又一次发展能的产生能是室町时代在猿乐(类似中国唐代的散乐)的基础上经过改革、提高而创造出来的综合性舞台艺术;题材多取自文史典籍,也有一些是取材于社会现实。按其内容可分为祭神戏(神)、武士还魂戏(男)、女幽灵戏(女)、社会写实戏(狂)、鬼怪戏(鬼)等几类。能简介"能"由3种要素组成,即脚本(包括歌词和念白)、"型"(舞蹈程式)和""(乐器伴奏)。谣曲中的歌词,吸收了大量的和歌与汉诗中的名句。谣曲现存的底本有1700余种,今天仍在上演的有240余种。"能"的流派是17世纪以后形成的,共有观世流、宝生流、金春流、金刚流、喜多流5个流派。

《岚山》赞美盛开的花朵的神能。《实盛》被敌将所辱,白发苍苍仍奔赴战场的老将《羽衣》梦中的天女。能的舞台能舞台的正面和侧面能舞台的特点能舞台的特点是非常开放,各个方向的观众都可以看到能剧表演,而且不同角度看到的也不一样。舞台唯一一堵墙是舞台的背景,由不同的剧目可以看到上面描绘的不同的背景。例如《熊野》这出剧背景就是樱花的绘画,《松风》则是月光映照下的海滩。在舞台之后(图中左侧)的长廊建筑叫做“桥褂”,表演者和役者就从这里进进出出。按规定,桥褂与舞台间成“45度”角,这样从观众的角度就只能看到纵深的走廊而无法看到后台。<<能面>>

能当中最具代表性的道具。能面是能表演外侧的直观的属性,将一个角色的内心逼真的刻画在“脸”上,而不再需要任何多余的表情,既是“无表情”,又是“无限表情”。包括了喜悲美丑,把人活生生的表情否定掉了,只把一种表情强制的加在观众的感官上,从而把能表演抽象化了;表演者只有依靠身体语言来表达所要表达的感情,在这对立统一的关系中,使人产生了不一样的美感。所以能面是历代表演者最为重视的道具。

能面----若女能面-----姥能面----小面狂言简介与“能”同时出现的“狂言”,兴起于民间,本是一种即兴的、简短的笑剧。到15世纪中叶,“狂言”的剧目臻于定型,分成3个流派:大藏流、鹭流和和泉流。从世阿弥时期起,“狂言”插在“能”每次演出的几个剧目中间演出。到17世纪以后,“能”被定为德川幕府举行庆典时演出的指定剧种,“狂言”附随“能”受到保护。狂言是一种短小的反映现实的笑剧,以滑稽诙谐取胜,现存剧目约有300出,狂言剧目按其主角的类型分为侯爷(地方豪绅,称为大名)戏、新娘新郎戏、僧尼戏、盲人戏、鬼怪戏、神佛戏等。

一回性的艺术

观赏者在观赏能与狂言的瞬间,被其带到了六七百年前的时代,仿佛看到了昔日人们的日常与趣味;这看似平静的表演动作及相配的背景音效和低沉的唱词令人感受到其魅力,为其吸引;而在落幕散场之后,这种感官与心灵的享受便停止了。

另外由于能的历史悠久性,古代没有纸书印刷,依靠绘画和雕刻保留下来的能与狂言的资料是非常少的,可以说在表演结束后就消失了,仅仅保留在古人的记忆中。现代狂言师-和泉流宗家三宅藤九郎现代能乐师-今春流宗家金春信高御伽草子室町时代(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出现的大众小说统称御伽草子。它的出现标志着平民阶级的物语体裁登上文坛和长期占领文坛的贵族文学进一步衰落。作者包括僧侣、隐士、连歌师、町人等。主要有童话、信仰物语、恋爱物语、儿物语(又名稚子物语)、继子物语、武勇谭、复仇谭和孝顺谭等。作品多取材于民间故事,描述平民的幸运巧遇,注重情节的发展,但作品的主题思想等方面多受王朝文学的影响。著名作品有《文正草子》、《一寸法师》、《浦岛太郎》等。

室町时期名人的代表一休宗纯,法号一休,讳宗纯,曾自称狂云子、梦闺、瞎驴等。据说其母为南朝贵族之女,曾得宠北朝后小松天皇。当怀胎一休时,遭谗毁被赶出宫中。后流落京都西部嵯峨民家,生下一休。六岁时,一休成为京都安国寺长老象外鉴公的侍童,名周建。1405年,宗纯十二岁时,到壬生宝幢寺学习维摩经。1406年,随京都建仁寺的慕哲龙攀学习诗文。1408年,十五岁的宗纯以“吟行客袖几时情,开落百花天地清。枕上香风寐耶寤,一场春梦不分明”一诗,博得诗名。当时,宗纯所在的京都建仁寺,是幕府御用禅寺,1409年的一天,十六岁的宗纯看的建仁寺的僧人询问信徒的门第时,对门第高者则带谄媚之色,极为不满,说:“今世,丛林山寺之论人,必议氏族之尊卑,是可忍,孰不可忍?”随之留下两诗,愤然离去。诗中一句为“姓名议论法堂上,恰似百官朝紫宸”。这不仅表明年轻的宗纯对禅宗堕落的不满,还反映出他改革禅宗弊风的意愿。离开禅宗正统的建仁寺后,于1415年,二十三岁的宗纯又得知大德寺派名僧华叟宗昙正隐居近江坚田某小庵,遂慕名前往,当时,进入华叟宗昙的门下,须经严格考验,如泼水、杖责等,以考验求道心。此外,生活也甚清苦,要自己寻医觅食。宗纯一心追求纯洁信仰,经住了种种考验,终于成为了华叟门徒。从此开始了认真的修炼生活。1418年,宗纯二十五岁,华叟授其一休法号。一休宗纯的前半生,注意力主要集中于个人对纯洁信仰的追求。他的不满也多是对禅界堕落与虚伪的不满。他的后半生正值室町幕府明显衰落,统治阶级内部倾轧趋于激化的时代。这就使他的目光不能不转向现实社会,对当时统治阶层的腐败也燃烧起愤怒之火。1441年是一休宗纯一生的转折点。这一年,播磨守护赤松满佑杀死室町幕府第六代将军足利义教史称“嘉吉之乱”。乘此幕府危机,日本全国战乱频起,并出现农民起义高潮。在战乱和社会动荡中,宗纯颠沛于各小庵之间,经常借居农家,亲身体验到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他被视为“疯狂”的缘由之一,在于他无视禅宗禁欲的戒律。他公开声称自己“淫酒淫色亦淫诗”,而且在1471年七十八岁时,遇到一名名叫森的盲女,彼此产生了真挚的爱情。为此他写过许多情诗,袒露自己的爱情生活。佛教禁欲的戒律,其本身就是违背人类本性的,一休宗纯厌恶禅宗的虚伪,要肯定人的自然性。但是,他又没有象法然和亲鸾那样,积极进行宗教改革,创立新教派,公开否定禁欲主义。他无力挽救禅宗的颓风,只好以似乎疯狂的行动,以袒露自己的情欲来反对禅宗伪善的禁欲。一休宗纯建筑方面建筑方面最著名的是1397年足利义满建造的金阁寺。它是临池而造的三层楼阁,其式样采取结合形式,即第一层寝殿式,第二层佛堂式,第三层禅宗式。这种结合形式可以看到公家与武家文化的结合和平安文化与镰仓文化的统一。

应仁之乱(1467年)足利义政足利义视细川胜元(东军)足利义尚山名持丰(西军)应仁之乱(1467年)1449年,足利义政成为室町幕府第8代将军,他耽于酒色,不理政事,幕府实权旁落实力强大的守护大名细川胜元、山名持丰(又名山名宗全)等手中。义政早年无子,1464年以弟义视为继嗣、以细川胜元为保护人。次年其妻日野富子生子义尚,以山名持丰为保护人。二者争夺继嗣地位的斗争,使中央势力发生分裂。以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的对立为中心,中央与地方封建势力的分裂日趋激化。1467年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各自调集援军进入京都,战事进入了胶着状态。长期战乱极大地消耗了双方的实力。地方武士则借机扩大自己的领地,争夺领国统治权,从这一年起,日本历史进入到战国时代。在你所熟悉的京都,看见黄昏的荒野飞起云雀,也会引人落泪……下克上大名不把将军放在眼里,天皇的印象也淡薄了。当时的统治者称这种旧有秩序和权威阶层的基础的变动为

“下克上”(下层克服上层)。“下克上”的根本内容,就是指各地百姓和国人们反抗领主、争取自立的斗争织田信长织田信长(織田信長,おだのぶなが

,OdaNobunaga,1534年6月23日-1582年6月2日)是日本历史的战国时代的重要大名。「杜鹃不啼,就杀掉它!」织田信长是决断冷彻的独裁者,

也是敢于破坏、不断创新的狂傲天才……人生五十年,与天地长久相较,如梦又似幻;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者乎?1.不平凡的童年

信长童年时期被称为尾张的呆瓜,做事情完全不按照常理。但他的剑术,枪术,马术都是一流的,至于火枪术更是日本首屈一指的。所以他的父亲织田信秀对他很信赖,尽管他的部下经常对他说要换较懂事的信行为织田家的接班人,可是信秀一直没有答应。

在他父亲去世(1562年)的时候,他竟穿着大红袍,赤着胳膊,腰上系着各种袋子,拿着一柄大刀,抓起一把香灰向天上一扬,说:“死的太早了……”这也许是他当时的个性吧。2.像神一样的青年。

织田信长的父亲刚死,清州城的织田信友认为有利可图,所以就派大兵来战,织田信长不仅战胜了他,还攻取了清州,算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初战接下的挑战是面对美浓的蝮,美浓的斋藤道三一直对尾张有野心,但是他与信长会面,信长一反常态,穿着壮重,与道三会面语言得当。见过织田信长之后,道三便对下属说:“我的孩子将来能给他牵马就算是不错了。”所以,从那时起道三就把女儿嫁给了信长,成了尾张北部的一个屏障,也是一个坚定的靠山。信长接下来不得不面对名气与实力都超过自己的家臣柴田胜家与林可贞的攻击,他们是代表信行派的,信行在清州城的造反,迫使信长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战斗。

但这次战斗的对手是自己的亲弟弟与两个织田家的忠实家臣,这次战斗是史上有名的稻生合战,是一场野战。信长的兵力为700人左右,柴林联军有约1700人左右的数目,但是由于信长的勇猛,使得信长军势气大振,以一抵十,起先信长的先锋部队有后退的迹相,但是信长看到之后,大喝一声,:“尾张织田三郎信长在此,大家一起冲呀!!!”织田家的武士们就一起杀向敌群。最后不得不在山田夫人——信长母亲的调和之下停止了战争。战后,柴田胜家与林可贞请死,信长亲自宽恕这两名武将并亲自安慰他们,如此的宽容以至于柴田胜家忠心织田家几十年,一直为信长东征西讨,立下很多的战功。在1559年,信长又攻打下尾张的最后一座城岩山城,从些统一尾张。那时信长才26岁,而那时他手下有有名的柴田胜家,前田利家,丹羽长秀,林可贞,森可城,泷川一益,前田庆次等。

十九岁的织田信长于1551年(天文二十年),继其父织田信秀之后,采取种种手段掌握了领国的国人阶层,蓄积了力量。1560年(永禄三年),在桶狭间奇袭了东海首屈一指的大名今川义元,并取得胜利。从此以后,他怀有统治全国的野心,使用了刻有“天下布武”字样的印章。桶狭间之战织田氏所依赖的信秀去世,今川氏开始展开对尾张的攻略。

今川义元与甲斐的武田信玄、相模的北条氏康结成了三国同盟,解除了后顾之忧。这期间,骏府的松平竹千代元服,称松平元信,与今川氏的同族关口氏的女儿结婚,并改名为松平元康,任今川家大将。永禄三年(1560)五月,义元集骏河、远江、三河三国的兵力共二万五千(号称四万)西上。

另一方面,信长在前线鸣海城设下守备

面对义元大军上洛,织田家信长主从反复思虑对策。这是织田家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

“傲慢并重视名誉,隐秘的决断,巧妙的战术,不服从已有的规律,很少听从家臣的意见。”这是宣教师路易思-弗罗易思对信长的描述。对于织田信长,优势在于:通晓当地的地理情况,与当地的农民联系紧密,能够更快、更准确的获取情报等等。十八日,信长得到急报:义元到达沓挂,大约到明日,丸根、鹫津就要陷落。

十九日,天色昏暗,信长发出了全军出阵的命令。他自己在舞完“敦盛”之后,穿上铠甲驰马出城门。跟随的士兵为三千,这就是信长的全部兵力

不久,又传来了急报:今川义元由沓挂出发往大高方向移动,现在正在桶狭间休息。信长只率兵二千由镰仓街道北侧的间道前进,到达桶狭间东北的太子根丘陵。

原本是漫天的密云,却突然下起大暴雨来了,信长并没有在雨中停顿,而是一口气冲向义元的本阵…………

桶狭间是由三河进入尾张所必须经过的丘陵地区,今川的军队从这山间的狭小平地中行军,兵力再多也不得不分成线状,机动力也受到了限制,加上远征的疲惫,这些都给了信长以可趁之机将其一击击破。

于是,东海道的名门,最大的势力者今川义元象露水一样消失在战场上,今川氏也随之走向崩溃。松平元康于二十日回到了罔崎城,脱离了今川家。

织田信长在近江的安土,建筑了七层的天守阁。将其当作大本营,是政厅,也是宫殿。织田信长把安土作为中心,兴修军事、商业的交通道路,把商人和手工业者集中于此,并把安土发展成为文化的中心。他为了在宗教上对抗一向宗而援助了天主教;并在安土拨给房基地以建筑教堂。

织田信长以安土为根据地来巩固近畿地方,同时还于1577年派遣羽柴秀吉(丰臣秀吉,公元1536——1598年)征服中国地方,1580年亲自攻下大阪本愿寺,平其余党,同一年,举办了大和国内的“检地”(土地丈量),全部登记了东大寺、兴福寺和其他大寺社的领地,铲除了庄园统治的遗制,公元1582年,德川家康奉命去灭了武田氏。织田信长的大业本因就这样稳步地前进,但却意外地停止下来。该年的6月2日,织田信长为了支持羽柴秀吉加速征服中国地方而离开安土住到京都的本能寺时,深夜遭到家臣明智光秀(公元1528——1582年)的袭击而被迫自杀身死。听到本能寺之变的羽柴秀吉,当时正在包围备中的高松城,于是立即和毛利氏讲和,赶回京都,

6月

13日,很快地在山城的山崎附近打败了明智光秀。明智光秀在返回他的守城——近江的坂本城的途中,在宇治旁边的小粟栖村遭农民袭击,身负重伤,自杀身死。丰臣秀吉丰臣秀吉(豊臣秀吉,とよとみひでよし,ToyotomiHideyoshi,1536年~1598年)

从地位低下的农民成为称霸日本的关白,战国时期富有传奇色彩的霸主,大坂城的主人「杜鹃不啼,就逗它,让它啼叫。」不避讳自己的身份低下,而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不断向前重要人物木下日吉丸——木下藤吉郎——木下藤吉郎秀吉——羽柴筑前守秀吉——丰臣秀吉柴田胜家前田利家(犬千代)前田利家,上杉景胜(谦信之子),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德川家康丰国大明神大坂城(大阪市)

天正11年(1583年)丰臣秀吉动工兴建大坂城。天守阁共有五层,宽阔而雄伟,呈现着一种与丰臣秀吉臆想中的大都市的象征非常相称的壮丽。后在江户时代初期由德川幕府重建,又在昭和6年由市民经手重建的天守阁,其风格也体现着大阪市的象征。羽柴秀古自称是织田氏的足轻木下弥右卫门之子。弥右卫门不知原来是否有过木下这个姓,恐怕是个连姓都没有的青年农民,为了追求名利离开乡村而当上步兵的吧。其子藤吉郎(秀吉),也在幼年离家到处流浪,最后侍奉织田信长,逐渐显露头角,织田信长击灭浅井氏的时候,将浅井氏的领地赏给了他。似乎从这时起才叫羽柴筑前守羽柴秀吉的名字了。

织田信长的将领之中,最早打败叛变者的羽柴秀吉在决定织田信长后嗣的会议上,也排斥了前辈柴田胜家等人的意见,而成功地拥立了织田信长之孙、年仅二岁的幼儿三法师。这在他是有深谋远虑的。第二年的1583年,柴田胜家和打算拥立柴田胜家为织田信长的后嗣的织回信孝(信长的三男)等人,有意排斥羽柴秀吉,羽柴秀吉反而视为良机,而击灭了他们。把竞争者压制下去的羽柴秀吉,立即取代了动主及其地位,自己变成了主君。

另一方面,羽柴秀吉动员各大名在大坂本愿寺的遗址上,建筑了胜过安土城的壮观华丽的大坂城,强制京都和界市的大商人迁居到这里。

公元正以年,羽柴秀吉同德川家康战于尾张的小牧,因形势不利,见机进行了讲和。德川家康从长远来看,认为不利于和羽柴秀吉作战,因而甘心当羽柴秀吉的属将。羽柴秀吉因此已无后顾之忧,乃于1585年,征服了织田信长尚未征服的古代势力的最后堡垒——高野山和根来寺,继而打败了四国的长曾我部氏,三年之后平定了整个九州地方。当时长崎地方,也从耶稣会手里没收回来。再三年之后,于1590年(天正十八年),把北条氏的老巢小田原整整包围了四个月,而终于攻陷,消灭了北条氏。继此之后,到第二年又征服了奥羽的各大名。本能寺之变以后,仅经八年,羽柴秀吉就完成了平定全国的大业。

继子1593年(文禄二年),羽柴秀吉又把虾夷地(北海道)的松前氏划为属下。在列入日本中央政权统治下这个意义上来说。北海道成为日本领土,是从这一年开始的。

北海道地方从八世纪前后就已被日本人作为虾夷地看待,八至九世纪,整个奥羽地方基本上划入天皇政权版图时,渡岛的虾夷(挨奴人)曾把毛皮送给朝廷,但这只能视为偶然的来往,后日本的政权和虾夷地,长期没有联系。从十三世纪到十四世纪,日本人进入虾夷地方,在江差方面开辟渔场,在渡岛半岛开采砂金,和挨奴人交易,这样,来往也就逐渐多起来。公元1452年,若狭的武士武田信广坐船到达波岛的松前,做了该地呖崎氏的女婿,使附近地方的虾夷人归属自己,他的子孙起姓名叫松前氏。不久。在上述1593年,松田庆广向羽柴秀吉誓效忠诚,羽柴秀吉就承认他为虾夷地的领主。

羽柴秀吉还打算征服地接日本南端的琉球王国,公元1591远征朝鲜(后文叙述)之际,派今萨摩的大名岛津义久向琉球王征收军粮,但在羽柴秀吉时代,琉球却未接受羽柴秀吉和岛津氏统治,而完全独立。

羽柴秀吉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根据领主对他的抵抗、归顺、合作的状况,有的进行消灭,有的剥减一部分领地,有的让其仍然领有旧领地,把没收的领地一部分作为羽柴秀吉的直辖领地,而其余大部分赏给了合作有功的部下。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石田三成、小西行长等人,都是出身于地待和商人的,一直在羽柴秀吉身边当官有功,而成为大的大名。柴秀吉把这些心腹大名和亲属配置于全国的要地,让他们管制新任的大名;而且遇有机会或其他借口便对大名领地进行调换,对不放心的大名总要调到远方的地区。调换领地又是让大名们晓得羽柴秀吉权力的一种手段。羽柴秀吉最不放心的德川家康,已经领有三河、远江、骏河、甲斐和信浓的一部分,等到羽柴秀吉灭了北条氏之后的第二个月,秀吉立即以奖赏德川家康之功为名,将北条氏所造领地关东八个国交给他,和他的旧领地五个国对换,并让他移居江户,以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羽柴秀吉到这时,已经成了封建诸侯的君王。他的直辖领地以石数计算约二百万石,独占了除壹歧、对马以外整个日本当时总石数一千八百五十万石的十分之一以上。他的领地集中在经济上最为发达的地方——近畿和浓尾,而且还独占了以佐渡、生野、石见的金银矿山等为首的当时最好的金银矿山,并直辖京都、大坂、界市、博多、长崎等最重要的商业和贸易中心城市。界市的小西隆佐、博多的神谷宗湛、长崎的村山等安等财富超过大名的大商人,是羽柴秀吉的御用商人和经济顾问。尤其是小西隆佐,实际上是羽柴秀吉的财务长官(其子小西行长)。由于拥有这样的经济基础,所以羽柴秀吉才拥有足以压倒其他大名的直辖军队。德川家康德川家康(とくかゎぃぇゃす,TokukawaIeyasu,1542~1616)。结束了战国时代,开设了江户幕府的划时代人物。通常别人想起德川时,是以“战国最大的忍者”来称呼他,而事实也是如此「杜鹃不啼,就等着它啼叫」,沉稳能忍的家康,终于笑到了最后灭亡丰臣氏国家安康君臣丰乐子孙殷昌大坂城冬战,秀赖,淀君自杀,丰臣氏全灭统治大名、朝廷、寺社,建设江户,德川家康的神格化

《武家诸法度》《禁中并公家众诸法庭》建立江户东照大权现战国时代的名人——围棋界围棋这项运动在日本的历史,有据可考的是始于平安时代,但真正得到较大范围的普及,是公元700年左右,还专门有为了学习棋艺而渡海前来大唐的日本留学生。而围棋真正得到有序的发展,并在执政者认同下建立起正规的棋士体系,是在700多年后的战国时代,由织田信长赐封日海禅师为日本围棋史上首位名人时开始的。在今天,虽然古时的棋士家族门派体制已不复存在,但“本因坊”之名,仍然和“名人”头街一样,作为日本最高级别棋赛的冠军称号之一,成为顶尖棋士们角逐的目标。●初代本因坊算砂本因坊家的开山祖师算砂,出生在动荡的战国时代。童年时家庭相当贫困,因此和许多穷人家的小孩子一样自幼出家,法名寂光寺日海。日海二十岁时,便已成为全日本公认的围棋第一国手,其时天下诸侯中的织田信长也是酷爱弈棋且颇有心得之人,但与日海对局时受五子仍不是对手。出于钦佩,信长称日海为日本围棋界第一位“名人”。此后,名人这一头衔便成为日本围棋界最强棋士的称号。时隔四年的1582年,信长在与另一位诸侯毛利辉元的战争中行军至本能寺,为调剂心情请到日海和当时另一位棋道高手鹿盐利玄前来对局,弈至中盘时,竟下出了盘上出现三个劫的局面,当一方在其中一处提出劫时,另两处便成为对手的劫材,而因为三劫都关系到整盘棋势,棋局只得以无胜负告终。这盘棋诡异的终局竟似暗示着紧随其后重大变故的发生。就在三劫之局的当天夜里,织田家重臣明智光秀起兵叛乱,全无防备的信长无力与抗,在本能寺自尽而亡,就这样结束了他一代英雄的生涯,这便是日本战国时代著名的本能寺之变。“三劫局乃不祥之兆”的说法,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的。秀吉与信长一样也是好棋之人,在弈棋之道上更是寂光寺日海的弟子。掌握了天下权势的丰臣秀吉,为日海设立了名人棋所,领朝廷俸禄,日本职业棋士的历史,便是从这时正式开始的,而寂光寺日海也就是在这时改名为本因坊算砂,建立了辉煌的本因坊一门。本因坊最强之棋圣-----秀策

秀策旧姓桑原,生于1829年,自幼投在本因坊秀和门下,很早便显示出超凡的资质。在井上幻庵与本因坊秀和的第三次对决时,棋至中盘,幻庵精心设下了能置对手于死地的圈套,而包括当局者秀和在内的现场所有高手都未能看破,却唯有当时年方十四岁的秀策看出了盘面的杀机,遂假做失手令茶盏翻倒,在秀和抬头时以眼色示警,令秀和重新审视局面,这才躲过一劫。数年后一次在外旅行时,秀策偶遇已引退的井上幻庵交手之时连连获胜,这才名动四方,震惊了棋坛。秀策二十岁时,被秀和正式指定为本因坊一门的继承人,并开始在御城战中出场。在此后直到秀策去世的十数年中,秀策竟在强者林立的御城棋战中保持全胜!而且,败在他手下的各家棋士,无不输得心悦诚服。而更难得的是,秀策虽有如此冠绝古今的实力,为人却极温文谦和,因此,同代棋士大多与他交好,在他三十多岁染病英年早逝时,整个日本围棋界都为哀痛。可能是史上最强棋士的秀策,却因为辞世太早,连本因坊家掌门都没有当上。不过,虽然在御城棋战中所向无敌,但在御城棋之外,秀策却有一位好对手,此人便是安井一门的太田雄藏。太田雄藏和秀策一样是七段等级,但实际棋力殊不亚于当时身为八段准名人的秀和。虽然秀策棋力更在秀和之上,雄藏在秀策面前弱势也并不十分明显,然而,雄藏却没有在御城棋出场的机会。皆因日本古时棋士一旦升至七段,都要剃发变成光头,而雄藏是有名的美男子,宁可不升七段也不愿剃发,迫得棋坛为他开特例允许他不落发而成为七段,但却因此不可以在御城棋出场比赛,所以雄藏与秀策的对局,全是在御城棋以外的场合进行。两人弈棋时针锋相对,私交却一直甚好,如此棋逢对手的君子之交,委实令后人心折。茶道的开始——千利休千利休出生于城镇商家,从师于武野绍鸥,后侍奉于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他创立了茶道的基本理念,因此被视为茶道的鼻祖。安土桃山时代是“天下人”(贵族·有权者)与千利休一样的一般平民百姓可“平起平坐”的时期,千利休茶道所使用的茶具,一改过去一贯使用中国唐朝的豪华茶具的习惯。他主要使用了日本与朝鲜的茶具。而且茶室也逐渐变小、最终一直小到一贴半茶室的诞生。千利休的茶道,具禅的精神、诗的风格于一体,而且,他还一改过去的茶具与茶室的布置方法,使它简化但具有艺术性。其实,这其中凝聚了千利休的“数寄”精神。所谓“数寄”,指的是喜欢到了极点时,而出现的一种“升华”。当喜欢到了极点的时候,便去除了糟粕,留下了精华,而精华的部分是非常简单的。跟千利休有关的几个故事千利休到晚年时,已经是公认的伟大茶师,当时掌握大权的将军秀吉特地来向他求教饮茶的艺术,他说:“把炭放进炉子里,等水开到适当程度,加上茶叶使其产生适当的味道。按照花的生长情形,把花插在瓶子里。在夏天的时候使人想到凉爽,在冬天的时候使人想到温暖,没有别的秘密。”发问者听了这种解释,便带着厌烦的神情说,这些他早已知道了。千利休厉声地回答说:“好!如果有人早已知道这种情形,我很愿意做他的弟子。”茶的最高境界就是一种简单的动作、一种单纯的生活,虽然茶可以有许多知识学问,在喝的动作上,它却还原到非常单纯有力的风格,超越了知识与学问。这就是说,喝茶的艺术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每个人的个性与喜好,用自己“适当的方式”,才是茶的本质。如果茶是一成不变,也就没有“道”可言了。另一个是千利休教导他儿子的故事。日本人很爱干净,日本茶道更有绝对一尘不染的传统,如何打扫茶室因而成为茶道极为重要的传承。传说当千利休的儿子正在洒扫庭园小径时,千利休坐在一旁看着。当儿子觉得工作已经做完的时候,他说:“还不够清洁。”儿子便出去再做一遍,做完的时候,千利休又说:“还不够清洁。”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做了许多次。过了一段时间,儿子对他说:“父亲,现在没有什么事可以做了。石阶已经洗了三次,石灯笼和树上也洒过水了,苔藓和地衣都披上了一层新的青绿,我没有在地上留一根树枝和一片叶子。”“傻瓜,那不是清扫庭园应该用的方法。”千利休对儿子说,然后站起来走入园子里,用手摇动一棵树,园子里霎时间落下许多金色和深红色的树叶,这些秋锦的断片,使园子显得更干净宁谧,并且充满了美与自然,有着生命的力量。

近世——江户时代市民文学的发展时代背景一般称为近世的中世纪末期,是指自十六世纪末叶战国纷争时期至明治维新之间约三百年的时期。战国时代是所谓下克上的时代。身分低微的在乡武士们以站起来反抗统治者的压迫的农民的力量为后盾,将成为桎梏的、社会上的残渣余孽一扫而光。而信长和秀吉则作为阻挡农民的猛烈气势的新的统治者出现。随后德川幕府继承了信长和秀吉的事业,在第三代将军家光的时期(一六三五年)建立了完整的封建国家。在武士之间建立了以将军为顶点的金字塔形的主仆关系。在这金字塔下面,严格的规定了工农商的身份制度,武士则作为家臣的集体在城下町集结起来,各诸侯也不得不服从参觐交替制度。在这种情况下,被称为町人的新兴的商人阶级在城市中大量的出现。武士本身成为在城市中寄生的官吏,过去那种驰骋于山野时的活力已经消失殆净,失去了创造新文化的能力。而在城市中以拥有丰富的物质而自豪地町人们变成了文化的核心力量。因此,这个时期的文化特征,是取代武士文化的町人文化,描写町人的生活,讴歌城市里的现实生活。文学创作假名草子江户前期,即以17世纪初到17世纪80年代为中心兴起的一种几乎全用假名书写的通俗文艺作品,称假名草子。它的读者广及妇女儿童。体裁以小说即物语为主,包括童话和随笔等。小说有恋爱故事、佛教故事、笑话以及日本、中国、印度的传说。作品的思想内容包括儒家教育思想、佛教的出世思想等。假名草子继承了御伽草子的传统,但比后者接近现实,孕育着日本近世文学中现实主义的萌芽。重要作品有《可笑记》、《两个比丘尼》等。

浮世草子江户时代元禄前后,以京都、大阪一带为中心流行的大众小说称浮世草子。流行时间从1682年《好色一代男》问世开始,前后约80年。浮世草子从正面描绘现世生活和人,即描绘町人(市民)生活的现实社会。它的出现表明町人文学的确立。从取材性质看,浮世草子包括好色本、町人本、武家本怪异小说、传奇小说等。作者以井原西鹤最负盛名,重要作品有《好色一代男》、《好色五人女》、《日本永代藏》、《西鹤置土产》等。

假名草子虽然以符合新时代发展的事物为题材,但不是以说教的形式出现就是模拟古典作品,因此只能含混的、片段的描写新的时代。浮世是町人们自己命名的现实社会,浮世草子则是正面描绘生活在这种浮世中的人们的文学,因此浮世草子的出现意味着从这时开始确立了町人自己的文学代表人物井原西鹤井原西鹤(1642~1693)

日本江户时代小说家、俳谐诗人。

原名平山藤五,笔名西鹤。大阪人。15岁开始学俳谐,师事谈林派的西山宗因。21岁时取号鹤永,成为俳谐名家。西鹤的俳谐与初期以吟咏自然景物为主的俳谐相反,大量取材于城市的商人生活,反映新兴的商业资本发展时期的社会面貌。他善于吸取市民社会的俗言俚语,写入诗句。由于他打破了俳谐的传统,独树一帜,被诗风保守、墨守格律的贞门派(松永贞德创立)讥讽为“荷兰”西鹤。西鹤的俳谐著作有10余种,代表作有《西鹤大矢数》、《五百韵》等。

1682年41岁时,以散文形式写出第一部艳情小说《好色一代男》,博得好评,被认为是日本文学史上“浮世草子”(社会小说)的起点,是现实主义的市民文学的开端。从此,他倾全力于小说创作,到52岁逝世为止,共写出小说20多部。他的小说创作大体上可分为3个时期。初期的作品着重描写男女爱情,以秦楼楚馆为背景,通过曲折的恋爱故事,塑造了一些不受门第约束、以爱情为人生第一要谛的人物形象,如《好色一代男》和《好色二代男》(1684),都以商人的冶游生活为题材。1686年创作的《好色五人女》写5个人5种不同的爱情故事,以及在封建等级制和道德观念的压制下酿成的悲剧。最后一部艳情小说《好色一代女》,完成于1686年,描写一个诸侯的宠妾沦落为娼妓的悲惨一生。

1685年发表《西鹤诸国奇闻》,是中期创作的开始,视野扩大,题材扩展到城市化的武士生活和引人兴味的奇闻异事。这类“奇闻”作品中还有以孝行为主题的《本朝二十不孝》(1686)等。由于作者缺乏生活体验,在艺术表现上较之初期的艳情小说略为逊色。后期小说创作从1688年发表《日本永代藏》开始。他转而写作町人小说(市井小说),反映商人的生活。《日本永代藏》便是写利欲熏心的商人发财致富的故事。作品对商人的精神世界挖掘较深,显示了西鹤的市井小说的特色。晚年作品如《世间费心机》、《西鹤置土产》等,主要是通过对经济生活的描述,勉励年轻人应很好立身处世,并对以损人利己的手段发财致富的恶行给予批判。这一时期的作品触及商人社会的阶级性质,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草双纸江户中期到后期盛行一种叫草双纸的通俗小说,包括被称为青本、赤本、黑本的儿童读物及其后兴起的黄表纸和合卷等,由短篇逐渐演变成多卷长篇,成为大众文学的主流。它的发展多和町人的时尚爱好联系,某个时期以讽刺、滑稽为特色,甚至包括政治讽刺。代表作家有山东京传、恋川春町、式亭三马、十返舍一九、曲亭马琴等。重要作品有《金金先生荣华梦》、《江户生艳气桦烧》、《心学早染草》等。

读本与草双纸以图为主相对的是以文章为主,题材以历史传说为主的传奇体小说“读本”,初期代表作家是都贺庭忠的《英草子》、《繁野话》发展期的读本大致可以分为“传奇物”“劝惩物”和“实录物”三大类,其中“传奇物”代表作是上田秋成的《雨月物语》、《春雨物语》,而“劝惩物”的代表作是曲亭马琴的《南总里见八犬传》洒落本介于草双纸和读本之间,以文为主、图为辅,文体则以游戏的对话体为主,内容多涉及以江户吉原为中心的青楼男女的风流情怀,也涉及当时的社会世相。后来发展为滑稽本,重在描写各地风俗见闻,庶民的人生,社会百态。代表作是十返舍一九的《东海道中膝栗毛》和式亭三马的《浮世风吕》《浮世床》戏曲发展人形净琉璃净琉璃原是一种说唱曲的名称。室町末期,有一个名叫小野阿通的武家侍女,奉命把牛若丸(源义经幼名)和净琉璃姬的恋爱故事编成十二段曲演唱。主要内容是说,三河国一个富翁的女儿净溜璃姬,是一个十分美丽而多才多艺的少女。她精通古今诗文乐理,善弹琵琶。年轻的牛若丸在东下时路经此地,与净琉璃姬偶然相逢,互相产生了爱情。然后好事多磨,牛若丸因受坏人所害,在重病中被丢在河滩上。净溜璃姬闻讯寻找牛若丸,夜间在海滨哭泣不止。净琉璃姬的真挚的爱情感动了上天诸神。在大小神灵的帮助下,净琉璃姬终于哭活了牛若丸。但牛若丸是一个有才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