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作家作品研习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小说任务群①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即“多样的文化”:②对选文的理解:《大卫·科波菲尔》和《复活》是19世纪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作者多方面的深刻思考;《老人与海》和《百年孤独》属于现代小说,在题材内容、创作手法等方面有诸多创新,极大地拓展了小说的天地。③本单元的学习要点:要联系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体察小说展现的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感受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样式,从主题内容、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多方面把握作品独特的艺术成就;提升鉴赏小说的能力并尝试写小小说。
【单元学习解读】活动一读经典故事,概括小说情节。活动一:
读经典故事,概括小说情节结合预习清单,学生分组展示小说的情节结构,探究情节概括的方法。作品主要人物梳理情节《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大卫·科波菲尔》(英国)狄更斯查尔斯·约翰·赫芬姆·狄更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父亲是海军中的小职员,嗜酒,挥霍,入不敷出10岁负债者监狱11岁承担繁重的家务16岁律师事务所记录员20岁报馆采访员代表作品:《雾都孤儿》《双城记》《远大前程》《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曾在自传中写道:“在某一个星期一的早晨,我去黑鞋油作坊,开始学做生意了。”“我的工作是给黑鞋油瓶子盖上封口:先在瓶口上盖一张油纸,然后加上一张蓝纸,再用细绳把纸捆住,把四周剪齐整,样子就像从药剂师那里买来的油膏一样好看。我这样完美无缺地包装完几罗黑鞋油瓶子以后,再朝每个瓶子上面粘贴一张印好的商标,接着又继续包装。”小说的自传性质
狄更斯经历课文中叙写相似点1父亲是英国海军军需处一名小职员米考伯一度在海军里做过事职业2父亲常入不敷出,在狄更斯11岁时,因无力偿还债务,进了负债人监狱米考伯欠债破产,被关进塞德克高等法院监狱负债入狱经历312岁被迫辍学独自谋生,在一家鞋油作坊当学徒工,给鞋油瓶封口和贴标签10岁的大卫在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当小童工,给酒瓶封口和贴标签童工经历小说的自传性质大卫科波菲尔出生前,父亲就去世了。大卫从小和母亲克莱拉、善良的女仆佩格蒂相依为命。天真无知、不知人世险恶的克莱拉被阴险冷酷的谋的斯通先生哄骗,改嫁给他。大卫遭到谋得斯通的虐待,被送去寄宿学校,他在学校结识了斯蒂福思,特雷德尔等人。母亲去世之后,谋得斯通霸占了大卫科波菲尔家的财产,把大卫送到谋得斯通货行当童工。前情回顾作品主要人物梳理情节《大卫·科波菲尔》大卫·科波菲尔、米考伯夫妇(开端)大卫成为货行里洗瓶子的童工。(发展)大卫租住米考伯家的房子,因而结识了米考伯夫妇。(高潮)米考伯夫妇生活窘迫,最终米考伯先生因欠债被关进了法院监狱。(结局)大卫仍在货行做工,虽然与米考伯夫妇结下了友谊,但他仍孑然一身,苦恼自知。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7年退学,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910年11月病逝,享年82岁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列宁曾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俄国)列夫.托尔斯泰《复活》素材是检察官柯尼为他提供的一件真人真事:小说主人公玛丝洛娃本是一个贵族地主家的养女,她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公爵诱骗后遭到遗弃。由此陷入了苦难的生活,她怀着身孕被主人赶走,四处漂泊,沦为妓女达7年之久。十年后,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了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遗弃的玛丝洛娃,他的良心受到了谴责。为了给自己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走为她减刑。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效时,玛丝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与她同行。途中,传来了玛丝洛娃减刑的通知,苦役改为流放。这时的玛丝洛娃尽管还爱着聂赫留朵夫,但为了他的前途,拒绝了他的求婚,与政治犯西蒙结合,从而走向“新生”。他也放弃贵族生活,把土地分给农民,与上流社会断绝交往,虔诚信奉宗教,相信《圣经》中说的:“人不但不可恨仇敌,而要爱仇敌”。本课节选的是第一部第四十三章。小说前面的情节是:一个西伯利亚商人到妓院寻欢作乐。茶房和使女见商人有钱便起了谋财害命的念头。他们把一包药粉交给玛丝洛娃,要她放到商人茶杯里,骗她说是安眠药。当时,玛丝洛娃正被商人纠缠得厉害,想摆脱他,便照样做了。结果商人被药死了。案发生后,茶房和使女贿赂律师,把罪责全栽在玛丝洛娃身上。玛丝洛娃无辜卷入谋财害命官司,蒙冤受屈,即将去服苦役。担任陪审员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发现玛丝洛娃正是自己年轻时抛弃了的姑娘,良心深受谴责,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决定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祈求宽恕。前情回顾作品主要人物梳理情节《复活》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开端)聂赫留朵夫探监并隔着栅栏认罪,但玛丝洛娃一开始并没有认出他来。(发展)玛丝洛娃认出聂赫留朵夫后被带出栅栏,聂赫留朵夫忏悔并询问往事,玛丝洛娃漠然而应。(高潮)玛丝洛娃将聂赫留朵夫看做是可利用的人,聂赫留朵夫的内心虽有刹那动摇,但他请求饶恕并希望玛丝洛娃能觉醒。(结局)聂赫留朵夫探监结束,他约定还要再来探望玛丝洛娃。玛丝洛娃并未感动。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美国作家、记者,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海明威传奇的一生“现代英雄神话”他痴迷拳击而永久伤害了一只眼睛;两次参加世界大战膝盖被打碎开过12次刀取出过237块碎弹片擅长钓鱼,曾钓过7米多长的大鱼冒险,斗牛、打猎,去非洲打猎时飞机失事难以忍受病痛的折磨,毅然自杀《老人与海》(美国)海明威“海明威魔咒”多少年来,一代文豪海明威家族成员几乎无一善终。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海明威家族成员不是死于酗酒、怪病,就是死于抑郁症。美国公众将这一现象称为“海明威魔咒”。海明威的父亲自杀;海明威吞枪自杀;一个妹妹、一个弟弟死于非命;幼子格雷戈里酗酒、闹事、裸奔
,做过变性手术,猝死女子监狱;孙女马尔戈吸毒自杀于1966年,当时她是全球模特中的影响、报酬之最。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他参加两次世界大战,获得过十字军功章、银质奖章、勇敢奖章和铜星奖章。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的《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中。《老人与海》这篇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老人与海》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作品主要人物梳理情节《老人与海》桑迪亚哥1、用鱼叉杀死一条鲭鲨:失鱼叉,鱼被吃四十磅;2、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鱼被吃掉四分之一;3、用刀子杀死了犁头鲨:刀子折断;4、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半个鱼身被咬烂了;5、用短棍劈打成群鲨鱼: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6、老人终于靠岸停船,他独自一人扛着桅杆爬上岸。典题研习2020全国Ⅰ卷文学类阅读第9题9.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海明威《越野滑雪》)冰山理论“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的理由是,所有这一切被省略的东西,读者会通过自己的想像加以联接与弥补的。他的叙事极为收敛、简洁,传说他为追求简洁甚至站着写作,不让自己有多余的废话,甚至砍掉那些具有修饰意义和褒贬色彩的形容词。或许正是这种含而不露的手法,令小说中的对话充满了弦外之音。典题研习2020全国Ⅰ卷文学类阅读第9题9.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海明威《越野滑雪》)①小说的情节安排上只描写了“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②八分之一情节安排写的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通过这些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③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逛思。第一步:点出所用的手法。第二步:结合文本中使用这些情节手法的内容具体分析。第三步:点明使用这些情节手法的好处、作用。典题研习2020全国Ⅰ卷文学类阅读第9题9.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海明威《越野滑雪》)答案:①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②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③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标杆”《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特有的文学流派。他们立足于拉美现实,运用荒诞派的手法,将拉美的现实生活与神魔鬼怪等幻觉的东西融为一体,往往写得晦涩难懂,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它之所以在拉美兴盛,首先是因为拉美有产生它的土壤;其次有它丰富的文学传统。魔幻是指神秘而富于变幻的内容,或者说是通过幻想才可能有的事情;现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内容。从本质上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魔幻,而是现实。“魔幻”只是手法,反映“现实”才是目的。在体裁上,以小说为主。“魔幻现实主义”故事讲述马孔多小镇和布恩地亚家族的兴衰变化与传奇故事,记录了家族命运与百年历史,是重复地叙述相同而荒唐的命运,是拉美国家几百年命运的缩影,独具意味地隐喻着人类“文明”史的建立、发展与终结,在荒凉失落与荒唐可笑中诠释宿命式的轮回。家族中人物名字是相同或相近的,预示着他们拥有殊途同归的孤独命运。《百年孤独》以布恩地亚被捆在树上为开端,以他被蚂蚁吃掉为结束,通过细腻丰富的笔触、大胆自由的想象、魔幻的叙事艺术,讲述布恩地亚家族命运与历史,刻画人物孤独的灵魂与自我救赎,进而体现出个人、家族及全人类的悲悯与孤独情怀,让人们重新思考时代发展与人性变化。情节概述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表妹乌尔苏拉结婚后,带领一群年轻人离开家乡,长途跋涉来到一个偏远的地区建立了小村庄马孔多。马孔多交通闭塞,只有一群吉卜赛人偶尔来访,带来被村里人看做魔法的磁铁、望远镜、冰块等新鲜事物。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吉卜赛老人梅尔吉亚德斯结为好友,埋头钻研炼金术,却一无所获。他想寻找通往外部世界的道路,也以失败告终,反而是乌尔苏拉在寻找离家出走的大儿子何塞·阿尔卡蒂奥时,无意中发现了邻近的城镇。马孔多自此与繁华世界建立了联系,天翻地覆的变化即将到来。前情回顾作品主要人物梳理情节《百年孤独》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乌尔苏拉1、僻静小村落马孔多变成繁华城镇,父亲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忙于整治市镇,母亲乌尔苏拉一心扩展家业,儿子奥雷里亚诺掌握了金银器工艺并预言了丽贝卡的到来。2、家里用严厉的手段让丽贝卡改掉了食土怪癖,丽贝卡融入了家庭生活。3、印第安女人发现丽贝卡带来了失眠症,没过多久失眠症传染了全家人,继而传遍了整个镇子。4、父亲采取措施防止失眠症传染到其他村镇,奥雷里亚诺将物品的名称写在纸上后贴在物品上,全镇人以这个方法来与失眠症带来的失忆作斗争。活动二品文本内涵,巧设情境问题。同学们,为了提高大家的文学欣赏水平,我们班决定开展外国小说鉴赏专题,开始外国小说欣赏之旅!◎学习任务任务一:个性推荐语——为作品撰写推荐语任务二:最爱人物选——撰写人物介绍语任务三:周末故事会——换个方式讲故事任务四:阐释小说意义——探究小说主题活动二:
品文本内涵,巧设情境问题结合学习任务,学生分组展示谈论结果,探究文本学习的方法。活动环节1:“我来为
写推荐语”。要求:通读专题所选文章,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细读后小组合作写一段推荐语。所写的推荐语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作者简介、内容概述、思想高度。活动环节2:展示推荐语。任务一:个性推荐语范例:一个老人,一条小船,一片大海,抒情安逸的故事情境上增添了一批批凶猛残忍的鲨鱼。于是,“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海明威为他所钟爱的硬汉找到了灵魂,自信,坚毅,永不言败。这是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现代回响。一个人真正的胜利,应该体现在精神与灵魂上的永不言败。任务二:最爱人物选导入:小说是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向读者传达独特的阅读感受,进而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因此,人物形象塑造得是否典型,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篇小说的品质。可以说,典型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失去了典型人物的小说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生命。
活动环节1:梳理、辨析四篇课文中的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并列表填写。
课文扁平人物圆形人物《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复活(节选)》《老人与海(节选)》
《百年孤独(节选)》
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里就小说人物的类型进行了两大划分——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具有简单性格的人物形象称为“扁平人物”,如诸葛亮是“智”的化身,关羽是“义”的化身,刘备是“仁”的化身,张飞是“勇”的化身,曹操是“奸”的化身等等。圆形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多面、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这类人物在小说中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这类人物的特点是性格有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这类人物往往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性格轴心,同时又呈现出不同的性格侧面和性格层次,这些不同的性格侧面和性格层次相互交错融合,构成一个独立、气象万千的世界。如曹雪芹笔下的宝黛、鲁迅笔下的阿Q、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等。课文扁平人物圆形人物《大卫·科波菲尔(节选)》米考伯太太、米考伯先生、昆宁先生、谋得斯通大卫·科波菲尔(我)《复活(节选)》副典狱长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老人与海(节选)》圣地亚哥
《百年孤独(节选)》卡塔乌雷、比西塔西翁乌尔苏拉、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奥雷里亚诺、丽贝卡活动环节1:梳理、辨析四篇课文中的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并列表填写。
任务二:最爱人物选活动环节1:在本单元选文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请结合文章试着从多个角度来说明喜欢的理由。(人物性格、人物品质等)任务二:最爱人物选活动环节2:请你模仿“感动中国颁奖形式”为你喜欢的人物写一段人物形象介绍语,并展示。范例:一个人,一条船,在茫茫大海里,你渺小得如一粒尘埃;一个人,一身胆,在汹涌的急流中,你坚定得像一座山!当困难来临时,你毫不畏惧——与鲨鱼斗争;当失败降临时,你漠然视之——保持乐观。胜利,还是失败?就在你的一念之间,肉体的折磨,意志的坚决,正验证了一句话: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海洋上的愚公,手提鱼叉的战士,灾难与坎坷磨炼了你的性格,坚韧和执着造就了你的不屈。桑地亚哥,你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勇敢,你用行动捍卫了人类灵魂的尊严。任务二:最爱人物选活动环节3:选择一个人物形象,结合选文,小组合作探究“是什么使得人物如此鲜活”,并派一个代表说说你们的发现。(注意要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塑造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手法方式渲染、烘托、衬托……借助次要人物陪衬烘托借助物象陪衬烘托借助环境渲染烘托任务二:最爱人物选任务三:周末故事会同一个故事可以有不同的讲法。小说的本质是讲故事。故事里面有人物、情节、环境。故事的讲述我们称之为叙述。小说就是讲故事讲什么怎样讲如人物、情节、环境等;叙述者(叙述人称)故事的内容叙事的策略叙述视角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指叙述故事的人,即讲故事的人从叙述角度来说常见的有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视角模式模式特点全知视角可从任何角度观察事件,透视任何人物的内心。选择性全知视角限制自己的观察范围,仅揭示一位主要人物的内心。戏剧式或摄像式视角故事外的第三人称叙述者客观记录人物的言行。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中的回顾性视角第一人称叙述者从自己目前的角度观察往事。第一人称叙述中见证人的旁观视角第一人称叙述者只是旁观者。固定式人物有限视角用故事内一个固定人物的视角来观察。变换式人物有限视角采用不同的人物来聚焦不同的事件。多重式人物有限视角采用几个不同人物的眼光来反复观察同一事件。第一人称叙述中的体验性视角采用当初正在体验事件时的眼光来聚焦。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小和尚刚出生就被遗弃在庙门口,老和尚虽然日子清贫,身有顽疾,仍然收留了他,给他取名弥生。老和尚每天从功德箱中拿出一枚铜钱收起来,他想:“自己身体越来越差了,要为弥生存一点钱,将来让他下山历练历练,顺便寻访他的的父母”。弥生也会趁师傅不注意,偷摸一枚铜钱存起来。他有他的打算,师傅终日咳嗽,但又舍不得买药,自己一定要存一点钱,给师傅抓药。十岁那年,庙里来了一个落魄书生,老和尚把弥生的身世告诉了书生,并让弥生跟着书生一起下山,临行夜里,弥生拿着积攒的铜钱,摸黑走出了庙门。书生和弥生走后,老和尚在禅房发现了治咳嗽的药,老泪纵横。任务三:周末故事会——改编故事,体会人称和视角师傅的角度书生的角度弥生的角度我是师傅在门口捡来的,刚出生就被父母遗弃,这是我对自己身世的全部所知。师傅身体不好,总是咳嗽,却不舍得买药,我想,我要为师傅做点什么才好啊,于是我每天从功德箱里拿出一枚铜钱,存够了就给师傅买药,但我不敢让师傅知道。终于存够了钱,等给师傅买了药,师傅应该会开心的,想去和在庙里寄宿的书生分享我的快乐,却发现师傅正在和书生商量,想让书生带我下山,启程前我连夜下山给师傅买了药,放在禅房里,并随书生下了山。我不想下山历练,我也不想去找我的父母,是不是师傅不喜欢我了,要让我走,那我听话一点,是不是师傅就会让我回来呢?我不想要父母,我只想陪伴他。弥生版看到门口襁褓中的婴儿,我是有过一瞬间的迟疑的,再看到襁褓上放着的字条,我放弃迟疑,将孩子抱回禅房,纸条上写着:家乡遇难,无力抚养,希望孩子能有个安稳的归宿。我迟疑的原因,是考虑到自身身体不好,害怕不能照顾好孩子,转念一想,我佛慈悲。虽将孩子留了下来,但去留还是由他自己决定吧,再者,能寻到父母总是好些。所以我每天从功德箱拿出一枚铜钱,准备给弥生做盘缠。每遇到山下来的人,我也会和他们谈论一番,找找线索,终于一个寄宿书生愿意带弥生下山,弥生也答应了,心里的石头仿佛落了地,回到禅房,看见桌上放着的药包和弥生留下的字条,一瞬间竟泪流满面。孩子,师傅何尝不希望你一直陪伴着师傅呢?师傅版落第后,我如丧家之犬,匆匆逃离京城,盘缠将尽而又无颜回乡,寺庙的方丈收留了我。寺庙里就只有老方丈和弥生,香客也来的少,倒也清静,弥生像一只小鸟一样活了整座山林,让我烦闷的心情也放松了许多,我慢慢地从失落中走了回来,准备下次还要去试一试。一天,老方丈来到我的房里,说让我帮一个忙,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恐怕照顾不了弥生多久了,下山的时候把弥生带走,去找他的父母。我答应了他,方丈给了我一包盘缠之后,咳嗽着走了。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出发了,弥生脸色不好,心情低落,我猜他昨晚肯定没有睡好,想起昨天老方丈的嘱托,心里真不是个滋味!书生版叙述视角既是故事呈现的手段,也是作者间接表达个人价值取向或个人立场的途径。通过对视角的控制,或直接干预,借“评论”左右读者的判断;或客观叙述,用故事人物的视角引导读者形成判断。探究:《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和《老人与海(节选)》两篇小说是如何通过叙述视角表达作者的价值取向或个人立场的?任务三:周末故事会第一人称(有限视角)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第二人称(有限视角)探究:《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和《老人与海(节选)》两篇小说是如何通过叙述视角表达作者的价值取向或个人立场的?任务三:周末故事会《大卫·科波菲尔(节选)》:①通过小大卫的儿童视角看周围的环境、人物,表达了对人世间善良、宽厚、仁爱等美德的赞美,也蕴含着对当时社会的批判。②当主人公大卫以回顾性视角叙述时,会对叙事进行干预,发表成人大卫对当时所发生的事情或者人物的看法。③第一人称“我”有强烈的主观性,“我”的叙述聚焦和“我”的内心感受影响着读者的判断。探究:《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和《老人与海(节选)》两篇小说是如何通过叙述视角表达作者的价值取向或个人立场的?任务三:周末故事会《老人与海(节选)》:①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叙述聚焦和叙述省略,体现了作者的价值取向。②以摄像式视角客观呈现搏斗场景中一个个富有活力的细节,使小说充满内在张力,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③采用三种视角聚焦老人的内心活动,直接影响着读者的伦理判断。④以老人的视角来感知大海、鲨鱼,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看法。任务四:阐释小说的意义经典作品总是浓缩着作家对于世界和人类自身的深邃思考,其中会涉及一些普遍的命题,如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忏悔、责任、惩罚等,这些历久弥新的命题,就是我们要探讨的母题。什么是母题?歌德说,母题是一种“人类过去不断重复,今后还会继续重复的精神现象”。具体而言,母题是文学历史进程中,被反复表现的指向普遍价值的共同主题,包括某些情景、事件、意象等,成为新作品不断形成的基础。西方文学常见母题中国文学常见母题中西文学共同母题任务四:阐释小说的意义命运、自由、救赎、流浪、复仇、伊甸园……爱国、乡愁、悲秋、伤逝、侠义、隐逸……成长、爱情、相思、希望、战争、英雄、家园……梳理概括:每部经典都是立体丰富的存在,请概括本单元四部小说蕴含的母题及核心母题。任务四:阐释小说的意义小说母题核心母题《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梳理概括:每部经典都是立体丰富的存在,请概括本单元四部小说蕴含的母题及核心母题。任务四:阐释小说的意义小说母题核心母题《大卫·科波菲尔》成长、苦难、善良、人道主义……成长《复活》罪恶、忏悔、救赎、道德……救赎《老人与海》困境、冲突、抗争、尊严……困境《百年孤独》冲突、孤独、徒劳、宿命……冲突活动三接高考考点,学习小说知识。考点链接:情节是小说塑造人物、展示手法、表现主题的重要载体。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人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情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高考对小说情节的考查,主要有梳理情节结构、赏析情节手法、分析情节作用三个题点。活动三:
接高考考点,学习小说知识结合高考实际,讲授展示小说的基本结构,探究高考对小说情节的考查。一、高考试题常见提问方式:1、概括主要故事情节。2、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3、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4、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5、简要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题型一:情节概括题备考关键能力——情节梳理“四思路”明考型结构连贯法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切分文章层次,进而梳理情节。线索连贯法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情感变化、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场景梳理法一般一个场景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小说中的场景就是不同时间人物活动的场所。暗考型细节连贯法人物的活动或者心理变化过程就是情节,抓住描写人物活动和心理的具有表现力的细节,进行提炼概括。注意:①区分思路,避免交叉。上述情节梳理的四种思路,或者说四个角度,一般需要根据小说文本情节展开的具体情况选取一种思路来概括,切忌两种思路交叉运用。②简明扼要,概括全面。要言简意赅,但不要遗漏要点,概括要全面。阅读技巧一:抓重点(1)抓住时间标志词。(2)抓住地点转移标志词。(3)抓住情节转换标志。(4)抓住叙述角度、顺序变化。(5)抓住心理、情感变化。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开端是小说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开始(往往能够看出作者的褒贬倾向)发展是小说主要矛盾冲突从发生到激化的演变过程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面的命运或者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格的部分)结局矛盾得到解决,人物的发展已经完成,故事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示,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开端)大卫成为货行里洗瓶子的童工。(发展)大卫租住米考伯家的房子,因而结识了米考伯夫妇。(高潮)米考伯夫妇生活窘迫,最终米考伯先生因欠债被关进了法院监狱。(结局)大卫仍在货行做工,虽然与米考伯夫妇结下了友谊,但他仍孑然一身,苦恼自知。阅读技巧二:理结构——线索设置: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品手法类示分例《故乡》以时间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写了“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描绘了近代中国农村破产后的生活图景。《林黛玉进贾府》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天的活动行踪为线索,比较全面的介绍了贾府的人物和环境。《变色龙》以描述一个警官偶然审理一件人被狗咬的案情为线索,一开始,警官答应要处死这只狗,严惩狗的主人。但一当人群中有人说这是将军家的狗时,警官立刻换了脸色,指责赫留金故意伤狗在先。后来又有人说那不是将军家的狗,警官马上又变了嘴脸,又说要严惩这只狗和它的主人。警官的脸色随着狗的身份像变色龙似的变来换去。阅读技巧三:理线索小说的情节——线索设置类示分例组织材料贯穿全文,使小说结构清晰,情节集中紧凑,揭示主题。作用《孔乙己》以“我”——一个咸亨酒店的“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最后一课》“是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这几方面的变化:从天真、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从害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尊敬老师;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品手法阅读技巧三:理线索课文中老人与鲨鱼的五个回合的较量情况:阅读技巧四:绘场面第一次第二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田园风光农家院房屋租赁管理协议3篇
- 2024年私人保镖聘用合同
- 《基于微服务的中文作文评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2024年03月北京北京银行总行信用卡中心社会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下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
- 2024年地形测量与地质勘探合同模板3篇
- 2024年社区居民委会保安装备采购及维护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劳务承包合同范本范文
- 2025版小产权售房合同范文
-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哈哈小孩》教案
- 人才储备营销策略
-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危险的东西不要碰》课件
- unit 3(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年物业管理员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含各题型)
- 期末检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详解
- 备用金管理制度(规章制度)
- 病区持续质量改进计划范文
- 四川省遂宁市城区遂宁市市城区初中2024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七年级历史试题(无答案)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ZZ019 智能财税基本技能赛题 - 模块二-答案
- 建筑垃圾清运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