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必考+加试)
考核要求
考试内容知识体系预览
必考加试
1.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地球表层
b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
2.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①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a
考律概述陆
1水平1_延仰11垂直更替1
试②产生地表不同分异规律的主导因1垂直分异
b地自然]_南北
陛叫_地带.水分干湿度-延伸
.热量地域分异3厂地带分一
规律
标南北J"鬻-1异规律L东西
素带的分更替1规律更替
异常地方性分异常I
1异规律
准3.主要陆地自然带陆地自然带的基布特征
b
本类型、分布及其特征
4.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
宜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态建b
设
考点一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必考+加试)
[考点梳理]
1.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b+加试)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不同的主国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
异,如海洋与陆地的差异,自然带内部土壤和生物差异等。
2.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a+加试)
地域分异规律分布规律典型分布地区
沿纬线(东西)延伸,随纬度(直低纬度和北半球高纬度地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北)变化更替区
沿经线(南北)延伸,随经度(东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中纬度地区
西)变化更替
沿等高线延伸,从山麓向山顶纬度较低、海拔较高的山
垂直分异规律
更替地
地方性分异规律沿一定地势剖面变化,表现出较小尺度的地域
有序性和重复性
3.产生地表不同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b+加试)
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原因分析
纬度地带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
热量
分异规律向高纬度逐渐减少
干湿度地带在同一纬度带内,降水量往往从
水分
分异规律沿海向内陆逐步降低
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下降,
垂直分异规律海拔(水热)
降水也发生变化
不同地形、气候条件下地表组成
地方性分
地方地形、地方气候等物质、水系、土壤、植被、土地
异规律
利用等有明显差异
[考点突破]
L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基干湿度地带分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
本规律异规律
高纬1冰原带1北八南
►机戋冰川带
峥
班
苔原带尚带
11一f
典型景观1亚寒带针叶林叶1--
荒
森
草
草
森
林
漠
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原
11原
带
带
带
带
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一
一
变化例证11一
_
1热带李雨林带1
低纬1热带雨林带1热希%林带
2.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典例
由于受地形、海陆分布、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使陆地自然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为
了更好地分析该问题,可以以世界陆地主要的地方性分异现象及其成因为例分
析,如表所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因素地区地带性分布(理想地方性分布(现成因
状态)实状况)
海陆南半球中高苔原带、针叶林南半球该纬度无陆
无
分布纬度地区带地
北极地区以北冰洋
北极地区冰原带无
洋面为主
南美洲巴塔哥温带草原带、温安第斯山脉阻挡西
温带荒漠带
尼亚高原带落叶阔叶林带风进入,处于背风坡
南北延伸,南北
地形科迪勒拉山系东西延伸,南北科迪勒拉山系的阻
更替,呈狭长条
起伏西侧更替,呈带状挡
状
地形
地势高,气温低,对
起伏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流弱,降水少
各大洲的高山与当地的水平自
高山植物区地势高,水热条件差
和高原地区然带一致
大陆东岸自然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
北半球中高纬东、西两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
陆东岸是寒流,降温
度的大陆东、带的分布纬度应延伸,大陆西岸
减湿,大陆西岸是暖
西两岸该大致相当自然带向较高
流,增温增湿
纬度延伸
大陆东岸自然
北半球中低纬东、西两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北半球中低纬度,大
度大陆东、西带的分布纬度应延伸,大陆西岸陆东岸是暖流,大陆
洋流
两岸该大致相当自然带向较低西岸是寒流
纬度延伸
南半球副热带
寒流起降温减湿作
地区的大陆西森林带或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用
岸
温带落叶阔叶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
欧洲西岸针阔混交林带林分布范围特
影响
别广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水分昆仑山山麓温带荒漠带绿洲
丰富
尼罗河谷地热带荒漠带绿洲尼罗河河水灌溉
3.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
(1)常见的图型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反映了该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它多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
布示意图(图1、图2)呈现,也以某自然带分布高度等值线图(图3)呈现,它们都
反映了随着高度不同、水热状况不同,从而导致自然景观的差异。
仆仆仆高山草甸垫状植被带
“""高山草原带T%「针阔叶混交林带
"1"亚高山灌丛草甸带**隼常绿阔叶林带
小TT针叶林带
图1珠穆朗玛峰垂直带谱图
2500
图例
。雪线高度隼值缱(皿
6000
▲)740山峰及高程(m)
图3我国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
①图1中珠穆朗玛峰的南坡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则珠穆朗玛峰位于亚热
带。
②珠穆朗玛峰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过渡到山地冰雪
带,与纬度地带分异相似。
③图2—A中同一自然带分布北坡高于南坡,说明同等海拔情况下的水热状况北
坡优于南坡,因此北坡靠近低纬,则此山位于南半球,图2—B则位于北半球。
④图2—C中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二者
相比,降水对雪线的影响更为突出,如图1珠穆朗玛峰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西南
季风的迎风坡,其雪线南坡低于北坡。
⑤图3中我国雪线的分布高度大致从南向北降低,这是由纬度高低决定的。同纬
度东部地区的雪线低于西部地区,这是由降水多少决定的。
(2)判读方法
①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
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②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纬度低的
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
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纬度地带分异的变化规律。
③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南坡自然北半球南坡基带的
带数目多于北坡自然带高于北坡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中纬度)的山
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
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
④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
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⑤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a.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
(如喜马拉雅山)
b.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
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
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
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
高)。如下图所示。
海拔(m)
西**——»东
3000-70r山地草甸带
/山地草原带
2()0()■山地针叶林带
右丁下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1()Oo.落叶阔叶林带
地带性和地方性分异的判断方法
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
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
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典例示范
(2015•浙江省1月学考)读横断山区高黎贡山南段西坡蝶类分布示意图,完成1〜
2题。
海拔(米)
高黎贡山
5(M)()
蝶类优势种群
的主要特征
4(XX)
色彩喑淡.体形很小,
种类数量不多
3(X)()
色彩朴素,体形中等,
种类数量减少
2(X)()
色彩暗淡,体形较大,
HXM种类数量略减
1(X)()
色彩艳丽,体形较大,
种类数量较多
1.该山蝶类优势种群的分布特征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该山西侧山麓地带水热条件好,植被丰富,蝶类色彩艳丽,种类数量较多,
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B.差异性
C.有限性D.脆弱性
解析第1题,蝶类主要特征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属于垂直分异规律。第2题,
该山西侧山麓植被丰富,蝶类种类数量多,与之相比,该山其他地区的植被和蝶
类就少,属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答案LA2.B
3.(2016•浙江省4月选考)华北某一山区,在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
柏树;在花岗岩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这反映的是分异规律。
答案地方性
[考点专练]
(2017•台州2月评估卷)读长征路线图。完成第1题。
1.长征途中经历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解析长征途中经历的自然景观变化,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温带落叶阔叶林,
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经过高山地区,体现了垂直地带分异规律,A对。不
能体现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是指局地小范围景观变化,B、C、
D错。
答案A
2.下列分布属于地方性现象的是()
A.黄河中下游的落叶阔叶林带
B.亚欧大陆中部的温带草原、荒漠
C.天山山麓地带的绿洲
D.安第斯山区的高山植物区
解析A、B符合水平分异规律,D属于垂直分异规律,天山地处我国西北地区,
气候干旱,绿洲的分布属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C
(2016•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高二期末)读我国秦岭附近自然带分布图,完成3~4
题。
自然带
□甲
落叶阔叶林带
。针阔叶林带
乙
S3灌丛草甸带
3.图中甲和乙的自然带分别代表()
A.雨林带和针叶林带
B.常绿阔叶林带和针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和落叶阔叶林带
D.针叶林带和冰川带
4.影响该地区的自然带变化的因素是()
A.纬度和纬度B.海陆位置和地形
C.纬度和地形D.地形与洋流
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特点:秦岭是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与
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甲位于秦岭以南,是常绿阔叶林带,针阔叶林带以上的
乙为针叶林带。第4题,本题考查垂直自然带的影响因素。秦岭的南北自然带的
差异体现了纬度因素的影响,垂直方向的差异体现了地形因素的影响。
答案3.B4.C
下图为美国本土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
图例
厕归蝴蹄绿部+林带
没、糜能?陶硬叶林带
置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
。可极寒带针叶林带
二|高山植物区
5.甲一乙一丙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垂直地带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
6.影响甲一乙一丙自然带变化的因素是(
A.热量
C.地形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第5题,甲一乙一丙自然带的变
化是由左向右,反映出自内陆向沿海的分异规律,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答案选B。第6题,根据第5题结论可知,影响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
是水分条件的变化。
答案5.B6.B
7.(加试题)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海拔(米)海拔(米)
80008()00
70007000
6000600()
5()005000
4()0()40()0
3()0()3000
2()0()20()0
图例1山麓草原带2云杉林带3高山草甸带4高寒荒漠带
5积雪冰川带6常绿阔叶林带7针阔叶混交林
8针叶林带9高山灌木林带10高山草原带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坡向:B表示(南或北)坡,D表示(南或北)
坡。
(2)D和B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分别是。
(3)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分布较低,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4)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简析其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图甲为天山,该地同种自然带A坡较高,说明A坡热量较丰富,
A为南坡,B为北坡。图乙据海拔可知该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D坡自然带丰富,
位于南坡。第⑵题,D坡纬度较低,相对高度较大,自然带数目多;B坡位于天
山北坡,面向北冰洋、大西洋的迎风坡,降水量大。第⑶题,甲山纬度较高,
温度较低,云杉林分布海拔较低。第(4)题,森林植被生长需要较好的水分条件,
A坡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受周围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降水少。
答案⑴北南
(2)纬度较低、相对高度较大;面向北冰洋、大西洋的迎风坡,降水量大
(3)甲山纬度较高,温度较低
(4)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受周围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森林植被生长需
要较好的水分条件
考点二主要陆地自然带(必考+加试)
[考点梳理]
1.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其特征(b+加试)
基本类型分布植被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亚热
森林带常绿硬叶林带、温
湿润、半湿润地区森林
自然带带落叶阔叶林带、亚
寒带针叶林带、寒带
冻原带
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半湿润、半干旱的内
草原自然带以草本植物为主
原带陆地区
热带荒漠带、温带荒
荒漠自然带干旱地区旱生植物
漠带
2.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b+加试)
(
Z-----S
自-(不同自然带上广(产业构成卜■(取得经济效益:
然
地
理大
环农
因地
境T垂直地带)
作物构成)
制宜■4业
的
生
差
异产
性-(实现生态平衡
)-(地方性分异VL(品种构成卜
[考点突破]
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对应关系
冰原气候/冰原带、
苔原气候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海|温带落血带落
温带季温带
‘唯气叶阔叶叶阔叶
风气候温带|
亚热带荒漠带
地中海亚热带
季风气候常绿硬
气候叶林带草原带叶林带
23.5°--------------------23.5°N23.5°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
热带季风气候一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
在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基本一致的是热带雨林带与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带
与热带草原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荒漠带的对应中,气候使用的是“沙漠”,自然带使用的
是“荒漠”。
③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是亚热
带常绿“阔”叶林带。
④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⑤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在各地的降水特征不同,对应的植被可能是森林、草原和
荒漠三种类型(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为森林,200〜400mm为草原,
在200mm以下为荒漠)。
典例示范
(2016T0月选考)下图中甲地森林茂密,有“林海雪原”之称,乙地草原丰美,
可见“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观。完成问题。
1200124°
52。
116°
48°
1.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2.形成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B.热量
C.土壤D.水分
解析第1题,此题考查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所以首先应确定地
理位置,该地处于大兴安岭的东侧,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所以自然带是温
带落叶阔叶林带,故选C。而A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植被,故A错。B答案
是地中海气候的植被故B错。D答案是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的植被,故D错。第
2题,此题考查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域规律: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甲地的自然景观主要为森林带,乙地的为草原带,它们的差异主要是由于距海远
近而引起的水分的差异,故选D。A和C明显不对,故排除。而B选项热量是
由于纬度位置不同而引起的,故B错。
答案LC2.D
[考点专练]
1.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题。
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
型是()
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
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解析成都位于秦岭以南的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宝鸡位于秦岭
以北的渭河平原,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从宝鸡向西北到兰州再到酒泉,景观
由森林向草原再向荒漠过渡。
答案D
读“中纬度理想大陆自然带图”,回答2〜3题。
2.由A—C反映的自然带分布规律的成因是()
A.经度的东西变化
B.由沿海到内陆的水分变化
C.纬度的南北变化
D.由低纬到高纬的热量变化
3.图中A自然带所处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解析第2题,由A到C植被由森林过渡到草原再到荒漠,反映了干湿度地带
分异规律。第3题,中纬度大陆东西两岸自然带相同,且不贯穿大陆,该自然带
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由此可判断气候类型。
答案2.B3.B
4.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
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一草甸一寒漠景观
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一绿洲景观
解析文献表述的地带性属于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而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
现的森林一草原一荒漠景观,属于此规律;而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
一草甸一寒漠景观,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
一草原一荒漠景观,属于由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
出现的荒漠一绿洲景观,属于非地带性规律。故选A。
答案A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暑期去福建黄岗山进行野外考察,他们从山麓出发徒步
登山并记录植被的变化。下图为“黄岗山位置及山地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
答5〜6题。
5.同学们在甲处观察到的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热带雨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6.造成黄岗山植被由山麓到山顶有规律变化的原因是()
A.纬度位置的差异引起热量条件的变化
B.海陆位置的差异引起水分条件的变化
C.海拔高度的差异引起水热状况的变化
D.洋流性质的差异引起水热状况的变化
解析第5题,福建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
6题,由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变化是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引起水热条件的变化,
体现了山地垂直地带性。
答案5.C6.C
7.(加试题)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三处自然带的名称分别是:A,B,C
(2)B处的代表植被是,C处自然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3)A处气候的成因是,B处气候的特点是,C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型分布范围最大的地区是。
(4)C处农业生产类型为,适于农业生产的优势气候条件是,水
热充足。
解析A、B、C三处虽然纬度相同,但海陆位置不同,形成不同的土壤、气候
和自然带。第(1)题,A为热带荒漠带,B为热带草原带(准确而言为热带季雨林
带),C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2)题,植被类型分别为:A.热带荒漠,B.热
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处自然带的分布应理解为其主要分布地区,在
我国秦岭一淮河以南。第⑶题,A处气候成因是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
带控制;B处气候一年分为旱雨两季,降水量明显大于热带草原气候;C处为亚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一淮河以南。第(4)题,以水田农业为主,
雨热同期,水热充足是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优势。
答案(1)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热带草原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
⑶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一年分为旱雨两季,雨季高温多雨,
旱季炎热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国秦岭一淮河以南
(4)水田农业雨热同期
[课时训练]
(2017•嘉兴3月选考测试)读广西九万山植被与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完成1〜2
题。
I683米
,p/N山地灌丛矮林
卜\-----------
山地灌丛草甸土般1500
in地黄壤写/\常绿与落叶阔叶林
---7----…\
/山地红壤带|\
1.图中甲处的自然带为()
A.荒漠带B.落叶阔叶林带
C.草原带D.常绿阔叶林带
2.图中山地红壤肥力较低,形成的原因是()
①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快②坡度较陡,地表物质迁移快③风化作用弱,成
土母质薄④植被覆盖率高,枯枝落叶多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第1题,图示为广西九万山植被与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甲为基带,根据
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可以得出甲处的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带,所以D正确。
第2题,图示为广西九万山植被与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图中山地红壤肥力较低,
形成的原因是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快,坡度较陡,地表物质迁移快,所以A
正确。
答案LD2.A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3〜4题。
3.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垂直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分异
D.地方性分异
4.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B.光照
C.土壤D.热量
解析诗中描写的是我国北方还有冰雪的时节,江南的杏花已开,描述的是从赤
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产生的基础是热量。
答案3.A4.D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所处的温度带可能是()
A.热带B.亚热带
C.温带D.亚寒带
6.导致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景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水热差异B.水分状况
C.热量条件D.土壤差异
解析第5题,该山地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应位于温带。第6题,山地自然带
垂直分异是水热组合的差异形成的。
答案5.C6.A
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
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
图,完成第7题。
图例
O城阿斯塔纳
50°
高线
2«*泊
0流
40°
60°80°
7.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
描述正确的是()
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
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
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
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海拔高度不断上升
解析咸海至阿拉木图,地处中亚腹地,气候干旱、自然景观变化不大,大致是
荒漠向草原的变化,A项错误。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地区,受西风带影响,山地降
水相对较多,有植被分布,且海拔较高,顶部有积雪,B项正确。锡尔河流经干
旱地区,周围引水灌溉,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减少,C项错。针叶林分布的
海拔高度,此地区越向北、海拔越低,D项错误。
答案B
读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范围示意图。完成8〜9题。
60°林带\\
/A50°N
8.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布的纬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水分
C.洋流D.大气环流
9.亚寒带针叶林带气温年较差大,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针叶林,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弱
B.纬度高,年内太阳辐射变化大
C.海拔高,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
D.距海远,受海洋调节作用较小
解析第8题,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有寒流经过,大
陆西岸为暖流经过。大陆东岸在寒流影响下,温度较同纬度的大陆西岸低,所以
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分布纬度较低。C项正确。第9题,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在中
高纬度,气温的年较差较大。主要原因是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大(如下
图所示),从而导致年内太阳辐射变化大。
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
47°
23.5°
赤回极极
道归圈点
线
答案8.C9.B
(2016・新课标I)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
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
海拔/m
6()0()k
500()k
.[xxxxxxxxxxxxxxxxxxxxxi
'I'UW|?&<XXXXXXXXXXXXXXXX1
()
300富谡磷累积量
200()/
100°需显布就加T磷累积量/kg/hm,
10.磷高累积区是()
A.高山草甸带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
11.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A.大气温度较低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货车运输合同模板
- 2025光纤通讯工程合同范本
- 元明清文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华侨大学
- 2025年农业用地长期租赁合同
- 2025个人汽车按揭贷款合同范本
- 保利城购房合同范本
- 2025建筑项目测绘劳动合同模板
- 合伙商业出租合同范本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 2024年平凉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技术规程》0805
- 7.1 浓浓亲情相伴一生(课件)-【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宁夏医科大学自主招聘事业单位人员笔试真题2023
- HG-T 2643-2023 非金属化工设备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氯乙烯、均聚聚丙烯、聚偏氟乙烯和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隔膜阀
- 污水排入城镇污水管网排放口设置技术规范
- 宠物分期付款协议书
- 精密超精密加工
- 10月自考现代语言学(00830)试题及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 仓库搬运工安全操作培训课程
- 《怪老头儿》名著导读
- 外研社一年级起点英语-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