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基础通关卷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
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下列对该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大棚甲乙丙
二氧化碳浓度0.03%0.1%0.1%
温度30℃30℃20℃
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C.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答案】B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
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
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A.甲(0.03%)和乙(0.1%)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A正确。
B.甲丙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不唯一,具有两个变量: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B错
误。
C.乙(30℃)和丙(20℃)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C正确。
D.甲乙丙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乙、丙对照)和二氧化碳浓度(甲、
乙对照),D正确。
故选B。
2.小明同学选用生长旺盛的茎长25cm的金鱼藻、250mL量筒、台灯(18WLED灯泡)进
行实验,装置如图1。将量筒置于离光源不同距离处,分别测量金鱼藻单位时间内释放的气
泡数,数据如图2。该实验探究的单一变量及产生的气体分别是()
(
W14
*~
I12
W*
A10一
k*
)一
协8
一
较6
£
一
胡4
一
乩2
一
嫔0
rO一
1020
光源的距离(cm)
A.光照强度、氧气B.光照强度、二氧化碳
C.温度、氧气D.温度、二氧化碳
【答案】A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
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详解】绿色植物(如金鱼藻)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
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因此,小明的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气泡是释放的氧
气。再结合题干折线图可知:量筒与灯的距离(厘米)分别为:5、10、15、20时,每分钟
产生的气泡数(个)分别为12、7、4、2,可见试管与灯的距离越近,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
目越多。由于距离近光照会变强,距离远光照会变弱,所以这一现象说明,光照越强,绿色
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越强,产生的气泡(氧气)就会越多,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的是()
叶绿体
A.水+二氧化碳f有机物+氧气
B.水+二氧化碳售有机物+二氧化碳
叶绿体
C.水+氧气T有机物+氧气
光
叶绿体
D.有机物+二氧化碳f水+氧气
光
【答案】A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
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叶绿体
【详解】光合作用反应式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光合
光能
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因此BCD错
误,A正确。
故选Ao
4.将一盆绿色植物搬入暗室24小时后,对其中一片叶片做如下处理:沿虚线剪断主叶脉,
然后将该植物搬到阳光下,光照2小时,剪下此叶片,对其进行实验探究,不能完成验证的
实验是()
A.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淀粉
C.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D.导管运输水的方向
【答案】C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
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详解】叶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的水分是通过叶脉里的导管运输来的,如图所示主叶
脉折断后,甲、乙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甲段叶片区的叶肉细胞就不会得到水分,光合作
用因得不到水分而无法进行,因此甲段叶片不会有淀粉产生,乙段叶片区的叶肉细胞可以由
导管输送水分,能够制造有机物淀粉。故该实验可以得出: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
的主要产物是淀粉、导管运输水的方向。无法得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故选C。
5.光合作用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应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
A.水果、蔬菜放在冷库保存
B.播种时先进行松土
C.适当提高温室大棚二氧化碳浓度提高作物产量
D.粮食收获后及时晾晒
【答案】C
【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
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详解】A.蔬菜和水果时放冷库保存,可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从而减少对有机
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应用的是呼吸作用的原理,A不符合题意。
B.播种时先进行松土可增加土壤中氧气的含量,促进根的呼吸作用,应用的是呼吸作用的
原理,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提高温室大棚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从而
达到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C符合题意。
D.粮食收获后及时晾晒,使种子内的水分减少,能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延长种子的储存
时间,应用的是呼吸作用的原理,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某同学参照“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利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特性,设计实
验装置并依次按照图中甲、乙、丙、丁的顺序进行探究,下列有关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步骤甲的目的是让叶片中原有淀粉运走耗尽
B.步骤乙中的植物在光下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C.步骤丙中的叶片浸没在小烧杯内的清水中
D.步骤丁中的叶片滴加碘液后会变成蓝色
【答案】A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
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详解】A.为了排除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实验前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暗处一
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
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A正确。
BD.由于瓶内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滴
加碘液,叶片不会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BD错误。
C.步骤丙是表示酒精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小烧杯内是酒精,c错误。
故选Ao
7.取一支带叶的白色百合花枝条,将其下端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溶液中,3-4小时后,花瓣
中的,,经络,,变红了。依据这种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A.运输水分的是筛管B.运输有机物的是导管
C.水分在植物体内从上向下运输D.水分在植物体内从下向上运输
【答案】D
【分析】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
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剪取带叶的一段茎,插入红色的液体里。过一段时间,将茎取出,横切
和纵切,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正是因为木质部中含有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
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导管的位置和功能。
【详解】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
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
方向自下而上。滴有红墨水的水中主要是水和无机盐,是由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的,花瓣中
的“经络,,变红了,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从下往上运输。
故D正确,ABC错误。
8.立体种植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最优组合,以达到增产、
增收的目的,这种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被广泛使用,主要是因为立体种植能使植物()
A.充分排出二氧化碳B.通风透气
C.充分利用光照D.加强光合作用
【答案】C
【分析】(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
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为了提高农作物
的产量,就要充分的利用光能,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充分的利用光能的重要措施,增加光合
作用的有效面积等。
【详解】立体种植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最优组合,以达到增
产、增收的目的。立体种植的措施能够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农作物的
产量。所以C正确。
故选C。
9.王大爷种的大白菜喜获丰收,使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A.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B.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答案】B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
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在此过程中,完成了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
【详解】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
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由题意可知,大白菜等植物体的构成主要来源于光合作
用制造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而土壤中的无机盐
和有机物、空气中的氧气不参与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的水是通过根从土壤中
吸收来的,而不是来自于空气中的水。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0.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罗斯特勒通过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1779年,荷
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利用不同的植物进行了500多次重复实验。在其中一次实验的一天晚上,
他把植物和小白鼠用玻璃罩密封后,由于太困睡着了,不知不觉中,房间里用来照明的蜡烛
燃尽了,当第二天早上他醒来后发现小鼠已经死亡。下列分析最科学合理的是()
A.植物不能更新空气
B.小鼠自身疾病导致死亡
C.玻璃罩没有密封好
D.植物更新空气必须在光照下
【答案】D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
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
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
【详解】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
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由于蜡烛熄灭,黑暗中植物
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小鼠因为缺氧而死亡。因此,分析最科学合理的是植物更新空
气必须在光照下。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1.如图是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其中代表二氧化碳的是()
【答案】A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
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详解】绿色植物在有光的条件下,在植物的叶绿体中,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由根运输来
的水合成为贮藏在叶中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
绿色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图示中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③是有机物,④是水。
故选Ac
12.为了探究光合作用速率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水草进行了如下实验,
装置如图甲和乙,并定时记录试管顶端的气体量。你认为本实验研究的是哪种因素对光合作
用速率的影响()
A.光照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B.水温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C.水量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D.试管口径大小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答案】B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
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
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
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
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变量唯一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正确地找出实验
组和对照组的差别,从而证明实验变量的作用。结合题图可知,在本探究实验中,甲组15℃、
乙组30℃,唯一变量是水温,而光照、水量、试管口径大小等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是为了
控制单一变量,保证变量唯一,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3.如图中甲是“验证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释放出氧气”的实验装置,乙和丙是两个辅助装
置。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甲乙丙
A.一段时间后,甲装置试管中的液面最低
B.甲和乙相互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C.只需要上述实验,就可以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就是氧气
D.甲、丙相互对照,可以证明试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是因为植物光合作用的结果
【答案】C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
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详解】A.甲装置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利用排水法将水排出;乙装置在黑暗处不
能进行光合作业,没有氧气产生,丙装置中没有植物,同样没有氧气产生,故一段时间后,
甲装置试管中的液面最低,A正确。
B.甲和乙装置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由实验结果可知,该装置可以证明植物的光
合作用需要光照,B正确。
C.氧气有助燃的特性,一般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氧气的存在,故该装置不能证明光合作
用产生的气体就是氧气,C错误。
D.甲、丙相互对照,变量是植物,由实验结果可知,因为植物光合作用的结果,导致试管
中液面高度的变化,D正确。
故选C。
14.某小组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来探究“绿色植
物的光合作用”,该实验是为了验证光合作用是否需要()
阳光下照射2小时
A.清水B.二氧化碳C.阳光D.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B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
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实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
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光;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淀粉)。
【详解】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周围环境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所以,在装有氢氧化钠的玻璃瓶中,叶片由于缺乏二氧化碳而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不能
制造淀粉等有机物,故经过暗处理、隔水加热、酒精脱色等操作后,滴加碘液不能变蓝色。
而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装有清水的玻璃瓶中有二氧化碳,该装置里的植物能够进行光合
作用制作淀粉等有机物,故经过暗处理、隔水加热、酒精脱色等操作后,滴加碘液能变蓝色。
锥形瓶A中是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锥形瓶B中是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钠溶液,
锥形瓶B与锥形瓶A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故该实验是为了验证光合作用是否
需要二氧化碳。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5.小宁使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关叙述镇送的是()
透明袋
A.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卫生香复燃
B.光照一段时间,取下叶片脱色,滴加碘液后叶片变蓝
C.若该装置用于探究呼吸作用,可将透明袋换成黑色袋
D.若该装置用于探究蒸腾作用,必须对植株进行暗处理
【答案】D
【分析】(1)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
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
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详解】A.该装置在阳光下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氧气有助燃的特性,因此能
使得卫生香复燃,A正确。
B.植物进行光照一段时间后,叶片中产生淀粉,进行脱色处理后,加碘液后叶片会变蓝,
B正确。
C.探究呼吸作用时应该使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将透明袋换成黑色的袋子能达到这一效果,
C正确。
D.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需要光照,光促进气孔开启,因此必须在有光照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不需要进行暗处理,D错误。
故选D。
16.植物造林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之一,能抵消环境中的部分二氧化碳,达到二氧化
碳相对“零排放"。下图①②分别为叶肉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四个选项表示大棚蔬菜叶肉
细胞内的四种生理状况。其中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分析】“碳中和”是指某区域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消耗总量相平衡。图可知,①
表示线粒体,②表示叶绿体。
【详解】A.①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一部分释出来二氧化碳到空气中,一
部分二氧化化碳被②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并没有释放出氧气,不利于保持碳氧平衡,
A不符合题意。
B.①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到空气中,植物没有吸收二氧化碳,说明②叶绿
体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不利于保持碳氧平衡,B不符合题意。
C.①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全部用于②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没有从
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不利于保持碳氧平衡,C不符合题意。
D.①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全部用于②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并且从大气
中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保持碳氧平衡,实现碳中和,D符合题意。
故选D。
17.在寒温带地区,每到冬季几乎所有的植物都会落叶,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停止,但生活
在那里的人们并不感到缺氧,原因是()
A.天气寒冷,人们都在室内活动B.其他地区的植物释放的氧气可以流动到这
里
C.由于寒冷,人们的呼吸作用下降D.植物的呼吸作用会释放氧气
【答案】B
【分析】(1)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
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
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
【详解】A.天气寒冷,人们并非都在室内活动,就算在室内活动也需要氧气,不能解释题
文问题,A不符合题意。
B.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自然界中的碳氧平衡。地球上的氧气
并不是主要由树木来产生的,还由海洋中的藻类生产的,且空气是流动的,可以从温暖的地
区流动到寒冷地区,因此在寒温带地区,每到冬季几乎所有的植物都会落叶,植物的光合作
用基本停止,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并不感到缺氧,是因为其他地区的植物释放的氧气可以流
动到这里,B符合题意。
C.由于寒冷,人们的呼吸作用并非下降,甚至由于寒冷需要大量热量,呼吸作用会升高,
C不符合题意。
D.植物的呼吸作用会释放二氧化碳,吸收氧气,并非释放氧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如图所示,将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光下后,C02的吸取量发生改变,下
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在B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
D.整段曲线表明,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答案】C
【分析】结合题意分析图解: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是光合作用速率小
于呼吸速率;B点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光
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但呼吸作用强
度不变。
【详解】A.曲线AB段,A点没有光照,只能进行呼吸作用,AB段随着光照强度逐渐增
强,但是小于呼吸作用强度,A错误。
B.曲线BC段表示光照强度较高,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表现为
吸收C02,B错误。
C.B点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表现为不吸收CO?也不释放
CO2,C正确。
D.由曲线可知,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但达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
随之变化,呼吸作用不变,D错误。
故选C。
19.请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的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水力LB+氧
fA+水+能量
叶绿体_______________J
A.b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
B.A是二氧化碳,B是有机物
C.a是光合作用,b是呼吸作用
D.a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答案】A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合成
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
合作用表达式:
光能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十氧气
叶绿体
【详解】A.b呼吸作用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a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故A
错误。
B.由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公式:
光能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十氧气可知,A是二氧化碳,B是
叶绿体
有机物,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a过程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代表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b代表植物的
呼吸作用,故C正确。
D.植物的a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不仅能满足自身的需要还
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而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故D正确。
故选Ac
20.为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将适量萌发和煮熟的种子,等量装入两个已灭菌的密闭保温瓶
中,其他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多次测定相关的数据并绘成如图所示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若y表示有机物含量,则b是萌发种子测得
B.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量,则a是煮熟种子测得
C.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则c是煮熟种子测得
D.若y表示瓶内温度,则a是萌发种子测得
【答案】D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
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
行的。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过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实质上是细
胞内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详解】A.若y表示有机物含量,b曲线是水平,表示有机物含量不变,萌发的种子呼吸
作用消耗有机物,有机物含量减小,则b是煮熟过的种子而不是萌发的种子测得,A错误。
B.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的量,a曲线升高,表示产生了二氧化碳,煮熟过的种子不能进
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则a是正在萌发的种子测得,B错误。
C.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c曲线逐渐减少,表示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煮熟过的种子不能进
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则c是正在萌发的种发的种子测得,C错误。
D.若y表示瓶内温度,a曲线升高,表示释放了热量,煮熟过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释
放热量,则a是正在萌发的种子测得,D正确。
故选D。
21.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活细胞都进行光合作用
B.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所有活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D
【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
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主要在叶绿体中进行,主要器官是叶。其实质
是有机物合成,储存能量。
(2)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
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其
实质就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详解】A.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是在光照下进行,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
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所以所有的含叶绿体的活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D.光合作用在光照下进行,呼吸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均进行,只要是活细胞,所
以白天进行光合作用,白天和晚上都在进行呼吸作用,B错误,D正确。
C.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C错误。
故选D。
22.如图甲、乙两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加盖并放在温暖的地方
24小时后,将燃烧的蜡烛同时放入两瓶中,结果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乙瓶中的蜡烛继
续燃烧。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
A.消耗能量B.消耗氧气
C.分解有机物D.消耗二氧化碳
【答案】B
【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
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详解】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将燃烧的蜡烛同时放入两瓶中,
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而乙瓶中的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里面的氧气比甲的
多,因此乙瓶中蜡烛会燃烧通过这个实验验证了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吸收(消耗)氧气,
而不能得出消耗能量、分解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是氧气,而不是二氧化碳,B符合题意,
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23.如图所示,曲线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产生氧气与消耗氧气的情况,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产生氧气
消耗氧气
A.AB段表示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B.C点以后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C.A点表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BC段表示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答案】B
【分析】(1)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要吸收二氧化碳使其浓度降低。
(2)呼吸作用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使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3)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有关。如果植
物的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就会积累。(4)由图可以知道:
横轴代表光照强度,纵轴代表植物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其中A点不吸收二氧化碳,但能
释放出二氧化碳说明A点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进行光合作用,B点为零界点,从A到
B光越来越强,到B点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正好相等,也就是呼吸
作用分解的物质与光合作用合成的物质相等,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但是不如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多,A
错误。
B.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C点表示绿色植物产生氧气的量大于消耗氧气
的量,说明此时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C点以后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不再
增加,B正确。
C.图示中A点放出氧气为0,但能消耗氧气,说明A点植物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进行光合作
用,C错误。
D.BC段绿色植物产生氧气的量大于消耗氧气的量,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错误。
故选B。
24.下列各种生活现象中,与植物呼吸作用无关的是()
A.农田遇到涝害时,要及时排水
B.在树林中比在空地上感觉凉爽
C.北方昼夜温差大,苹果甜度较南方高
D.受潮的谷堆一段时间后会发热
【答案】B
【分析】(1)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
能量的过程。
(2)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
用。
【详解】A.被水淹的植物体,由于水把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土壤,造成土壤中缺氧,根部
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从而使根的生命活动减弱甚至死亡,A不符合题意。
B.树木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
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在树林中比在空地上感觉凉爽。这个现
象和呼吸作用无直接关系,B符合题意。
C.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弱,消耗的有机物就越少,所以北方昼
夜温差大,苹果积累的有机物多,甜度较南方高,C不符合题意。
D.受潮的谷堆呼吸作用旺盛,释放大量的能量,所以受潮的谷堆一段时间后会发热,D不
符合题意。
故选Ba
25.将等量萌发和煮熟的小麦种子分别装入甲、乙两瓶中,放到温暖的地方。一天后进行检
验,下列分析或结论不合理的是()
萌发的种子煮熟的种子
甲乙
A.甲瓶和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B.选择等量的种子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
C.现象是甲瓶的蜡烛熄灭,乙瓶的蜡烛继续燃烧D.甲瓶的蜡烛熄灭,说明种子的萌
发产生二氧化碳
【答案】D
【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
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
【详解】分析题意可知,甲瓶和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细胞的活性,选择等量的种
子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的种子没有生命了不能进行
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甲瓶中的蜡
烛立即熄灭,而乙瓶中煮熟的种子不能呼吸,里面的氧气比甲的多,因此蜡烛会燃烧;通过
这个实验验证了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不能说明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D错误,ABC正确。
故选Do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0分。
26.甲图为某植物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和最适光照条件下,测得的CO2浓度与氧气释放
量关系示意图,乙图是该植物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和最适光照及黑暗条件下,CO2浓度分
别为me和md时测定C3和C5的含量,共获得a、b、c、d四条曲线。请据图回答:
外界CCh浓度(umol/h)
1.22.43.64.8
实际光合速率(umol/h)
Iklx0.10.10.10.1
光照强度
2klx0.270.440.610.78
(1)已知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若适当升高温度,B点将—
移动。
(2)图甲中的C点与D点相比,Ch释放量较低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NADPH
的含量偏。超过D点,限制Ch释放量进一步增加的内在原因可能是。
⑶在图甲中CO2浓度分别为me和md时测定的C3和C5的含量,得到图乙。其中,当CCh
浓度为me时测定的C3与C5含量曲线分别是是图乙中的、o
(4)用红外测量仪测得番茄呼吸作用释放CCh为0.6「imol/h,另在恒温不同光照下测得实际光
合速率(用葡萄糖表示,见上表丙)。当光照强度为Iklx,外界CO2浓度为3同nol/h时,有
机物积累量为)imol/h;当光照强度为2klx,外界CCh为2.4)imol/h时,番茄的光合作
用与图甲中点对应的情况类似。
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植物对CO2的转换率(单位时间内植物吸收的CO2与外界CO2浓度的
比)为定值。光照强度为2klx实际光合量为0.27umol/h时,植物对C02的转换率为。
【答案】⑴右
(2)CO2浓度高(大)酶的数量(叶绿体或色素的数量)
⑶bc
(4)0C
(5)85%
【分析】1、总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细胞呼吸作用速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光合作用利用C02的量=从外界吸收的
C02的量+细胞呼吸释放的C02的量。
2、总光合作用速率一般表述为:叶绿体“固定”CO2量;叶绿体产生02量;叶绿体“生产或
制造”葡萄糖量,植物(叶片)“合成”有机物的量。
3、净光合速率一般表述为:植物(叶片)“吸收”C02量或实验容器内CO2的减少量;植物
(叶片)“释放”02量或实验容器内02的增加量;植物(叶片)“积累”葡萄糖量或植物重量
(有机物)增加量。
4、净光合速率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当净光合速率>0时,植物积累有机物而生长;当净光
合速率=0时,植物不能生长,但能生存;当净光合速率<0时,植物不能生长,长时间处
于此状态,将会死亡。
【详解】(1)图甲在光合作用最适条件下测得,己知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
用的最适温度。若适当升高温度,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呼吸作用强度上升,需要增大二氧化
碳浓度才能使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B点将右移。
(2)图甲中的C点二氧化碳浓度低,限制了暗反应的进行,导致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在
叶绿体基质中积累,进而抑制了光反应的进行,故C点02释放量低于D点,由于[H]在叶
绿体基质中积累,叶绿体中[H]的含量偏高。超过D点,二氧化碳饱和,限制02释放量进
一步增加的内在原因可能是酶的数量和叶绿体(色素)的含量。
(3)暗反应中,C5+CO2-2C3,细胞内C3含量高于C5,且升高二氧化碳浓度,C3增加,
C5减少。所以图乙中ab表示C3,cd表示C5。由图甲可知CCh浓度me小于md,所以CO2
浓度为me时测定的C3含量曲线为b,C5的含量曲线为c;CO2浓度为md时测定的C3含
量曲线为a,C5的含量曲线为d。
(4)由题可知,番茄呼吸作用释放CO?为0.6nmol/h,用消耗葡萄的量表示为O.lpnol/h。
分析丙表,用葡萄糖的消耗量表示实际光合速率,当光照强度为Iklx,实际光合速率不随外
界C02浓度变化,说明光照太弱限制了光合作用,所以外界C02浓度Wmol/h时,实际光
合速率为0.1“mol/h等于呼吸速率(O.lumol/h),有机物积累量为限mol/h;当光照强度为
2klx,外界CCh为2.4)imol/h时,番茄的实际光合速率(0.44「imol/h)大于呼吸速率(0.1)imol/h),
继续增大CO2浓度,番茄的实际光合速率继续增大,说明CCh为2.%imol/h在CCh补偿点和
饱和点之间,故与图甲中C点对应的情况类似。
(5)由题可知,植物对CCh的转换率=单位时间内植物吸收的C02/外界C02浓度。光照强
度为2klx时实际光合量为单位时间内合成葡萄糖0.27nmol,即单位时间内利用
CO2=0.27><6=1.62molo单位时间内植物吸收CO2的量=实际光合量-呼吸释放量
=1.62mol-0.6mol=1.02mol,植物对CO2的转换率为1.02mol口.2=85%。
27.如图是气体出入叶片示意图,请结合表达式回答问题:
泠氧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水逑*淀粉(储存能量)+氧气线拉驾二氧化碳+水+能量
(1)表示光合作用的是图,它在细胞的中进行。
(2)反应式b表示的是作用。
(3)a和b两个过程中,过程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
义。
(4)在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中,某探究小组的学生设计了如图实验,在加塞的广口瓶中
加入植物种子,甲瓶内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内装有等量煮熟的种子,将甲、乙两瓶种子放
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回答下列问题:
4-
南发的种子煮熟的种子
①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合理密植是(填一种生理活动)在农业生
产上的应用。
②将燃烧着的细木条伸入甲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O
③分别向甲、乙两瓶中注入等量澄清的石灰水,轻轻摇晃后再将两瓶中液体分别倒入两个空
烧杯中,仔细观察,出现浑浊现象的是瓶的液体。
【答案】(1)甲叶绿体
⑵呼吸
(3)a
(4)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光合作用细木条立即熄灭甲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
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
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释放的能量供生物体进
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详解】(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图甲表示吸入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是光合作
用,且是在叶绿体中进行。
(2)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
过程,释放的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图中b就是利用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
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b表示呼吸作用。
(3)a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b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a和
b两个过程中,a过程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4)①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
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供给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
提高光合效率,可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是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②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的种子没有生命了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
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了24小时后,里面
的氧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消耗了,因此将燃烧着的细木条伸入甲瓶中,细木条立即熄灭。
③甲瓶中的种子会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将种子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使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出现浑浊现象的是甲瓶的液体。
28.“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五月底到六月中旬,正是夏粮归仓的时候,图中A、B、C分别表示农作物小麦植株的生理
过程,据图回答:
(1)小麦通过加工成面粉和面条,成了我国北方地区的主食。我们食用的面粉主要是种子结
构的O
(2)图一B表示的生理过程是作物作用,对应的图二曲线是o
(3)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农业增产,目的是夜晚降低图一[]作用。
(4)图一中的C过程,水蒸气主要通过作物茎和叶上的(结构名称)散失到大气中。
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提高了大气湿度。
【答案】⑴胚乳
⑵光合甲
⑶A呼吸
(4)气孔
【分析】(1)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2)图一中的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图二中的甲光合作用、乙呼吸作用。
【详解】(1)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中,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所以我
们食用的面粉主要是小麦种子结构的胚乳。
(2)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
是淀粉),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所以图一B表示的生理过程是作物光合作用,对应的图二曲线是甲。
(3)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所以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农业增产,目
的是夜晚降低图甲A呼吸作用。
(4)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所以图一中
的C蒸腾作用,水蒸气主要通过作物茎和叶上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29.为全面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某生物实验小组选取一株有白班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
牛花进行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二氧化碳气体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分析并回答下列问
题。
(1)实验前先把牵牛花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O
(2)把经过暗处理的牵牛花植株按上图所示方式处置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a、b、c、d四
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加热,待叶片变成后,取出叶片漂洗,向
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3)若a叶铝箔遮盖部分不变蓝,其他绿色部分都变蓝,则得出的结论是=
(4)若c叶白斑部分不变蓝,其他绿色部分都变蓝,则说明o
(5)若要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应选用两片叶形成对照实验。
(6)根据本组实验,请你提出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一个措施:o
【答案】(1)将叶片内原有淀粉运走耗尽
(2)黄白色
(3)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4)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5)bd
(6)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或合理密植、间作套种(一条即可)
【分析】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一遮盖后光照射一几小时后摘下叶片一酒精脱色一漂洗,
加碘液一冲洗观察叶色现象。
本实验中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农林大学《体育统计学(含体育测量与评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有毒有害物质检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美术学院《财务信息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全媒体新闻评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科技学院《工程项目管理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制药分离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交通大学《会计信息系统(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泸州四川泸州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中心(泸州市物业管理中心)招聘编外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泰州2025年江苏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招聘合同制人员2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 2025年新闻部工作计划
- 中国近代史纲要西安财经大学练习题复习资料
- 中国成人ICU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南解读
- 延长保修服务合同
- 2023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How are you第3课时说课稿 湘少版
- 铁路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6900字(论文)
- 《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800字
- 桥梁专业承台墩身试题及答案
- 医院进修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