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

(全卷共14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古诗文默写(14分)

(1)但愿人长久,0(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坦陈心志,不辞衰老,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的诗句是:

(3),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4)秋草独寻人去后,。

(5),雪拥蓝关马不前。

(6)鸡声茅店月,0

(7)古诗文中有很多句子蕴含哲理:",”(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就蕴含着新生事物无比美好,总会代替旧事物的道理:“,”[(李白《行路难(其

一)》],则蕴含了困难面前必须坚强自信、乐观洒脱的道理。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中的这句!zhGn①言体现中华民族深沉的情神追求与

坚毅的个性品质。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着一定的规律,永不停息因此,君子也应如星星一样。_

主动性,奋发进取,zTzT②不倦。这不但是中国人树立的自身理想,也和“厚德载物”一起构

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品格。

何谓自强?自强是直面困苦的意志,在艰难面前不半途而废;自强是误入歧途后的改变,不;

自强是名利之外的坦荡,不心有旁鹫。自强不息的秘诀:恪尽职守,脚踏实地地做好分内的每一件事。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遵守发挥一如既往B.遵循发扬一如既往

C.遵守发扬一意孤行D.遵循发挥一意孤行

(3)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在下面横线上(2分)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中国“酒”文化中,“觥”是酒杯,“筹”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

B.“射者中,弈者胜。”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C.《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文章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

治理想。

D.《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李太白全集》,这几部作品集的命名方式分别是谥号式、籍贯式、表字

式。

二、阅读(56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5分)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①急为破幽燕②。

[注]①司徒,李光弼时为检校司徒。②幽燕,指叛军根据地。《通鉴唐纪三十七》:乾元二年四月,“史思

明自称大燕皇帝,改元顺天。……改范阳为燕京。

4.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照应标题,直接点明离别主题,“四千里”极言流落他乡的距离之远。

B.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长驱,赞美叛军气势如虹,同时指出离别的原因。

C.三四句以草木飘零的景色营造哀伤的氛围,“老江边”写诗人处境,沉郁悲凉。

D.长夜难眠,白天睡觉,反常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思家忆弟的深情。

5.这首诗以“恨别”为题,写了诗人哪些“恨”?请简要说明。(2分)

(二)阅读文言节选,完成下面小题。(14分)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

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离则扰其民,处江湖

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范文正公守邠州①,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绩经②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③令询之,乃富居

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娟敛④棺椁(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公恍然⑤,即彻⑥宴席,厚蜩给⑦之,使毕

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选自《范仲淹罢宴》)

[注]①邠(bin)州:古州名,在今陕西境内:②绩经(cuidi6):丧服,这里指穿着丧服。③亟(ji):急迫

地。④赠(f6ng)敛:下葬入殓的衣服。⑤伏(wtO然:形容失望的样子,⑥彻:同“撤”,撤去。⑦蜩(zh6

u)给:救济。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是进亦优

⑶先天下之忧而忧(4)乃寓居士人卒下邠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8.[甲]文中的“古仁人”指什么人?“古仁人”与一般的“迁客骚人”有何不同?(3分)

9.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记”是一种文体,属于散文的范畴。甲文是一篇融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体的优美散文。

B.甲文将“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览物之情进行对比。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

悲”的不屑。

C.乙文“公亟令询之”中,一个“亟”字表现了范仲淹体恤百姓、关爱百姓的急切心情。

D.乙文最后坐客感叹泣下,既是被范仲淹的行为感动,又是对客死者的同情,

(三)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1分)

[甲]

①择善而从最重要。

②择善而从,指的是让所有人幸福,扩大爱的范围,儿童时期爱自己的父母,爱兄弟姊妹、爱自己的

家庭房舍。依恋之情逐渐扩展到学校,村庄,城市,直至自己的祖国,这已经完全是一种博大深厚的情感

了。但是这种情感不能就此止步,还应当继续发扬光大,把人真正地作为人来热爱,要做爱国主义者,不

做狭隘民族主义者。

⑶择善而从,就是让爱同智慧结合。什么样的爱才叫智慧爱呢?我认为智慧爱是有底线、讲规矩、守

原则的爱、智慧爱是平等、尊重、充分自由的爱,智慧爱是重个性、扬长避短的爱,智慧爱是理性、冷

静、科学进取的爱,智慧爱是身心相伴、共同成长的爱。爱,不能是盲目的,凡事总爱激动兴奋的母亲,

一味夸奖娇惯她的孩子,可能养育出一个精神残缺的畸形儿;凡事保持理智冷静的母亲,懂得适时点醒骄

横无礼的孩子,可能培养出一个明理谦逊的公民。智慧,是融合了善良的聪明。对待你所喜爱的人善良,

对待周围其他的人也应该如此。必须善于明辨什么是必要的应酬,什么是无聊和虚伪。智慧给智慧者带来

的是良好的名声和长久的幸运,可靠的幸福,还有良心的平静。这种良心的平静在一个人的晚年比什么东

西都更加珍贵。

④择善而从,就是让爱同忠诚结合。对重大原则保持忠诚的态度,事无巨细都有所遵循。缺乏忠诚因

素的爱是圆滑。圆滑难以持久地支撑局面,命运或早或迟会转过身来惩罚圆滑者本人。对自己的家庭、朋

友、城市和人民要忠诚,对家乡要忠诚,对纯洁无瑕的青春要忠诚,对祖国要忠诚。对真理——没有矫饰

的真理,符合正义的真理——保持忠诚。

(节选自利哈乔夫《择善而从最重要》)

[乙]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1月13日报道,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一时舆论

大哗,15日,联合国发表声明,对日本政府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的决定“深感失

望”,

中国插画师在日本名画《神奈川冲浪里》原画基础上二次创作了《神奈氤冲浪里》:洁白的浪花被改

编为日本魔爪,搏击风浪的船员成了倾倒核废水的罪人,洁白巍峨的富士山则成为了一个可怕的烟囱...

(根据网络资料改编)

[丙]

①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共15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

会,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

②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一带一路”合作网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

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与合作伙伴在铁路、港口、

金融、税收、能源、绿色发展、绿色投资、减灾、反腐败、智库、媒体、文化等20多个领域建立了多边

对话合作平台。各方合作开展了3000多个务实项目,拉动近1万亿美元投资。

(摘自外交部网站《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席声明》)

10.(4分)小文认真阅读了甲文,认为甲文的观点是(1分)(1)。他觉得这与孔子说的“择其善

者而从之”有一定的区别:(2分)(2)。他还梳理了甲文的论证思路:先指出什么是“择善而

从”,然后论述了(1分)⑶:择善而从,就是让爱同智慧结合:择善而从,就是让爱同忠诚结

合。

11.(4分)乙文和丙文印证了甲文第③段划线句,请加以分析。

12.(3分)小语选了一则链接材料,你认为适合加入甲文第四段吗?请结合甲文和链接材料加以分析。

[链接材料]

1934年,长征路上,第二十四师师长陈树湘为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身受重伤,不幸被俘后,抵

制了敌人高官厚禄的诱惑,牺牲时高呼:“告诉你们,我永远是共产党员。”

(四)文学作品鉴赏课上,老师邀请同学们自主设计课堂,请你与同学们一起完成5-9题。(17分)

一颗睡着了的糖

牛斌

(1)自行车穿梭在田间坎坷的小道上,麦子熟了,金色的麦浪随者车轮翻滚、跳跃。“突突突”,远处

笨重的拖拉机声唤醒了原野的丰硕:地界里的蛙鸣,狗吠,河垄上的野鸡从灌木丛中扑将出来,奔跑的孩

童,镰刀触碰到麦秸的清脆声...

(2)这些丰收的景象只会让我骑得更快。

(3)读高中时,我在县城,离家十公里,周末回来。每一次路过原野,都有不一样的收获。有时,她

是青涩的,一株株禾苗期盼着春天:有时、她是莞尔的、比肩的玉米地随风摇曳:有时,她是成熟的,低

眉的麦穗拥抱着喜悦:有时,她是荒凉的,一只候鸟缓缓飞过。

(4)“姥奶,我回来啦。”远远地、我就看到曾祖母端坐在门前。

(5)我知道她在等我。这是爷爷说的,每到周五的傍晚,曾祖母都会搬个小马扎坐在门前,她已经98

岁了。

(6)“猜猜我给你带了啥?"我把自行车靠到墙角,蹲在曾祖母的膝边,半握着拳,拳心朝下,笑着

问。曾祖母不说话,只是笑着看我。也或者,她早就猜到了那是一颗糖。她曾在县城陪我住过一段时间,

她爱吃糖,这和她所经历的跌宕有关,一颗甜蜜的糖就足以让她感恩,铭记,或者释怀。

(7)曾祖母也把手伸出来,和我一样,半握着拳。她的拳心向上,似乎是怕什么东西掉出来。“花生?

山枣子?”我试图从布满皱纹的手上看到什么。手掌摊开,几颗晶莹剔透的麦粒在掌心滴溜溜地打转。

“呀,是青麦仁……”我惊喜地叫出了声。麦子说熟就熟,泛黄后不过三五天的事。

(8)青麦仁在将熟未熟之间,青中泛黄的软糯,黄中带青的香甜。吃起来更简单,只消把麦穗儿放在

掌心里来回一搓,薄薄的麦壳就和麦仁脱离了,再用嘴轻轻一吹,一把让人垂涎欲滴的青麦仁就显露出

来。

(9)这样的日子在交换中度过,有一回,曾祖母、曾祖和我在给骡子锄草,曾祖用虎头锄切,我续

草,曾祖母拾掇。来福是一头马骡,在我们家多年,养得久了都熟识。它“吭吭吭”地打者响鼻,用偌大

的脑袋在曾祖母的后背上蹭,差点把曾祖母给掀翻了。谁都知道,它是想要曾祖母手中的青草。

(10)曾祖护着曾祖母,拿一把草去抽来福的额头。曾祖母笑着转过身说,莫打莫打,来福还小呢。又

摸了摸来福被抽打的地方说,来福啊,你亲我一下,我就给你一颗糖吃,这话刚说完。来福好像听懂了,

用它狭长的脸在祖母脸上小心翼翼地蹭了一下,曾祖母笑了,抓了一把草喂给来福。转过来对我说,你

看,咱这一大家子,老的老,小的小,都爱吃糖呢。

(11)我高中还未毕业,曾祖母的身体就每况愈下了。

(12)先是没法搬着小马扎出来,只能躺在床上。但她每天都在算日子、问曾祖。今天星期几?我什么

时候回来。我每次回去,第一件事先去看曾祖母,给她糖。她笑着说,呀,我吃不动了。再往后,她慢慢

没了知觉、我回去就把她的手掰开,把糖放进去,她不说话,有时握紧我的手,有时眼角会淌下几滴泪。

(13)曾祖挨个通知亲戚时,我们围在曾祖母身旁。曾祖母已没了声息,她把拳头攥得紧紧的,这是她

握得最严实的一次。我把拳头掰开,里面是我上次给她的一颗糖。

(14)其实,我猜到了那是一颗糖。但在打开的那一瞬间,还是止不住地歇斯底里。这一次,我和曾祖

母没有完成交换,她把那颗糖还给我了。我也记住了那个永恒的瞬间,亲情是一颗睡着了的糖,它给我们

带来的是甜蜜、是等待、是豁达、是念想。在故乡的梦里,它时而散发出诱人的纯粹,又时而缔结着无尽

的遗憾。我试图把这个噩耗告诉来福,来福似乎已经知道了,我没有喂它吃糖,它把狭长的脸伸过来和我

了蹭。

(19)走出去,原野上一只候鸟正缓缓飞过。

13.情节梳理:下面是小文围绕“糖”这一意象、梳理的“我”与曾祖母之间发生的事情,请你帮她将未

完成的部分补充完整。(2分)

14.课堂讨论:两位同学针对选文作了如下讨论,请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针对下面的讨论说说你的看法

和理由。(4分)

写、我觉得文章第①段中的景物描写与下文的事件叙述毫无关系,显得布.些多余。

[我觉得这是作者特意为之.♦是多余的

15.课常答疑:有同学提出了以下疑问,请你帮他解答。(4分)

“在故乡的梦里、它时而散发出诱人的纯粹,又时而缔结着无尽的遗憾。”这句话中的“诱人的纯粹”

和“无尽的遗憾”应该怎样理解?

16.课堂探究:有同学评价本文标题“意蕴丰富,引人遐想”,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17.拓展设问:小语与小文对本文的语言特点进行了总结,你更赞成谁的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

由。(3分)

小语:选文的语言平实质朴小文:选文语言意蕴悠长

(五)名著阅读(9分)

18.读完《水浒传》后,九年级开展了专题阅读,小语发现《水浒传》中有很多与“酒”有关的故事。请

你根据《水浒传》相关内容,完成问题。

人物助读资料酒与故探究发现

事的关

①门子见势头不好,一个飞也似入来报监寺,一个虚拖竹翅拦酒令好“酒”的

他。他用手隔过,张开五指,去那门子脸上只一掌,打得踉踉汉狂作用

跄跄,却待挣扎:他再复一拳,打倒在山门下,只是叫苦。他

道:“酒家饶你这斯!”踉踉跄跄颠入寺里来。监寺听得门子

报说,叫起老郎、火工、真厅、轿夫三二十人,各执白木棍

棒,从西廊下抢出来,却好迎着他。

杨志那卖酒的汉子说道:“这桶酒被那客人饶了一瓢吃了,少了你酒误好

些酒,我今饶了你众人半贯钱罢。”众军汉凑出钱来还他。那汉差

汉子收了钱,挑了空桶,依然唱着山歌,自下冈子去了。那七

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傍边,指这一十五人,说道:“倒

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

软倒了。

武松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③

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

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鸟!且只上去看怎地!”武松正走,

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签儿背在脊梁上,将哨棒结在肋下,一

步步上那冈子来。

②他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酒添好

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汉愁

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叶。他时若遂凌

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⑴请在表格中填入合适的内容。(3分)

(2)酒,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具有醉厚的意蕴,《水浒传》以较大的篇幅写“酒。六百多次提到饮酒,酒

香飘于江湖,请结合具体事例,说说“酒”在小说中的作用。(2分)

19.阅读以下《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宋江起身,出得阁儿,分付茶博士道:“那官人要再用茶,一发我还茶钱。”离了茶坊,飞也似跑到

下处。先分付伴当去叫直司在茶坊门前间候,“若知县坐堂时,便可去茶坊里安抚那公人道:'押司便

来。'叫他略待一待”。却自槽上鞍了马,牵出后门外去,袖了鞭子,慌忙的跳上马,慢慢地离了县治。

[金圣叹评点:慌忙上马,慢慢行马,妙。]出得冻门,打上两粒,那马拨喇喇的望东溪村探将去。没半个

时辰,早到晁盖庄上。庄客见了,入去庄里报知。

且说晁盖正和吴用、公孙胜、刘唐在后国蔺苟树下吃酒。此时三阮已得了钱财,自回石羯村去了。晁

盖见庄客报说宋押司在门前,晁盖问道:“有多少人随后着?”庄客道:“只独自一个,飞马而来,说快

要见保正。”晁益道:“必然有事。”慌忙出来迎接。

(1)[前后贯通]请写出选段勾连的前后两个重要情节。(2分)

(2)[字斟句酌]金圣叹用“妙”字计点宋江离开时的细节,请分析“妙”在何处。(2分)

三、写作(63分)

20.[材料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材料二]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弗罗斯特

《未选择的路》)

[材料三]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王安石《江上》)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系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3)文体

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1.(1)千里共婵娟(2)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3)雾淞沆碘(4)寒林空见日斜时(5)云横秦岭家何

在(6)人迹板桥霜(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①箴言②孜孜(2)B(3)因此,君子也应如星星一样,遵循主动性,奋发进取,孜孜不倦。

3.B4.B

5.(1)对战乱造成的长期离别之恨。(2)对自己流落他乡、年老体衰的境遇之恨。(3)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

忧虑之恨。

6.(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2)是进亦忧:这样(3)先天下之忧而忧:在....之前(4)乃寓居士人卒于

邠:死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