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2022高考新题型诗歌鉴赏之客观选择题专训(1)(教师版)
时间:45分钟分值:30分得分:
(2021高考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鹊桥仙•赠鹭鹭
辛弃疾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纵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阙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鹭去虾纵较多的“远浦”“别渚”。
C.本词将鹭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
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鹭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答案】D
【解析】D项词末两句是说那里的虾纵任你饱餐,我当看你乘风归来。“听君飞去饱时来”中的“听”
字是“任凭”的意思,可依据教材李密《陈情表》一文中“听臣微志”的“听任,允许”之意,而选项误
解成“听觉”,所以D项手法分析有误。
【赏析】
这首词活泼风趣,借与白鹭的对话,表现出词人美好的生活情趣。
起句直呼溪边食鱼儿的白鹭,要它前来听自己的劝告。以下词人的劝告说服,藏有数个曲折。他先动
之以情,说溪中的鱼儿已经寥寥可数了;再晓之以理,要它体谅主人的心意,推己及人,与溪中的鱼儿泯
去物我,浑然相处。这种物我的浑然一处,正是词人在隐居生活中感悟到的理想生存境界。但是,他虽然
强调物我浑然,却并没有泯灭美丑与善恶,不然,物我浑然就变成了和稀泥的庸夫哲学。下片他接着劝告
白鹭,但在情意上有所转折:他由眼前溪边而想到远浦别渚,由清美的鱼儿想到泥沙中无数舞动的虾朋,
诱导白鹭去那里饱食美餐。值得注意的是,他在想象饱食归来的白鹭形象时,简直把它设想成了一个头上
白羽飘飘的斗士,这充分反映了他对“虾纵”的厌恶。这样的表达方式,使词中的鱼儿和虾纵成了善类和
恶类的象征。而他爱恨分明、疾恶如仇的样子,也很像写过''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杜甫。
这使得此词虽似随兴写成,但却有一定的寓意。
这是一篇对白鹭的箴言,其中抒写了词人对现实的感受和一腔无可诉说的幽愤,颇有深意。上片以祈
使句作开场白,以下便是对白鹭的谆谆教诲:先指出“鱼儿堪数”的现实,然后提出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
词人以命令而强迫的语气说:“要物我、欣然一处”,既是他倔强不屈性格的表现,又是他无力抗争、姑
且如此的想法的流露。下片意境拓宽,指出寄情自然的志向,这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因而末两句看似放
达,实则辛酸,满含一腔孤愤。词人表现出一副麻木不仁、超然世外的模样,对世事根本不理不睬,无知
无觉,其实是理想破灭后,对现实彻底绝望后的心志灰冷。这种情感在词中表达得深沉蕴藉。
这首词构思荒诞,但其中藏有天真的生活趣味和深刻的人生体验。在结构上,以人劝鸟构筑全篇的基
本骨架,形式上虽打破了词上下片分段的常态结构,但上下片在意思上实有所转折。全词语言通俗,口语
化,毫不雕饰,一改辛词中大量用典之风。通篇运用拟人手法,读来大有深意。
(2023优秀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经杜甫旧宅
雍陶[注]
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
万古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换新诗。
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
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
【注】雍陶:字国钧,成都人,晚唐诗人,工于词赋。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开门见山,诗人经浣花草堂而吊杜甫,忆其在蜀之生活与创作,由景及人,为下文写景抒情做
铺垫。
B.颔联对仗工整,诗人感慨只存旧宅,不闻新诗,“旧宅”“新诗”形成对比,寄寓了诗人诸多感慨。
C.颈联中“尽”“迟”用词极其精妙,十分传神地表达了对鸥鸟无情的恼恨之情。
D.结尾句语奇而意深,表面看是故嗔山月之无知,夜来依旧照旧宅,可事实上是写杜甫既己故,复与
谁期。
【答案】C
【解析】''对鸥鸟无情的恼恨之情”理解有误,主要写的是旧宅内外之荒凉,嗟叹人事既变,景物亦非。
【赏析】
《经杜甫旧宅》是唐代诗人雍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凭吊杜甫的诗,首联点题,指明追忆
杜甫;颔联推崇杜甫的诗业成就;颈联遥接杜诗所写物态;尾联反承上意,有人亡物在之叹。此诗用语温
丽意悲,描写了草堂荒芜景象,并抒发了缅怀诗人之情。
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雍陶由国子博士外任简州刺史,入蜀任职,途经成都杜甫故居凭吊,作此
诗。
这是一首凭吊杜甫的诗,此诗描写了草堂荒芜景象,并抒发了缅怀诗人之情。人事已非而诗名永存,
是这首诗的立意。
首联“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点题,起得平平。颔联“万古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换新
诗”则写的热情洋溢,推崇杜甫的诗业成就:“旧宅”是眼前所见,万古应留,是诗名长在;“新诗”为意
中所念,千金难求,是诗人已殁。两句相反相成。”颈联“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则从“旧宅”
入笔,遥接杜诗所写物态,古今勾连,见出常变之景。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此处“鸥飞尽”反用其意。槛崩鸥走,以见旧宅的荒凉。尾联“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反承
上意,从不变之山月摹想,极致低徊惆怅之情。再点“忆”字,有人亡物在之叹。
(2023优秀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书空:
《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
‘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后以“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典实。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B.“炉存火似红”是说残留着的火炉,让人仿佛还可以想象到炉火燃烧的情形,一个“似”字点明这
并非诗人所看到的实景。
C.尾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
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D.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
的诗人形象。
【答案】D
【解析】“壮志难酬”理解错误,诗歌中看不出“壮志”的影子,人物形象特点分析错误。
【赏析】
《对雪》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人杜甫为叛军所羁押,
而又听闻唐军新败,愁望着漫天飞舞的飘雪,感受着冷冽刺骨的寒意,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
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油然而发。
此诗一二句中“战哭多新鬼”,正暗点了这个使人伤痛的事实。房瑁既败,收复长安暂时没有希望,不
能不给诗人平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便向人倾诉。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见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
独老翁”,就用一“独”字,以见环境的险恶。
三、四句中“乱云低海暮,急雪舞回风”,正面写出题目。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
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
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
五、六句中接着写诗人贫寒交困的景况。“瓢弃樽无绿”,写出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非常艰苦。在苦
寒中找不到一滴酒。葫芦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炉存火似红”,也没有多少柴火,剩下来的是勉强照
红的余火。这里,诗人不说炉中火已然燃尽,而偏偏要说有“火”,而且还下一“红”字,写得好象炉火熊
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似”字点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只剩下的是炉中只存余热的灰烬,由
于对温暖的渴求,诗人眼前却出现了幻象: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红。这样的以幻作真的
描写,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这是在一种渴求满足的心理驱使下出现的幻象。这样
来刻画严寒难忍,比之“炉冷如冰”之类,有着不可以拟的深度。因为它不仅没有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如
实描写,而且融进了诗人本身的主观情感,恰当地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做到了既有现实
感,又有浪漫感。
七、八句中,诗人再归结到对于时局的忧念。至德元载(756年)至二载(757年),唐王朝和安禄山、
史思明等的战争,在黄河中游一带地区进行,整个形势对唐军仍然不利。诗人陷身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
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所以说“数州消息断”,而以“愁坐正书空”结束全诗。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
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2023优秀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送李端
搪]卢纶
故关①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②何处期?
【注】①故关:故乡。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离别自堪悲”紧承上句脱口而出,应接自然,看似平淡,却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
提挈全篇的作用。
B.“人归暮雪时”与上句照应。“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自然和谐,与上句构成
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C.“少孤为客早”,诗人从“少孤”“为客早”的角度,感叹友人小时丧父,身世飘零,从侧面表达对
友人漂泊颠沛之苦的同情。
D.诗人在严冬送别友人,诗歌全篇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
真意切,回味无穷。
【答案】C
【解析】“感叹友人”错,应为“感叹自己”。人物形象分析错误。“为客早”“识君迟”主语都是诗人,
颈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诗人送走了故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禁产生抚今追昔的情怀。人生少孤
已属极大不幸,何况又因天宝末年动乱,自己远役他乡,饱经漂泊困厄,而绝少知音呢。诗人把送别之意,
落实到“识君迟”上,将惜别和感世、伤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诗思想感情发展的高潮。
【译文】
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我们的离别本就令人伤悲。
远去的路延伸到云天之外,我归来在傍晚雪花纷飞时。
少年孤苦漂泊他乡恨过早,多难之时与你结识又太迟。
向着你去的方向空自流泪,世事纷繁哪还有见面之期?
【赏析】
《送李端》是唐代诗人卢纶(一作严维)为友人李端而作的送别诗。此诗抒写乱离中送别友人的惜别
之情,抒发对身世飘零、时局动荡的感伤。前两联写作者在故乡衰草遍地的严冬送别友人,友人沿高山寒
云的小路离去,自己在日暮飞雪时归来;后两联记叙与友人离别之后,作者在孤独寂寞中感叹自己少年孤
苦飘零,深感与友人相识太晚,担心在时世纷乱中与友人后会无期。全诗辞情并茂,顿挫有致,哀婉感人。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章,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气氛,从衰草落笔,时令当
在严冬。郊外枯萎的野草,正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茫,一片凄凉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故人,自
然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
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此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颔联写送别的情景,仍紧扣“悲”字。“路出寒云外”,故人沿着这条路渐渐远离而去,由于阴云密布,
天幕低垂,依稀望去,这路好像伸出寒云之外一般。这里写的是送别之景,但融入了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
别之情。这一笔是情藏景中。“寒云”二字,下笔沉重,给人以无限阴冷和重压的感觉,对主客别离时的悲
凉心境起了有力的烘托作用。友人终于远行了,留在这旷野里的只剩诗人自己,孤寂之感自然有增无已。
偏偏这时,天又下起雪来了,郊原茫茫,暮雪霏霏,诗人再也不能久留了,只得回转身来,挪动着沉重的
步子,默默地踏上风雪归途。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
照应“寒云”,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与上句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于淡雅中见出沉郁。
颈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还是没离开这个“悲”字。诗人送走了故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禁
产生抚今追昔的情怀。“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是全诗情绪凝聚的警句。人生少孤已属极大不幸,何况
又因天宝末年动乱,自己远役他乡,饱经漂泊困厄,而绝少知音呢。这两句不仅感伤个人的身世飘零,而
且从侧面反映出时代动乱和人们在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感情沉郁,显出了这首诗与大历诗人其他赠别
之作的重要区别。诗人把送别之意,落实到“识君迟”上,将惜别和感世、伤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诗
思想感情发展的高潮。在写法上,这一联两句,反复咏叹,词切情真。“早”“迟”二字,配搭恰当,音节
和谐,前急后缓,顿挫有致,有悲凉回荡之势。
尾联收束全诗,仍归结到“悲”字。诗人在经历了难堪的送别场面,回忆起不胜伤怀的往事之后,越
发觉得对友人依依难舍,不禁又回过头来,遥望远方,掩面而泣;然而友人毕竟是望不见了,掩面而泣也
是徒然,唯一的希望是下次早日相会。但世事纷争,风尘扰攘,不知何时才能相会。“掩泪空相向”,总汇
了以上抒写的凄凉之情;“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是很直
率而又很有回味的。
(2023优秀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梦寻梅
[宋]方岳①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②侍玉华③。
【注】①方岳:字巨山,号秋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②金貂:汉代的宫饰。③玉华:宫殿名。也
有人认为“玉华”指精美的玉石。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的“野径”“隐者家”及“岸沙”“带溪斜”等词语,点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幽美和僻静,
也从侧面表现出梅花高雅脱俗的特质。
B.颔联中“六千里”表明寻梅过程的执着与艰辛,“三四花”则与之形成对照,突出了梅花的可贵,
也透露出梦中人寻梅有收获后的欣喜。
C.颈联写出了作者真实的生活状态,他虽生活在蓬茅下,晚上点着昏暗的油灯,但可以在火炉旁边烧
烤山芋,与朋友谈论农作物种植的事情,抛弃了尘世的纷杂,何不乐哉!
D.尾联中“烟雨蓬茅”和“金貂”“玉华”对举,有“实”和“虚”的对比,也有“取”和“舍”的
对比,其中反映出诗人的志趣追求。
【答案】C
【解析】不是作者的真实生活状态,而是虚写,写作者的梦中所想。
【赏析】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诗一开始就推出一个幽雅僻静的背景,曲径通幽之处有一处
小屋,天已近黄昏,太阳慢慢地钻进薄薄的云层,变成了一个红红的圆球。天空中飘浮着柔和的、透明的、
清亮的、潮乎乎的空气。夕阳似乎在金红色的彩霞中滚动,然后沉入阴暗的地平线后面。通红的火球金边
闪闪,迸出两三点炽热的火星,于是远处树林暗淡的轮廓便突然浮现出连绵不断的浅蓝色线条。诗人顺着
野径,沿着沙岸,骑着瘦马,欣赏着这片景色,悠然走过。
“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诗人历经艰辛,来到一个山嘴,突然就看到梅花了。那梅花
虽然只有“三四花”,却更显得神清骨秀,高洁幽芳,这是梅的风骨,也是隐士的气节。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虽生活在蓬茅下,晚上点着昏暗的油灯,但可以在火炉旁边
烧烤山芋,与朋友谈论农作物种植的事情,抛弃了尘世的纷杂,何不乐哉!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烟雨蓬茅”是隐者生活的象征,“金貂”、“玉华”分别
是汉代的官饰和唐代的宫殿名,象征功名富贵。诗人甘愿“一生烟雨蓬茅底”,却“不梦金貂侍玉华”,
表现了他宁愿终生隐居乡间,与梅花为伴,不愿意追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志趣。虽然这只是作者的一
个梦,但梦给他指引了人生的方向——宁愿终身隐居乡间,与梅花为伴,也不愿追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
(2023优秀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
【南宋】辛弃疾
将迁新居不成①,有感戏作。时以病止酒,且遣去歌者,末章及之。
我亦卜居者②,岁晚望三闾。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好在书携一束,莫问家徒四壁,往日置锥
无。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
舞乌有,歌亡是,饮子虚③。二三子者爱我,此外故人疏。幽事欲论谁共,白鹤飞来似可,忽去复何
如。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注]①此词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夏,当时辛弃疾带湖居所被焚,而迁居瓢泉未果。②《卜居》
相传为屈原被放逐后所作。③乌有、亡是、子虚,都是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拟的人物。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开篇表达了对屈原的仰慕与追思,“亦”暗示了自己与屈原被逐的相似遭遇。
B.词人借物抒怀,表明自己愿作一匹器宇轩昂的千里马,不愿作一只随波逐流的野鸭。
C.作者感慨幸好还携带一束书籍,塑造了火灾后虽家徒四壁但心境乐观的诗人形象。
D.结尾引用陶渊明的诗句,词人决意放下功业,在此结庐,享受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
【答案】D
【解析】“结尾引用陶渊明的诗句,词人决意放下功业,在此结庐,享受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解
析有误。诗人引用陶诗,意在表达自己对家的珍爱。并非指“放下功业,在此结庐,享受闲云野鹤的村居
生活”。故选D。
【赏析】
《水调歌头•我亦卜居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是明志抒怀之作。篇中多以夸张、戏谑之
笔,写赋闲卜居情事,于旷达幽默中,略寄政治失意之感。
此词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夏,当时辛弃疾将迁居瓢泉。带湖遗火,雪楼被焚,词人有感于迁
居未成,作此词以自嘲。
(2023优秀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鹏鹃天离恨
纳兰性德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按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云淡淡,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背立盈盈故作羞”,描写女子背对情郎站立时那种故作娇羞的姿态,样子传神动人。
B.“手接梅蕊打肩头”,通过女子揉弄梅蕊、轻敲肩头的动作写出了女子的可爱。
C.三、四两句写女子对情郎的情感由思念转为怨恨,直到看见情郎恨意也未消除。
D.五、六两句中“淡淡”和“悠悠”两个叠音词,烘托出女子对情郎的思念悠远绵长。
【答案】C
【解析】词的原句是“待得郎来恨却休”,因此“直到看见情郎恨意也未消除”有误。实则是本有离
恨要向情郎诉说,可情郎来恨已没。
【赏析】
《鹉坞天・离恨》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这首小词是借女子的形象和心态抒写“离恨”的。上
片追忆往日的幽会,刻画女子娇嗔佯羞的形象;下片写眼见耳闻之景,烘托出离恨的凄苦。
“背立盈盈故作羞”的“盈盈”二字的确是灵动精巧,将词中女主人公的风姿、仪态之美妙动人浓缩
在其中。《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中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之句。这里用“盈盈”二字,也
体现出词中女主人公与《古诗十九首》中这位娇美、轻盈、光彩照人的女子一样的形象。“手按梅蕊打肩
头”是极能体现纳兰词风的一句化用。女子纤纤素手揉碎了梅蕊,抛向情郎肩头,嗔怪之情与娇羞之态相
融,旖旎万分。上片四句,酷似李煜词“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一斛珠•晓妆初
过》)所描绘的情景,而在香艳中更觉清新,在婉丽处又现俊逸。
下片写眼见耳闻之景,淡淡之云与悠悠之水,伴和着耳畔的笛声,更烘托出离恨的凄苦。“一片横笛
锁空楼”写笛声萦绕在空寂的阁楼中。一个“锁”字形容笛声不绝,仿佛凝滞。笛声与梅花,向来是诗词
中道尽凄清的意象,观梅闻笛,便勾起古往今来多少人的感情。唐朝崔道融就有《梅花》一诗:“数萼初
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笛声总是清冷空幽的,而此时又是离别在即,相见无期,让人怎能不满心愁绪。结句以虚笔勾画了一幅月
夜春泛的美妙图画,并以此虚设之景,进一步抒发了离恨的心•曲。“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想象中的良辰美景,更衬得当下的离别之苦不堪忍受。
(2023优秀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夜宿七盘岭①
沈侄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①七盘岭:在今四川广元东北。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颈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独游者”此刻的心情。
B.尾联“浮客”和“褒城”呼应首联“独游”“高卧”。
C.“空”字生动形象,突出了七盘山之空旷、宁静。
D.“褒城闻曙鸡”一句写出了诗人独游失意而夜不成寐。
【答案】C
【解析】“空”表现的是诗人内心的失意惆怅。并不是七盘山的空旷、宁静。可以结合杜甫《蜀相》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中的“空”字来分析,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赏析】
《夜宿七盘岭》是唐代诗人沈俭期的作品。此诗描写诗人旅途中夜宿七盘岭上的情景,抒发惆怅不寐
的愁绪。全诗抓住凌晨时分的自然环境的特点,巧加刻画,充分表达了诗人被远流他乡的哀苦心情。
这首五律首联破题,说自己将作远游,此刻夜宿七盘岭。“独游”显出无限失意的情绪,而“高卧”则
不仅点出住宿高山,更有谢安“高卧东山”的意味,表示将“独游”聊作隐游,进一步点出失意的境遇。
次联即写夜宿所见的远景,生动地表现出“高卧”的情趣,月亮仿佛就在窗前,银河好像要流进房门那样
低。三联是写夜宿的节物观感,纤巧地抒发了“独游”的愁思。这里,诗人望着浓绿的银杏树,听见悲啼
的杜鹃声,春夜独宿异乡的愁思和惆怅,油然弥漫。末联承“子规啼”,写自己正浸沉在杜鹃悲啼声中,鸡
叫了,快要上路了,这七盘岭上不寐的一夜,更加引起对关中故乡的不胜依恋。"浮客"即游子,诗人自指。
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说:“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靡靡即长路,戚戚抱遥悲。”此化用其意。
“空留听”是指杜鹃催归,而自己不能归去。过“褒城”便是入蜀境,虽在七盘岭还可闻见褒城鸡鸣,但
诗人已经入蜀远别关中了。
(2023优秀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水调歌头①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敬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
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
谁似东山老②,谈笑静胡沙③!
【注】①此词为词人退居太湖边的卞山时所作。②东山老:指东晋名臣谢安,其曾隐居东山,故名。
谢安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一一泗水之战的总指挥。③胡沙:即“胡尘”,指代北方各民族发动的
战争。
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窗”两句,写花木掩映的山屋、倾仄的小路,幽雅的景物衬托主人公的品格。
B.“拚却鬓双华”句,意为毕生奋斗,终于赢得光华似锦的晚年。
C.上片三层,先写一景,再设一问一答,一波三折,如三叠之瀑,曲尽回荡之美。
D.论者以为,叶梦得词风格颇似苏轼,而这首词从风格看也确实应属于“豪放词”。
【答案】B
【解析】词句理解错误,此句中的“华”是“白发”的意思,应是“不甘心而又不得不空耗流光,徒
增白发”。
【赏析】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是宋代词人叶梦得退隐山野后创作的一首词。当时金兵南犯,朝廷动荡,
词人虽归隐田园,但仍心系家国的情怀。所以写下此词,借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愤和对国事的忧虑之情。
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以写景为主,兼寓流年虚度的慨叹。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词的第一个字“秋”,点明时序,是泛指。然后再具体写秋色。“晚”字
是形象的说法,它既不是“来得晚”的意思,也不是确指“晚上”,而是由“老”引伸出来的含意。意思是
说,暮秋的景物渐渐地呈现出苍老深暗的颜色了。伴随深秋而来的,自然是凛冽的冰霜,以及那“颜色只
从霜后好,不知人世有春风”性本高洁的菊花,即词里所说的黄花。黄花开,霜降至。
“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鼓斜。”“小窗低户”形容房屋简陋,鼓斜即倾斜的意思。这两句是说,简陋
的小屋掩映于秋色黄花之中,屋前是曲折倾斜的小路。这里既写出了环境的幽清孤寂,也由门前的曲折小
路折射出作者的九曲愁肠。
“为间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为”在这里作助词用,没有实在意义。山翁指晋代
山简,”这里作者以山简自比。拚却是甘愿的意思。这里有反洁意,是说“难道甘愿”。双鬓华:指年事已
高,两鬓生霜。它与上边的“霜信报黄花”有着巧妙的内在联系。前者写秋色将晚,后者写人近晚年。作
者以山翁自比。前加“问”字,说明他不甘寂寞,时时在反躬自省。言外之意是我每天干些什么呢?白白地
看着年华轻易逝去,这是何等痛心的事情!国难当头,我能甘心服老吗?
“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这一句真实地记录了他经过反复的思考后此刻的开阔心境。徙倚是留连
徘徊的意思。沧海即大海,作者以谢安自比,明显地表达了他对谢安不甘示芜的小路,观赏观赏自家的青
松翠竹,看似悠弱、泛海东还的退隐之志的仰慕与追求。“天净水明霞”则是眼前美景的写照,以此衬托出
他一旦有了明确的人生追求之后的开阔心胸:如秋天长空那样纯净,如霞映水中那样明丽。这短短的几个
字,看似平平淡淡,内容却实实在在。既写了体现诗词形象的人,又写了水天明净的景;既写了流连徘徊
的貌,又写了泛滥于内心深处的情。情中见景,景中含情,可谓浑然一体了。
下片直抒胸怀。写虽然在家闲居,却对国事深怀忡忡忧心,自恨不能为国建功立业。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三字一句,短促有力,如响板敲来,铿然有声,抒发了作者回想往事,
空在四方飘游而无所成就的自责自罪、自怨自艾的怅惘心情。“空飘荡,遍天涯”既显示了他的谦谨胸怀,
又委婉地传达出他企望重操旧业、再立新功的心声。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写的是闲居生活的无聊小事。作者写自己:每天在庭院中扫扫荒芜的
小路,观赏观赏自家的青松翠竹,看似悠闲自在,实则这绝不是他心甘情愿的。
“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茄。”悲风指凄厉的寒风。却恨是更恨的意思。“悲风”之
前加上“却恨”,强化了词人的情感波澜,即由怅惘不安进而愤愤不平了。为什么?因为冉冉飞翔于白云之
间的新雁带来了敌人侵扰的消息,边境很不安宁啊!胡茄是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的管乐器,其音悲凉。
作者用眼前悲风、新雁、战地边马、胡茄组接的凄清图景,烘托边地悲凉的战争景象。而作者身在深山、
心存国事,为敌人的入侵骚扰而忧心忡忡的心绪便于这“眼前景、身外事”的看似平淡的记叙中得到实实
在在的展示。
“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这一句大笔淋漓,一语见雄杰。东山在浙江上虞县西南,谢安早年隐居
在这里。又临安、金陵均有东山,也是谢安游憩之地。所以后人称谢安为东山老。胡沙即胡人。因胡人多
居风沙时起的塞外。静胡沙是使边塞安宁的意思,这里指的是消灭敌人。这里借用李白《永王东巡歌》里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诗意抒写自己的报国情怀。“谁似东山老”两句,既是说,在当今
时代,没有人能像谢安那样,指挥若定地歼灭敌人,也是说自己不能像谢安那样,“谈笑静胡沙”作者运用
反洁语气,长声仰叹,既是精忠报国的宣言,也是对腐朽朝廷的愤怒控告!读来气势磅礴,声情并壮,足可
泣鬼神、撼日月、振山河。
(2023优秀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春游①
李商隐
桥峻斑马隹疾,川长白鸟高。
烟轻惟润柳,风滥欲吹桃。
徙倚三层阁,摩挛七宝刀。
庾郎②年最少,青草妒春袍③。
【注】①此诗为大和四年春作于郸州令狐楚幕,时诗人方十七八年华。②庾郎:为东晋中期将领、书
法家庾翼,年轻时有经世大略,后官至征西将军、荆州刺史,世称庾征西。③《古诗》:“青袍似春草。”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为春游即怀之作,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人,景与人互相映衬,气脉通畅。
B.首联状写两幅画面,表现骏马疾驰的轻快与俊逸,白鸟飞翔长川的艰难,画面隽永。
C.“烟轻惟润柳”所表现的意境与韩愈的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D.颈联描写人物的动作细节,意蕴深远,含蓄地写出作者的心事,为下联铺垫蓄势。
【答案】B
【解析】“白鸟飞翔长川的艰难”对诗句的理解有误。首联描绘了骏马飞驰和白鸟高飞两幅画面,意
在表现骏马疾驰的轻快与俊逸,白鸟飞翔的高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医院中医养生项目合伙经营协议
- 2025年度城市绿化提升工程全新合作造林协议2篇
- 右江民族医学院《管理研究方法与模型工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右江民族医学院《塑性加工设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银川能源学院《食品营养与安全实验模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数据分析与数据可视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锂电池购销合同3篇
- 白灰采购合同书3篇
- 食材供应协议范本3篇
- GB/T 44979-2024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紧凑型城市智慧交通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卷(含答案)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 理论力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学
- 管理英语1-001-国开机考复习资料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团体标准解读
- 机器学习-梯度下降法
- 期末综合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浙江省学军、镇海等名校2025届高考数学押题试卷含解析
- 个人消费贷款保证合同模板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统考学业水平调研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