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百家争鸣【课件】4_第1页
第7课-百家争鸣【课件】4_第2页
第7课-百家争鸣【课件】4_第3页
第7课-百家争鸣【课件】4_第4页
第7课-百家争鸣【课件】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故知新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乱变战争频繁社会秩序混乱

政权更替

生产力变法社会制度社会性质百家争鸣含义: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为实现治国理想,著书立说、游说、辩论等思想文化繁荣的现象。士阶层壮大孟子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墨家道家法家儒家老子8.百家争鸣商鞅

学习目标识记孔子、老子的地位、主张和百家争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张

当(

)不(

)(

)崩(

)坏

因(

)施(

)而治

)相依(

)贵(

)轻

()守()规

)梦蝶

)充数

()不阿(

仁让

材教无为礼乐祸福民君墨陈庄周滥竽法贵1.老子的生平、思想主张。2.孔子的生平、思想主张、教育成就。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派代表人物著作

思想主张儒家墨家道家

法家自主学习老子孔子姓氏国籍成就思想主张

李耳

孔丘,字仲尼楚1.创立道家学派1.创立儒家学说,创办私学

2.编写《道德经》

2.编订五经

鲁1.顺应自然

1.核心思想---仁(道德规范)小组合作2.辩证法,事物有对立面,可以相互转换。

3.无为而治

2.以德治国3.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山东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孔子学院祭孔精讲点拨创办私学,打破官学和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扩大教育对象。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有教无类5.因材施教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谦虚好学温故知新学思结合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公平万世师表、至圣“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核心思想---仁(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以德治国

1.“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老子《道德经》2.“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事物有对立面,可以相互转换学派代表人物著作思想主张儒家墨家道家

法家1.以法治国

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小组合作1.仁政2.民贵君轻

礼治兼爱、非攻、尚贤1.顺应自然、民心2.追求精神自由2.树立君主权威,加强中央集权

孟子亚圣“五十步笑百步”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仁政荀子“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礼治庄子庄周梦蝶、知鱼之乐、

自由之龟......顺应自然、追求自由韩非子法治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统治“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墨子兼爱:无差别平等的爱

非攻:反对不义的战争尚贤:重用贤才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儒家和墨家学派在先秦时期并称“显学”,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欢迎的是哪家学派?原因是什么?法家法家思想主张法治、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符合统治者要求,顺应战国大一统的需要。百家讲坛百家讲坛如何运用诸子百家思想加强班级建设?1.找他谈话,跟他讲道理。2.就由他去讲,讲到他不想讲为止,顺其自然,让他自己觉悟认识自己的错误。3.制定惩罚制度,对讲话者严厉惩罚。

儒家道家法家如何运用诸子百家思想加强个人修养?

百家讲坛礼平等法治

义仁爱兼爱自由公平

百家讲坛如何运用诸子百家思想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拥有“仁”(儒家:孔子)的美德,拥有“兼爱”(墨家:墨翟)之心,以“辩证”(道家:老子)的眼光看待万物,“非攻”(墨家:墨翟)

维护和平,践行“仁义礼智信”

(儒家:孟子),“以法治国”

(法家:韩非),我们定能正心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1.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黄金时代”是指课堂检测

A.诸侯争霸

B.“百家争鸣”

C.竞相改革

D.儒学独尊B2.“当仁不让”“随遇而安”“法不阿贵””墨守陈规”分别反映哪些学派A.儒、道、法、墨B.道、儒、墨、法C.儒、墨、法、道D.法、道、儒、墨A3.思想文化是社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孔子创办私学

B.西周建立分封制

C.夏商朝代更替

D.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D4.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