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课件_第1页
第六章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课件_第2页
第六章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课件_第3页
第六章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课件_第4页
第六章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第一节水溶性维生素第二节脂溶性维生素第三节微量元素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维生素是维持生命正常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维生素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既不供给能量,也不构成组织成分,但却是生长与健康所必需的物质,大多数参与构成酶的辅助因子;种类很多,化学结构各异,本质上都属于小分子有机化合物;需要量少,多数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需由食物供给;摄取不足会造成代谢障碍,但若应用不当或长期过量摄取,也会出现中毒症状。维生素的特点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分类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名称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PP生物素泛酸叶酸硫辛酸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的分类

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按发现先后顺序按化学结构特点按生理功能维生素的命名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当维生素供应不足或需要量增加时,可引起机体代谢失调,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这类疾病称为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缺乏症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症的原因摄取不足吸收障碍机体需要量增加服用某些药物其他如生物体特异性缺陷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第一节水溶性维生素一、维生素C二、维生素B1三、维生素B2四、维生素PP五、维生素B6

六、泛酸七、生物素八、叶酸九、维生素B12十、硫辛酸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水溶性维生素的共同特点易溶于水,不溶或微溶于有机溶剂;机体储存量很少必须随时从食物中摄取;摄入过多部分可以随尿液排出体外,不会导致积累而引起中毒。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一、维生素C(抗坏血酸)-2H+2H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新鲜水果绿叶蔬菜维生素C来源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C缺乏病坏血病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生化功能参与羟化作用▲胶原合成▲参与胆固醇的转化▲芳香族氨基酸代谢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参与其他代谢▲保护巯基酶▲保护细胞膜▲具有解毒作用▲促进抗体生成▲促进造血作用▲将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成血红蛋白▲保护维生素A和维生素E免遭氧化▲在抗病毒、抗肿瘤方面的作用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C脱氢维生素CG─S─S─G2G─SH还原产物过氧化脂类谷胱甘肽还原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维生素C与GSH的氧化还原作用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C的解毒作用GS-SG维生素C2G-SHSHESHSESHg巯基酶汞离子失活的酶分子+Hg2+SHG-S巯基酶活性恢复SHG-SEHg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植物种子外皮、胚芽二、维生素B1

(抗脚气病维生素、硫胺素)来源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B1生化功能

-酮酸脱氢酶系的辅助因子磷酸戊糖途径中转酮酶的辅助因子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B1缺乏病脚气病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广泛,动植物,酵母三、维生素B2(核黄素)来源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B2生化功能活性形式是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是体内许多脱氢酶的辅助因子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B2缺乏病口角炎等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烟酸(尼克酸)烟酰胺(尼克酰胺)四、维生素PP

(抗赖皮病维生素)化学本质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PP来源广泛,动植物,酵母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PP生化功能以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的形式发挥生化功能,是多种不需氧脱氢酶的辅助因子烟酸能抑制脂肪组织的脂肪分解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PP缺乏病癞皮病(皮炎)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五、维生素B6

(抗皮炎维生素)化学本质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O]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CH2OHNOHCH3CH2OHCH2NH2NOHCH3CH2OHNOHCH3CH2OHCHO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B6来源广泛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形式在体内发挥生化功能,是氨基酸代谢中的转氨酶及脱羧酶的辅助因子是血红素合成过程中一种限速酶—

-氨基

-酮戊酸(ALA)合成酶的辅助因子是糖原磷酸化酶的重要组成成分。维生素B6生化功能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B6缺乏症少见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广泛六、泛酸(维生素B5、遍多酸)来源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泛酸生化功能活性形式是辅酶A(CoA)及酰基载体蛋白(ACP)CoA参与酰基的转运ACP参与脂肪酸的合成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泛酸缺乏症未发现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广泛七、生物素

(维生素B7、维生素H)来源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活性形式是羧基生物素是多种羧化酶的辅助因子,参与羧化反应在糖、脂肪、蛋白质和核酸代谢有重要意义生物素生化功能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生物素缺乏病少见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广泛八、叶酸(蝶酰谷氨酸)来源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叶酸生化功能活性形式是5,6,7,8-四氢叶酸(THFA或FH4)四氢叶酸是体内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助因子,是一碳单位传递体,参与体内核苷酸碱基等重要物质的合成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叶酸缺乏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广泛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九、维生素B12

(钴胺素、抗恶性贫血维生素)来源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活性形式是5′-脱氧腺苷钴胺素和甲钴胺素甲钴胺素是维生素B12转运甲基的形式,5′-脱氧腺苷钴胺素作为辅助因子参加多种重要的代谢反应维生素B12生化功能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B12缺乏病恶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人体能合成十、硫辛酸来源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硫辛酸缺乏病未发现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一、维生素A二、维生素D三、维生素E四、维生素K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脂溶性维生素的共同特点不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在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常与脂类共存当脂类吸收不足时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也相应减少,甚至出现缺乏症脂溶性维生素可以再肝脏内储存,如果摄入过多会出现中毒症状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A1(视黄醇)维生素A2(3-脱氢视黄醇)一、

维生素A

(抗干眼病维生素)化学本质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A来源肝脏、乳制品及蛋黄中含量多胡萝卜等含有多量

-胡萝卜素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A生化作用a以视黄醇、视黄醛及视黄酸三种形式发挥生化功能。视黄醛中最重要的为全反-视黄醛及11-顺视黄醛,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成分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视紫红质的合成、分解和视黄醛的关系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从强光中进入暗处,起初看不清物体,但如较长时间停留在暗处视紫红质的合成增多,杆细胞内视紫红质含量逐步增多,对弱光刺激的敏感性加强,便能看清物体,这一过程称为暗适应。暗适应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A生化作用b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上皮组织结构完整性c参与类固醇的合成d有一定的抗癌、防癌作用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A缺乏病夜盲症干眼病上皮组织干枯角化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D2维生素D3化学本质二、维生素D

(抗佝偻病维生素)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肝、鱼肉、奶及蛋黄中,鱼肝油含量最多植物油或酵母中含有麦角固醇人体合成维生素D来源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维生素D3是体内的储存形式,转化为1,25-(OH)2-VitD3为在体内的高度活性形式,调节钙、磷代谢;提高血钙血磷含量,有利骨骼钙化。维生素D生化作用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D缺乏症佝偻病骨软化病骨质疏松症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生育酚(

、、、)

生育三烯酚(

、、、)生化本质三、维生素E(生育酚)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E来源植物油蔬菜豆类等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E生化作用与动物生殖功能有关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并具有抗衰老作用促进血红素代谢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E缺乏症少见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K1维生素K2化学本质四、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K来源维生素K1在绿叶植物及肝脏中含量较丰富成人肠道细菌可以合成维生素K2维生素K3和维生素K4为人工合成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K生化作用主要是参与凝血作用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K缺乏症新生儿出血症成人少见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KRCH3OO1234双香豆素临床上使用的抗凝血药双香豆素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名称来源缺乏病维生素C新鲜水果、蔬菜坏血病维生素B1植物种子外皮、胚芽脚气病维生素B2广泛,动植物、酵母口角炎等维生素PP广泛,动植物、酵母癞皮病维生素B6广泛少见维生素12动物组织恶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叶酸广泛巨幼红细胞贫血泛酸广泛未发现生物素广泛少见硫辛酸人体能合成未发现水溶性维生素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名称来源缺乏病维生素A肝脏、乳汁、蛋黄、鱼肝油胡萝卜夜盲症、干眼病维生素D肝脏、乳汁、蛋黄、鱼肝油佝偻病、骨软化病维生素E植物油、豆类、蔬菜少见维生素KK1在菠菜和白菜中,K2肠道中细菌合成新生儿出血症脂溶性维生素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第三节微量元素一、铁二、碘三、锌四、硒五、铜六、钴七、钼八、铬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钙、磷、镁、钠等,称为常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称为微量元素(铁又称半微量元素)。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铁75%铁卟啉络合物(血红素)25%非铁卟啉络合物(血红素)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铁的来源血红素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吸收率高;非血红素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吸收率低。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铁的吸收部位及形式主要在十二指肠及近端空肠吸收主要吸收二价铁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影响铁吸收的因素二价铁较三价铁易于被吸收;酸性环境可促进铁的吸收;体内铁的贮存情况;食物组成也有影响,在食谱中应有一定比例的肉类食物,有利于铁的吸收;维生素C、枸椽酸、乳酸、丙酸及琥珀酸等均可使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有利于吸收;氧化剂可使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磷酸盐、碳酸盐可与铁形成难溶性沉淀,而影响铁吸收;某些活泼金属能使离子铁置换成游离铁(如铜、镁、镓),而延缓铁的吸收。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铁的生理功能构成血红素构成铁硫簇构成辅助因子及其他组成成分增强免疫功能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铁缺乏病缺铁性贫血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铁中毒急性铁中毒慢性铁中毒又称继发性血色病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碘来源主要是海产品,如海带、紫菜和一些海鱼,可以达到每公斤10毫克左右。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碘的生理作用碘主要作用都是通过参与甲状腺激素合成来实现的。对生长发育方面的调节,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对骨骼的生长调节。对能量代谢平衡的调节。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碘缺乏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锌来源主要存在于海产品、动物内脏中水、主食类食物、蛋类里几乎都没有锌含有锌的蔬菜和水果也不是很多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锌的生理功能(l)锌与酶的关系极为密切,它决定并影响着80种以上酶的活性。(2)锌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直接参与核酸及蛋白质合成,以及细胞的分裂生长及再生等,故对生长发育旺盛的婴儿、儿童、青少年有特别的营养价值。(3)锌与创伤修复至关重要。(4)锌在维持性器官和性功能的正常发育中至关重要。(5)锌影响味觉及食欲。(6)维持视力需要锌。(7)提高免疫功能。(8)锌能延缓衰老。(9)锌在维护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锌缺乏病就是缺乏锌元素,锌缺乏可致厌食、矮小、性成熟障碍、免疫功能低下,皮疹及脱发等。锌的缺乏病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1961年AnandaS.Prasad等报告“伊朗乡村病”,有身材矮小、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缺铁性肝脾大、精神不振、异食癖等症,锌治疗有良效。肠病灶肢端皮炎为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小肠吸收锌的机能缺陷,致体内含锌量减少,血浆(清)锌、红细胞锌、肌肉锌发锌及尿锌等皆降低。有肢端皮肤损害,顽固性腹泻,秃发及生长发育障碍,免疫力降低而易患感染。锌剂治疗肠病性肢端皮炎有特效。锌的缺乏病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锌缺乏病的主要表现1.厌食2.生长发育落后3.青春期性发育迟缓4.异食癖5.易感染6.可有各种皮疹、大疱性皮炎、复发性口腔溃疡、下肢溃疡长期不愈及程度不等的秃发等7.胎儿生长发育落后、多发畸形严重缺锌孕妇及怀孕动物可致胎儿生长发育落后及各种畸形,包括神经管畸形等8.其它如精神障碍或思睡等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硒海鲜以及植物种子,尤其是芝麻子中含有大量的硒动物器官的肉中常含有丰富的硒大多数水果和蔬菜中硒含量较低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硒在动物体内的分布与存在形式动物肝脏、肾脏、胰腺、垂体及毛发硒含量较高,肌肉、骨骼和血液中相对较低,脂肪组织中最低动物体内的硒以含硒酶和含硒蛋白两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形式存在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硒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家族(glutathioneperoxidase,GPx1,GPx2,GPx3,GPx4)脱碘酶家族(ioidothyroninedeiodinases,ID1,ID2,ID3)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家族(thioredoxinreduc-tases,TR1,TR2,TR3)硒磷酸化物合成酶硒蛋白(selenophosphatesynthetase,SPS2)精子线凿体膜硒蛋白(spermmitochindrialcapsuleselenoprotein,NCS)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硒蛋白目前已从动物的器官和组织中检测出13种含硒蛋白,研究较为深入的是硒蛋白P。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硒的生理功能抗氧化功能提高肉品品质促进免疫机能维护亚细胞结构与功能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强抗应激能促进繁殖性能减弱微量元素毒性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已发现的克山病和大骨节病与缺少硒有密切关系。克山病多发生在生长发育的儿童期,以2—6岁为多见,同时也见于育龄期妇女。主要侵犯心脏,出现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或过缓及心脏扩大,最后导致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大骨节病主要病变是骨端的软骨细胞变性坏死,肌肉萎缩,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发病也以青少年为多。在土壤中低硒的地区,还发现一种医学上称为“肌肉综合症”的病人,表现为肌肉疼痛,行走乏力。常见的还有癌症、心血管疾病、肝病、白内障、生育能力下降、前列腺癌等17种疾病和缺硒有关。缺硒的疾病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硒中毒急性硒中毒症状包括心律不整、溶血、肝脏坏死、肺部水肿、脑水肿等,严重者要能死亡。慢性硒中毒的症状包括毛发、指甲易碎裂脱落、肠胃不适、秃头、皮肤红疹、倦怠、情绪不稳定、四肢无力发麻、肝脏损害等。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铜来源海产品坚果谷物、种子和豆类家禽蔬菜水果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铜的存在形式含铜酶:胺氧化酶、酪胺氧化酶、单胺氧化酶、组胺氧化酶、二胺氧化酶、赖氨酰氧化酶、硫氢基氧化酶、亚铁氧化酶I(即铜蓝蛋白)、亚铁氧化酶Ⅱ、细胞色素C氧化酶、多巴胺β-羟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细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等。铜结合蛋白:铜硫蛋白、白蛋白、转铜蛋白、凝血因子V、低分子量配合体(包括氨基酸和多肽)等。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铜的生理功能维持正常造血功能促进结缔组织形成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促进正常黑色素形成及维护毛发正常结构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超氧阴离子的损伤第六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铜的缺乏病人体明显的铜缺乏病首先报告于1964年,发现于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婴儿;铜缺乏症亦可发生于胃肠功能失调或全人工喂养而不补充铜的早产婴儿;铜缺乏病亦见于完全肠外营养而不补充铜的成人,1974年Vilter报告了1例成人铜缺乏病;铜缺乏病还继发于慢性小肠吸收不良、给螯合剂或锌剂之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