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社会学理论(课件)城市社会学目录第二章城市社会学理论简介(2)一、理论起点(2)(一)时代背景(2)(二)讨论的主题:城市化(2)(三)主要学者与观点(2)二、新旧城市生态学—芝家哥学派(3)(一)时代背景(3)(二)关注的中心问题:城市空间(4)三、新城市社会学(5)(一)时代背景(5)(二)讨论的主题:冲突(5)(三)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5)四、小结:城市研究中的重要流派及转折点(7)第四章城市化过程与特点(8)一、城市化的概念(8)二、世界城市化的现状与特征(9)三、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和城市化类型(10)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11)(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一般特征(12)(二)第三世界城市的一般特征(12)(三)发展中国家城市研究的主题(12)(四)第三世界城市发展理论(13)五、1949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14)(一)我国城市化进程与特点(14)(二)如何进行城市化(16)第五章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区隔(17)一、两种空间范式(17)二、城市空间与城市区位(18)(一)城市区位的含义(18)(二)三种区位模型(18)(三)城市区位过程(19)三、社会分化与空间隔离(19)四、社会区域分析(21)五、当代城市空间研究(22)(一)新空间理论视角(22)(二)空间研究(24)第二章城市社会学理论简介本讲分城市理论的起点、新旧城市生态学、新城市社会学三个阶段重点介绍城市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各种主要理论观点及其代表人物。本讲旨在了解城市社会学是如何研究城市的:它主要关注什么问题、社会学家一般从何种角度观察和处理这些问题的等。一、理论起点(一)时代背景18世纪末叶英国工业革命使得都市化的浪潮几乎触及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据估计,1800年,世界人口中只有3%的人生活在城市,到1975年,上升到41%。除了都市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外,城市化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中所产生的作用也越来越巨大。19世纪社会的巨变成为了那些早期研究城市的学者们关心的议题,并且反映在他们的著作中,就如与他们同时代其他的观察者,小说家所做的一样。城市-工业社会在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经济财富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引起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他们开始觉得有必要来理解城市这一新生物。(二)讨论的主题:城市化当时城市社会学的核心问题是:维持农村社会秩序的核心机制将会面临什么?也就是说,在新的城市化世界中,共同体将会面临什么?城市化将对社会组织先前存在形式的完整性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城市与社区之间的紧张仍然是城市社会学中的核心问题。尽管最近二、三十年中研究的视角有了很大扩展,但城市社会学中的一支仍然坚持研究城市设置如何改变人们思考和行为的方式的。(三)主要学者与观点马克思、韦伯、涂尔干、齐美尔、滕尼斯等19至20世纪的社会学理论开创者虽然都没有预见到这种惊人的城市化发展速度,但他们依然将西方文明的本质看成是都市文明,认为正是在西方都市中产生了政党与政治家、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了西方艺术史上所有独特的现象、孕育了近代文明的承担者—市民阶级与市民社会。他们从不同角度回应了迅速城市化所提出的社会秩序问题。1、腾尼斯1887年腾尼斯发表《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通体社会与联组社会)》一书,对人类社会两种类型(社区与社会)作出描述,为人们认识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之间的差异奠定了基础。他认为:人类联合的两种基本组织原则:自然的意志(原始的,情感的,以血族关系为基础的)组织原则与理性意志(次等的,理性的)组织原则。前者为乡村—社区:后者为城市—社会。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构成两种理想类型,处于两极,大部分社会处于这两极之间的某点上。2、涂尔干涂尔干与滕尼斯是同时代人,他也亲眼目睹了十九世纪城市的迅速发展变化,提出分析这种变化的所谓人类联合的生态学原则。指出:机械团结:他认为农村生活是以同一的价值或观点为特征的,他们在相同的环境中生活,经历相似人生轨迹,相同的经历造就了同一的意识,是一种机械团结。有机团结:在城市中高程度的个人化、高程度的功能专业化,人类的联合是建立在功能独立和个人之间差别化基础上的联合,即有机团结。社会进步:从机械团结——有机团结,城市的增长是这个进步的一部分。3、马克斯﹒韦伯韦伯对城市的研究是具体的,他的旨趣是创立一种普遍的城市模式,他采用的是城市的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1921年出版论文《城市》。此书对欧洲、中东历史上的城市进行了考察,并与中国和印度的城市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完全城市社区的概念。韦伯说:“一个聚居地要成为完全城市社区,它就必须在贸易——商业关系中占有相对优势。这个聚居地必须具备下列特征:(1)防卫力量;(2)市场;(3)有自己的法院;(4)相关的社团;(5)至少享有部分的自治…..韦伯认为完全的城市社区只存在在历史上,只有中世纪具有防卫力量并能自给自足的城市才能获得完全城市社区的称号。而现代城市随着国家的兴起,逐渐丧失了政治方面的自治,与作为心理“归宿”的城市融为一体所必须的各种基本要素,也随着各种自治的消失而不复存在,人们越来越与其它社会单位:民族、国家、公司联结在一起,或个人主义化。4、齐美尔1905年发表《都市与精神生活》("Themetropolisandmentallife"),关注城市生活的文化与心理特征,齐美尔要想确立的是都市文化是现代性的文化这样一个思想。齐美尔还提出了四种在都市里特征性明显的、相互关联的文化形式:1.理智性强,都市居住者用理智而非感情来处理日常或工作事物;2.精于计算,都市居住者对于自己的行动要权衡利弊得失,考虑再三;3.厌倦享乐;4.人情淡漠,都市居住者大多躲藏在自我保护的幕墙后面,很少显露感情或直接向他人表达思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淡漠疏远。5、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专门研究城市,关心资本主义,从城市现象入手探索城市的本质,把城市看成资本主义最清晰地表现自身的空间,这正是马克思超越一般都市社会学的深刻之处,因为脱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进程,并不能真正突现城市问题。这一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与城市发展相互联系观察城市的做法,对后来的城市社会学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马克思主义)。马恩的城市思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城乡关系、城市性与城市革命、市民社会、住宅问题等。二、新旧城市生态学—芝家哥学派20世纪初“芝加哥学派”逐渐成型并兴盛一时,芝加哥学派最宝贵的遗产是把社会学看作与当代城市中各种交互形式相互关联的学科,把社会学家看作是促进合作性关系的人。(一)时代背景19世纪晚期,西欧和北美的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长着。然而,这种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市场因素和社会-文化的外在强制力量促成了城市社会秩序的形成。对于城市的理论化需要对这些促成社会秩序的力量进行研究与理解。在新世纪的转折点上,在城市发展与人口迁移的背景下,富人与穷人,种族之间,他们居住空间区隔状况的比较,不仅仅赋予了早期社会学家对城市的想象力,而且也使他们确立了辨别城市特征的一些关键原则。20世纪前20年,在这一背景下,人类生态学派诞生并发展起来,它与芝加哥学派对社会-空间构成的理论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关注的中心问题:城市空间人文生态学来源于生态学,生态学关注的问题是:动物植物之间的环境与空间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发生变化的原因与结果。人文生态学不研究人与其它生物之间的关系,而是研究人们的空间分布的社会的与非社会的原因。讨论关注的是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化,城市本身的扩张与重组等。认为,在人类生存的空间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内在原则,它们使得所有环境的要素之间产生了空间上的联系。人类生态学家,尤其是帕克(RobertPark)以及伯吉斯(ErnestBurgess)和RobertZorbaugh这些学者,努力的为我们证明在城市中,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种族的人群为什么并且如何在空间上产生了区分,这些生态学上的区分又是如何随着时间而变化的。(三)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1、帕克与早期的人文生态学人文生态学派最著名的成员是RobertRark(帕克),R.D.McKenzie(麦肯齐),和ErnestW.Burgess(伯吉斯)。Park发现自然科学的原则可以用于分析城市空间,在自然环境的植物群落和城市中“天然区域”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理论前提是有机体和社会世界的相似性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其主要观点:①城市空间变动的机制。人口和机构在空间位置上的改变,导致其自然关系的改变(空间流动性),其机制包括:浓缩与离散、集中与分散、隔离、侵入与接替。城市——作为生态力量的产物的“自然”或“功能”地区的联合,例如:贫民窟,商业区,居住区。②提出三种城市空间变动的模型:同心圆、扇形和多中心模型。③引起城市空间结构变迁的动因:四个因素:人口-科技文化-非物质性文化(风俗和信仰)-聚居地的自然资源早期城市生态学的局限:理论根基、生物决定论和技术决定论、对一般城市空间的成长模式的执著等。3、二战后的城市生态学二次世界大战后,生态学分裂为两种取向:一种是对于城市地区和人口的细致的经验研究,另一种是运用一种无所不包的社会哲学以找到一种社会和空间安排的统一原则。A、社会区域分析(Shevsky,Williams&Bell,1940-50s)社会区域分析代表了生态学在战后的一种取向,即利用调查和统计技术对城市地区进行的细致的经验研究。他们认为有一些变量对于将特定的居民区与它周围的区域区分开来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以下三个可测量的因素——经济地位、家庭地位和种族分类为我们提供了洞悉城市空间形成和变迁的方法。B、功能主义城市生态学(A.Hawley)功能主义生态学代表了战后生态学发展的另一取向,即发展一种宏大的生态学理论,建立社会组织和物理空间的一般的、抽象的图式,这并不是像大多数生态学家所热心追寻的那样,通过对地方居住形式的经验分析来检验,这种图式难以检验。邓肯(Duncan)的理论:他提出了“生态综合体”模型(1959年),该模型将战后的生态学理论与Parsons的结构功能主义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生态综合体是由四个基本条件组成的,它们的动态互动形成了一个社会,这四个因素是人口、组织、环境和技术,它们组成了一个反馈系统。Duncan取其首字母组成POET来指代这个模型。在这四个因素中,环境和技术被视为自变量,而人口和组织被认为是因变量。霍利(AmosHawley)的理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最有影响的生态学理论发展是来自AmosHawley。他的观点与Duncan的相似,也是不再关注具体的城市分析,而是与结构功能主义的平衡性假设密切地结合在了一起。Hawley(1950)提出了一个四重框架,这四个特征是相互依赖、差异、关键功能和优势。他强调相互依赖存在于社会各结构要素之间,社会要素的功能性差异支持了随后的假设,即某些要素对于社会适应来说发挥着更重要的功能,因此它们应当被称为关键功能,而优势的出现在任何社会系统中都是自然而然的后果,因为总有一些要素对于社会总体功能的重要性要高于其它要素。简言之,霍利强调社会单位的功能独立和平衡,他视城市为一个集中的独立功能单位的体系。社会单位的独立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这些单位总是寻求保持(或恢复)平衡。三、新城市社会学1970年代,新马克思主义与新韦伯主义对既有范型之批判,解放了都市社会学,创建了新的范式。(一)时代背景二战以来的重组和适应是我们理解当前城市调整的相关背景。20世纪中期,在欧洲和美国,大量城市住房、经济复苏和交通政策的问题引起了批评者的注意,他们关注这些政策的制定究竟是为谁的利益服务,因为他们意识到穷人和大众并没有从中获得什么好处。1960s美国的城市暴动、1968年巴黎的学生和工人的暴动、英国的住房短缺等开始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贫困者和弱势群体的关注。在1970s到1980s间,欧洲大部分城市出现了外来工人与本国工人争夺工作和住房的问题。与此同时,在美国大量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的外迁,以及与之相伴的工业、工作岗位和零售业的郊区化等引起了关于城市中心生存能力的许多问题。工业化国家的城市政府要面对大量的固定资本投资贬值和税收基础受侵蚀的问题。城市所发生的这些剧变超出了城市生态学的解释范围,那个时代需要一种新的解释范式,于是一种基于冲突假设的城市研究出现了。(二)讨论的主题:冲突这种新范式关注的主要是资本主义的作用、国际经济秩序、财富和权力的积累与集中、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一个秩序稳定的社会中,政府是如何满足经济利益的。城市被认为是财富和权力不平等的,而这是由利益系统所导致的,城市也是资本积累和阶级冲突展现的空间。这种新范式在1970s的时候出现各式各样的意识形态成分和理论观点,他们关注公共政策与私人利益的结合,并长期关注在公共政策中究竟是谁的利益得到满足。总的来说,这种方法被称为政治经济学。(三)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1、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是西班牙人,1942年出生,1967年在巴黎大学拿到博士学位,1970—1979年在法国大学任教,1979年他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任教。他在1972年出版了法文版的《城市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探索(TheUrbanQuestion:AMarxistApproach)》,1977年英文版出版,正面打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号。这本书从理论的角度,重新看待城市问题,英文版出版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1978年,他又发表了专著《城市,阶级与权力》(City,ClassandPower)。除上面介绍的两本外,还发表了《经济危机与美国社会》、《城市与基础》、《信息化城市》、《世界技术城市》(与彼得·霍尔合著)等著作,都对都市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近期的信息时代三卷本巨著《网络社会的崛起》、《认同的力量》、《千年的终结》已有中译本问世。A、对以往城市理论的批判卡斯特的城市理论是在批判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美国主流都市社会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对以往城市理论的批评有以下几个方面: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空间与社会关系;城市研究对象与方法B、提出城市理论的对象:集体消费在卡斯特看来,"在晚期资本主义,城市的一个明显作用不是在于它的生产过程(像马克思主义者所强调的那样),而是在于它作为“集体消费”的中心这一特性上。集体消费指的是通常由国家集体性提供的服务形式,如大众住房、交通、教育、医疗、城市文化设置。如果国家没有能力提供集体消费的话,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和再生产都会出现危机。他认为资本主义危机不仅仅在于阶级问题,还可能因为集体消费而产生城市危机。集体消费的不公平是卡斯特讨论的主要问题。C、从结构分析到城市社会运动分析在前期,卡斯特以非常结构主义的方式来分析城市问题,即以结构主义取向来分析集体消费。然而Castells在美国做了几年的研究后,思想方向发生了改变,由结构主义转向了人,他在1983年写了《TheCityandtheGrassroots》,讨论西班牙、中南美洲、法国、美国旧金山的社区运动,围绕着集体消费和文化认同,从行动者的角度分析城市社区运动,他认为是群众的运动改变了城市。卡斯特把“城市社会运动”定义为:为了改变历史形成的城市形态和功能以及内在的社会理解和价值而进行的有意识的集体行动。社会运动的目标有三个:抵制以获取利润为目标的提高城市消费水平的城市规划;社区文化的创造和认同;获取自治管理和市民组织参与决策的权力。卡斯特认为,通过对集体消费的现存模式进行抗议来改善都市条件的都市社会运动如果与工人阶级运动联系起来,可能会具有革命性的潜在力量。D、技术与城市变化路径技术是卡斯特思考城市,或者说更广义的资本主义制度时,着重考虑的因素之一。技术在改变城市形态方面的作用是无可争辩的。技术通过以下两种形式发挥作用:一是技术带来了新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二是通讯手段的巨大发展几乎消除了空间障碍。(陈向明书44也)他说,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它将给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和重工业的增长改变了城市、国家和世界一样,信息时代也将如此这是一个没有时间障碍的时代,在弱化国家力量的同时,增强了不同类型网络的力量,如人群网络、组织网络,尤其是金融网络。由于不再集中在一个地区工作,工作地点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减弱;金融和技术的集中意味着由新技术组织的新技术中心将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人将集中到大城市,新大城市数目将不断增长,并且,这些城市因为其规模、经济上的重要性将很可能从所在国政府手中获得更多的自主权,成为实际的城市帝国/类似于中世纪的城邦威尼斯/佛罗伦萨等。2、大卫.哈维:政治经济学大卫·哈维(DavidHarvey)是当代西方地理学家中以思想见长并影响极大的一位学者。他1935年出生于英国Kent郡的Gillingham,1957年获剑桥大学地理系文学学士,1961年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随后即赴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访问进修一年,回国后任布里斯托尔大学地理系讲师。布里斯托尔大学地理系是当时地理学革新的一个中心,一批世界著名的地理学新派人物聚集于此,哈维在该系讲授地理学方法论。1969年后移居美国,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地理学与环境工程系教授至今。与卡斯特一样,大卫·哈维(DavidHarvey)也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他试图在都市研究领域发展出一门政治经济学。大卫·哈维对于他所居住的城市-巴尔的摩的精彩分析,已经成为了都市研究的典范之作。大卫·哈维的著作《资本的限度》、《资本的都市化》、《都市经验》、《后现代性的条件》、《公正、自然与差异的地理学》、《希望的空间》等也已经成为了都市研究的必读书目。《希望的空间》是大卫·哈维2000年出版的近作,从地理学的发展、全球空间时代的身体化与政治化的个体、乌托邦的空间和建筑与人性等四个角度讨论了当代都市研究问题。A、理论来源与理论目标他认为:一个学者致力于研究现代城市生活的广泛特征,那么,马克思显然是最适合借鉴的理论家。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者看待社会生活的方式指的是从最基本的原理出发,即从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占有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事实出发,来分析各种各样关于城市生活本质。他的理论目标是:如何将马克思与理解城市本质相连接。出发点:商品的基本差别。通过商品的形式观察城市本质,如土地和房产,就很容易将阶级斗争引入城市生活,揭示许多前未被发现的趋势。如房主与开发商的斗争,正是与土地与房屋这两种商品有关。B、资本循环与城市过程'哈维认为“城市”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有其特殊意义。他如何解释城市过程?资本运动三阶段:初——次——再次,导致城市中心或中心城市的衰落。贡献:剥削不仅在生产过程——马克思,也在消费过程,也在空间不平等发展,由此资本主义回应了挑战C、关于空间的新视角哈维自认为对原马克思主义所忽略的空间问题,有开创性的阐发。他强调,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涉及全球的地理问题,而且资本主义国家曾经历了“空间修整“的过程,将自身积累的危机与阶级矛盾转嫁到国外市场。哈维对当前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趋势认为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为清除过剩资本采取必要的资产贬值。采取这些措施时不是以崩溃的古典形式,而是以相当缓慢和渐进的形式净化这一体制。第二种是通过信用体制的膨胀释放资产膨胀。换言之,就是虚拟资本的恶性扩张,而在股票泡沫破裂后,这注定要导致急剧的回落。第三种是从东欧、前苏联以及中国开拓新空间。在新世纪里,通过全球化将资本主义首次推进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3、城市生态学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比较四、小结:城市研究中的重要流派及转折点Dunleavy(1982)认为,从1890到1980这90年中,城市研究存在五个传统:区位分析,城市的系统分析研究(studiesofsystemsofcities),社会-文化研究(socio-cultural),制度和政治经济学方法(institutionalandpoliticaleconomyapproaches)。区位分析和城市的系统分析研究在本质上关注的都是在城市之间以及城市内部的空间联系,这些研究主要被认为是由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作出的。社会-文化研究和制度、政治经济学方法被认为主要是由社会学家,城市人类学家以及政治科学家开创发展的。Dunleavy的分类对我们有所启发,但并不详尽。19世纪(晚期)以来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城市研究流派。一支在所有时期都非常重要的传统是城市管理学派,主要关注城市的规划和城市的重新建构以及城市政策的制定。此外,随着后现代社会概念的发展(不是无异议的),对于城市的研究到达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后现代理论为城市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并且常常是新颖的思想和方法来理解当代社会的状况。这两种观点,城市管理学派和后现代社会与城市的复杂联系也给其他重要的流派提供了对于理论研究和经验思考的重要线索。附表总结了城市研究不同的学派和思潮。就每一个主要流派来说,这一个表格并不是详尽的,毕竟关于城市的理论思索和经验研究的著作浩如烟海,我们做的是展现出关于城市研究的几种主要途迳以及那些不同的重要研究方法的特点。这些不同的视角都是明确围绕一些城市的主要问题――空间,经济,社会,政治以及城市规划――展开的,尽管这些基本问题背后联系着的是与各式各样基本理论,但是我们对于这些城市的不同维度问题的理解也在不断增加。尽管这些视角彼此不同,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城市分析的关键主题将它们分类,对于这些主题的研究意义重大。第四章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本讲重点讨论了自18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包括城市化的现状与趋势、城市化的一般阶段性规律、城市化的类型等。之后,本讲特别对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一般特征以及相关的三种理论解释进行了介绍;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讨了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过程、特点,以及目前中国城市化所面临的任务、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加快城市化进程等问题。如前所述,城市化进程最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经开始,但是在4000多年的人类历史中,城市发展速度和数量增长都一直非常缓慢,这种格局直到18世纪末叶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观。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城市化的起点应当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城市化除了带来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外,还给社会带来一系列深刻和巨大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心理与社会结构等,因此城市化一直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一、城市化的概念1、城市化定义按照《布莱克威尔社会学词典》的定义,城市化是指在以非农业性为特征的社区(即城市)人口集中的过程,在这些城市中,生产主要是围绕服务和商品而设置的。换言之,城市化的实质含义就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兴起和发展,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质转化和强化的过程。城市化不仅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也包括既有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国际城市化权威、美国学者约翰·弗里德曼对城市化过程有一论述,即城市化包括人口、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的地域集中过程和非城市化景观转化为城市化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这里前者是指人口向不同类型的城市集中;后者是指城市扩张及新的城市的建立。罗西说,城市化就是全社会人口逐步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是人口集中的过程,也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他认为城市化应该有三大特征:第一,人口规模、人口密度;第二,景观特征;第三,文化价值。如果仅有人口的集中,而没有景观和文化的变化,就是假城市化。(转自郑也夫书107页)换言之,城市化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变迁的过程。具体的说,城市化包含了社会、人口、空间、经济转化等以下方面的内容:城市生活方式对农村的影响,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影响增加的过程;1、城市人口集中,不仅包括农村人口向大城市和中小城市转移,还包括中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转移;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高的过程;3、城市用地向郊区扩展的过程;4、城市经济总量占国民经济总量比重提高的过程;5、城市相关制度变迁的过程。2.城市化水平的测量国际上通常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但是,一个城市人口的多少并非能代表其城市水平,北京,汉城都有千万人口但不是世界级城市,甚至不是洲级城市。关于城市的分级理论,P.Hall和J.Friedmann都有论述,同济大学吴志强老师也有文章论述。城市化水平的测量还有一个问题是各国国家城市人口的标准不同,导致各国和各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的统计难于接口,其中中国城市化统计中的问题最大,它反映了我国制度特征(参见郑也夫书110页):我国统计时有两个指标“城镇人口”、“非农人口”。这两个数字经常是不同的,以1990年为例,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26.2%,而非农业人口为2亿多一点,占总人口的19.4%,两者相差8.5千万。为什么?城镇人口指建制城镇范围内的人口,但这些行政城镇中有大量的农业人口,大多数城镇中,农业人口占50%,县辖的城镇农业人口占75%,。“非农人口”是按户籍统计的人口,我国户籍人口分居民和农民两类,按照这一规定,“非农人口”的数字似乎更能反映城市化的水平,但问题是,自90年代以来,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他们虽然按户籍“属于”“农业人口”,但却在城市从事非农劳动,他们在城市是无户籍的人,不进入统计,这部分人数量巨大、流动性强,难于确切的把握。有的学者提出要对“城市实体”设定三个标准,以确切把握我国的城市化真正程度,这三个指标是:一个城市的下限人口是6万;第二是人口的密度应该是每平方公里2000人以上;第三是非农水平,70%以上人从事非农产业,才可称城市。二、世界城市化的现状与特征据1990年资料,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7%,发达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为75%,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为37%。200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接近50%,2025年将达到61%。2007年,被称为全球的“城市化元年”,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的统计,世界各国已经有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可以说,全世界步入了城市化时代。战后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征:①世界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从城市化率和城市化增长率可以看出。城市化增长率:180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3%,1850年为7%,年平均增长0.08%。在1850——1900年,平均年增长0.14%,增速加快;1900——1950,年增长平均为0.29%;从1950——1970,增速为0.46%,而1970——1990,年均增长再升为0.63%,2000年则达到约1%左右。英国保罗N.鲍尔奇爵士和杰弗里L基夫认为“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4个主要因素:一是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二是技术的变化;三是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四是大规模的人口从农村地区流向城市。”(转引自《对立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213页)②大城市超前发展首先表现在大城市数量的快速增加,1990年世界上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49座,1980年则增加到476座,平均每年增加5.3座大城市。其中50——100万人的城市增长了5.6倍,100——250万人的城市增长了18.5倍,250——500万人口的城市增长了20倍,500——1000万人口的大城市也增长了20倍。二是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1990年50万人口的小城市的总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为76.4%,到198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57.2,下降了19.2个百分点,人口增长了5倍。与此同时,100——250万人口的大城市人口增长了19倍,比重从5.5上升到13.3%;250——500万人口的城市人口增长了16倍,比重从33%上升到74%;500——1000万人口的城市人口增长20倍,比重从3.2%增加到8.3%;10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从0变为占城市总人口的4.2%。可见,大城市人口的膨胀快于小城市。③大型城市带的出现大城市带的概念是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Gottmann)提出来的其特征是“以一个或几个超级城市为核心,组成人口规模逾千万、政治经济影响力举足轻重的庞然大物。”人口密度下限为2500万,人口至少为250人/平方公里。据统计目前有160个以上大城市连绵区,如美国东北部,日本的东海道,英国的以伦敦为首的地区,欧洲西北部的城市带。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更加迅速⑤城市化带给人类更大的挑战包括:交通问题、工程建设费高昂、水资源缺乏、空气污染和噪音、居民远离自然等,这些严重威胁城市居民健康。⑥城市差异拉大三、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和城市化类型1、城市化阶段规律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发现,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具有阶段性规律,全过程呈S形。换言之,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随经济发展可分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和后期阶段等三个阶段:①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发展时期漫长。区域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导。②加速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迅速向城镇集聚;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大约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地域大幅度拓展并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大城市区连绵区。区域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③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60%-70%以后,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缓慢甚至停滞,城乡差别几乎消除,区域空间一体化,并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第三产业逐步占居主导地位。④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所谓大城市,通常指人口超过50万以上的城市。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第一,内涵增长,即在原市区范围内迁入的人口增加,或者使原来的小城市或中等城市增长为大城市;第二,外延增长。即原有城市人口随地域的扩大而增加,逐步形成大城市或大城市群;第三,机械增长,即50万以上的大城市个数增加;第四,由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引起大城市人口在城市总人口中比重的增加。2、城市化类型①发达国家——同步城市化与逆城市化1851—1950年,在英国工业革命和城市化浪潮的影响下,欧洲和北美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得到了长足发展。在这100年中欧洲和北美的城市人口从1850年的0.4亿增加到1950年的4.5亿,城市化水平达到53.8%。5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开始下降,但整个城市化水平仍在逐年提高,到1996年增长到75.1%。同期,由于发达国家城市化已发展到较高级和较成熟阶段,在城市化初期和中期作为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的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现象已不多见,而更多的是在不同等级不同城市之间所进行的人口迁移,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现象也伴随产生。②发展中国家——过度城市化与城市化不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入了黄金时期,其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发达国家。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差距很大,其城市化水平很不平衡,有的国家如阿根廷城市化水平高达80%,而不丹却不到10%,发展中国家“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同时并存。超前城市化:即城市化速度远大于其工业化速度,造成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严重脱节,如巴西,1990年城市化水平为75%,而制造业人口只有15%,其工业水平远低于城市化水平,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拉美国家城市化水平都在70%以上,与欧美国家不相上下,但这些拉美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及发达国家的1/4。滞后城市化:在亚洲的印度、中国、越南、泰国、孟加拉国等城市化水平普遍较低,一般在30-40%,农业在GDP中仍占有一定比例,特别是在中国,由于实行农业保护政策,鼓励农民离土不离乡发展工业,工业向乡村扩散的同时乡镇企业就地吸纳了当地的农业人口和部分外地农业人口,减少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减轻了城市人口负担,因而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落后与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不能反映其工业化速度和经济实力。3、全球城市化人类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全球的城市化时代和城市的全球化时代。一方面,人类的大多数即将第一次告别乡村居住生活,50%以上的人口将在城市里生活,这就是全球性的城市化时代的到来。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结构格局的变化,资本和劳动力全球性流动,这不仅造成产业的全球性迁移,经济活动中心的全球性变异,而且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产生深刻影响,促使区域城市体系内部各城市的重新定位和重新组合,全球性统一的城市体系正在形成,这就是城市的全球化时代。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第三世界国家的城市与经济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能只考虑其经济变迁、社区、网络、城市化等,还要看这些过程所发生的与西方不同的历史、政治和经济背景,注意到殖民主义所遗留的影响、在进出口中表现出来的劳动力国际分工、不同的人口规模等。同时还应注意到另外一方面,第三世界也是世界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会对世界的其它组织产生影响,这种认识与城市分析所强调的地方条件和全球事件的偶然性是一致的。(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一般特征1、开始得比西方国家晚(大多数在二战后),但城市增长速度比后者高第三世界城市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吸引了城市社会科学的注意。尽管这些城市之间的异质性很强,但它们在增长速度方面却很相似,都出现了迅速扩张的城市中心,到20世纪末,世界上最大的有卫星城的大都市大多数在第三世界国家,世界20个最大城市中有17个是发展中国家的。汉城、开罗、马德拉斯、马尼拉、布宜诺斯艾利斯、曼谷、卡拉奇、德里、波哥大,这些城市将会有1000万以上的人口,孟买、加尔各答、雅加达将会有1500万以上的人口,圣保罗、北京、里约热内卢接近或超过2000万人口,而世界最大的城市墨西哥城的人口预计将超过3000万。2、城市化水平低,农村到城市的移民多尽管有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已经高度地城市化,如智利、阿根廷和委内瑞拉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80%,但大多数非洲和亚洲国家仅有五分之一到五分之二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这些国家高速的城市人口增长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村向城市的移民造成的,这些新迁入者大多是青壮年,他们对劳动力市场造成了直接的影响(Gugler1986)。3、城市化的动力不同第三世界城市增长具有一些独特之处,城市化主要不是通过产业工人需求的扩张来拉动的,第三世界每一个城市的人群都在遭受着失业和不充分就业的问题,工业基础对第三世界城市增长的影响要比工业化时期的小。那些最贫困的国家仍然依靠出口农业产品和原材料,进口机器和其他制成品度日。这种情况在1980s中期时变得更为复杂,那些境况较好的第三世界国家通过石油出口和从富裕国家引进制造企业而使得经济开始多样化。但是,外债的增加、缺乏有效的国内和地区市场以及在经济增长中有限的民众参与水平使得人们对这些国家第二阶段工业改革的前景持怀疑态度。第三世界的这些不同的国际背景使我们不能按照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来看待它,其经济和人口被视为他们在这个经济扩张、竞争和变迁的世界网络中的弱点。(二)第三世界城市的一般特征1、城市——(极端)富人和贫穷大众的汇集2、城市——文化熔炉:不同的地方、种族的文化;西方(进口)和地方文化3、不断攀升的城市问题4、不平衡的经济发展和地区性差异(比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范围要广泛得多)(三)发展中国家城市研究的主题过度城市化、城市首位、城市偏见、棚户区、非正式经济等是欠发展和城市化研究中吸引最多注意力的问题,但它们被视为发展研究的不同领域,涉及不同的理论重点。1、过度城市化问题第三世界城市化研究最热门的讨论是关于非控制性城市增长的速度和形式的含意。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国民比例的集合性增长,一个是在特定城市中人口的集中化。2、非正式经济问题非正式经济并不仅仅是指穷人为了谋生而产生的行动的集合,尽管这样的行动占了非正式经济中相当的比例。非正式经济也不是指处于经济同化中转移阶段的移民,当然这样的人群会增加非正式活动的数量。非正式经济的定义相当广,包括拉丁美洲街头小贩的自我雇佣,也包括硅谷中的月光软件顾问。Castells和Portes所给出的非正式经济是指那些在国家正式制度管理之外的,能够创造收入的活动。这种广义的非正式经济就是指不受法律支配的、非规范的。在第三世界城市社会学所提出的主要问题中,非法经济是最能体现世界体系方法下政治经济学范式的重要性和成熟的程度,因为它说明了结构力量的无缝性对世界城市的影响。3、首位城市的问题(参见郑也夫书126页)城市首位指的是在一个国家中最大城市的规模是次级城市的若干倍。发展中国家的首位城市的发展违反了发达国家中城市发展的“规模范围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次级城市大约是最大城市规模的一半,第三大城市是最大城市的三分之一,以此类推,即一个城市的规模可以根据它与最大城市之间的顺序来推测。这种图示是单纯描述性的,但可以通过这一点将新发展起来的城市体系与那些原工业化国家的城市体系区分开来。在第三世界国家中有很多这样明显的例子,如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规模是该国第二大城市规模的12倍,曼谷是该国第二大城市规模的40倍。这样集中化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利益受到最积极的(Richardson1984)和最消极的(London1980)评价。城市首位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对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和经济政策本质的关注,这种发展政策是带有“城市偏见”的。首先提出这一问题的Lipton(1971)将这种偏见用阶级话语表述为:在当今穷国中,最主要的冲突不是劳资双方之间的,也不是国内外利益之间的,而是农村阶级与城市阶级之间的。农村拥有大部分贫困人口,大部分推动潜在的(国民经济)进步的资源,但城市拥有大多数组织和权力……在城市和农村内部以及它们之间的资源分配反映出城市在公正或效率上都具有优先性。(四)第三世界城市发展理论对于欠发展问题,主要有三种理论方法,他们是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这三个理论建立在现代化范式和政治经济范式的基础之上,现代化范式提供了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假设,政治经济学方法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提供了广泛的理论基础。1、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理论假设所有发展中国家都会朝向统一的经济、政治体系,有相同的市场体系、个人主义和多党政治民主。这种范式被美国所强调,以对付第三世界中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增长,并自然而然的与Parsons的功能主义原则相结合。这种方法的基本假设是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关系是有益的,穷国利润的增长是由于富国习惯和传统扩散导致的。现代化理论意味着差异、专门化和功能性依赖,欠发达社会正是因为不具有这些特征才不发展。从这个观点来看,迅速的城市化就不是问题,而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它是第一位的。这样的话,第三世界国家的过度城市化是否还是个公开的问题呢?(Wilson1984)城市被看作是在文化扩散的国际体系中最有效的变化工具,大的城市当然比小的好。这样看来,第三世界国家的许多城市就是太小而不是太大了(Richardson1984),城市偏见在政策制定者那里也就不再是紧迫的问题了。这种对世界市场体系及其政治经济作用持片面态度的观点招致了批评家的批评,其中最严厉的来自AndreGunderFrank的文章(1976)。2、依附理论1960s到1970s,对现代化理论的批评汇集成了依附理论。依附视角强调了欠发展经济在与富国的关系中的系统性缺陷,穷国向生产技术的先进国家出售原材料的交易加剧了二者之间的政治和经济不平衡。国际贸易的交易规则是由国际政治规定的,强有力的多国公司才是这种交易的主导者,穷国在奋力克服殖民地历史的影响,但富国却仍在坐收领主国的利益。在这种新的殖民安排中,穷国的经济仍然是外倾性的(Amin1976),它以极低的利润向国际体系提供劳动力和原材料以保持自身长期的劣势。同现代化理论相同,依附理论家仍然把城市化看作工业化的西方国家的扩张性影响,但依附理论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因此它对这种影响的评价与现代化理论完全不同。现代化理论者没有看到第三世界国家过去的帝制,但马克思主义者却注意到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者和依附批评的影响已经将第三世界城市化的研究扩展到了对那些国家殖民历史重要性的强调上去……这种视角的支持者提出城市化应当进行历史性的研究——围绕它的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逻辑,以及世界各地区之间细致的系统性不平衡(Timherlake1985)。尽管从Frank而来的依附理论提出了一个资本原始积累的国际城市等级体系,但它更重要的是要强调控制国和从属国的这种双边体系。在这种解释中,殖民主义以一种新殖民的秩序出现,这使得每个国家都保持它原有的位置不动,优先的依然是优先的,落后的一样是落后的,这种观点倾向于设想一个等级体制的体系和静态的世界秩序,每个国家在这个体系中都不升不降。但是这种模式不符合长期的历史发展,也不能解释近来几十年某些国家发生的位置变化,它似乎是精确描绘了每一个国家的现状和前景,但由于缺乏动态性而不能解释某些国家在国际秩序中的位移。3、世界体系理论1974年,Wallerstein提出了世界体系模型(Wallerstein1974,1978,1979,1980)。同依附理论一样,世界体系模型一样根源于马克思主义传统,并以长期的眼光来理解变化的方式(So1990)。Wallerstein放弃了依附理论的双边国际层化模型,提出了第三个层次,除了核心(经济上的控制者)和边缘(欠发展的和贫穷的)国家外,他还提出了半边缘国家,处在这一层的国家是在国际不稳定时期由下层上升而来的,或者是从核心位置衰落下来的。这种模型就有利于对亚太地区的“小虎”,如台湾、韩国的情况进行解释,也有助于对前核心国家,如葡萄牙的向下移动提供解释。依附理论只关心第三世界那些穷困国家的情况,而世界体系理论则是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提出世界经济是通过一系列等级性交换结合在一起的:那种在贸易国之间建立起偏好性规则的不平等权力为剥削提供了基础,控制国要比等级低于它的国家更具优势。但是一般来说,世界体系分析并不关注城市作用的特殊特征,而是通过对历史的和跨国经济过程的解释的扩展来为全世界城市的扩张和收缩的命运的分析提供背景。这三种视角都关注结构化力量对世界城市及其居民经验的塑造和重塑。现代化理论强调城市中心的生成性能力,依附理论关注城市增长的寄生性质,但却被与他们所要解释的市场导向的城市增长截然相反的假设所限制。世界体系理论同意依附理论关于国际联系通常都是剥削性的解释,但提出国家地位可以变化的观点。五、1949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一)我国城市化进程与特点1、我国城市化历程我国城市化进程与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关系极为密切,经历了上升、波折、停滞等几个阶段。1952年-1978年,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0.21个百分点,其中有十多年的时间,城市化水平几乎停滞在17%左右。直至1978年以后,城市化才逐步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在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的同时,城市化水平持续、迅速提高,1978-1998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7.92%提高到30.40%,提高了12.48百分点,年均增长0.62个百分点,是前29年我国城镇化速度的2.5倍,是世界同期城镇化平均速度的2倍。我国正在步入城市化加速时期。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左右。由于城市化水平低、发展滞后,也制约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体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引自章友德《城市社会学案例教程》42—46页)①1949—1957:城市化健康发展时期②1958—1966:城市化发展大起大落时期③1966—1978:城市化基本停滞时期④城市化978—至今:城市化发展的新时期。2、我国城市化现状①城市化水平低根据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我国在1999年达到了下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在世界206个国家中,排名第140位。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32%,排第141位的洪都拉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则达52%,我国城市人口的比重也远低于下中等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为43%的平均值。城市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关系。通常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低时,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随着经济发展,产业向制造业、服务业转移,人口也从农村逐渐转移到城市。钱纳里等曾经描述了在常态发展过程中不同发展水平上平均的城市发展水平。表不同收入(GNP)水平上城市化预测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64年美元不变价)1002003004005008001000城市人口比重(%)22.036.243.949.052.760.163.4———————————————————————————————————————资料来源:钱纳里等:《发展的型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以1964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1980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约为154美元,可以与表中100美元或200美元的时点相比较。该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仅为19.4%,不仅大大低于200美元时点上的城市化预测值,而且低于100美元时点上的城市化预测值。所以城市发展水平低的问题在我国可以说由来已久。2003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城市化水平在40%左右。②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各国的普遍规律是,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同步推进,甚至超过工业化的速度。我国早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1978年时工业化水平就已经达到49%,相当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到1999年底,将所有农村人口中在乡镇企业中就业和农村从事个体运输、商业、工业、服务业的劳动力全部包含进去,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约为53%;而包含外来常住人口在内的城市人口,只占全部人口的32%。也就是说,我国工业化(非农产业化)的比率,高出城市化比率约20个百分点。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历来是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水平;目前国际上多数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由于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给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内在矛盾。3、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①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受综合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交通条件等的影响,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地域差异比较明显,沿海与内地,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带之间差别较大,各省区内部,城镇与城镇人口的分布也不平衡。1998年,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分别为38.5%、28.1%和23.4%。东西部城镇化水平大约相差15个百分点左右。1997年底,我国大陆三十个省、市、自治区中,除京津沪外,以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示表的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东部地带的辽宁省,为44.54%,比全国平均水平(23.54%)高出近2倍;最低是的西部地带的西藏自治区,为9.7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1%。②城镇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城市颁布近代以来一直呈现自东而西由密到疏的空间分布特征。建国后国家加强了中西部地带城市的建设,但东密西疏的城市分布格局并没有根本的改变。中国城市的空间分布偏集于沿海,尤其集中分布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地区。我国东部国土面积仅为全国国土面积的14.2%,却集中了全国城镇人口及城市数目的近一半;中部国土面积占全国的29.2%,城市人口及城市数目均占全国的1/3;西部国土面积占全国的56.5%,城镇人口及城市数目都只占全国的1/6左右。以城市规模分类看城市空间分布,东部地带集中分布着较多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部地带,大、中、小城市分布比较均衡;而西部地带则表现为以小城市占优势的地域城市分布特征。③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导致城市化水平也不平衡,各地区城镇空间分布结构各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离散阶段(低水平均衡阶段):对应于自给自足式,以农业为主体的阶段,以小城发展为主,缺少大中城市,没有核心结构,构不成等级体系,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大致处于这一阶段;极化阶段:对应于工作化兴起、工业迅速增长并成为主导产业的阶段,中心城市强化,我国西部地带大致处于这一阶段。扩散阶段:对应于工业化中后期,中心城市的轴向扩散带动中小城市发展,点――轴系统形成,我国中部地带大致处于这一阶段。成熟阶段(高级均衡阶段):对应于信息化与产业高技术化发展阶段,区域生产力向均衡化发展,空间结构网络化,整个区域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化地区,我国东部地带的辽中南、京津诏、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开始进入这一阶段。4、特殊的城市化政策A、国家城市化战略B、政策——户籍政策:城乡隔离、地区不平等C、机制——重工业战略(二)如何进行城市化由于城市发展欠账太多,现在已经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推动城市化发展的问题,是发展速度的问题。需要的不是小政策,而是大政策。许多设想和建议,综合各种观点如下:1、城市化要求有大城市的发展来带动中国这么多人口,实现城市化,只能是以建设大城市为核心,并在这个基础上适度发展中小城市。已有的特大城市可能本身已难以继续扩大,但现有条件比较好的中小城市甚至集镇扩展为大城市,有一些大城市发展成为特大城市。例如在沿海地区已经形成的一大批小城市的基础上,可以发展出一大批大城市。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今后50年再出现50-100个2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并不算多。城市化最主要的效果是“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正因如此,城市化进程应该首先着眼于大城市的发展。随着大城市的发展,周边小城镇也会相应地有所发展,收入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还会有“城郊市区”(或称“市郊化”)的发展,但那只是大城市发展的带动和延伸,而不是以小城镇为核心搞城市化。中国的小城镇也需要有一定的发展,实现现代化,但有些小城镇在越来越多的人口进入大城市之后,也许是要消失的。小城镇不仅不能替代大城市,而且在综合效益上也不如大城市。根据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王小鲁博士的研究,将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人口健康水平、环境污染、交通状况、占用土地等指标总合在一起加以比较,我国人口在100万-400万左右的城市综合效益最好,而小城镇的综合效益是最差的。国际上的一些研究也表明,过去100年来大城市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大城市甚至是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综合效益,也要比小城市好。尽管收入水平和交通、通讯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或住宅区有了更快的发展,但第一,这一发展阶段总体上来说,离我们还较远;第二,这一变化本身应看作是大城市发展的一部分,而不能证明我们应该不发展大城市而只去发展小城镇。2、发展城市带和城市群发展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带”或“城市群”,可能是有意义的。目前,中国有县级以上城市700个,1800多个县城和16000多个建制镇,这些都是四十几个大城市之外的未来经济增长点。未来中国城市化的战略会选择城市带—如沿海、沿江,和都市圈—如环渤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成渝都市圈。3、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在城市发展问题上,既不能“长官意志”,对城市选址、城市规模横加干涉;又不能“放任自流”,放弃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4、城市发展与农村现代化应该并重5、引入市场机制(宋国青)第五章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区隔一、两种空间范式自城市社会学一产生,空间就成为其讨论的中心议题。空间是什么,空间在城市分析中占据何种位置,对此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以往对城市空间的处理,一般采取两种范式:第一种范式即城市(人文)生态学范式——该种范式以社会生态学为代表。该种范式对待空间的看法,基本上是视城市空间为一个物理空间,讨论关注的是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化,城市本身的扩张与重组等。一些社会科学家认为,在人类生存的空间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内在原则,它们使得所有环境的要素之间产生了空间上的联系。这种观点认为城市的空间秩序是一系列动态混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已知的,最终的结果甚至是可以预测的,它是人类居住方式的内在性质。也就是说,这种一定的城市物理空间是人类空间分布原则所决定的一种理性秩序的表现,是独具一格的。第二种范式为政治经济的(马克思主义的)范式——该范式视城市空间为一种社会表达,一个市场力量和阶级利益冲突的舞台。主要的代表是卡斯特、哈维等。该种范式强调的是城市形式与社会结构变迁的空间转化,尤其著重的是关乎行动者与充满了冲突的社会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育教师招聘协议模板
- 基础教育建设合同范本
- 家电制造保温板安装协议
- 玻璃制造租赁合同
- 滑雪场木地板安装合同
- 城市屋顶花园廊架施工合同
- 地铁建设物探施工合同
- 幕墙制作合同模板
- 生日宴席合同范例
- 脱贫户信息保密协议书
- 信访论文资料
- eviews操作说明教学课件
- “东数西算”全面解读学习课件
- 经济博弈论(谢织予)课后答案及补充习题答案
- 导游考试指南:一个月过北京导游考试
- 基于分形结构的多频与宽带天线技术研究
- 人间生活-中国部分+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1
- YY/T 1771-2021弯曲-自由恢复法测试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温度
- JJF 1874-2020(自动)核酸提取仪校准规范
- GB/T 7378-2012表面活性剂碱度的测定滴定法
- GB/T 37762-2019同步调相机组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