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问答_第1页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问答_第2页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问答_第3页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问答_第4页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问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则

1.0.1

规范原文

1.0.1为适应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其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问题

对比国外规范标准,同我国所有的技术规范一样,本施工规范在总则第1.o.1条中制定了本规范的目的;“适应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其施工质量”。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是否在全国各地各种条件下,完全按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就能够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如果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做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又出了问题,规范是否承担相应的工程、经济与法律责任?

问题来源:清华大学

提问时间:2005年

回答

第1页工程质量事故或短期内出较大质量问题。我们对这一点坚信不疑!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规范无异于形同虚设,不起质量保障作用,也必将使本施工规范失去存在的必要性和权威性!

其次,针对目前公路建设当中,某些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对执行技术规范缺乏自觉性的问题,主要是对技术规范的理解不够,对技术规范法律地位、现实意义与编制方针存在相当多的模糊认识,现认真综合答复如下:

1.规范是技术法规,是我国法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从事实际工程建设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规范是技术法规。本施工规范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批准认可的反映国家和公共利益的技术法律性文件,是做好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及其工程质量评价的基本技术依据。它所代表的是国家、公众利益和行业技术意图。自觉地执行规范、努力保障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并非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它是国家意志、公众利益和行业技术意图在工程建设中的体现,不是可有可无、可执行可不执行的。规范的规定是否真正适用于特定的工程对象还需施行者自行判断。因此,不论是否遵守规范,出了问题都要自己承担法律与经济责任。

规范是以往工程技术创新和大量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可能适用所有工程情况和变化了的各种条件。本施工规范只适用一般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一是不能不顾条件与环境的变化,生搬硬套规范;二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形式越来越多,各等级公路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广泛。不仅是本施工规范,其他规范也不可能包含所有工程情况和变了的各种条件。因此,技术规范本身也需要随着建设规模的增大和施工环境条件的千变万化而进一步修订,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成不变。这就要求我们针对变化了的条件和情况,充分发挥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水泥混凝土路面第2页2术语

规范原文

2.O.23填充体积率F11lngVolumeRatio

混凝土中粗集料的体积占有率。用1m3混凝土中粗集抖用量除以其视密度计算。

4.1.4配合比参数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5……经计算得到的配合比,应验算单位粗集料填充体积率,且不宜小于70%。

4.3.5

2简捷法

(1)不掺粉煤灰的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宜按下述步骤进行:

⑤按式(4.3.5—4)计算粗集料用量。

Goc=yccVg/100(4.3.5-4)

式中:Goc-——碾压混凝土粗集料单位体积用量(ke/m3);

ycc一一碾压混凝土单位质量(kZ/ma);

Ve一—一粗集料填充体积率(%)。

?问题1

在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中,为何规定粗集料填充体积率第19页不宜小于70%?

问题来源:广东、四川、陕西、河北、山东等省

提问时间:2005~2006年

回答

在路面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求验算粗集料填充体积率不宜小于70%的用意在于,振捣密实后的路面混凝土,除了表层4mm左右的砂浆外,其下面的混凝土应该振捣成为粗集料的骨架密实结构,而不是粗集料的悬浮结构。因为只有粗集料骨架密实结构的路面混凝土才具有较高犬牙交错的粗集料嵌锁力,从而由粗集料提供更大的路面混凝土弯拉强度值。

本条款参照日本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原要求不是不小于70%,而是不小于73%。由于我国建造水泥混凝土路面粗集料品种的多样性和容重、相对密度的多变性,规定粗集料填充体积率不宜小于70%。实践证明:除非是相当多孔的火山凝灰岩等天然轻集料,普通重质集料均能满足粗集料填充体积率不小于70%的要求。

?问题2

填充体积率如何计算?碾压混凝土通过砂细度模数查得粗集料填充体积率,计算粗集料用量正确否?

问题来源:广东、四川、陕西、河北、安徽、山东等省

提问时间:2005—2006年

回答

4.3.5条第2款第(2)项第⑤小项“按式(4.3.5—4)计算粗集料用量”有误,应按定义式(2—1)计-算粗集料充体积率,碾压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使用相同的粗集料充填体积3原材料技术要求

3.1水泥

规范原文

3.1.1特重、重交通混凝土路面宜采用旋窑道路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旋窑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中、轻交通的路面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低温天气施工或有快通要求的路段可采用R型水泥,此外宜采用普通型水泥。各交通等级路面水泥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表3.1.1各交通等级路面水泥各龄期的实测抗折强度、抗压强度

?问题1

水泥棍凝土路面用水泥的抗压强度要求是否过高?不少水泥厂提供不了这样高抗压强度的水泥,对一些水泥厂提出这样的要求,导致厂同一种水泥的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不能匹配。另外,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设计、施工、监理和质检活动中对水泥抗压强度并尤要求。第32页问题来源:广东、四川、陕西、河北、河南、广西等省区

提问时间:2004~2006年

回答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厂技术规范》(JTGF30—2003)第6页表3.1.1抗压强度一栏的数据有误,正确的水泥抗压强度见表3—1。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的各个实践环节——设计、施工、质检中均无检测水泥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要求,水泥抗压强度等级仅在购买水泥时需要。本施工规范表3.1.1各交通等级路面水泥各龄期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中,要求特重交通28d抗折强度7.5MPa时,对应水泥28d抗压强度47.5MPa。其目的是要求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所用水泥实现抗折、抗压强度双指标控制:控制水泥抗折强度是为了有效控制路面混凝土弯拉强度,大量试验数据实测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在相同水灰比条件下,混凝土弯拉强度与水泥标准胶砂抗折强度之间正好相差2.0MPa;同时控制水泥的抗压强度值,主要是从抗磨耐久性提出的要求,大量试验表明,混凝土的耐磨性取决于其表面砂浆硬度,而表面砂浆硬度又取决于水泥抗压强度等级与基体水灰比,要改善混凝土路面的耐磨性,必须提高表面砂浆硬度,提高硬度除了压低水灰比外,亦应对水泥抗体强度提出明确要求。由此可见,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除了路面混凝土配合比受耐久性控制外,在水泥等原材料要求中,体现了同时满足弯拉强度及耐久第33页4混凝土配合比

4.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规范原文

4.1.2普通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设计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下列三项技术要求:

1弯拉强度

(1)各交通等级路面板的28d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广,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的规定。

?问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特别是遇到一些特重交通超重载的特殊路段,到底应该用哪个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

问题来源:广东、河北、湖南、黑龙江、湖北、四川等省

提问时间:2004—2006年

回答

为了便于工程技术人员做配合比设计时使用,现将新编进“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手册”(送审稿)中的普通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路面、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层布钢纤维混凝土路面、钢纤维补强混凝土路面、其他纤维混凝土路面、高弯拉强度混凝土路面的水泥混凝土28d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和第105页弹性模量的数据列在表4—1中。

该表注中,按照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的实际情况,在超轴载严重的特重交通路段,钢纤维补强、其他纤维混凝土或高弯拉强度普通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允许使用5.5MPa,如山西(北)京大(同)高速公路、河北宣大高速公路及湖南湘未高速公路等。当时,这些路段的设计弯拉强度为5.OMPa,按照实际运煤超轴载计算路面板厚将超过300mm,如果不超过300mm,则路面设计得到的综合安全系数过小,使用年限有限。因此我们建议使用设计弯拉强度5.5MPa,这样既能适度减薄板厚,又能提供路面结构足够大的安全储备。实际滑模摊铺施工做到的弯拉强度实测值为6.5MPa,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滑模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实际做到的路面混凝土钻芯弯拉强度平均值为6.5~7.4MPa。在使用高效减水剂和高活性掺合料的条件下,配制6.OMPa以上设计弯拉强度的高强路面混凝土并实际用于路面的技术已相当成熟。

如果工程所用的外加剂减水率不足或其他原因,例如,不减薄厚度的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普通?昆凝土难于做到设第106页5施工准备

5.1施工机械选择

规范原文

5.1.1根据公路等级的不同,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宜符合表5.1.1规定的机械装备要求。

第143页?问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机械与工艺必须按表5.1.1选用吗?有无松动余地?原因是什么?

问题来源:广东、江苏、广西、陕西、云南、四川等省区

提问时间:2005—2006年

回答

各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机械与工艺必须符合表5.1.1规定的“√”应采用的施工方式及设备要求,表5.1.1中本身规定就是有相当松动余地的,不可再随意增加设备与工艺选择方面的灵活性。碾压混凝土路面可用于高速、一级公路复合式路面底面层或上基层的施工,各种贫混凝土上基层的施工方式将不受表5.1.1规定的限制。

1.高等级公路推荐采用滑模摊铺技术,其他公路可采用三辊轴机组

目前,我国在实际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建设中,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基本上使用滑模摊铺装备和工艺;二级及其以下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大多采用三辊轴机组施工设备与工艺,其他三种施工设备及工艺的实际使用量相对较少。这项规定是在大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机械装备、施工实践与工程质量调研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具有相当雄厚的工程实践基础。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情况、技术基础差别很大,不可能都使用某一种施工方式。本施工规范的编制组允许五大施工方式并存,使各地可根据自身条件和拟建公路等级选用合适的设备和工艺。但是由于不同施工设备与工艺所铺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差异较大,表5.1.1所示的施工装备是能够在目前的施工技术水平下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方式,建设单位应按本施工规范规定的“应采用”来选择相应等级公路的施第144页6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和运输

6.1搅拌设备

规范原文

6.1.1搅拌场的拌和能力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滑模、轨道、碾压、三辊轴机组摊铺时,搅拌场置的混凝土总拌和生产能力可按式(6.1.1)计算,并按总拌和能力确定所要求的搅拌楼数量和型号。

M=60υ·b·h·Vl(6.1.”

式中:M——一搅拌楼总拌和能力(m3/h);

b—摊铺宽度(m);

V1———摊铺速度(m/min)(≥1m/min);

h——面板厚度(m);

u搅拌楼可靠性系数,1.2—1.5,根据下述具体情况确定:搅拌楼可靠性高,υ可取较小值;反之,υ取较大值;拌和钢纤维混凝土时应取较大值;坍落度要求较低者,υ应取较大值。

2不同摊铺方式所要求的搅拌楼,最小生产容量应满足表6.1.1的规定。一般可配备2~3台搅拌楼,最多不宜超过4台。搅拌楼的规格和品牌尽可能统一。第174页

6.1.2搅拌楼的配备应符合表5.1.1的规定。应优先选配间歇式搅拌楼,也可使用连续式搅拌楼。

?问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搅拌设备要求是否过严?为何要这样要求?

问题来源:广东、江苏、贵州、吉林、云南;四川等省

提问时间:2005年

回答

对比沥青路面对搅拌设备的要求可以看到,本施工规范的要求与其基本相同。高平整度质量要求滑模摊铺连续不问断地进行,拌合物必须供应充足,质量稳定。

1.总拌和生产能力要求

总拌和生产能力的要求是按照滑模摊铺机能够连续不停顿生产而计算出来的。搅拌场的最小生产容量,滑模摊铺时,对每个车道(硬路肩算一条车道)必须供给不少于lOOm3/h的理论搅拌能力。只有使滑模摊铺机尽量少停机待料,实现连续不问断生产,才能实现高平整度。三棍轴机组摊铺时,对每个车道必须供给不少于50ma/h的理论搅拌能力。

2.搅拌机型

混凝土搅拌楼选配应以强制双卧轴或行星立轴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