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化学抢分强化练-题型5.2电化学常考题型_第1页
2022届高考化学抢分强化练-题型5.2电化学常考题型_第2页
2022届高考化学抢分强化练-题型5.2电化学常考题型_第3页
2022届高考化学抢分强化练-题型5.2电化学常考题型_第4页
2022届高考化学抢分强化练-题型5.2电化学常考题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2626页,共=sectionpages2727页2022届高考化学选择题型抢分强化练——题型5.2电化学常考题型国际能源期刊报道了一种正在开发中的绿色环保“全氢电池”,有望减少废旧电池产生污染。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氢电池”工作时,将酸碱反应的中和能转化为电能

B.吸附层b发生的电极反应:H2 −2e−+2

OH−=22019年11月《Science》报道:莱斯大学汪淏田教授通过电化学方法直接将H2和O2转化为H2O2水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EM为阴离子交换膜

B.该装置将H2、O2转化为H2O2的同时产生电能

C.新型镁−锂双离子二次电池如图,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Li+由左向右移动

B.放电时,导线上每通过1mol e−,左室溶液质量减轻5g

C.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与Y相连

固体电解质可以通过离子迁移传递电荷,利用固体电解质RbAg4I5可以制成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其中迁移的物种全是Ag+。下图是一种测定O2含量的气体传感器示意图,O2可以透过聚四氟乙烯薄膜,根据电池电动势变化可以测得A.银电极被消耗,RbAg4I5的量增多

B.电位计读数越大,O2含量越高

C.负极反应为Ag+I−−e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高比能量锌−碘溴液流电池,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图中贮液器可储存电解质溶液,提高电池的容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a电极反应为I2Br−+2e−=2I−+Br−

B.放电时,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增大

液流电池是大规模储能首选技术之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新型双膜锌碘单液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循环使用寿命长,电解质的利用率接近100%的优点。该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电过程中两膜之间的KCl溶液浓度不断降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锌电极的电极电势低于多孔碳电极的电极电势

B.放电时,多孔碳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I3−+2e−=3I−

C.ab膜为阴离子交换膜,cd膜为阳离子交换膜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惠廷厄姆和日本科学家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作出的贡献。近日,有化学家描绘出了一种使用DMSO(二甲亚砜)作为电解液,并用多孔的黄金作为电极的锂—空气电池的实验模型,该电池放电时在多孔的黄金上氧分子与锂离子反应,形成过氧化锂,其装置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MSO电解液能传递Li+和电子,不能换成水溶液

B.该电池放电时每消耗2 mol O2,转移4 mol电子

C.给该锂—空气电池充电时,金属锂接电源的正极

商用负极材料是限制锂离子电池性能提升的最大瓶颈。某课题组开发了一种新型的Fe基质中嵌入B的材料,利用高导电的Fe基质激发了B的储锂潜能,取得了优异的性能。其研发的新型锂离子电池反应原理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液可采用LiOH溶液

B.图为放电过程,M极是LiCoO2

C.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CoO2−xe−=Li(1−x)固体电解质可以通过离子迁移传递电荷,利用固体电解质RbAg4I5可以制成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其中迁移的物种全是Ag+。下图是一种测定O2含量的气体传感器示意图,O2A.银电极被消耗,RbAg4I5的量增多

B.电位计读数越大,O2含量越高

C.负极反应为Ag+I−−e“太阳水”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由三个电极组成,其中a为TiO2电极,b为Pt电极,c为WO3电极,电解质溶液为pH=3的Li2SO4−H2SO4溶液。锂离子交换膜将电池分为AA.若用导线连接A.c,则a为负极,该电极附近pH减小

B.若用导线连接A.c,则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HxWO3− xe−=WO3+ xH+在金属Pt、Cu和铱(Ir)的催化作用下,密闭容器中的H2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态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r的表面发生反应:H2+N2O=N2+H2O

固体电解质可以通过离子迁移传递电荷,利用固体电解质RbAg4I5可以制成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其中迁移的物种全是Ag+。如图是一种测定O2含量的气体传感器示意图,O2可以透过聚四氟乙烯薄膜,根据电池电动势变化可以测得A.银电极被消耗,RbAg4I5的量增多

B.电位计读数越大,O2含量越高

C.负极反应为Ag+I−−e用KOH为电解质的循环阳极锌一空气二次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2Zn+O2=2ZnO。工作时,用泵将锌粉与电解液形成的浆料输入电池内部发生反应,反应所生成的产物随浆料流出电池后,被送至电池外部的电解槽中,经还原处理后再送入电池;循环阳极锌一空气二次电池工作流程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世界某著名学术刊物介绍了一种新型中温全瓷铁空气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放电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极发生氧化反应

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Ox+2xe−=Fe+xO2−

C.若有22.4L(标准状况)以熔融Li2CO3和K2CA.以此电池为电源电解精炼铜,当有0.2 mol e−转移时,阳极溶解6.4 g

B.该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5O2−−8e−乙醛酸(OHC−COOH)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以高硅铸铁为惰性电极材料,用恒电势电解NaBr溶液间接氧化乙二醛(OHC−CHO)制备乙醛酸:OHC−CHO+Br2+H2O→OHC−COOH+2HBr。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极b为负极,高硅铸铁不损耗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Br−−2e−=Br2乙醛酸(OHC−COOH)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以高硅铸铁为惰性电极材料,用恒电势电解NaBr溶液间接氧化乙二醛(OHC−CHO)制备乙醛酸:OHC−CHO+Br2+H2O→OHC−COOH+2HBr。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极b为负极,高硅铸铁不损耗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Br−−2e−=Br2可充电水系锌电池是锂离子电池有前途的替代品。其采用二维(2D)导电MOF作为水系锌电池正极,电解质为3 mol·L−1Zn(CF3SO3)2溶液,装置如下图所示。

充电时,阳极反应可表示为A.充电时,阴极反应为Zn2++2e−=Zn

B.放电时,b极导电MOF材料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C.放电时,Zn2+我国某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能量存储/转化装置(如图所示),闭合K2、断开K1时,制氢并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氢时,X电极附近pH增大

B.断开K2、闭合K1时,装置中总反应为Zn+2NiOOH+2H2O=Zn(OH)2+2Ni(OH)2

C.断开K2、闭合K1金属(M)−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该类电池放电的总反应为4M+nO2+2nH2O=4M(OH)nA.为防止负极区沉积M(OH)n,宜采用中性电解质及阴离子交换膜

B.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断增大

C.多孔电极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并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

D.Mg、Al、Zn三种金属−空气电池中,Al−如图所示,甲池的总反应式为:N2H4+O2=NA.该装置工作时,石墨电极上有气体生成

B.甲池中负极反应为N2H4-4e-=N2+4H+

C.甲池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原理反应:2H2+O2A.a极是负极,发生反应为H2−2e−=2H+

B.b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H锂−硫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续航能力强等特点。使用新型碳材料复合型硫电极的锂−硫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X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池充电时,Y电极接电源正极

C.电池放电时,电子由锂电极经有机电解液介质流向硫电极

D.向电解液中添加Li2019年12月17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列装服役,山东舰所用特种钢材全部国产,研发过程中重点提高了材料的耐腐蚀性。在一定条件下,某含碳钢腐蚀情况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pH<6.5时,碳钢主要发生化学腐蚀

B.当pH<4和pH>13.5时,碳钢主要发生析氢腐蚀

C.pH=14时,负极反应为4OH−+Fe−3e−Li−CO2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电池结构示意图如下,总反应为4Li+3CO2=2Li2CO3A.电极A为正极,电极反应式:4Li++3CO2+4e−=2Li2CO3+C

B.原两电极质量相等,若生成的Li2CO某废水含Na+、K+、Mg2+、Cl−和SO4A.好氧微生物电极N为正极

B.膜1、膜2依次为阴离子、阳离子交换膜

C.通过膜1和膜2的阴离子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总数

D.电极M的电极反应式为2OCN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锂离子电池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的三位科学家。高能LiFePO4电池的反应原理:xLiFePO4+nCxFeP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电极a为正极

B.充电时,电极a的电势高于电极b,Li+向电极b移动

C.放电时,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xFePO4+xLi某新型光充电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在太阳光照射下,TiO2光电极激发产生电子,对电池充电,Na+在两极间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充电时,化学能转变成光能

B.光充电时,电极A发生的反应:S42−+2e−=2S22−

C.放电时,Na+锂离子电池具有性能稳定、能量转换效率高等优点,某种锂离子(LiCoO2)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利用室温离子液体(PF6−)传导A.放电时,M极为负极

B.放电时,电子从负极通过离子液体(PF6−)到正极

C.充电时,N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用KOH为电解质的循环阳极锌−空气二次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2Zn+O2=2ZnO。工作时,用泵将锌粉与电解液形成的浆料输入电池内部发生反应,反应所生成的产物随浆料流出电池后,被送至电池外部的电解槽中,经还原处理后再送入电池;循环阳极锌−空气二次电池工作流程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B.答案和解析1.【答案】A

【解析】解:A.根据图知,左侧和右侧物质成分知,左侧含有NaOH、右侧含有高氯酸,所以全氢电池”工作时,将酸碱反应的中和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

B.吸附层a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右边吸附层为正极,电极反应是2H++2e−=H2,故B错误;

C.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所以电解质溶液中Na+向右正极移动,故C错误;

D.负极电极反应是H2−2e−【解析】

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电极反应式书写、离子交换膜使用以及能量转化形式等,解答这类问题应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

A.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通入氢气的一极为负极,结合图示关系可知氢离子通过CEM进入中间部分,所以CEM为阳离子(或质子)交换膜,故A错误;

B.根据图示分析可知该装置将H2、O2转化为H2O2的同时产生电能,故B正确;

C.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该装置中可加快电极上电子的转移,故C正确;

D.正极氧气得到电子,结合题目信息可知正极的电极反应为,故D正确;

故选A。

【解析】

本题考查二次电池的原理,涉及电极反应的书写,电池的计算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由图可知镁为负极,Li1−xFePO4/LiFePO4为正极,

A.放电时,Li+移向正极,即由左向右移动,故A正确;

B.放电时,左室发生Mg−2e−=Mg2+,当导线上通过1mol e−时,有0.5mol即12g镁离子生成,同时有1mol即7g锂离子进入右室,所以左室溶液质量增加5g,故B错误;

C.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与Y相连,故C正确;

【解析】

本题考查原电池的有关知识,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准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正确书写原电池的电极反应是解题的关键,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

该原电池的反应原理是银单质在负极失电子转变成银离子进入固态电解质RbAg4I5中,正极区碘化铝被氧气氧化成的碘单质在正极得电子转变成碘离子,碘离子结合电解质RbAg4I5中的银离子形成碘化银;

A.由以上分析可知,银电极被消耗,但电解质中负极进入和正极消耗的银离子的量相同,电解质的量没有变化,故A错误;

B.电位计读数越大说明反应越迅速,反应物的量越多,从而可以判断氧气的含量应该越高,故B正确;

C.负极反应式为:Ag−e−=Ag+

,故C错误;

D.在有氧气的情况下AlI【解析】

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电极的反应和判断,结合图象的物质的变化,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题目难度一般。

【解答】

由电池装置图可知,a极I2Br−生成I−和Br−,则发生还原反应,应为原电池的正极;b极Zn失电子生成Zn2+,发生氧化反应,应为原电池的负极,充电时,a为阳极,b为阴极。

A.放电时,a电极I2Br−生成I−,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I2Br−+2e−=2I−+Br−,故A正确;

B.放电时,正极I2Br−生成I−、Br−,负极生成Zn2+,则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增多,故B正确;

C.充电时,【解析】

本题考查新型电池的应用,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一般。

【解答】

A.放电时,锌电极为负极,多孔碳电极为正极,所以多孔碳电极的电极电势高,故A正确;

B.放电时,多孔碳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I ​3−+2e−=3I−,故B正确;

C.放电过程中两膜之间的KCl溶液浓度不断降低,则K+移向正极,cd膜为阳离子交换膜;Cl¯移向负极,ab膜为阴离子交换膜,故C正确;

D.若电解质用K2S代替KCl,S2−将与【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锂电池,高频考点,难度不大,熟练掌握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是解题关键。

【解答】

A.电子不会进入电解质溶液中,故错误;

B.该电池放电时,氧气得电子由0价转化为−1价,1mol氧气得到2mol电子,则每消耗2 mol O2,转移4 mol电子,故正确;

C.金属锂做原电池的负极,则充电时接电源负极,故错误;

D.由题目可知该电池放电时在多孔的黄金上氧分子与锂离子反应,形成过氧化锂,故错误;

8.【答案】【解析】

本题以新型电池为载体综合考查了电极反应、离子移动方向、有关计算等,为高频考点,难度不大。掌握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以及相关计算是解答关键。

【解答】

A.由于电极材料中有Li,不可使用水溶液,故A错误;

B.如图锂离子移向M极,根据电池反应可知为放电过程,M极是LiCoO2,故B正确;

C.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1−x)CoO2+xLi++xe−=LiCoO2,故C错误;

D.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xB−xe−=xLi++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解析】

本题考查原电池的有关知识,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准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正确书写原电池的电极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该原电池的反应原理是银单质在负极失电子转变成银离子进入固态电解质RbAg4I5中,正极区碘化铝被氧气氧化成的碘单质在正极的电子转变成碘离子,碘离子结合电解质RbAg4I5中的银离子形成碘化银;

A.由以上分析可知,银电极被消耗,但电解质中负极进入和正极消耗的银离子的量相同,电解质的量没有变化,故A错误;

B.电位计读数越大说明反应越迅速,反应物的量越多,从而可以判断氧气的含量应该越高,故B正确;

C.负极反应式为:Ag−e−=Ag+

,故C错误;

【解析】

本题考查新型原电池工作原理,为高频考点,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各电极反应的判断是解题关键,注意原电池中b电极始终是正极的特点,c电极时而为正极、时而又作负极的复杂性,题目难度中等。

由图可知,TiO2电极作催化剂,光照条件下,a电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提供酸性环境,b电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若用导线连接B.c电极时,则b电极为正极,c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HxWO3 −xe−=WO3+xH+;若用导线连接A.c电极时,a电极上H2O→O2,则a电极为负极,c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WO3+xH++xe−=HxWO3 ,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A.由图可知,连接A.c时,a电极上H2O→【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难度中等,注意从工作原理的示意图中获取信息。

【解答】

A.由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可知,Ir的表面发生反应:H2+N2O=N2+H2O,故A正确;

B.导电基体上,氢气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2e−=2H+,故B正确;

C.若导电基体上只有单原子铜,不能形成原电池,所以不能消除含氮污染物,故C错误;【解析】

本题考查原电池及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也是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较大。

【解答】

由图可知,传感器中发生4AlI3+3O2=2Al2O3+6I2,原电池的负极发生Ag−e−=Ag+,正极发生I2+2Ag++2e−=2AgI,据此解题,

A.银电极被消耗,固体电解质RbAg4I5的量不变,故A错误;

B.电位计读数越大,说明转移的电子越多,则O【解析】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电极反应式书写方法、电解质溶液环境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A.用KOH为电解质的循环阳极锌−空气二次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2Zn+O2=2ZnO,正极电极反应O2+4e−+2H2O=4OH−,故A正确;

B.空气中含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到电解质溶液与KOH反应生成碳酸钾,放电时,电解质中会生成少量碳酸盐,故B正确;

C.锌和铝类似既可以和酸反应也可以和碱反应,电池停止工作时,锌仍然能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自放电,故C错误;

D.原电池中负极电解反应Zn+2OH【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判断正负极,掌握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属于一般难度。

【解答】

该电池类似氢氧燃料电池,a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O2−,b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H2−2e−+O2−=H2O,据此解答。

A.a极空气中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

B.a极空气中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故B错误;

C.有22.4L(标准状况)【解析】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为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解答】A.电解精炼铜,阴极上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铜,电极反应Cu2++2e−=Cu,当电路有0.2mol e−转移反应生成铜0.1mol,如果全部是铜放电,则溶解的铜的质量=0.1mol×64g/mol=6.4g,粗铜有比铜更活泼的金属首先放电,所以溶解的铜小于6.4g,故A错误;

B.根据图示信息,通入甲烷的电极是负极,在负极上,甲烷变为氢气,氢气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H2−2e−+CO32−=CO2+H2O,故B错误;

C.假设转移4mol的电子,根据电极反应:负极电极反应式为:H2−2e−+CO32−=CO【解析】

本题考查了电解池原理的分析应用,把握电解池原理以及电解过程中电子守恒的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A.

由题意,利用单质溴氧化乙二醛,说明高硅铸铁电极为阳极,发生反应:2Br−−2e−=Br2。故石墨作阴极,与光伏电池的负极相连,即b极为负极。从电极反应式可以看出,高硅铸铁不损耗,A项正确;

B.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溴单质,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Br−−2e−=Br2,B项正确;

C.铸铁极的电子流向光伏电池a极,电子从光伏电池b极流向石墨极,C项正确;

D.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2H2【解析】

本题考查了电解池原理的分析应用,把握电解池原理以及电解过程中电子守恒的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A.由题意,利用单质溴氧化乙二醛,说明高硅铸铁电极为阳极,发生反应:2Br−−2e−=Br2。故石墨作阴极,与光伏电池的负极相连,即b极为负极。从电极反应式可以看出,高硅铸铁不损耗,A项正确;

B.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溴单质,电极反应式为2Br−−2e−=Br2,B项正确;

C.铸铁极的电子流向光伏电池a极,电子从光伏电池b极流向石墨极,C项正确;

D.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2H2【解析】

本题考查新型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掌握电极反应式为解题关键,难度不大,侧重考查充放电过程的物质变化。

【解答】

A.充电时,阴极发生Zn2+的还原反应,即Zn2++2e−=Zn,故A正确;

B.放电时,b为正极,导电MOF材料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

C.放电时,阳离子向原电池的正极移动,即Zn2+通过聚合物电解质膜向电源正极b极移动,故C正确;

D.Zn电极会与3mol·L−1【解析】

本题考查新型能量存储/转化装置的工作原理,解题关键是理解制氢为电解池,供电时为原电池,运用电化学原理分析,难度中等。

【解答】

A.制氢时,X电极为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根据根据化合价可知该过程中Ni(OH)2转化为NiOOH,电极方程式为Ni(OH)2−e−+OH−=NiOOH+H2O,c(OH−)减小,则pH减小,故A错误;

B.断开K2、闭合K1时,为供电,为原电池装置,装置中总反应为Zn+2NiOOH+2H2O=Zn(OH)2+2Ni(OH)2,故B正确;

C.断开K【解析】

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为高频考点,明确原电池原理、离子交换膜作用等知识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获取信息解答问题及计算能力。

【解答】

A.负极上M失电子生成Mn+,为防止负极区沉积M(OH)n,则负极区溶液不能含有大量OH−,所以宜采用中性电解质及阳离子交换膜,A错误;

B.根据放电总反应4M+nO2+2nH2O=4M(OH)n,电池在放电过程中不断消耗水,导致电解质溶液浓度不断增大,B正确;

C.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并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从而提高反应速率,C正确;

D.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理论上能释放出的最大电能,则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越多得到的电能越多,假设质量都是1g时,这三种金属转移电子物质的量分别为124×2mol=112mol【解析】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难度中等,根据电极反应确定电极上的生成物及溶液pH变化,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计算。

【解答】

甲池能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做燃料电池,通入肼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负极反应为N2H4−4e−+4OH−=N2+4H2O,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乙池为电解池,与原电池负级相连的为阴极,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与原电池正极相连的为阳极,阳极反应为2H2O−4e−=4H++O【解析】

本题考查原电池,为高频考点,把握电极、电极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电解质的判断及参与电极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由图可知,负极为a,氢气失去电子,发生反应为H2−2e−=2H+,故A正确;

B.b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故B正确;

C.电解质溶液中【解析】

本题考查新型二次电池,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电极上发生的反应。

【解答】

A.放电时,X电极Li失电子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

B.放电时,Y为正极,充电时,Y为阳极,所以电池充电时,Y电极接电源正极,故B正确;

C.电池放电时,电子从负极锂电极经过负载流向正极硫电极,电子不能经有机电解液介质,故C错误;

D.活泼金属Li会与水反应,不能添加Li2SO4水溶液,故D错误;

故选:B。【解析】

本题考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原电池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等,明确钢铁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条件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

【解答】

A.当pH<6.5时,碳钢主要发生电化学腐蚀,故A错误;

B.当pH>13.5时,环境为强碱性环境,碳钢主要发生吸氧腐蚀,故B错误;

C.由表中数据可知,当pH=14时,Fe在碱性环境中被氧化为FeO ​2−,负极反应为4OH−+Fe−3e−=FeO ​2−+2H2O,故C正确;

D.由表中数据可知,当pH【解析】

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侧重考查电极反应式书写,离子移动以及相关计算,掌握电子守恒的计算方法为解题关键,难度一般。

【解答】

A.电极A上沉积碳酸锂和碳单质,则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为电源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4Li++3CO2+4e−=2Li2CO3+C,故A正确;

B.当转移0.2mol e−时,电极B质量减少金属锂0.2mol,质量为1.4g,电极B沉积0.1mol碳酸锂和0.05mol单质碳,质量增加8g,则两极的质量差为9.4g,故B正确;

C.放电时电极B处生成Li+,Li+向电极A【解析】

本题考查利用微生物电池进行废水脱盐的同时处理含OCN−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