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组装工艺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电子设备组装工艺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电子设备组装工艺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电子设备组装工艺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电子设备组装工艺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设备组装工艺规范作业指导书TOC\o"1-2"\h\u31644第1章概述 426161.1电子设备组装工艺简介 498421.1.1定义与范畴 4120391.1.2发展历程 474671.1.3技术特点 471741.2作业指导书目的与意义 5247891.2.1目的 5140091.2.2意义 520166第2章作业环境与设施要求 5259522.1作业环境要求 5167682.1.1环境清洁度 5227322.1.2环境温湿度 5116682.1.3环境光照 5179582.1.4环境噪声 6171252.1.5环境安全 660732.2作业设施与设备要求 673512.2.1设施布局 654362.2.2工作台 680382.2.3组装设备 6182182.2.4辅助设备 6227252.2.5工具与仪器 6138722.3人员要求 682992.3.1人员素质 6283452.3.2人员培训 6244442.3.3人员健康 6128282.3.4人员着装 725522第3章电子元器件检验与标识 7189393.1元器件外观检验 7326893.1.1检验目的 7224783.1.2检验标准 727913.1.3检验内容 724933.1.4检验方法 796103.1.5检验结果处理 7100233.2元器件功能测试 724213.2.1测试目的 7149893.2.2测试标准 7140613.2.3测试内容 730093.2.4测试方法 811793.2.5测试结果处理 8298213.3元器件标识与储存 851763.3.1标识要求 8109643.3.2储存要求 8311703.3.3储存期限 814371第4章PCB组装工艺 844034.1SMT贴片工艺 8185234.1.1贴片前准备 879504.1.2贴片过程 873964.1.3贴片后处理 8312994.2THT插装工艺 919064.2.1插装前准备 9128514.2.2插装过程 9134274.2.3插装后处理 9312004.3波峰焊与回流焊工艺 925634.3.1波峰焊工艺 9106344.3.2回流焊工艺 9183244.3.3焊接后处理 929256第5章电子组件安装与连接 9132175.1组件安装工艺 9315885.1.1工艺要求 9205185.1.2安装方法 1080535.2组件连接工艺 1050445.2.1工艺要求 10285745.2.2连接方法 10216005.3焊接质量控制 1154535.3.1焊接质量要求 11150635.3.2焊接质量控制措施 1112149第6章装配过程中的检测与调试 1118836.1装配过程检测 11281866.1.1检测目的 11326386.1.2检测内容 1119486.1.3检测方法 11212006.2功能测试 12156736.2.1测试目的 12301726.2.2测试内容 1242366.2.3测试方法 12118126.3调试与故障排除 1266786.3.1调试目的 1279406.3.2调试内容 12125726.3.3故障排除方法 1226273第7章整机装配与结构组装 12223607.1整机装配工艺 1249427.1.1准备工作 13121137.1.2装配流程 13156237.1.3装配要求 13149367.2结构组装工艺 13112607.2.1结构组件准备 13172717.2.2结构组装流程 13318117.2.3结构组装要求 13181367.3装配质量检验 14287017.3.1检验标准 14249447.3.2检验方法 14280307.3.3不合格处理 1429426第8章电子产品三防处理 14186108.1三防涂料选择 14113418.1.1涂料类型 14198018.1.2涂料功能 14223508.1.3涂料供应商 14164008.2涂覆工艺 14184598.2.1表面处理 1598478.2.2涂覆方法 15121848.2.3固化工艺 15206138.3三防质量检验 15322558.3.1外观检查 15136298.3.2附着力测试 15161778.3.3耐化学功能测试 1515988.3.4电气绝缘功能测试 15262468.3.5耐候性测试 16145498.3.6功能性测试 1628197第9章包装与交付 16308249.1产品包装工艺 1636389.1.1包装目的与要求 16218819.1.2包装工艺流程 16128949.2包装材料选择 16239589.2.1包装材料种类 16185379.2.2包装材料选择原则 16276309.3交付与运输 1764239.3.1交付流程 17162279.3.2运输要求 179307第10章电子设备组装质量保证与售后服务 17263810.1质量保证措施 17117110.1.1严格遵循作业指导书:保证所有作业人员熟悉并遵守本指导书中的各项规定,以保证电子设备组装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17444010.1.2原材料检验: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保证原材料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杜绝因原材料问题导致的组装质量隐患。 171446510.1.3在线检测与抽检:设立专门的检测人员,对组装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在线检测,并定期对成品进行抽检,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172305110.1.4员工培训与技能提升: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降低因操作不当导致的组装质量问题。 172919810.1.5质量信息反馈与改进:建立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改进,以持续提高产品质量。 171204810.2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181436410.2.1组件安装不到位:加强作业人员培训,提高其对组件安装的熟练度,保证组件安装到位。 181208110.2.2焊接不良:对焊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焊接质量,及时检查焊接部位,对不良焊接进行修复或重焊。 182354010.2.3接触不良:检查接触部位,清理污垢,保证接触良好,对问题部件进行更换。 18143310.2.4配线短路或断路:加强配线检查,发觉短路或断路问题及时排除,保证线路畅通。 18180710.2.5功能性故障:对故障部件进行排查,找出故障原因,进行维修或更换。 18740310.3售后服务与客户反馈处理 18315310.3.1售后服务政策:制定明确的售后服务政策,包括产品保修期、保修范围、维修服务等,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售后服务。 182767810.3.2客户反馈收集:建立客户反馈渠道,积极收集客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产品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181636510.3.3售后服务响应:对客户反馈的问题进行快速响应,及时解决客户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 181312910.3.4售后服务跟踪:对已解决的问题进行跟踪,保证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并对客户进行满意度回访。 182957610.3.5持续改进:根据客户反馈和售后服务情况,不断优化产品及服务,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体验。 18第1章概述1.1电子设备组装工艺简介1.1.1定义与范畴电子设备组装工艺涉及将各种电子元器件按照设计要求,通过特定的工艺流程组装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电子产品。本章节主要涵盖表面贴装技术(SMT)、通孔插装技术(THT)以及相应的焊接、检验和调试工艺。1.1.2发展历程电子设备组装工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经历了多次技术变革。从传统的通孔插装技术逐渐过渡到以表面贴装技术为主导的组装方式,不断追求小型化、高密度、高可靠性的组装效果。1.1.3技术特点当前电子设备组装工艺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小型化:元器件尺寸越来越小,组装密度不断提高;(2)高功能:采用新型材料、新型组装技术,提高电子产品功能;(3)自动化:采用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4)环保:遵循RoHS指令,采用无铅、无卤素等环保材料。1.2作业指导书目的与意义1.2.1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电子设备组装工艺提供一套统一、规范的操作流程,保证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与效率。1.2.2意义(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规范化作业流程,提高员工操作熟练度,降低生产周期;(2)保证产品质量:遵循规范操作,减少不良品率,提高产品可靠性;(3)降低生产成本:规范作业流程,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4)提高管理水平:作业指导书为生产管理提供依据,有助于提高生产现场的管理水平;(5)培养人才:作业指导书有助于新员工快速熟悉生产流程,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本章对电子设备组装工艺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阐述了作业指导书的编写目的与意义。后续章节将详细阐述电子设备组装工艺的具体操作步骤及相关要求。第2章作业环境与设施要求2.1作业环境要求2.1.1环境清洁度电子设备组装应在清洁度符合要求的环境中操作。清洁度等级应达到ISOClass6或以上,以防止灰尘、杂质等对电子元器件的污染。2.1.2环境温湿度作业环境的温度应控制在2025℃,相对湿度控制在40%70%。温度和湿度的波动应控制在±5%以内,以保证电子元器件的功能稳定。2.1.3环境光照作业区域应具备良好的光照条件,照度应达到1000Lux以上,以保证作业人员能够清晰地识别电子元器件和组装工艺要求。2.1.4环境噪声作业环境噪声应控制在70dB以下,以避免对作业人员产生不良影响。2.1.5环境安全作业现场应具备良好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防火、防爆、防静电等,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2.2作业设施与设备要求2.2.1设施布局作业现场设施布局应合理,便于作业人员操作,同时满足物流、人流和安全生产的要求。2.2.2工作台工作台应稳固、平稳,高度适宜,台面材料应具备良好的防静电功能。2.2.3组装设备组装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动、半自动和全自动贴片机、波峰焊机、回流焊机、检测设备等。设备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功能稳定,操作简便。2.2.4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防静电设备、空气压缩机、电源供应系统等。设备应满足生产需求,保证电子设备组装的顺利进行。2.2.5工具与仪器作业过程中所需的工具、仪器应具备良好的功能和精度,保证作业质量。2.3人员要求2.3.1人员素质作业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电子设备组装知识和技能,熟悉相关工艺流程,掌握设备操作方法。2.3.2人员培训新入职的作业人员应接受系统的培训,包括:安全生产、组装工艺、设备操作等,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2.3.3人员健康作业人员应保持身体健康,无传染病、皮肤病等影响电子设备组装质量的因素。2.3.4人员着装作业人员应穿着符合要求的工作服、鞋帽,佩戴防静电手环,保证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第3章电子元器件检验与标识3.1元器件外观检验3.1.1检验目的对电子元器件进行外观检验,以保证其质量满足组装工艺要求,预防因外观缺陷导致的设备故障。3.1.2检验标准参照GB/T140821993《电子元器件外观检验通则》以及相关元器件的详细标准。3.1.3检验内容(1)元器件表面应光洁、无划痕、无损伤、无污染。(2)元器件引脚应完整、无弯曲、无折断、无氧化。(3)元器件标识应清晰可辨,符合标识要求。(4)元器件尺寸、形状、颜色等应符合规定标准。3.1.4检验方法采用目视、放大镜、光学投影仪等工具进行检验。3.1.5检验结果处理对于外观检验不合格的元器件,应进行隔离、标记,并按照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理。3.2元器件功能测试3.2.1测试目的保证元器件的功能参数满足设备组装要求,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3.2.2测试标准参照国家及行业标准、企业内部标准以及元器件的技术规格书。3.2.3测试内容(1)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的电气参数测试。(2)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元器件的功能测试。(3)元器件的耐压、绝缘电阻等安全功能测试。3.2.4测试方法使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耐压测试仪等仪器进行测试。3.2.5测试结果处理对于功能测试不合格的元器件,应进行隔离、标记,并按照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理。3.3元器件标识与储存3.3.1标识要求(1)标识内容应包括元器件型号、批次号、生产日期、制造商等。(2)标识应清晰、持久,易于识别。(3)标识方法可采用标签、喷码、激光刻字等方式。3.3.2储存要求(1)元器件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2)防止元器件受潮、受热、受光照,保证其功能稳定。(3)储存时应按照型号、批次、规格等进行分类,便于查找和管理。(4)定期对储存的元器件进行抽检,保证其质量符合要求。3.3.3储存期限元器件的储存期限应符合制造商的规定,无特殊规定时,一般不超过三年。超过储存期限的元器件,需重新进行功能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第4章PCB组装工艺4.1SMT贴片工艺4.1.1贴片前准备在进行SMT贴片工艺前,应保证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检查PCB板清洁度,确认元器件质量合格,设备调试正常,贴片程序及钢网等工装准备到位。4.1.2贴片过程(1)首先进行焊膏印刷,保证焊膏的印刷质量和位置准确。(2)采用贴片机将表面贴装元器件准确放置在焊膏上。(3)通过光学检查设备对贴片位置及质量进行检测,保证无误。4.1.3贴片后处理贴片完成后,对贴片元器件进行固定,防止在后续工艺过程中移位。4.2THT插装工艺4.2.1插装前准备保证PCB板上的孔位清洁,元器件引脚无损伤,设备及工具调试到位。4.2.2插装过程(1)采用手工或自动化设备将通孔元器件插入PCB板相应的孔位。(2)保证元器件引脚与孔位对应,位置正确。(3)对插装后的元器件进行固定,防止在焊接过程中移位。4.2.3插装后处理检查插装元器件的位置和方向是否正确,保证无遗漏和错误。4.3波峰焊与回流焊工艺4.3.1波峰焊工艺(1)对插装元器件的PCB板进行波峰焊,使焊料充分填充元器件引脚与PCB孔壁之间的间隙。(2)调整波峰焊设备参数,保证焊接质量。(3)对波峰焊后的PCB板进行冷却,以稳定焊接效果。4.3.2回流焊工艺(1)对SMT贴片元器件的PCB板进行回流焊,使焊膏熔化并填充元器件焊盘与PCB焊盘之间的间隙。(2)控制回流焊炉的温度曲线,保证焊接质量。(3)回流焊后对PCB板进行冷却,以稳定焊接效果。4.3.3焊接后处理对焊接后的PCB板进行外观检查和功能性测试,保证焊接质量符合要求。如有必要,进行补焊或修复。第5章电子组件安装与连接5.1组件安装工艺5.1.1工艺要求在进行电子组件安装前,应仔细阅读电路板装配图和相关技术文件,保证对组件安装位置、方向及电气特性等有充分了解。组件安装应遵循以下工艺要求:(1)组件安装前,应保证工作台面清洁、无尘、无静电,避免对组件造成污染或损坏;(2)根据电路板上的装配图,将组件分类、筛选,检查组件外观,确认无损坏、变形、氧化等现象;(3)根据组件的安装顺序,依次进行安装,注意组件的方向和位置,避免安装错误;(4)对于易受热损伤的组件,如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应采用防静电装置,降低静电损伤风险;(5)在安装过程中,应避免用手直接触摸组件引脚,以防氧化。5.1.2安装方法(1)手动安装:适用于小型、非精密组件,通过手工将组件插入电路板上的孔位;(2)机械安装:适用于大批量、高精度组件安装,采用自动化设备完成组件的安装;(3)焊接安装:对于需固定在电路板上的组件,采用焊接方法进行安装。5.2组件连接工艺5.2.1工艺要求组件连接工艺主要包括焊接、压接、绕接等方法,应遵循以下工艺要求:(1)连接前,检查连接部位是否清洁、无氧化、无污染;(2)根据连接方式和组件特性选择合适的连接工具和材料;(3)连接过程中,保证连接可靠、电气接触良好,避免虚焊、冷焊等现象;(4)连接后,检查连接质量,保证无松动、短路、断路等问题。5.2.2连接方法(1)焊接:采用焊锡、助焊剂等材料,通过加热使焊锡熔化,连接组件引脚与电路板焊盘;(2)压接:利用压接工具对组件引脚和电路板焊盘施加压力,使两者形成紧密连接;(3)绕接:将组件引脚与电路板焊盘通过绕线方式连接,适用于低频、低功率电路。5.3焊接质量控制5.3.1焊接质量要求(1)焊点表面光滑、饱满,无虚焊、冷焊、短路等现象;(2)焊点形状、大小符合工艺要求,焊锡量适当;(3)焊点间距均匀,引脚与焊盘连接紧密;(4)焊接过程中,防止过热损伤组件和电路板。5.3.2焊接质量控制措施(1)选用合适的焊接设备、焊接材料和助焊剂;(2)加强焊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焊接水平;(3)采用防静电措施,降低焊接过程中的静电损伤风险;(4)对焊接质量进行抽检,发觉问题及时整改;(5)建立完善的焊接质量管理体系,保证焊接质量稳定可靠。第6章装配过程中的检测与调试6.1装配过程检测6.1.1检测目的装配过程检测旨在保证电子设备组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提前发觉并解决潜在问题,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下一工序。6.1.2检测内容(1)外观检查:检查设备外壳、部件表面是否有划痕、变形、污渍等缺陷。(2)元器件安装检查:检查元器件的安装位置、方向、高度是否正确,焊点是否饱满、光滑。(3)连接线缆检查:检查线缆连接是否牢固、标签是否正确、线缆走向是否符合要求。(4)结构部件检查:检查结构部件的安装是否到位,运动部件是否顺畅。6.1.3检测方法(1)目视检查:通过肉眼观察,对设备外观、元器件安装、线缆连接等进行检查。(2)仪表检测:使用专业仪器对电气功能、功能参数等进行检测。(3)功能检测:通过操作设备,检查各功能是否正常。6.2功能测试6.2.1测试目的验证电子设备在装配完成后,各功能是否正常,功能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6.2.2测试内容(1)基本功能测试:检查设备的基本操作、显示、输入输出等功能是否正常。(2)功能测试:检查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功能指标,如速度、精度、稳定性等。(3)环境适应性测试:检查设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工作功能,如温度、湿度、振动等。6.2.3测试方法(1)手动测试:通过人工操作,对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2)自动化测试:利用自动化测试设备,对设备进行批量测试。(3)环境测试:在模拟的环境条件下,对设备进行功能测试。6.3调试与故障排除6.3.1调试目的保证电子设备在装配完成后,功能稳定,符合设计要求。6.3.2调试内容(1)系统调试:对设备的整体功能进行调试,保证系统稳定运行。(2)单板调试:对单个功能板卡进行调试,保证各功能正常。(3)故障排除:针对测试过程中发觉的问题,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6.3.3故障排除方法(1)逻辑分析法: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可能的原因,逐步排查。(2)替换法:怀疑某个部件或元器件存在问题,用正常的部件或元器件替换,观察故障是否消除。(3)逐步逼近法:逐步缩短故障范围,直至找到故障点。(4)仪器检测法:使用专业仪器对可疑部件进行检测,定位故障点。第7章整机装配与结构组装7.1整机装配工艺7.1.1准备工作在进行整机装配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确认所用的零部件及材料齐全,符合质量要求;(2)检查装配工具及设备是否完好,保证满足装配需求;(3)熟悉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明确装配顺序和注意事项。7.1.2装配流程(1)根据装配图纸,按照预定的装配顺序进行装配;(2)注意零部件的安装方向和位置,保证符合设计要求;(3)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避免对零部件造成损伤;(4)逐步完成各部件的组装,并进行固定和连接。7.1.3装配要求(1)保证各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符合技术标准;(2)紧固件应按照规定的力矩进行紧固,避免过紧或过松;(3)注意电气连接的可靠性,保证接触良好;(4)保持装配过程中的清洁度,避免污染和异物侵入。7.2结构组装工艺7.2.1结构组件准备(1)检查结构组件的尺寸和外观,确认无缺陷;(2)对结构组件进行清洗和去毛刺处理,保证表面清洁;(3)根据图纸要求,准备相应的紧固件和密封材料。7.2.2结构组装流程(1)按照图纸要求,将结构组件进行预组装,确认配合关系;(2)采用适当的装配方法和顺序,完成结构组件的组装;(3)注意结构组件的固定和连接,保证结构稳定;(4)对关键部位进行强度和密封功能检验。7.2.3结构组装要求(1)保证结构组件的组装顺序和方向正确;(2)结构组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应符合技术标准;(3)紧固件应按照规定的力矩进行紧固,保证结构强度;(4)结构组装完成后,进行外观检查,保证表面无损伤、划痕等。7.3装配质量检验7.3.1检验标准参照相关标准和图纸要求,对装配质量和结构组装质量进行检验。7.3.2检验方法(1)目视检查:观察装配和结构组装的表面质量、尺寸、配合关系等;(2)量具测量:使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对关键尺寸进行测量;(3)功能测试:对电子设备进行功能测试,验证装配质量和结构组装质量。7.3.3不合格处理对于检验中发觉的不合格品,应进行返工或更换,直至符合质量要求。同时分析原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第8章电子产品三防处理8.1三防涂料选择8.1.1涂料类型在选择三防涂料时,应根据电子产品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用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具有良好三防功能(防潮、防霉、防盐雾)的涂料。涂料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聚氨酯、硅橡胶、环氧树脂等。8.1.2涂料功能所选涂料应具备以下功能:(1)良好的附着力,保证涂料在电子产品表面形成均匀、牢固的涂层;(2)优异的耐化学功能,以抵抗外界环境中的腐蚀性物质;(3)良好的电气绝缘功能,以保证电子产品在涂层下的正常工作;(4)适应电子产品的工艺要求,如固化温度、固化时间等。8.1.3涂料供应商涂料供应商应具备以下条件:(1)拥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产品质量稳定;(2)提供完整的产品技术资料,如MSDS、产品规格书等;(3)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8.2涂覆工艺8.2.1表面处理在进行涂覆工艺前,应保证电子产品表面清洁、干燥、无油污、无氧化层。可采取以下表面处理方法:(1)化学处理:使用化学清洗剂清洗,去除油污、氧化物等;(2)物理处理:采用喷砂、打磨等方法,提高表面粗糙度,增强涂层附着力。8.2.2涂覆方法根据电子产品的结构特点,选用合适的涂覆方法,如刷涂、喷涂、浸涂等。涂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保证涂覆均匀,避免出现漏涂、流挂等现象;(2)控制涂覆厚度,符合产品设计和工艺要求;(3)保持涂覆环境清洁,避免尘埃、杂质等影响涂层质量。8.2.3固化工艺按照涂料供应商提供的固化条件,对涂覆后的电子产品进行固化处理。固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控制固化温度、时间和湿度,保证涂层质量;(2)固化后,对涂层进行外观检查,如有缺陷,应及时处理;(3)固化后的产品需进行功能测试,确认涂层对产品功能无影响。8.3三防质量检验8.3.1外观检查检查涂层表面是否均匀、无漏涂、无流挂、无气泡等缺陷。8.3.2附着力测试采用百格刀法、划痕法等方法,测试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保证满足产品要求。8.3.3耐化学功能测试对涂层进行耐酸、耐碱、耐盐水等化学试剂浸泡试验,检验涂层的耐化学功能。8.3.4电气绝缘功能测试对涂层进行绝缘电阻测试,保证满足产品电气功能要求。8.3.5耐候性测试根据产品使用环境,对涂层进行高温、高湿、盐雾等耐候性试验,以验证涂层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8.3.6功能性测试对涂层进行功能性测试,如按键手感、导电性等,保证涂层对产品功能无影响。第9章包装与交付9.1产品包装工艺9.1.1包装目的与要求产品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产品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损害,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期望。包装工艺应严格遵循以下要求:(1)保证产品在包装状态下稳定,避免因震动、碰撞等原因导致的损坏;(2)包装材料应具有一定的缓冲功能,降低运输过程中对产品的冲击;(3)包装结构应合理,便于搬运、存储和运输;(4)符合我国及目标市场的相关法规和标准。9.1.2包装工艺流程(1)清洁产品,确认产品外观无瑕疵;(2)根据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3)按照包装要求进行组装、封装、封口等操作;(4)在包装表面贴上标签,注明产品信息、生产日期、有效期等;(5)对包装完毕的产品进行外观检查,保证包装质量符合要求。9.2包装材料选择9.2.1包装材料种类包装材料包括以下几类:(1)主体材料:如纸箱、塑料箱、木箱等;(2)缓冲材料:如泡沫、珍珠棉、气泡袋等;(3)密封材料:如胶带、粘合剂等;(4)标签材料:如不干胶标签、热敏纸标签等。9.2.2包装材料选择原则(1)根据产品特性、重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