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路设计与调试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电子线路设计与调试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电子线路设计与调试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电子线路设计与调试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电子线路设计与调试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线路设计与调试技术作业指导书TOC\o"1-2"\h\u31529第1章电子线路设计基础 4196371.1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471881.1.1科学性原则 4217911.1.2系统性原则 469051.1.3可靠性原则 48101.1.4经济性原则 5141571.2常用电子元件及其特性 5181601.2.1电阻器 5320851.2.2电容器 5117581.2.3电感器 5219441.2.4晶体二极管 5211901.2.5晶体三极管 5232391.2.6集成电路 5286601.3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5268311.3.1绘图规范 5218321.3.2绘图步骤 5189931.3.3元件布局 6159131.3.4布线 69499第2章电路仿真技术 6140542.1电路仿真软件介绍 6163992.1.1Multisim 6290952.1.2Proteus 670682.1.3LTspice 6122102.2仿真模型与参数设置 648602.2.1仿真模型选择 7189872.2.2参数设置 76192.3仿真结果分析 7321142.3.1波形分析 7106162.3.2参数分析 7298972.3.3故障诊断 7288302.3.4优化设计 716371第3章电源电路设计 7135443.1线性电源电路设计 8273583.1.1线性电源概述 844603.1.2线性稳压器选型 8285763.1.3线性电源电路设计步骤 876463.1.4线性电源电路设计实例 8156873.2开关电源电路设计 847543.2.1开关电源概述 887863.2.2开关电源控制器选型 814353.2.3开关电源电路设计步骤 881443.2.4开关电源电路设计实例 9209803.3电源电路的调试与优化 947143.3.1调试工具与仪器 92103.3.2调试步骤 9186713.3.3优化措施 937203.3.4调试与优化实例 97198第4章放大电路设计 9285914.1基本放大电路原理 9311554.1.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983044.1.2共基极放大电路 1094884.1.3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1059124.1.4放大电路的功能指标 10168874.2差分放大电路设计 10318464.2.1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1087414.2.2差分放大电路的直流偏置设计 10243714.2.3差分放大电路的交流特性分析 10217234.2.4差分放大电路的负载设计 1016294.2.5差分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10121804.3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10233364.3.1功率放大电路的分类及特点 103734.3.2甲类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10305654.3.3乙类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10284774.3.4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10322964.3.5功率放大电路的散热设计 109155第5章滤波电路设计 10232485.1滤波电路的类型及特性 1085095.1.1低通滤波器(LPF) 1086225.1.2高通滤波器(HPF) 1186765.1.3带通滤波器(BPF) 11262595.1.4带阻滤波器(BSF) 11109435.1.5全通滤波器 11166445.2有源滤波器设计 11188245.2.1运算放大器选择 11130395.2.2滤波器拓扑结构 11325325.2.3参数计算 1135945.2.4电路仿真与优化 1186145.3无源滤波器设计 1154565.3.1元件选择 1279435.3.2滤波器拓扑结构 12172035.3.3参数计算 1211335.3.4电路仿真与优化 128821第6章模拟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1288106.1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 12222246.1.1通用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 1255006.1.2精密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 1271216.1.3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设计 12327576.2信号产生电路设计 12295856.2.1正弦波信号产生电路设计 12267096.2.2方波信号产生电路设计 13195056.2.3非正弦波信号产生电路设计 1318736.3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13231126.3.1信号放大调理电路设计 13274076.3.2信号滤波调理电路设计 1360486.3.3信号转换调理电路设计 1316751第7章数字电路设计 1343377.1数字逻辑基础 13269567.1.1数字逻辑概述 13170317.1.2逻辑门电路 13110387.1.3逻辑代数与逻辑表达式 137527.1.4数字电路设计方法 13152117.2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14133377.2.1组合逻辑电路概述 14322217.2.2常用组合逻辑电路 14303617.2.3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实例 14302077.3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14143187.3.1时序逻辑电路概述 14314697.3.2常用时序逻辑电路 14317337.3.3时序逻辑电路设计实例 14116477.3.4时序逻辑电路的仿真与调试 14750第8章通信电路设计 14278198.1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电路 14145318.1.1模数转换电路 1487678.1.2数模转换电路 14326258.2通信调制解调电路 15210218.2.1调制电路 15137588.2.2解调电路 15267828.3无线通信模块设计 1593818.3.1射频前端设计 15268278.3.2射频收发芯片选型与应用 1543828.3.3数字信号处理与基带处理 15249618.3.4通信协议与接口设计 1523855第9章电子线路调试技术 1522569.1调试工具与仪器 15149459.1.1常用调试工具 1558899.1.2常用调试仪器 15166619.2电路故障诊断方法 1618409.2.1电压测量法 1669879.2.2电流测量法 16208339.2.3短路法 1699479.2.4断路法 1647169.2.5替换法 16210369.2.6信号注入法 16307879.3电子线路优化与改进 16204609.3.1元器件选型优化 16157009.3.2电路布局优化 16249299.3.3信号完整性分析 1651479.3.4热设计 17133729.3.5电路保护 17112939.3.6软件优化 1730749第10章电子线路测试与验证 1799510.1测试方法与步骤 171258810.1.1测试方法 17606710.1.2测试步骤 171444210.2测试数据分析 171512110.2.1数据整理 17811010.2.2数据分析 17699210.3电路功能评估与优化建议 18778610.3.1电路功能评估 18711010.3.2优化建议 18第1章电子线路设计基础1.1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1.1.1科学性原则电路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原则,即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电路的功能、功能、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设计师需掌握基本电路理论知识,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1.1.2系统性原则电路设计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即将电路视为一个整体,充分考虑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设计师需从系统角度出发,优化电路结构,提高电路功能。1.1.3可靠性原则电路设计应遵循可靠性原则,即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电路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设计师需选用高质量元件,合理布局,降低故障率。1.1.4经济性原则电路设计应遵循经济性原则,即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设计师需合理选择元件,简化电路结构,提高生产效率。1.2常用电子元件及其特性1.2.1电阻器电阻器是一种被动元件,主要用于调节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其主要特性包括阻值、功耗、温度系数等。1.2.2电容器电容器是一种被动元件,主要用于存储电荷和能量,调节电路的频率特性。其主要特性包括电容值、损耗因数、工作电压等。1.2.3电感器电感器是一种被动元件,主要用于存储能量,调节电路的频率特性。其主要特性包括电感值、品质因数、饱和磁感应强度等。1.2.4晶体二极管晶体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单向导通特性。其主要特性包括正向电压、反向饱和电流、击穿电压等。1.2.5晶体三极管晶体三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放大和开关功能。其主要特性包括放大倍数、饱和电压、截止电流等。1.2.6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化的电子电路,由大量电子元件组成。其主要特性包括功能、功耗、工作电压等。1.3电路图的绘制方法1.3.1绘图规范遵循国家或行业标准的电路图绘图规范,保证图纸清晰、易懂。1.3.2绘图步骤(1)明确电路功能、功能要求,进行初步设计。(2)选用合适的元件,进行详细设计。(3)按照电路原理,绘制元件符号和连接线。(4)检查电路图,保证无误。1.3.3元件布局(1)按照电路功能,合理布局元件。(2)考虑电路板布线,优化元件布局。(3)注意散热、抗干扰等因素,合理调整元件位置。1.3.4布线(1)遵循布线原则,保证电路板布线整洁、合理。(2)尽量缩短信号传输线,降低寄生效应。(3)避免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交叉,减小干扰。(4)注意电源和地线的处理,提高电路稳定性。第2章电路仿真技术2.1电路仿真软件介绍电路仿真技术是电子线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际电路的工作状态,以便在设计阶段发觉并解决问题。本节将对目前广泛使用的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简要介绍。2.1.1MultisimMultisim是一款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电路仿真软件,具有强大的图形界面和丰富的元件库。用户可以轻松搭建电路图,并进行交互式仿真。Multisim支持多种仿真方式,如瞬态分析、稳态分析、交流分析等。2.1.2ProteusProteus是一款集电路仿真、PCB设计和虚拟模型于一体的软件。它支持多种微控制器和外围设备,可以实现对整个嵌入式系统的仿真。Proteus具有强大的图形界面和丰富的元件库,适用于各种层次的电子工程师。2.1.3LTspiceLTspice是LinearTechnology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电路仿真软件,具有操作简便、计算速度快等特点。它提供了丰富的元件库和模型,支持多种仿真分析,是电子工程师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的理想工具。2.2仿真模型与参数设置在进行电路仿真时,选择合适的模型和参数。本节将介绍如何设置仿真模型和参数。2.2.1仿真模型选择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仿真模型是保证仿真精度和效率的关键。仿真模型包括电路元件模型、信号源模型、传感器模型等。在选用模型时,应充分考虑模型参数与实际元件的一致性。2.2.2参数设置正确设置仿真参数是获得准确仿真结果的前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仿真参数设置:(1)仿真类型:根据设计需求选择瞬态分析、稳态分析、交流分析等。(2)仿真时间:设置合适的仿真时间,保证观察到的信号完整。(3)时间步长:根据信号变化速度选择合适的时间步长,以获得平滑的仿真波形。(4)初始条件:设置电路元件的初始电压、电流等参数。2.3仿真结果分析完成仿真后,需要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以判断电路设计是否符合预期。以下是对仿真结果分析的几个方面:2.3.1波形分析观察仿真波形,分析电路中各节点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情况。通过波形可以判断电路的工作状态、稳定性等。2.3.2参数分析分析仿真结果中的关键参数,如电压、电流、功耗等。通过对比实际需求和仿真结果,评估电路设计的功能。2.3.3故障诊断通过仿真结果分析,发觉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和问题。如元件参数设置不当、信号干扰等,为电路调试提供依据。2.3.4优化设计根据仿真结果,对电路设计进行优化。如调整元件参数、改善信号完整性等,以提高电路功能和可靠性。第3章电源电路设计3.1线性电源电路设计3.1.1线性电源概述线性电源是利用线性稳压器对输入电压进行稳定,以获得稳定的输出电压。本节主要介绍线性电源电路的设计方法。3.1.2线性稳压器选型线性稳压器选型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输出电压、最大输出电流、输入输出电压差、功耗、稳压精度、温度范围等。根据项目需求,合理选择线性稳压器。3.1.3线性电源电路设计步骤(1)确定输入输出电压及最大输出电流;(2)选择合适的线性稳压器;(3)计算稳压器所需散热面积;(4)设计输入输出滤波电容;(5)设计过流保护及短路保护电路;(6)绘制线性电源电路原理图。3.1.4线性电源电路设计实例以LM7805线性稳压器为例,设计一个输出电压为5V,最大输出电流为1A的线性电源电路。3.2开关电源电路设计3.2.1开关电源概述开关电源利用开关元件对输入电压进行高频开关,并通过变压器、整流滤波等环节实现电压的转换和稳定。本节主要介绍开关电源电路的设计方法。3.2.2开关电源控制器选型开关电源控制器选型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最大输出电流、开关频率、效率、工作温度范围等。根据项目需求,合理选择开关电源控制器。3.2.3开关电源电路设计步骤(1)确定输入输出电压及最大输出电流;(2)选择合适的开关电源控制器;(3)设计开关电源的反馈网络;(4)设计输入输出滤波电容及电感;(5)设计保护电路;(6)绘制开关电源电路原理图。3.2.4开关电源电路设计实例以UC3842开关电源控制器为例,设计一个输出电压为12V,最大输出电流为3A的开关电源电路。3.3电源电路的调试与优化3.3.1调试工具与仪器电源电路调试所需工具与仪器包括:示波器、万用表、电子负载、直流电源等。3.3.2调试步骤(1)对电源电路进行初次上电测试,检查输出电压是否稳定;(2)测试电源电路的负载调整率、线路调整率等功能指标;(3)观察电源电路的波形,分析可能存在的隐患;(4)针对调试过程中发觉的问题,进行电路优化。3.3.3优化措施(1)调整滤波电容参数,提高电源输出稳定性;(2)增加保护电路,提高电源的抗干扰能力;(3)优化PCB布局,减小电磁干扰;(4)合理选择元件,降低电源功耗。3.3.4调试与优化实例以本章3.2节设计的开关电源电路为例,进行调试与优化,提高电源功能。第4章放大电路设计4.1基本放大电路原理本章首先介绍基本放大电路的原理。放大电路是电子电路中的一种基本电路,其主要功能是放大电信号。基本放大电路包括三种基本组态:共发射极、共基极和共集电极放大电路。通过对这三种组态的分析,阐述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功能指标。4.1.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4.1.2共基极放大电路4.1.3共集电极放大电路4.1.4放大电路的功能指标4.2差分放大电路设计差分放大电路是放大电路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很好的共模抑制比,广泛应用于模拟信号处理领域。本节主要介绍差分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4.2.1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4.2.2差分放大电路的直流偏置设计4.2.3差分放大电路的交流特性分析4.2.4差分放大电路的负载设计4.2.5差分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4.3功率放大电路设计功率放大电路是电子设备中的关键部分,其作用是将低功率的信号放大到足以驱动负载的程度。本节主要介绍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4.3.1功率放大电路的分类及特点4.3.2甲类功率放大电路设计4.3.3乙类功率放大电路设计4.3.4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设计4.3.5功率放大电路的散热设计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读者可以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功能分析,为电子线路设计与调试技术打下坚实基础。第5章滤波电路设计5.1滤波电路的类型及特性滤波电路是电子电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从信号中去除不需要的频率成分,以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滤波电路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特性,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5.1.1低通滤波器(LPF)低通滤波器允许低于设定截止频率的信号通过,而高于截止频率的信号则受到抑制。其特性表现为幅频特性曲线在截止频率处下降。5.1.2高通滤波器(HPF)高通滤波器与低通滤波器相反,允许高于设定截止频率的信号通过,而低于截止频率的信号受到抑制。幅频特性曲线在截止频率处上升。5.1.3带通滤波器(BPF)带通滤波器允许一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通过,而低于下限频率和高于上限频率的信号均受到抑制。幅频特性曲线在通带范围内保持较高幅值。5.1.4带阻滤波器(BSF)带阻滤波器与带通滤波器相反,抑制一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而低于下限频率和高于上限频率的信号可以通过。幅频特性曲线在阻带范围内幅值较低。5.1.5全通滤波器全通滤波器对信号的所有频率成分均无衰减,但其相位特性会发生变化。适用于相位校正等应用。5.2有源滤波器设计有源滤波器是利用有源器件(如运算放大器)实现的滤波电路。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2.1运算放大器选择根据滤波器功能要求,选择合适的运算放大器。主要考虑因素包括:增益带宽积、输入噪声、输入偏置电流、功耗等。5.2.2滤波器拓扑结构有源滤波器常见的拓扑结构有:一阶低通滤波器、二阶低通滤波器、一阶高通滤波器、二阶高通滤波器等。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5.2.3参数计算根据滤波器的设计指标(如截止频率、通带带宽、阻带衰减等),计算滤波器中各个元件的参数。5.2.4电路仿真与优化利用电路仿真软件,对设计的有源滤波器进行仿真,分析其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等,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优化。5.3无源滤波器设计无源滤波器是仅由无源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组成的滤波电路。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3.1元件选择根据滤波器功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无源元件。主要考虑因素包括:元件的精度、温度系数、频率特性等。5.3.2滤波器拓扑结构无源滤波器常见的拓扑结构有:RC低通滤波器、LC低通滤波器、RC高通滤波器、LC高通滤波器等。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5.3.3参数计算根据滤波器的设计指标,计算滤波器中各个无源元件的参数。5.3.4电路仿真与优化利用电路仿真软件,对设计的无源滤波器进行仿真,分析其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等,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优化。在优化过程中,注意考虑元件的实际应用条件,保证滤波器功能稳定可靠。第6章模拟信号处理电路设计6.1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6.1.1通用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本节主要介绍通用运算放大器的电路设计方法,包括反相放大器、非反相放大器、电压跟随器等基本电路形式。分析运算放大器的开环特性、闭环特性以及频率响应等关键参数。6.1.2精密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介绍精密运算放大器的选型及电路设计方法,重点关注失调电压、共模抑制比、增益带宽积等功能指标的优化。6.1.3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设计分析运算放大器在模拟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如滤波器、模拟乘法器、积分器等电路的设计方法。6.2信号产生电路设计6.2.1正弦波信号产生电路设计介绍正弦波信号产生电路的设计方法,包括振荡器原理、RC振荡器、LC振荡器等。6.2.2方波信号产生电路设计分析方波信号产生电路的原理,如比较器、施密特触发器等,并给出具体的设计实例。6.2.3非正弦波信号产生电路设计介绍非正弦波信号产生电路的设计方法,如三角波、锯齿波等信号产生电路。6.3信号调理电路设计6.3.1信号放大调理电路设计分析信号放大调理电路的设计方法,包括仪用放大器、差分放大器等,并讨论其应用场合。6.3.2信号滤波调理电路设计介绍信号滤波调理电路的设计方法,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分析滤波器的功能指标。6.3.3信号转换调理电路设计分析信号转换调理电路的设计方法,如模拟开关、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等。第7章数字电路设计7.1数字逻辑基础7.1.1数字逻辑概述数字逻辑是研究数字电路中逻辑关系的一门学科。本章将介绍数字逻辑的基本概念、逻辑门电路及其功能。7.1.2逻辑门电路介绍常用的逻辑门电路,包括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等,并分析其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7.1.3逻辑代数与逻辑表达式介绍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规则,包括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等。通过逻辑代数简化逻辑表达式,为后续电路设计提供便利。7.1.4数字电路设计方法阐述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电路图绘制、仿真测试等。7.2组合逻辑电路设计7.2.1组合逻辑电路概述组合逻辑电路是指电路输出仅取决于当前输入信号,与电路历史状态无关的电路。本节将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7.2.2常用组合逻辑电路介绍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数值比较器等,并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应用。7.2.3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实例通过具体实例,演示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过程,包括需求分析、逻辑表达式推导、电路图绘制等。7.3时序逻辑电路设计7.3.1时序逻辑电路概述时序逻辑电路是指电路输出不仅取决于当前输入信号,还与电路的历史状态有关。本节将介绍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7.3.2常用时序逻辑电路介绍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如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并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应用。7.3.3时序逻辑电路设计实例通过具体实例,演示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状态图和状态表绘制、触发器选择、电路图绘制等。7.3.4时序逻辑电路的仿真与调试介绍时序逻辑电路的仿真与调试方法,包括使用仿真软件进行功能验证、时序分析等,保证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第8章通信电路设计8.1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电路8.1.1模数转换电路本节主要介绍模数转换电路的设计方法,包括采样保持电路、模拟多路开关、模拟信号放大电路以及ADC转换器的选型与接口设计。8.1.2数模转换电路数模转换电路的设计要点包括DAC转换器的选型、参考电压源设计、输出缓冲电路设计以及数字信号处理部分的设计。8.2通信调制解调电路8.2.1调制电路调制电路的设计包括调制方式的选取、调制信号的产生与处理、调制器的设计以及调制参数的调整。8.2.2解调电路解调电路的设计包括解调方式的选取、解调器的设计、解调信号的处理以及解调参数的优化。8.3无线通信模块设计8.3.1射频前端设计本节主要阐述无线通信模块中射频前端的设计,包括天线设计、滤波器设计、低噪声放大器设计以及功率放大器设计。8.3.2射频收发芯片选型与应用介绍射频收发芯片的选型依据,以及其在无线通信模块中的应用,包括芯片的主要功能参数、接口设计以及外围电路设计。8.3.3数字信号处理与基带处理分析无线通信模块中数字信号处理与基带处理的设计方法,包括数字下变频、滤波、解调、编码与解码等环节。8.3.4通信协议与接口设计阐述无线通信模块所采用的通信协议及其接口设计,包括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等各层的协议设计,以及与其他设备的接口设计。第9章电子线路调试技术9.1调试工具与仪器9.1.1常用调试工具在电子线路调试过程中,常用的工具有螺丝刀、剥线钳、电工钳、镊子等。这些工具主要用于安装、调整和维修电子元器件。9.1.2常用调试仪器调试仪器包括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频率计、功率计等。以下简要介绍这些仪器的功能:(1)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参数,是电子线路调试中必不可少的工具。(2)示波器:观察电路信号的波形,分析信号质量,判断电路功能。(3)信号发生器:产生各种频率、幅度和波形的信号,用于测试和调试电路。(4)频率计:测量电路中信号的频率,判断电路是否工作在规定频率范围内。(5)功率计:测量电路的功率,评估电路的效率。9.2电路故障诊断方法9.2.1电压测量法通过测量电路中各点的电压,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判断电路是否存在故障。9.2.2电流测量法通过测量电路中各部分的电流,与理论值进行对比,找出电路中的故障。9.2.3短路法用导线将电路中的可疑故障点短接,观察电路现象,判断故障位置。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